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吃手手”的愛好,父母是要放任還是阻止呢?'

不完美媽媽 睡眠 苦瓜 玩具 敏感期 寶貝方舟 2019-08-30
"

吃手手,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自然情況,同時也是每個父母都很頭疼的事情。

“頭疼啊!寶寶快五個月啦,特別會吃手,大拇指都已經被他吃的扁掉了!”

“睡覺的時候都不忘吃手,你給他拿掉吧,他立馬就能給你醒過來,哭的稀里嘩啦!”

“1歲半了孩子吃手,都說吃手是因為他需要安慰,可他看起來也不是很焦慮啊!”

“病從口入,寶寶又小,雙手又到處亂抓,會不會很容易生病?”

……

於是,媽媽們也就忘了那點好處,打手、強行拉出來、抹辣椒、抹苦瓜、戴手套……各種招式齊上陣。

這是跟孩子什麼仇什麼怨?!

"

吃手手,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自然情況,同時也是每個父母都很頭疼的事情。

“頭疼啊!寶寶快五個月啦,特別會吃手,大拇指都已經被他吃的扁掉了!”

“睡覺的時候都不忘吃手,你給他拿掉吧,他立馬就能給你醒過來,哭的稀里嘩啦!”

“1歲半了孩子吃手,都說吃手是因為他需要安慰,可他看起來也不是很焦慮啊!”

“病從口入,寶寶又小,雙手又到處亂抓,會不會很容易生病?”

……

於是,媽媽們也就忘了那點好處,打手、強行拉出來、抹辣椒、抹苦瓜、戴手套……各種招式齊上陣。

這是跟孩子什麼仇什麼怨?!

面對孩子“吃手手”的愛好,父母是要放任還是阻止呢?

面對吃手,可不能這麼簡單粗暴哦!

寶寶喜歡吃手,是由寶寶的生理髮展決定的。寶寶的大腦是漸進發展的,隨著各種動作的熟練,大腦的各項功能也逐步完善。

寶寶出生後,伴隨著生命的覺醒,口的敏感期來到了。

這個時候,寶寶發現了自己的小手,最初的時候,寶寶用口去認識自己的瘦,這個時候,寶寶用嘴咬東西,不是飢餓的原因,而是要通過口的接觸去感知、瞭解這個陌生的世界,媽媽不阻止,充分滿足孩子這種口欲的需求,寶寶就能順利進入對這個世界的深入認知階段。

還有人認為,吃手是一種自我解壓的方式

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壓力很大,所以經常會哭。而吃手的時候,是哭不出來的,因此讓他吃手,還可以減少哭鬧。

著名育兒專家秦銳說:“這個階段的寶寶吃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吃手可以訓練他的手眼協調能力、培養他的自我認知能力和運動能力。”

看到這麼一大堆吃手的好處,是不是說吃手就不要阻止呢?

不是!

吃手要不要阻止,得看年齡!

0-1歲的寶寶確實有吮吸的需求,吮吸能帶給他們安定的感覺,同時也是手眼協調能力的鍛鍊呢。如果一味地阻止寶寶享用吮吸的樂趣,未來反而可能變得調皮、衝動、缺乏自制力。

大部分的寶寶到1歲之後,都會減少吃手。一般兩歲後,孩子吃手的習慣就逐漸消失。所以在這之前的寶寶吃手,媽媽們大可不必太過在意,平時注意寶寶手部的清潔衛生就可以了。

但若到了4歲左右還有吃手的習慣,就有可能存在身體或心裡上的問題了,如體內缺少鋅、鐵等微量元素等,或者是一種心理問題的外在表現,如壓抑、焦慮、強迫。

"

吃手手,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自然情況,同時也是每個父母都很頭疼的事情。

“頭疼啊!寶寶快五個月啦,特別會吃手,大拇指都已經被他吃的扁掉了!”

“睡覺的時候都不忘吃手,你給他拿掉吧,他立馬就能給你醒過來,哭的稀里嘩啦!”

“1歲半了孩子吃手,都說吃手是因為他需要安慰,可他看起來也不是很焦慮啊!”

“病從口入,寶寶又小,雙手又到處亂抓,會不會很容易生病?”

……

於是,媽媽們也就忘了那點好處,打手、強行拉出來、抹辣椒、抹苦瓜、戴手套……各種招式齊上陣。

這是跟孩子什麼仇什麼怨?!

