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未來影像華為P30 Pro也好,最強未來處理設備蘋果iMac Pro也罷,普通消費者真正能將其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少之又少。

但這正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沒有;今天用不著,不代表明年用不著;今天是新鮮物,明天還能是市場的潮流。

這就叫明日產品。“超過普通消費者認知標準、界限”的產品,也稱為過剩時代產物,這也是目前科技數碼類產品屢試不爽的手段。

其實,在汽車領域同樣如此,也有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一款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A+級SUV。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未來影像華為P30 Pro也好,最強未來處理設備蘋果iMac Pro也罷,普通消費者真正能將其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少之又少。

但這正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沒有;今天用不著,不代表明年用不著;今天是新鮮物,明天還能是市場的潮流。

這就叫明日產品。“超過普通消費者認知標準、界限”的產品,也稱為過剩時代產物,這也是目前科技數碼類產品屢試不爽的手段。

其實,在汽車領域同樣如此,也有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一款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A+級SUV。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過剩是基礎,實在是關鍵

長安CS75 PLUS在車市有多火?在首站產品預售發佈12小時後,便斬獲1116臺新車訂單!而筆者在試駕這款車時,發了一個原圖無濾鏡朋友圈,376位朋友有124位點贊評論,可想而知其關注度有多高。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未來影像華為P30 Pro也好,最強未來處理設備蘋果iMac Pro也罷,普通消費者真正能將其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少之又少。

但這正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沒有;今天用不著,不代表明年用不著;今天是新鮮物,明天還能是市場的潮流。

這就叫明日產品。“超過普通消費者認知標準、界限”的產品,也稱為過剩時代產物,這也是目前科技數碼類產品屢試不爽的手段。

其實,在汽車領域同樣如此,也有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一款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A+級SUV。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過剩是基礎,實在是關鍵

長安CS75 PLUS在車市有多火?在首站產品預售發佈12小時後,便斬獲1116臺新車訂單!而筆者在試駕這款車時,發了一個原圖無濾鏡朋友圈,376位朋友有124位點贊評論,可想而知其關注度有多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12.79-15.79萬元的預售價著實讓很多人吃了一驚,定位比CS75略高,其2.0T旗艦型售價居然還要低上一萬多元,8月16日預售價出來時,甚至有“這樣的產品力放在一款緊湊級SUV身上是極大的浪費”的聲音。

此“浪費”非彼“浪費”。這裡指的是其各項產品條件已經超出了目前同價位車型的標準,也就是上文我們所說的過剩。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未來影像華為P30 Pro也好,最強未來處理設備蘋果iMac Pro也罷,普通消費者真正能將其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少之又少。

但這正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沒有;今天用不著,不代表明年用不著;今天是新鮮物,明天還能是市場的潮流。

這就叫明日產品。“超過普通消費者認知標準、界限”的產品,也稱為過剩時代產物,這也是目前科技數碼類產品屢試不爽的手段。

其實,在汽車領域同樣如此,也有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一款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A+級SUV。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過剩是基礎,實在是關鍵

長安CS75 PLUS在車市有多火?在首站產品預售發佈12小時後,便斬獲1116臺新車訂單!而筆者在試駕這款車時,發了一個原圖無濾鏡朋友圈,376位朋友有124位點贊評論,可想而知其關注度有多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12.79-15.79萬元的預售價著實讓很多人吃了一驚,定位比CS75略高,其2.0T旗艦型售價居然還要低上一萬多元,8月16日預售價出來時,甚至有“這樣的產品力放在一款緊湊級SUV身上是極大的浪費”的聲音。

此“浪費”非彼“浪費”。這裡指的是其各項產品條件已經超出了目前同價位車型的標準,也就是上文我們所說的過剩。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用料“過剩”,安全第一條

準確的說,安全配置沒有過剩這一說法,車身鋼材結構當然是越硬越吸能好,安全氣囊當然是越多越大越精準觸發好。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未來影像華為P30 Pro也好,最強未來處理設備蘋果iMac Pro也罷,普通消費者真正能將其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少之又少。

但這正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沒有;今天用不著,不代表明年用不著;今天是新鮮物,明天還能是市場的潮流。

這就叫明日產品。“超過普通消費者認知標準、界限”的產品,也稱為過剩時代產物,這也是目前科技數碼類產品屢試不爽的手段。

其實,在汽車領域同樣如此,也有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一款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A+級SUV。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過剩是基礎,實在是關鍵

長安CS75 PLUS在車市有多火?在首站產品預售發佈12小時後,便斬獲1116臺新車訂單!而筆者在試駕這款車時,發了一個原圖無濾鏡朋友圈,376位朋友有124位點贊評論,可想而知其關注度有多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12.79-15.79萬元的預售價著實讓很多人吃了一驚,定位比CS75略高,其2.0T旗艦型售價居然還要低上一萬多元,8月16日預售價出來時,甚至有“這樣的產品力放在一款緊湊級SUV身上是極大的浪費”的聲音。

此“浪費”非彼“浪費”。這裡指的是其各項產品條件已經超出了目前同價位車型的標準,也就是上文我們所說的過剩。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用料“過剩”,安全第一條

準確的說,安全配置沒有過剩這一說法,車身鋼材結構當然是越硬越吸能好,安全氣囊當然是越多越大越精準觸發好。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長安CS75 PLUS產品開發不僅僅是按照C-NCAP五星碰撞標準打造,同時還是以國內最嚴碰撞測試機構C-IASI為目標,加之無數次CAE仿真分析,長安CS75 PLUS的安全性在同級車型中格外拔尖。

鋼材選擇上,長安CS75 PLUS使用高達38.3%的熱成型鋼、超高強度鋼佔比,達行業先進水平,保證整車結構穩定性及乘員艙空間完整性。高配車型防撞橫樑採用封閉型目字截面結構航空鋁材料,其抗彎強度能力優秀,各種碰撞場景中,都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乘員生存空間。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未來影像華為P30 Pro也好,最強未來處理設備蘋果iMac Pro也罷,普通消費者真正能將其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少之又少。

但這正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沒有;今天用不著,不代表明年用不著;今天是新鮮物,明天還能是市場的潮流。

這就叫明日產品。“超過普通消費者認知標準、界限”的產品,也稱為過剩時代產物,這也是目前科技數碼類產品屢試不爽的手段。

其實,在汽車領域同樣如此,也有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一款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A+級SUV。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過剩是基礎,實在是關鍵

長安CS75 PLUS在車市有多火?在首站產品預售發佈12小時後,便斬獲1116臺新車訂單!而筆者在試駕這款車時,發了一個原圖無濾鏡朋友圈,376位朋友有124位點贊評論,可想而知其關注度有多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12.79-15.79萬元的預售價著實讓很多人吃了一驚,定位比CS75略高,其2.0T旗艦型售價居然還要低上一萬多元,8月16日預售價出來時,甚至有“這樣的產品力放在一款緊湊級SUV身上是極大的浪費”的聲音。

此“浪費”非彼“浪費”。這裡指的是其各項產品條件已經超出了目前同價位車型的標準,也就是上文我們所說的過剩。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用料“過剩”,安全第一條

準確的說,安全配置沒有過剩這一說法,車身鋼材結構當然是越硬越吸能好,安全氣囊當然是越多越大越精準觸發好。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長安CS75 PLUS產品開發不僅僅是按照C-NCAP五星碰撞標準打造,同時還是以國內最嚴碰撞測試機構C-IASI為目標,加之無數次CAE仿真分析,長安CS75 PLUS的安全性在同級車型中格外拔尖。

鋼材選擇上,長安CS75 PLUS使用高達38.3%的熱成型鋼、超高強度鋼佔比,達行業先進水平,保證整車結構穩定性及乘員艙空間完整性。高配車型防撞橫樑採用封閉型目字截面結構航空鋁材料,其抗彎強度能力優秀,各種碰撞場景中,都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乘員生存空間。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安全氣囊方面,長安CS75 PLUS還配備了六氣囊組合打造全方位的碰撞保護矩陣,側氣簾能100%覆蓋車窗,在意外發生的0.03秒內極速展開,目前,長安汽車是唯一配置如此大面積側氣簾的中國品牌,在碰撞過程中儘可能的保護車內乘員安全。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未來影像華為P30 Pro也好,最強未來處理設備蘋果iMac Pro也罷,普通消費者真正能將其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少之又少。

但這正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沒有;今天用不著,不代表明年用不著;今天是新鮮物,明天還能是市場的潮流。

這就叫明日產品。“超過普通消費者認知標準、界限”的產品,也稱為過剩時代產物,這也是目前科技數碼類產品屢試不爽的手段。

其實,在汽車領域同樣如此,也有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一款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A+級SUV。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過剩是基礎,實在是關鍵

長安CS75 PLUS在車市有多火?在首站產品預售發佈12小時後,便斬獲1116臺新車訂單!而筆者在試駕這款車時,發了一個原圖無濾鏡朋友圈,376位朋友有124位點贊評論,可想而知其關注度有多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12.79-15.79萬元的預售價著實讓很多人吃了一驚,定位比CS75略高,其2.0T旗艦型售價居然還要低上一萬多元,8月16日預售價出來時,甚至有“這樣的產品力放在一款緊湊級SUV身上是極大的浪費”的聲音。

此“浪費”非彼“浪費”。這裡指的是其各項產品條件已經超出了目前同價位車型的標準,也就是上文我們所說的過剩。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用料“過剩”,安全第一條

