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扶正養陽,三伏灸之前,你要知道的5件事

現在正值夏季,氣溫越來越高,身體陽氣充沛,中國傳統醫學提倡“冬病夏治”,抓住人體陽氣最盛的時機治療一些虛寒之症。

現在三伏天漸行漸近,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三伏天向來也有三伏灸的傳統,許多養生人士已經“磨刀霍霍”準備開始艾灸了。

艾灸扶正養陽,三伏灸之前,你要知道的5件事

說起艾灸,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但嫋嫋煙氣總是為艾灸蒙上了一層神祕感,可是對於艾草大家肯定熟悉,端午有在家中放置艾草辟邪的傳統,《本草綱目》曾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將艾葉晒乾搗碎後,能夠製成我們所熟悉的艾柱、艾條,用艾柱、艾條燻烤穴位即為艾灸,其實艾灸屬於鍼灸,源於遠古時期人們學會用火之後,可謂是歷史非常悠久了。

艾灸時產生艾熱,艾熱刺激相應穴位,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驅寒除溼,還具有增強免疫力,防病治病等功效。艾灸應用範圍廣,且沒有毒副作用。

艾灸扶正養陽,三伏灸之前,你要知道的5件事

但是艾灸時也有一些事項需要注意。

1、艾灸毛孔張開,這時要注意不要空調或風直吹,注意不要著涼。

2、艾灸的位置要注意,顏面部、關節部位、大血管處以及皮薄、肌少或筋肉結聚處不要艾灸。

3、艾灸時注意避免燙傷,要避免火災的發生。

艾灸扶正養陽,三伏灸之前,你要知道的5件事

4、艾灸需掌握適應症,最好到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艾灸,如具有熱症、高血壓、貧血、傳染病、身體虛弱等症狀都不宜艾灸,妊娠期女性,經期女性艾灸時需要謹慎,腰骶部不宜艾灸。

5、若無特殊的病症,不宜每日艾灸,易導致上火。而且艾灸時應控制好時間,3-5分鐘即可,時間不宜過長。艾灸時注意循序漸進,剛剛艾灸時注意時間與灸具的量。

艾灸做完之後,我們需要休息15分鐘,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不要抱小孩,要注意保暖,但是切記的是艾灸完之後不要立刻洗澡,洗澡需要大約四個小時之後,在艾灸完之後也不要喝涼水,避免出現水皰等不適的情況發生,也不要吃一些刺激性,或者是生冷的食物,這對我們的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