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中醫 中藥 養生 附子 中醫家 中醫家 2017-09-09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引子—

中醫的根是在民間的,中醫也是由民間而發展起來的,如今的民間中醫卻普遍面臨“一證難求”的尷尬,民間中醫究竟如何發展,今天中醫家有幸請到廣東省民間傳統中醫藥學研究會會長李昌海老師,給大家深度剖析這個問題,獻上錦囊妙計。

—訪談人物—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民間中醫的傳承——脈學傳奇

李醫生:我的醫術既有祖傳的成分,也有師承的成分。我之前跟過幾個老師,其中最好的老師是廣州的陸彪。他是一個民間中醫,我在他那裡學了很多脈學知識。好的脈學,不需要病人說症狀,你把了脈之後就可以告訴病人是什麼病。好的脈學,你可以體會出很多具體的內容。比如鼻塞,你就可以把出來是左邊塞還是右邊塞;肩膀疼,是左肩膀還是右肩膀;再比如月經還有幾天要來或者正值行經的第幾天,這都可以把出來。當然脈學還要再結合一些其他的醫學思想,比如玄學。那就可以把出病人這段時間家庭和事業是否順利,也可以把出這個病人是經商還是為官。脈學,其實是一個非常深奧的東西,我剛好有緣分跟到老師學習,所以我是有祖傳和師承這兩部分。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中醫家記者:您剛才談到脈學,我聽很多老師說,脈學也分好多類。有些是微觀的脈學,比如剛才老師您說的病人的症狀,有哪些地方不舒服都可以從脈象上摸出來,那主要是從脈象來分析病人的身體狀況。再深入一點可以從脈象上預測這個人氣機的運轉方向,最主要的就是對處方或鍼灸都可以提供治療方向,都有很大的參考意義是嗎?

李醫生:脈學屬於中醫診斷學裡面的一種,四診裡最難的就是脈診。所以脈診作為臨床辯證的方法之一,這是不可否認的。在我們這個門派裡,我們是根據脈象來開藥的,不是依據病人口中述說的症狀,所以脈診在我們這個學派裡重要性非常大。

中醫家記者:脈學其實比較抽象,就像您說得,不是通過症狀去給病人開藥,您通過把脈已經知道了病人身體的症狀,但是您的這種方式對臨床的參考意義似乎不是很大。其實相當於你是在運用一種像西醫一樣比較精準的檢查方式。那深入一點,您可不可以把這個人氣機運動的方向做一個預測,這個對於我們臨床治療的參考意義會比較大。更深入一點就是您剛才說的,您可以通過把脈知道他現在的一些人生的經歷和目前的心理狀況,或者說他人生的機遇。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李醫生:一個人的脈就是他人品的說明書。很多時候,我可以通過他的脈象看到他母親及子女的疾病,就是從一個人的脈看三代人。就像基因一樣,是與生俱來的,是很難改變的。即使疾病改變了,當時情況有改變,但是整體的發展方向不會改變。

扶陽派民間中醫長壽的養生祕密

我祖輩都是從醫的,父輩這一代沒有學,如果我不學的話就斷了,這就是中醫的傳承遇到問題了,所以我也在從事中醫傳承的工作。祖傳的醫學是火神派,又叫扶陽派,主要是擅長用溫熱性的藥物來治療疾病,也是從鄭欽安那邊發展過來的。按記載,家族裡有個先輩活了256歲,還曾經給軍閥楊生做過保健醫生,我也只是聽爺爺說過有這麼長壽的人。前段時間我們研究會的人員去惠州看望一位老中醫,他已經111歲了,還在給人看診。長壽與注重養生還是有很大關係的,第一要保持愉悅的心情,第二要合理的飲食,不能過飽,也不能過飢,第三要儘量避免食用一些寒涼的食物。

火神派傳承人,附子的妙用

中醫家記者:火神派善用附子,您能給我們簡單分享下附子的使用心得嗎?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李醫生:首先我是重慶人火神派傳承人,尤為喜愛“附子”這味中藥,附子有大毒,如河豚非常美味,但是很毒,每年都有不少人由於河豚的美味而喪屍性命。

附子是一把雙刃劍,是中藥四大主帥之一,又稱“藥中四維”,可見其地位之重要,功效之卓著。歷代醫家盛讚其回陽救逆、善溫五臟之殊功。張仲景可謂善用附子之典範,在《傷寒論》中使用附子之方達到六分之一,被後世廣為應用。

