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時最愛這道菜,還把它引入宮中

中餐 乾隆 淮揚菜 梁紅玉 白吃主義 2017-06-01

白瑋/文(頭條號簽約文章)

說起乾隆下江南,得先從揚州大鹽商江春先生的府邸說起:

曾經風光一時的康山草堂,正是揚州著名大鹽商江春的宅邸。

乾隆下江南時最愛這道菜,還把它引入宮中

公元1751年,30歲的江春,風華正茂,年紀輕輕就已經躍居為揚州鹽商的領袖。此時康山草堂,一片繁忙,處心積慮的江春正在為迎接他最大的財神爺——乾隆皇帝——做著精心的準備。

這是乾隆皇帝第一次遠離京都,這次南巡無論如何不能遺漏的一站就是揚州,喜歡風雅的乾隆爺也想臨摹一下古人的詩句,煙花三月下揚州,他想親自體驗一下揚州之夜的高古和風雅。

更重要的是,那裡還是大清帝國的提款機。

對皇帝的宴請自然安排到了鹽商領袖江春的家裡。在乾隆到來之前,江春經過多方打聽,對乾隆爺的口味已經瞭然於胸。他安排的菜餚讓乾隆讚不絕口。

乾隆下江南時最愛這道菜,還把它引入宮中

揚州檔案館的工作人員在《清宮揚州御檔》裡發現過三件乾隆下江南到揚州期間的飲食檔案。從這些檔案裡,我們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在飲食方面的喜好——

從這份膳單中可以看出,乾隆在揚期間的御膳中,江蘇菜、特別是淮揚菜相對較多,且多為主菜,例如鴨羹、蒲菜炒肉絲、蓮子櫻桃肉等,清宮佔據傳統地位的滿族料理和魯菜則有所減少。各種江南時蔬中,乾隆帝食用最多的便是春筍。

淮山鴨羹是淮揚菜席上的一道不可缺少的湯羹,它選用古鎮碼頭栽種的淮山藥為主要原料,配有熟鴨肉、火腿末、蛋糕丁、蝦米、青蒜絲、雞湯等,把山藥蒸熟後,去皮,同熟鴨肉均切成小丁再加上配料放入熱鍋裡燒開後,用溼澱粉勾芡,淋上少許熟豬油、芝麻油,撒上胡椒粉、青蒜絲即成。做成的淮山鴨羹,山藥軟糯,鴨肉酥爛,羹湯香濃燙鮮。

乾隆下江南時最愛這道菜,還把它引入宮中

蒲菜,俗稱草芽,為香蒲的嫩莖,蒲菜入宴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周禮》上即有“蒲菹”的記載。據傳,這個蒲菜和南宋抗金名將梁紅玉有關。話說南宋建炎五年,金國十萬精兵攻打淮安時,梁紅玉領兵鎮守淮安被金兵長期圍困,在內無糧草、外無軍援的情況下,偶然發現馬食蒲莖,因而取蒲菜代食,解決了糧食盡絕困境,軍民同心協力,終於打敗了金兵,故淮安民間又稱蒲菜為“抗金菜”。自此,食用蒲菜在淮揚一帶廣泛流行開來。如今,蒲菜不僅在當地成為宴席中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更有“無蒲不成宴”的民間說法。

乾隆下江南時最愛這道菜,還把它引入宮中

蓮子櫻桃肉則是一道蘇州傳統名菜,特點色澤櫻紅,光亮悅目,酥爛肥美。其顏色紅亮,形態圓小,皮軟味甜鹹,由於乾隆比較喜歡,還把這道菜引入宮中。

乾隆下江南時最愛這道菜,還把它引入宮中

至於春筍就不用描述了,春天的鮮嫩,無法形容:

乾隆下江南時最愛這道菜,還把它引入宮中

除了精心安排的美味,這個年輕人還有更能取悅皇帝的籌碼。

揚州的鹽商喜歡蓄養戲班。這些戲班多以安徽藝人為主,也稱為徽班。

江春自己的府上就有德音、春臺兩個戲班。這兩個戲班能演出上千種劇目。為這兩個戲班,江春每年要耗資3萬兩白銀。那時候,3萬兩白銀可以購買1200多畝良田。

乾隆下江南時最愛這道菜,還把它引入宮中

戲班的演出讓乾隆大為歡喜。以致回京之後,仍對在揚州聽見的嫋嫋清音念念不忘。在他八十大壽的時候,乾隆讓春臺等四大徽班進京祝壽,這被視為京劇誕生的前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