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佛教與禪宗

佛教從公曆紀元前後開始由印度傳入中國。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前5世紀的印度。釋迦牟尼是佛教創始人。他原是釋迦族的一位王子,青少年時就感到人世變幻無常,尋覓解脫人生苦難之途徑。29歲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譯覺者﹚後,在印度恆河流域中部地區宣傳自己證悟的真理,祟拜他的信徒愈來愈多,從而組織團體,形成宗教。

佛陀及其直傳弟子所宣揚的佛教,稱為根本佛教。佛陀逝世後,眾弟子奉行四諦、八正道等基本教義,在教團生活中維持他在世時的設施和慣例。

公曆紀元前後,在佛教徒中流行對佛塔的崇拜,從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團—菩薩眾。其中一部分信徒根據《大般若經》《維摩經》《妙法蓮華經》等闡述大乘思想與實踐的經籍,進行修持和傳道,形成了中觀派﹙空宗﹚與瑜伽行派﹙有宗﹚兩大系統,而把早期佛教貶稱為小乘。

關於釋迦牟尼的生卒年月,至今仍有不同的說法,但一般認為生活於公元前6–前5世紀。

淺談佛教與禪宗

從王子到佛陀的釋迦牟尼

在釋迦牟尼的同時代人中間,還生活著其他四位先知:伊朗瑣羅亞斯德、以色列以賽亞、中國孔丘、意大利畢達哥拉斯。

除畢達哥拉斯之外,這四位先知至今仍對人類發生重大影響。這種影響甚至遠超生活於現今的任何人物。即使他們的教誨不再成為戒律,他們的學說不再作為信條。

從這個意義上說,五位先知的問世意味著人類歷史發生了劃時代的轉折。﹙參見阿諾德·湯因比《人類與大地母親》﹚

五位先知出生、生活與活動在五個不同的地區,不可能彼此相識,也不可能知道其他人的存在。然而,這五位先知卻擁有如下共同特徵:

1﹒以對人類共同體的集體力量的崇拜,取代將非人性的自然界奉若神明的迷思。

2.每一位先知都拋棄了生於斯長於斯的那個民族的精神傳統。出於對傳統的蔑視,他們既拋棄了對自然的祟拜,也拋棄了對人的崇拜。

3.每一位先知都譴責、否定並試圖改變先前對事物的感知狀態,儘管他們的精神反叛差異極為巨大。

4.每一位先知都試圖把同時代人引向他所找到的新路。

5.除以賽亞第二之外,其他四位先知都招收或領受門徒,從而導致新團體的建立,進而促使人際關係制度化。

6.除佛陀遠離政治之外,其他四位先知只要有機會,都樂於從事政治活動。﹙同上﹚

上述特徵為中外﹙包括中印﹚文化交流開拓了廣闊的空間。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經歷了兩個時期:兩晉南北朝的輸入期與隋唐的建設期。前期以輸入為主,輔以建設;後期以建設為主,輔以輸入。

佛教開始傳入中國時,先依附於漢代方術,魏晉時又依附於玄學。

隋唐時期可謂佛教在中國的鼎盛期。傳入漢族地區的印度佛教,經過長期的經典傳譯、講習、融化,逐漸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從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佛教。印度文化逐漸為中國文化所吸收,形成各具特點的若干學派和宗派。各個宗派都有自己的廟宇,自己的禁律,對於佛學理論各有自己的看法。此外,各個宗派各有自己的歷史。

天台、華嚴、法相三宗,是唐代最重要的佛教宗派。

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因創始人智覬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該宗集南北各家義學和禪觀之說,加以整理和發揮而成一家之言,因而得到朝野的支持和信奉,對隋唐以後建立的各個宗派多有影響。

天台宗教義主要依據《妙花蓮華經》,故亦稱法華宗。該宗的主要思想是實相和止觀,以實相闡明理論,以止觀指導實修。

華嚴宗以《華嚴經》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實際創始人法藏號賢首,也稱賢首宗。該宗以發揮“法界緣起”為宗旨,又稱法界宗。

華嚴宗認為,宇宙萬法、有為無為、色心緣起時,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圓融無礙,重重無盡,並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門,來闡明無盡緣起的意義。

法相宗,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對真實﹙相﹚和絕對真實﹙性﹚而得名;又因強調不許有心外獨立之境,亦稱唯識宗;亦因創始人玄奘及其弟子常住大慈恩寺,又稱慈恩宗。

