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關於白酒的那些謠言'

白酒 葡萄酒 技術 大學 臺灣 附近酒行 2019-08-01
"

出身平民百姓的白酒自然不如出身外國宮廷的葡萄酒那樣受到百般呵護!自古以來,白酒作為耗糧大戶就成為官方專營的對象,時至今日,高速發展的白酒產業同樣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媒體的負面消息誤導了大眾的認知,出現了無數關於酒的謠言,今天讓我一一為你澄清。

曾經著名的五大謠言

"

出身平民百姓的白酒自然不如出身外國宮廷的葡萄酒那樣受到百般呵護!自古以來,白酒作為耗糧大戶就成為官方專營的對象,時至今日,高速發展的白酒產業同樣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媒體的負面消息誤導了大眾的認知,出現了無數關於酒的謠言,今天讓我一一為你澄清。

曾經著名的五大謠言

這些年,關於白酒的那些謠言

1、白酒中甲醇超標問題

98年山西假酒案出現以後,人們聞甲醇色變。其實白酒在發酵過程中一定會產生甲醇的,國家標準中甲醇的含量是小於0.4克每升,正常白酒中甲醇的含量通常不到0.1克每升,遠遠低於國家標準,並且在出廠前都要經過嚴格的檢驗,因此是十分安全的。當年的甲醇超標事件是不法分子實在缺乏起碼的常識,用工業酒精或者甲醇直接加水製成“毒酒”出售,隨著國家對食品行業的監管,工業酒精和甲醇的渠道被堵死,已經從源頭上遏制了此類事件的發生。

2、白酒中鉛超標問題

還是過去六七十年代的事情,在以錫鍋為蒸餾設備時,帶入了大量同族的元素、鉛和錳,造成白酒中鉛超標,然而到八十年代後,不鏽鋼的高速發展,讓所有的酒廠都用上了不鏽鋼燒鍋,不鏽鋼中設備中基本不含鉛,尤其是食品級的不鏽鋼,相當安全,不可能再出現鉛超標的現象。

"

出身平民百姓的白酒自然不如出身外國宮廷的葡萄酒那樣受到百般呵護!自古以來,白酒作為耗糧大戶就成為官方專營的對象,時至今日,高速發展的白酒產業同樣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媒體的負面消息誤導了大眾的認知,出現了無數關於酒的謠言,今天讓我一一為你澄清。

曾經著名的五大謠言

這些年,關於白酒的那些謠言

1、白酒中甲醇超標問題

98年山西假酒案出現以後,人們聞甲醇色變。其實白酒在發酵過程中一定會產生甲醇的,國家標準中甲醇的含量是小於0.4克每升,正常白酒中甲醇的含量通常不到0.1克每升,遠遠低於國家標準,並且在出廠前都要經過嚴格的檢驗,因此是十分安全的。當年的甲醇超標事件是不法分子實在缺乏起碼的常識,用工業酒精或者甲醇直接加水製成“毒酒”出售,隨著國家對食品行業的監管,工業酒精和甲醇的渠道被堵死,已經從源頭上遏制了此類事件的發生。

2、白酒中鉛超標問題

還是過去六七十年代的事情,在以錫鍋為蒸餾設備時,帶入了大量同族的元素、鉛和錳,造成白酒中鉛超標,然而到八十年代後,不鏽鋼的高速發展,讓所有的酒廠都用上了不鏽鋼燒鍋,不鏽鋼中設備中基本不含鉛,尤其是食品級的不鏽鋼,相當安全,不可能再出現鉛超標的現象。

這些年,關於白酒的那些謠言

3、白酒上頭是因為雜醇油高的問題

中國白酒是以酯香為特徵的,酒中含有高級醇,但含量非常低,原來國家標準中要求低於2克每升;正常發酵的酒中一般雜醇油為0.2克每升左右,因此對中國白酒來說意義已經不大。而洋酒中的含量非常高,往往超過2克每升,因此我們的指標反而成為洋酒進入中國的壁壘,隨著中國加入WTO,白酒中的這一指標也就取消了。白酒上頭的很大原因是成分不協調,酒中成分與水的融合短造成的,同時和自己的精神因素關係也非常大,曾經有著名的名酒廠家做過實驗,選了一百位提出意見說這種酒上頭的顧客,喝的酒和數量還和平時一樣多,告知他們是特製的酒,結果百分之七十的人喝了沒有上頭的反應。還有著名的酒廠,反腐後特製了一批簡裝酒,灌裝的是把同一批次的名酒,結果市場反應非常不好,都說這個簡裝酒上頭,後來經過分析,不是雜醇油的問題,而是瓶儲期不夠造成的。

4、白酒中的塑化劑問題

黑心的臺灣商人在飲料中加入塑化劑事件波及到大陸,不過這次躺著中槍的依然是白酒。不管是出於資本運作,還是媒體敲詐勒索,總之,讓白酒行業非常受傷,某企業股票直接腰斬。一時之間,全國各地白酒生產廠家普遍齊動手,消除塑化劑,質檢部門立即行動,限期整改,整個白酒行業的損失不計其數。一些謠言馬上出來了,說什麼“白酒中加入塑化劑是為了增稠,等等”,直到有大學教授親自在電視上做實驗證明白酒中加入塑化劑沒任何作用才逐漸罷休。塑化劑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日常中接觸的塑料中大部分都含有塑化劑,也叫增塑劑,是起到塑料柔軟作用的,臺灣塑化劑事件出現後,國家衛計委立即發了通知,要求塑料企業產品溶出dbp小於0.3毫克每升,看好了是百萬分之零點三,跟白酒沒任何關係。可是媒體拿出這個通知給白酒用上了。有人算過喝一斤塑化劑超過1毫克每升的酒,其危害都遠遠比不上你在霧霾天氣呼吸一天的危害。可是在不良媒體的綁架下,被無限放大,好在國家監管部門終於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也不再出什麼標準了;當時敲詐上市公司的媒體負責人也全部被繩之以法,然而白酒企業依然要每天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檢測,造成極大的浪費。

