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雷公太極”,明日的“雷公中醫”

中醫 雷公 武術 黃帝內經 紀錄中醫 2017-05-15

最近,武術界發生了一件眾所周知的大事,事情的具體經過和發展大家都已知曉,不再贅述。事件所暴露出來的當今傳統武術界的積弊,讓整個武林震動不小。震動之餘,傳統武術界會不會痛定思痛、亡羊補牢尚不得而知。而有著更加深遠的傳統背景的中醫界,應該從這次事件中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著類似的問題了。

1、名目眾多的各門派

今日之傳統武術界門派林立,且各大門派下還有著眾多的小流派,光一個太極拳就有陳氏、楊氏、吳氏、武氏、孫氏等等,各式太極拳的弟子們又發展創造出更多的太極拳式,就比如近日事件的主人公便創立了一個“雷公太極”,初聽這名字我第一反應就是應該還有“電母太極”吧,畢竟太極講究陰陽互生互化嘛,光有公的沒有母的怎麼成。

今日的“雷公太極”,明日的“雷公中醫”

話說回來,門派眾多可以說明太極拳確實是一種很好的武術,義理深邃,拳術實用,所以研習者眾多;可以說明太極事業興旺發達,徒子徒孫們能人輩出,像楊露禪、武禹襄、孫祿堂等確實都是名副其實的大高手,有實力自成一派;可以說明太極拳有很大的開放性、包容性、可創新性,能夠與其他武術如形意拳、八卦掌等碰撞而產生新的火花。但是,這似乎說的都是民國之前的事了。

我不是武術界的人,也不懂武術,所以無權繼續評價現在的太極拳,但咱至少算是一箇中醫界的人了,所以藉著上面的話頭來聊聊現在遍地開花的中醫流派吧。

把上面的話稍微改一下,可以這樣來說中醫:流派眾多可以說明中醫確實是一種很好的醫學,醫理深邃,醫術實用,所以研習者眾多;可以說明中醫事業興旺發達,徒子徒孫們能人輩出,像劉完素、李東垣、朱丹溪等確實都是名副其實的大高手,有實力自成一派;可以說明中醫有很大的開放性、包容性、可創新性,黃帝學派、扁鵲學派可以激烈碰撞而產生出新的火花,寒涼派與補土派可以相互吸納而誕生滋陰派。但是,這似乎也說的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現在的中醫流派愈加繁多,有延續了幾代、幾十代的各種老流派,也有新生不過三二代的各種新流派。然而,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當前的這些流派中基本沒有什麼流派能對現在的中醫發展有比較深遠的影響。有人不服氣,說某派對中醫的影響很大,但我們評價這個影響不能橫著比,說你比現在的其他流派影響力大,就是你對中醫發展確實有著非常大的貢獻,這不客觀。我們得豎著比,放到整個的中醫歷史中去比。我們可以看到,宋金元時期溫燥之風盛行,《和劑局方》的影響力不可謂不大,大到間接逼出了“寒涼派”、“滋陰派”等影響千古的流派。

今日的“雷公太極”,明日的“雷公中醫”

然而,這種溫燥的盛行卻在躁動一陣後就結束了,並沒有給中醫的發展留下什麼突破性的、實質性的學術貢獻。原因何在?在我看來,根本原因是對溫燥之劑的過度提倡不符合中醫的根本思想。我們可以看到,雖然說劉完素開創了“寒涼派”,朱丹溪開創了“滋陰派”,但這些派的帽子都是後人給他們扣上的,他們從不認為自己是什麼什麼派的,他們並不偏執地守著陰、寒不放,他們治病該用寒涼就用寒涼,該用溫熱絕不手軟。對寒涼、滋陰的強調只是他們為了糾時弊之偏的諄諄叮囑。他們更多地、一遍遍地強調的,是陰陽的勻平,是陰平陽祕,他們一直重視的,是謹守“中道”,是客觀實際地觀察人體,客觀實際地治療疾病。所以他們的創見歷經千錘百煉而不朽,他們的療效超過了同時代醫生,他們成為了真正的大家,他們對中醫的影響歷久彌新。而過度提倡溫燥之劑顯然背離了中醫學的根本宗旨,難以達到很高的療效水平,很快就被歷史的潮流淘汰了。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歷史上所有能撐得開場子並對後世有著持續深遠影響的流派都有一個必然得像是廢話的共同特點,就是要麼他們的開派宗師必然是一位絕頂大高手,要麼他們的開派宗師必然是一批大高手。這個高手的名銜不是自封的,而是在臨床實踐中檢驗出來的,是靠能讓大江南北的醫生都肅然起敬的療效打出來的。而所有這些大高手都傲嬌而低調地從不宣揚自己是某一個門派的開派祖師,而總是謙虛地一遍遍表示自己不過是乖乖聽了《內經》的話而已,並時不時捎帶著批評一下那些成天嚷嚷著某種治法最最無敵“醉醉”好的沒有好好聽話的同學。徒子徒孫不肖,想抱祖師爺大腿,想組個團抱得更結實,所以才有了各位大高手被掛名名譽會長的中醫流派。