面對孩子“吃手手”的愛好,父母是要放任還是阻止呢?

面對吃手,可不能這麼簡單粗暴哦!

寶寶喜歡吃手,是由寶寶的生理髮展決定的。寶寶的大腦是漸進發展的,隨著各種動作的熟練,大腦的各項功能也逐步完善。

寶寶出生後,伴隨著生命的覺醒,口的敏感期來到了。

這個時候,寶寶發現了自己的小手,最初的時候,寶寶用口去認識自己的瘦,這個時候,寶寶用嘴咬東西,不是飢餓的原因,而是要通過口的接觸去感知、瞭解這個陌生的世界,媽媽不阻止,充分滿足孩子這種口欲的需求,寶寶就能順利進入對這個世界的深入認知階段。

還有人認為,吃手是一種自我解壓的方式

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壓力很大,所以經常會哭。而吃手的時候,是哭不出來的,因此讓他吃手,還可以減少哭鬧。

著名育兒專家秦銳說:“這個階段的寶寶吃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吃手可以訓練他的手眼協調能力、培養他的自我認知能力和運動能力。”

看到這麼一大堆吃手的好處,是不是說吃手就不要阻止呢?

不是!

吃手要不要阻止,得看年齡!

0-1歲的寶寶確實有吮吸的需求,吮吸能帶給他們安定的感覺,同時也是手眼協調能力的鍛鍊呢。如果一味地阻止寶寶享用吮吸的樂趣,未來反而可能變得調皮、衝動、缺乏自制力。

大部分的寶寶到1歲之後,都會減少吃手。一般兩歲後,孩子吃手的習慣就逐漸消失。所以在這之前的寶寶吃手,媽媽們大可不必太過在意,平時注意寶寶手部的清潔衛生就可以了。

但若到了4歲左右還有吃手的習慣,就有可能存在身體或心裡上的問題了,如體內缺少鋅、鐵等微量元素等,或者是一種心理問題的外在表現,如壓抑、焦慮、強迫。

面對孩子“吃手手”的愛好,父母是要放任還是阻止呢?

如果寶寶長期吃手或者過度吃手,那麼寶爸寶媽們就要及時引導,幫助寶寶戒除吃手的習慣了。

戒除吃手的n種方法

保持寶寶手指衛生整潔

吃手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戒掉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衛生健康,爸媽要做好這兩件事:

勤洗手

父母要勤為寶寶洗手,擦乾,保持衛生。

深度清潔

定期掃除,對寶寶可以接觸到的地方增加清潔頻率。

滿足孩子的正常需求

最好的方法是瞭解兒童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除了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如飢渴、冷熱、睡眠)外,要豐富孩子的生活,給孩子一些有趣味的玩具,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玩樂。再次,分散注意力,適當引進其他替代物。對於1歲前頻繁吃手的處理,美國的主流觀點是引進安撫奶嘴,有研究表明,戒安撫奶嘴要比戒吃手容易的多。

"

吃手手,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自然情況,同時也是每個父母都很頭疼的事情。

“頭疼啊!寶寶快五個月啦,特別會吃手,大拇指都已經被他吃的扁掉了!”

“睡覺的時候都不忘吃手,你給他拿掉吧,他立馬就能給你醒過來,哭的稀里嘩啦!”

“1歲半了孩子吃手,都說吃手是因為他需要安慰,可他看起來也不是很焦慮啊!”

“病從口入,寶寶又小,雙手又到處亂抓,會不會很容易生病?”

……

於是,媽媽們也就忘了那點好處,打手、強行拉出來、抹辣椒、抹苦瓜、戴手套……各種招式齊上陣。

這是跟孩子什麼仇什麼怨?!

面對孩子“吃手手”的愛好,父母是要放任還是阻止呢?

面對吃手,可不能這麼簡單粗暴哦!

