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鄉村的媒人'

愚伯的自留地 2019-07-30
"

文:司葆華

在村裡,以前酬謝媒人的方式是喝酒。所謂“成不成,酒兩瓶”,說的是家裡有媒人光顧,那一定要打酒買肉,好吃好喝地奉為上賓。至於男女兩方能否有緣牽手還需另說,但事先對媒人酒足飯飽的招待是必不可少。

"

文:司葆華

在村裡,以前酬謝媒人的方式是喝酒。所謂“成不成,酒兩瓶”,說的是家裡有媒人光顧,那一定要打酒買肉,好吃好喝地奉為上賓。至於男女兩方能否有緣牽手還需另說,但事先對媒人酒足飯飽的招待是必不可少。

蘇北鄉村的媒人

當然大媒告成之日,男家女家皆大歡喜,這時再正兒八經地張羅一場“媒人席”算是知恩圖報,感念媒人起初的牽線搭橋和日後的勞頓奔波。酒場上面盡是那近乎恭維的誇獎,陪酒的眾星拱月一般。

除了平時露頭露臉的村幹部,又有誰能如此讓大家高看,一時風光無限啊,媒人因此就有了一種成就感。陶醉在成就感裡的媒人總是喝得東倒西歪。

一場媒人席是終點也是起點,天明酒一醒,又開始下一樁姻緣的人選物色和流程籌劃。因此村裡面除了村幹部之外,平時忙得腳不沾地的就要算媒人了。

"

文:司葆華

在村裡,以前酬謝媒人的方式是喝酒。所謂“成不成,酒兩瓶”,說的是家裡有媒人光顧,那一定要打酒買肉,好吃好喝地奉為上賓。至於男女兩方能否有緣牽手還需另說,但事先對媒人酒足飯飽的招待是必不可少。

蘇北鄉村的媒人

當然大媒告成之日,男家女家皆大歡喜,這時再正兒八經地張羅一場“媒人席”算是知恩圖報,感念媒人起初的牽線搭橋和日後的勞頓奔波。酒場上面盡是那近乎恭維的誇獎,陪酒的眾星拱月一般。

除了平時露頭露臉的村幹部,又有誰能如此讓大家高看,一時風光無限啊,媒人因此就有了一種成就感。陶醉在成就感裡的媒人總是喝得東倒西歪。

一場媒人席是終點也是起點,天明酒一醒,又開始下一樁姻緣的人選物色和流程籌劃。因此村裡面除了村幹部之外,平時忙得腳不沾地的就要算媒人了。

蘇北鄉村的媒人

媒人分三六九等,有以說媒拉縴為主業的,他們平時東村遛西村逛,適齡男女資料掌握充分,誰家鍋門朝哪都一清二楚。憑著一張能把稻草說成金條的嘴巴,偶爾也能成就一樁姻緣。對他們來說,半年不成事,成事吃半年。

他們的酬勞一般都是明碼標價。只要婚事能成,即便價碼高點,對事主說來也是周瑜打黃蓋。和這種職業媒人不同,還有個別把說媒作為一種和喝燒酒打老牌一樣的愛好。他們熱心腸,好問事,見了合適的不往一堆撮合,便心裡面癢癢。

這樣的媒人一般都不靠嘴皮子上的功夫,比不上職業媒人那般巧舌如簧,口頭表達上的差距讓他們不會蒙人,不兩邊哄騙,實在人辦實在事,通常他們看好的媒便一說一個準。成就一樁親事,在他們好像是做了一件大善事。

他們不為吃喝不為財,但有時卻麻煩不斷。按說喜酒一喝,人家小兩口和和美美一邊過日子去了,但偏偏也有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鬧的,小兩口這時總是找到媒人頭上,他們總覺得這做媒人難辭其咎。感到委屈的一方言語砸人,話說得總叫媒人更委屈:“你看看,你給俺說的啥媒?!”,彷彿當初鞋底磨穿嘴皮磨破的媒人,不但沒有成人之美,而且是無事生非。

媒人自然也懊惱不已,心想自個兒犯的哪門子賤呢,以後就是哪個來磕頭跪門也不再自討苦吃了。但不管從此金盆洗手的決心再堅定,一旦遇到合適男女,又好了傷疤忘了疼,一如既往地義務奔波,不辭勞苦。

"

文:司葆華

在村裡,以前酬謝媒人的方式是喝酒。所謂“成不成,酒兩瓶”,說的是家裡有媒人光顧,那一定要打酒買肉,好吃好喝地奉為上賓。至於男女兩方能否有緣牽手還需另說,但事先對媒人酒足飯飽的招待是必不可少。