所以我說現在的中醫流派基本沒有能對中醫發展有著持續而深遠的影響的,那還是客氣了,更客觀一點,就要把“基本”二字去掉,沒有,就是沒有,你連個撐得起場子的高手都沒有,談什麼影響?徒有虛名,叫出去好聽罷了。什麼?你說有臺柱子?那咱還是豎著比比唄,不用和仲景比,就和金元四大家比比就行。嫌金元四大家這個標準有點高的話,和葉薛吳王比比也行,呃,葉就先算了吧,咱們肯定比不過。那實在不濟,和費馬巢丁比比也行啊。總不至於要和國醫大師比吧……

現在的中醫流派愈加繁多,中醫大夫的水平卻加速下滑,在疾病的考驗面前,根本無法撐起所謂一派的門面。有些中醫頂著老字號中醫流派的名頭做光環,臨床療效卻天天給祖師爺丟臉,既然自己沒有學好,又怎麼好意思讓病號一次次地把巴掌打在祖師爺的棺材蓋上呢。難道真不怕哪天祖師爺不勝聒噪,掀起板兒給徒子徒孫幾個大耳刮子嗎?嗯,我們是唯物主義者,當然不信這些怪力亂神的東西,但用自己的臨床療效讓患者一次次地打中醫的臉而依然自詡中醫正宗傳人,這臉皮得有多厚呢?所謂不要臉,無以復加。自己水平不足,卻打腫臉充胖子,試圖拿流派的大旗做遮羞布,待到被殘酷的現實戳穿時,暴露的不僅是一個個中醫大夫的空虛、無能,更是整個中醫的殘垣斷壁。雖不至於被種種疾病5秒KO,但被種種無效凌遲的痛苦畢竟已在碎碎剮。

流派林立反映出的是中醫人內心的怯懦、惶恐,因為自己水平不足所以需要流派的名號做自己的遮羞布;因為與別人的見解有分歧衝突所以需要抱團互相幫助,阻擊別人,存活下去;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名揚四海所以需要開宗立派來包裝自己。

今日的“雷公太極”,明日的“雷公中醫”

▲“名門正派”

而真正的高手從不稱自己為某門某派,因為一門一派就可能代表著一種偏頗,而高手不會偏執,高手允厥執中,一門一派的名號對他們是一種曲解與矮化,因為他們的境界與經典的意蘊相契,他們的思想與天地自然的流轉相通,他們是在真真正正客觀實際地觀察天地自然,觀察人體,不帶有任何偏見,他們會靈活恰當地運用所有已有的理法方藥,亦會從天地自然生生不息運轉的智慧中領悟出新的理法方藥,傳之後世,流芳千古。

所以我們現在神州大地流派朵朵開,是一派虛假的繁榮,看似繁花錦簇,其實內無一物。經不起臨床的考驗,經不起疾病的挑戰。流派,說到底,只不過是歷史傳承的一個印記罷了,與其務這些虛名,不如踏踏實實做臨床,清清靜靜讀經典,真正地往大宗師們的方向上奔,什麼時候摸著仲景爺爺的腳後跟了,再考慮揚名立萬的事,如此,方不至於變成“雷公中醫”。

2、變質的理論與實戰

最近這個事件出來後,很多人在質疑太極拳的理論太過玄虛飄渺,一種頃刻決死生的殺人技,弄這麼多玄乎得令人摸不著頭腦的理論包裝幹啥。我不是武術圈的人,不懂武術,所以無權評價太極拳的理論,但中醫也講太極,講陰陽,質疑到陰陽的頭上,中醫人就避不開了。

中醫太講陰陽了,要說練太極拳的不懂陰陽,可能也能打得不錯,但學中醫的不懂陰陽,那就肯定開口動手便錯了。不僅是陰陽,還有五行。這兩大體系是中醫的靈魂,中醫治病片刻也離不開它們。

今日的“雷公太極”,明日的“雷公中醫”