準確的說,安全配置沒有過剩這一說法,車身鋼材結構當然是越硬越吸能好,安全氣囊當然是越多越大越精準觸發好。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長安CS75 PLUS產品開發不僅僅是按照C-NCAP五星碰撞標準打造,同時還是以國內最嚴碰撞測試機構C-IASI為目標,加之無數次CAE仿真分析,長安CS75 PLUS的安全性在同級車型中格外拔尖。

鋼材選擇上,長安CS75 PLUS使用高達38.3%的熱成型鋼、超高強度鋼佔比,達行業先進水平,保證整車結構穩定性及乘員艙空間完整性。高配車型防撞橫樑採用封閉型目字截面結構航空鋁材料,其抗彎強度能力優秀,各種碰撞場景中,都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乘員生存空間。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安全氣囊方面,長安CS75 PLUS還配備了六氣囊組合打造全方位的碰撞保護矩陣,側氣簾能100%覆蓋車窗,在意外發生的0.03秒內極速展開,目前,長安汽車是唯一配置如此大面積側氣簾的中國品牌,在碰撞過程中儘可能的保護車內乘員安全。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CS75 PLUS上還採用博世最新一代安全氣囊控制器,搭載4氣囊傳感器,分別佈置於車身前部兩側、左右兩側,提供全方位的碰撞信號感知和分析,以防在該起爆的時候未起爆,不該彈開的時候彈開,導致安全保護不到位或增加傷害風險。

丨智能過剩,你無我有,你有我優

華為多年霸榜DXO,蘋果霸榜綜合性能,都離不開其多年來在該領域的持續投入研究。同樣,長安汽車在智能化領域多年潛心研究而實現的功能實用性也非常高。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未來影像華為P30 Pro也好,最強未來處理設備蘋果iMac Pro也罷,普通消費者真正能將其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少之又少。

但這正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沒有;今天用不著,不代表明年用不著;今天是新鮮物,明天還能是市場的潮流。

這就叫明日產品。“超過普通消費者認知標準、界限”的產品,也稱為過剩時代產物,這也是目前科技數碼類產品屢試不爽的手段。

其實,在汽車領域同樣如此,也有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一款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A+級SUV。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過剩是基礎,實在是關鍵

長安CS75 PLUS在車市有多火?在首站產品預售發佈12小時後,便斬獲1116臺新車訂單!而筆者在試駕這款車時,發了一個原圖無濾鏡朋友圈,376位朋友有124位點贊評論,可想而知其關注度有多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12.79-15.79萬元的預售價著實讓很多人吃了一驚,定位比CS75略高,其2.0T旗艦型售價居然還要低上一萬多元,8月16日預售價出來時,甚至有“這樣的產品力放在一款緊湊級SUV身上是極大的浪費”的聲音。

此“浪費”非彼“浪費”。這裡指的是其各項產品條件已經超出了目前同價位車型的標準,也就是上文我們所說的過剩。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用料“過剩”,安全第一條

準確的說,安全配置沒有過剩這一說法,車身鋼材結構當然是越硬越吸能好,安全氣囊當然是越多越大越精準觸發好。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長安CS75 PLUS產品開發不僅僅是按照C-NCAP五星碰撞標準打造,同時還是以國內最嚴碰撞測試機構C-IASI為目標,加之無數次CAE仿真分析,長安CS75 PLUS的安全性在同級車型中格外拔尖。

鋼材選擇上,長安CS75 PLUS使用高達38.3%的熱成型鋼、超高強度鋼佔比,達行業先進水平,保證整車結構穩定性及乘員艙空間完整性。高配車型防撞橫樑採用封閉型目字截面結構航空鋁材料,其抗彎強度能力優秀,各種碰撞場景中,都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乘員生存空間。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安全氣囊方面,長安CS75 PLUS還配備了六氣囊組合打造全方位的碰撞保護矩陣,側氣簾能100%覆蓋車窗,在意外發生的0.03秒內極速展開,目前,長安汽車是唯一配置如此大面積側氣簾的中國品牌,在碰撞過程中儘可能的保護車內乘員安全。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CS75 PLUS上還採用博世最新一代安全氣囊控制器,搭載4氣囊傳感器,分別佈置於車身前部兩側、左右兩側,提供全方位的碰撞信號感知和分析,以防在該起爆的時候未起爆,不該彈開的時候彈開,導致安全保護不到位或增加傷害風險。

丨智能過剩,你無我有,你有我優

華為多年霸榜DXO,蘋果霸榜綜合性能,都離不開其多年來在該領域的持續投入研究。同樣,長安汽車在智能化領域多年潛心研究而實現的功能實用性也非常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關於長安CS75 PLUS智能化的表現,高速試駕時感受最為直接,以IACC為例:2.0T車型搭載了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系統,1.5T車型為ACC自適應巡航系統。

筆者為1.5T車型,幾乎上高速就全程開ACC行駛,藉助系統對車輛的縱向控制(油門、剎車,不控制方向盤),解放雙腳,僅需掌握方向盤就好,一天的試駕活動下來真的腳不酸腰不疼,且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兩側道路有車突然穿插進來,也能有效識別,可靠性頗高。(切記:不要丟ACC不能丟方向盤!最好把腳放剎車上,以防萬一…)

相比起ACC,IACC集成了單車道自動輔助駕駛、交通擁堵輔助、自動減速過彎、智能限速輔助、車道保持輔助、自動遠近光切換系統、智能避讓功能,多了橫向控制,特定條件下可實現解放雙手、雙腳。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未來影像華為P30 Pro也好,最強未來處理設備蘋果iMac Pro也罷,普通消費者真正能將其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少之又少。

但這正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沒有;今天用不著,不代表明年用不著;今天是新鮮物,明天還能是市場的潮流。

這就叫明日產品。“超過普通消費者認知標準、界限”的產品,也稱為過剩時代產物,這也是目前科技數碼類產品屢試不爽的手段。

其實,在汽車領域同樣如此,也有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一款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A+級SUV。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過剩是基礎,實在是關鍵

長安CS75 PLUS在車市有多火?在首站產品預售發佈12小時後,便斬獲1116臺新車訂單!而筆者在試駕這款車時,發了一個原圖無濾鏡朋友圈,376位朋友有124位點贊評論,可想而知其關注度有多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12.79-15.79萬元的預售價著實讓很多人吃了一驚,定位比CS75略高,其2.0T旗艦型售價居然還要低上一萬多元,8月16日預售價出來時,甚至有“這樣的產品力放在一款緊湊級SUV身上是極大的浪費”的聲音。

此“浪費”非彼“浪費”。這裡指的是其各項產品條件已經超出了目前同價位車型的標準,也就是上文我們所說的過剩。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用料“過剩”,安全第一條

準確的說,安全配置沒有過剩這一說法,車身鋼材結構當然是越硬越吸能好,安全氣囊當然是越多越大越精準觸發好。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長安CS75 PLUS產品開發不僅僅是按照C-NCAP五星碰撞標準打造,同時還是以國內最嚴碰撞測試機構C-IASI為目標,加之無數次CAE仿真分析,長安CS75 PLUS的安全性在同級車型中格外拔尖。

鋼材選擇上,長安CS75 PLUS使用高達38.3%的熱成型鋼、超高強度鋼佔比,達行業先進水平,保證整車結構穩定性及乘員艙空間完整性。高配車型防撞橫樑採用封閉型目字截面結構航空鋁材料,其抗彎強度能力優秀,各種碰撞場景中,都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乘員生存空間。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安全氣囊方面,長安CS75 PLUS還配備了六氣囊組合打造全方位的碰撞保護矩陣,側氣簾能100%覆蓋車窗,在意外發生的0.03秒內極速展開,目前,長安汽車是唯一配置如此大面積側氣簾的中國品牌,在碰撞過程中儘可能的保護車內乘員安全。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CS75 PLUS上還採用博世最新一代安全氣囊控制器,搭載4氣囊傳感器,分別佈置於車身前部兩側、左右兩側,提供全方位的碰撞信號感知和分析,以防在該起爆的時候未起爆,不該彈開的時候彈開,導致安全保護不到位或增加傷害風險。

丨智能過剩,你無我有,你有我優

華為多年霸榜DXO,蘋果霸榜綜合性能,都離不開其多年來在該領域的持續投入研究。同樣,長安汽車在智能化領域多年潛心研究而實現的功能實用性也非常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關於長安CS75 PLUS智能化的表現,高速試駕時感受最為直接,以IACC為例:2.0T車型搭載了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系統,1.5T車型為ACC自適應巡航系統。

筆者為1.5T車型,幾乎上高速就全程開ACC行駛,藉助系統對車輛的縱向控制(油門、剎車,不控制方向盤),解放雙腳,僅需掌握方向盤就好,一天的試駕活動下來真的腳不酸腰不疼,且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兩側道路有車突然穿插進來,也能有效識別,可靠性頗高。(切記:不要丟ACC不能丟方向盤!最好把腳放剎車上,以防萬一…)

相比起ACC,IACC集成了單車道自動輔助駕駛、交通擁堵輔助、自動減速過彎、智能限速輔助、車道保持輔助、自動遠近光切換系統、智能避讓功能,多了橫向控制,特定條件下可實現解放雙手、雙腳。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此外,諸如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PA5.0全自動泊車系統、LDW偏離預警、LCDA併線輔助等等功能都有搭載,說其功能過剩也過剩,同級車型如此全面的配置極少,且識別精準,即便是未來幾年內,這些功能同樣不過時。

再來說說它的車機系統。車機系統做得好不好,看一點就能看透90%:如果對著車機還在使用手機,那隻能說明其車機系統並不好用。長安CS75 PLUS則是沒有讓人有動手機的衝動。