如要用附子不發生醫療事故,就必須在附子的毒性、偏性上好好加以研究。

首先來看附子的毒性,。這是不管醫者是否按指徵用藥都必然存在的。也就是說,即使醫者辨證準確無誤,如果沒有掌握減毒去毒的方法,就有可能發生中毒反應。而一旦發生中毒反應,如不能及早辨識,並及時採取有效的救治措施,一誤再誤,就可能危及生命了。顯然,在這些環節中,減毒去毒方法的充分掌握,是防範附子中毒的關鍵。具體而言,應當包括:炮製、配伍、劑量、煎煮等。以上方面一有不慎,禍不旋踵,必須小心謹慎,時時在意。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附子的偏性。如用在合適的地方,正是醫者求之不得的妙處;而用在不恰當的地方,則為害不小。所以,該用在哪兒,不該用在哪兒,是用附子的首要問題。同時,這也是最難掌握的。說這是首要問題,好理解。為什麼說是最難掌握的呢?有三個原因:

一、附子性熱,當然用在寒證中。問題是,寒熱兩極頗有形似之處,如真寒假熱、真熱假寒,臨床還多見寒熱錯雜之證。辨一般證不難,難就難在如何辨別寒熱的疑似(真假)或錯雜上。此非多讀書、多臨證者不能。

二、附子救危,用在危急重症。時間緊迫,不容猶豫。難在當機立斷,非有勇有謀、有膽有識者不能。

三、附子是要藥,其應用甚廣,絕不只限於亡陽證、虛寒證。從古至今積累了用附子的豐富經驗,也留下了不少禁忌,但又都缺乏系統地總結。

這些經驗是不是經得起實踐檢驗,這些禁忌是不是必須遵守,都還是值得探索的問題。所以,用附子難,還難在用附子的探索性上。這又需要醫者多讀書、多臨床、多思考,還要有膽識。附子具有散寒卓效,寒邪入侵或寒從中生引起的證候一般均可用附子,也應當用附子。

這些證候,前者如中寒、寒氣霍亂、寒氣腹痛、寒氣嘔吐、外感寒邪瀉、寒凝胃口而痛、寒痺,後者如寒積腹痛、積寒洩瀉、胃寒嘔吐。有關的病症未作詳盡查考,以上病症均引自《症因脈治》一書,不過舉例而已。當然,寒邪入侵與寒從中生有時也不易區分,兩者的發生又往往基於患者的陽虛體質,特別是寒從中生與陽虛體質更有著明顯的因果關係,因此籠統的可以稱作“虛寒”。附子散寒、助陽均有卓效,因此對於“虛寒”是必選之品。

附子也可以用於中風。中風,唐宋以前多從外風立論,唐宋以後以內風立論居多,元代王履將中風分為兩類,外風引起者為真中風,火、氣、痰引起者為類中風,近代以來則又多用平肝熄風之法治中風。觀唐宋前治中風的方劑,小續風湯類方可推為主方。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獨家分享,廣東人應該如何養生

中醫家記者:感謝您的分享,您定居廣東,廣東人的體質有什麼特點呢?

李醫生:我所在的城市是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省人尤其廣東女人,素面黑或者淡白居多,依據我多年從醫臨床經驗,多屬寒症,廣東省素有喝涼茶的習俗,現代空調、冰箱、飲料大行其道,然在廣東若身體不適均先涼茶侍候、若無效在投醫,投醫入院也是抗生素,故我總結為:清熱解毒、抗生素殺人無數,在廣東養生不能一味靠“涼茶”,還要辨證。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我個人的建議是不到不得以的階段不要使用“涼茶”,保護好自己的陽氣,陽在人在,陽亡人去。所以多使用一些性溫的食物,如姜、蔥、蒜等。女性朋友可以使用生薑紅糖水進行保養使面色紅潤漂亮。

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懷疑我的觀念,老師這樣會上火呀?我經常上火的?一喝涼茶就好呀?越是容易上火的越是怕冷、冬天手足冰冷、痛經等情況發生。人是陰陽組成的、當陰大於陽的時候,陰逼陽向上,並且火有向上的特性,所以越是寒性重的人越容易上火。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創辦研究會——弘揚傳統中醫文化

中醫家記者:廣東省民間傳統中醫藥學研究會是怎麼創辦起來的?

李醫生:我本人屬於民間中醫,再加上國家政策對中醫藥非常重視,把廣東省作為中醫藥強省,但是民間中醫藥這一塊做得還不夠好,在這種狀態下,也是省政府的授意,我就創辦了廣東省民間傳統中醫藥學研究會,民政廳王廳長和曾廳長取的名字。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社團現在的主要工作是發展和發揚中醫藥知識。隨著社會的現代化,中醫的一些東西都被慢慢地淡化了。很多年輕人甚至都不知道怎樣熬中藥,更別說喜歡中醫藥了,所以我們覺得有必要去傳播中醫藥知識。社團每月都會有三到四場中醫藥實用技術方面的公益性培訓。參與這些公益性培訓的人員分四類,第一類是醫院的醫生,第二類是養生館從業人員,第三類是美容院從業人員,第四類是和中醫藥相關的大學生和中醫愛好者。我們開展的大多數培訓屬於一些基礎類的培訓課程,比如刮痧、艾灸等。我們教學的原則有三個,一看就明白,一聽就懂,一試就靈。你來參加培訓,我們先影響你,再通過你去影響你的家庭,然後再通過你的家庭去影響你的鄰居,這樣慢慢讓中醫藥走進了每一個家庭,走進每一個社區。所以現在我們也取得了很大的社會效應。”