寶寶喜歡吃手,是由寶寶的生理髮展決定的。寶寶的大腦是漸進發展的,隨著各種動作的熟練,大腦的各項功能也逐步完善。

寶寶出生後,伴隨著生命的覺醒,口的敏感期來到了。

這個時候,寶寶發現了自己的小手,最初的時候,寶寶用口去認識自己的瘦,這個時候,寶寶用嘴咬東西,不是飢餓的原因,而是要通過口的接觸去感知、瞭解這個陌生的世界,媽媽不阻止,充分滿足孩子這種口欲的需求,寶寶就能順利進入對這個世界的深入認知階段。

還有人認為,吃手是一種自我解壓的方式

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壓力很大,所以經常會哭。而吃手的時候,是哭不出來的,因此讓他吃手,還可以減少哭鬧。

著名育兒專家秦銳說:“這個階段的寶寶吃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吃手可以訓練他的手眼協調能力、培養他的自我認知能力和運動能力。”

看到這麼一大堆吃手的好處,是不是說吃手就不要阻止呢?

不是!

吃手要不要阻止,得看年齡!

0-1歲的寶寶確實有吮吸的需求,吮吸能帶給他們安定的感覺,同時也是手眼協調能力的鍛鍊呢。如果一味地阻止寶寶享用吮吸的樂趣,未來反而可能變得調皮、衝動、缺乏自制力。

大部分的寶寶到1歲之後,都會減少吃手。一般兩歲後,孩子吃手的習慣就逐漸消失。所以在這之前的寶寶吃手,媽媽們大可不必太過在意,平時注意寶寶手部的清潔衛生就可以了。

但若到了4歲左右還有吃手的習慣,就有可能存在身體或心裡上的問題了,如體內缺少鋅、鐵等微量元素等,或者是一種心理問題的外在表現,如壓抑、焦慮、強迫。

面對孩子“吃手手”的愛好,父母是要放任還是阻止呢?

如果寶寶長期吃手或者過度吃手,那麼寶爸寶媽們就要及時引導,幫助寶寶戒除吃手的習慣了。

戒除吃手的n種方法

保持寶寶手指衛生整潔

吃手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戒掉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衛生健康,爸媽要做好這兩件事:

勤洗手

父母要勤為寶寶洗手,擦乾,保持衛生。

深度清潔

定期掃除,對寶寶可以接觸到的地方增加清潔頻率。

滿足孩子的正常需求

最好的方法是瞭解兒童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除了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如飢渴、冷熱、睡眠)外,要豐富孩子的生活,給孩子一些有趣味的玩具,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玩樂。再次,分散注意力,適當引進其他替代物。對於1歲前頻繁吃手的處理,美國的主流觀點是引進安撫奶嘴,有研究表明,戒安撫奶嘴要比戒吃手容易的多。

面對孩子“吃手手”的愛好,父母是要放任還是阻止呢?

多陪孩子玩耍,轉移注意力

寶寶吃手有個普遍原因,那就是“太無聊了”。我們可以通過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多和他們玩,讓他們的手忙活起來,吮吸自然而然就少了,同時還能玩出親密、玩出聰明來。

此外,父母多花時間陪孩子玩,孩子就不會產生焦慮等問題,自然也就不需要“吃手”這個安慰方式了。

循序漸進,切勿打罵

我們大人要理解,寶寶吃手一定是有生理或者心理需要。

千萬不要簡單粗暴地去制止,不要嘲笑、恐嚇、打罵、訓斥,更不要使用捆綁雙臂或戴指套強制性的方法。要知道孩子的好奇欲比大人高出百倍,我們越是阻止的事情,孩子就越容易感到好奇想要嘗試。

所以,想要順利幫助寶寶戒掉吃手,第一步就是淡定。那些抹辣椒、抹苦瓜、甚至打罵的方式都不可取。慢慢來,用孩子能聽懂的言語鼓勵他,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戒掉吃手了。

"

吃手手,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自然情況,同時也是每個父母都很頭疼的事情。

“頭疼啊!寶寶快五個月啦,特別會吃手,大拇指都已經被他吃的扁掉了!”

“睡覺的時候都不忘吃手,你給他拿掉吧,他立馬就能給你醒過來,哭的稀里嘩啦!”

“1歲半了孩子吃手,都說吃手是因為他需要安慰,可他看起來也不是很焦慮啊!”

“病從口入,寶寶又小,雙手又到處亂抓,會不會很容易生病?”

……

於是,媽媽們也就忘了那點好處,打手、強行拉出來、抹辣椒、抹苦瓜、戴手套……各種招式齊上陣。

這是跟孩子什麼仇什麼怨?!

面對孩子“吃手手”的愛好,父母是要放任還是阻止呢?