車內雙12.3英寸全高清視網膜大屏,組合左側觸控屏,實現三聯屏顯示操作,控制信息在這上面一清二楚,全新設計的造型也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駕駛員獲取車輛實時信息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未來影像華為P30 Pro也好,最強未來處理設備蘋果iMac Pro也罷,普通消費者真正能將其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少之又少。

但這正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沒有;今天用不著,不代表明年用不著;今天是新鮮物,明天還能是市場的潮流。

這就叫明日產品。“超過普通消費者認知標準、界限”的產品,也稱為過剩時代產物,這也是目前科技數碼類產品屢試不爽的手段。

其實,在汽車領域同樣如此,也有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一款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A+級SUV。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過剩是基礎,實在是關鍵

長安CS75 PLUS在車市有多火?在首站產品預售發佈12小時後,便斬獲1116臺新車訂單!而筆者在試駕這款車時,發了一個原圖無濾鏡朋友圈,376位朋友有124位點贊評論,可想而知其關注度有多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12.79-15.79萬元的預售價著實讓很多人吃了一驚,定位比CS75略高,其2.0T旗艦型售價居然還要低上一萬多元,8月16日預售價出來時,甚至有“這樣的產品力放在一款緊湊級SUV身上是極大的浪費”的聲音。

此“浪費”非彼“浪費”。這裡指的是其各項產品條件已經超出了目前同價位車型的標準,也就是上文我們所說的過剩。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用料“過剩”,安全第一條

準確的說,安全配置沒有過剩這一說法,車身鋼材結構當然是越硬越吸能好,安全氣囊當然是越多越大越精準觸發好。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長安CS75 PLUS產品開發不僅僅是按照C-NCAP五星碰撞標準打造,同時還是以國內最嚴碰撞測試機構C-IASI為目標,加之無數次CAE仿真分析,長安CS75 PLUS的安全性在同級車型中格外拔尖。

鋼材選擇上,長安CS75 PLUS使用高達38.3%的熱成型鋼、超高強度鋼佔比,達行業先進水平,保證整車結構穩定性及乘員艙空間完整性。高配車型防撞橫樑採用封閉型目字截面結構航空鋁材料,其抗彎強度能力優秀,各種碰撞場景中,都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乘員生存空間。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安全氣囊方面,長安CS75 PLUS還配備了六氣囊組合打造全方位的碰撞保護矩陣,側氣簾能100%覆蓋車窗,在意外發生的0.03秒內極速展開,目前,長安汽車是唯一配置如此大面積側氣簾的中國品牌,在碰撞過程中儘可能的保護車內乘員安全。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CS75 PLUS上還採用博世最新一代安全氣囊控制器,搭載4氣囊傳感器,分別佈置於車身前部兩側、左右兩側,提供全方位的碰撞信號感知和分析,以防在該起爆的時候未起爆,不該彈開的時候彈開,導致安全保護不到位或增加傷害風險。

丨智能過剩,你無我有,你有我優

華為多年霸榜DXO,蘋果霸榜綜合性能,都離不開其多年來在該領域的持續投入研究。同樣,長安汽車在智能化領域多年潛心研究而實現的功能實用性也非常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關於長安CS75 PLUS智能化的表現,高速試駕時感受最為直接,以IACC為例:2.0T車型搭載了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系統,1.5T車型為ACC自適應巡航系統。

筆者為1.5T車型,幾乎上高速就全程開ACC行駛,藉助系統對車輛的縱向控制(油門、剎車,不控制方向盤),解放雙腳,僅需掌握方向盤就好,一天的試駕活動下來真的腳不酸腰不疼,且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兩側道路有車突然穿插進來,也能有效識別,可靠性頗高。(切記:不要丟ACC不能丟方向盤!最好把腳放剎車上,以防萬一…)

相比起ACC,IACC集成了單車道自動輔助駕駛、交通擁堵輔助、自動減速過彎、智能限速輔助、車道保持輔助、自動遠近光切換系統、智能避讓功能,多了橫向控制,特定條件下可實現解放雙手、雙腳。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此外,諸如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PA5.0全自動泊車系統、LDW偏離預警、LCDA併線輔助等等功能都有搭載,說其功能過剩也過剩,同級車型如此全面的配置極少,且識別精準,即便是未來幾年內,這些功能同樣不過時。

再來說說它的車機系統。車機系統做得好不好,看一點就能看透90%:如果對著車機還在使用手機,那隻能說明其車機系統並不好用。長安CS75 PLUS則是沒有讓人有動手機的衝動。

車內雙12.3英寸全高清視網膜大屏,組合左側觸控屏,實現三聯屏顯示操作,控制信息在這上面一清二楚,全新設計的造型也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駕駛員獲取車輛實時信息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加之其與騰訊合作開發的梧桐車聯,以及長安自己的in Call車輛監控系統,市面上車型所搭載的智能網聯功能在此都能實現,且語音識別更加高效、操作邏輯更順暢。同級車型沒有的她也有,比如健康助手、AI智能出行助手等等。

你無我有,你有我優。可見,長安CS75 PLUS在智能化的表現一如既往的強勢。

丨性能過剩,藍鯨2.0T+愛信8AT黃金動力組合

CS75PLUS搭載的兩套黃金動力組合。其中,2.0TGDI+愛信8AT動力系統,最大功率171Kw, 最大扭矩360N•m,動力比肩3.5L自然吸氣發動機。渦輪在1750rmp即可明顯感覺到扭矩迅速提升,相比國內同級發動機扭矩提升更快,匹配愛信8AT變速箱,低擋爬坡能力強,高擋油耗低,在山路中感受尤為明顯。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未來影像華為P30 Pro也好,最強未來處理設備蘋果iMac Pro也罷,普通消費者真正能將其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少之又少。

但這正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沒有;今天用不著,不代表明年用不著;今天是新鮮物,明天還能是市場的潮流。

這就叫明日產品。“超過普通消費者認知標準、界限”的產品,也稱為過剩時代產物,這也是目前科技數碼類產品屢試不爽的手段。

其實,在汽車領域同樣如此,也有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一款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A+級SUV。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過剩是基礎,實在是關鍵

長安CS75 PLUS在車市有多火?在首站產品預售發佈12小時後,便斬獲1116臺新車訂單!而筆者在試駕這款車時,發了一個原圖無濾鏡朋友圈,376位朋友有124位點贊評論,可想而知其關注度有多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12.79-15.79萬元的預售價著實讓很多人吃了一驚,定位比CS75略高,其2.0T旗艦型售價居然還要低上一萬多元,8月16日預售價出來時,甚至有“這樣的產品力放在一款緊湊級SUV身上是極大的浪費”的聲音。

此“浪費”非彼“浪費”。這裡指的是其各項產品條件已經超出了目前同價位車型的標準,也就是上文我們所說的過剩。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用料“過剩”,安全第一條

準確的說,安全配置沒有過剩這一說法,車身鋼材結構當然是越硬越吸能好,安全氣囊當然是越多越大越精準觸發好。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長安CS75 PLUS產品開發不僅僅是按照C-NCAP五星碰撞標準打造,同時還是以國內最嚴碰撞測試機構C-IASI為目標,加之無數次CAE仿真分析,長安CS75 PLUS的安全性在同級車型中格外拔尖。

鋼材選擇上,長安CS75 PLUS使用高達38.3%的熱成型鋼、超高強度鋼佔比,達行業先進水平,保證整車結構穩定性及乘員艙空間完整性。高配車型防撞橫樑採用封閉型目字截面結構航空鋁材料,其抗彎強度能力優秀,各種碰撞場景中,都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乘員生存空間。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安全氣囊方面,長安CS75 PLUS還配備了六氣囊組合打造全方位的碰撞保護矩陣,側氣簾能100%覆蓋車窗,在意外發生的0.03秒內極速展開,目前,長安汽車是唯一配置如此大面積側氣簾的中國品牌,在碰撞過程中儘可能的保護車內乘員安全。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CS75 PLUS上還採用博世最新一代安全氣囊控制器,搭載4氣囊傳感器,分別佈置於車身前部兩側、左右兩側,提供全方位的碰撞信號感知和分析,以防在該起爆的時候未起爆,不該彈開的時候彈開,導致安全保護不到位或增加傷害風險。

丨智能過剩,你無我有,你有我優

華為多年霸榜DXO,蘋果霸榜綜合性能,都離不開其多年來在該領域的持續投入研究。同樣,長安汽車在智能化領域多年潛心研究而實現的功能實用性也非常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關於長安CS75 PLUS智能化的表現,高速試駕時感受最為直接,以IACC為例:2.0T車型搭載了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系統,1.5T車型為ACC自適應巡航系統。

筆者為1.5T車型,幾乎上高速就全程開ACC行駛,藉助系統對車輛的縱向控制(油門、剎車,不控制方向盤),解放雙腳,僅需掌握方向盤就好,一天的試駕活動下來真的腳不酸腰不疼,且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兩側道路有車突然穿插進來,也能有效識別,可靠性頗高。(切記:不要丟ACC不能丟方向盤!最好把腳放剎車上,以防萬一…)

相比起ACC,IACC集成了單車道自動輔助駕駛、交通擁堵輔助、自動減速過彎、智能限速輔助、車道保持輔助、自動遠近光切換系統、智能避讓功能,多了橫向控制,特定條件下可實現解放雙手、雙腳。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此外,諸如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PA5.0全自動泊車系統、LDW偏離預警、LCDA併線輔助等等功能都有搭載,說其功能過剩也過剩,同級車型如此全面的配置極少,且識別精準,即便是未來幾年內,這些功能同樣不過時。

