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每個城市都有那麼幾條有故事、

有韻味的老街 ,

雖不繁華,

但是那樣的無法替代。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下面這十個地方

或許沒有振風塔那樣有名

但它們也見證著安慶發展的歷程

德寬路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為紀念辛亥革命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石德寬而命名,是安慶市歷史文化名街。該路西南起玉琳路街道,東北至集賢路街道口,其中北正街口到集賢路口向東彎成東西向,全長1724米。

北正街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安慶老城過去有不少帶“正”字的街,其中最主要的,分別是東正街、西正街、北正街和大、小南正街,以及火正街。這6條帶“正”字的街,都與過去的老城門有關。現在的北正街,當年其實是兩條街,以孝子牌坊為界,北去工農街方向的,叫東城口街,南抵孝肅路、關岳廟的,才是名正言順的北正街。

因為“正”與城門休慼相關,所以上世紀50年代,城門被毀,東正街、西正街也就隨之消失了。現在安慶的版圖上,只剩有一條北正街。也就是這條北正街,讓我們仍能隱約感覺,當年老城門的偉岸。

鴛鴦柵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鴛鴦柵是條不起眼的小街,但從街北口走出來,就是倒扒獅子。倒扒獅子是老城的繁華街市,外鄉人來安徽省城自然要去倒扒獅子,而到倒扒獅子又必經鴛鴦柵,鴛鴦柵因而也順帶名聲大噪。

但鴛鴦柵出名,主要還是因為它特殊的街形構造。鴛鴦柵是倒扒獅子南插的一條直街,兩者為“丁”字形。鴛鴦柵是從民居建築下穿過的,下分上連,下街上宅,如果不熟悉,還以為是老宅子內的一條通道。結木為柵,鴛鴦柵中的“柵”,本義為“柵欄”。鴛鴦則是象徵愛情的飛禽,有密不可分、永遠相連之意。“鴛鴦”是神似,“柵”是形似,鴛鴦柵街名不僅道出了鴛鴦柵的特點,而且還為這條老街罩上了層清純浪漫的色彩。


國貨街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由安慶一中往東走,穿過老梓潼閣,倒扒獅子繼續往東,就是國貨街。國(和諧)hexie貨街原名四牌樓西街,是四牌樓街“丁”字街型插往西向的這一截。“國(和諧)e貨街”街名形成,一定程度上,也是安慶一中百年校史的一部分。

1919年北京爆發“五四”運動,消息傳到省會安慶,包括安徽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安徽省立第一中學在內各學校立即做出反應。開設國貨販賣部,杜絕日貨。後經政府批准,改四牌樓西街為國貨街,以紀念安慶這場聲勢浩大的愛國主義運動。


樅陽門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樅陽門,安慶老城的東門,其實偏居老城東南。日寇佔領時期,樅陽門周邊建築被拆除一空。

上世紀五十年代樅陽門隨同城牆被拆除。改革開放以後,這裡建起了樅陽門商場。

關於“樅陽門”三字門額的作者,說法不一。有說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所書,也有說是東晉名士庾亮所寫,更有說是三國梟雄曹操揮筆所作。這些說法當然都只是附會之詞。

安慶建城始於南宋,“樅陽門”三字應不會早於南宋。清代中期著名書法評論家、安徽涇縣人包世臣曾點評安慶“樅陽門”三字有山陰家法(王羲之會稽山陰人),但並不一定是王羲之所書。安慶市博物館前館長鬍寄樵先生認為此額系宋人手筆。

大柵子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上世紀20年代初,為修建市政路,在老城牆上(今市立醫院大門前)打開一個缺口,供人車通行,開口處釘上木欄門,時稱“大柵(zhā)子”。1932年,省主席吳忠信在“大柵子”缺口處兩側建起敵臺,中間樹起一座牌坊,在其西面題詞:“開物成務”。1934年,省主席劉鎮華在東面也題上4個字:“大輅椎輪”。安慶淪陷時期,這裡成了日寇耀武揚威的‘舞臺’。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上世紀60年代初。交際處建成。振風塔傲然聳立,發電廠濃煙滾滾,東北角還是田地和茅屋。整個六十年代,這裡經常舉行大型集會。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上世紀80年代末,東北角已經建成摩天大樓。廣場中心建成大轉盤。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片綠色,令人心曠神怡。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上世紀九十年代,矗立起大型不鏽鋼雕塑--風韻,有稱此處為‘風韻廣場’。也有人說,過來過去二十年,真沒看出這到底是什麼。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2012年人民路改造,風韻雕塑被拆除,此處變成了千篇一律的十字路口,‘大柵子’成了永遠的記憶。


勸業場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安徽勸業場,又稱“市政大樓”,於民國四年(1915年)12月6日建成。民國十五年(1926年),市政管理機構“安慶市政處”在安徽勸業場成立,更名為“市政大樓”。安慶淪陷期間,民國三十年(1941年)偽“安慶專區出入口物資統制委員會”設於安徽勸業場。

1949年4月23日安慶解放,安慶地區黨、政、軍機關首先入駐安徽勸業場市政大樓辦公,時稱“安慶專署大樓”,1950年“安慶市人民文化館”遷入安徽勸業場市政大樓,後一直作為‘安慶群藝館’和‘安慶圖書館’

2009年一場大火將它燒燬,幾乎成為廢墟。2014年10月初,安徽勸業場修繕工程正式開工。現在它有了一個全新的身份--綜合性書店‘前言後記’。

大門樓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當年人民路西段曾經佇立一座高大雄偉的大門樓,這座大門內的大院,在兩百多年的時間裡曾是安徽省的行政中樞。清代先後是操江巡撫署、安徽巡撫署。民國時期先後是皖軍都督府、民政長公署、安武將軍行署、安徽省政府。徐錫麟就義處就在安徽督軍衙門東轅門外,今東圍牆街西的安慶大藥房附近。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解放初期這裡叫作“人民廣場”,1953 年大門內修建了“人民體育場”1954年 4 月這裡又開始籌建“兒童樂園”。1956年安慶市慶祝社會主義改造完成,郊區農民開著拖拉機歡騰鼓舞的進入會場1957年前後院內修建了“安慶市委辦公樓”。大門樓也進行了改建。本世紀處初建成了金融和商業建築。

大南門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安慶有條古老的小街叫“大南門街”,臨江朝南,原名實為城南的兩個老城門之一的“鎮海門”。

大南門街從沿江路口鎮海門向北一直延伸到四牌樓街口,東由老城“九頭十三坡”之首的登雲坡直通小南門和高井頭,西連任家坡街和倒扒獅子街。

大南門的老城門早已不存在,但橫亙在大南門前的長江依然經久不息地流淌,彷彿在敘說著大南門的往日故事……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至今四百多年的安慶南關清真寺坐落於“大南門街”。南關清真寺始建於公元1469年,明成化五年,屢次毀於戰火,又屢次在原址重建。二千年重修後,清真寺的面貌煥然一新,形成了現在的規模。有“萬里長江第一殿”之譽,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寺現有無像寶殿、明德堂、弘道堂、勸學堂、垂花門樓、省心樓、望月亭等諸多建築。

人民路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橫貫老城區中心,長3203米,其中西段為商業繁華地段。當時是安慶唯- 條東西走向的主幹道。2012年10月,處於人民路年久失修和人防考慮,安慶市政府投資8億元對人民路進行改造,使"倒趴獅等歷史文化街區與繁華鬧市更貼近。

老街見證了安慶這座老城的變遷發展

你還知道哪些歷史悠久的老街呢?

安慶的這些老街,給城市的記憶留了個備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