扶持民間中醫的發展壯大

另外民間傳統中醫也一直面臨很多問題,社團對傳統中醫的扶持發展做了很多工作。2016年三月份的時候,我們學會就組織專家去陽江市的陽西縣,也是受到當地政協的邀請。我們通過當地的醫藥協會聯絡了當地的一些民間醫生,也叫做醫療實踐工作者。連線了一批之後,我們開展了一個調研,調研之後們把報告交到省中醫藥管理局,省中醫藥管理局也非常重視。後期在專業會組織確有專長考試的時候,我們學會還到陽西縣做了一個動員大會的專題,當時參會的有200多人,應該說還是非常受歡迎的。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基層的中醫或者民間的中醫他們也渴望政府的認可,尤其是得到政府對自己的技術的認可。這次考試,正式報上了名的人不多,考試通過率也不高,這說明政府監管的力度還是可以的。我覺得民間中醫,欠缺的地方該學習的還是要學習,今年考不上我們明年還可以考。所以明年確有專長我們還會組織考試。所以這也是我們對民間中醫的發現或者說扶持。另外,我們學會也在成立期間吸引了很多民間中醫不斷的加入進來,有許多在某些方面有特殊能力的人進到我們學會裡來了。比如治療燙傷的,醫院搞不定,但是他能夠搞定。還有治帶狀皰疹的,民間俗稱蛇纏腰的,人家幾天就搞定了。有些病醫院搞不定的,他也能搞定的。

所以我們就是通過這個學會,吸引了很多地方上有名的中醫,當然一些日本的中醫也有,加入到我們的學會。他們能說漢文,能寫漢字,也很不錯。而且他們分析病例病案也很專業。”

中醫家記者:“您可以說一說民間中醫發展還存在哪些問題嗎?民間中醫其實是非法行醫,在他們行醫沒有得到政府的承認的情況下,目前是通過確有專長這個方式來考核。”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李醫生:“對,因為很難認定。”

中醫家記者:“每一年這個考試都會控制通過率,這樣通過率就不會特別高是嗎?”

李醫生:不是這樣的,按照我們跟中管局的領導交流的內容看,這個不是控制的問題,就是說還是一個考試範圍的偏重。主要是側重點不同,因為民間中醫他不可能像專業的科班生一樣很全面的掌握知識。有些內科的基本不懂外科,外科的不懂內科。但是這個確有專長考試很多內容都是要涉及到的。

中醫家記者:所以考試相對考核的方面會比較全面,那民間中醫他可能某一方面還欠缺。

李醫生:是的,這個原因導致的通過率低。所以說一些民間中醫也提出考前組織一個系統的培訓班,組織大家學習一下。我們把他們這個建議反饋回去,看明年的時候中管局能不能聘用我們去做一個考前的學習班。但這個要明年才知道,現在還不清楚。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中醫家記者:對於民間中醫來說,該系統學習的還是應該先自主學習起來。相信很多的民間中醫都想要得到政府的認可,那您可以給我們詳細的介紹一下參加確有專長考試需要通過什麼樣的程序嗎?

李昌海:這個還是比較簡單的。第一要到你的村委會或者居委會出一個證明。證明你確實一直以來都在這個地方行醫,並且行醫反饋的情況還比較好,沒有出現重大的醫療事故等等。如果是農村的就是去村委會,如果是城市的就是居委會。第二要找兩個執業醫師對你的技術做一個認定。第三要到一個醫療機構,就是有政府頒發的醫療許可證的,比如診所或者醫療衛生站的這類機構,證明你在那裡上過班的,要蓋章,複印一份它的營業執照和相關證件。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就是要提供三十個病人的簽名和聯繫方式。要證明你確實給他們看過病的,提供這個東西就可以了。然後就把上面的資料交往當地的衛生局、衛計局或者衛計委裡面的中醫科。

這是今年廣東省的要求,其他地方我就不清楚了。那麼明年是怎麼樣的要求,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明年有變化?因為中醫藥法案下來了,以後這個標準是降低還是提高,我們都不知道。大家都猜不到,所以要等真正出來才知道。但是今年就是這個要求。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中醫家記者:這個確有專長的條例出來以後,我們聽到一些民間中醫在抱怨,他們本身就是在從事非法行醫的活動,然後政府還需要他們提供20份病例,那不是提供自己非法行醫的證據嗎?這個地方我覺得有點疑問。

李昌海:這個方面是有一定的顧慮,但是我把民間中醫的這種顧慮在跟中管局的柯局長彙報工作的時候也提出過,我們是不會主動去打擊報復的。畢竟這個事情你是往好的地方去進步的,所以不會打擊報復。很多民間中醫在提供資料的時候存在一定的困難,我們學會去年也幫扶了一部分,他們也通過這個拿到了確有專長的資格證。

互聯網中醫該如何發展

中醫家記者:我們公司是15年5月份成立的,是一家中醫互聯網公司。因為當時國家也出臺了互聯網加醫療的大政策,我們就成立這樣一個公司。您怎麼看待中醫互聯網行業的發展的呢?

