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吃不飽”到“吃得好”'

"

孫繼華

我是一九七零年生人,是個承前啟後的年份,雖然比共和國小了20多年,但卻見證了共和國這40多年的發展變遷,特別是改革開放這四十多年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於我體會最深感觸最大的,就是,我們由小時候的吃不飽,到今天的吃得好。小時候雖然沒怎麼捱餓,但平時就是一鍋大餅子,因為人口多,卻也常常為吃不飽而期盼,啥時候能飽飽地吃一頓該有多好。印象最深的是中秋節吃月餅,父親把一塊月餅一切四瓣兒,我們哥四個一人一瓣兒,我們則用紙小心翼翼地包好放到別人找不到的隱祕的地方,想吃的時候,偷偷地拿出來,先放到鼻子底下使勁地聞聞,然後才輕輕咬下一點點,仔細地在嘴裡咀嚼著,根本沒有吞嚥的感覺就化了。就是這麼一小瓣兒月餅,我們也要吃上好幾天才捨得吃完。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終於可以吃得上白麵饅頭了,特別是八十年代末,我中師畢業參加工作,當領到第一個月工資的時候,自己到飯店要了一盤溜肥腸、一盤拌豆腐,二兩白酒,一碗米飯,一共花了12塊錢。

九十年代中期我成家的時候,日子還很艱難,當時天天是米飯饅頭就鹹菜。每週請老人改善生活,就是一鍋大骨頭血腸燴酸菜,已然很奢侈了。

到了二十一世紀頭十年,日子漸漸好過了,工資也不斷漲了,副食也豐富起來,再請老到了二十一世紀頭十年,日子漸漸好過了,工資也不斷漲了,副食也豐富起來,再請老人,就已經能夠置辦兩個碟子四個盤子了,也多了頭肉、肘子和烤鴨之類的硬菜。

當我們貸款買樓後,隨著工資不斷上漲,生活越來越好了,也不限於在家吃,趕上節假日,帶上老人和孩子,偶爾到砂鍋店、麵館甚至是飯店去吃一頓。

近十來年的變化就更大了。特別是家裡買車之後,越來越為吃而發愁了。小時候是為了吃不飽而發愁,如今卻是為不知道吃什麼而發愁。在鮮花盛開的季節,我們會把在家燉好的排骨拿到繁榮公園的亭子裡,老少三代一起動手,在石桌上鋪好桌布,擺好飯菜,在溫暖陽光照耀下,聞著花香,聽著鳥鳴,胃口大開,飯量大增。飯後,把垃圾收拾乾淨,老人和孩子爬爬山,看看風景;我給他們拍拍照,放鬆心情。即使在家裡,也是想吃什麼就可以吃到可口的飯菜。

特別這兩年,閨女畢業後,跟姥姥、媽媽一起出遊,走走親戚串串門,嚐嚐各地的小吃,看看各處的美景。在“小蠻腰”下面品嚐著腸粉,欣賞廣州城霓虹閃爍的夜景;坐在遊船上吃著海棠糕,聆聽蘇州河水拍打岸邊的湧動;徜徉在古文化街欣賞津門十景,嘴裡品味著狗不理,耳畔響起新港巨輪的汽笛聲……

我們在感慨“吃不飽”好像就是昨天的事,而今天,卻在時時享受著健康、綠色的飲食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