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

前段時間和某銘去廣西民族博物館看展,這個博物館我已經去過好幾次,但都看得比較粗疏,這次準備好好看看,把展品照片都拍回來。

"

前段時間和某銘去廣西民族博物館看展,這個博物館我已經去過好幾次,但都看得比較粗疏,這次準備好好看看,把展品照片都拍回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

突然我看到一個很眼熟的東西,我說咦,這東西我家裡就有一個啊!

"

前段時間和某銘去廣西民族博物館看展,這個博物館我已經去過好幾次,但都看得比較粗疏,這次準備好好看看,把展品照片都拍回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

突然我看到一個很眼熟的東西,我說咦,這東西我家裡就有一個啊!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展出的“渡河公”香囊

大概三四年前,我做班主任時,有個家在百色市田林縣的女生假期收假回來,送了我一個小禮物,說是她家附近一個大媽做的。我覺得這種造型很有意思,像是一個小人兒抱著個圓丟丟的抱枕,我說這有什麼寓意呢,是不是有什麼生殖崇拜的內涵啊,這叫什麼名字?她說,這叫“布麼”。

"

前段時間和某銘去廣西民族博物館看展,這個博物館我已經去過好幾次,但都看得比較粗疏,這次準備好好看看,把展品照片都拍回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

突然我看到一個很眼熟的東西,我說咦,這東西我家裡就有一個啊!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展出的“渡河公”香囊

大概三四年前,我做班主任時,有個家在百色市田林縣的女生假期收假回來,送了我一個小禮物,說是她家附近一個大媽做的。我覺得這種造型很有意思,像是一個小人兒抱著個圓丟丟的抱枕,我說這有什麼寓意呢,是不是有什麼生殖崇拜的內涵啊,這叫什麼名字?她說,這叫“布麼”。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

前段時間和某銘去廣西民族博物館看展,這個博物館我已經去過好幾次,但都看得比較粗疏,這次準備好好看看,把展品照片都拍回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

突然我看到一個很眼熟的東西,我說咦,這東西我家裡就有一個啊!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展出的“渡河公”香囊

大概三四年前,我做班主任時,有個家在百色市田林縣的女生假期收假回來,送了我一個小禮物,說是她家附近一個大媽做的。我覺得這種造型很有意思,像是一個小人兒抱著個圓丟丟的抱枕,我說這有什麼寓意呢,是不是有什麼生殖崇拜的內涵啊,這叫什麼名字?她說,這叫“布麼”。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麼教是廣西少數民族的民間宗教,早先廣西曾出版過一本《壯族麼經布洛陀影印譯註》,即此教的經書。廣西百色市田陽縣敢壯山壯族布洛陀文化遺址,就是麼教最高神祗布洛陀的“聖地”。

"

前段時間和某銘去廣西民族博物館看展,這個博物館我已經去過好幾次,但都看得比較粗疏,這次準備好好看看,把展品照片都拍回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

突然我看到一個很眼熟的東西,我說咦,這東西我家裡就有一個啊!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展出的“渡河公”香囊

大概三四年前,我做班主任時,有個家在百色市田林縣的女生假期收假回來,送了我一個小禮物,說是她家附近一個大媽做的。我覺得這種造型很有意思,像是一個小人兒抱著個圓丟丟的抱枕,我說這有什麼寓意呢,是不是有什麼生殖崇拜的內涵啊,這叫什麼名字?她說,這叫“布麼”。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麼教是廣西少數民族的民間宗教,早先廣西曾出版過一本《壯族麼經布洛陀影印譯註》,即此教的經書。廣西百色市田陽縣敢壯山壯族布洛陀文化遺址,就是麼教最高神祗布洛陀的“聖地”。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田陽敢壯山的布洛陀祭祖

麼教現在大約仍在小範圍流行,它和師公教等其他廣西本地宗教有點“傻傻分不清楚”。在廣西,民間信仰還有一定生命力。我的住處旁邊是一個村民安置小區,遇到一些節慶或者老人去世,就請來師公、道公轟轟烈烈地唱跳吹打,每次我散步走過他們的長篷,聽著一聲一聲的鑼響,看著師公、道公的舞姿,就總想起蕭紅《呼蘭河傳》裡的: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似,為什麼這麼悲涼。……

跳到了夜靜時分,又是送神回山。送神回山的鼓,個個都打得漂亮。

我對這個女生說,你看這個東西,很精緻,很有手感,裡面紮紮實實填的都是藥材(包含艾草、白芷,蒼朮等,在上林縣俗稱“香艾”。隔了四年,我再拿起來聞,還有一股淡淡的艾草香),還有些神神祕祕的民間宗教氣息,我非常喜歡這種小工藝品啊。你們不如學學這個怎麼做的,拿來開個網店賣賣啦,或者教師節送給別的老師,都可以。

她去問了一下,似乎各種準備都很繁難,對於當代女大學生來說,這種手工縫製也並不那麼好學。我心想既然不好操作,那就算了,不打它主意了。我有心跟大媽多買幾個,一問,她送我這款是“大款”,其實就是小孩拳頭那麼大,一個要賣28塊錢,“小款”也要20塊左右,於是我認為我有一個把玩把玩,就行了……

"

前段時間和某銘去廣西民族博物館看展,這個博物館我已經去過好幾次,但都看得比較粗疏,這次準備好好看看,把展品照片都拍回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