再來說說它的車機系統。車機系統做得好不好,看一點就能看透90%:如果對著車機還在使用手機,那隻能說明其車機系統並不好用。長安CS75 PLUS則是沒有讓人有動手機的衝動。

車內雙12.3英寸全高清視網膜大屏,組合左側觸控屏,實現三聯屏顯示操作,控制信息在這上面一清二楚,全新設計的造型也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駕駛員獲取車輛實時信息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加之其與騰訊合作開發的梧桐車聯,以及長安自己的in Call車輛監控系統,市面上車型所搭載的智能網聯功能在此都能實現,且語音識別更加高效、操作邏輯更順暢。同級車型沒有的她也有,比如健康助手、AI智能出行助手等等。

你無我有,你有我優。可見,長安CS75 PLUS在智能化的表現一如既往的強勢。

丨性能過剩,藍鯨2.0T+愛信8AT黃金動力組合

CS75PLUS搭載的兩套黃金動力組合。其中,2.0TGDI+愛信8AT動力系統,最大功率171Kw, 最大扭矩360N•m,動力比肩3.5L自然吸氣發動機。渦輪在1750rmp即可明顯感覺到扭矩迅速提升,相比國內同級發動機扭矩提升更快,匹配愛信8AT變速箱,低擋爬坡能力強,高擋油耗低,在山路中感受尤為明顯。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而另外一套1.5TGDI+愛信6AT動力系統,也就是筆者的試駕車型。最大功率可達131kw,扭矩達265N·m,百公里油耗僅為6.7升,做到了動力性與經濟性的兼顧。在試駕過程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提速快,且線性。唯一感受較差的就是胎噪控制並不理想,可能是路況因素造成。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未來影像華為P30 Pro也好,最強未來處理設備蘋果iMac Pro也罷,普通消費者真正能將其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少之又少。

但這正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沒有;今天用不著,不代表明年用不著;今天是新鮮物,明天還能是市場的潮流。

這就叫明日產品。“超過普通消費者認知標準、界限”的產品,也稱為過剩時代產物,這也是目前科技數碼類產品屢試不爽的手段。

其實,在汽車領域同樣如此,也有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一款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A+級SUV。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過剩是基礎,實在是關鍵

長安CS75 PLUS在車市有多火?在首站產品預售發佈12小時後,便斬獲1116臺新車訂單!而筆者在試駕這款車時,發了一個原圖無濾鏡朋友圈,376位朋友有124位點贊評論,可想而知其關注度有多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12.79-15.79萬元的預售價著實讓很多人吃了一驚,定位比CS75略高,其2.0T旗艦型售價居然還要低上一萬多元,8月16日預售價出來時,甚至有“這樣的產品力放在一款緊湊級SUV身上是極大的浪費”的聲音。

此“浪費”非彼“浪費”。這裡指的是其各項產品條件已經超出了目前同價位車型的標準,也就是上文我們所說的過剩。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用料“過剩”,安全第一條

準確的說,安全配置沒有過剩這一說法,車身鋼材結構當然是越硬越吸能好,安全氣囊當然是越多越大越精準觸發好。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長安CS75 PLUS產品開發不僅僅是按照C-NCAP五星碰撞標準打造,同時還是以國內最嚴碰撞測試機構C-IASI為目標,加之無數次CAE仿真分析,長安CS75 PLUS的安全性在同級車型中格外拔尖。

鋼材選擇上,長安CS75 PLUS使用高達38.3%的熱成型鋼、超高強度鋼佔比,達行業先進水平,保證整車結構穩定性及乘員艙空間完整性。高配車型防撞橫樑採用封閉型目字截面結構航空鋁材料,其抗彎強度能力優秀,各種碰撞場景中,都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乘員生存空間。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安全氣囊方面,長安CS75 PLUS還配備了六氣囊組合打造全方位的碰撞保護矩陣,側氣簾能100%覆蓋車窗,在意外發生的0.03秒內極速展開,目前,長安汽車是唯一配置如此大面積側氣簾的中國品牌,在碰撞過程中儘可能的保護車內乘員安全。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CS75 PLUS上還採用博世最新一代安全氣囊控制器,搭載4氣囊傳感器,分別佈置於車身前部兩側、左右兩側,提供全方位的碰撞信號感知和分析,以防在該起爆的時候未起爆,不該彈開的時候彈開,導致安全保護不到位或增加傷害風險。

丨智能過剩,你無我有,你有我優

華為多年霸榜DXO,蘋果霸榜綜合性能,都離不開其多年來在該領域的持續投入研究。同樣,長安汽車在智能化領域多年潛心研究而實現的功能實用性也非常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關於長安CS75 PLUS智能化的表現,高速試駕時感受最為直接,以IACC為例:2.0T車型搭載了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系統,1.5T車型為ACC自適應巡航系統。

筆者為1.5T車型,幾乎上高速就全程開ACC行駛,藉助系統對車輛的縱向控制(油門、剎車,不控制方向盤),解放雙腳,僅需掌握方向盤就好,一天的試駕活動下來真的腳不酸腰不疼,且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兩側道路有車突然穿插進來,也能有效識別,可靠性頗高。(切記:不要丟ACC不能丟方向盤!最好把腳放剎車上,以防萬一…)

相比起ACC,IACC集成了單車道自動輔助駕駛、交通擁堵輔助、自動減速過彎、智能限速輔助、車道保持輔助、自動遠近光切換系統、智能避讓功能,多了橫向控制,特定條件下可實現解放雙手、雙腳。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此外,諸如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PA5.0全自動泊車系統、LDW偏離預警、LCDA併線輔助等等功能都有搭載,說其功能過剩也過剩,同級車型如此全面的配置極少,且識別精準,即便是未來幾年內,這些功能同樣不過時。

再來說說它的車機系統。車機系統做得好不好,看一點就能看透90%:如果對著車機還在使用手機,那隻能說明其車機系統並不好用。長安CS75 PLUS則是沒有讓人有動手機的衝動。

車內雙12.3英寸全高清視網膜大屏,組合左側觸控屏,實現三聯屏顯示操作,控制信息在這上面一清二楚,全新設計的造型也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駕駛員獲取車輛實時信息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加之其與騰訊合作開發的梧桐車聯,以及長安自己的in Call車輛監控系統,市面上車型所搭載的智能網聯功能在此都能實現,且語音識別更加高效、操作邏輯更順暢。同級車型沒有的她也有,比如健康助手、AI智能出行助手等等。

你無我有,你有我優。可見,長安CS75 PLUS在智能化的表現一如既往的強勢。

丨性能過剩,藍鯨2.0T+愛信8AT黃金動力組合

CS75PLUS搭載的兩套黃金動力組合。其中,2.0TGDI+愛信8AT動力系統,最大功率171Kw, 最大扭矩360N•m,動力比肩3.5L自然吸氣發動機。渦輪在1750rmp即可明顯感覺到扭矩迅速提升,相比國內同級發動機扭矩提升更快,匹配愛信8AT變速箱,低擋爬坡能力強,高擋油耗低,在山路中感受尤為明顯。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而另外一套1.5TGDI+愛信6AT動力系統,也就是筆者的試駕車型。最大功率可達131kw,扭矩達265N·m,百公里油耗僅為6.7升,做到了動力性與經濟性的兼顧。在試駕過程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提速快,且線性。唯一感受較差的就是胎噪控制並不理想,可能是路況因素造成。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至於整體駕駛感受,放心吧,筆者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舒服!無論是動力還是換擋平順性,都是OK的。這一點,就如同華為手機拍照、蘋果電腦辦公一樣,專業。

丨設計、舒適過剩,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很多人將長安CS75 PLUS譽為長安目前的設計巔峰,其實一點也沒錯,從設計到內飾用料都屬於上等佳品,至少筆者在看到這輛車的時候,有男人那種按捺不住的想上、想駕馭的衝動感,且在一天試駕活動中單從舒適度上沒找到特別大的短板。

CS75PLUS高度還原了“御嶽”概念車的設計理念,以“御嶽生命動感”超前的設計語言,創造出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前衛造型。誇張的進氣格柵嵌入以星石型面打造的網狀結構,顯得無與倫比的凶猛犀利,別具一格的貫穿式前衛燈與辨識度極高的鳳凰火焰尾燈,夜間點亮效果驚豔。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未來影像華為P30 Pro也好,最強未來處理設備蘋果iMac Pro也罷,普通消費者真正能將其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少之又少。

但這正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沒有;今天用不著,不代表明年用不著;今天是新鮮物,明天還能是市場的潮流。

這就叫明日產品。“超過普通消費者認知標準、界限”的產品,也稱為過剩時代產物,這也是目前科技數碼類產品屢試不爽的手段。

其實,在汽車領域同樣如此,也有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一款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A+級SUV。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過剩是基礎,實在是關鍵

長安CS75 PLUS在車市有多火?在首站產品預售發佈12小時後,便斬獲1116臺新車訂單!而筆者在試駕這款車時,發了一個原圖無濾鏡朋友圈,376位朋友有124位點贊評論,可想而知其關注度有多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12.79-15.79萬元的預售價著實讓很多人吃了一驚,定位比CS75略高,其2.0T旗艦型售價居然還要低上一萬多元,8月16日預售價出來時,甚至有“這樣的產品力放在一款緊湊級SUV身上是極大的浪費”的聲音。

此“浪費”非彼“浪費”。這裡指的是其各項產品條件已經超出了目前同價位車型的標準,也就是上文我們所說的過剩。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用料“過剩”,安全第一條