面對吃手,可不能這麼簡單粗暴哦!

寶寶喜歡吃手,是由寶寶的生理髮展決定的。寶寶的大腦是漸進發展的,隨著各種動作的熟練,大腦的各項功能也逐步完善。

寶寶出生後,伴隨著生命的覺醒,口的敏感期來到了。

這個時候,寶寶發現了自己的小手,最初的時候,寶寶用口去認識自己的瘦,這個時候,寶寶用嘴咬東西,不是飢餓的原因,而是要通過口的接觸去感知、瞭解這個陌生的世界,媽媽不阻止,充分滿足孩子這種口欲的需求,寶寶就能順利進入對這個世界的深入認知階段。

還有人認為,吃手是一種自我解壓的方式

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壓力很大,所以經常會哭。而吃手的時候,是哭不出來的,因此讓他吃手,還可以減少哭鬧。

著名育兒專家秦銳說:“這個階段的寶寶吃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吃手可以訓練他的手眼協調能力、培養他的自我認知能力和運動能力。”

看到這麼一大堆吃手的好處,是不是說吃手就不要阻止呢?

不是!

吃手要不要阻止,得看年齡!

0-1歲的寶寶確實有吮吸的需求,吮吸能帶給他們安定的感覺,同時也是手眼協調能力的鍛鍊呢。如果一味地阻止寶寶享用吮吸的樂趣,未來反而可能變得調皮、衝動、缺乏自制力。

大部分的寶寶到1歲之後,都會減少吃手。一般兩歲後,孩子吃手的習慣就逐漸消失。所以在這之前的寶寶吃手,媽媽們大可不必太過在意,平時注意寶寶手部的清潔衛生就可以了。

但若到了4歲左右還有吃手的習慣,就有可能存在身體或心裡上的問題了,如體內缺少鋅、鐵等微量元素等,或者是一種心理問題的外在表現,如壓抑、焦慮、強迫。

面對孩子“吃手手”的愛好,父母是要放任還是阻止呢?

如果寶寶長期吃手或者過度吃手,那麼寶爸寶媽們就要及時引導,幫助寶寶戒除吃手的習慣了。

戒除吃手的n種方法

保持寶寶手指衛生整潔

吃手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戒掉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衛生健康,爸媽要做好這兩件事:

勤洗手

父母要勤為寶寶洗手,擦乾,保持衛生。

深度清潔

定期掃除,對寶寶可以接觸到的地方增加清潔頻率。

滿足孩子的正常需求

最好的方法是瞭解兒童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除了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如飢渴、冷熱、睡眠)外,要豐富孩子的生活,給孩子一些有趣味的玩具,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玩樂。再次,分散注意力,適當引進其他替代物。對於1歲前頻繁吃手的處理,美國的主流觀點是引進安撫奶嘴,有研究表明,戒安撫奶嘴要比戒吃手容易的多。

面對孩子“吃手手”的愛好,父母是要放任還是阻止呢?

多陪孩子玩耍,轉移注意力

寶寶吃手有個普遍原因,那就是“太無聊了”。我們可以通過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多和他們玩,讓他們的手忙活起來,吮吸自然而然就少了,同時還能玩出親密、玩出聰明來。

此外,父母多花時間陪孩子玩,孩子就不會產生焦慮等問題,自然也就不需要“吃手”這個安慰方式了。

循序漸進,切勿打罵

我們大人要理解,寶寶吃手一定是有生理或者心理需要。

千萬不要簡單粗暴地去制止,不要嘲笑、恐嚇、打罵、訓斥,更不要使用捆綁雙臂或戴指套強制性的方法。要知道孩子的好奇欲比大人高出百倍,我們越是阻止的事情,孩子就越容易感到好奇想要嘗試。

所以,想要順利幫助寶寶戒掉吃手,第一步就是淡定。那些抹辣椒、抹苦瓜、甚至打罵的方式都不可取。慢慢來,用孩子能聽懂的言語鼓勵他,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戒掉吃手了。

面對孩子“吃手手”的愛好,父母是要放任還是阻止呢?

每個孩子生長的進程,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好的習慣,例如咬嘴脣、抓耳朵、眨眼睛、吃手指……這些都是一個很自然的生長過程,媽媽需要做的就是接受、陪伴和引導。千萬不要粗暴的阻止,造成不好的心理影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