突然我看到一個很眼熟的東西,我說咦,這東西我家裡就有一個啊!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展出的“渡河公”香囊

大概三四年前,我做班主任時,有個家在百色市田林縣的女生假期收假回來,送了我一個小禮物,說是她家附近一個大媽做的。我覺得這種造型很有意思,像是一個小人兒抱著個圓丟丟的抱枕,我說這有什麼寓意呢,是不是有什麼生殖崇拜的內涵啊,這叫什麼名字?她說,這叫“布麼”。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麼教是廣西少數民族的民間宗教,早先廣西曾出版過一本《壯族麼經布洛陀影印譯註》,即此教的經書。廣西百色市田陽縣敢壯山壯族布洛陀文化遺址,就是麼教最高神祗布洛陀的“聖地”。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田陽敢壯山的布洛陀祭祖

麼教現在大約仍在小範圍流行,它和師公教等其他廣西本地宗教有點“傻傻分不清楚”。在廣西,民間信仰還有一定生命力。我的住處旁邊是一個村民安置小區,遇到一些節慶或者老人去世,就請來師公、道公轟轟烈烈地唱跳吹打,每次我散步走過他們的長篷,聽著一聲一聲的鑼響,看著師公、道公的舞姿,就總想起蕭紅《呼蘭河傳》裡的: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似,為什麼這麼悲涼。……

跳到了夜靜時分,又是送神回山。送神回山的鼓,個個都打得漂亮。

我對這個女生說,你看這個東西,很精緻,很有手感,裡面紮紮實實填的都是藥材(包含艾草、白芷,蒼朮等,在上林縣俗稱“香艾”。隔了四年,我再拿起來聞,還有一股淡淡的艾草香),還有些神神祕祕的民間宗教氣息,我非常喜歡這種小工藝品啊。你們不如學學這個怎麼做的,拿來開個網店賣賣啦,或者教師節送給別的老師,都可以。

她去問了一下,似乎各種準備都很繁難,對於當代女大學生來說,這種手工縫製也並不那麼好學。我心想既然不好操作,那就算了,不打它主意了。我有心跟大媽多買幾個,一問,她送我這款是“大款”,其實就是小孩拳頭那麼大,一個要賣28塊錢,“小款”也要20塊左右,於是我認為我有一個把玩把玩,就行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上林縣的渡河公香囊製作過程

直到在博物館裡看見,我才發現,原來它大有來頭。

“渡河公”我早就知道,一直以為只是個民俗節慶活動。如今我們提起渡河公,第一反應是廣西上林縣的傳統民俗節日,與端午節大有關聯。但我一直沒有去上林實地觀摩過,也就忽略了渡河公還有配套的“法寶”——專用的香囊。我更沒想到,這個因上林而出名的“渡河公”香囊,百色市田林縣也能做,實際上它所輻射的區域甚至遠到了廣東連山。

"

前段時間和某銘去廣西民族博物館看展,這個博物館我已經去過好幾次,但都看得比較粗疏,這次準備好好看看,把展品照片都拍回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

突然我看到一個很眼熟的東西,我說咦,這東西我家裡就有一個啊!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展出的“渡河公”香囊

大概三四年前,我做班主任時,有個家在百色市田林縣的女生假期收假回來,送了我一個小禮物,說是她家附近一個大媽做的。我覺得這種造型很有意思,像是一個小人兒抱著個圓丟丟的抱枕,我說這有什麼寓意呢,是不是有什麼生殖崇拜的內涵啊,這叫什麼名字?她說,這叫“布麼”。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麼教是廣西少數民族的民間宗教,早先廣西曾出版過一本《壯族麼經布洛陀影印譯註》,即此教的經書。廣西百色市田陽縣敢壯山壯族布洛陀文化遺址,就是麼教最高神祗布洛陀的“聖地”。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田陽敢壯山的布洛陀祭祖

麼教現在大約仍在小範圍流行,它和師公教等其他廣西本地宗教有點“傻傻分不清楚”。在廣西,民間信仰還有一定生命力。我的住處旁邊是一個村民安置小區,遇到一些節慶或者老人去世,就請來師公、道公轟轟烈烈地唱跳吹打,每次我散步走過他們的長篷,聽著一聲一聲的鑼響,看著師公、道公的舞姿,就總想起蕭紅《呼蘭河傳》裡的: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似,為什麼這麼悲涼。……

跳到了夜靜時分,又是送神回山。送神回山的鼓,個個都打得漂亮。

我對這個女生說,你看這個東西,很精緻,很有手感,裡面紮紮實實填的都是藥材(包含艾草、白芷,蒼朮等,在上林縣俗稱“香艾”。隔了四年,我再拿起來聞,還有一股淡淡的艾草香),還有些神神祕祕的民間宗教氣息,我非常喜歡這種小工藝品啊。你們不如學學這個怎麼做的,拿來開個網店賣賣啦,或者教師節送給別的老師,都可以。

她去問了一下,似乎各種準備都很繁難,對於當代女大學生來說,這種手工縫製也並不那麼好學。我心想既然不好操作,那就算了,不打它主意了。我有心跟大媽多買幾個,一問,她送我這款是“大款”,其實就是小孩拳頭那麼大,一個要賣28塊錢,“小款”也要20塊左右,於是我認為我有一個把玩把玩,就行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上林縣的渡河公香囊製作過程

