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初次面世就驚豔全球車迷,在2009年打敗其餘683款產品拿下紅點最高獎-最佳設計品質獎,這就是大眾CC的起點。

當年進口到國內,憑藉著超高的顏值,運動化的定位,以及搭載3.6L V6大排量自吸發動機,大眾CC備受熱愛操控的年輕消費者追捧,不對,在前面還得加有錢兩個字。

當時的CC售價可一點也不便宜,進口達到了50多萬,而且進口渠道貨源本身就沒那麼豐富,等車那是常有的事。後來即便國產後,大眾CC的熱度也並沒有下降,肯定也搶過不少3系、C級、A4等的潛在客戶。

"

2008年初次面世就驚豔全球車迷,在2009年打敗其餘683款產品拿下紅點最高獎-最佳設計品質獎,這就是大眾CC的起點。

當年進口到國內,憑藉著超高的顏值,運動化的定位,以及搭載3.6L V6大排量自吸發動機,大眾CC備受熱愛操控的年輕消費者追捧,不對,在前面還得加有錢兩個字。

當時的CC售價可一點也不便宜,進口達到了50多萬,而且進口渠道貨源本身就沒那麼豐富,等車那是常有的事。後來即便國產後,大眾CC的熱度也並沒有下降,肯定也搶過不少3系、C級、A4等的潛在客戶。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十年之後,新一代CC正式上市,延續了CC高顏值風格的它,卻並沒有能複製當初CC初入國內的盛況。在今年1-6月,CC僅完成了9542臺的銷量,6月份能有近2千的銷量,這還是在4S店至少給出了3萬優惠的情況之下才達成的。

"

2008年初次面世就驚豔全球車迷,在2009年打敗其餘683款產品拿下紅點最高獎-最佳設計品質獎,這就是大眾CC的起點。

當年進口到國內,憑藉著超高的顏值,運動化的定位,以及搭載3.6L V6大排量自吸發動機,大眾CC備受熱愛操控的年輕消費者追捧,不對,在前面還得加有錢兩個字。

當時的CC售價可一點也不便宜,進口達到了50多萬,而且進口渠道貨源本身就沒那麼豐富,等車那是常有的事。後來即便國產後,大眾CC的熱度也並沒有下降,肯定也搶過不少3系、C級、A4等的潛在客戶。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十年之後,新一代CC正式上市,延續了CC高顏值風格的它,卻並沒有能複製當初CC初入國內的盛況。在今年1-6月,CC僅完成了9542臺的銷量,6月份能有近2千的銷量,這還是在4S店至少給出了3萬優惠的情況之下才達成的。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不管是上一代CC還是這一代CC,在民間始終有最美大眾的光環,對於這一點很多人都非常認可的。上一代車型大眾用無框車門、溜背式車尾打破了人們對於中庸大眾的傳統認知,而這一代在保留這些經典運動元素的同時,還在高級感上做了不少文章。

"

2008年初次面世就驚豔全球車迷,在2009年打敗其餘683款產品拿下紅點最高獎-最佳設計品質獎,這就是大眾CC的起點。

當年進口到國內,憑藉著超高的顏值,運動化的定位,以及搭載3.6L V6大排量自吸發動機,大眾CC備受熱愛操控的年輕消費者追捧,不對,在前面還得加有錢兩個字。

當時的CC售價可一點也不便宜,進口達到了50多萬,而且進口渠道貨源本身就沒那麼豐富,等車那是常有的事。後來即便國產後,大眾CC的熱度也並沒有下降,肯定也搶過不少3系、C級、A4等的潛在客戶。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十年之後,新一代CC正式上市,延續了CC高顏值風格的它,卻並沒有能複製當初CC初入國內的盛況。在今年1-6月,CC僅完成了9542臺的銷量,6月份能有近2千的銷量,這還是在4S店至少給出了3萬優惠的情況之下才達成的。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不管是上一代CC還是這一代CC,在民間始終有最美大眾的光環,對於這一點很多人都非常認可的。上一代車型大眾用無框車門、溜背式車尾打破了人們對於中庸大眾的傳統認知,而這一代在保留這些經典運動元素的同時,還在高級感上做了不少文章。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大嘴格柵似乎是大眾品牌上首次運用,層層遞進的格柵配合線條感極強的LED燈,營造出了奧迪燈廠的蘊味。CC的線條保持著德系車應有的那種剋制,十分簡潔幹練,但是前低後高的車身姿態還是被出色的勾勒了出來,從車背延伸過來的鴨尾設計,配合流水車燈,令CC的整體顏值再次提升了一個檔次。

細看CC的每一個設計,並沒有顯得有多複雜,而當這些東西疊加在一起,確實形成了一種高級的簡約美。那CC的銷量差,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