但對陰陽與五行的質疑一直有之,前段時間我看過一個視頻,是一個搞社科歷史的大教授和一個搞高能物理的大教授辯論該不該在《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中加入陰陽五行的內容。令人遺憾的是,雖然搞歷史的教授站在歷史發展的角度上肯定了陰陽五行的存在意義,但他仍然認為陰陽五行對中醫治病沒有實質性的指導、判斷價值,而只是用於編織中醫框架的臨床經驗的塑形劑。換句話說,即使沒有五行,還有六行、七行可以用來整合中醫的臨床經驗;即使沒有三陰三陽,也有二陰二陽、四陰四陽可以用來架設中醫的理論框架。陰陽五行在教授的眼裡只是古代人民的一種哲學觀,並沒有客觀的存在基礎。教授是搞歷史的,可能對陰陽五行的實際應用沒有過多研究,產生這樣的觀點也無可厚非,但我們天天用陰陽五行的人,卻一定要來掰扯掰扯中醫的陰陽五行了。

中國古人對於天地自然的變化規律有著客觀細緻的觀察,古人觀察到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春天氣候逐漸變暖而仍然春寒料峭,古人將這種氣候狀態稱為少陽;夏天氣候炎熱,萬物繁茂,古人將這種氣候狀態稱為太陽;秋天氣溫逐漸回落,雖已漸秋高氣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古人將這種氣候狀態稱為太陰;冬天萬物蟄伏,氣溫寒冷,古人將這種氣候狀態稱為少陰。只有太少二陰二陽仍不足以準確反映一年氣候的變遷規律,古人發現從夏至到大暑、從冬至到大寒的兩段時間正是氣候從陽轉陰、從陰轉陽的過渡期,因此古人把夏至後四十五日的氣候狀態稱為陽明;把冬至後四十五日的氣候狀態稱為厥陰。如此三陰三陽可以準確反映一年中氣候的變化規律,所以成熟的陰陽體系只能是三陰三陽體系,而不可能是二陰二陽、四陰四陽體系。

中國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決定了其有五個大的地理、氣候方位,即東方、西方、南方、北方和中央,古人通過觀察東方、西方、南方、北方和中原地區以及每年的天地自然變化規律歸納總結出了木、火、土、金、水五大類氣候、物候特點,《尚書·洪範》總結闡述五種特點:“木曰曲直,火曰炎上,金曰從革,水曰潤下,土爰稼穡”,春天象木,夏天象火,秋天象金,冬天象水,在夏秋之間還有一個季節叫長夏,象土。一年五季的氣候流轉不息,正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循環生生不息。

今日的“雷公太極”,明日的“雷公中醫”

陰陽、五行正是古人對天地自然客觀規律的觀察總結,有著千萬年不變的客觀存在基礎。人生活於天地之中,呼吸天地之氣,飲食皆從自然而來,居處動止無不受自然氣候的影響,人身氣血變化必然與天地自然的氣候變化息息相關,人身的氣血狀態正是天地自然氣候變化的縮影。中醫用觀察天地自然的陰陽、五行兩套體系觀察人體的變化規律,在臨床實踐中不斷總結,根據臨床進行客觀調整,最終產生了兩套可以指導中醫客觀實際地認識人體的變化規律並準確、細緻地指導中醫具體運用理法方藥的體系。以陰陽、五行兩套理論架構起來的兩套“理法方藥”體系能夠準確地判斷、預測人體的狀態變化並予以精確的治療。

中醫正因為有了這兩套理論,才避免淪為經驗醫學。有一個普遍的誤解,認為中醫是大量的有效經驗依附於陰陽五行框架的一門經驗醫學。實際上,從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傳統醫學成熟以來,陰陽、五行理論才是有效經驗能夠不斷產生的基礎。對於前所未見的疾病,中醫總能在兩套認識方法的指導下作出客觀的認識、診斷與正確的治療,從而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在從系統、整體或者說宏觀的角度觀察認識人體、治療人體而言,以陰陽體系、五行體系為代表的中醫體系非常早熟,而且成熟。這種成熟,應該源於它對人體與自然規律的客觀認知。在千百年的臨床實踐中被不斷地驗證符合臨床實際,證明了它的成熟,所以它一直擁有強大的生命力。

今日的“雷公太極”,明日的“雷公中醫”

然而,事情到了現代,卻不對了。千百年來一直是中醫靈魂的陰陽、五行被現行主流中醫教育閹割了。課堂上空講陰陽、五行理論,卻與診法、方藥、鍼灸嚴重脫節。被古代醫家視為“診病決死生之法寶”、四診中最容易用來精確判斷人體狀態的脈診被冠上了主觀性太強、不實用的帽子,“察色按脈,先別陰陽”成了一句空話。色非五色,脈不會摸,看病全靠問,辨證只憑猜,氣味只是個玩笑,開藥全是用功效,藥理研究必參考,加減全是對症狀,一個症狀幾味藥,十個症狀一麻袋,方子貴大不貴偏,大方效全治百病,扎針要紮成刺蝟,總有一處穴管用。中醫本有的精確診斷、精確用藥早已不見蹤影,中醫本有的見效迅捷早已被各種藉口湮沒。中醫的教學被各種現代醫學的思維、方法改得面目全非。

