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蕩八水萬古潤長安之潏河


潏河流域樊川。

蕩蕩八水萬古潤長安之潏河


位於樊川東側的玄奘舍利塔。

蕩蕩八水萬古潤長安之潏河


位於長安區引鎮街道大峪口村的唐代黃渠故道。

蕩蕩八水萬古潤長安之潏河


今日氵皁河。

■西安日報 記者 金石 文/圖

【澤被古都】

西安城市供水最大的“功臣”

大概是雄偉的秦嶺吸引了人們向南的目光,潏河像滈河一樣,屬於八水中名氣較小的一條,然而,從漢代以來為西安城市供水方面看,潏河可以說貢獻最大。

“城南韋杜,去天五尺”

潏河流域自古是一個水資源十分豐富的地方,留下許多和水有關的地名,如江村、江坡村、水寨村、水磨村等等。

早在5000多年前,潏河流域就有人類聚居。考古人員在潏河古道西畔今雁塔區魚化寨街道魚化寨一帶發現仰韶文化遺址,所出土文物與半坡遺址文物有類似之處,保存有環壕、房址、灰坑、壕溝、陶器等,1956年就被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列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長安區杜曲街道西江坡村88歲侯學富說,因他們這裡的水好,他們村長壽人多,曾有過103歲的老人。

宋代詩人蘇舜欽有詩描寫潏河流域多水之狀:門前翠影山無數,竹下寒泉水亂流。

當地民間傳說,唐朝風水大師袁天罡、李淳風不僅為武則天選陵址時,兩人選在同一位置,為自己選墓址時,也同選在了潏河畔長安區韋曲街道皇子坡村,並認為皇子坡村南的兩座古墓就是他兩人的墓。

據《漢書》記載,漢宣帝劉詢登基第8年,在杜陵原上為自己建陵,將杜縣更名為杜陵邑,把一些丞相、將軍、列侯以及俸祿在二千石以上的其他官吏、家產百萬以上的富豪遷入杜陵邑。

在上述遷徙中,因杜氏、韋氏家族遷入杜陵邑轄區潏河畔,而分別產生杜曲、韋曲之地名。據統計,從西漢到五代,在韋曲、杜曲兩地居住過的宰相達數十人。因此當時有“城南韋杜,去天五尺”之說。

從東西兩個方向給西安城市供水

潏河為城市供水的時間有2000多年曆史。

唐代文學家杜牧所作《阿房宮賦》雲:“二川溶溶,流入秦牆”。有學者認為此“二川”之一為潏河。

根據《三輔黃圖》等史籍,到了漢代,長安城最初就以潏河為重要水源。隨著漢長安城擴展,人口增多,用水量加大,漢武帝為漢長安城開鑿蓄水庫昆明池。當時昆明池水來自洨河,而潏河是洨河最大的水源。

至隋代,由於京城大興城位置高,昆明池無法為之供水,所以不僅修建了引滻河水的龍首渠、引洨河水的永安渠,而且修了引潏河故道今氵皁河的清明渠,直接將水引入大興城。

唐朝除整修擴大隋朝上述三渠、漢昆明池外,一是開鑿黃渠,在大峪口引潏河支流大峪河水。黃渠在今長安區王莽街道東三角坡東杜陵原上分岔,一支渠西北行,至城東南入曲江池,然後通過水渠繼續北行入長安城,另一支渠東北行,入庫峪河,轉進滻河,進入龍首渠。二是建漕渠,分潏水北流,至外郭城西金光門入城。

明成化年間,陝西巡撫為解決城防和市民用水,組織人力由城南丈八溝向市內開鑿一條引氵皁河水入城渠道通濟渠。此後明、清曾多次疏浚通濟渠。為擴大水源,光緒年間陝西巡撫升允等自韋曲街道水磨村引潏河水入氵皁河,因以石碌碡為築堤材料,故名碌碡堰。

縱覽歷史,潏河無論是上游還是下游、新道或故道,從東西兩個方向給西安城市供水。這在八水中是唯一的,可以說是最大的“功臣”。

“白水遍溝塍”

