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歌的時代,是寂寞的,經典回味老歌的魅力《鄉愁四韻》'

"

楊弦《鄉愁四韻》

"

楊弦《鄉愁四韻》

沒有歌的時代,是寂寞的,經典回味老歌的魅力《鄉愁四韻》

余光中詞 楊弦曲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一樣的長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

血一樣的海棠紅

沸血的燒痛

是鄉愁的燒痛

……

中國人是極具故土家園情懷的,從古至今,無數的詩篇訴說了遊子思鄉的憂愁。於是,在中國的文藝作品中,鄉愁便是一個重要的主題,如同愛情一樣,它引發了詩人數不盡的靈感。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近鄉情更怯”,“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鄉愁被一代又一代的遊子們歌詠著,無數個想念故鄉的夜晚,那些思鄉的歌謠曾怎樣打動我們的心?就像那四面楚歌一樣,故鄉總是那樣輕易地撩撥我們脆弱的神經。

故鄉,是一輪永不沉沒的太陽;

故鄉,是夜晚高懸於星空的一彎明月。

臺灣是個充滿鄉愁的地方。它的鄉愁跟大陸的鄉愁相比,更有種撕心裂肺的滄桑。

或許是臺灣“久居別處”,也可能是臺灣曾經深受日本的凌辱,所以在臺灣的文化中,有一股來自鄉土中國的鄉愁始終揮之不去。並且臺灣這種濃烈的鄉愁情緒深深地影響了它的文藝作品,不論是文學作品還是音樂作品,它們都以一種漂泊天涯的遊子身份,對祖國大陸發出滄桑的吶喊。

這也許正是余光中、席慕蓉等詩人為何那樣鍾情寫鄉愁詩行的緣故。

他們那一雙惹盡歲月塵埃的腳,自從別離大陸的故土後,“故鄉”二字從此成為心口的一抹紅,再不敢提那些鄉言,只能在夢裡淒涼地喊一聲“給我一瓢長江水”吧。

如果不曾背井離鄉,哪裡能發出這樣的呼喊?

如果不是近在咫尺卻無法靠近,又怎會這樣憂傷?

這一雙腳行遍萬水千山,卻獨獨無法踏上大陸的故土,這是怎樣的一種哀愁?

於是,這“一瓢長江水”的鄉愁引發了臺灣流行音樂史上的一次大運動,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故事要從遙遠的1975年開始講起……

那一年,我們中的很多人還沒有出生, 6月6日,臺北中山紀念堂裡幾個年輕人正演唱著讓人感到費解的民歌。在那場名為“中國現代民歌”的演唱會上,來自臺大農化系的學生楊弦以一曲譜自詩人余光中《鄉愁四韻》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

其實,楊弦一開始也是唱英文歌的普通青年,他跟好友胡德夫一樣以能唱流暢的英文歌為榮,直到有一天,他們遇見了來自淡江大學的李雙澤。他激動地說:“我們為什麼要唱這些英文歌?我們為什麼不唱自己的歌?我聽過大陸的一首歌,名叫《我的祖國》,很受啟發,我們應該寫一寫那樣的歌!”

他的話鼓勵了楊弦,楊弦乾脆嘗試著將余光中、洛夫、張曉風等人的詩作譜上曲子,用一種歌詠式的唱法將它們推介給臺灣的年輕人。他將詩作還原到了過去的模樣,在古時,無論詩作還是詞作,均依曲而唱。宋人有“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說法,這些是文學與音樂這兩種藝術形式締結“美滿姻緣”的證明。

今天有人痛心疾首地喊道:“當代中國詩已經死了,詩人卻還活著!”其實,詩只不過搖身一變,又跑去跟音樂“幽會”罷了。在這個詩歌的國度,詩哪裡那麼容易死?