院校裡,站在講臺上的,是整個思維被西化而不自知的中醫教師。一箇中醫被西化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西化而不自知,還走上了教師的崗位,堅持認為自己是在用中醫的大腦傳道授業解惑,影響了更多尚未深入接觸中醫、尚無辨識能力的中醫學子,並把被閹割的中醫深深烙進了他們的知識體系深處。

今日的“雷公太極”,明日的“雷公中醫”

絕大多數的中醫學子從此認為中醫就是老師講的那樣子的,陰陽只是八綱辨證的概括,五行沒有實際應用價值;盜汗就是陰虛,咽痛肯定有火;舌紅必然有熱,苔膩一定是溼;頭目暈,天麻鉤藤石決明,腰腿痛,杜仲狗脊川牛膝;失眠酸棗柏子仁,不行再合交泰丸;當歸補血活血,女科調經聖藥,婦女方中定要;甘草號稱國老,善於調和諸藥,每方加上必妙;治癌症,白花蛇草鐵樹葉,半枝蓮與山慈菇;治風溼,青風海風雷公藤;治胃酸,公英瓦楞烏賊骨;公英猶有大用途,幽門桿菌死翹翹;中藥藥理研究須參照,《神農本草經》過時了;板藍根,抗病毒,病毒性感冒定加上;降血糖,大劑黃連平指標;咳嗽定須治肺,治脾必要調肝;脾腎為先後天之本,必宜雙補;肝腎是乙癸之同源,定須同調;是病有肝虛脾虛並腎虛,心火肝火合肺火,非我方大藥味多,實因你病情複雜難琢磨。

中醫要毀,一定是首先毀在教育上。

當中醫學子們不再明白什麼才是中醫本來的樣子,中醫的根基就徹底斷了。當中醫學子們堅持認為自己在課堂上、課本中學到的是真正的中醫,中醫就徹底走上了一條異化變質的不歸路。當中醫學子們在臨床中一遍遍地應用他們學到的中醫知識而一遍遍地無效時,他們肯定會對中醫無比失望,他們,有選擇放棄的,從此投入了現代醫學的懷抱而義無反顧;他們,有選擇批判的,從此與中醫勢不兩立而無比決絕;他們,有選擇重新學習的,而走上重新探索中醫本來樣子的道路,卻又無比艱難坎坷。

中醫要毀,還要毀在這探索中醫本來樣子的道路的崎嶇險峻上。

本來,這條道路是一條康莊大道,只要能靜下心來,跟著經典指引的方向走,開開心心讀經典,踏踏實實做臨床,認認真真拜名師,總能登入中醫的殿堂。然而,讀經典,跟名師,做臨床,這三條,卻沒有一條容易。

今日的“雷公太極”,明日的“雷公中醫”

讀經典,看似沒什麼難做的嘛,拿本書讀就行了唄。然而,我們的中醫教育給我們灌輸的知識、思維,讓我們雖然眼睛看到了一個個的大字,心裡卻無法體味到那文字背後的真實意蘊。我們渴望獲取新鮮知識的習慣讓我們希望從經典中獲得大量前所未見的知識,讓自己更加博學,然而,這不對。我們渴望理解未知事物的習慣讓我們希望從各種註解中獲得對經典最好的理解,把經典的每一句話都理解透,然而,這也不對。我們渴望讓經典成為我們的一部分,於是我們拼命把經典背得滾瓜爛熟,深深地刻在腦子裡,不再遺忘,然而,這還是不對。許多人皓首窮經,卻仍然不知經典所云,一輩子成為了一本書的奴隸,這就大錯特錯了。經典不是讓我們用來炫耀自己淵博的知識的,不是讓我們用來炫耀自己獨到的見解的,不是讓我們用來炫耀自己超凡的記憶力與毅力的。

經典是那根指月的手指,我們應該順著手指的方向去看月亮,去看到經典真正在表達什麼,經典指給我們的真正是什麼。經典的原義是我們學習經典的第一目的,我們應該拋卻這一切的求知心、好勝心、執著心,靜下心來放空自己,去感受經典,讓經典在清淨的心中流淌,去慢慢品味經典在表達什麼,按照經典指引的方向去體悟真實,按照經典指導的方法去體悟生命,體悟天地自然,體悟人體,體悟宇宙萬物。真正地讓經典成為我們的一部分,是要在內心深處認同經典的指引,按照經典的指引去身體力行,讓經典的智慧成為我們自己的智慧。讀經典,要把經典融化在我們的血液裡,融化在我們的生命中。其實讀經典是這三條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最難也最容易的一點,難在放下,易在本來就很簡單。