歷代引潏河等水為城市供水的水渠、池塘等水利工程,有些同時用於農田灌溉。唐朝時期,黃渠有一分支,可以灌溉長安區大兆街道鮑陂一帶農田。明代所開鑿通濟渠,也是一條農田灌溉渠。清光緒年間升允等築碌碡堰時,就兼顧了農田灌溉,在碌碡堰下留石洞以通渠道灌溉農田。因此當時“鄉民”在水磨村引水口為升允立“德政碑”。

當然,還有大量直接引用潏河水灌溉農田的水利設施。據《長安縣誌》載,清代開鑿王家堰,從大峪河南岸引水,灌溉長安區王莽街道江村農田100餘畝。

1971年建成大峪水庫,可灌溉農田6萬畝。

長安區引鎮街道大峪口村杜隨奇等村民告訴記者,大峪水庫引水渠基本沿俗稱龍溝渠的古黃渠線路,但不完全一致。大峪溝口這一帶,新渠位置高,從他們村中過,管道也粗,直徑達1.5米,而龍溝渠在他們村莊西側坡下通過,也只有不到1米寬。他們村西的這段龍溝渠如今成為他們村的農田灌溉渠。

潏河流域農民引用潏河水灌溉農田的方式很多。

長安區王莽街道新廟村71歲的王建民告訴記者,過去他們村有10多條引用潏河上源大峪、小峪河的地下水洞子。水洞子的流水管道,是由石頭搭的,高約30釐米、寬二三十釐米。

潏河流域由於農田灌溉便利,成為魚米之鄉。古人有詩讚:“渠流燕尾叉”“白水遍溝塍”。傳說,古時有位長安人到山西做官,一次審理一樁官司,有一方想讓他偏袒自己,送來了在當地看來非常珍貴的大米等禮,耿直的長安籍官員拒絕道:“我家在長安江村,那裡大米多得喂狗,我早就吃膩了。你拿回去自己享用吧。”

“城南第一名勝”

“林繁樹勢直,溪轉水紋斜。”這是善作田園詩的晚唐著名詩人許渾對潏河景色的描繪。潏河流域景色,從上到下,自古十分迷人。

潏河上游,以其支流太峪河的太乙池景色最為有名。太乙池碧波盪漾,清明如鏡。因為有這潭水,翠華山名揚上千年。太乙池又稱天池,為古代一次大地震而形成的堰塞湖。長安區太乙宮街道沙場村焦普生告訴記者,傳說父母雙亡的涇陽姑娘翠華為追求愛情,拒絕貪圖錢財的哥嫂包辦婚姻,逃到翠華山跳崖身亡,感動了山神,山倒巖塌,形成了堰塞湖太乙池。另一民間傳說稱,太乙池是龍把原位於長安區王曲街道馬廠村的湫池移到這裡來的,因此太乙池又稱“龍移湫”。韓愈為此所作詩《龍移》:“天昏地黑蛟龍移” 。

潏河中游的少陵原與神禾原之間,原名後寬川。按照《史記》記載,漢高祖劉邦將這條川道封為武將樊噲的食邑,由此改稱樊川。由於這裡山清水秀,泉潭相接,“漁歌樵唱,雁陣鷗行”,被譽為“天下之奇處,關中之絕景也”,唐代時達官貴人喜歡在此遊覽,甚至建有池沼園林別墅。明清時期西安著名景色有12處,樊川就佔了兩處,分別為“入晚尤佳,為城南第一名勝”的樊川晚浦、花色如錦的杜曲花光。

潏河古道氵皁河亦十分美麗。如丈八溝一段,長楊高柳,蓮荷花圃,竹徑稻塍,自古為勝遊之地。唐朝大詩人杜甫曾到此遊玩,並作詩一首:“竹深留客處,荷淨納涼時”,“纜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至民國時期,國民黨陸軍上將張鈁在這裡建起別墅,俗稱張伯英花園,今為陝西賓館。

