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又是一年中秋夜,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遊散在外的遊子紛紛歸家,與家人共享團圓的喜悅之情,這一天花好月圓夜即是親人團聚時。

2008年,中秋節被定為法定節假日,每一個人都滿心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期盼著能夠早日歸家,與家人團聚。

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文化沉澱,承載了太多家庭的美好祝願,帶給我們的是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表達的是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又是一年中秋夜,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遊散在外的遊子紛紛歸家,與家人共享團圓的喜悅之情,這一天花好月圓夜即是親人團聚時。

2008年,中秋節被定為法定節假日,每一個人都滿心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期盼著能夠早日歸家,與家人團聚。

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文化沉澱,承載了太多家庭的美好祝願,帶給我們的是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表達的是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中秋,從它的演變中感受它無限的魅力和異彩紛呈的中秋習俗,體會那一份經久不息的文化魅力。

01、中秋節的歷史演變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離不開一個漫長的發展,而中秋節也不例外,從它起源開始到發展至鼎盛時期,歷時幾千年。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周禮》中的《禮記·月令》中提到:“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意思是每年秋季,由地方的縣令、道政府調查戶口,登記高齡老人,然後賜給他們粥喝。

不過,要說起中秋節的起源,外界說法卻不一。

因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所有中秋節的起源便被人們稱之為與農業豐收有關,也就是人們“秋報”留下來的習俗。並且與現代季節劃分不行同的是,那個時候的人們把“莊稼成熟曰秋”,意味著豐收需要慶祝,所以就有了“中秋”,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豐收的喜悅。

另一種說法,就與今天的中秋習俗圍“月”轉的主題相關了。它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曾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而其中的“夕月”便是祭月亮。這麼看,中秋節與“月”密切相關還是很有考究的。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又是一年中秋夜,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遊散在外的遊子紛紛歸家,與家人共享團圓的喜悅之情,這一天花好月圓夜即是親人團聚時。

2008年,中秋節被定為法定節假日,每一個人都滿心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期盼著能夠早日歸家,與家人團聚。

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文化沉澱,承載了太多家庭的美好祝願,帶給我們的是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表達的是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中秋,從它的演變中感受它無限的魅力和異彩紛呈的中秋習俗,體會那一份經久不息的文化魅力。

01、中秋節的歷史演變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離不開一個漫長的發展,而中秋節也不例外,從它起源開始到發展至鼎盛時期,歷時幾千年。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周禮》中的《禮記·月令》中提到:“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意思是每年秋季,由地方的縣令、道政府調查戶口,登記高齡老人,然後賜給他們粥喝。

不過,要說起中秋節的起源,外界說法卻不一。

因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所有中秋節的起源便被人們稱之為與農業豐收有關,也就是人們“秋報”留下來的習俗。並且與現代季節劃分不行同的是,那個時候的人們把“莊稼成熟曰秋”,意味著豐收需要慶祝,所以就有了“中秋”,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豐收的喜悅。

另一種說法,就與今天的中秋習俗圍“月”轉的主題相關了。它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曾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而其中的“夕月”便是祭月亮。這麼看,中秋節與“月”密切相關還是很有考究的。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無論中秋節的起源是哪一種,都充分證明了中秋節的源遠流長,而可以肯定的是它的起源與如今中秋節表達喜悅之情、以月為主題的一拍即合。

據歷史學家推斷,許多詩人在詩句中多次出現詠月,這推動了中秋節的發展。早在魏晉時期,一首樂府《秋有月》中記載了:“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而在唐代古詩大爆發時期,也湧現出了一批詩人,紛紛以詩頌月,以至於《唐宗·太宗記》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

從魏晉到如今的中秋節,它的發展歷程從未間斷過,北宋時皇帝下令正式將八月十五作為中秋節,從那之後,八月十五中秋節就成了一個無法被忽視的節日。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盛行不衰,湧現出來了更多的習俗,其中就有如今的月餅。

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

可見,在明清時期,賞月、吃月餅等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回溯歷史,中秋節的緣由及發展經歷了數千年,可以說它見證了朝代的變遷,而在這種情況下依舊能夠被不間斷地傳承下來,說明中秋節在每一個然心中的分量,也表達了無論什麼年代人們對“團圓”的期盼。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又是一年中秋夜,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遊散在外的遊子紛紛歸家,與家人共享團圓的喜悅之情,這一天花好月圓夜即是親人團聚時。

2008年,中秋節被定為法定節假日,每一個人都滿心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期盼著能夠早日歸家,與家人團聚。

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文化沉澱,承載了太多家庭的美好祝願,帶給我們的是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表達的是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中秋,從它的演變中感受它無限的魅力和異彩紛呈的中秋習俗,體會那一份經久不息的文化魅力。

01、中秋節的歷史演變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離不開一個漫長的發展,而中秋節也不例外,從它起源開始到發展至鼎盛時期,歷時幾千年。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周禮》中的《禮記·月令》中提到:“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意思是每年秋季,由地方的縣令、道政府調查戶口,登記高齡老人,然後賜給他們粥喝。

不過,要說起中秋節的起源,外界說法卻不一。

因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所有中秋節的起源便被人們稱之為與農業豐收有關,也就是人們“秋報”留下來的習俗。並且與現代季節劃分不行同的是,那個時候的人們把“莊稼成熟曰秋”,意味著豐收需要慶祝,所以就有了“中秋”,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豐收的喜悅。

另一種說法,就與今天的中秋習俗圍“月”轉的主題相關了。它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曾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而其中的“夕月”便是祭月亮。這麼看,中秋節與“月”密切相關還是很有考究的。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無論中秋節的起源是哪一種,都充分證明了中秋節的源遠流長,而可以肯定的是它的起源與如今中秋節表達喜悅之情、以月為主題的一拍即合。

據歷史學家推斷,許多詩人在詩句中多次出現詠月,這推動了中秋節的發展。早在魏晉時期,一首樂府《秋有月》中記載了:“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而在唐代古詩大爆發時期,也湧現出了一批詩人,紛紛以詩頌月,以至於《唐宗·太宗記》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

從魏晉到如今的中秋節,它的發展歷程從未間斷過,北宋時皇帝下令正式將八月十五作為中秋節,從那之後,八月十五中秋節就成了一個無法被忽視的節日。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盛行不衰,湧現出來了更多的習俗,其中就有如今的月餅。

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

可見,在明清時期,賞月、吃月餅等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回溯歷史,中秋節的緣由及發展經歷了數千年,可以說它見證了朝代的變遷,而在這種情況下依舊能夠被不間斷地傳承下來,說明中秋節在每一個然心中的分量,也表達了無論什麼年代人們對“團圓”的期盼。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02、中秋習俗

