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DIY 紅茶 青花瓷 華清紫砂藝術 華清紫砂藝術 2017-10-04

自開始學茶品茶起,就如“好馬配好鞍”的俗語一樣,“好茶配好器”也成了我學茶路上充實的生活場景,從最初的白瓷旅行茶具套裝,到紫砂杯壺茶盤,到汝瓷、鈞瓷、哥瓷、青花瓷,到花器,桌旗……從一個小茶几就可以喝茶到一間屋成為茶室…六七年間,我也從一枚穿越過南太行雙嶺、登過秦嶺太白、到過亞丁牛奶海的女漢子變身為不折不扣的茶痴女,不敢說博覽群書也不斷在學習,也可謂一入茶海,包羅萬象,使我整個人如飲甘飴,受益匪淺。

這是2012年秋拍於偃師黃金大草原的品茶圖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最初的紫砂壺,朋友送的。帶著它走過山山水水,最後在2013年秋從魯山四棵樹回程中在我揹包裡壺把斷了三節,自此作古。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在洛寧神靈寨半山亭品飲香茗。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這張就是它最後的遺照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2012年秋,開始學習紫砂知識,專業的內容在這裡也不多碼字了,下面的圖簡單明瞭。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2013年購買的朱泥小紫砂茶盤,A四紙那般大,超級迷你可愛,當時是店家定製的一批,現在大概很難買到了,無論是泥料還是款型。現在送給朋友了。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2012年秋定做的清水泥紫砂杯。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至2015年6月已然油潤有加。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都說歲月不留痕,在瑣碎的生活裡留下的是面頰的皺紋與絲絲的白髮!神奇的紫砂泥,伴我一起流經歲月,三四年的茶湯浸潤,已然潤澤光華!看《吃茶一水間》,懂得順應節氣品茗養生;讀《一花一世界》跟季羨林學習生活禪…像紫砂泥一樣汲取知識充實自己,容顏可以漸老,內心亦可以青春永駐! 茶者,南方之嘉木!亦可養人亦可養紫砂也

品茶日誌摘錄:

2014.1.19

一年多前,對紫砂壺懵懂的我,在某茶莊約了些初淺的紫砂知識,就和幾個姊妹們跑到北茶城買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也;

壺:識壺、選壺、養壺,技能也。

買這兩把壺的初衷一是為了練手,二是為了出行遊玩時攜帶,所以只要買到真紫砂壺就行。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這一張是2012年12月28買壺時拍的,下面兩張張是三年後的2015年12月28日拍的,時光匆匆不留痕,歲月留香潤紫砂。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2013.12.25日淘的老紫泥紫砂茶海,給自己的生日。我給它起名字“荷塘月色”。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四年歲月香茶沐浴,摩挲愛戀,重金不賣。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這是一把三十年前的段泥竹節提把壺,2013年的生日禮物。放了一年忍不住要泡茶養它………就成了下圖醬紫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這個樣子叫“吐黑”。

“吐黑”主要是指用質地鬆散的段泥制壺,泥料緻密度本來就差,如果制壺者明針功夫不到位,如果燒結溫度不足(欠火),都會造成壺表氣孔密度過鬆、過大。這種壺在使用後,茶汁葉綠素中的鐵離子,會經過鬆而大的氣孔在壺表積聚、沉澱,形成不同色調的黑色素。

“吐黑”有的比較均勻,壺的整體表面均有分佈;有的呈帶狀或塊狀分佈;有的集中在壺表的局部,壺口、蓋沿和壺底多見。

對“吐黑”的原因,不可一概而論,要具體分析。若是早期製品,泥料一般無大問題,原因是早期窯溫較低;若是近期壺,窯溫的提高易如反掌,達到較高結晶是很簡單的事,“吐黑”應歸咎於泥料的緻密度差、結構疏鬆。