唐僧玄奘舍利安放地

潏河流域是釋家文化的聖地。在綺麗的潏河流域,曾建有眾多著名寺廟,隋唐時期僅樊川就有八大寺。漢傳佛教有八大宗派之說,潏河流域就有其中兩個宗派的祖庭。

有個民間神話傳說:唐僧玄奘從西天取經歸來,在位於潏河支流蛟峪河上游的天池寺唸經。皇帝得知前去拜訪。見面後唐僧提出,賜他一袍之地用於建寺院。皇帝爽快答應。玄奘遂將身上袈裟拋向空中,袈裟的陰影罩住了樊川及周邊區域,從此在潏河流域建了許多寺廟。

樊川還真有和唐僧關係直接的寺廟,那就是位於潏河右岸杜曲街道東江坡村名聲巨大的興教寺。西北大學教授韓養民介紹,玄奘在玉華寺圓寂後,遺骨最初安葬在白鹿原上。生前與玄奘交情頗深的唐高宗李治站在大明宮舉目就能看到玄奘的靈塔,由不得傷心落淚,因此下詔將玄奘移葬樊川,為此專門修建了興教寺。興教寺至今保留有玄奘法師和弟子圓測、窺基的舍利塔,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潏河右岸韋曲街道東四府村華嚴寺建於唐代,為華嚴宗發祥地,現保留杜順禪師塔和華嚴宗四祖澄觀舍利塔兩座磚塔,200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樊川八大寺其他寺為興國寺、觀音寺、洪福寺、禪經寺、法幢寺、牛頭寺。

在潏河與滈河交匯處的長安區郭杜街道香積寺村還有香積寺,建於唐代,為淨土宗祖庭,存留有善導及善導門徒敬業舍利塔,200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眾多著名水景的水源

景色優美的潏河,還是許多著名人造水景的水源。

唐中宗時期,安樂公主恃寵,要將昆明池變為自己的私沼,唐中宗覺不妥,未同意。安樂公主賭氣自己投巨資,引潏河水,在今西安繞城高速裡花水立交橋一帶鑿池,因欲勝過昆明池,取名定昆池。相傳,由於定昆池花麗水秀,景色絕佳,人稱麗花水,後寫為裡花水。因此,此處至今有裡花水地名。

曲江自古有一水潭,秦代就為帝王遊賞之地。唐開元年間,大規模擴建曲江池,靠黃渠引來的大峪河水,使曲江池水面擴大到12頃,並沿池畔建亭臺樓閣,一時成為著名風景勝地,遊人絡繹不絕,節日期間更是人滿為患。直到明清時期,“曲江春早”仍為西安十二景之一。

在古代,除上述兩池,潏河還是西漢滄池、酒池,唐放生池等皇宮內和官僚豪門宅院園林池沼的水源。

上世紀50年代在興慶宮遺址建公園時,從杜曲街道居連村一帶引潏河水注興慶湖。如今,興慶湖仍然離不開潏河,曲江南湖、大唐芙蓉園芙蓉湖、護城河亦然。

向文化傳承隧道等方向邁進

潏河古道氵皁河,在上世紀70年代前後,由於工業廢水汙染,色如墨汁,氣味刺鼻,西安西郊一帶人因此俗稱其為黑河。由於氵皁的本字“皁”義為黑色,有人以為自古氵皁河就是汙黑的。近10多年來,我市相關部門為恢復氵皁河本來面貌,改善氵皁河流域生態,進行了整治。記者近日沿其上下走了一遭,發現氵皁河已經發生巨大變化,河道內側均用水泥做了襯砌,兩岸河堤植樹綠化,水色變綠,許多地段上面還被封蓋,其上做了綠化或為公共活動場所。氵皁河兩岸還建有氵皁河溼地公園等多個公園。昔日“黑河”成了綠化林蔭大道、生態景觀廊道。

潏河一度也曾遭受汙染,2000年我市關閉了汙染潏河的造紙廠,近十多年來,逐步新建、加固潏河河堤,並進行綠化,建有潏河溼地公園。目前正在進行常寧段整治建設。隨著我市“青山、碧水、藍天、淨土”四大保衛戰的推進,我市有關方面加大對包括潏河源頭在內的秦嶺保護。記者近日採訪看到,潏河上源各主要峪口設有檢查站,禁止一般車輛駛入,峪內許多農家樂掛出了暫停營業的牌子。