正如詩人余光中所說:“沒有歌的時代,是寂寞的。只有噪聲的時代,更寂寞。要壓倒噪聲,安慰寂寞,唯有歌。”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臺灣,一群年輕人就是用一系列懷有深刻人文精神的民謠來告慰時代的寂寞的。

聽慣了洋文洋曲的臺灣人,一瞬間耳朵還無法適應他這種似歌非歌的歌曲。

在楊弦之前,臺灣的流行音樂只有模仿日本和歐美的樣式,人們從未聽過這種“自己的歌”。聽眾在驚詫之餘,血液裡的那股子勁頭全被攪動了起來。

曲子一開始是單調的鋼琴聲,慢慢地,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如同激流的長江水變得奔湧不息。小提琴嘶啞的聲音猝不及防地切進來,像一把鋒利的劍割裂了遊子思鄉的夢境。絃樂越來越高亢,像激烈的情感找不到宣洩的出口,終於,一個質樸的女聲娓娓唱道:“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思鄉的閘門大開,濃情傾瀉而下。這一江水是詩人余光中從小在南京就飲慣了的江水,更是維繫中華兒女血脈親緣的江水。“長江”在這裡不僅是鄉愁的符號,更是母親與祖國的象徵。

“海棠紅”與“臘梅香”兩組極具中國古典韻味的意象,將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思緒拉回到那過去的時光。余光中的這首詩一唱三嘆,極具音樂性,反覆吟唱的“給我一瓢長江水”,像細棉線般撕裂旅人的傷口。

楊弦演唱的《鄉愁四韻》明顯帶有20世紀70年代臺灣民謠初期的特點,與其說歌者是在歌唱,不如說他們是在配樂詩朗誦。在孤獨的文字背後,配器的運用與曲調的憂愁,都讓整首詩變得悽迷而傷感,幾乎讓每一位漂泊在外的遊子聽到後內心都升騰起揮之不去的鄉愁。

與楊弦的版本相比,後期羅大佑所作的《鄉愁四韻》更像是一支完整的流行音樂作品。羅大佑版本的曲調少了點絃樂的嘶啞,那痛徹心扉的鄉愁也減淡不少,但配以他滄桑的演唱,像是一個人在婉轉地低迴、輕聲地訴說。

如果說楊弦的《鄉愁四韻》是屬於全球華人的“傷口”,那麼羅大佑的《鄉愁四韻》則是屬於一個人的鄉愁。

楊弦的“鄉愁”是時代的鄉愁,是歷史的鄉愁,是以詩人余光中為代表的一批無法靠近故土的遊子的心聲。當滿是塵埃的雙腳站在臺灣的土地上時,內心湧動的卻是無法釋懷的思念大陸的痛楚。

羅大佑的“鄉愁”是個人的鄉愁,是隨著年輪的增加後,思念母親的溫暖。它不痛,但仍有無法排遣的憂傷。

在楊弦這張名為《中國現代民歌集》的專輯中,他演唱最多的還是余光中的詩作,其中也包括那首最為有名的《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中國人最講究葉落歸根,在漂泊半個世紀之後,余光中先生的那雙腳終於站在了故鄉南京的土地上,他滿懷激動地說:“如果鄉愁只有純粹的距離而沒有滄桑,這種鄉愁是單薄的……”

故鄉是什麼?故鄉是門前那一池子的水,是那一株亭亭生長的桃樹,是春天裡四處飛揚的柳絮,是夏天沒完沒了的知了叫聲,是秋天裡的稻花香,是冬日裡凍得紅撲撲的臉龐……

故鄉,不是一個地名。故鄉,也不是一個人名。

故鄉是母親的一碟香菜,故鄉是騎在牛背上的童年,故鄉還是兄弟姐妹們嬉戲的笑聲。

故鄉,這個帶著香氣與惆悵的名字,是不知如何才能忘懷的背影。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彷彿霧裡的揮手別離

別離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夜幕降臨,如果你靜聽,靜聽那來自靈魂深處的呼喊,你一定能聽見這樣的聲音: “歸來吧,歸來喲,那浪跡天涯的遊子。”

當我們都已變了模樣,這一雙惹盡塵埃的腳,將如何才能回到那魂牽夢縈的故鄉?