直到在博物館裡看見,我才發現,原來它大有來頭。

“渡河公”我早就知道,一直以為只是個民俗節慶活動。如今我們提起渡河公,第一反應是廣西上林縣的傳統民俗節日,與端午節大有關聯。但我一直沒有去上林實地觀摩過,也就忽略了渡河公還有配套的“法寶”——專用的香囊。我更沒想到,這個因上林而出名的“渡河公”香囊,百色市田林縣也能做,實際上它所輻射的區域甚至遠到了廣東連山。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上林縣“渡河公”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上林縣三裡鎮的壯民們完成祭拜之後,下午的時候就到匯水河畔“放渡”。在早先的習俗裡,各家的婦人們五月初一縫製好新的“渡河公”香囊,掛戴在身上,放到河裡漂走的是去年舊的“渡河公”。如今應該沒有每年換戴“渡河公”香囊的習俗了吧……

在“放渡”儀式中,“渡河公”香囊和粽子放在竹木片紮成的小船(早年多為比較簡陋的竹排形式,如今經濟能力強了,生活水平提升了,船的檔次也跟著上去了,據說還有做成“巨輪”的)上,在船上點上紅蠟燭,看著小船漂走。

"

前段時間和某銘去廣西民族博物館看展,這個博物館我已經去過好幾次,但都看得比較粗疏,這次準備好好看看,把展品照片都拍回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

突然我看到一個很眼熟的東西,我說咦,這東西我家裡就有一個啊!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展出的“渡河公”香囊

大概三四年前,我做班主任時,有個家在百色市田林縣的女生假期收假回來,送了我一個小禮物,說是她家附近一個大媽做的。我覺得這種造型很有意思,像是一個小人兒抱著個圓丟丟的抱枕,我說這有什麼寓意呢,是不是有什麼生殖崇拜的內涵啊,這叫什麼名字?她說,這叫“布麼”。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麼教是廣西少數民族的民間宗教,早先廣西曾出版過一本《壯族麼經布洛陀影印譯註》,即此教的經書。廣西百色市田陽縣敢壯山壯族布洛陀文化遺址,就是麼教最高神祗布洛陀的“聖地”。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田陽敢壯山的布洛陀祭祖

麼教現在大約仍在小範圍流行,它和師公教等其他廣西本地宗教有點“傻傻分不清楚”。在廣西,民間信仰還有一定生命力。我的住處旁邊是一個村民安置小區,遇到一些節慶或者老人去世,就請來師公、道公轟轟烈烈地唱跳吹打,每次我散步走過他們的長篷,聽著一聲一聲的鑼響,看著師公、道公的舞姿,就總想起蕭紅《呼蘭河傳》裡的: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似,為什麼這麼悲涼。……

跳到了夜靜時分,又是送神回山。送神回山的鼓,個個都打得漂亮。

我對這個女生說,你看這個東西,很精緻,很有手感,裡面紮紮實實填的都是藥材(包含艾草、白芷,蒼朮等,在上林縣俗稱“香艾”。隔了四年,我再拿起來聞,還有一股淡淡的艾草香),還有些神神祕祕的民間宗教氣息,我非常喜歡這種小工藝品啊。你們不如學學這個怎麼做的,拿來開個網店賣賣啦,或者教師節送給別的老師,都可以。

她去問了一下,似乎各種準備都很繁難,對於當代女大學生來說,這種手工縫製也並不那麼好學。我心想既然不好操作,那就算了,不打它主意了。我有心跟大媽多買幾個,一問,她送我這款是“大款”,其實就是小孩拳頭那麼大,一個要賣28塊錢,“小款”也要20塊左右,於是我認為我有一個把玩把玩,就行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上林縣的渡河公香囊製作過程

直到在博物館裡看見,我才發現,原來它大有來頭。

“渡河公”我早就知道,一直以為只是個民俗節慶活動。如今我們提起渡河公,第一反應是廣西上林縣的傳統民俗節日,與端午節大有關聯。但我一直沒有去上林實地觀摩過,也就忽略了渡河公還有配套的“法寶”——專用的香囊。我更沒想到,這個因上林而出名的“渡河公”香囊,百色市田林縣也能做,實際上它所輻射的區域甚至遠到了廣東連山。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上林縣“渡河公”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上林縣三裡鎮的壯民們完成祭拜之後,下午的時候就到匯水河畔“放渡”。在早先的習俗裡,各家的婦人們五月初一縫製好新的“渡河公”香囊,掛戴在身上,放到河裡漂走的是去年舊的“渡河公”。如今應該沒有每年換戴“渡河公”香囊的習俗了吧……

在“放渡”儀式中,“渡河公”香囊和粽子放在竹木片紮成的小船(早年多為比較簡陋的竹排形式,如今經濟能力強了,生活水平提升了,船的檔次也跟著上去了,據說還有做成“巨輪”的)上,在船上點上紅蠟燭,看著小船漂走。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

前段時間和某銘去廣西民族博物館看展,這個博物館我已經去過好幾次,但都看得比較粗疏,這次準備好好看看,把展品照片都拍回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

突然我看到一個很眼熟的東西,我說咦,這東西我家裡就有一個啊!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展出的“渡河公”香囊