準確的說,安全配置沒有過剩這一說法,車身鋼材結構當然是越硬越吸能好,安全氣囊當然是越多越大越精準觸發好。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長安CS75 PLUS產品開發不僅僅是按照C-NCAP五星碰撞標準打造,同時還是以國內最嚴碰撞測試機構C-IASI為目標,加之無數次CAE仿真分析,長安CS75 PLUS的安全性在同級車型中格外拔尖。

鋼材選擇上,長安CS75 PLUS使用高達38.3%的熱成型鋼、超高強度鋼佔比,達行業先進水平,保證整車結構穩定性及乘員艙空間完整性。高配車型防撞橫樑採用封閉型目字截面結構航空鋁材料,其抗彎強度能力優秀,各種碰撞場景中,都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乘員生存空間。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安全氣囊方面,長安CS75 PLUS還配備了六氣囊組合打造全方位的碰撞保護矩陣,側氣簾能100%覆蓋車窗,在意外發生的0.03秒內極速展開,目前,長安汽車是唯一配置如此大面積側氣簾的中國品牌,在碰撞過程中儘可能的保護車內乘員安全。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CS75 PLUS上還採用博世最新一代安全氣囊控制器,搭載4氣囊傳感器,分別佈置於車身前部兩側、左右兩側,提供全方位的碰撞信號感知和分析,以防在該起爆的時候未起爆,不該彈開的時候彈開,導致安全保護不到位或增加傷害風險。

丨智能過剩,你無我有,你有我優

華為多年霸榜DXO,蘋果霸榜綜合性能,都離不開其多年來在該領域的持續投入研究。同樣,長安汽車在智能化領域多年潛心研究而實現的功能實用性也非常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關於長安CS75 PLUS智能化的表現,高速試駕時感受最為直接,以IACC為例:2.0T車型搭載了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系統,1.5T車型為ACC自適應巡航系統。

筆者為1.5T車型,幾乎上高速就全程開ACC行駛,藉助系統對車輛的縱向控制(油門、剎車,不控制方向盤),解放雙腳,僅需掌握方向盤就好,一天的試駕活動下來真的腳不酸腰不疼,且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兩側道路有車突然穿插進來,也能有效識別,可靠性頗高。(切記:不要丟ACC不能丟方向盤!最好把腳放剎車上,以防萬一…)

相比起ACC,IACC集成了單車道自動輔助駕駛、交通擁堵輔助、自動減速過彎、智能限速輔助、車道保持輔助、自動遠近光切換系統、智能避讓功能,多了橫向控制,特定條件下可實現解放雙手、雙腳。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此外,諸如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PA5.0全自動泊車系統、LDW偏離預警、LCDA併線輔助等等功能都有搭載,說其功能過剩也過剩,同級車型如此全面的配置極少,且識別精準,即便是未來幾年內,這些功能同樣不過時。

再來說說它的車機系統。車機系統做得好不好,看一點就能看透90%:如果對著車機還在使用手機,那隻能說明其車機系統並不好用。長安CS75 PLUS則是沒有讓人有動手機的衝動。

車內雙12.3英寸全高清視網膜大屏,組合左側觸控屏,實現三聯屏顯示操作,控制信息在這上面一清二楚,全新設計的造型也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駕駛員獲取車輛實時信息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加之其與騰訊合作開發的梧桐車聯,以及長安自己的in Call車輛監控系統,市面上車型所搭載的智能網聯功能在此都能實現,且語音識別更加高效、操作邏輯更順暢。同級車型沒有的她也有,比如健康助手、AI智能出行助手等等。

你無我有,你有我優。可見,長安CS75 PLUS在智能化的表現一如既往的強勢。

丨性能過剩,藍鯨2.0T+愛信8AT黃金動力組合

CS75PLUS搭載的兩套黃金動力組合。其中,2.0TGDI+愛信8AT動力系統,最大功率171Kw, 最大扭矩360N•m,動力比肩3.5L自然吸氣發動機。渦輪在1750rmp即可明顯感覺到扭矩迅速提升,相比國內同級發動機扭矩提升更快,匹配愛信8AT變速箱,低擋爬坡能力強,高擋油耗低,在山路中感受尤為明顯。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而另外一套1.5TGDI+愛信6AT動力系統,也就是筆者的試駕車型。最大功率可達131kw,扭矩達265N·m,百公里油耗僅為6.7升,做到了動力性與經濟性的兼顧。在試駕過程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提速快,且線性。唯一感受較差的就是胎噪控制並不理想,可能是路況因素造成。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至於整體駕駛感受,放心吧,筆者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舒服!無論是動力還是換擋平順性,都是OK的。這一點,就如同華為手機拍照、蘋果電腦辦公一樣,專業。

丨設計、舒適過剩,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很多人將長安CS75 PLUS譽為長安目前的設計巔峰,其實一點也沒錯,從設計到內飾用料都屬於上等佳品,至少筆者在看到這輛車的時候,有男人那種按捺不住的想上、想駕馭的衝動感,且在一天試駕活動中單從舒適度上沒找到特別大的短板。

CS75PLUS高度還原了“御嶽”概念車的設計理念,以“御嶽生命動感”超前的設計語言,創造出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前衛造型。誇張的進氣格柵嵌入以星石型面打造的網狀結構,顯得無與倫比的凶猛犀利,別具一格的貫穿式前衛燈與辨識度極高的鳳凰火焰尾燈,夜間點亮效果驚豔。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內飾上,CS75PLUS以高檔材料、精細人體工學設計、嚴苛工藝和8.1°傾斜設計,這也使得在長途試駕中不會格外疲勞。值得一提的是,CS75PLUS的人體工程學座椅採用分區域雙硬度發泡工藝,高檔NAPPA皮紋材質觸感柔軟,全車軟質包裹面積達到80%。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未來影像華為P30 Pro也好,最強未來處理設備蘋果iMac Pro也罷,普通消費者真正能將其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少之又少。

但這正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沒有;今天用不著,不代表明年用不著;今天是新鮮物,明天還能是市場的潮流。

這就叫明日產品。“超過普通消費者認知標準、界限”的產品,也稱為過剩時代產物,這也是目前科技數碼類產品屢試不爽的手段。

其實,在汽車領域同樣如此,也有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一款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A+級SUV。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過剩是基礎,實在是關鍵

長安CS75 PLUS在車市有多火?在首站產品預售發佈12小時後,便斬獲1116臺新車訂單!而筆者在試駕這款車時,發了一個原圖無濾鏡朋友圈,376位朋友有124位點贊評論,可想而知其關注度有多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12.79-15.79萬元的預售價著實讓很多人吃了一驚,定位比CS75略高,其2.0T旗艦型售價居然還要低上一萬多元,8月16日預售價出來時,甚至有“這樣的產品力放在一款緊湊級SUV身上是極大的浪費”的聲音。

此“浪費”非彼“浪費”。這裡指的是其各項產品條件已經超出了目前同價位車型的標準,也就是上文我們所說的過剩。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用料“過剩”,安全第一條

準確的說,安全配置沒有過剩這一說法,車身鋼材結構當然是越硬越吸能好,安全氣囊當然是越多越大越精準觸發好。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長安CS75 PLUS產品開發不僅僅是按照C-NCAP五星碰撞標準打造,同時還是以國內最嚴碰撞測試機構C-IASI為目標,加之無數次CAE仿真分析,長安CS75 PLUS的安全性在同級車型中格外拔尖。

鋼材選擇上,長安CS75 PLUS使用高達38.3%的熱成型鋼、超高強度鋼佔比,達行業先進水平,保證整車結構穩定性及乘員艙空間完整性。高配車型防撞橫樑採用封閉型目字截面結構航空鋁材料,其抗彎強度能力優秀,各種碰撞場景中,都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乘員生存空間。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安全氣囊方面,長安CS75 PLUS還配備了六氣囊組合打造全方位的碰撞保護矩陣,側氣簾能100%覆蓋車窗,在意外發生的0.03秒內極速展開,目前,長安汽車是唯一配置如此大面積側氣簾的中國品牌,在碰撞過程中儘可能的保護車內乘員安全。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CS75 PLUS上還採用博世最新一代安全氣囊控制器,搭載4氣囊傳感器,分別佈置於車身前部兩側、左右兩側,提供全方位的碰撞信號感知和分析,以防在該起爆的時候未起爆,不該彈開的時候彈開,導致安全保護不到位或增加傷害風險。

丨智能過剩,你無我有,你有我優

華為多年霸榜DXO,蘋果霸榜綜合性能,都離不開其多年來在該領域的持續投入研究。同樣,長安汽車在智能化領域多年潛心研究而實現的功能實用性也非常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關於長安CS75 PLUS智能化的表現,高速試駕時感受最為直接,以IACC為例:2.0T車型搭載了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系統,1.5T車型為ACC自適應巡航系統。

筆者為1.5T車型,幾乎上高速就全程開ACC行駛,藉助系統對車輛的縱向控制(油門、剎車,不控制方向盤),解放雙腳,僅需掌握方向盤就好,一天的試駕活動下來真的腳不酸腰不疼,且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兩側道路有車突然穿插進來,也能有效識別,可靠性頗高。(切記:不要丟ACC不能丟方向盤!最好把腳放剎車上,以防萬一…)

相比起ACC,IACC集成了單車道自動輔助駕駛、交通擁堵輔助、自動減速過彎、智能限速輔助、車道保持輔助、自動遠近光切換系統、智能避讓功能,多了橫向控制,特定條件下可實現解放雙手、雙腳。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此外,諸如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PA5.0全自動泊車系統、LDW偏離預警、LCDA併線輔助等等功能都有搭載,說其功能過剩也過剩,同級車型如此全面的配置極少,且識別精準,即便是未來幾年內,這些功能同樣不過時。