中秋節的習俗眾多,但是傳說從唐太宗起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有一次,唐太宗夢遊,無意間得到了一件霓裳羽衣曲,他大喜,於是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並由此延伸出許多習俗,每一個習俗的背後都有著一段值得傳承的故事或者意義。

1、中秋食餅

月餅最初叫做“胡餅”,是用從西域傳來的芝麻、胡桃等為原材料做出來的一種圓餅。後來,唐玄宗和楊貴妃中秋賞月時,嫌棄“胡餅”的叫法不好聽,而楊貴妃望著月亮,脫口而出“月餅”一詞,從那時起,月餅的叫法便流傳開來。發展至明朝時,就已經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了。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又是一年中秋夜,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遊散在外的遊子紛紛歸家,與家人共享團圓的喜悅之情,這一天花好月圓夜即是親人團聚時。

2008年,中秋節被定為法定節假日,每一個人都滿心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期盼著能夠早日歸家,與家人團聚。

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文化沉澱,承載了太多家庭的美好祝願,帶給我們的是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表達的是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中秋,從它的演變中感受它無限的魅力和異彩紛呈的中秋習俗,體會那一份經久不息的文化魅力。

01、中秋節的歷史演變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離不開一個漫長的發展,而中秋節也不例外,從它起源開始到發展至鼎盛時期,歷時幾千年。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周禮》中的《禮記·月令》中提到:“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意思是每年秋季,由地方的縣令、道政府調查戶口,登記高齡老人,然後賜給他們粥喝。

不過,要說起中秋節的起源,外界說法卻不一。

因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所有中秋節的起源便被人們稱之為與農業豐收有關,也就是人們“秋報”留下來的習俗。並且與現代季節劃分不行同的是,那個時候的人們把“莊稼成熟曰秋”,意味著豐收需要慶祝,所以就有了“中秋”,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豐收的喜悅。

另一種說法,就與今天的中秋習俗圍“月”轉的主題相關了。它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曾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而其中的“夕月”便是祭月亮。這麼看,中秋節與“月”密切相關還是很有考究的。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無論中秋節的起源是哪一種,都充分證明了中秋節的源遠流長,而可以肯定的是它的起源與如今中秋節表達喜悅之情、以月為主題的一拍即合。

據歷史學家推斷,許多詩人在詩句中多次出現詠月,這推動了中秋節的發展。早在魏晉時期,一首樂府《秋有月》中記載了:“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而在唐代古詩大爆發時期,也湧現出了一批詩人,紛紛以詩頌月,以至於《唐宗·太宗記》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

從魏晉到如今的中秋節,它的發展歷程從未間斷過,北宋時皇帝下令正式將八月十五作為中秋節,從那之後,八月十五中秋節就成了一個無法被忽視的節日。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盛行不衰,湧現出來了更多的習俗,其中就有如今的月餅。

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

可見,在明清時期,賞月、吃月餅等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回溯歷史,中秋節的緣由及發展經歷了數千年,可以說它見證了朝代的變遷,而在這種情況下依舊能夠被不間斷地傳承下來,說明中秋節在每一個然心中的分量,也表達了無論什麼年代人們對“團圓”的期盼。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02、中秋習俗

中秋節的習俗眾多,但是傳說從唐太宗起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有一次,唐太宗夢遊,無意間得到了一件霓裳羽衣曲,他大喜,於是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並由此延伸出許多習俗,每一個習俗的背後都有著一段值得傳承的故事或者意義。

1、中秋食餅

月餅最初叫做“胡餅”,是用從西域傳來的芝麻、胡桃等為原材料做出來的一種圓餅。後來,唐玄宗和楊貴妃中秋賞月時,嫌棄“胡餅”的叫法不好聽,而楊貴妃望著月亮,脫口而出“月餅”一詞,從那時起,月餅的叫法便流傳開來。發展至明朝時,就已經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了。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劉若愚在《酌中志》中記載: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加以西瓜、藕、、互相贈送。至十五日時,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

未到中秋,月餅先行,可見月餅在當時的盛行,這一點也與如今的習俗一拍即合。但是在《酌中志》中的另一個記載:如有剩月餅,乃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如今,關於剩月餅我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習俗約束,或許是因為時代的不同,人們不需要在顧忌月餅的存放,通常便是在節後隨時隨地吃。

除此h之外,市面上的月餅種類繁多,五仁、果仁、豆沙等,每一種都是對月餅的改進,而在古代月餅中的餡仁也是多種多樣的。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一句讚美月餅的詩:“小餅如嚼月,中又酥與飴”,從詩句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宋代的月餅就出現了酥油和糖為餡了,而且當時月餅還被作為一種禮品,用於親友之間的饋贈,以此來傳遞聯絡彼此的情感。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又是一年中秋夜,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遊散在外的遊子紛紛歸家,與家人共享團圓的喜悅之情,這一天花好月圓夜即是親人團聚時。

2008年,中秋節被定為法定節假日,每一個人都滿心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期盼著能夠早日歸家,與家人團聚。

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文化沉澱,承載了太多家庭的美好祝願,帶給我們的是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表達的是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中秋,從它的演變中感受它無限的魅力和異彩紛呈的中秋習俗,體會那一份經久不息的文化魅力。

01、中秋節的歷史演變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離不開一個漫長的發展,而中秋節也不例外,從它起源開始到發展至鼎盛時期,歷時幾千年。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周禮》中的《禮記·月令》中提到:“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意思是每年秋季,由地方的縣令、道政府調查戶口,登記高齡老人,然後賜給他們粥喝。

不過,要說起中秋節的起源,外界說法卻不一。

因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所有中秋節的起源便被人們稱之為與農業豐收有關,也就是人們“秋報”留下來的習俗。並且與現代季節劃分不行同的是,那個時候的人們把“莊稼成熟曰秋”,意味著豐收需要慶祝,所以就有了“中秋”,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豐收的喜悅。

另一種說法,就與今天的中秋習俗圍“月”轉的主題相關了。它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曾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而其中的“夕月”便是祭月亮。這麼看,中秋節與“月”密切相關還是很有考究的。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無論中秋節的起源是哪一種,都充分證明了中秋節的源遠流長,而可以肯定的是它的起源與如今中秋節表達喜悅之情、以月為主題的一拍即合。

據歷史學家推斷,許多詩人在詩句中多次出現詠月,這推動了中秋節的發展。早在魏晉時期,一首樂府《秋有月》中記載了:“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而在唐代古詩大爆發時期,也湧現出了一批詩人,紛紛以詩頌月,以至於《唐宗·太宗記》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

從魏晉到如今的中秋節,它的發展歷程從未間斷過,北宋時皇帝下令正式將八月十五作為中秋節,從那之後,八月十五中秋節就成了一個無法被忽視的節日。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盛行不衰,湧現出來了更多的習俗,其中就有如今的月餅。