大概三四年前,我做班主任時,有個家在百色市田林縣的女生假期收假回來,送了我一個小禮物,說是她家附近一個大媽做的。我覺得這種造型很有意思,像是一個小人兒抱著個圓丟丟的抱枕,我說這有什麼寓意呢,是不是有什麼生殖崇拜的內涵啊,這叫什麼名字?她說,這叫“布麼”。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麼教是廣西少數民族的民間宗教,早先廣西曾出版過一本《壯族麼經布洛陀影印譯註》,即此教的經書。廣西百色市田陽縣敢壯山壯族布洛陀文化遺址,就是麼教最高神祗布洛陀的“聖地”。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田陽敢壯山的布洛陀祭祖

麼教現在大約仍在小範圍流行,它和師公教等其他廣西本地宗教有點“傻傻分不清楚”。在廣西,民間信仰還有一定生命力。我的住處旁邊是一個村民安置小區,遇到一些節慶或者老人去世,就請來師公、道公轟轟烈烈地唱跳吹打,每次我散步走過他們的長篷,聽著一聲一聲的鑼響,看著師公、道公的舞姿,就總想起蕭紅《呼蘭河傳》裡的: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似,為什麼這麼悲涼。……

跳到了夜靜時分,又是送神回山。送神回山的鼓,個個都打得漂亮。

我對這個女生說,你看這個東西,很精緻,很有手感,裡面紮紮實實填的都是藥材(包含艾草、白芷,蒼朮等,在上林縣俗稱“香艾”。隔了四年,我再拿起來聞,還有一股淡淡的艾草香),還有些神神祕祕的民間宗教氣息,我非常喜歡這種小工藝品啊。你們不如學學這個怎麼做的,拿來開個網店賣賣啦,或者教師節送給別的老師,都可以。

她去問了一下,似乎各種準備都很繁難,對於當代女大學生來說,這種手工縫製也並不那麼好學。我心想既然不好操作,那就算了,不打它主意了。我有心跟大媽多買幾個,一問,她送我這款是“大款”,其實就是小孩拳頭那麼大,一個要賣28塊錢,“小款”也要20塊左右,於是我認為我有一個把玩把玩,就行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上林縣的渡河公香囊製作過程

直到在博物館裡看見,我才發現,原來它大有來頭。

“渡河公”我早就知道,一直以為只是個民俗節慶活動。如今我們提起渡河公,第一反應是廣西上林縣的傳統民俗節日,與端午節大有關聯。但我一直沒有去上林實地觀摩過,也就忽略了渡河公還有配套的“法寶”——專用的香囊。我更沒想到,這個因上林而出名的“渡河公”香囊,百色市田林縣也能做,實際上它所輻射的區域甚至遠到了廣東連山。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上林縣“渡河公”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上林縣三裡鎮的壯民們完成祭拜之後,下午的時候就到匯水河畔“放渡”。在早先的習俗裡,各家的婦人們五月初一縫製好新的“渡河公”香囊,掛戴在身上,放到河裡漂走的是去年舊的“渡河公”。如今應該沒有每年換戴“渡河公”香囊的習俗了吧……

在“放渡”儀式中,“渡河公”香囊和粽子放在竹木片紮成的小船(早年多為比較簡陋的竹排形式,如今經濟能力強了,生活水平提升了,船的檔次也跟著上去了,據說還有做成“巨輪”的)上,在船上點上紅蠟燭,看著小船漂走。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這小船,做起來也不容易啊

“渡河公”這種活動,有文獻可查的歷史並不很長,大約有四百多年,通常認為是明代出現的。有一種說法,“渡河公”和大洪水傳說有關。大洪水之後,只剩倆兄妹因為抱著個大南瓜而倖存,之後兄妹結為夫婦,繁衍人類。香囊上這個懷裡抱著的圓丟丟的“抱枕”,就是他倆抱著的大南瓜。不過在一些研究者採訪80多歲的渡河公香囊製作師傅龐龍英老人時,他說本來抱的是石頭:

起初無臉抱石頭樣子太難看,孩童不喜歡不願意系掛,大人都覺得不帶不能辟邪,所以決定改進成形象可愛點的形象,這樣小孩也更容易接受,至於選擇南瓜或許是因為舊時三裡及附近生長很多南瓜,南瓜在三裡很受歡迎,自然就想到用南瓜了。(見肖怡芊《上林三裡“渡河公”節俗傳承與保護研究 》)

這種“有臉抱南瓜”的,就是我在廣西民族博物館所見的那款。至於我手裡的這個,是“無臉抱南瓜”的。可能是因為看多了,我反而覺得“無臉抱南瓜”也挺好看的……

"

前段時間和某銘去廣西民族博物館看展,這個博物館我已經去過好幾次,但都看得比較粗疏,這次準備好好看看,把展品照片都拍回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

突然我看到一個很眼熟的東西,我說咦,這東西我家裡就有一個啊!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展出的“渡河公”香囊

大概三四年前,我做班主任時,有個家在百色市田林縣的女生假期收假回來,送了我一個小禮物,說是她家附近一個大媽做的。我覺得這種造型很有意思,像是一個小人兒抱著個圓丟丟的抱枕,我說這有什麼寓意呢,是不是有什麼生殖崇拜的內涵啊,這叫什麼名字?她說,這叫“布麼”。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麼教是廣西少數民族的民間宗教,早先廣西曾出版過一本《壯族麼經布洛陀影印譯註》,即此教的經書。廣西百色市田陽縣敢壯山壯族布洛陀文化遺址,就是麼教最高神祗布洛陀的“聖地”。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田陽敢壯山的布洛陀祭祖