今日的“雷公太極”,明日的“雷公中醫”

如果能夠真正清靜自然地體悟經典,那麼跟名師就不是那麼重要了,但要想更快地提升醫術,跟名師無疑是一條捷徑。然而現在這條捷徑卻一點也不捷,甚而成為了彎路、歧路,荊棘叢生,一不小心就會被帶溝裡去。原因很簡單,名師不明。上文早已說過,現在的中醫幾乎沒有大高手了,這與中醫傳承的斷代不無關係,與中醫教育中潛移默化的西化關係更甚。現在作為中醫界中流砥柱的中老年中醫大多接受的是建國後的中醫教育,他們所掌握的中醫是中醫歷史上從沒有過的一種,他們掌握的中醫知識大多還是中醫的,但思維卻是現代醫學的思維。

有些人現代醫學的思維很明顯,很容易就能被稍有中醫功底的人瞧破,但有些人的思維卻經過了層層偽裝,很難被中醫功底不紮實的人識破。說是偽裝,其實也不是這些人故意為之,因為他們可能始終沒發覺自己思維的最根基之處還是姓西的。但偽裝得卻實在漂亮,有以更加廣博的中醫知識做偽裝的,有以較為深厚的經典知識做偽裝的,有以臨床療效的特異之處打掩護的,但無論怎麼偽裝,撥開外衣,他們對中醫知識的駕馭還是現代醫學的思維方法。為什麼用現代醫學的思維方法駕馭中醫知識不好?療效差!遠遠達不到用傳統中醫的思維駕馭中醫知識所能達到的療效。天壤之別,能夠讓見過兩者差異的人目瞪口呆。所以,名師不明。而名師們卻一點也不知道、或裝作不知道自己不明,在各種頭銜、身份、著作的包裝下堂而皇之地成為了中醫界高高在上的大師、教授、主任、博導,掌握著中醫的話語權,掌握著中醫的教育權,掌握著中醫的命運走向,一步步地把更多的中醫學子往溝裡帶,毀人不倦。

今日的“雷公太極”,明日的“雷公中醫”

▲沒在這些期刊上發表過文章的大師,算不得真“大溼”

而光是這樣,這條跟名師的道路還算不上險峻無比,畢竟還有一部分世外高人,民間中醫,等著我們去尋找,去拜訪。然而就是這部分人,讓這條拜師的道路變得徹底成了懸崖絕壁。我們剛才只是說了體制內中醫的整體淪陷,要命的就是,體制外的中醫同樣淪陷了。體制外中醫有一大部分受了西化中醫教育的影響而淪陷的,與體制內是相同的,畢竟中醫教育面對的是中醫學子,年輕的學子們可還是不分體制內外的。

另一部分未受較深的西化中醫教育影響的,充分展現了中醫千百年來傳承的劣根性。“各承家技,終始順舊”,啃老祖宗剩下的飯,坐吃山空,在一代代的傳承中每代都留一手,傳到最後破敗不堪卻仍然掛著響噹噹的大旗充大尾巴狼的坑人絕對不淺;將自己一點微末道行包裝得神乎其神,神祕莫測,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坑人亦絕對不淺;將各種貌似傳統中醫的東西包裝成傳統中醫的正統並大肆宣揚的坑人亦絕對不淺;將各種半瓶子晃盪、不究竟的東西擺出來辦學習班、動輒成千上萬大收學費的坑的更不僅是莘莘學子的腦子,還有實實在在的錢包了。體制外中醫的亂象是當前中醫衰敗不堪的真實寫照,魚龍混雜,魚多龍少,高手難覓,中醫由何支撐?中醫學子想要拜明師學習中醫的願望便如此被體制內與體制外雙殺。

在這次事件後,還有人質疑太極拳的實戰性,但我覺得,太極拳的實戰性不需要被懷疑,就正如中醫能給人治好病不需要被懷疑一樣。一種拳術的誕生,肯定不是為養生保健而憑空創造,而應該是在長時間的技擊實戰中不斷總結提煉完善而成。一種拳術的發揚光大,肯定不是因為它優雅好看、能夠強身健體等原因,太極拳之所以能被眾多的武術家青睞,根本原因還應該是它有很強的技擊實戰能力。現在太極拳沒有表現出強大的實戰威力,與當代傳統武術的習練缺乏實戰訓練不無關係。