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

可見,在明清時期,賞月、吃月餅等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回溯歷史,中秋節的緣由及發展經歷了數千年,可以說它見證了朝代的變遷,而在這種情況下依舊能夠被不間斷地傳承下來,說明中秋節在每一個然心中的分量,也表達了無論什麼年代人們對“團圓”的期盼。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02、中秋習俗

中秋節的習俗眾多,但是傳說從唐太宗起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有一次,唐太宗夢遊,無意間得到了一件霓裳羽衣曲,他大喜,於是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並由此延伸出許多習俗,每一個習俗的背後都有著一段值得傳承的故事或者意義。

1、中秋食餅

月餅最初叫做“胡餅”,是用從西域傳來的芝麻、胡桃等為原材料做出來的一種圓餅。後來,唐玄宗和楊貴妃中秋賞月時,嫌棄“胡餅”的叫法不好聽,而楊貴妃望著月亮,脫口而出“月餅”一詞,從那時起,月餅的叫法便流傳開來。發展至明朝時,就已經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了。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劉若愚在《酌中志》中記載: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加以西瓜、藕、、互相贈送。至十五日時,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

未到中秋,月餅先行,可見月餅在當時的盛行,這一點也與如今的習俗一拍即合。但是在《酌中志》中的另一個記載:如有剩月餅,乃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如今,關於剩月餅我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習俗約束,或許是因為時代的不同,人們不需要在顧忌月餅的存放,通常便是在節後隨時隨地吃。

除此h之外,市面上的月餅種類繁多,五仁、果仁、豆沙等,每一種都是對月餅的改進,而在古代月餅中的餡仁也是多種多樣的。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一句讚美月餅的詩:“小餅如嚼月,中又酥與飴”,從詩句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宋代的月餅就出現了酥油和糖為餡了,而且當時月餅還被作為一種禮品,用於親友之間的饋贈,以此來傳遞聯絡彼此的情感。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月餅可以說從古至今,都是中秋節裡最具有象徵的食物之一,“月餅圓又圓,又因閤家分吃,象徵著團團圓圓”,這一句評價最能表達人們對中秋節吃月餅時寄託的情感,而且如上文所說,人們用月餅來寄託感情,不僅僅傳達了對親人的思念,更表達了家國安定的美好心願。

2、中秋走月

“走月”顧名思義在月亮底下走,皎潔的月光下,衣著華麗的人們,幾人結伴,有的在街市上閒逛,有的泛舟在秦淮河,有的登樓賞月,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被月光沐浴的愉快感。

北宋吳自牧《夢樑錄》就曾有關於“走月”的記載:

“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

寥寥數筆就勾勒出當時人們“走月”時,集市的熱鬧喧譁、人們遊玩結伴的喜悅以及結伴登高望月時的寧靜,動靜結合更能夠表達中秋時不同人的心境。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又是一年中秋夜,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遊散在外的遊子紛紛歸家,與家人共享團圓的喜悅之情,這一天花好月圓夜即是親人團聚時。

2008年,中秋節被定為法定節假日,每一個人都滿心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期盼著能夠早日歸家,與家人團聚。

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文化沉澱,承載了太多家庭的美好祝願,帶給我們的是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表達的是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中秋,從它的演變中感受它無限的魅力和異彩紛呈的中秋習俗,體會那一份經久不息的文化魅力。

01、中秋節的歷史演變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離不開一個漫長的發展,而中秋節也不例外,從它起源開始到發展至鼎盛時期,歷時幾千年。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周禮》中的《禮記·月令》中提到:“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意思是每年秋季,由地方的縣令、道政府調查戶口,登記高齡老人,然後賜給他們粥喝。

不過,要說起中秋節的起源,外界說法卻不一。

因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所有中秋節的起源便被人們稱之為與農業豐收有關,也就是人們“秋報”留下來的習俗。並且與現代季節劃分不行同的是,那個時候的人們把“莊稼成熟曰秋”,意味著豐收需要慶祝,所以就有了“中秋”,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豐收的喜悅。

另一種說法,就與今天的中秋習俗圍“月”轉的主題相關了。它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曾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而其中的“夕月”便是祭月亮。這麼看,中秋節與“月”密切相關還是很有考究的。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無論中秋節的起源是哪一種,都充分證明了中秋節的源遠流長,而可以肯定的是它的起源與如今中秋節表達喜悅之情、以月為主題的一拍即合。

據歷史學家推斷,許多詩人在詩句中多次出現詠月,這推動了中秋節的發展。早在魏晉時期,一首樂府《秋有月》中記載了:“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而在唐代古詩大爆發時期,也湧現出了一批詩人,紛紛以詩頌月,以至於《唐宗·太宗記》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

從魏晉到如今的中秋節,它的發展歷程從未間斷過,北宋時皇帝下令正式將八月十五作為中秋節,從那之後,八月十五中秋節就成了一個無法被忽視的節日。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盛行不衰,湧現出來了更多的習俗,其中就有如今的月餅。

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

可見,在明清時期,賞月、吃月餅等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回溯歷史,中秋節的緣由及發展經歷了數千年,可以說它見證了朝代的變遷,而在這種情況下依舊能夠被不間斷地傳承下來,說明中秋節在每一個然心中的分量,也表達了無論什麼年代人們對“團圓”的期盼。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02、中秋習俗

中秋節的習俗眾多,但是傳說從唐太宗起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有一次,唐太宗夢遊,無意間得到了一件霓裳羽衣曲,他大喜,於是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並由此延伸出許多習俗,每一個習俗的背後都有著一段值得傳承的故事或者意義。

1、中秋食餅

月餅最初叫做“胡餅”,是用從西域傳來的芝麻、胡桃等為原材料做出來的一種圓餅。後來,唐玄宗和楊貴妃中秋賞月時,嫌棄“胡餅”的叫法不好聽,而楊貴妃望著月亮,脫口而出“月餅”一詞,從那時起,月餅的叫法便流傳開來。發展至明朝時,就已經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了。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劉若愚在《酌中志》中記載: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加以西瓜、藕、、互相贈送。至十五日時,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

未到中秋,月餅先行,可見月餅在當時的盛行,這一點也與如今的習俗一拍即合。但是在《酌中志》中的另一個記載:如有剩月餅,乃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如今,關於剩月餅我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習俗約束,或許是因為時代的不同,人們不需要在顧忌月餅的存放,通常便是在節後隨時隨地吃。