麼教現在大約仍在小範圍流行,它和師公教等其他廣西本地宗教有點“傻傻分不清楚”。在廣西,民間信仰還有一定生命力。我的住處旁邊是一個村民安置小區,遇到一些節慶或者老人去世,就請來師公、道公轟轟烈烈地唱跳吹打,每次我散步走過他們的長篷,聽著一聲一聲的鑼響,看著師公、道公的舞姿,就總想起蕭紅《呼蘭河傳》裡的: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似,為什麼這麼悲涼。……

跳到了夜靜時分,又是送神回山。送神回山的鼓,個個都打得漂亮。

我對這個女生說,你看這個東西,很精緻,很有手感,裡面紮紮實實填的都是藥材(包含艾草、白芷,蒼朮等,在上林縣俗稱“香艾”。隔了四年,我再拿起來聞,還有一股淡淡的艾草香),還有些神神祕祕的民間宗教氣息,我非常喜歡這種小工藝品啊。你們不如學學這個怎麼做的,拿來開個網店賣賣啦,或者教師節送給別的老師,都可以。

她去問了一下,似乎各種準備都很繁難,對於當代女大學生來說,這種手工縫製也並不那麼好學。我心想既然不好操作,那就算了,不打它主意了。我有心跟大媽多買幾個,一問,她送我這款是“大款”,其實就是小孩拳頭那麼大,一個要賣28塊錢,“小款”也要20塊左右,於是我認為我有一個把玩把玩,就行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上林縣的渡河公香囊製作過程

直到在博物館裡看見,我才發現,原來它大有來頭。

“渡河公”我早就知道,一直以為只是個民俗節慶活動。如今我們提起渡河公,第一反應是廣西上林縣的傳統民俗節日,與端午節大有關聯。但我一直沒有去上林實地觀摩過,也就忽略了渡河公還有配套的“法寶”——專用的香囊。我更沒想到,這個因上林而出名的“渡河公”香囊,百色市田林縣也能做,實際上它所輻射的區域甚至遠到了廣東連山。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上林縣“渡河公”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上林縣三裡鎮的壯民們完成祭拜之後,下午的時候就到匯水河畔“放渡”。在早先的習俗裡,各家的婦人們五月初一縫製好新的“渡河公”香囊,掛戴在身上,放到河裡漂走的是去年舊的“渡河公”。如今應該沒有每年換戴“渡河公”香囊的習俗了吧……

在“放渡”儀式中,“渡河公”香囊和粽子放在竹木片紮成的小船(早年多為比較簡陋的竹排形式,如今經濟能力強了,生活水平提升了,船的檔次也跟著上去了,據說還有做成“巨輪”的)上,在船上點上紅蠟燭,看著小船漂走。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這小船,做起來也不容易啊

“渡河公”這種活動,有文獻可查的歷史並不很長,大約有四百多年,通常認為是明代出現的。有一種說法,“渡河公”和大洪水傳說有關。大洪水之後,只剩倆兄妹因為抱著個大南瓜而倖存,之後兄妹結為夫婦,繁衍人類。香囊上這個懷裡抱著的圓丟丟的“抱枕”,就是他倆抱著的大南瓜。不過在一些研究者採訪80多歲的渡河公香囊製作師傅龐龍英老人時,他說本來抱的是石頭:

起初無臉抱石頭樣子太難看,孩童不喜歡不願意系掛,大人都覺得不帶不能辟邪,所以決定改進成形象可愛點的形象,這樣小孩也更容易接受,至於選擇南瓜或許是因為舊時三裡及附近生長很多南瓜,南瓜在三裡很受歡迎,自然就想到用南瓜了。(見肖怡芊《上林三裡“渡河公”節俗傳承與保護研究 》)

這種“有臉抱南瓜”的,就是我在廣西民族博物館所見的那款。至於我手裡的這個,是“無臉抱南瓜”的。可能是因為看多了,我反而覺得“無臉抱南瓜”也挺好看的……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還有一種說法,這是端午節屈原祭祀活動的一種“變形”。我倒以為,這更可靠一些。畢竟龐龍英老人說了他抱的是石頭……

"

前段時間和某銘去廣西民族博物館看展,這個博物館我已經去過好幾次,但都看得比較粗疏,這次準備好好看看,把展品照片都拍回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

突然我看到一個很眼熟的東西,我說咦,這東西我家裡就有一個啊!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展出的“渡河公”香囊

大概三四年前,我做班主任時,有個家在百色市田林縣的女生假期收假回來,送了我一個小禮物,說是她家附近一個大媽做的。我覺得這種造型很有意思,像是一個小人兒抱著個圓丟丟的抱枕,我說這有什麼寓意呢,是不是有什麼生殖崇拜的內涵啊,這叫什麼名字?她說,這叫“布麼”。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麼教是廣西少數民族的民間宗教,早先廣西曾出版過一本《壯族麼經布洛陀影印譯註》,即此教的經書。廣西百色市田陽縣敢壯山壯族布洛陀文化遺址,就是麼教最高神祗布洛陀的“聖地”。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田陽敢壯山的布洛陀祭祖

麼教現在大約仍在小範圍流行,它和師公教等其他廣西本地宗教有點“傻傻分不清楚”。在廣西,民間信仰還有一定生命力。我的住處旁邊是一個村民安置小區,遇到一些節慶或者老人去世,就請來師公、道公轟轟烈烈地唱跳吹打,每次我散步走過他們的長篷,聽著一聲一聲的鑼響,看著師公、道公的舞姿,就總想起蕭紅《呼蘭河傳》裡的: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似,為什麼這麼悲涼。……