潏河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和保護,正在向城市交通輔道、生態景觀廊道、文化傳承隧道等方向邁進。

【流光溢彩】

“人面桃花相映紅”

潏河流域自古為文人墨客所青睞,留下眾多詩文,其中不乏著名作家膾炙人口的佳作,比如大量有關神禾原與杜陵原之間樊川花景詩歌,就非常值得一提。

“杜曲花光濃似酒”

說起樊川花色,自然要提明清時期西安十二景之一的“杜曲花光”。

明代詩人劉儲秀《杜曲花光》詩云:“今見花開積漸多”,“真成錦繡漢山河。”

有“詩王”之稱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宿杜曲花下”,“覓得花千樹,攜來酒一壺。”

在曾任陝西轉運使、宋代詩人鄭文寶眼裡,“杜曲花光濃似酒”。

讀了這些詩,不能不為杜曲花光迷醉。

“處處繁花滿目新”

樊川不僅僅杜曲花色迷人,其他地方同樣繁花似錦。

“菸草近溝溼,風花臨路香。”此為晚唐最具影響力詩人之一許渾在《春日題韋曲野老村舍》一詩中的吟詠。

清朝朱誼鬥有“山鷹鴨口千峰翠,川到牛頭十里花”之詩句。此處“牛頭”指樊川北端牛頭寺。

唐朝詩聖杜甫系杜陵人、魏晉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杜預十三代後裔。為了尋根問祖,杜甫青年時居住到杜曲。往來於京城長安和杜曲之間時,他看到:“韋曲花無賴,家家惱殺人”,“美花多映竹,好鳥不歸山。”

“杜城韋曲遍尋春,處處繁花滿目新。”從唐憲宗時期宰相權德輿此詩中可見,無論是杜曲、韋曲,整個樊川都能看到鮮花。

“無限成蹊樹,花多向客開。”在晚唐詩人項斯筆下,樊川花不但多,而且有了人情。

樊川也不僅僅春季花好。

長安人、唐末詩人劉兼秋季在樊川見到:“秋庭碧蘚鋪雲錦,晚閣紅蕖簇水仙。”其中“紅蕖”指紅色荷花。

晚唐詩人司空圖詩云:“紅葉黃花秋景寬,醉吟朝夕在樊川。”

“酒壓新陳常得醉,花開番次不知秋。” 北宋詩人蘇舜欽於《留題樊川李長官莊》一詩中告訴人們,樊川的花沒有因為秋天的到來而歇息。

“歌聲處處有佳人”

因花好,出現在樊川的人也美。

“誰家絡絡遊春盛,擔入花間軋軋聲。鞍馬和花總是塵,歌聲處處有佳人。”這是唐末詩人盧延讓於寒食節期間在樊川見聞。

唐末詩人羅隱詠道:“杜甫詩中韋曲花,至今無賴尚豪家。美人曉折露沾袖,公子醉時香滿車。”

“韋曲城南錦繡堆,千金不惜買花栽。誰知豪貴多羈束,落盡春紅不見。”有“詩虎”之稱的晚唐詩人羅鄴用韋曲的春花表達自己懷才不遇心境。

為人們一再稱道的則是令崔護一舉成名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記錄唐朝詩人逸事的唐代書籍《本事詩》稱:崔護到京城長安參加進士考試落榜,清明節這天到京城南閒遊,在一莊園中見到一顏值非凡的姑娘,心旌搖盪。次年清明,他突然想起那位姑娘,“情不可抑,徑往尋之”,不料吃了閉門羹,於是作此詩並寫在莊園門上。不死心的他,過了幾天再去,才知那位姑娘自頭年見到他後就一直“恍惚有所失”。在他前幾天再來時,她恰巧出門,待回來看到門上的詩,便病倒了,遂絕食數日而亡。崔護聞之痛哭半日,結果姑娘復活,兩人結為伉儷。有傳說,此莊園就在今日長安區杜曲街道桃溪堡。桃溪堡因此也遐邇聞名。

【源遠流長】

反客為主的潏河

長安古城的南面,不僅有滈河,還有潏河環繞,而且是出西安城區向南遇到的第一條大河,也是長安八水中人工改造變動最大的一條。

“五里潏河”

在潏河流域,有“五里潏河”一說。潏河無論如何都不止5里長,為什麼要說是“五里潏河”?