除此h之外,市面上的月餅種類繁多,五仁、果仁、豆沙等,每一種都是對月餅的改進,而在古代月餅中的餡仁也是多種多樣的。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一句讚美月餅的詩:“小餅如嚼月,中又酥與飴”,從詩句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宋代的月餅就出現了酥油和糖為餡了,而且當時月餅還被作為一種禮品,用於親友之間的饋贈,以此來傳遞聯絡彼此的情感。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月餅可以說從古至今,都是中秋節裡最具有象徵的食物之一,“月餅圓又圓,又因閤家分吃,象徵著團團圓圓”,這一句評價最能表達人們對中秋節吃月餅時寄託的情感,而且如上文所說,人們用月餅來寄託感情,不僅僅傳達了對親人的思念,更表達了家國安定的美好心願。

2、中秋走月

“走月”顧名思義在月亮底下走,皎潔的月光下,衣著華麗的人們,幾人結伴,有的在街市上閒逛,有的泛舟在秦淮河,有的登樓賞月,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被月光沐浴的愉快感。

北宋吳自牧《夢樑錄》就曾有關於“走月”的記載:

“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

寥寥數筆就勾勒出當時人們“走月”時,集市的熱鬧喧譁、人們遊玩結伴的喜悅以及結伴登高望月時的寧靜,動靜結合更能夠表達中秋時不同人的心境。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而且舊時南京人在“走月”時還有一種特殊的祈盼之舉,當時的人們相信凡是想生兒子的家庭,可以在走月時遊夫子廟,然後在跨過三座橋,這樣就可以懷上男孩,意為“夢熊之喜”遺憾的是,除了極少部分地區保留了“走月”習俗外,如今的我們大部分人都不再進行“走月活動”了。

不管怎麼說,中秋“走月”還是帶給我們許多不同的感受,玉魷生在《海冶遊錄》中說:“所謂走三橋者,明顯度厄之位在”,這些都傳達了人們的美好心願。

3、中秋賞月

賞月的習俗來源於古老的祭祀活動,不過與祭祀活動不同的是,賞月是一種更為歡快的活動。在中秋這天,人們約上三兩好友或者親人一同賞月,以慶祝團圓之情。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又是一年中秋夜,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遊散在外的遊子紛紛歸家,與家人共享團圓的喜悅之情,這一天花好月圓夜即是親人團聚時。

2008年,中秋節被定為法定節假日,每一個人都滿心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期盼著能夠早日歸家,與家人團聚。

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文化沉澱,承載了太多家庭的美好祝願,帶給我們的是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表達的是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中秋,從它的演變中感受它無限的魅力和異彩紛呈的中秋習俗,體會那一份經久不息的文化魅力。

01、中秋節的歷史演變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離不開一個漫長的發展,而中秋節也不例外,從它起源開始到發展至鼎盛時期,歷時幾千年。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周禮》中的《禮記·月令》中提到:“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意思是每年秋季,由地方的縣令、道政府調查戶口,登記高齡老人,然後賜給他們粥喝。

不過,要說起中秋節的起源,外界說法卻不一。

因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所有中秋節的起源便被人們稱之為與農業豐收有關,也就是人們“秋報”留下來的習俗。並且與現代季節劃分不行同的是,那個時候的人們把“莊稼成熟曰秋”,意味著豐收需要慶祝,所以就有了“中秋”,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豐收的喜悅。

另一種說法,就與今天的中秋習俗圍“月”轉的主題相關了。它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曾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而其中的“夕月”便是祭月亮。這麼看,中秋節與“月”密切相關還是很有考究的。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無論中秋節的起源是哪一種,都充分證明了中秋節的源遠流長,而可以肯定的是它的起源與如今中秋節表達喜悅之情、以月為主題的一拍即合。

據歷史學家推斷,許多詩人在詩句中多次出現詠月,這推動了中秋節的發展。早在魏晉時期,一首樂府《秋有月》中記載了:“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而在唐代古詩大爆發時期,也湧現出了一批詩人,紛紛以詩頌月,以至於《唐宗·太宗記》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

從魏晉到如今的中秋節,它的發展歷程從未間斷過,北宋時皇帝下令正式將八月十五作為中秋節,從那之後,八月十五中秋節就成了一個無法被忽視的節日。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盛行不衰,湧現出來了更多的習俗,其中就有如今的月餅。

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

可見,在明清時期,賞月、吃月餅等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回溯歷史,中秋節的緣由及發展經歷了數千年,可以說它見證了朝代的變遷,而在這種情況下依舊能夠被不間斷地傳承下來,說明中秋節在每一個然心中的分量,也表達了無論什麼年代人們對“團圓”的期盼。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02、中秋習俗

中秋節的習俗眾多,但是傳說從唐太宗起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有一次,唐太宗夢遊,無意間得到了一件霓裳羽衣曲,他大喜,於是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並由此延伸出許多習俗,每一個習俗的背後都有著一段值得傳承的故事或者意義。

1、中秋食餅

月餅最初叫做“胡餅”,是用從西域傳來的芝麻、胡桃等為原材料做出來的一種圓餅。後來,唐玄宗和楊貴妃中秋賞月時,嫌棄“胡餅”的叫法不好聽,而楊貴妃望著月亮,脫口而出“月餅”一詞,從那時起,月餅的叫法便流傳開來。發展至明朝時,就已經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了。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劉若愚在《酌中志》中記載: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加以西瓜、藕、、互相贈送。至十五日時,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

未到中秋,月餅先行,可見月餅在當時的盛行,這一點也與如今的習俗一拍即合。但是在《酌中志》中的另一個記載:如有剩月餅,乃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如今,關於剩月餅我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習俗約束,或許是因為時代的不同,人們不需要在顧忌月餅的存放,通常便是在節後隨時隨地吃。

除此h之外,市面上的月餅種類繁多,五仁、果仁、豆沙等,每一種都是對月餅的改進,而在古代月餅中的餡仁也是多種多樣的。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一句讚美月餅的詩:“小餅如嚼月,中又酥與飴”,從詩句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宋代的月餅就出現了酥油和糖為餡了,而且當時月餅還被作為一種禮品,用於親友之間的饋贈,以此來傳遞聯絡彼此的情感。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月餅可以說從古至今,都是中秋節裡最具有象徵的食物之一,“月餅圓又圓,又因閤家分吃,象徵著團團圓圓”,這一句評價最能表達人們對中秋節吃月餅時寄託的情感,而且如上文所說,人們用月餅來寄託感情,不僅僅傳達了對親人的思念,更表達了家國安定的美好心願。

2、中秋走月

“走月”顧名思義在月亮底下走,皎潔的月光下,衣著華麗的人們,幾人結伴,有的在街市上閒逛,有的泛舟在秦淮河,有的登樓賞月,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被月光沐浴的愉快感。

北宋吳自牧《夢樑錄》就曾有關於“走月”的記載:

