“日行萬步路,護了心臟、傷了關節”,真的是這樣嗎?

最近經常有朋友問我這個骨科醫生:一天要走多少步才健康?一萬步多了還是少了?走多了是不是傷膝蓋?朋友圈也流行用運動APP測量每天走了多少步,甚至朋友之間比賽,走得少的人還要掏錢請客吃飯。近期著名心血管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胡大一教授說“日行萬步路,護了心臟、傷了關節”,更不能爬山、爬樓梯。真的是這樣嗎?

我想從一個骨科醫生和一個體育愛好者的角度,談談應該怎麼樣合理的使用我們的身體,尤其是關節。

首先,有一個先天差異的問題。人實際上就是一部機器,而這部機器先天是有差異的,包括關節的構造。劉翔之所以跑得比我快,除了後天的訓練之外,首先是他的先天結構比我好。先天結構的不同,導致了負荷能力、耐磨性的不同。所以說,每天走多少步才正確,也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問題。有的人每天走幾萬步,一點事都沒有;有人只走五千步,可能就不行了。適合個體的,才是正確的,無論是5000步,1萬步,甚至幾萬步。

第二個,步態的問題。日常生活中會看到有的人走路八字腳,或者其它一些很明顯的不良步態。這些不合理的步態會導致關節的受力不平衡,部分區域過度受力從而加速磨損。有些人的鞋子,明顯一邊磨得多,一邊磨得少,就是足後跟受力不均衡造成的。因此,無論是走路、跑步,甚至爬山、爬樓梯,正確合理的步態、動作都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減少磨損,延長關節的使用壽命。

第三,增強肌肉力量對減少關節磨損很重要。要想降低關節軟骨的負荷,減少磨損,關節周圍肌群的力量很重要。肌肉力量需要通過對抗負荷進行訓練,比如舉重、啞鈴等。所以定期去健身房,或者小區一些戶外健身器械,進行肌肉力量鍛鍊是有必要的。單純的走路或者戶外活動,並不能有效增強肌肉力量。

第四,說一說鞋子的問題。一雙合理的鞋子,對於降低下肢關節負荷,減少衝擊磨損是非常有益的。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專業的運動鞋,包括跑鞋、足球鞋、籃球鞋、徒步鞋、登山鞋等等。進行不同的運動,應該穿專業的鞋子,否則運動就可能給關節帶來損害。

《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報道:健身跑的人們關節炎發生率僅3.5%,而選擇靜息生活方式,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卻為10.2%,競技體育的賽跑者的關節炎發生率13.3%。結論是:步行有益於關節健康。

可見,結合肌肉力量訓練,量力而行,科學、合理地去走路、爬山,既可以鍛鍊心肺功能,又不會損害關節。讓我們放心大膽邁步前進吧,只要運動之後沒有關節疼痛,多走一些利大於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