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中醫 穴位 砂仁 生薑 陳皮 健康每日講 2018-12-09

對於溼氣,我們大家通常都是夏天關注,冬天就放任其為所欲為了。

因為夏季溼氣更嚴重,症狀也更明顯。然而你知道嗎?冬季祛溼,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冬季天氣乾燥,所以大家在這時候往往都容易出現怕冷的情況,而且還有人會出現體內溼氣重的情況,在這時候我們就要注意方法解決問題才行,那麼,冬季溼氣重怎麼體現呢?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

1、起床疲憊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早上起床時,正常來說經過了一夜的休養生息都應該是神清氣爽的。但是溼氣重的人會感到身心疲憊,就好像全身都被霧氣籠罩著一樣,腦袋昏沉沒有精神,有種怎麼睡也睡不夠的感覺,這就說明溼氣重了。

2、大便難衝

大便時不成形、便溏,且大便之後,難以擦乾淨,衝馬桶時,總也衝不乾淨,這些症狀都代表體內的溼氣重了,需要抓緊祛溼了!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3、消化不良

溼氣重傷脾胃,脾胃不好就會嚴重影響消化系統,就會產生食慾不振、消化不良,有的還會出現拉肚子,對於兒童體內溼氣重時,還會有大便增多的現象。

4、洗漱時舌苔發白或發黃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因此,脾的好壞,也是可以通過舌頭看出來的。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早起後刷牙前,先找一照鏡子,若舌頭淡紅而潤澤,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則說明脾臟正常。

若舌苔白厚,又滑又溼潤,就代表體內有寒了;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若舌頭的變是白色呈鋸齒形狀,說明體內溼氣很重;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5、關節炎

溼氣過重時,就會引發關節炎,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風溼病。當溼氣侵蝕到關節時,就會導致關節部分氣血運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痠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祛溼三步走,一身清爽

一、飲食調理

1、祛溼茶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木丹陳皮茶,健脾祛溼

主料:蒲公英0.5g、薏苡仁0.3g、木丹0.3g

輔料:砂仁0.2g、赤小豆0.2g、茯苓0.2g、山藥0.2g、甘草0.2g、綠豆0.2g、葛根0.2g、黑豆0.2g、百合0.2g

其他配料:荷葉0.1g、陳皮0.1g、乾薑0.1g、芡實0.1g、冬瓜皮0.1g、淡竹葉0.1g、馬齒莧0.1g、桔梗0.1g、人蔘0.05g、金銀花0.05g、菊花0.05g、紫蘇葉0.05g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解析:蒲公英可瀉火除溼,改善溼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溼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木丹可清熱祛溼、利水滲溼,健脾止瀉。薏苡仁可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溼。

砂仁用於溼阻中焦及脾胃氣滯證。善於化溼行氣,為醒脾和胃的良藥。茯苓可健脾和胃、利水滲溼。赤小豆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山藥健脾胃、止瀉痢。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乾薑用於脾胃虛寒、洩瀉清稀無臭味、腸鳴腹痛者。

綠豆有健脾、除溼利尿。芡實健脾祛溼、固腎止瀉。冬瓜皮健脾養顏、利尿消腫、清熱祛暑、解毒排膿。

馬齒莧清熱解毒,散血消腫,祛除溼氣、利水消腫。陳皮行氣健脾、降逆止嘔、調中開胃、燥溼化痰。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以上24種食材,具有健脾、利溼、排毒的功效,搭配到一起可通過多方面來達到祛溼效果。

2、調味料祛溼

姜、蔥、蒜這些調味品性溫,人體服用了就能夠起到溫補的作用,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去溼氣,同時還能夠有效禦寒。而且中醫會運用芳香植物調料去溼氣、發汗,來對抗感染病,這些芳香植物大部分都是常見的調料!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二、生活調理

1、泡腳祛溼

雙腳是人體很多重要經絡的起源,泡腳不僅利於促進經絡自我調節,而且可以維持人體平衡。

人體很多重要經脈都起源於足部,從腳趾頭開始,一直往上走,通遍全身。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泡腳關鍵,在於經絡的調節作用,能讓局部循環得到改善,有助經絡通暢,調節人體平衡,就可以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泡腳的時候,要想達到最好的祛溼效果,最好是選用39-42度的熱水,晚上9點左右泡,30分鐘即可。泡腳時,加一點白醋或者生薑,效果更好。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2、適當午睡勞逸結合

熬夜傷陰,容易引起陰虛、氣虛,不僅傷害脾胃,五臟都很受傷。要想養生,必須睡好“子午覺”,午覺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更精力充沛地投入下午的工作。

3、避環境的溼

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溼環境中。尤其對溼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①不要直接睡地板

②不狂吃冷飲

③不酗酒

④不喝太多涼茶

⑤少開空調、風扇

⑥穿衣不要露腰腹、注意保暖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三、運動調理

1、運動祛溼

運動不但能強身健體,對於祛溼也是很有效果的!因為運動出汗,可以加速溼氣排出體外。然而不運動的人,體內的溼氣也會越積越多,長時間會導致溼氣太重而傷害身體。

運動時,最好是跑步、健走、游泳等運動,有助於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祛溼效果更勝一籌。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出汗時,祛溼才有效果,最好是微汗,不建議大汗淋漓。冬天運動時,要注意好防寒,否則會得不償失!可以選擇在室內運動。

2、按摩穴位

承山穴

承山穴是我迄今為止發現的去除困擾現代人健康的最大頑症——人體溼氣的最好的穴位。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位置:微微施力墊起腳尖,小腿後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

做法:按摩承山穴拇指翹立,用力點按承山穴,儘量用力,並堅持點住不要放鬆,直至肌肉痙攣緩解為止。

功效:緩解治療小腿肚抽筋(腓腸肌痙攣)、腳部勞累、膝蓋勞累、腰背痛、腰腿痛。治療便祕、脫肛、痔瘡、脾虛、溼氣過重等。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溼透了”,祛溼三招,一身清爽!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