“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

寥寥數筆就勾勒出當時人們“走月”時,集市的熱鬧喧譁、人們遊玩結伴的喜悅以及結伴登高望月時的寧靜,動靜結合更能夠表達中秋時不同人的心境。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而且舊時南京人在“走月”時還有一種特殊的祈盼之舉,當時的人們相信凡是想生兒子的家庭,可以在走月時遊夫子廟,然後在跨過三座橋,這樣就可以懷上男孩,意為“夢熊之喜”遺憾的是,除了極少部分地區保留了“走月”習俗外,如今的我們大部分人都不再進行“走月活動”了。

不管怎麼說,中秋“走月”還是帶給我們許多不同的感受,玉魷生在《海冶遊錄》中說:“所謂走三橋者,明顯度厄之位在”,這些都傳達了人們的美好心願。

3、中秋賞月

賞月的習俗來源於古老的祭祀活動,不過與祭祀活動不同的是,賞月是一種更為歡快的活動。在中秋這天,人們約上三兩好友或者親人一同賞月,以慶祝團圓之情。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不過在文字記載的民間賞月卻不僅僅只是玩樂而已,據說因為中秋月圓之夜距離地球最近,所以回孃家的媳婦兒必須要在日必返夫家,與夫家人一同完成賞月活動,才能以寓圓滿、吉祥之意。

而關於這一習俗的確切來源並未得到考證,人們對於賞月活動的來源均說法不一。據宋代朱翌在《曲消舊聞》中記載:“中秋玩月,不知何時起,考古人賦詩歌,則始於杜子美。”

不過這並不影響人們對賞月的熱情,遊覽唐詩,我們能看到古人的那份赤誠熱忱:

王建有詩云:“月似圓盛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稜。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

徐凝有詩云:“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賞月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每到中秋,我們就會抬頭看看月亮,感嘆一聲“八月十五的月亮就是圓”,這也寓意著“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又是一年中秋夜,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遊散在外的遊子紛紛歸家,與家人共享團圓的喜悅之情,這一天花好月圓夜即是親人團聚時。

2008年,中秋節被定為法定節假日,每一個人都滿心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期盼著能夠早日歸家,與家人團聚。

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文化沉澱,承載了太多家庭的美好祝願,帶給我們的是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表達的是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中秋,從它的演變中感受它無限的魅力和異彩紛呈的中秋習俗,體會那一份經久不息的文化魅力。

01、中秋節的歷史演變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離不開一個漫長的發展,而中秋節也不例外,從它起源開始到發展至鼎盛時期,歷時幾千年。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周禮》中的《禮記·月令》中提到:“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意思是每年秋季,由地方的縣令、道政府調查戶口,登記高齡老人,然後賜給他們粥喝。

不過,要說起中秋節的起源,外界說法卻不一。

因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所有中秋節的起源便被人們稱之為與農業豐收有關,也就是人們“秋報”留下來的習俗。並且與現代季節劃分不行同的是,那個時候的人們把“莊稼成熟曰秋”,意味著豐收需要慶祝,所以就有了“中秋”,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豐收的喜悅。

另一種說法,就與今天的中秋習俗圍“月”轉的主題相關了。它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曾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而其中的“夕月”便是祭月亮。這麼看,中秋節與“月”密切相關還是很有考究的。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無論中秋節的起源是哪一種,都充分證明了中秋節的源遠流長,而可以肯定的是它的起源與如今中秋節表達喜悅之情、以月為主題的一拍即合。

據歷史學家推斷,許多詩人在詩句中多次出現詠月,這推動了中秋節的發展。早在魏晉時期,一首樂府《秋有月》中記載了:“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而在唐代古詩大爆發時期,也湧現出了一批詩人,紛紛以詩頌月,以至於《唐宗·太宗記》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

從魏晉到如今的中秋節,它的發展歷程從未間斷過,北宋時皇帝下令正式將八月十五作為中秋節,從那之後,八月十五中秋節就成了一個無法被忽視的節日。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盛行不衰,湧現出來了更多的習俗,其中就有如今的月餅。

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

可見,在明清時期,賞月、吃月餅等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回溯歷史,中秋節的緣由及發展經歷了數千年,可以說它見證了朝代的變遷,而在這種情況下依舊能夠被不間斷地傳承下來,說明中秋節在每一個然心中的分量,也表達了無論什麼年代人們對“團圓”的期盼。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02、中秋習俗

中秋節的習俗眾多,但是傳說從唐太宗起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有一次,唐太宗夢遊,無意間得到了一件霓裳羽衣曲,他大喜,於是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並由此延伸出許多習俗,每一個習俗的背後都有著一段值得傳承的故事或者意義。

1、中秋食餅

月餅最初叫做“胡餅”,是用從西域傳來的芝麻、胡桃等為原材料做出來的一種圓餅。後來,唐玄宗和楊貴妃中秋賞月時,嫌棄“胡餅”的叫法不好聽,而楊貴妃望著月亮,脫口而出“月餅”一詞,從那時起,月餅的叫法便流傳開來。發展至明朝時,就已經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了。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劉若愚在《酌中志》中記載: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加以西瓜、藕、、互相贈送。至十五日時,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

未到中秋,月餅先行,可見月餅在當時的盛行,這一點也與如今的習俗一拍即合。但是在《酌中志》中的另一個記載:如有剩月餅,乃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如今,關於剩月餅我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習俗約束,或許是因為時代的不同,人們不需要在顧忌月餅的存放,通常便是在節後隨時隨地吃。

除此h之外,市面上的月餅種類繁多,五仁、果仁、豆沙等,每一種都是對月餅的改進,而在古代月餅中的餡仁也是多種多樣的。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一句讚美月餅的詩:“小餅如嚼月,中又酥與飴”,從詩句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宋代的月餅就出現了酥油和糖為餡了,而且當時月餅還被作為一種禮品,用於親友之間的饋贈,以此來傳遞聯絡彼此的情感。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月餅可以說從古至今,都是中秋節裡最具有象徵的食物之一,“月餅圓又圓,又因閤家分吃,象徵著團團圓圓”,這一句評價最能表達人們對中秋節吃月餅時寄託的情感,而且如上文所說,人們用月餅來寄託感情,不僅僅傳達了對親人的思念,更表達了家國安定的美好心願。

2、中秋走月

“走月”顧名思義在月亮底下走,皎潔的月光下,衣著華麗的人們,幾人結伴,有的在街市上閒逛,有的泛舟在秦淮河,有的登樓賞月,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被月光沐浴的愉快感。

北宋吳自牧《夢樑錄》就曾有關於“走月”的記載:

“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

寥寥數筆就勾勒出當時人們“走月”時,集市的熱鬧喧譁、人們遊玩結伴的喜悅以及結伴登高望月時的寧靜,動靜結合更能夠表達中秋時不同人的心境。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而且舊時南京人在“走月”時還有一種特殊的祈盼之舉,當時的人們相信凡是想生兒子的家庭,可以在走月時遊夫子廟,然後在跨過三座橋,這樣就可以懷上男孩,意為“夢熊之喜”遺憾的是,除了極少部分地區保留了“走月”習俗外,如今的我們大部分人都不再進行“走月活動”了。