法相宗主要奉古代印度大乘佛學瑜伽一系學說,其所依經典,即以《瑜伽師地論》為本,以《百法明門論》、《五蘊論》等十論為支的所謂“一本十支”。《成唯識論》為其代表作。

該宗所傳唯識因明之學對後世影響很大。明末清初王夫之著有《相宗絡索一書》,對法相宗的基本概念分析頗精。清代龔自珍、譚嗣同都引用過有關唯識思想。

天台、華嚴、法相三宗大體上可謂北統佛教的繼承者,禪宗則為南方佛學的體現者,與魏晉玄學關係密切。該宗到唐代中葉以後,才漸漸興盛起來。

唐代前期佛學富北方風味,後期則富南方風氣。北統傳下來的華嚴、天台,乃是中國佛學的表現形式,而法相宗是印度的理論,其學說繁複,含義精密,普通人難以明瞭。南方的禪宗則簡易直截,明心見性,重在覺悟,普通人都可以欣賞而加以摹仿。因此,天台、華嚴那種中國化的佛教行不通,而來自印度的法相宗也行不通,只有禪宗得以流行。禪宗不僅適合中國的理論,而且合乎中國的習慣。﹙參見湯用彤《隋唐佛學之特點》﹚

禪宗,因主張修習禪定而得名,又因以參究的方法,徹見心性的本源為主旨,亦稱佛心宗。

禪宗所依據的經典,先是《楞伽經》,後為《金剛經》。《六祖壇經》是該宗代表作。

禪宗提倡心性本淨,佛性本有,見性成佛。《六祖壇經》認為:“於自性中,萬法皆見;一切法自在性,名為清淨法身”。一切般若智慧,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若識自性。無須長期按次第修習,一旦把握住佛教真理,即可突然覺悟而成佛。

淺談佛教與禪宗

六祖壇經

禪宗是在中國流傳時間最長的佛教宗派,也是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佛教宗派。

禪宗雖然仍具有某種宗教的形式,但由於它破除了拜佛、唸經、坐禪等一切外在的宗教形式,這樣勢必包含著否定其作為宗教本身的意義。這就是說,禪宗的世俗化使之成為一種非宗教的宗教在中國發生影響,它把人們引向在現實生活中實現超越現實的目的,由出世轉向了入世。中國傳統文化與印度傳統文化相比較,它的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教人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理想,這種‘入世’精神和印度佛教的‘出世’思想是大相徑庭的。在印度佛教傳入後,它雖然對中國社會生活起了深刻的影響,改變著中國人民生活的許多方面,但中國傳統文化的‘入世’精神卻沒有被這種外來的文化所改變。

8至9世紀以後,由於印度教的興盛,佛教僧團日益衰敗,內部派系紛爭不已,從而日趨式微。到13世紀初,由於伊斯蘭教的大規模傳播,佛教寺院大多被毀,僧徒星散,佛教在本土終於一蹶不振趨於消亡。

作為外來宗教,佛教傳入中國後,即與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相融合,並隨著隋唐對外交通的開拓,傳播到朝鮮、日本等地,並在那些地方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到宋朝以後佛教則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而融合於中國文化之中,形成了宋明理學。

中印文化交流可分無形、有形兩部分。前者以佛教宗派為代表,後者則以佛教塔寺為代表。

佛塔是佛教建築的代表。佛塔原指為安置佛陀遺骨、經卷等,而以磚等建構的建築物,後來則泛指佛陀生處、成道處、轉法輪處、般湼槃處,乃至安置諸佛、菩薩像及佛陀足跡、祖師高僧遺骨等,以堆土、磚、木構造,作為禮拜、供養的建築物。

淺談佛教與禪宗

佛塔

佛塔與佛寺一向密不可分。在印度原本以塔為中心,四周圍以塔寺、精舍。

古代印度著名的佛教塔寺有:那爛陀寺、菩提伽耶等,規模極其宏大。東南亞諸國亦有同類建築,如柬埔寨的吳哥寺窟、緬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等。

中國的佛教寺塔,乃是伴隨佛教的傳入而建造的。早期的佛寺佈局以塔為中心,後演變為以寺為中心,但塔仍居重要地位。在中國可以說,有寺即有塔。

石窟寺是中國最古老的佛教建築,為數甚多,其中敦煌、雲岡、龍門尤為著名。

印度佛塔原來是覆缽狀的圓墳形,上飾竿和傘,後發展成相輪﹙塔頂豎一根金屬剎,用七重或九重鐵環套在剎身﹚。

傳入中國後,與中國傳統的樓閣體式相結合,大多建成可供人憑眺的樓閣式建築。磚塔每層砌有柱、額、門、窗,塔中設梯,可登臨眺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