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魚無鱗無刺無骨無腸,只有天津才有,竟然還是中國四大名魚

銀魚 海河 長江 易廚鮮生 易廚鮮生 2017-08-31

這條魚無鱗無刺無骨無腸,只有天津才有,竟然還是中國四大名魚

俗話說,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

這天津衛自古就有“北方水都”之稱,是塊水脈、人脈、物脈、文脈的福地。尤其是這素有“天津搖籃”美譽的三岔口。

這條魚無鱗無刺無骨無腸,只有天津才有,竟然還是中國四大名魚

正所謂“先有三岔口,後又天津衛”,遙想當年,在三岔口之處,那是舳艫千里,舟楫往來,人聲鼎沸,各地船隻或經三岔口的南運河直達江浙,或自江浙北上途經三岔口的北運河直達京師。至今說起來,那繁華的盛況依然讓人沉醉其中,讚歎不已。

↓↓↓

話說,這三岔口除了孕育出了天津衛的城市文明、經濟發展。文化淵源還將這飲食文化深深烙印在了代代天津人的味蕾之中,一直餵飽著這九河下梢的天津衛。

這條魚無鱗無刺無骨無腸,只有天津才有,竟然還是中國四大名魚

▍在天津,

吃海鮮不只是為了果腹,

更是一種生活情懷。

得勢於地利,天津自古就盛產魚、蝦,蟹、貝等水產品。民間素有“吃魚吃蝦,天津為家”的說法。然而,在眾多水產品中,最為有名,最讓天津人驕傲的,恐怕就是這冬令四珍之一的銀魚,尤其是天津三岔口附近獨有的金眼銀魚。(現今在金剛橋附近)

這條魚無鱗無刺無骨無腸,只有天津才有,竟然還是中國四大名魚

金剛橋

銀魚,早在明朝時期,就與松江鱸魚、黃河鯉魚、長江鰣魚,並稱中國四大名魚。其肉質細膩、全身潔白如玉、無鱗無刺、無骨無腸無腥、營養豐富,人稱“魚參”。

這條魚無鱗無刺無骨無腸,只有天津才有,竟然還是中國四大名魚

銀魚在全國的分佈非常廣泛,有太湖銀魚、長江間銀魚等等。但是要論最美味、最珍貴的還屬金眼銀魚。要知道,其他省份的銀魚都是白眼銀魚,而只有天津三岔口附近的銀魚是金眼銀魚。

這條魚無鱗無刺無骨無腸,只有天津才有,竟然還是中國四大名魚

金眼銀魚生長在渤海灣的鹹水中,洄游與海河與薊運河、寧河至北塘河段。每到冬天都會成群結隊來到海河產卵,在遊至三岔口時,漁民都會在河面上打個冰窟窿,下網捕魚。

這條魚無鱗無刺無骨無腸,只有天津才有,竟然還是中國四大名魚

這是白眼銀魚,很難再看到金眼銀魚了

這個時候上市的金眼銀魚,味道鮮美,出售時往往都是雌雄配對,用菜葉做搭配,白綠相見,分外養眼。這各大飯莊也紛紛上貨,從全國各地慕名趕來的朋友,更是日夜兼程,只為吃上這一口時令鮮味,來一解嘴饞。

這條魚無鱗無刺無骨無腸,只有天津才有,竟然還是中國四大名魚

要知道,這剛出鍋的金眼銀魚佳餚,有一股秋天黃瓜的清香,鮮嫩無比。

這條魚無鱗無刺無骨無腸,只有天津才有,竟然還是中國四大名魚

【銀魚紫蟹】鮮美的湯饌,冬季飲用有禦寒強壯身體的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太監劉瑾為其專門設置“銀魚廠太監”,當年叱吒風雲的袁世凱還為其設置“銀魚稅”,更有文人墨客紛紛讚頌詠歎,有崔旭的“出網冰鮮玉不如”讚美;還有周楚良的“銀魚紹酒納於觴,味似黃瓜趁作湯,玉眼何如金眼貴,海河不如衛河強”詠歎等等。

這條魚無鱗無刺無骨無腸,只有天津才有,竟然還是中國四大名魚

【高麗銀魚】外酥鬆內鮮嫩,魚肉雪白,上桌後,滿堂飄有秋黃瓜般的清香。

不過,非常遺憾的是,恐怕也就只有老一輩的天津人品嚐過,這天津衛獨有的珍貴美味了。小廚娘採訪的津菜大師吳玉書表示,自從六幾年河水改道,在三岔口附近設有閘門以後,因為沒有迴流,這金眼銀魚也就過不來了,自此就再也沒看到過這金眼銀魚。

這條魚無鱗無刺無骨無腸,只有天津才有,竟然還是中國四大名魚

【銀魚炒蛋】絕對鮮嫩無比

除此之外,小廚娘採訪的多位國家級烹飪大師分別有耿福林、柴金樑、白慶華大師等等,都曾表達過對金眼銀魚的熱愛以及惋惜。

↑↑↑

其實,除了這金眼銀魚,曾經膾炙人口的天津衛傳統美食都已經或瀕臨消失了,比如炸鐵雀、龍鬚菜等等。可以說,一種美味的消失,帶走了很多人的情感寄託和懷念。這想必也是美食的魅力所在吧!

............

文丨小廚娘

圖丨部分來源網絡

這條魚無鱗無刺無骨無腸,只有天津才有,竟然還是中國四大名魚

這條魚無鱗無刺無骨無腸,只有天津才有,竟然還是中國四大名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