蘇北鄉村的媒人

當然大媒告成之日,男家女家皆大歡喜,這時再正兒八經地張羅一場“媒人席”算是知恩圖報,感念媒人起初的牽線搭橋和日後的勞頓奔波。酒場上面盡是那近乎恭維的誇獎,陪酒的眾星拱月一般。

除了平時露頭露臉的村幹部,又有誰能如此讓大家高看,一時風光無限啊,媒人因此就有了一種成就感。陶醉在成就感裡的媒人總是喝得東倒西歪。

一場媒人席是終點也是起點,天明酒一醒,又開始下一樁姻緣的人選物色和流程籌劃。因此村裡面除了村幹部之外,平時忙得腳不沾地的就要算媒人了。

蘇北鄉村的媒人

媒人分三六九等,有以說媒拉縴為主業的,他們平時東村遛西村逛,適齡男女資料掌握充分,誰家鍋門朝哪都一清二楚。憑著一張能把稻草說成金條的嘴巴,偶爾也能成就一樁姻緣。對他們來說,半年不成事,成事吃半年。

他們的酬勞一般都是明碼標價。只要婚事能成,即便價碼高點,對事主說來也是周瑜打黃蓋。和這種職業媒人不同,還有個別把說媒作為一種和喝燒酒打老牌一樣的愛好。他們熱心腸,好問事,見了合適的不往一堆撮合,便心裡面癢癢。

這樣的媒人一般都不靠嘴皮子上的功夫,比不上職業媒人那般巧舌如簧,口頭表達上的差距讓他們不會蒙人,不兩邊哄騙,實在人辦實在事,通常他們看好的媒便一說一個準。成就一樁親事,在他們好像是做了一件大善事。

他們不為吃喝不為財,但有時卻麻煩不斷。按說喜酒一喝,人家小兩口和和美美一邊過日子去了,但偏偏也有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鬧的,小兩口這時總是找到媒人頭上,他們總覺得這做媒人難辭其咎。感到委屈的一方言語砸人,話說得總叫媒人更委屈:“你看看,你給俺說的啥媒?!”,彷彿當初鞋底磨穿嘴皮磨破的媒人,不但沒有成人之美,而且是無事生非。

媒人自然也懊惱不已,心想自個兒犯的哪門子賤呢,以後就是哪個來磕頭跪門也不再自討苦吃了。但不管從此金盆洗手的決心再堅定,一旦遇到合適男女,又好了傷疤忘了疼,一如既往地義務奔波,不辭勞苦。

蘇北鄉村的媒人

這樣的媒人還有一個苦惱就是,一樁眼看就要功德圓滿的好媒,卻莫名其妙的無疾而終。在村裡,一般初步確定下來關係之後,通常男女雙方都要通過一些渠道打探對方情況,私下裡再摸虛實,做到萬無一失。當時大夥把故意使壞讓人家姻緣不成的叫做“扒媒”。扒媒常常讓一樁好媒功虧一簣。

扒媒的幾乎是大夥的公敵,被一村裡人輕看小瞧,鄙視程度不亞於面對公公扒灰和媳婦偷漢,能在一村人唾沫裡淹死。雖然有大夥的同仇敵愾,但扒媒事件依然時有發生。據說有一次人家女方打探情況的人還沒進莊子,在村東頭就車頭一扭打道回府了。也就是說這媒在莊頭上就叫人扒了。

當時村東頭有戶人家,七八個兒子皆虎狼之年,被村裡戲稱為鋼槍班。他們老孃一看到打探媒的進村,心裡就禁不住生氣加上嫉恨。那些打探媒的很少有人過得了她老人家這道坎。有個別例外不受矇蔽的,不是有火眼金睛能明辨是非,就是認定此媒必成,扒也徒勞。

對這些媒人來說,最大的挑戰是撮合那些兩個家庭有意換親的。當時有些人家裡當哥哥的不是因家貧耽擱而年齡偏大,便是身有殘疾,或者長相太次,而做妹妹的一般青春年少,有的還貌美如花。如不能兩家交換作親,這種家庭的哥哥們就絕對成家無望,結果一世為人,成為家庭一塊難消的心病。

媒人在這上面是很傷腦筋的。往往成全一個家庭而虧了一個女孩,這種媒說的一點都不輕鬆。他們篩選,掂量,在這種打開始就沒多少喜氣的喜事撮合上,媒人真是眉頭緊皺煞費苦心,就是為了讓那些作出犧牲的女孩們儘量少些虧欠。

"

文:司葆華

在村裡,以前酬謝媒人的方式是喝酒。所謂“成不成,酒兩瓶”,說的是家裡有媒人光顧,那一定要打酒買肉,好吃好喝地奉為上賓。至於男女兩方能否有緣牽手還需另說,但事先對媒人酒足飯飽的招待是必不可少。