再來說說它的車機系統。車機系統做得好不好,看一點就能看透90%:如果對著車機還在使用手機,那隻能說明其車機系統並不好用。長安CS75 PLUS則是沒有讓人有動手機的衝動。

車內雙12.3英寸全高清視網膜大屏,組合左側觸控屏,實現三聯屏顯示操作,控制信息在這上面一清二楚,全新設計的造型也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駕駛員獲取車輛實時信息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加之其與騰訊合作開發的梧桐車聯,以及長安自己的in Call車輛監控系統,市面上車型所搭載的智能網聯功能在此都能實現,且語音識別更加高效、操作邏輯更順暢。同級車型沒有的她也有,比如健康助手、AI智能出行助手等等。

你無我有,你有我優。可見,長安CS75 PLUS在智能化的表現一如既往的強勢。

丨性能過剩,藍鯨2.0T+愛信8AT黃金動力組合

CS75PLUS搭載的兩套黃金動力組合。其中,2.0TGDI+愛信8AT動力系統,最大功率171Kw, 最大扭矩360N•m,動力比肩3.5L自然吸氣發動機。渦輪在1750rmp即可明顯感覺到扭矩迅速提升,相比國內同級發動機扭矩提升更快,匹配愛信8AT變速箱,低擋爬坡能力強,高擋油耗低,在山路中感受尤為明顯。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而另外一套1.5TGDI+愛信6AT動力系統,也就是筆者的試駕車型。最大功率可達131kw,扭矩達265N·m,百公里油耗僅為6.7升,做到了動力性與經濟性的兼顧。在試駕過程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提速快,且線性。唯一感受較差的就是胎噪控制並不理想,可能是路況因素造成。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至於整體駕駛感受,放心吧,筆者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舒服!無論是動力還是換擋平順性,都是OK的。這一點,就如同華為手機拍照、蘋果電腦辦公一樣,專業。

丨設計、舒適過剩,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很多人將長安CS75 PLUS譽為長安目前的設計巔峰,其實一點也沒錯,從設計到內飾用料都屬於上等佳品,至少筆者在看到這輛車的時候,有男人那種按捺不住的想上、想駕馭的衝動感,且在一天試駕活動中單從舒適度上沒找到特別大的短板。

CS75PLUS高度還原了“御嶽”概念車的設計理念,以“御嶽生命動感”超前的設計語言,創造出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前衛造型。誇張的進氣格柵嵌入以星石型面打造的網狀結構,顯得無與倫比的凶猛犀利,別具一格的貫穿式前衛燈與辨識度極高的鳳凰火焰尾燈,夜間點亮效果驚豔。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內飾上,CS75PLUS以高檔材料、精細人體工學設計、嚴苛工藝和8.1°傾斜設計,這也使得在長途試駕中不會格外疲勞。值得一提的是,CS75PLUS的人體工程學座椅採用分區域雙硬度發泡工藝,高檔NAPPA皮紋材質觸感柔軟,全車軟質包裹面積達到80%。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長安CS75 PLUS空間表現也非常優越,長寬高分別為4700(4690)/1865/1710mm,軸距為2710mm。筆者180cm身高在駕駛位中,頭部空間還剩餘1拳左右距離,而在後排座椅上,大可以來一個葛優躺。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未來影像華為P30 Pro也好,最強未來處理設備蘋果iMac Pro也罷,普通消費者真正能將其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少之又少。

但這正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沒有;今天用不著,不代表明年用不著;今天是新鮮物,明天還能是市場的潮流。

這就叫明日產品。“超過普通消費者認知標準、界限”的產品,也稱為過剩時代產物,這也是目前科技數碼類產品屢試不爽的手段。

其實,在汽車領域同樣如此,也有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一款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A+級SUV。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過剩是基礎,實在是關鍵

長安CS75 PLUS在車市有多火?在首站產品預售發佈12小時後,便斬獲1116臺新車訂單!而筆者在試駕這款車時,發了一個原圖無濾鏡朋友圈,376位朋友有124位點贊評論,可想而知其關注度有多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12.79-15.79萬元的預售價著實讓很多人吃了一驚,定位比CS75略高,其2.0T旗艦型售價居然還要低上一萬多元,8月16日預售價出來時,甚至有“這樣的產品力放在一款緊湊級SUV身上是極大的浪費”的聲音。

此“浪費”非彼“浪費”。這裡指的是其各項產品條件已經超出了目前同價位車型的標準,也就是上文我們所說的過剩。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用料“過剩”,安全第一條

準確的說,安全配置沒有過剩這一說法,車身鋼材結構當然是越硬越吸能好,安全氣囊當然是越多越大越精準觸發好。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長安CS75 PLUS產品開發不僅僅是按照C-NCAP五星碰撞標準打造,同時還是以國內最嚴碰撞測試機構C-IASI為目標,加之無數次CAE仿真分析,長安CS75 PLUS的安全性在同級車型中格外拔尖。

鋼材選擇上,長安CS75 PLUS使用高達38.3%的熱成型鋼、超高強度鋼佔比,達行業先進水平,保證整車結構穩定性及乘員艙空間完整性。高配車型防撞橫樑採用封閉型目字截面結構航空鋁材料,其抗彎強度能力優秀,各種碰撞場景中,都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乘員生存空間。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安全氣囊方面,長安CS75 PLUS還配備了六氣囊組合打造全方位的碰撞保護矩陣,側氣簾能100%覆蓋車窗,在意外發生的0.03秒內極速展開,目前,長安汽車是唯一配置如此大面積側氣簾的中國品牌,在碰撞過程中儘可能的保護車內乘員安全。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CS75 PLUS上還採用博世最新一代安全氣囊控制器,搭載4氣囊傳感器,分別佈置於車身前部兩側、左右兩側,提供全方位的碰撞信號感知和分析,以防在該起爆的時候未起爆,不該彈開的時候彈開,導致安全保護不到位或增加傷害風險。

丨智能過剩,你無我有,你有我優

華為多年霸榜DXO,蘋果霸榜綜合性能,都離不開其多年來在該領域的持續投入研究。同樣,長安汽車在智能化領域多年潛心研究而實現的功能實用性也非常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關於長安CS75 PLUS智能化的表現,高速試駕時感受最為直接,以IACC為例:2.0T車型搭載了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系統,1.5T車型為ACC自適應巡航系統。

筆者為1.5T車型,幾乎上高速就全程開ACC行駛,藉助系統對車輛的縱向控制(油門、剎車,不控制方向盤),解放雙腳,僅需掌握方向盤就好,一天的試駕活動下來真的腳不酸腰不疼,且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兩側道路有車突然穿插進來,也能有效識別,可靠性頗高。(切記:不要丟ACC不能丟方向盤!最好把腳放剎車上,以防萬一…)

相比起ACC,IACC集成了單車道自動輔助駕駛、交通擁堵輔助、自動減速過彎、智能限速輔助、車道保持輔助、自動遠近光切換系統、智能避讓功能,多了橫向控制,特定條件下可實現解放雙手、雙腳。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此外,諸如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PA5.0全自動泊車系統、LDW偏離預警、LCDA併線輔助等等功能都有搭載,說其功能過剩也過剩,同級車型如此全面的配置極少,且識別精準,即便是未來幾年內,這些功能同樣不過時。

再來說說它的車機系統。車機系統做得好不好,看一點就能看透90%:如果對著車機還在使用手機,那隻能說明其車機系統並不好用。長安CS75 PLUS則是沒有讓人有動手機的衝動。

車內雙12.3英寸全高清視網膜大屏,組合左側觸控屏,實現三聯屏顯示操作,控制信息在這上面一清二楚,全新設計的造型也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駕駛員獲取車輛實時信息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加之其與騰訊合作開發的梧桐車聯,以及長安自己的in Call車輛監控系統,市面上車型所搭載的智能網聯功能在此都能實現,且語音識別更加高效、操作邏輯更順暢。同級車型沒有的她也有,比如健康助手、AI智能出行助手等等。

你無我有,你有我優。可見,長安CS75 PLUS在智能化的表現一如既往的強勢。

丨性能過剩,藍鯨2.0T+愛信8AT黃金動力組合

CS75PLUS搭載的兩套黃金動力組合。其中,2.0TGDI+愛信8AT動力系統,最大功率171Kw, 最大扭矩360N•m,動力比肩3.5L自然吸氣發動機。渦輪在1750rmp即可明顯感覺到扭矩迅速提升,相比國內同級發動機扭矩提升更快,匹配愛信8AT變速箱,低擋爬坡能力強,高擋油耗低,在山路中感受尤為明顯。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而另外一套1.5TGDI+愛信6AT動力系統,也就是筆者的試駕車型。最大功率可達131kw,扭矩達265N·m,百公里油耗僅為6.7升,做到了動力性與經濟性的兼顧。在試駕過程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提速快,且線性。唯一感受較差的就是胎噪控制並不理想,可能是路況因素造成。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至於整體駕駛感受,放心吧,筆者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舒服!無論是動力還是換擋平順性,都是OK的。這一點,就如同華為手機拍照、蘋果電腦辦公一樣,專業。

丨設計、舒適過剩,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很多人將長安CS75 PLUS譽為長安目前的設計巔峰,其實一點也沒錯,從設計到內飾用料都屬於上等佳品,至少筆者在看到這輛車的時候,有男人那種按捺不住的想上、想駕馭的衝動感,且在一天試駕活動中單從舒適度上沒找到特別大的短板。

CS75PLUS高度還原了“御嶽”概念車的設計理念,以“御嶽生命動感”超前的設計語言,創造出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前衛造型。誇張的進氣格柵嵌入以星石型面打造的網狀結構,顯得無與倫比的凶猛犀利,別具一格的貫穿式前衛燈與辨識度極高的鳳凰火焰尾燈,夜間點亮效果驚豔。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內飾上,CS75PLUS以高檔材料、精細人體工學設計、嚴苛工藝和8.1°傾斜設計,這也使得在長途試駕中不會格外疲勞。值得一提的是,CS75PLUS的人體工程學座椅採用分區域雙硬度發泡工藝,高檔NAPPA皮紋材質觸感柔軟,全車軟質包裹面積達到80%。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長安CS75 PLUS空間表現也非常優越,長寬高分別為4700(4690)/1865/1710mm,軸距為2710mm。筆者180cm身高在駕駛位中,頭部空間還剩餘1拳左右距離,而在後排座椅上,大可以來一個葛優躺。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值得一提的是,五座設計釋放了車內空間,後備箱空間正常情況下可達620L,當後排座椅完全放平之後,空間可提升至1450L。試想,這樣的表現假若兩人開出去自駕遊,後排放倒豈不是可美滋滋的睡上一覺?