跳到了夜靜時分,又是送神回山。送神回山的鼓,個個都打得漂亮。

我對這個女生說,你看這個東西,很精緻,很有手感,裡面紮紮實實填的都是藥材(包含艾草、白芷,蒼朮等,在上林縣俗稱“香艾”。隔了四年,我再拿起來聞,還有一股淡淡的艾草香),還有些神神祕祕的民間宗教氣息,我非常喜歡這種小工藝品啊。你們不如學學這個怎麼做的,拿來開個網店賣賣啦,或者教師節送給別的老師,都可以。

她去問了一下,似乎各種準備都很繁難,對於當代女大學生來說,這種手工縫製也並不那麼好學。我心想既然不好操作,那就算了,不打它主意了。我有心跟大媽多買幾個,一問,她送我這款是“大款”,其實就是小孩拳頭那麼大,一個要賣28塊錢,“小款”也要20塊左右,於是我認為我有一個把玩把玩,就行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上林縣的渡河公香囊製作過程

直到在博物館裡看見,我才發現,原來它大有來頭。

“渡河公”我早就知道,一直以為只是個民俗節慶活動。如今我們提起渡河公,第一反應是廣西上林縣的傳統民俗節日,與端午節大有關聯。但我一直沒有去上林實地觀摩過,也就忽略了渡河公還有配套的“法寶”——專用的香囊。我更沒想到,這個因上林而出名的“渡河公”香囊,百色市田林縣也能做,實際上它所輻射的區域甚至遠到了廣東連山。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上林縣“渡河公”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上林縣三裡鎮的壯民們完成祭拜之後,下午的時候就到匯水河畔“放渡”。在早先的習俗裡,各家的婦人們五月初一縫製好新的“渡河公”香囊,掛戴在身上,放到河裡漂走的是去年舊的“渡河公”。如今應該沒有每年換戴“渡河公”香囊的習俗了吧……

在“放渡”儀式中,“渡河公”香囊和粽子放在竹木片紮成的小船(早年多為比較簡陋的竹排形式,如今經濟能力強了,生活水平提升了,船的檔次也跟著上去了,據說還有做成“巨輪”的)上,在船上點上紅蠟燭,看著小船漂走。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這小船,做起來也不容易啊

“渡河公”這種活動,有文獻可查的歷史並不很長,大約有四百多年,通常認為是明代出現的。有一種說法,“渡河公”和大洪水傳說有關。大洪水之後,只剩倆兄妹因為抱著個大南瓜而倖存,之後兄妹結為夫婦,繁衍人類。香囊上這個懷裡抱著的圓丟丟的“抱枕”,就是他倆抱著的大南瓜。不過在一些研究者採訪80多歲的渡河公香囊製作師傅龐龍英老人時,他說本來抱的是石頭:

起初無臉抱石頭樣子太難看,孩童不喜歡不願意系掛,大人都覺得不帶不能辟邪,所以決定改進成形象可愛點的形象,這樣小孩也更容易接受,至於選擇南瓜或許是因為舊時三裡及附近生長很多南瓜,南瓜在三裡很受歡迎,自然就想到用南瓜了。(見肖怡芊《上林三裡“渡河公”節俗傳承與保護研究 》)

這種“有臉抱南瓜”的,就是我在廣西民族博物館所見的那款。至於我手裡的這個,是“無臉抱南瓜”的。可能是因為看多了,我反而覺得“無臉抱南瓜”也挺好看的……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還有一種說法,這是端午節屈原祭祀活動的一種“變形”。我倒以為,這更可靠一些。畢竟龐龍英老人說了他抱的是石頭……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2014年,南寧民族廣場展出的“渡河公”香囊

2002 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上林縣旅遊局向三裡鎮傳統手工藝製作人訂購了 500 多個渡河公作為紀念品贈送給各國來賓,2004 年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三裡鎮傳統手工藝人制作出兩個重達 34 公斤的渡河公。2009 年,上林縣“渡河公”進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今天,“渡河公”儀式已經成為上林縣的一張文化名片。

"

前段時間和某銘去廣西民族博物館看展,這個博物館我已經去過好幾次,但都看得比較粗疏,這次準備好好看看,把展品照片都拍回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

突然我看到一個很眼熟的東西,我說咦,這東西我家裡就有一個啊!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展出的“渡河公”香囊

大概三四年前,我做班主任時,有個家在百色市田林縣的女生假期收假回來,送了我一個小禮物,說是她家附近一個大媽做的。我覺得這種造型很有意思,像是一個小人兒抱著個圓丟丟的抱枕,我說這有什麼寓意呢,是不是有什麼生殖崇拜的內涵啊,這叫什麼名字?她說,這叫“布麼”。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麼教是廣西少數民族的民間宗教,早先廣西曾出版過一本《壯族麼經布洛陀影印譯註》,即此教的經書。廣西百色市田陽縣敢壯山壯族布洛陀文化遺址,就是麼教最高神祗布洛陀的“聖地”。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田陽敢壯山的布洛陀祭祖