蘇北鄉村的媒人

當然大媒告成之日,男家女家皆大歡喜,這時再正兒八經地張羅一場“媒人席”算是知恩圖報,感念媒人起初的牽線搭橋和日後的勞頓奔波。酒場上面盡是那近乎恭維的誇獎,陪酒的眾星拱月一般。

除了平時露頭露臉的村幹部,又有誰能如此讓大家高看,一時風光無限啊,媒人因此就有了一種成就感。陶醉在成就感裡的媒人總是喝得東倒西歪。

一場媒人席是終點也是起點,天明酒一醒,又開始下一樁姻緣的人選物色和流程籌劃。因此村裡面除了村幹部之外,平時忙得腳不沾地的就要算媒人了。

蘇北鄉村的媒人

媒人分三六九等,有以說媒拉縴為主業的,他們平時東村遛西村逛,適齡男女資料掌握充分,誰家鍋門朝哪都一清二楚。憑著一張能把稻草說成金條的嘴巴,偶爾也能成就一樁姻緣。對他們來說,半年不成事,成事吃半年。

他們的酬勞一般都是明碼標價。只要婚事能成,即便價碼高點,對事主說來也是周瑜打黃蓋。和這種職業媒人不同,還有個別把說媒作為一種和喝燒酒打老牌一樣的愛好。他們熱心腸,好問事,見了合適的不往一堆撮合,便心裡面癢癢。

這樣的媒人一般都不靠嘴皮子上的功夫,比不上職業媒人那般巧舌如簧,口頭表達上的差距讓他們不會蒙人,不兩邊哄騙,實在人辦實在事,通常他們看好的媒便一說一個準。成就一樁親事,在他們好像是做了一件大善事。

他們不為吃喝不為財,但有時卻麻煩不斷。按說喜酒一喝,人家小兩口和和美美一邊過日子去了,但偏偏也有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鬧的,小兩口這時總是找到媒人頭上,他們總覺得這做媒人難辭其咎。感到委屈的一方言語砸人,話說得總叫媒人更委屈:“你看看,你給俺說的啥媒?!”,彷彿當初鞋底磨穿嘴皮磨破的媒人,不但沒有成人之美,而且是無事生非。

媒人自然也懊惱不已,心想自個兒犯的哪門子賤呢,以後就是哪個來磕頭跪門也不再自討苦吃了。但不管從此金盆洗手的決心再堅定,一旦遇到合適男女,又好了傷疤忘了疼,一如既往地義務奔波,不辭勞苦。

蘇北鄉村的媒人

這樣的媒人還有一個苦惱就是,一樁眼看就要功德圓滿的好媒,卻莫名其妙的無疾而終。在村裡,一般初步確定下來關係之後,通常男女雙方都要通過一些渠道打探對方情況,私下裡再摸虛實,做到萬無一失。當時大夥把故意使壞讓人家姻緣不成的叫做“扒媒”。扒媒常常讓一樁好媒功虧一簣。

扒媒的幾乎是大夥的公敵,被一村裡人輕看小瞧,鄙視程度不亞於面對公公扒灰和媳婦偷漢,能在一村人唾沫裡淹死。雖然有大夥的同仇敵愾,但扒媒事件依然時有發生。據說有一次人家女方打探情況的人還沒進莊子,在村東頭就車頭一扭打道回府了。也就是說這媒在莊頭上就叫人扒了。

當時村東頭有戶人家,七八個兒子皆虎狼之年,被村裡戲稱為鋼槍班。他們老孃一看到打探媒的進村,心裡就禁不住生氣加上嫉恨。那些打探媒的很少有人過得了她老人家這道坎。有個別例外不受矇蔽的,不是有火眼金睛能明辨是非,就是認定此媒必成,扒也徒勞。

對這些媒人來說,最大的挑戰是撮合那些兩個家庭有意換親的。當時有些人家裡當哥哥的不是因家貧耽擱而年齡偏大,便是身有殘疾,或者長相太次,而做妹妹的一般青春年少,有的還貌美如花。如不能兩家交換作親,這種家庭的哥哥們就絕對成家無望,結果一世為人,成為家庭一塊難消的心病。

媒人在這上面是很傷腦筋的。往往成全一個家庭而虧了一個女孩,這種媒說的一點都不輕鬆。他們篩選,掂量,在這種打開始就沒多少喜氣的喜事撮合上,媒人真是眉頭緊皺煞費苦心,就是為了讓那些作出犧牲的女孩們儘量少些虧欠。

蘇北鄉村的媒人

現在媒人幾乎淡出鄉間,自由戀愛的盛行讓他們失去用武之地。兩情相悅的男女連找個媒人說合一番走走形式也一概免除。

只不過在媒妁之言的那個年代,家庭婚姻關係卻固若金湯。而媒人退場情愛至上的當今,離婚散夥簡單隨便到如同脫掉一件衣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