今日的“雷公太極”,明日的“雷公中醫”

中醫是一門醫學,醫學是講究實際應用的,每一次臨床面對病人,都是對醫生的一次實戰訓練。所以無論如何,第三條做臨床是不能少的。然而,中醫被掐死穴掐得最缺德的也就是第三條了。因為前兩條不行,還可以說是中醫人自己不行,但第三條不行,卻不僅僅是自身的問題了。做臨床,這是比理論教育的西化更悲慘的閹割,奧,不,已經可以說是變性了,因為,臨床,已經被徹頭徹尾地西化了。事情是這樣的,中醫院西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老百姓想在中醫院吃中藥而不可得的現象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了。

中醫院校在臨床教育這一塊已經完全沒有臉面再喊自己姓中了。在中醫院根本學不到真正的中醫也是早就被一屆又一屆的中醫學子們習以為常的事了。在中醫院根本開不了中藥也是早就被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中醫大夫安之若素的事情了。

有人可能還不服,我們開中藥啊。確實開中藥,而且是送給早已傷痕累累的中醫學子的無情戳心窩子小補刀,一張A4紙都不夠使的方子啊!論麻袋裝的方子啊!成年累月地吃還不見效的方子啊!

今日的“雷公太極”,明日的“雷公中醫”

▲傳說中的“包治百病”

本來事情發展成這樣,一部分有志青年說大不了我們不進醫院唄,我們跳出體制自己幹,自己踏踏實實埋頭坐門診。好,本來這樣也挺好,畢竟還有一點星星之火,還有成火焰的可能。

但,一盆“萬年寒冰魄銀針針入肉水”立馬潑了下來,把這點小火星滅得死死的。規培!這下徹底完了。規培,全名“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主要內容就是在某個有規培資格的醫院轉科轉三年。不管這醫院是西醫院還是中醫院,三年啊,就是妥妥的純學三年的西醫啊,在醫院繁忙的工作壓力下,學中醫只能捱到被窩手電筒裡去的三年啊,然後,才有資格考醫師資格證,考主治醫師。三年後,還記得自己曾經想要姓過中麼?當年被英明神武的毛主席掐滅的原衛生部副部長王斌要求全國中醫學習西醫的毀中醫事件都沒這麼狠啊,那還是明著來的,這直接就是使陰招啊。規培這個事客觀來講,對西醫絕對是頂好的,能夠切實有效地提升廣大青年醫生的臨床水平,利國利民,有利於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蓬勃發展。但由於目前中醫院嚴重西化的事實,規培這個事放到中醫上來說,就是強迫中醫學子多學了三年西醫。好,我們退一萬步講,都是醫學,都是治病救人的,多學學沒什麼不好,中西醫結合取長補短嘛。

今日的“雷公太極”,明日的“雷公中醫”

▲中西醫的天平

確實,西醫是一門優秀的醫學,也是現代醫學的主流,我們完全沒有理由排斥它,應該好好學習研究它,爭取與中醫碰撞出火花來。但這話雖然不差,放在這裡說卻根本不合適。為什麼?因為這裡沒有中了,純西了,沒啥可結合、可碰撞的了。中呢?上文早已說過,中在院校的理論教育時就不姓中了,學子們根本就沒有種下能夠健康發芽長大的中醫種子,來到臨床上,就被西連種子帶化肥地翻新了三年,還哪能結出有中味道的果子?在這個問題上可能還有人非要再犟一下,說學中醫是自己的事,只要想學中醫,在什麼樣的條件下都能抽出時間來學。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被奴役慣了的扭曲心理,正常人都會看到現在這種形勢就是對中醫臨床教育的不公平打壓,或有意或無意地借用了中醫院嚴重西化的事實,變相地強制中醫學子多學三年西醫,三年之後中醫之心,存亡有無,各安天命。在現在這種情況下,中醫臨床想要翻身,只能反抗現有規定。否則,中醫就真正被掐死在了搖籃裡。

其實談到臨床培訓,還得扯回上一個話題,跟名師。

以中醫現在的狀態,即使中醫院不學西醫,只學中醫,也無法進行合格的中醫臨床培訓。體制內整天琢磨著掛吊瓶、開西藥、動手術、寫論文、做實驗的中醫大夫是沒有能力擔當臨床帶教老師的。若想要進行中醫臨床培訓,首先要做的一點是在全國尋找出一批臨床療效高超的中醫大夫。讓這些中醫大夫培養出更多的高水平中醫大夫。當真正的高水平中醫大夫達到一定數量,才有師資力量開展臨床培訓。而中醫的臨床培訓完全不必侷限於醫院,於診所、於醫館,只要有高水平中醫大夫坐診之處,皆可進行臨床帶教。中醫的臨床培訓依靠的不應該是三甲醫院,而是優秀中醫。中醫臨床培訓也應“轉科”,不過轉的不是科,而是師父,是廣拜明師,採百家之長。總而言之,中醫的臨床培訓,應是一種恢復古代師帶徒模式的臨床帶教。

