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隨便熬粥喝,有些人不適合喝粥,這才是喝粥的正確打開方式

中國人與粥

粥是老百姓日常餐桌上常見的飲食,貫穿三餐四季。在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粥始終如影隨形。最早可以在周書中找到關於粥的記載:黃帝始烹谷為粥。歷經四千年多年的發展,粥與中國人的關係,正像粥本身一樣,稠粘綿密,相濡以沫;粥作為一種傳統食品,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

別再隨便熬粥喝,有些人不適合喝粥,這才是喝粥的正確打開方式

三款粥方幫助祛溼氣

赤小豆山楂薏仁粥

用料:赤小豆50克、薏仁50克、白扁豆20克、茯苓15克、生山楂20克、粳米100克

做法:除粳米外,其他材料放入鍋中浸泡30分鐘;粳米洗淨,倒入浸泡食材的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10分鐘後改小火煮20分鐘即可,趁熱食用。

作用:這道藥膳對於痰溼體質兼有心神不安、食慾差等症狀有較好作用。需注意的是,脾胃虛弱、胃酸過多者禁食此方。

*需注意的是,赤小豆與我們平時吃的紅豆是有區別的

山藥冬瓜粳米粥

用料:山藥100克、冬瓜150克、粳米200克

做法:冬瓜、山藥去皮、洗淨、切厚片,蔥、姜洗淨切末;鍋內放油燒熱,放入蔥絲、薑末略爆,加入清水煮沸;放入山藥、冬瓜,中火煮至熟透;粳米淘洗乾淨,倒入鍋中,小火慢煮30分鐘;加入鹽、蔥末等調味即可。

作用:山藥味甘性平,既補氣又益陰,是補肺脾腎之佳品。冬瓜味甘淡,性微寒,有利水、止消渴,散熱毒的功效。兩者相輔,起到健脾、益氣、利溼之效。

茯苓麥冬小米粥

用料:茯苓15克、麥冬15克、小米100克

做法:茯苓和麥冬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煎煮成濃汁,去渣留汁備用;小米洗淨,倒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倒入藥汁,改小火繼續煮30分鐘即可。可做主食,每日兩次服用。

作用: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作用。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滲溼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這道藥膳對於脾虛溼熱兼有心陰不足、心胸煩熱、驚悸失眠、口乾舌燥等症狀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最適合夏季喝的養生藥粥

別再隨便熬粥喝,有些人不適合喝粥,這才是喝粥的正確打開方式

荷葉粥

用料:新鮮荷葉一張、大米100克、冰糖少許

做法:將荷葉洗淨,加適量水煎煮成汁,去荷葉,再加入適量水與大米、適量冰糖煮粥服食。荷葉清香可口,可做夏季清涼飲料,也可做早晚餐或點心服食。

作用:適於高血壓、高脂血症、肥胖症,以及夏天感受暑熱、頭昏腦脹、胸悶煩渴、小便短赤、食慾不振等症者服食。

苡仁扁豆粥

用料:薏苡仁50克,炒扁豆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薏苡仁、炒扁豆、粳米加適量水同煮為粥,分早晚2次服食。

作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薏苡仁有“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溼”的功效,扁豆有消暑化溼、健脾止瀉的作用。二者既是藥物,又是食品,煮粥食之,能健脾益胃、消暑止渴,對於脾胃虛弱的老年人來說,是最為理想的夏令藥粥。

芹菜粥

用料:鮮芹菜15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將芹菜連根洗淨切碎,加適量水和大米,同煮為粥服食。

作用:有平肝、鎮靜、利尿之效,可用於高血壓、頭痛、頭暈及失眠者的夏日食療。

適合女性朋友喝的粥

別再隨便熬粥喝,有些人不適合喝粥,這才是喝粥的正確打開方式

山藥枸杞粥

用料:取粳米150克,山藥200克,枸杞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粳米洗淨,山藥去皮洗淨切小塊,文火熬煮30分鐘成粥狀,關火前加枸杞和白糖即可。

作用:此粥綿軟爽口,能消除疲勞、補血明目。

木耳大棗粥

用料:取香糯米150克,黑木耳30克,大棗20顆,葡萄乾、冰糖適量。

做法:將木耳浸泡半天撕碎;粳米、大棗煮粥,待煮沸後,加入木耳、冰糖。

作用:此粥能潤肺生津、滋陰養胃、益氣補血、補腦強心。

有些人不適合喝粥養胃

別再隨便熬粥喝,有些人不適合喝粥,這才是喝粥的正確打開方式

粥溫軟、易消化,是很多人眼中的養胃佳品。然而,喝粥養胃並非人人適用。對於胃腸道消化功能正常的人來說,不必過分追求喝粥養胃。此外,胃食管反流症患者不宜喝甜粥,胃酸分泌過多的人也不適合經常喝粥。

胃病講究“三分治七分養”,很多人認為喝粥養胃就該頓頓喝,這種觀點是片面的。粥容易消化吸收的特點是把“雙刃劍”,進食後升高血糖的作用更強,不利於控制血糖。不過,只要合理搭配熬粥的材料,糖友也能適當喝粥。

熬粥時,可以加些燕麥、大麥、糙米、芸豆、紅小豆、綠豆、幹扁豆等升糖指數較低的食材,不但能使餐後血糖反應放緩,還能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和其他營養素,更好地控制進食量。另外,上午人體血糖普遍偏高,中午和下午趨於平穩。因此午餐或晚餐喝粥更好,喝粥時還可以儘量拉長時間,以減緩血糖升高速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