李醫生:我認為中醫要發展必須要走向現代化或者互聯網化,或者叫做數字化。您看我們中醫看病望、聞、問、切。西醫原始的診斷方式是醫生拿一個竹筒一樣的東西聽病人的心臟和肺,然後再敲,用手摸胃和肝。但是隨著西醫的社會發展和科技發展,出現了B 超儀,CT機等等。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中醫當時最原始的診斷方式是望、聞、問、切,我們現在還是在用望、聞、問、切這種診斷方式。那麼相對於西醫而言,我們中醫的診斷方式比西醫的原始上要先進很多。西醫的診斷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而中醫的診斷方式還沒有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中醫的根是在中國的,不是在日本和其他地方,是不是?那麼為什麼中醫的診斷方式沒有變化呢?是因為我們從清朝開始就一直在打仗,一直在為自己的吃飯問題而煩惱?那麼你想,中醫的發展要走向科技,這樣怎麼走呢?

現在我們國家剛好安定團結了,也不打仗了。人民群眾的吃飯問題也解決了,從而誕生了你們這樣的互聯網加醫療企業,關注中醫互聯網化的企業。這也就是為中醫走向現代化的提供了一種方式,所以我相信在未來100年或者200年之後,我們中醫也會像西醫一樣滲透到更細微的地方去,但這是需要幾代人去努力的,因為西醫發展到今天能用CT機的話也是許多代人的努力,不是一代兩代人的努力能夠完成的。”

中醫家記者:那您對像我們這樣的互聯網工作者,有沒有什麼寄語和希望,我們做哪方面的內容,能夠幫助中醫的發展呢?

李醫生:首先你們公司關注民間中醫這一塊是非常好的,因為中醫的根是在民間的,中醫也是由民間而發展起來的,這樣一個古董級的醫學體系,並且至今還在發揮作用。但是我殷切的希望你們公司在做好軟件的同時能夠與一些醫療機構或者是一些醫療的行業、協會加強合作。

編軟件的人不是中醫界的人,那中醫界的人又不會編軟件,我希望你能夠聘請一些中醫顧問來解決這裡的一些難題,或者是加入、依託一些行業協會,或者和某些專家來解決我剛才說的問題。這樣的話做出來的東西會更好用,更符合社會的發展和中醫的要求。

剛才說到中醫的四診,作為一個互聯網企業,我覺得你們做的很好,但是你們有沒有去想過讓脈診也去數字化,搞一個採脈儀,用一個儀器然後把那個脈象能記錄下來,像文字一樣,很多中醫都使用之後,它就會形成一個大數據。這樣我一採到這個脈的時候,你就說出什麼病,這個診斷就出來了。這個就交給你們去想了,我們想不到怎麼在技術上去實現這個。我也用了你們的這個軟件,平時用也很好用。”

對年輕人的寄語與希望

中醫家記者:是的,只要是醫生有什麼需要,我們都可以改進。那最後請老師對我們年輕的中醫和民間的中醫講幾句話吧。

李昌海:我還是借惠州市那個111歲的老中醫的一句話:提到年輕人說中醫呢,就上火,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個,不安心學習,因為學中醫真的要沉下心去學習;第二個,學會了一點點撈著就跑。就是說治好了一個人就得意忘形了。學中醫基礎一定要打牢。我覺得年輕人還是要沉下心來多學習,要多向一些長輩去學習和請教,然後讓自己的中醫藥技術得到一個更好的發展。我希望,每一箇中國人,每一個年輕人都能夠懂中醫。因為中醫就是我們中國人的符號,就跟我們的漢語是一樣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很多人說兩句話就Hello,yes。長此以往中國人說話就都一半中文,一半英文了,這樣說話就不叫中國人了。因為中文是中國人的符號,那麼中醫也是我們中國人的符號之一。我就希望可以通過一個人去影響更多人。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 中醫家記者:陳劍城 蘇雪貞

■ 本文為中醫家獨家採訪,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中醫家社區搜索“李昌海 ”,可關注採訪人物進行深入交流。 @李昌海

發現中醫|李昌海:民間中醫如何發展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1.1。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件,只專注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