"

楊弦《鄉愁四韻》

沒有歌的時代,是寂寞的,經典回味老歌的魅力《鄉愁四韻》

余光中詞 楊弦曲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一樣的長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

血一樣的海棠紅

沸血的燒痛

是鄉愁的燒痛

……

中國人是極具故土家園情懷的,從古至今,無數的詩篇訴說了遊子思鄉的憂愁。於是,在中國的文藝作品中,鄉愁便是一個重要的主題,如同愛情一樣,它引發了詩人數不盡的靈感。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近鄉情更怯”,“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鄉愁被一代又一代的遊子們歌詠著,無數個想念故鄉的夜晚,那些思鄉的歌謠曾怎樣打動我們的心?就像那四面楚歌一樣,故鄉總是那樣輕易地撩撥我們脆弱的神經。

故鄉,是一輪永不沉沒的太陽;

故鄉,是夜晚高懸於星空的一彎明月。

臺灣是個充滿鄉愁的地方。它的鄉愁跟大陸的鄉愁相比,更有種撕心裂肺的滄桑。

或許是臺灣“久居別處”,也可能是臺灣曾經深受日本的凌辱,所以在臺灣的文化中,有一股來自鄉土中國的鄉愁始終揮之不去。並且臺灣這種濃烈的鄉愁情緒深深地影響了它的文藝作品,不論是文學作品還是音樂作品,它們都以一種漂泊天涯的遊子身份,對祖國大陸發出滄桑的吶喊。

這也許正是余光中、席慕蓉等詩人為何那樣鍾情寫鄉愁詩行的緣故。

他們那一雙惹盡歲月塵埃的腳,自從別離大陸的故土後,“故鄉”二字從此成為心口的一抹紅,再不敢提那些鄉言,只能在夢裡淒涼地喊一聲“給我一瓢長江水”吧。

如果不曾背井離鄉,哪裡能發出這樣的呼喊?

如果不是近在咫尺卻無法靠近,又怎會這樣憂傷?

這一雙腳行遍萬水千山,卻獨獨無法踏上大陸的故土,這是怎樣的一種哀愁?

於是,這“一瓢長江水”的鄉愁引發了臺灣流行音樂史上的一次大運動,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故事要從遙遠的1975年開始講起……

那一年,我們中的很多人還沒有出生, 6月6日,臺北中山紀念堂裡幾個年輕人正演唱著讓人感到費解的民歌。在那場名為“中國現代民歌”的演唱會上,來自臺大農化系的學生楊弦以一曲譜自詩人余光中《鄉愁四韻》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

其實,楊弦一開始也是唱英文歌的普通青年,他跟好友胡德夫一樣以能唱流暢的英文歌為榮,直到有一天,他們遇見了來自淡江大學的李雙澤。他激動地說:“我們為什麼要唱這些英文歌?我們為什麼不唱自己的歌?我聽過大陸的一首歌,名叫《我的祖國》,很受啟發,我們應該寫一寫那樣的歌!”

他的話鼓勵了楊弦,楊弦乾脆嘗試著將余光中、洛夫、張曉風等人的詩作譜上曲子,用一種歌詠式的唱法將它們推介給臺灣的年輕人。他將詩作還原到了過去的模樣,在古時,無論詩作還是詞作,均依曲而唱。宋人有“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說法,這些是文學與音樂這兩種藝術形式締結“美滿姻緣”的證明。

今天有人痛心疾首地喊道:“當代中國詩已經死了,詩人卻還活著!”其實,詩只不過搖身一變,又跑去跟音樂“幽會”罷了。在這個詩歌的國度,詩哪裡那麼容易死?