不管怎麼說,中秋“走月”還是帶給我們許多不同的感受,玉魷生在《海冶遊錄》中說:“所謂走三橋者,明顯度厄之位在”,這些都傳達了人們的美好心願。

3、中秋賞月

賞月的習俗來源於古老的祭祀活動,不過與祭祀活動不同的是,賞月是一種更為歡快的活動。在中秋這天,人們約上三兩好友或者親人一同賞月,以慶祝團圓之情。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不過在文字記載的民間賞月卻不僅僅只是玩樂而已,據說因為中秋月圓之夜距離地球最近,所以回孃家的媳婦兒必須要在日必返夫家,與夫家人一同完成賞月活動,才能以寓圓滿、吉祥之意。

而關於這一習俗的確切來源並未得到考證,人們對於賞月活動的來源均說法不一。據宋代朱翌在《曲消舊聞》中記載:“中秋玩月,不知何時起,考古人賦詩歌,則始於杜子美。”

不過這並不影響人們對賞月的熱情,遊覽唐詩,我們能看到古人的那份赤誠熱忱:

王建有詩云:“月似圓盛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稜。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

徐凝有詩云:“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賞月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每到中秋,我們就會抬頭看看月亮,感嘆一聲“八月十五的月亮就是圓”,這也寓意著“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除了中秋食餅、走月、賞月外,還有其他一些習俗,如“乞月照月”、“月下觀潮”、“燃燈猜謎”、“拋帕招親”、“飲桂花酒”等等,這些豐富多彩的中秋都是古代人民的結晶,每一個習俗都隨著中秋節的發展不斷地完善、更新、延續。

而這些傳統習俗也代表了人們對中秋節的喜愛,更多的是,在那個變化無端的年代,“中秋”不僅表達了當時人們思念家鄉親人之情,更表達了一種家國安定的情懷,所以中秋節的習俗大多都與“月”和“團圓”這一主題相關。

03、中秋節的文化意義

或許,對於現代人來說,只知道中秋節是一個值得慶祝的節日,在這一天全國人們休假,與家人團圓、寄託思念之情。可是除了這些之外,你一定不知道中秋節的重要地位。如今的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是僅次於第一大傳統節日春節的一個重要節日。

隨著國家對中秋節的重視,在2006年,中秋節就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載入歷史的史冊,與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同的是,中秋節被每一個人熟知,甚至是幾歲孩童,這也意味著中秋節經過千年的傳承後,將永遠被人們記住。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又是一年中秋夜,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遊散在外的遊子紛紛歸家,與家人共享團圓的喜悅之情,這一天花好月圓夜即是親人團聚時。

2008年,中秋節被定為法定節假日,每一個人都滿心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期盼著能夠早日歸家,與家人團聚。

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文化沉澱,承載了太多家庭的美好祝願,帶給我們的是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表達的是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中秋,從它的演變中感受它無限的魅力和異彩紛呈的中秋習俗,體會那一份經久不息的文化魅力。

01、中秋節的歷史演變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離不開一個漫長的發展,而中秋節也不例外,從它起源開始到發展至鼎盛時期,歷時幾千年。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周禮》中的《禮記·月令》中提到:“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意思是每年秋季,由地方的縣令、道政府調查戶口,登記高齡老人,然後賜給他們粥喝。

不過,要說起中秋節的起源,外界說法卻不一。

因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所有中秋節的起源便被人們稱之為與農業豐收有關,也就是人們“秋報”留下來的習俗。並且與現代季節劃分不行同的是,那個時候的人們把“莊稼成熟曰秋”,意味著豐收需要慶祝,所以就有了“中秋”,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豐收的喜悅。

另一種說法,就與今天的中秋習俗圍“月”轉的主題相關了。它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曾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而其中的“夕月”便是祭月亮。這麼看,中秋節與“月”密切相關還是很有考究的。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無論中秋節的起源是哪一種,都充分證明了中秋節的源遠流長,而可以肯定的是它的起源與如今中秋節表達喜悅之情、以月為主題的一拍即合。

據歷史學家推斷,許多詩人在詩句中多次出現詠月,這推動了中秋節的發展。早在魏晉時期,一首樂府《秋有月》中記載了:“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而在唐代古詩大爆發時期,也湧現出了一批詩人,紛紛以詩頌月,以至於《唐宗·太宗記》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

從魏晉到如今的中秋節,它的發展歷程從未間斷過,北宋時皇帝下令正式將八月十五作為中秋節,從那之後,八月十五中秋節就成了一個無法被忽視的節日。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盛行不衰,湧現出來了更多的習俗,其中就有如今的月餅。

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

可見,在明清時期,賞月、吃月餅等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回溯歷史,中秋節的緣由及發展經歷了數千年,可以說它見證了朝代的變遷,而在這種情況下依舊能夠被不間斷地傳承下來,說明中秋節在每一個然心中的分量,也表達了無論什麼年代人們對“團圓”的期盼。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02、中秋習俗

中秋節的習俗眾多,但是傳說從唐太宗起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有一次,唐太宗夢遊,無意間得到了一件霓裳羽衣曲,他大喜,於是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並由此延伸出許多習俗,每一個習俗的背後都有著一段值得傳承的故事或者意義。

1、中秋食餅

月餅最初叫做“胡餅”,是用從西域傳來的芝麻、胡桃等為原材料做出來的一種圓餅。後來,唐玄宗和楊貴妃中秋賞月時,嫌棄“胡餅”的叫法不好聽,而楊貴妃望著月亮,脫口而出“月餅”一詞,從那時起,月餅的叫法便流傳開來。發展至明朝時,就已經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了。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劉若愚在《酌中志》中記載: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加以西瓜、藕、、互相贈送。至十五日時,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

未到中秋,月餅先行,可見月餅在當時的盛行,這一點也與如今的習俗一拍即合。但是在《酌中志》中的另一個記載:如有剩月餅,乃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如今,關於剩月餅我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習俗約束,或許是因為時代的不同,人們不需要在顧忌月餅的存放,通常便是在節後隨時隨地吃。

除此h之外,市面上的月餅種類繁多,五仁、果仁、豆沙等,每一種都是對月餅的改進,而在古代月餅中的餡仁也是多種多樣的。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一句讚美月餅的詩:“小餅如嚼月,中又酥與飴”,從詩句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宋代的月餅就出現了酥油和糖為餡了,而且當時月餅還被作為一種禮品,用於親友之間的饋贈,以此來傳遞聯絡彼此的情感。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月餅可以說從古至今,都是中秋節裡最具有象徵的食物之一,“月餅圓又圓,又因閤家分吃,象徵著團團圓圓”,這一句評價最能表達人們對中秋節吃月餅時寄託的情感,而且如上文所說,人們用月餅來寄託感情,不僅僅傳達了對親人的思念,更表達了家國安定的美好心願。

