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愈多,煩惱也愈多

肝癌 維摩詰所說經 僧肇 金峰之約O品讀欣賞 2019-05-02
人活著為什麼感到很累呢?就是因為總被外在的事相所迷惑,總期望渴求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致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連步子都邁不開了。

人都希望要知道很多;其實知道的愈多,煩惱也愈多。知識不但是煩惱的根源,知識有時也會生病;知識生病了,就成為“痴”。所以,當知道的時候應該知道,因為太過無知,就會被人批評為愚蠢;不應該知道的,也不必要知道,所謂“大智若愚”,如此才不會失去原有的自在。俗話說得好:“眼不見,嘴不饞;耳不聽,心不煩。”凡事都知道,自有知道的樂趣;有時候不知道,也有不知道的快樂。

有一個人學佛之後,反而感到煩惱愈來愈多了,這是為什麼呢?網友給予瞭解答:“這並不是學佛以後煩惱愈多,而是學佛以前你根本不曉得、根本不會去察覺,你會覺得這就是你,這就是應該的。所以每天就是在渾渾噩噩的生活裡面過。好比一塊髒抹布一樣,還沒學佛,它再怎麼髒,看不出來啊!學佛以後,這塊抹布就漸漸變成白布了,那時候一點點髒你就看得出來。

所以並不是學佛以後,煩惱愈來愈多,而是你自己根本沒有去察覺而已!有些時候,世間的一些煩心事,如果你不知道,就不會受其影響,心中自會快樂。如果你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就會越來越煩惱。所以說,有些時候,知道比無知更有煩惱。

知道的愈多,煩惱也愈多

王秀才和李秀才在一起喝酒,喝到半醉,兩人說起了閒話。王秀才說“天下萬物水洗為淨”,而李秀才卻說“眼不見為淨”。兩人爭得面紅耳赤,相持不下,便一起請人評理,輸了的一方便將自己的妻子和一半財產交付對方。結果李秀才輸了。回到家後,李秀才悶悶不樂,在妻子王氏的追問下,李秀才只得實話實說,話還沒說完,他就趴在床上哭了起來。

王氏很聰明,她想出一個辦法,就對李秀才說:“官人,你雖把我輸給他人,但我也要走得像個樣才行。明天中午你把眾鄉紳請來吃上一頓飯,就算作證吧!”中午時分,眾鄉紳和王秀才準時赴宴。喝了一陣酒,只見王氏從屋中端出一個帶蓋子的洗腳木盆放在門口,倒進三次清水,用長掃帚打掃了三遍,又倒入三次熱水,擦了三遍,然後又用清水衝上三遍,眾鄉紳見了都皺著眉頭。王氏卻並不慌忙,又用抹布將木盆裡外擦得乾乾淨淨,轉身帶著木盆到廚房去了。

過了一段時間,李秀才喊:“娘子上飯吧!”王氏過來,只見她端著木盆,將木盆放在桌上,說:“各位老爺賞臉到寒舍,只有淡酒薄餚表一表心意。今天人很多,只好用它來盛飯。大家看一看,我已經將它洗得很乾淨了,請大家包涵。”說完,揭開蓋子,只見裡面是熱騰騰的白米飯。滿座的客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個個啞口無言,王秀才只好說:“我算服了,不是水洗為淨,而是眼不見為淨,你還是和李秀才一塊兒過吧!”眾鄉紳知道王氏用帶蓋子的洗腳木盆端著熱騰騰的白米飯,心中種種的煩惱都會有,王秀才天下萬物水洗為淨的觀念被擊敗了。

《維摩經》上說:“隨其心淨則國土淨。”所謂“淨”,完全是業力上的分別。狗以大便為美食,禿鷹以臭肉為佳餚,吾人看之,是淨是不淨?所以說,許多煩惱皆在於知道得過多。如果不知道,就不會犯許多過失。所以說,不知有不知的好處:人家在背後批評你,你不知道,也就隨他去了;有一些煩心的事,你已經記不清,那就隨他去吧。如果有人想算計你,因為你不知道,心中就不會有牽掛。親朋好友,有一些不順利的事情,你不知道,就不會為他煩憂。

知道的愈多,煩惱也愈多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陷入“知道的愈多,煩惱也愈多”的怪圈。譬如有人對患了絕症的人說了真實病情,患者馬上就會精神崩潰;有些人將一些壞消息告訴親友,親友心頭就會愁雲密佈……有些事情,瞭解的越多,就越會增添煩惱。

有一位年輕的姑娘,畢業後剛分配到一家醫院上班,在內科當護士。一次,主治醫師讓她護理一位重病患者。這個患者得了肝癌,已經是晚期,病情只有醫生和病人的家屬知道。有一天,病人的家屬外出辦事,病人在床上躺著無聊,就和護士閒聊了起來。談話時,病人問她:“姑娘,我究竟得了什麼病?你知道嗎?”

“噢,我看過你的診斷書,你好像得的是肝癌,還是晚期的。這種病恐怕治好的希望不大。”病人聽了她的話,不由得悲從心中來,一下子覺得自己這輩子完了。於是,他的心情開始變得憂鬱起來,每天連飯都不想吃,甚至一滴水都不想喝了。沉重的心理壓力,更加重了他的病情。病人得知自己的真實病情後,立即增加了許多煩惱,這些煩惱也使他的病情加重。如果這位病人一直不知道自己患絕症的事實,他的內心就不會有諸多煩惱,就會快樂地度過自己的餘生。

“世間上的事,都是從分別而認識、而知道;既然是分別意識中的知見,就會計較,就會患得患失。所以,僧肇大師喊出《般若無知論》,以般若智慧的最高極限是乃‘無明而知’;也就是要從大圓鏡智不分別而能全部現前,這才是圓滿的真知,否則所謂‘難得糊塗’,面對世事紛紜,不知道也自有不知道的快樂啊!”

知道的愈多,煩惱也愈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