正如詩人余光中所說:“沒有歌的時代,是寂寞的。只有噪聲的時代,更寂寞。要壓倒噪聲,安慰寂寞,唯有歌。”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臺灣,一群年輕人就是用一系列懷有深刻人文精神的民謠來告慰時代的寂寞的。

聽慣了洋文洋曲的臺灣人,一瞬間耳朵還無法適應他這種似歌非歌的歌曲。

在楊弦之前,臺灣的流行音樂只有模仿日本和歐美的樣式,人們從未聽過這種“自己的歌”。聽眾在驚詫之餘,血液裡的那股子勁頭全被攪動了起來。

曲子一開始是單調的鋼琴聲,慢慢地,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如同激流的長江水變得奔湧不息。小提琴嘶啞的聲音猝不及防地切進來,像一把鋒利的劍割裂了遊子思鄉的夢境。絃樂越來越高亢,像激烈的情感找不到宣洩的出口,終於,一個質樸的女聲娓娓唱道:“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思鄉的閘門大開,濃情傾瀉而下。這一江水是詩人余光中從小在南京就飲慣了的江水,更是維繫中華兒女血脈親緣的江水。“長江”在這裡不僅是鄉愁的符號,更是母親與祖國的象徵。

“海棠紅”與“臘梅香”兩組極具中國古典韻味的意象,將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思緒拉回到那過去的時光。余光中的這首詩一唱三嘆,極具音樂性,反覆吟唱的“給我一瓢長江水”,像細棉線般撕裂旅人的傷口。

楊弦演唱的《鄉愁四韻》明顯帶有20世紀70年代臺灣民謠初期的特點,與其說歌者是在歌唱,不如說他們是在配樂詩朗誦。在孤獨的文字背後,配器的運用與曲調的憂愁,都讓整首詩變得悽迷而傷感,幾乎讓每一位漂泊在外的遊子聽到後內心都升騰起揮之不去的鄉愁。

與楊弦的版本相比,後期羅大佑所作的《鄉愁四韻》更像是一支完整的流行音樂作品。羅大佑版本的曲調少了點絃樂的嘶啞,那痛徹心扉的鄉愁也減淡不少,但配以他滄桑的演唱,像是一個人在婉轉地低迴、輕聲地訴說。

如果說楊弦的《鄉愁四韻》是屬於全球華人的“傷口”,那麼羅大佑的《鄉愁四韻》則是屬於一個人的鄉愁。

楊弦的“鄉愁”是時代的鄉愁,是歷史的鄉愁,是以詩人余光中為代表的一批無法靠近故土的遊子的心聲。當滿是塵埃的雙腳站在臺灣的土地上時,內心湧動的卻是無法釋懷的思念大陸的痛楚。

羅大佑的“鄉愁”是個人的鄉愁,是隨著年輪的增加後,思念母親的溫暖。它不痛,但仍有無法排遣的憂傷。

在楊弦這張名為《中國現代民歌集》的專輯中,他演唱最多的還是余光中的詩作,其中也包括那首最為有名的《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中國人最講究葉落歸根,在漂泊半個世紀之後,余光中先生的那雙腳終於站在了故鄉南京的土地上,他滿懷激動地說:“如果鄉愁只有純粹的距離而沒有滄桑,這種鄉愁是單薄的……”

故鄉是什麼?故鄉是門前那一池子的水,是那一株亭亭生長的桃樹,是春天裡四處飛揚的柳絮,是夏天沒完沒了的知了叫聲,是秋天裡的稻花香,是冬日裡凍得紅撲撲的臉龐……

故鄉,不是一個地名。故鄉,也不是一個人名。

故鄉是母親的一碟香菜,故鄉是騎在牛背上的童年,故鄉還是兄弟姐妹們嬉戲的笑聲。

故鄉,這個帶著香氣與惆悵的名字,是不知如何才能忘懷的背影。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彷彿霧裡的揮手別離

別離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夜幕降臨,如果你靜聽,靜聽那來自靈魂深處的呼喊,你一定能聽見這樣的聲音: “歸來吧,歸來喲,那浪跡天涯的遊子。”

當我們都已變了模樣,這一雙惹盡塵埃的腳,將如何才能回到那魂牽夢縈的故鄉?

沒有歌的時代,是寂寞的,經典回味老歌的魅力《鄉愁四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