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勞動者健康保駕護航

保險 職業病 基金 交通 魯南播報 2017-06-09

2004年1月1日,我國《工傷保險條例》頒佈實施,同年12月,濟寧市工傷保險工作正式啟動。2008年開展事業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工作後,2014年7月又啟動實施了機關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加工傷保險工作,至此,工傷保險制度全面覆蓋我市所有用人單位,工傷預防、工傷補償和工傷康復“三位一體”的工傷保險體系也逐步形成。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萬餘家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參保人數98.6萬人,4.7萬人次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近8億元。“作為一名‘老工傷’,如果不是來自工傷保險的一筆筆醫療費用,我這個家早就散了。”康先生對筆者說。1991年9月26日,在水廠工地工作的他,一次焊接水管過程中,梯子突然滑落,人從高處摔下,導致左股骨頸骨折,繼發股骨頭壞死。25年來,他自己都記不清接受了多少次手術,鉅額的醫藥費使得原本並不富裕的家庭捉襟見肘,是工傷保險讓他一次次燃起重生的希望。“對工傷職工來說,安全和健康是最大的福利,待遇再高比不上零事故,所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我們工作的基本方針,‘為我市企業健康發展、勞動者健康工作保駕護航’是我們工作的最高目標!”市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說。2013年,濟寧市被確定為全國工傷預防試點城市,三年來,我市著力探索建立科學規範的工傷預防模式,把工傷事故發生率高的重點行業、重點崗位作為工傷預防宣傳培訓對象,建立起宣傳培訓機制,加強部門協作配合,全力推進工傷預防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訂單式”培訓 加大政策普及力度

“這次參加工傷預防講座我收穫很大,課程設置的針對性、可操作性都很強,作為一線的安全員,這些知識對提升我的工傷事故預防技能太重要了。”來自田莊煤礦的一名工作人員課程結束後對筆者說。自2014年3月以來,我市從市煤炭局、安監局、公安局等部門聘請專家,按需分期分批對全市煤礦、交通運輸等工傷事故發生率較高的企業開展“訂單式”工傷預防培訓。

所謂“訂單式”培訓,就是為確保培訓效果,培訓內容、方式、時間等都根據涉危企業的需求來設置。市人社局提前深入企業瞭解其安全風險情況,與合作的培訓機構溝通後,有針對性地為企業設置課程;對於50人以上的企業,如果企業提出需求,培訓機構也可以安排講師“上門送課”。幾年來,共舉辦培訓班200餘期,培訓一線職工、車間主任和分管負責同志20000餘人,這種培訓形式受到了企業和職工的歡迎,效果十分不錯。

為進一步普及工傷預防知識,市人社局積極購置《工傷預防基礎知識》、《職業病防治知識》、《事故應急與救護知識》和《建築業職工工傷保險手冊》等各種工傷預防知識普及叢書10000冊,建築業工傷保險、高危崗位工傷預防等主題宣傳掛圖1900張;印製工傷預防宣傳摺頁2.3萬份,利用窗口服務的優勢,對前來參保的單位和社會大眾免費發放,讓工傷保險政策深入人心。結合工傷預防集中宣傳日活動,增強用人單位和廣大職工的安全和維權意識,緊緊圍繞“工傷預防”主線,力求規避工傷風險。三年來,用於培訓、宣傳等工傷預防費用支出近300萬元。此外,還積極藉助各類媒體,廣泛開展工傷保險政策宣傳。在《濟寧日報》人社專版開闢工傷保險專欄,採取一問一答的形式宣傳工傷保險的作用和意義;組織參保單位、職工及建築企業農民工等積極參與“工傷保險知識微信競答”活動,拍攝工傷預防宣傳片,進一步強化工傷保險宣傳深度和力度。

多部門聯動 形成工傷預防合力

工傷預防工作涉及安監、衛生、財政等多個部門,部門間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優勢,是工傷預防工作取得實效的關鍵。

為切實做好這項工作,2014年,我市成立了由人社、公安、財政、住建、衛生、審計、安監等7個部門聯合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專(兼)職負責。建立了工傷預防聯席會議制度,先後召開了五次聯席會議,通報工傷預防工作開展及預防費使用情況,分析安全生產、職業病防治和工傷預防工作形勢,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建立了信息互通機制,各級人社部門與安監部門建立工傷預防事故通報及信息資源互通機制,定期將安全生產事故信息、工傷認定信息等互通共享,形成了部門間各負其責、密切配合的聯動機制。

同時,建立工傷待遇初審、複核、審批三級會審制度,嚴格按照工作流程與規範進行工傷費用審核,不斷加強工傷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自2013年下半年起,全市實行工傷保險費用聯網結算,建立了內部信息管理系統,從源頭上控制和規範定點醫院的醫療行為。幾年來,全市工傷保險定點醫院聯網備案近萬人,與定點醫院結算資金7000餘萬元。

巧用費率槓桿 撬動企業積極性

圍繞建立工傷預防工作機制,我市組成專門班子對全市參保繳費、工傷發生率等情況進行專題調研,對全市基金收支情況進行詳細測算,研究出臺《濟寧市工傷保險浮動費率管理暫行辦法》,確定自2012年起在全市實行工傷保險浮動費率,對工傷保險費使用率低、工傷事故發生率低的單位實行費率下浮政策,反之實行上浮政策,對用人單位搞好安全生產、做好工傷預防起到了激勵作用。山東水利建設工程公司由於發生了兩起工傷事故,工傷費率上浮至1.5%,每年多繳納工傷保險費6萬元。2014年下半年,該單位加大了崗前培訓、安全生產教育和防護設施投入等工作力度,工傷發生率大大下降,工傷保險費率下浮至1.3%,為企業減輕了不少成本。該企業負責人感嘆道:“企業抓好工傷預防,不僅能保證企業順利生產,降低生產成本,而且凝聚了職工對企業的信心,提高了企業的社會形象。”

此外,我市還積極探索實行工傷預警通報制度,定期分析工傷事故發生率,對用人單位工傷事故發生率達到2%、5%、8%以上的,人社部門同企業主管部門分別向有關企業發出黃色、橙色、紅色預警通知書,依法責令企業限期整改,下發預警通知的同時,安監、住建、公安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能依法責令限期整改。通過預警和督促整改,提高了用人單位加強安全防護的責任感和主動性,同時也增強了職工的安全意識。 衣媛 王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