根據《西安市水利志》,潏河正源從位於長安區引鎮街道南部海拔2312米秦嶺光頭山起步後,沿著大峪,跳著搖擺的水兵舞,北下16.5公里,進入平原,然後折向西北,過了長安區韋曲街道水磨村又掉頭向西南奔去,從香積寺西擦肩而過,便與滈水匯合為洨水。不算山區,從大峪口到香積寺這段平原地帶,潏河也達33.6公里。

記者從長安區杜曲街道西江坡村88歲侯學富、長安區王莽街道鄭家坡村60歲鄭省民等人處聽到一個民間傳說:由於神禾原和杜陵原在北頭長安區韋曲街道水寨村一帶相連,在此以上不是河道,而是一個大湖。秦始皇為了騰出地種莊稼,下令在水寨村一帶挖開個5裡寬的口子,把湖水放了,這才有了潏河。因此說“五里潏河”。

根據史料和有關專家考察,潏河原為渭河一級支流,到達韋曲街道水寨村後,其古道沒有緊貼神禾原向西南繞,而是從水寨村北繼續順著神禾原和杜陵原之間地勢最低處向西北走,過了雁塔區魚化寨又向北流,直至進入渭河,與今日氵皁河河道基本吻合。秦漢之際,於水寨村改道潏河,使河水從水寨村南邊流過,經過4公里長一段人工渠道,到達香積寺,與滈河匯合。

“挖掘出來的河”

潏河的“潏”字,音同掘,拼音為jué。按此拼音在電腦裡用拼音輸入法找不到“潏”字。古代有人把潏河寫作泬水。有學者認為,這是因諧音而誤寫的。

潏河一詞是什麼含義?

長安區太乙宮街道沙場村65歲的焦普生認為,潏河最早的寫法為“掘河”,意思是挖掘出來的河,後來人們把“掘”字改寫為諧音字“潏”。當地許多群眾持這種觀點。

此說和潏河改道歷史以及民間傳說故事吻合,而且東漢末年劉熙所作的探求事物名源的《釋名》一書稱:“人所為之曰潏。潏,術也,堰使水鬱術也,魚梁水碓之謂也。”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說文解字》亦稱:潏,“湧出也。一曰水中坻,人所為,為潏。”

按這些解釋,潏河之義可以理解為人工形成的河。這一水利工程,不僅改變了潏河的流向,也影響了整個河流的名稱。

沒有乾涸的古河道

經過人工改造後的潏河,形狀像個大勺子,從大峪出來後,接納了其西側由秦嶺其他峪下來的小峪河、太峪河等河水。而且由於潏河較滈河水量大,有人將兩河匯合後的洨河亦稱為潏河,將滈河作為潏河支流。這和灞河侵入滻河河道,反將滻水作為自己支流一樣,反客為主了。因此,如今有關部門一般在計算潏河流域面積時,將滈河、洨河都算在其內,年徑流量也以洨河為準。洨河年均徑流量2億立方米。如果扣除滈河的流域面積,潏河流域面積為449平方公里。

潏河不僅在這一方面反客為主。潏河的形成,主要受喜馬拉雅山地質運動的影響。在此地質運動之下,杜陵原和神禾原之間出現了一條由東南走向西北的斷層。潏河將此斷裂帶作為自己前進的道路。由於潏河的存在,地質科技人員反過來將此斷裂帶稱為潏河斷裂帶。

水寨村以下潏河古道,沒有因為潏河改道而乾涸。自潏河改道後,在36.46公里沿途接受50平方公里範圍內泉水、雨水以及農田退水等等,2000多年來一直有水流淌,年均徑流量約1.2億立方米。至唐代,又曾一度與潏河打通,向京城長安水運秦嶺木炭,因此人們稱潏河古道為漕河,後寫作諧音名皁河,再後又給皁字加上“氵”旁,成氵皁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