3、現代化的問題

這次事件之後,許多人呼籲武術界的人應採納現代搏擊科學的訓練方法,不要整天只顧著站樁、練氣,固步自封。我不是武術圈的人,也不懂武術,所以無權評價此事。但事關傳統與現代化的問題,卻是中醫一直面臨與爭論不休的話題,確實需要聊一聊了。中醫需不需要現代化,我個人認為,這是毋庸置疑的,當然需要。我們生活在現代的地球上,呼吸著現代的空氣,穿著現代的衣服,吃著現代的飲食,用著現代的設備,受著現代醫學的診療,思考著現代的事,處理著現代的人際關係。無一處不是現代的,中醫不考慮現代的問題,怎麼能治好現代人的病呢?

但中醫應該怎麼現代化?

我個人覺得,中醫現代化,應該是用傳統中醫的認識方法、觀察技術,觀察現代自然氣候的特點,觀察現代人的飲食、作息規律,觀察現代人的疾病規律,做出符合現代人實際身體狀態的臨床認知,做出符合現代人實際疾病規律的診斷與治療。中醫現代化,不是去改變中醫本來的認識方法、技術手段,如果把這些改了,那就不叫中醫了。中醫現代化,現代化的是一些具體的內容,而不是核心思想。就像大樹在春天會發芽,在夏天會枝繁葉茂,在秋天會葉落歸根,葉子隨著季節的變化而不斷產生新的形態,直至最終隨風飄去,但只要樹不死,主幹與樹根是永遠在那裡不移不動的。

有人可能會說,我們可以在樹上嫁接其它種類的枝條,這也是現代化嘛。但在桃樹上嫁接李樹的枝,結出來的只能是李子,而不可能是桃,雖然口味可能有所變化,但種類絕不會變。不論將什麼樣的本不與中醫相契合的認識方法、技術手段原封不動地移植到中醫這裡,結出來的都不會是中醫種類的東西。只有從基因層面改造成中醫的基因,才能結出中醫的東西。但,現在的中醫現代化,不僅想要在中醫樹上嫁接其它種類的枝條,還想把中醫的基因改成其它種類。

如今搞的中醫現代化,是用現代科學的方法、技術研究中醫,美其名曰讓中醫更加科學,實際卻是在消滅中醫。其實用現代科學的認識方法、科研技術研究中醫不是不可以,屠呦呦先生就因此而獲得了諾貝爾獎。巨大的成功實例擺在面前,對成果、榮譽、地位的渴望,對名利的貪婪,讓許多人更加堅定不移地推行這條路線。但屠呦呦研究員做出的成果青蒿素是地地道道的西藥,其只是受到中醫典籍的一條記載啟發而發展了西醫西藥而已,對中醫整個理法方藥體系並無絲毫實質性的影響。

今日的“雷公太極”,明日的“雷公中醫”

▲青蒿素是從植物黃花蒿中提取出的成分,青蒿素的成功不算中醫藥的成功。其一,黃花蒿本身就不是中藥,其二,提取化學物式的研究方法,從根本上脫離了中醫治病的核心。

反觀現在的中醫科研熱潮,能做出點實質性成果的大都是在沿著屠奶奶的這條西藥研發路線拼命狂奔;而更多的中醫科研更像是一種種花式扯淡。扯淡大體分兩類,一類是認真扯的,不造假;另一類就是為了課題、為了經費、為了教職、為了自己的、學校的身份、地位胡亂扯的了,造假橫行,垃圾遍野。

我們先來吐槽一下第二類。第二類對中醫院校高等教育危害極大。中醫院校的基礎類研究生教育,本來主要應該搞的是中醫經典、傳統中醫理法方藥的理論性研究,尤其是幾個研究四大經典的專業,更應該努力發皇古義,適當融會新知。然而現在基礎類中醫研究生,即我們通常所稱的科學學位的中醫碩士、博士們,卻真真正正都成為了一名名科研工作者,天天在實驗室裡琢磨著如何花樣折磨小白鼠。

幾乎所有的因為熱愛經典而報考了經典研究專業的同學都結結實實地與耗子們打了三年、六年的交道,一場研究生念下來,做下的耗子血案,真是以後積累多少功德也抵不清啊。我們講這種中醫研究生教育極為無恥,無恥得令人髮指,它最無恥的地方就是把一批又一批熱愛中醫、熱愛經典的如金子般寶貴、如鑽石般稀有的中醫學子推上了一條不歸路。