麼教現在大約仍在小範圍流行,它和師公教等其他廣西本地宗教有點“傻傻分不清楚”。在廣西,民間信仰還有一定生命力。我的住處旁邊是一個村民安置小區,遇到一些節慶或者老人去世,就請來師公、道公轟轟烈烈地唱跳吹打,每次我散步走過他們的長篷,聽著一聲一聲的鑼響,看著師公、道公的舞姿,就總想起蕭紅《呼蘭河傳》裡的: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似,為什麼這麼悲涼。……

跳到了夜靜時分,又是送神回山。送神回山的鼓,個個都打得漂亮。

我對這個女生說,你看這個東西,很精緻,很有手感,裡面紮紮實實填的都是藥材(包含艾草、白芷,蒼朮等,在上林縣俗稱“香艾”。隔了四年,我再拿起來聞,還有一股淡淡的艾草香),還有些神神祕祕的民間宗教氣息,我非常喜歡這種小工藝品啊。你們不如學學這個怎麼做的,拿來開個網店賣賣啦,或者教師節送給別的老師,都可以。

她去問了一下,似乎各種準備都很繁難,對於當代女大學生來說,這種手工縫製也並不那麼好學。我心想既然不好操作,那就算了,不打它主意了。我有心跟大媽多買幾個,一問,她送我這款是“大款”,其實就是小孩拳頭那麼大,一個要賣28塊錢,“小款”也要20塊左右,於是我認為我有一個把玩把玩,就行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上林縣的渡河公香囊製作過程

直到在博物館裡看見,我才發現,原來它大有來頭。

“渡河公”我早就知道,一直以為只是個民俗節慶活動。如今我們提起渡河公,第一反應是廣西上林縣的傳統民俗節日,與端午節大有關聯。但我一直沒有去上林實地觀摩過,也就忽略了渡河公還有配套的“法寶”——專用的香囊。我更沒想到,這個因上林而出名的“渡河公”香囊,百色市田林縣也能做,實際上它所輻射的區域甚至遠到了廣東連山。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上林縣“渡河公”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上林縣三裡鎮的壯民們完成祭拜之後,下午的時候就到匯水河畔“放渡”。在早先的習俗裡,各家的婦人們五月初一縫製好新的“渡河公”香囊,掛戴在身上,放到河裡漂走的是去年舊的“渡河公”。如今應該沒有每年換戴“渡河公”香囊的習俗了吧……

在“放渡”儀式中,“渡河公”香囊和粽子放在竹木片紮成的小船(早年多為比較簡陋的竹排形式,如今經濟能力強了,生活水平提升了,船的檔次也跟著上去了,據說還有做成“巨輪”的)上,在船上點上紅蠟燭,看著小船漂走。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這小船,做起來也不容易啊

“渡河公”這種活動,有文獻可查的歷史並不很長,大約有四百多年,通常認為是明代出現的。有一種說法,“渡河公”和大洪水傳說有關。大洪水之後,只剩倆兄妹因為抱著個大南瓜而倖存,之後兄妹結為夫婦,繁衍人類。香囊上這個懷裡抱著的圓丟丟的“抱枕”,就是他倆抱著的大南瓜。不過在一些研究者採訪80多歲的渡河公香囊製作師傅龐龍英老人時,他說本來抱的是石頭:

起初無臉抱石頭樣子太難看,孩童不喜歡不願意系掛,大人都覺得不帶不能辟邪,所以決定改進成形象可愛點的形象,這樣小孩也更容易接受,至於選擇南瓜或許是因為舊時三裡及附近生長很多南瓜,南瓜在三裡很受歡迎,自然就想到用南瓜了。(見肖怡芊《上林三裡“渡河公”節俗傳承與保護研究 》)

這種“有臉抱南瓜”的,就是我在廣西民族博物館所見的那款。至於我手裡的這個,是“無臉抱南瓜”的。可能是因為看多了,我反而覺得“無臉抱南瓜”也挺好看的……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還有一種說法,這是端午節屈原祭祀活動的一種“變形”。我倒以為,這更可靠一些。畢竟龐龍英老人說了他抱的是石頭……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2014年,南寧民族廣場展出的“渡河公”香囊

2002 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上林縣旅遊局向三裡鎮傳統手工藝製作人訂購了 500 多個渡河公作為紀念品贈送給各國來賓,2004 年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三裡鎮傳統手工藝人制作出兩個重達 34 公斤的渡河公。2009 年,上林縣“渡河公”進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今天,“渡河公”儀式已經成為上林縣的一張文化名片。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上林縣“渡河公”

我又聞了聞手裡的“渡河公”,氣味持久,清香好聞,造型還可愛,送我的那位女生真有心了。她如今考上了我“媽校”的研究生,轉眼要研二了。

這個我喜歡的小小手工藝品,我認為它最適合懸掛的位置是在車裡。精緻、吉祥、還有令人慾罷不能的提神幽香……

"

前段時間和某銘去廣西民族博物館看展,這個博物館我已經去過好幾次,但都看得比較粗疏,這次準備好好看看,把展品照片都拍回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

突然我看到一個很眼熟的東西,我說咦,這東西我家裡就有一個啊!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展出的“渡河公”香囊