所謂“始於顏值,忠於品質”,深度體驗長安CS75 PLUS後,果真如此。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未來影像華為P30 Pro也好,最強未來處理設備蘋果iMac Pro也罷,普通消費者真正能將其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少之又少。

但這正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沒有;今天用不著,不代表明年用不著;今天是新鮮物,明天還能是市場的潮流。

這就叫明日產品。“超過普通消費者認知標準、界限”的產品,也稱為過剩時代產物,這也是目前科技數碼類產品屢試不爽的手段。

其實,在汽車領域同樣如此,也有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一款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A+級SUV。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過剩是基礎,實在是關鍵

長安CS75 PLUS在車市有多火?在首站產品預售發佈12小時後,便斬獲1116臺新車訂單!而筆者在試駕這款車時,發了一個原圖無濾鏡朋友圈,376位朋友有124位點贊評論,可想而知其關注度有多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12.79-15.79萬元的預售價著實讓很多人吃了一驚,定位比CS75略高,其2.0T旗艦型售價居然還要低上一萬多元,8月16日預售價出來時,甚至有“這樣的產品力放在一款緊湊級SUV身上是極大的浪費”的聲音。

此“浪費”非彼“浪費”。這裡指的是其各項產品條件已經超出了目前同價位車型的標準,也就是上文我們所說的過剩。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用料“過剩”,安全第一條

準確的說,安全配置沒有過剩這一說法,車身鋼材結構當然是越硬越吸能好,安全氣囊當然是越多越大越精準觸發好。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長安CS75 PLUS產品開發不僅僅是按照C-NCAP五星碰撞標準打造,同時還是以國內最嚴碰撞測試機構C-IASI為目標,加之無數次CAE仿真分析,長安CS75 PLUS的安全性在同級車型中格外拔尖。

鋼材選擇上,長安CS75 PLUS使用高達38.3%的熱成型鋼、超高強度鋼佔比,達行業先進水平,保證整車結構穩定性及乘員艙空間完整性。高配車型防撞橫樑採用封閉型目字截面結構航空鋁材料,其抗彎強度能力優秀,各種碰撞場景中,都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乘員生存空間。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安全氣囊方面,長安CS75 PLUS還配備了六氣囊組合打造全方位的碰撞保護矩陣,側氣簾能100%覆蓋車窗,在意外發生的0.03秒內極速展開,目前,長安汽車是唯一配置如此大面積側氣簾的中國品牌,在碰撞過程中儘可能的保護車內乘員安全。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CS75 PLUS上還採用博世最新一代安全氣囊控制器,搭載4氣囊傳感器,分別佈置於車身前部兩側、左右兩側,提供全方位的碰撞信號感知和分析,以防在該起爆的時候未起爆,不該彈開的時候彈開,導致安全保護不到位或增加傷害風險。

丨智能過剩,你無我有,你有我優

華為多年霸榜DXO,蘋果霸榜綜合性能,都離不開其多年來在該領域的持續投入研究。同樣,長安汽車在智能化領域多年潛心研究而實現的功能實用性也非常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關於長安CS75 PLUS智能化的表現,高速試駕時感受最為直接,以IACC為例:2.0T車型搭載了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系統,1.5T車型為ACC自適應巡航系統。

筆者為1.5T車型,幾乎上高速就全程開ACC行駛,藉助系統對車輛的縱向控制(油門、剎車,不控制方向盤),解放雙腳,僅需掌握方向盤就好,一天的試駕活動下來真的腳不酸腰不疼,且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兩側道路有車突然穿插進來,也能有效識別,可靠性頗高。(切記:不要丟ACC不能丟方向盤!最好把腳放剎車上,以防萬一…)

相比起ACC,IACC集成了單車道自動輔助駕駛、交通擁堵輔助、自動減速過彎、智能限速輔助、車道保持輔助、自動遠近光切換系統、智能避讓功能,多了橫向控制,特定條件下可實現解放雙手、雙腳。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此外,諸如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PA5.0全自動泊車系統、LDW偏離預警、LCDA併線輔助等等功能都有搭載,說其功能過剩也過剩,同級車型如此全面的配置極少,且識別精準,即便是未來幾年內,這些功能同樣不過時。

再來說說它的車機系統。車機系統做得好不好,看一點就能看透90%:如果對著車機還在使用手機,那隻能說明其車機系統並不好用。長安CS75 PLUS則是沒有讓人有動手機的衝動。

車內雙12.3英寸全高清視網膜大屏,組合左側觸控屏,實現三聯屏顯示操作,控制信息在這上面一清二楚,全新設計的造型也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駕駛員獲取車輛實時信息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加之其與騰訊合作開發的梧桐車聯,以及長安自己的in Call車輛監控系統,市面上車型所搭載的智能網聯功能在此都能實現,且語音識別更加高效、操作邏輯更順暢。同級車型沒有的她也有,比如健康助手、AI智能出行助手等等。

你無我有,你有我優。可見,長安CS75 PLUS在智能化的表現一如既往的強勢。

丨性能過剩,藍鯨2.0T+愛信8AT黃金動力組合

CS75PLUS搭載的兩套黃金動力組合。其中,2.0TGDI+愛信8AT動力系統,最大功率171Kw, 最大扭矩360N•m,動力比肩3.5L自然吸氣發動機。渦輪在1750rmp即可明顯感覺到扭矩迅速提升,相比國內同級發動機扭矩提升更快,匹配愛信8AT變速箱,低擋爬坡能力強,高擋油耗低,在山路中感受尤為明顯。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而另外一套1.5TGDI+愛信6AT動力系統,也就是筆者的試駕車型。最大功率可達131kw,扭矩達265N·m,百公里油耗僅為6.7升,做到了動力性與經濟性的兼顧。在試駕過程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提速快,且線性。唯一感受較差的就是胎噪控制並不理想,可能是路況因素造成。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至於整體駕駛感受,放心吧,筆者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舒服!無論是動力還是換擋平順性,都是OK的。這一點,就如同華為手機拍照、蘋果電腦辦公一樣,專業。

丨設計、舒適過剩,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很多人將長安CS75 PLUS譽為長安目前的設計巔峰,其實一點也沒錯,從設計到內飾用料都屬於上等佳品,至少筆者在看到這輛車的時候,有男人那種按捺不住的想上、想駕馭的衝動感,且在一天試駕活動中單從舒適度上沒找到特別大的短板。

CS75PLUS高度還原了“御嶽”概念車的設計理念,以“御嶽生命動感”超前的設計語言,創造出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前衛造型。誇張的進氣格柵嵌入以星石型面打造的網狀結構,顯得無與倫比的凶猛犀利,別具一格的貫穿式前衛燈與辨識度極高的鳳凰火焰尾燈,夜間點亮效果驚豔。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內飾上,CS75PLUS以高檔材料、精細人體工學設計、嚴苛工藝和8.1°傾斜設計,這也使得在長途試駕中不會格外疲勞。值得一提的是,CS75PLUS的人體工程學座椅採用分區域雙硬度發泡工藝,高檔NAPPA皮紋材質觸感柔軟,全車軟質包裹面積達到80%。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長安CS75 PLUS空間表現也非常優越,長寬高分別為4700(4690)/1865/1710mm,軸距為2710mm。筆者180cm身高在駕駛位中,頭部空間還剩餘1拳左右距離,而在後排座椅上,大可以來一個葛優躺。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值得一提的是,五座設計釋放了車內空間,後備箱空間正常情況下可達620L,當後排座椅完全放平之後,空間可提升至1450L。試想,這樣的表現假若兩人開出去自駕遊,後排放倒豈不是可美滋滋的睡上一覺?