如前文所述,在中醫理論與臨床教育的雙殺折磨下,仍有很小的一部分中醫學子不忘初心,堅持中醫,不害怕畢業後就業情況的劣勢,義無反顧地報考了研究中醫經典的專業,希望真真正正學一回中醫,真真正正地學到中醫的精髓,成為一個真正的中醫人。然而,天怒人怨的事在他們以高分考進經典專業那一刻就發生了,他們這三年的絕大部分時間是要在科研樓、實驗室裡度過的,《內經》、《傷寒》、《金匱》只是在小白鼠吱吱亂叫的悽慘聲中深埋在心底的幻想與渴望。

三年的青春,三年的激情,三年的美好時光要通通折在一排排、一堆堆小白鼠的屍體旁邊,這不僅是比強迫他們學三年西醫更無恥的打壓,更是對他們珍貴中醫夢的無情摧毀。而且,以這些中醫學子的科研能力,根本無法做出什麼有價值的研究成果,而為了論文,為了畢業,三年的心血通通被一排排的數據造假湮滅,當從開始改實驗數據的那一刻起,這三年辛苦最後的價值、意義便蕩然無存。中醫教育對中醫的摧毀在基礎類研究生教育這裡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今日的“雷公太極”,明日的“雷公中醫”

▲藥捻子碾碎了中藥,誰碾碎了中醫學子的心?

第一類其實就是不造假而已,對中醫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摧殘和第二類沒什麼兩樣。第一類可能確實做出了一些成果,但也僅此而已,這些成果幾乎從未對中醫理論的發展、對中醫臨床的進步做出什麼實際貢獻。而有些成果,如藥理研究某某中藥可以降血糖,某某中藥可以抗腫瘤,某某中藥可以抗病毒,某某中藥可以殺某菌,更是對中醫理法方藥的異化,誤導了一批又一批的中醫學子、中醫從業者。

數十年的實踐證明,用現代科學的方法、手段研究中醫並不能給中醫自身的發展帶來有利的影響,反而加速了中醫西化的進程,過度的強調科研對中醫的生存與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其實,中醫科研不是不可以搞,但只應作為中醫研究的一個分支,而且是不很重要的一個分支。中醫作為一門成熟的醫學體系,有其自身的理論實踐特點與發展規律。研究中醫,應以中醫自身的特點為根本立足點,用契合中醫特點的研究方法去研究。真正的中醫研究,首先應該有一批真正懂中醫的人來搞。這批人應該是中醫的臨床高手,因為只有臨床療效高超的人才是真正掌握中醫精髓的人,他們明白中醫真正的方向在哪裡,明白應該怎樣才能讓中醫發展進步。

4、中醫人不要浮躁

今日的“雷公太極”,反映出了傳統武術界的浮躁風氣,而中醫界的浮躁之風,早已颳了更久。我們這一代中醫,要想還做中醫,就不應浮躁。不應去謀各種頭銜、搞各種虛名、圖各種地位、搞各種宣傳包裝,不應為了在體制內混得更好而去搞造假的科研,不應為了追求更好的前途而擠破頭往三甲醫院奔。

我們做中醫,首先要踏踏實實地靜下心來,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清清靜靜地讀經典,從經典中體悟古人的恬惔虛無,體會古人的安樂祥和,這是中醫人的基本心境素養。保持這種恬惔虛無,安樂祥和,我們就不會被各種繁華喧囂所侵擾,我們就可以真實地體會認同經典的智慧,真實地感受到天地自然的規律,真實地看到人體的客觀狀態,做出真實的高超療效。

我們做中醫,應該踏踏實實地在一個地方沉澱下來,認認真真地為普通老百姓看病,不要攀附權貴,也不要宣揚專治疑難雜症,就從感冒、發熱、咳嗽這些小病看起,這些小病是真正檢驗中醫人基本功的病,也是最容易在老百姓面前展現出中醫實實在在療效的病。把基本功打紮實,讓老百姓感受到中醫的療效,我們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我們做中醫,就要在人民群眾的土壤中紮下根,吸取古聖先賢的智慧做養料,不斷地成長。當甘於在一個地方默默無聞、踏踏實實地做中醫的人越來越多時,才會有真正能為中醫撐得起一片藍天的一個個棟樑,才會有老百姓對中醫真正的信任,才會有中醫復甦的鮮活的生命力。

紀錄中醫

紀錄 · 故事 · 發現

公眾號:jilu-zhongyi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