2、中秋走月

“走月”顧名思義在月亮底下走,皎潔的月光下,衣著華麗的人們,幾人結伴,有的在街市上閒逛,有的泛舟在秦淮河,有的登樓賞月,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被月光沐浴的愉快感。

北宋吳自牧《夢樑錄》就曾有關於“走月”的記載:

“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

寥寥數筆就勾勒出當時人們“走月”時,集市的熱鬧喧譁、人們遊玩結伴的喜悅以及結伴登高望月時的寧靜,動靜結合更能夠表達中秋時不同人的心境。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而且舊時南京人在“走月”時還有一種特殊的祈盼之舉,當時的人們相信凡是想生兒子的家庭,可以在走月時遊夫子廟,然後在跨過三座橋,這樣就可以懷上男孩,意為“夢熊之喜”遺憾的是,除了極少部分地區保留了“走月”習俗外,如今的我們大部分人都不再進行“走月活動”了。

不管怎麼說,中秋“走月”還是帶給我們許多不同的感受,玉魷生在《海冶遊錄》中說:“所謂走三橋者,明顯度厄之位在”,這些都傳達了人們的美好心願。

3、中秋賞月

賞月的習俗來源於古老的祭祀活動,不過與祭祀活動不同的是,賞月是一種更為歡快的活動。在中秋這天,人們約上三兩好友或者親人一同賞月,以慶祝團圓之情。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不過在文字記載的民間賞月卻不僅僅只是玩樂而已,據說因為中秋月圓之夜距離地球最近,所以回孃家的媳婦兒必須要在日必返夫家,與夫家人一同完成賞月活動,才能以寓圓滿、吉祥之意。

而關於這一習俗的確切來源並未得到考證,人們對於賞月活動的來源均說法不一。據宋代朱翌在《曲消舊聞》中記載:“中秋玩月,不知何時起,考古人賦詩歌,則始於杜子美。”

不過這並不影響人們對賞月的熱情,遊覽唐詩,我們能看到古人的那份赤誠熱忱:

王建有詩云:“月似圓盛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稜。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

徐凝有詩云:“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賞月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每到中秋,我們就會抬頭看看月亮,感嘆一聲“八月十五的月亮就是圓”,這也寓意著“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除了中秋食餅、走月、賞月外,還有其他一些習俗,如“乞月照月”、“月下觀潮”、“燃燈猜謎”、“拋帕招親”、“飲桂花酒”等等,這些豐富多彩的中秋都是古代人民的結晶,每一個習俗都隨著中秋節的發展不斷地完善、更新、延續。

而這些傳統習俗也代表了人們對中秋節的喜愛,更多的是,在那個變化無端的年代,“中秋”不僅表達了當時人們思念家鄉親人之情,更表達了一種家國安定的情懷,所以中秋節的習俗大多都與“月”和“團圓”這一主題相關。

03、中秋節的文化意義

或許,對於現代人來說,只知道中秋節是一個值得慶祝的節日,在這一天全國人們休假,與家人團圓、寄託思念之情。可是除了這些之外,你一定不知道中秋節的重要地位。如今的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是僅次於第一大傳統節日春節的一個重要節日。

隨著國家對中秋節的重視,在2006年,中秋節就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載入歷史的史冊,與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同的是,中秋節被每一個人熟知,甚至是幾歲孩童,這也意味著中秋節經過千年的傳承後,將永遠被人們記住。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當然中秋節之所以流傳至今,更得益於其對華夏文明的傳承,作為中華文明的產物,流傳千百年來,它增進了所有華夏兒女的民族情感。

每到中秋,只要是心想團圓的人,心意都是相通的,這就是我們的文化無界,就是融進骨子裡的文化自信。隨著它被更多的人熟知,如今的國外許多國家也開始了過中秋的節日,在這一天,他們與我們一樣,表達內心的願望,可以說“中秋節”也慢慢地成為文化交流的一座橋樑。

這個節日激發了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以及對祖國這個大家庭的熱愛,“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寄託情感,讓每在外的遊子明白:身邊無親人時,月就是父母,是兄弟,是每一能夠傾聽內心委屈的人,更是每一個能夠給你安慰的人。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又是一年中秋夜,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遊散在外的遊子紛紛歸家,與家人共享團圓的喜悅之情,這一天花好月圓夜即是親人團聚時。

2008年,中秋節被定為法定節假日,每一個人都滿心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期盼著能夠早日歸家,與家人團聚。

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文化沉澱,承載了太多家庭的美好祝願,帶給我們的是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表達的是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中秋,從它的演變中感受它無限的魅力和異彩紛呈的中秋習俗,體會那一份經久不息的文化魅力。

01、中秋節的歷史演變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離不開一個漫長的發展,而中秋節也不例外,從它起源開始到發展至鼎盛時期,歷時幾千年。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周禮》中的《禮記·月令》中提到:“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意思是每年秋季,由地方的縣令、道政府調查戶口,登記高齡老人,然後賜給他們粥喝。

不過,要說起中秋節的起源,外界說法卻不一。

因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所有中秋節的起源便被人們稱之為與農業豐收有關,也就是人們“秋報”留下來的習俗。並且與現代季節劃分不行同的是,那個時候的人們把“莊稼成熟曰秋”,意味著豐收需要慶祝,所以就有了“中秋”,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豐收的喜悅。

另一種說法,就與今天的中秋習俗圍“月”轉的主題相關了。它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曾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而其中的“夕月”便是祭月亮。這麼看,中秋節與“月”密切相關還是很有考究的。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無論中秋節的起源是哪一種,都充分證明了中秋節的源遠流長,而可以肯定的是它的起源與如今中秋節表達喜悅之情、以月為主題的一拍即合。

據歷史學家推斷,許多詩人在詩句中多次出現詠月,這推動了中秋節的發展。早在魏晉時期,一首樂府《秋有月》中記載了:“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而在唐代古詩大爆發時期,也湧現出了一批詩人,紛紛以詩頌月,以至於《唐宗·太宗記》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

從魏晉到如今的中秋節,它的發展歷程從未間斷過,北宋時皇帝下令正式將八月十五作為中秋節,從那之後,八月十五中秋節就成了一個無法被忽視的節日。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盛行不衰,湧現出來了更多的習俗,其中就有如今的月餅。

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

可見,在明清時期,賞月、吃月餅等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回溯歷史,中秋節的緣由及發展經歷了數千年,可以說它見證了朝代的變遷,而在這種情況下依舊能夠被不間斷地傳承下來,說明中秋節在每一個然心中的分量,也表達了無論什麼年代人們對“團圓”的期盼。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02、中秋習俗