所謂“始於顏值,忠於品質”,深度體驗長安CS75 PLUS後,果真如此。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過剩產品或正是你的需要

長安CS75 PLUS在設計、內飾做工、安全、動力、智能等多方面做出了很大提升甚至是全新改變,355km深度試駕感受下來,其過剩的產品力不僅僅是在今天表現突出,即便是再過兩年,超前的配置也不過時。

作為一款A+級SUV,長安CS75 PLUS的表現無疑是超出同級水平的,在長安汽車全球研發體系下,產品力愈發突出,特別是發動機性能和智能化領域,堪稱技術長安。

"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剛好已成過去,過剩才是未來

在80年代,招待客人的香菸一般都是2角3分錢的白貓或迎春,3角錢以上的香菸要年節憑票才能供應;看場電影只要2-3角錢;理髮1角;黃金,那時候也僅40-55元每克…

而現在,邁入21世紀的中國,正進入一個空前“揮霍”時代。2018年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且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者第一名。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現時代的消費者也不再是拘泥於眼前的短期需求,而更加看重未來幾年的實用價值。

所以,“不多不少剛剛好”已經是一句空話,過剩的產品力才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關鍵。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未來影像華為P30 Pro也好,最強未來處理設備蘋果iMac Pro也罷,普通消費者真正能將其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少之又少。

但這正是現在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沒有;今天用不著,不代表明年用不著;今天是新鮮物,明天還能是市場的潮流。

這就叫明日產品。“超過普通消費者認知標準、界限”的產品,也稱為過剩時代產物,這也是目前科技數碼類產品屢試不爽的手段。

其實,在汽車領域同樣如此,也有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一款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A+級SUV。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過剩是基礎,實在是關鍵

長安CS75 PLUS在車市有多火?在首站產品預售發佈12小時後,便斬獲1116臺新車訂單!而筆者在試駕這款車時,發了一個原圖無濾鏡朋友圈,376位朋友有124位點贊評論,可想而知其關注度有多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12.79-15.79萬元的預售價著實讓很多人吃了一驚,定位比CS75略高,其2.0T旗艦型售價居然還要低上一萬多元,8月16日預售價出來時,甚至有“這樣的產品力放在一款緊湊級SUV身上是極大的浪費”的聲音。

此“浪費”非彼“浪費”。這裡指的是其各項產品條件已經超出了目前同價位車型的標準,也就是上文我們所說的過剩。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用料“過剩”,安全第一條

準確的說,安全配置沒有過剩這一說法,車身鋼材結構當然是越硬越吸能好,安全氣囊當然是越多越大越精準觸發好。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長安CS75 PLUS產品開發不僅僅是按照C-NCAP五星碰撞標準打造,同時還是以國內最嚴碰撞測試機構C-IASI為目標,加之無數次CAE仿真分析,長安CS75 PLUS的安全性在同級車型中格外拔尖。

鋼材選擇上,長安CS75 PLUS使用高達38.3%的熱成型鋼、超高強度鋼佔比,達行業先進水平,保證整車結構穩定性及乘員艙空間完整性。高配車型防撞橫樑採用封閉型目字截面結構航空鋁材料,其抗彎強度能力優秀,各種碰撞場景中,都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乘員生存空間。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安全氣囊方面,長安CS75 PLUS還配備了六氣囊組合打造全方位的碰撞保護矩陣,側氣簾能100%覆蓋車窗,在意外發生的0.03秒內極速展開,目前,長安汽車是唯一配置如此大面積側氣簾的中國品牌,在碰撞過程中儘可能的保護車內乘員安全。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CS75 PLUS上還採用博世最新一代安全氣囊控制器,搭載4氣囊傳感器,分別佈置於車身前部兩側、左右兩側,提供全方位的碰撞信號感知和分析,以防在該起爆的時候未起爆,不該彈開的時候彈開,導致安全保護不到位或增加傷害風險。

丨智能過剩,你無我有,你有我優

華為多年霸榜DXO,蘋果霸榜綜合性能,都離不開其多年來在該領域的持續投入研究。同樣,長安汽車在智能化領域多年潛心研究而實現的功能實用性也非常高。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關於長安CS75 PLUS智能化的表現,高速試駕時感受最為直接,以IACC為例:2.0T車型搭載了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系統,1.5T車型為ACC自適應巡航系統。

筆者為1.5T車型,幾乎上高速就全程開ACC行駛,藉助系統對車輛的縱向控制(油門、剎車,不控制方向盤),解放雙腳,僅需掌握方向盤就好,一天的試駕活動下來真的腳不酸腰不疼,且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兩側道路有車突然穿插進來,也能有效識別,可靠性頗高。(切記:不要丟ACC不能丟方向盤!最好把腳放剎車上,以防萬一…)

相比起ACC,IACC集成了單車道自動輔助駕駛、交通擁堵輔助、自動減速過彎、智能限速輔助、車道保持輔助、自動遠近光切換系統、智能避讓功能,多了橫向控制,特定條件下可實現解放雙手、雙腳。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此外,諸如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PA5.0全自動泊車系統、LDW偏離預警、LCDA併線輔助等等功能都有搭載,說其功能過剩也過剩,同級車型如此全面的配置極少,且識別精準,即便是未來幾年內,這些功能同樣不過時。

再來說說它的車機系統。車機系統做得好不好,看一點就能看透90%:如果對著車機還在使用手機,那隻能說明其車機系統並不好用。長安CS75 PLUS則是沒有讓人有動手機的衝動。

車內雙12.3英寸全高清視網膜大屏,組合左側觸控屏,實現三聯屏顯示操作,控制信息在這上面一清二楚,全新設計的造型也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駕駛員獲取車輛實時信息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加之其與騰訊合作開發的梧桐車聯,以及長安自己的in Call車輛監控系統,市面上車型所搭載的智能網聯功能在此都能實現,且語音識別更加高效、操作邏輯更順暢。同級車型沒有的她也有,比如健康助手、AI智能出行助手等等。

你無我有,你有我優。可見,長安CS75 PLUS在智能化的表現一如既往的強勢。

丨性能過剩,藍鯨2.0T+愛信8AT黃金動力組合

CS75PLUS搭載的兩套黃金動力組合。其中,2.0TGDI+愛信8AT動力系統,最大功率171Kw, 最大扭矩360N•m,動力比肩3.5L自然吸氣發動機。渦輪在1750rmp即可明顯感覺到扭矩迅速提升,相比國內同級發動機扭矩提升更快,匹配愛信8AT變速箱,低擋爬坡能力強,高擋油耗低,在山路中感受尤為明顯。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而另外一套1.5TGDI+愛信6AT動力系統,也就是筆者的試駕車型。最大功率可達131kw,扭矩達265N·m,百公里油耗僅為6.7升,做到了動力性與經濟性的兼顧。在試駕過程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提速快,且線性。唯一感受較差的就是胎噪控制並不理想,可能是路況因素造成。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至於整體駕駛感受,放心吧,筆者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舒服!無論是動力還是換擋平順性,都是OK的。這一點,就如同華為手機拍照、蘋果電腦辦公一樣,專業。

丨設計、舒適過剩,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很多人將長安CS75 PLUS譽為長安目前的設計巔峰,其實一點也沒錯,從設計到內飾用料都屬於上等佳品,至少筆者在看到這輛車的時候,有男人那種按捺不住的想上、想駕馭的衝動感,且在一天試駕活動中單從舒適度上沒找到特別大的短板。

CS75PLUS高度還原了“御嶽”概念車的設計理念,以“御嶽生命動感”超前的設計語言,創造出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前衛造型。誇張的進氣格柵嵌入以星石型面打造的網狀結構,顯得無與倫比的凶猛犀利,別具一格的貫穿式前衛燈與辨識度極高的鳳凰火焰尾燈,夜間點亮效果驚豔。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內飾上,CS75PLUS以高檔材料、精細人體工學設計、嚴苛工藝和8.1°傾斜設計,這也使得在長途試駕中不會格外疲勞。值得一提的是,CS75PLUS的人體工程學座椅採用分區域雙硬度發泡工藝,高檔NAPPA皮紋材質觸感柔軟,全車軟質包裹面積達到80%。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長安CS75 PLUS空間表現也非常優越,長寬高分別為4700(4690)/1865/1710mm,軸距為2710mm。筆者180cm身高在駕駛位中,頭部空間還剩餘1拳左右距離,而在後排座椅上,大可以來一個葛優躺。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值得一提的是,五座設計釋放了車內空間,後備箱空間正常情況下可達620L,當後排座椅完全放平之後,空間可提升至1450L。試想,這樣的表現假若兩人開出去自駕遊,後排放倒豈不是可美滋滋的睡上一覺?

所謂“始於顏值,忠於品質”,深度體驗長安CS75 PLUS後,果真如此。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丨明日座駕長安CS75 PLUS,過剩產品或正是你的需要

長安CS75 PLUS在設計、內飾做工、安全、動力、智能等多方面做出了很大提升甚至是全新改變,355km深度試駕感受下來,其過剩的產品力不僅僅是在今天表現突出,即便是再過兩年,超前的配置也不過時。

作為一款A+級SUV,長安CS75 PLUS的表現無疑是超出同級水平的,在長安汽車全球研發體系下,產品力愈發突出,特別是發動機性能和智能化領域,堪稱技術長安。

355km長途試駕長安CS75 PLUS,2.0T開出3.5L感覺,強中自有強中手

中國SUV市場爆發多年後,早已由藍海變為紅海,市場競爭為強烈,數碼科技類產品一貫的過剩產品在今又體現在了長安CS75 PLUS上。對消費者來說,過剩肯定是大好,相差不大甚至更實在的價格即可享受到明天的產品力,何樂而不為。

在筆者看來,長安CS75 PLUS的表現已不再是長安汽車自家定位的旗艦車型,而是整個A+級SUV市場的標杆。在過剩經濟時代,過剩產品才是真正的主流,同華為P30 Pro未來影像、蘋果iMac Pro最強未來處理設備一樣,不拘泥於眼前表現,放眼於未來幾年,才能真正體會到“明日座駕”的含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