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雕萬琢 一核一世界

雕塑 手工藝 藝術 木雕 非遺博覽 2017-04-30

核雕是中國傳統民間微型雕刻工藝,以桃核、杏核、橄欖核、象牙果等果核及核桃微雕、鏤刻成的工藝品。微雕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千雕萬琢 一核一世界

確鑿見於著述的出神入化之最早核雕作品,是明代之物。《清祕藏》記載明代宣德年間有個叫夏白眼的,“能於橄欖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鷥,其蟠屈飛走綽約之態,成於方寸小核”。

千雕萬琢 一核一世界

橄欖核舟《踏春遊舫》

明代王叔遠精雕之桃核,邢獻之精雕之核桃,夏白眼精雕之橄欖核可謂之核雕三絕,其作品傳世絕少。

千雕萬琢 一核一世界

清代 陳祖章微雕橄欖核舟

受佛教的影響,人們將用核桃、杏核等雕成的生肖、神仙人物、辟邪伸手、吉祥玩物、祥瑞等穿孔系掛在身上,以保驅邪平安,也有製成佩件、扇墜、串珠等為文人清玩。

千雕萬琢 一核一世界

橄欖核雕雙面十八羅漢手串

橄欖核、核桃、杏核、桃核皆為揚棄之物,核雕堪為化腐朽為神奇之工藝品,凡核或橢圓或扁圓,又以山核桃最為皺脊錯綜詭雜,因此核雕的造型佈局皆比平面雕刻艱難十倍。

千雕萬琢 一核一世界

桃核、杏核雕刻和橄欖核雕刻是一個頗有特色的品種,其作品的構思和雕刻都達到了極高的工藝水平和藝術境界,被人稱作是“微雕神技,藝術奇葩”。

千雕萬琢 一核一世界

核雕按工藝分為薄意,淺浮雕,高浮雕,圓雕,鏤空雕,鑲嵌。

蘇州核雕吸收了石雕、玉雕、木雕、竹刻、微雕等藝術精華,在保持果核外形的前提下,無論浮雕、圓雕、透雕均以“精、細、奇、巧”取勝,呈現出獨特的地方特徵。

千雕萬琢 一核一世界

明代天啟年間虞山核雕藝人王毅所作橄欖核舟“東坡赤壁遊”,人物栩栩,舟棹如畫,後被散文學家魏學洢寫成《核舟記》一文,生動的描述了這件精巧絕倫的微雕工藝品。

千雕萬琢 一核一世界

其中有“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等語句,可以看出核舟具有很高的藝術和觀賞價值。《核舟記》已被選進人教版初二語文課本。

千雕萬琢 一核一世界

當今的核雕品種、花色更加豐富多彩,其表現形式可分為三個系列:珠串式、墜件式和擺件式。

千雕萬琢 一核一世界

從題材內容分,主要有四個系列:吉祥如意系列、神仙人物系列、民間民俗故事系列和山水園林系列。

千雕萬琢 一核一世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