2008年初次面世就驚豔全球車迷,在2009年打敗其餘683款產品拿下紅點最高獎-最佳設計品質獎,這就是大眾CC的起點。

當年進口到國內,憑藉著超高的顏值,運動化的定位,以及搭載3.6L V6大排量自吸發動機,大眾CC備受熱愛操控的年輕消費者追捧,不對,在前面還得加有錢兩個字。

當時的CC售價可一點也不便宜,進口達到了50多萬,而且進口渠道貨源本身就沒那麼豐富,等車那是常有的事。後來即便國產後,大眾CC的熱度也並沒有下降,肯定也搶過不少3系、C級、A4等的潛在客戶。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十年之後,新一代CC正式上市,延續了CC高顏值風格的它,卻並沒有能複製當初CC初入國內的盛況。在今年1-6月,CC僅完成了9542臺的銷量,6月份能有近2千的銷量,這還是在4S店至少給出了3萬優惠的情況之下才達成的。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不管是上一代CC還是這一代CC,在民間始終有最美大眾的光環,對於這一點很多人都非常認可的。上一代車型大眾用無框車門、溜背式車尾打破了人們對於中庸大眾的傳統認知,而這一代在保留這些經典運動元素的同時,還在高級感上做了不少文章。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大嘴格柵似乎是大眾品牌上首次運用,層層遞進的格柵配合線條感極強的LED燈,營造出了奧迪燈廠的蘊味。CC的線條保持著德系車應有的那種剋制,十分簡潔幹練,但是前低後高的車身姿態還是被出色的勾勒了出來,從車背延伸過來的鴨尾設計,配合流水車燈,令CC的整體顏值再次提升了一個檔次。

細看CC的每一個設計,並沒有顯得有多複雜,而當這些東西疊加在一起,確實形成了一種高級的簡約美。那CC的銷量差,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

2008年初次面世就驚豔全球車迷,在2009年打敗其餘683款產品拿下紅點最高獎-最佳設計品質獎,這就是大眾CC的起點。

當年進口到國內,憑藉著超高的顏值,運動化的定位,以及搭載3.6L V6大排量自吸發動機,大眾CC備受熱愛操控的年輕消費者追捧,不對,在前面還得加有錢兩個字。

當時的CC售價可一點也不便宜,進口達到了50多萬,而且進口渠道貨源本身就沒那麼豐富,等車那是常有的事。後來即便國產後,大眾CC的熱度也並沒有下降,肯定也搶過不少3系、C級、A4等的潛在客戶。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十年之後,新一代CC正式上市,延續了CC高顏值風格的它,卻並沒有能複製當初CC初入國內的盛況。在今年1-6月,CC僅完成了9542臺的銷量,6月份能有近2千的銷量,這還是在4S店至少給出了3萬優惠的情況之下才達成的。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不管是上一代CC還是這一代CC,在民間始終有最美大眾的光環,對於這一點很多人都非常認可的。上一代車型大眾用無框車門、溜背式車尾打破了人們對於中庸大眾的傳統認知,而這一代在保留這些經典運動元素的同時,還在高級感上做了不少文章。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大嘴格柵似乎是大眾品牌上首次運用,層層遞進的格柵配合線條感極強的LED燈,營造出了奧迪燈廠的蘊味。CC的線條保持著德系車應有的那種剋制,十分簡潔幹練,但是前低後高的車身姿態還是被出色的勾勒了出來,從車背延伸過來的鴨尾設計,配合流水車燈,令CC的整體顏值再次提升了一個檔次。

細看CC的每一個設計,並沒有顯得有多複雜,而當這些東西疊加在一起,確實形成了一種高級的簡約美。那CC的銷量差,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首先在內飾。新一代CC的內飾可能是被認為最為失敗的地方,這套設計語言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新鮮感了。當主打運動的CC,用上邁騰的內飾之後,不免被人說成是套娃,而且套得絲毫沒有誠意,畢竟CC的定位與主打商務中庸風格的邁騰完全不同。

"

2008年初次面世就驚豔全球車迷,在2009年打敗其餘683款產品拿下紅點最高獎-最佳設計品質獎,這就是大眾CC的起點。

當年進口到國內,憑藉著超高的顏值,運動化的定位,以及搭載3.6L V6大排量自吸發動機,大眾CC備受熱愛操控的年輕消費者追捧,不對,在前面還得加有錢兩個字。

當時的CC售價可一點也不便宜,進口達到了50多萬,而且進口渠道貨源本身就沒那麼豐富,等車那是常有的事。後來即便國產後,大眾CC的熱度也並沒有下降,肯定也搶過不少3系、C級、A4等的潛在客戶。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十年之後,新一代CC正式上市,延續了CC高顏值風格的它,卻並沒有能複製當初CC初入國內的盛況。在今年1-6月,CC僅完成了9542臺的銷量,6月份能有近2千的銷量,這還是在4S店至少給出了3萬優惠的情況之下才達成的。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不管是上一代CC還是這一代CC,在民間始終有最美大眾的光環,對於這一點很多人都非常認可的。上一代車型大眾用無框車門、溜背式車尾打破了人們對於中庸大眾的傳統認知,而這一代在保留這些經典運動元素的同時,還在高級感上做了不少文章。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大嘴格柵似乎是大眾品牌上首次運用,層層遞進的格柵配合線條感極強的LED燈,營造出了奧迪燈廠的蘊味。CC的線條保持著德系車應有的那種剋制,十分簡潔幹練,但是前低後高的車身姿態還是被出色的勾勒了出來,從車背延伸過來的鴨尾設計,配合流水車燈,令CC的整體顏值再次提升了一個檔次。