中秋節的習俗眾多,但是傳說從唐太宗起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有一次,唐太宗夢遊,無意間得到了一件霓裳羽衣曲,他大喜,於是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並由此延伸出許多習俗,每一個習俗的背後都有著一段值得傳承的故事或者意義。

1、中秋食餅

月餅最初叫做“胡餅”,是用從西域傳來的芝麻、胡桃等為原材料做出來的一種圓餅。後來,唐玄宗和楊貴妃中秋賞月時,嫌棄“胡餅”的叫法不好聽,而楊貴妃望著月亮,脫口而出“月餅”一詞,從那時起,月餅的叫法便流傳開來。發展至明朝時,就已經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了。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劉若愚在《酌中志》中記載: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加以西瓜、藕、、互相贈送。至十五日時,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

未到中秋,月餅先行,可見月餅在當時的盛行,這一點也與如今的習俗一拍即合。但是在《酌中志》中的另一個記載:如有剩月餅,乃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如今,關於剩月餅我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習俗約束,或許是因為時代的不同,人們不需要在顧忌月餅的存放,通常便是在節後隨時隨地吃。

除此h之外,市面上的月餅種類繁多,五仁、果仁、豆沙等,每一種都是對月餅的改進,而在古代月餅中的餡仁也是多種多樣的。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一句讚美月餅的詩:“小餅如嚼月,中又酥與飴”,從詩句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宋代的月餅就出現了酥油和糖為餡了,而且當時月餅還被作為一種禮品,用於親友之間的饋贈,以此來傳遞聯絡彼此的情感。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月餅可以說從古至今,都是中秋節裡最具有象徵的食物之一,“月餅圓又圓,又因閤家分吃,象徵著團團圓圓”,這一句評價最能表達人們對中秋節吃月餅時寄託的情感,而且如上文所說,人們用月餅來寄託感情,不僅僅傳達了對親人的思念,更表達了家國安定的美好心願。

2、中秋走月

“走月”顧名思義在月亮底下走,皎潔的月光下,衣著華麗的人們,幾人結伴,有的在街市上閒逛,有的泛舟在秦淮河,有的登樓賞月,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被月光沐浴的愉快感。

北宋吳自牧《夢樑錄》就曾有關於“走月”的記載:

“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

寥寥數筆就勾勒出當時人們“走月”時,集市的熱鬧喧譁、人們遊玩結伴的喜悅以及結伴登高望月時的寧靜,動靜結合更能夠表達中秋時不同人的心境。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而且舊時南京人在“走月”時還有一種特殊的祈盼之舉,當時的人們相信凡是想生兒子的家庭,可以在走月時遊夫子廟,然後在跨過三座橋,這樣就可以懷上男孩,意為“夢熊之喜”遺憾的是,除了極少部分地區保留了“走月”習俗外,如今的我們大部分人都不再進行“走月活動”了。

不管怎麼說,中秋“走月”還是帶給我們許多不同的感受,玉魷生在《海冶遊錄》中說:“所謂走三橋者,明顯度厄之位在”,這些都傳達了人們的美好心願。

3、中秋賞月

賞月的習俗來源於古老的祭祀活動,不過與祭祀活動不同的是,賞月是一種更為歡快的活動。在中秋這天,人們約上三兩好友或者親人一同賞月,以慶祝團圓之情。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不過在文字記載的民間賞月卻不僅僅只是玩樂而已,據說因為中秋月圓之夜距離地球最近,所以回孃家的媳婦兒必須要在日必返夫家,與夫家人一同完成賞月活動,才能以寓圓滿、吉祥之意。

而關於這一習俗的確切來源並未得到考證,人們對於賞月活動的來源均說法不一。據宋代朱翌在《曲消舊聞》中記載:“中秋玩月,不知何時起,考古人賦詩歌,則始於杜子美。”

不過這並不影響人們對賞月的熱情,遊覽唐詩,我們能看到古人的那份赤誠熱忱:

王建有詩云:“月似圓盛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稜。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

徐凝有詩云:“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賞月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每到中秋,我們就會抬頭看看月亮,感嘆一聲“八月十五的月亮就是圓”,這也寓意著“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除了中秋食餅、走月、賞月外,還有其他一些習俗,如“乞月照月”、“月下觀潮”、“燃燈猜謎”、“拋帕招親”、“飲桂花酒”等等,這些豐富多彩的中秋都是古代人民的結晶,每一個習俗都隨著中秋節的發展不斷地完善、更新、延續。

而這些傳統習俗也代表了人們對中秋節的喜愛,更多的是,在那個變化無端的年代,“中秋”不僅表達了當時人們思念家鄉親人之情,更表達了一種家國安定的情懷,所以中秋節的習俗大多都與“月”和“團圓”這一主題相關。

03、中秋節的文化意義

或許,對於現代人來說,只知道中秋節是一個值得慶祝的節日,在這一天全國人們休假,與家人團圓、寄託思念之情。可是除了這些之外,你一定不知道中秋節的重要地位。如今的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是僅次於第一大傳統節日春節的一個重要節日。

隨著國家對中秋節的重視,在2006年,中秋節就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載入歷史的史冊,與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同的是,中秋節被每一個人熟知,甚至是幾歲孩童,這也意味著中秋節經過千年的傳承後,將永遠被人們記住。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當然中秋節之所以流傳至今,更得益於其對華夏文明的傳承,作為中華文明的產物,流傳千百年來,它增進了所有華夏兒女的民族情感。

每到中秋,只要是心想團圓的人,心意都是相通的,這就是我們的文化無界,就是融進骨子裡的文化自信。隨著它被更多的人熟知,如今的國外許多國家也開始了過中秋的節日,在這一天,他們與我們一樣,表達內心的願望,可以說“中秋節”也慢慢地成為文化交流的一座橋樑。

這個節日激發了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以及對祖國這個大家庭的熱愛,“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寄託情感,讓每在外的遊子明白:身邊無親人時,月就是父母,是兄弟,是每一能夠傾聽內心委屈的人,更是每一個能夠給你安慰的人。

淺談千年中秋節上的文化傳承

從魏晉始,到唐宋成型、明清繁榮,再到如今更廣泛的傳承,它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人們傳遞著團圓、和睦、和諧等美好的祝願,而以“月”為主題的一系列習俗,寄託了無數人的真實情感,如今各地區的節日習俗更加多樣化,在異趣紛呈中,傳遞的依舊是家庭團圓、親友相聚,無論怎麼變,歷史賦予它的意義都不會改變,那一份凝聚著華夏兒女的心願在這個節日裡閃耀著光芒,時刻向世人展示著生生不息的華夏文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