"

出身平民百姓的白酒自然不如出身外國宮廷的葡萄酒那樣受到百般呵護!自古以來,白酒作為耗糧大戶就成為官方專營的對象,時至今日,高速發展的白酒產業同樣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媒體的負面消息誤導了大眾的認知,出現了無數關於酒的謠言,今天讓我一一為你澄清。

曾經著名的五大謠言

這些年,關於白酒的那些謠言

1、白酒中甲醇超標問題

98年山西假酒案出現以後,人們聞甲醇色變。其實白酒在發酵過程中一定會產生甲醇的,國家標準中甲醇的含量是小於0.4克每升,正常白酒中甲醇的含量通常不到0.1克每升,遠遠低於國家標準,並且在出廠前都要經過嚴格的檢驗,因此是十分安全的。當年的甲醇超標事件是不法分子實在缺乏起碼的常識,用工業酒精或者甲醇直接加水製成“毒酒”出售,隨著國家對食品行業的監管,工業酒精和甲醇的渠道被堵死,已經從源頭上遏制了此類事件的發生。

2、白酒中鉛超標問題

還是過去六七十年代的事情,在以錫鍋為蒸餾設備時,帶入了大量同族的元素、鉛和錳,造成白酒中鉛超標,然而到八十年代後,不鏽鋼的高速發展,讓所有的酒廠都用上了不鏽鋼燒鍋,不鏽鋼中設備中基本不含鉛,尤其是食品級的不鏽鋼,相當安全,不可能再出現鉛超標的現象。

這些年,關於白酒的那些謠言

3、白酒上頭是因為雜醇油高的問題

中國白酒是以酯香為特徵的,酒中含有高級醇,但含量非常低,原來國家標準中要求低於2克每升;正常發酵的酒中一般雜醇油為0.2克每升左右,因此對中國白酒來說意義已經不大。而洋酒中的含量非常高,往往超過2克每升,因此我們的指標反而成為洋酒進入中國的壁壘,隨著中國加入WTO,白酒中的這一指標也就取消了。白酒上頭的很大原因是成分不協調,酒中成分與水的融合短造成的,同時和自己的精神因素關係也非常大,曾經有著名的名酒廠家做過實驗,選了一百位提出意見說這種酒上頭的顧客,喝的酒和數量還和平時一樣多,告知他們是特製的酒,結果百分之七十的人喝了沒有上頭的反應。還有著名的酒廠,反腐後特製了一批簡裝酒,灌裝的是把同一批次的名酒,結果市場反應非常不好,都說這個簡裝酒上頭,後來經過分析,不是雜醇油的問題,而是瓶儲期不夠造成的。

4、白酒中的塑化劑問題

黑心的臺灣商人在飲料中加入塑化劑事件波及到大陸,不過這次躺著中槍的依然是白酒。不管是出於資本運作,還是媒體敲詐勒索,總之,讓白酒行業非常受傷,某企業股票直接腰斬。一時之間,全國各地白酒生產廠家普遍齊動手,消除塑化劑,質檢部門立即行動,限期整改,整個白酒行業的損失不計其數。一些謠言馬上出來了,說什麼“白酒中加入塑化劑是為了增稠,等等”,直到有大學教授親自在電視上做實驗證明白酒中加入塑化劑沒任何作用才逐漸罷休。塑化劑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日常中接觸的塑料中大部分都含有塑化劑,也叫增塑劑,是起到塑料柔軟作用的,臺灣塑化劑事件出現後,國家衛計委立即發了通知,要求塑料企業產品溶出dbp小於0.3毫克每升,看好了是百萬分之零點三,跟白酒沒任何關係。可是媒體拿出這個通知給白酒用上了。有人算過喝一斤塑化劑超過1毫克每升的酒,其危害都遠遠比不上你在霧霾天氣呼吸一天的危害。可是在不良媒體的綁架下,被無限放大,好在國家監管部門終於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也不再出什麼標準了;當時敲詐上市公司的媒體負責人也全部被繩之以法,然而白酒企業依然要每天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檢測,造成極大的浪費。

這些年,關於白酒的那些謠言

5、用“加水是否濁變”檢驗酒質好壞好壞

最近網上有人說:加水變混濁的是糧食酒,放到今天來看是完全錯誤的。白酒釀造過程引起濁變的主要是高級脂肪酸酯(如棕櫚酸乙酯、油酸乙酯、亞油酸乙酯);同時,高級脂肪酸酯並不是改善和提高白酒感官質量的主要成分。因此,為了避免酒體渾濁通常都去掉大部分此類物質。一般採用兩種方法:一是利用高級脂肪酸酯集中在蒸餾過程後期的特點,採用分段摘酒有效控制其含量;二是利用淨化處理技術,採用活性炭、硅藻土等進行低溫或冷凍過濾處理,可以有效降低酒體中高級脂肪酸乙酯的含量,防止酒體渾濁。幾乎所有經過技術處理的酒都不會變渾濁,另一方面,假如在純酒精中(或以食用酒精為主體勾兌的白酒中)添加一定量高級脂肪酸乙酯成分,再加水降度也一樣會渾濁。所以在成品酒中加水後酒體濁變與否,根本不能判斷酒質好壞。判斷好壞的唯一標準只有品嚐!

中國白酒早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無論是在多麼困難的時期,白酒都沒有消亡,也永遠不可能消亡。只要有中國人就一定會有中國酒!讓我們每個酒民都不造謠,不信謠,為中國白酒健康發展乾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