細看CC的每一個設計,並沒有顯得有多複雜,而當這些東西疊加在一起,確實形成了一種高級的簡約美。那CC的銷量差,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首先在內飾。新一代CC的內飾可能是被認為最為失敗的地方,這套設計語言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新鮮感了。當主打運動的CC,用上邁騰的內飾之後,不免被人說成是套娃,而且套得絲毫沒有誠意,畢竟CC的定位與主打商務中庸風格的邁騰完全不同。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CC售價24.68-30.18萬元,價格並不便宜,要論性價比,可能還不如邁騰,比方說最低配24.68萬的CC與24.41萬的邁騰相比,要少了4個氣囊、全景天窗、無鑰匙系統、更大尺寸的屏幕、感應後備箱等等。

並且在這個差不多的價格下,CC搭載的僅僅是2.0T低功率發動機,而邁騰則是同款高功率的發動機,均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器。縱然,CC的操控性上面,可能會比邁騰強上一點,但是真正要比操控,碰到寶馬3系,還不是隻有被吊打的份。

"

2008年初次面世就驚豔全球車迷,在2009年打敗其餘683款產品拿下紅點最高獎-最佳設計品質獎,這就是大眾CC的起點。

當年進口到國內,憑藉著超高的顏值,運動化的定位,以及搭載3.6L V6大排量自吸發動機,大眾CC備受熱愛操控的年輕消費者追捧,不對,在前面還得加有錢兩個字。

當時的CC售價可一點也不便宜,進口達到了50多萬,而且進口渠道貨源本身就沒那麼豐富,等車那是常有的事。後來即便國產後,大眾CC的熱度也並沒有下降,肯定也搶過不少3系、C級、A4等的潛在客戶。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十年之後,新一代CC正式上市,延續了CC高顏值風格的它,卻並沒有能複製當初CC初入國內的盛況。在今年1-6月,CC僅完成了9542臺的銷量,6月份能有近2千的銷量,這還是在4S店至少給出了3萬優惠的情況之下才達成的。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不管是上一代CC還是這一代CC,在民間始終有最美大眾的光環,對於這一點很多人都非常認可的。上一代車型大眾用無框車門、溜背式車尾打破了人們對於中庸大眾的傳統認知,而這一代在保留這些經典運動元素的同時,還在高級感上做了不少文章。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大嘴格柵似乎是大眾品牌上首次運用,層層遞進的格柵配合線條感極強的LED燈,營造出了奧迪燈廠的蘊味。CC的線條保持著德系車應有的那種剋制,十分簡潔幹練,但是前低後高的車身姿態還是被出色的勾勒了出來,從車背延伸過來的鴨尾設計,配合流水車燈,令CC的整體顏值再次提升了一個檔次。

細看CC的每一個設計,並沒有顯得有多複雜,而當這些東西疊加在一起,確實形成了一種高級的簡約美。那CC的銷量差,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首先在內飾。新一代CC的內飾可能是被認為最為失敗的地方,這套設計語言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新鮮感了。當主打運動的CC,用上邁騰的內飾之後,不免被人說成是套娃,而且套得絲毫沒有誠意,畢竟CC的定位與主打商務中庸風格的邁騰完全不同。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CC售價24.68-30.18萬元,價格並不便宜,要論性價比,可能還不如邁騰,比方說最低配24.68萬的CC與24.41萬的邁騰相比,要少了4個氣囊、全景天窗、無鑰匙系統、更大尺寸的屏幕、感應後備箱等等。

並且在這個差不多的價格下,CC搭載的僅僅是2.0T低功率發動機,而邁騰則是同款高功率的發動機,均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器。縱然,CC的操控性上面,可能會比邁騰強上一點,但是真正要比操控,碰到寶馬3系,還不是隻有被吊打的份。

自降身價仍然賣不動,全新大眾CC錯在哪裡?

CC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臺換了殼子的邁騰,設計、操控也許稍微要強一點,但是物不所值,配置低,價格高,況且內飾還是邁騰的,最美大眾,終歸只是個大眾,大眾的品牌力還不足以支撐起這個有點偏豪華的價格。

買CC是為了什麼呢?為了顏值與個性,我想只為這兩點買單的人,畢竟還是少數,而且擁有這種購車心態的人,多為年輕人,而CC的價格一般的年輕人可能也難以承受。而真正有這個預算的人,可能更願意加個幾萬買真正的豪華品牌,比如說奧迪A4L,終端優惠後現在二十三四萬左右就能拿到。況且,現在高顏值的中級車,其實一抓一大把,雅閣、天籟、凱美瑞、君威、508L、阿特茲等等等,都很漂亮了,CC在當下的中級車市場,已經沒有太大的優勢。

其實CC賣不動,在我看來也是一個好現象,這至少能從側面反映出消費者買車越發理性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