大概三四年前,我做班主任時,有個家在百色市田林縣的女生假期收假回來,送了我一個小禮物,說是她家附近一個大媽做的。我覺得這種造型很有意思,像是一個小人兒抱著個圓丟丟的抱枕,我說這有什麼寓意呢,是不是有什麼生殖崇拜的內涵啊,這叫什麼名字?她說,這叫“布麼”。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麼教是廣西少數民族的民間宗教,早先廣西曾出版過一本《壯族麼經布洛陀影印譯註》,即此教的經書。廣西百色市田陽縣敢壯山壯族布洛陀文化遺址,就是麼教最高神祗布洛陀的“聖地”。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田陽敢壯山的布洛陀祭祖

麼教現在大約仍在小範圍流行,它和師公教等其他廣西本地宗教有點“傻傻分不清楚”。在廣西,民間信仰還有一定生命力。我的住處旁邊是一個村民安置小區,遇到一些節慶或者老人去世,就請來師公、道公轟轟烈烈地唱跳吹打,每次我散步走過他們的長篷,聽著一聲一聲的鑼響,看著師公、道公的舞姿,就總想起蕭紅《呼蘭河傳》裡的: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似,為什麼這麼悲涼。……

跳到了夜靜時分,又是送神回山。送神回山的鼓,個個都打得漂亮。

我對這個女生說,你看這個東西,很精緻,很有手感,裡面紮紮實實填的都是藥材(包含艾草、白芷,蒼朮等,在上林縣俗稱“香艾”。隔了四年,我再拿起來聞,還有一股淡淡的艾草香),還有些神神祕祕的民間宗教氣息,我非常喜歡這種小工藝品啊。你們不如學學這個怎麼做的,拿來開個網店賣賣啦,或者教師節送給別的老師,都可以。

她去問了一下,似乎各種準備都很繁難,對於當代女大學生來說,這種手工縫製也並不那麼好學。我心想既然不好操作,那就算了,不打它主意了。我有心跟大媽多買幾個,一問,她送我這款是“大款”,其實就是小孩拳頭那麼大,一個要賣28塊錢,“小款”也要20塊左右,於是我認為我有一個把玩把玩,就行了……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上林縣的渡河公香囊製作過程

直到在博物館裡看見,我才發現,原來它大有來頭。

“渡河公”我早就知道,一直以為只是個民俗節慶活動。如今我們提起渡河公,第一反應是廣西上林縣的傳統民俗節日,與端午節大有關聯。但我一直沒有去上林實地觀摩過,也就忽略了渡河公還有配套的“法寶”——專用的香囊。我更沒想到,這個因上林而出名的“渡河公”香囊,百色市田林縣也能做,實際上它所輻射的區域甚至遠到了廣東連山。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上林縣“渡河公”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上林縣三裡鎮的壯民們完成祭拜之後,下午的時候就到匯水河畔“放渡”。在早先的習俗裡,各家的婦人們五月初一縫製好新的“渡河公”香囊,掛戴在身上,放到河裡漂走的是去年舊的“渡河公”。如今應該沒有每年換戴“渡河公”香囊的習俗了吧……

在“放渡”儀式中,“渡河公”香囊和粽子放在竹木片紮成的小船(早年多為比較簡陋的竹排形式,如今經濟能力強了,生活水平提升了,船的檔次也跟著上去了,據說還有做成“巨輪”的)上,在船上點上紅蠟燭,看著小船漂走。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這小船,做起來也不容易啊

“渡河公”這種活動,有文獻可查的歷史並不很長,大約有四百多年,通常認為是明代出現的。有一種說法,“渡河公”和大洪水傳說有關。大洪水之後,只剩倆兄妹因為抱著個大南瓜而倖存,之後兄妹結為夫婦,繁衍人類。香囊上這個懷裡抱著的圓丟丟的“抱枕”,就是他倆抱著的大南瓜。不過在一些研究者採訪80多歲的渡河公香囊製作師傅龐龍英老人時,他說本來抱的是石頭:

起初無臉抱石頭樣子太難看,孩童不喜歡不願意系掛,大人都覺得不帶不能辟邪,所以決定改進成形象可愛點的形象,這樣小孩也更容易接受,至於選擇南瓜或許是因為舊時三裡及附近生長很多南瓜,南瓜在三裡很受歡迎,自然就想到用南瓜了。(見肖怡芊《上林三裡“渡河公”節俗傳承與保護研究 》)

這種“有臉抱南瓜”的,就是我在廣西民族博物館所見的那款。至於我手裡的這個,是“無臉抱南瓜”的。可能是因為看多了,我反而覺得“無臉抱南瓜”也挺好看的……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還有一種說法,這是端午節屈原祭祀活動的一種“變形”。我倒以為,這更可靠一些。畢竟龐龍英老人說了他抱的是石頭……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2014年,南寧民族廣場展出的“渡河公”香囊

2002 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上林縣旅遊局向三裡鎮傳統手工藝製作人訂購了 500 多個渡河公作為紀念品贈送給各國來賓,2004 年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三裡鎮傳統手工藝人制作出兩個重達 34 公斤的渡河公。2009 年,上林縣“渡河公”進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今天,“渡河公”儀式已經成為上林縣的一張文化名片。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上林縣“渡河公”

我又聞了聞手裡的“渡河公”,氣味持久,清香好聞,造型還可愛,送我的那位女生真有心了。她如今考上了我“媽校”的研究生,轉眼要研二了。

這個我喜歡的小小手工藝品,我認為它最適合懸掛的位置是在車裡。精緻、吉祥、還有令人慾罷不能的提神幽香……

壯族“渡河公”:濃濃艾草香裡的吉祥儀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