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艾滋病患者體重、血脂和脂肪情況

艾滋病 藥品 心血管病 藝術 心臟病 遺傳 感染科李平醫生 2019-07-10

社會發展的今天,民眾越來越多的關心自己的健康問題,體重及血脂情況是大家比較關係的,畢竟影響自身的外在形象,而HIV患者這個群體卻往往被忽略,如何來關注HIV患者體重、脂肪及血脂情況,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

關注艾滋病患者體重、血脂和脂肪情況


HIV感染後體重減輕是診斷艾滋病的臨床症狀之一,但長期服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藥物後體重、脂肪與血脂的變化究竟會對患者的健康問題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部分HIV感染者因為疾病消耗引起脂肪減少、萎縮以及ART藥物後脂肪丟失,也有部分HIV感染者存在脂肪重新分佈(腹型脂肪)和導致脂肪代謝異常疾病(血脂異常,胰島素抵抗)。更多的脂肪異常與ART藥物有關,但目前我國常用藥物中並沒有明顯引起脂肪異常的品種。

針對常見的脂肪減少、萎縮或者丟失,存在以下的危險因素:

一般人群危險因素:

通常會伴有特定的遺傳缺陷。脂營養不良綜合徵中主要累及的是皮下脂肪,但是內臟脂肪也有可能會被累及。如果飲食富含飽和脂肪和單糖,且體力活動程度較低,會伴隨有全面的體重增加以及脂肪沉積增加。

針對HIV感染者危險因素:

無論抗病毒治療採用何種方案如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NRTI)、蛋白酶抑制劑(proteinase inhibitor,PI)、整合酶抑制劑(integrase inhibitors,INSTI)[3]、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RTI)等,治療是影響脂肪萎縮的最大風險,既往出現機率最大的藥物司他夫定已經被淘汰,但有數據顯示齊多夫定(AZT)治療者中發生脂肪萎縮風險為10%~20%[3],同與接受治療的個體年齡>40歲、治療前CD4+T淋巴細胞計數較低(計數<200細胞/μl)等有關。

篩查患者是否存在脂肪萎縮

依賴於患者的病史、HIV治療史並尋找通常與體重或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的變化無關的皮下脂肪減少的證據。

在HIV 流行和治療早期,體重的增加曾經是判斷治療效果、臨床改善的重要指標。隨著抗病毒治療時間延長,合併症的增加,體重的增加將成為HIV 感染者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體重的增加是否會成為引起高血脂和心臟病的風險因素呢?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使用抗病毒藥物可能導致統計上顯著的體重增加,甚至導致臨床肥胖。由於尚不清楚這些變化是否具有臨床意義,開展評估體重對HIV感染者的影響是臨床急需的研究。

與BMI正常人群相比,BMI>30的HIV陰性人群預期壽命要短4年。然而有些時候,ART後體重增加被描述為一種很好的現象,是“恢復健康”效應的一部分。此外,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都在應對普通人口中肥胖率不斷上升的問題。超重(BMI>25kg/m2)是HIV陽性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的重要危險因素。

對臨床醫生來說,觀察並記錄患者的體重是日常診療的一項內容,關注患者體重的影響因素也是臨床問診的內容。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整合酶可能對患者的體重增加起到促進作用。部分文獻提示需要評估NRTIs、INSTI等藥物對體重的潛在額外影響。在整合酶抑制劑廣泛應用之前,美國NA-ACCORD研究(樣本量>14000人)在2015年的分析中描述了一線ART治療的患者體重增加。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3年後,22%基線體重指數(BMI,18.5~24.9 kg/m2)正常的個體出現超重(BMI, 25~29.9 kg/m2),18%的基線體重超標的個體出現肥胖(BMI>30)。體重指數的增長在女性中最大,在一些亞組中,體重指數的增長超過了年齡匹配的人口控制指數。

關注艾滋病患者體重、血脂和脂肪情況

關注整合酶對體重的影響,尤其含多替拉韋(DTG)方案

2017年至2018年,四項觀察性隊列研究的結果表明,使用整合酶抑制劑與體重增加有關,尤其是在女性中。

2017發表在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上的研究共納入495名患者,136名從含依非韋倫(EFV)方案更換到含INSTI方案,34名從含EFV方案更換到含PI方案,剩餘維持含EFV方案。治療18個月後,含INSTI方案組體重平均增加2.9kg(含DTG方案組增加了5.3kg),而維持含EFV方案組僅增加0.7kg,含PI組僅增加0.7kg,對於一線使用EFV病毒抑制患者,更換到INSTI方案,會顯著增加體重。

另一項2019年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1152名初治患者中356名使用含INSTI的方案,其中38%的患者使用含DTG方案,44%的患者使用含艾維雷韋(EVG)方案,18%的患者使用含RAL方案。治療18個月後,含DTG方案組的體重增加明顯高於其它方案,DTG組增加6kg,拉替拉韋鉀(RAL)組增加3.4kg,EVG組增加0.5kg。

其他核苷類藥物的影響:

AMBER trial:與替諾福韋/恩曲他濱/達蘆那韋/可比司它(TDF/FTC/DRV/c,0.8 kg)相比,使用替諾福韋甲酰胺/恩曲他濱/達蘆那韋/可比司它(TAF/FTC/DRV/c,+1.8kg)一線治療的個體體重增加更大。

German cohort study:從TDF轉換到TAF後體重平均增加2.3公斤(以前的研究並沒有觀察到)。

STEAL study:評估隨機切換到阿巴卡韋或替諾福韋 96周,阿巴卡韋組的體重增加比對照組高1公斤。

迄今為止評估的三項研究表明,與其他NRTI相比,TDF/FTC的體重增幅較小。目前還不清楚是否其他NRTIs實際上導致體重增加。也可以理解,TAF或者阿巴卡韋(ABC)對於體重的影響是中性的。

目前不能確定這些藥物因素對體重影響的結果是利或弊,但控制體重增加降低對血脂和CVD的風險是需要的。

對我國廣大艾滋病專科醫生來說,監測ART患者的血脂已經成為其常規工作內容。既往文獻和講座已經分享了很多降血脂的原則和診斷標準,本文就不再贅述。同時,存在血管疾病臨床證據的患者、或有高血脂風險的的患者應當接受調脂治療,而不是單純調整生活方式。由於降血脂藥物與ART治療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紛繁複雜,聯合治療時可以選擇降血脂藥物。

針對無較高CVD風險的個體而言,臨床醫生需要為患者推薦生活方式干預[7]。《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18)》已經提出“全病程綜合管理”的概念。因此,這些疾病的管理和診療應當由HIV專科診療醫生根據其經驗在多學科聯合的情況下進行。

關注艾滋病患者體重、血脂和脂肪情況

隨著年齡的增加,心血管事件逐漸增多,所以提前干預的話就會早期受益。

有關艾滋病相關問題及隱私可以關注並私信李平醫生,健康路上有我陪伴!

參考及引用資料:關愛匯,深圳三醫院彭巧麗醫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