“吐黑”並不是壞事,說明做壺的泥料是真紫砂,這把壺年代久了,應該屬於早期窯溫低的原因吧。不過也有朋友說,這樣更有味道,特像真的老竹子。

這是在中原茶城“宜興人家”紫砂壺店一眼看中的,僅此一把,壺蓋上面是馬背猴,寓意馬上封侯,巧合的是我老媽屬馬我屬猴,所以此壺就在那裡等我咯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在西流湖公園荷花苑。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在新密鳳凰山下寺溝村,都留下了它的倩影和茶香。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朱泥壺是紫砂壺之精品,泥料屬紅泥系,興盛於中國清朝初期與中期,是宜興紫砂的特殊成就。朱泥,《陽羨茗壺系》、《陽羨名陶錄》稱 “石黃泥”。作為紫砂中的一種比較特殊的泥種,以它紅而不嬌、細膩之感令許多愛壺者痴迷忘懷。朱泥含鐵量極高又產在嫩泥礦之下層、又稱"未觸風曰之石骨",石骨的意思就是未完全風化的土塊,質堅如頑石,但遇水則自行潰散。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紫砂壺的藝術美在於它集壺泥、壺色、壺形、壺款、壺章、題銘、繪畫、書法、雕塑、篆刻諸藝術,共融於一體。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這把壺技術含量的知識點。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這把朱泥葫蘆壺,是烏龍茶的絕配,特別是泡鳳凰單叢,韻味尤佳,我只小心翼翼的包裹嚴密下帶它去過一次滎陽萬山森林公園。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這把壺叫做秋實。壺身鑲嵌立體的花生、瓜子、紅棗、荸薺,壺蓋是香菇,壺把是菱角,壺嘴是蓮藕…壺身圓潤豐滿,真真滴栩栩如生。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西流湖公園荷花苑的茶席。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這把壺是原礦段泥,2014年5月亞星茶城第一屆紫砂壺展上,我一眼看中的,拿到手裡就沒再放回展架,一幫朋友輪番砍價,稱心如意的買到手!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當時淘壺的心情猶如女人看到上眼的時裝一般,拿起這把壺的適手感覺即刻就有拿它泡茶的衝動。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雖不是名家大作上等紫玉金砂,我也可真心泡養使它潤澤素雅;可遇不可求名山古樹極品茶,我亦努力使每一片神奇的樹葉泡為香茗…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愛好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悠哉甚好!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這把清水泥小鼓壺,從丁山買回來三個月就泡養的油潤可人,是我沖泡紅茶的專屬。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荷花盛開季,它是我荷塘品茗的最佳配飾。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雖然只是業餘愛好,研讀專業書籍也是必須滴。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各種紫砂壺器形的對照表,沒有骨子裡的熱愛也不會用心的去品讀…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這把鬆段壺,是我的鎮園之寶,早年間的紫砂工藝師雖然沒有什麼大級別的職稱頭銜,卻都是在認真製作每一隻紫砂壺,工藝技能在壺上一覽無餘,好的東西會養眼養心,不用我多語哈。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2015.5月我們三五茶痴女紫砂迷自駕去了趟宜興丁山鎮,足足的過了把眼癮手癮淘壺癮。先不管神馬名家工藝師之類頭銜,三四年間,我竟然集齊了五色土,紫泥、紅泥、黑泥、綠泥、段泥均有壺入手。

有了這麼多茶壺,茶杯,擱置的地方也得有啊!於是乎,又定做了博古架,棗木茶桌,儲存茶葉的紫砂缸……像模像樣的私家茶室就佈置好了!緣由我的網名“風中竹”,茶室且叫竹園吧。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從茶桌上面的掛字“風中竹”到“禪茶一味”,茶藝學的博大精深,涵蓋古今…我在不斷的學習汲取,豐富了我的業餘生活,提高了心智情趣。

以上是我一個業餘茶藝師的紫砂壺情節,談不上收藏,目的只為泡一壺香茶。

下面加點料!

圖片中左邊的叫張小宇,乃是鄭州紫砂收藏界的鼻祖級人物,現在在唐人街開了一家“紫砂玩家”的店鋪。進入他的店裡,就如走進紫砂大觀園,張大哥也很大氣,只要你肯學習真的喜愛紫砂,名家制作的名貴紫砂壺也可以隨便拍照把玩。跟他聊天就如跟兄長對話一般,無論是談紫砂談茶談養生…談天說地都受益匪淺,深有體會的是,從他的教誨中從2016年2月開始抄寫《心經》,就如張大哥所說,不為皈依只為練練字,一天260個字,不多!話語不重,字字珠璣!堅持到現在2017已過白露,真的使我身心受益,佛經的博大與庇護只有堅持了才會有體會。

茶原來也可以這樣品(茶器之紫砂篇)

這個老紫泥公道杯,他盡情讓喜愛的人拍照拿去宜興仿製,出了幾窯都沒如意的。

哈,玩紫砂需謹慎,痴迷了很燒銀子滴

紫砂茶寵,獨具匠心,凡手工製作的都是栩栩如生,在品茗養壺的同時放置些點綴,會使茶席熠熠生輝,使品茗者心生喜悅。經過茶湯澆淋滋養,也可溫潤如玉,增添些許生活情趣。

茶道在趣,真的是壺說八道!呈上福祿壽,品讀盧仝的《七碗茶》,在品茗中充實自己,在生活中讓茶香四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