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養生!

養生 營養學 中醫 水果 卷柏健康管理 2017-05-20

四季養生!

▲01

春季養生

春季養生以養肝為主

春季補五臟以養肝為先,肝臟像春天一樣,具有啟動人體五臟生機的作用。肝臟在春天功能最旺盛,所以肝氣通於春,春天是補肝、養肝、治肝病的最佳時節。補肝應注意“五多五少”。

多主少副

四季養生!

少吃副食。大米、白麵含糖量高,營養較豐富,又容易消化吸收。其他雜糧和豆類,雖然營養價值很高,但相對較難消化吸收。

多菜少果

四季養生!

多吃蔬菜,少吃水果。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和礦物質,有疏通血管和疏通腸道的特殊功能,是人們三餐離不開的寶貝。水果雖然營養豐富,能幫助消化,但因含有較多的鞣酸,若多吃,不僅傷脾胃,也傷肝腎,影響消化吸收。

多奶少禽蛋

四季養生!

多喝奶類,少吃肉禽蛋類。雞鴨魚肉雖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部分維生素,但膽固醇、動物性脂肪含量高,多食容易使人發胖,危害健康。

多水少油

四季養生!

多飲水,少吃油。油能融化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改變食物的口味,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然而過多食用,容易發胖,誘發高脂血症、膽固醇、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

多彩少單

四季養生!

多吃五顏六色的食物,少吃口味單調的食物。人體五臟各有所愛,肝愛綠。春天肝最累,應多吃些肝臟喜歡的綠色食物。

多吃甘甜之物養脾胃

四季養生!

“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這是因為春季為肝氣旺的季節,肝氣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病症。酸性食物入肝,甜性食物入脾。多吃酸味的食物,會使肝功能偏亢,還容易引起胃酸分泌障礙,影響消化吸收,故應少食酸澀、油膩食物,以增強脾胃功能。

另外,初春陽氣初發,辛甘之品可助春陽。故春季飲食調養,宜選擇辛、甘溫的食品,忌酸澀生冷的食品,以養脾胃。

飲食宜清淡

四季養生!

春季人易上火,出現小便赤黃、便祕、舌苔發黃等症狀。因肝火上升,致使肺陰更虛,肺結核等病菌容易乘虛而入。由於春季氣溫變化較大,加上細菌,特別是病菌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襲人體而致病。

因此,春季飲食應清淡,多食綠色食品,以保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增強機體免疫力,防治上火感冒。蔬菜中的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的功能,胡蘿蔔等黃色蔬菜含有的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抵抗各種致病因素的侵襲。

圓白菜、西藍花等綠色蔬菜中的維生素E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功能、增強機體能力的作用。

食用菌是春天的天然保健品,其含有的鈣和多糖可以增強機體抵抗病原體的能力。

巧吃食物除“春困”

四季養生!

春天氣候轉暖後,體表的毛細血管因舒張而需要增加血流量,導致腦組織的血流量相應減少,腦組織供氧不足,容易感到睏倦、疲乏、昏昏欲睡、情緒不穩、多夢、思維活躍而難以集中,這就是所謂的“春困”。尤其年老體弱多病者,對不良刺激承受能力差,春季常多愁善感,煩躁不安。

適當的飲食調養有助於減輕“春困”。首先要合理安排三餐熱量的攝入,早餐的熱量攝入易最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春季裡飲食宜清淡,甜食、肥膩和難消化的食物,容易使人疲憊,體溫、血糖降低,情緒低落,工作效率下降。

另外,要保證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和水果蔬菜。蛋白質能合成各種酶,增強身體的抗氧化能力,緩解疲勞。新鮮蔬菜、菌藻類、奶類等,可以中和體內的“疲勞素”——乳酸,以緩解身體疲勞的症狀。

四季養生!

此外,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等B組維生素是緩解壓力、營養神經的天然解毒劑,是緩解疲勞必不可少的營養素,也是最容易缺乏的維生素,適量補充對慢性疲勞綜合徵的人尤其有益。

野菜——不可多得的保健能手

四季養生!

春天是各種野菜生長旺盛的季節,野菜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藥用價值也很高。

但野菜本身具有一定的藥性,並非人人都適合食用。野菜多為寒涼性,脾胃虛弱者食用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引發腹痛、腹瀉等症狀。即使正常人體質的人,也不易多食野菜。對紫外線比較敏感和過敏體質的人也因慎食。另外,因其植物纖維含量比較高,嬰幼兒消化能力弱,也不宜多吃。

春季養生經

四季養生!

春季適宜食當令蔬果。如草莓、韭菜、豌豆苗、薺菜、芹菜、茼蒿等,有助於預防春季容易出現的頭暈、頭痛、咽乾、咳嗽、失眠等疾病。

春季應溫補陽氣,補充津液。宜多飲水,多食清肝養肝、清淡爽口的食物,包括甜味食品、新鮮蔬菜和水果。

春季宜食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小白菜、油菜、辣椒、胡蘿蔔、菜花、圓白菜、芹菜、春筍、柑橘等。

春季調理常用中藥。如西洋參、北沙蔘、百合、枸杞子、女貞子、紅棗等。

春季調理常用的藥膳。豬皮紅棗湯、鹹菜鯉魚湯、豬肚馬蹄湯、莧菜肉片湯等。

▲02

夏季養生

注意飲食,開胃健脾

夏季氣溫高,出汗多,飲水多,胃酸被沖淡,消化液分泌相對減少,胃腸功能減弱致使食慾不振,再加上天熱人們貪吃生冷食物,易造成胃腸功能紊亂或因食物不清潔引起胃腸不適。因此,夏季飲食應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慾,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三餐安排要注意細糧和粗糧適當搭配。葷食與蔬菜配置合理,應以青菜、瓜類、豆類等蔬菜為主,輔以葷食。

利水滲溼是關鍵

四季養生!

夏天溼氣重,易侵入體內。外溼入內,水溼固脾,脾胃升降失調,運化功能產生障礙,就會積水為患。常吃利水滲溼的食物能健脾,健脾從而使升降運化功能恢復,便可以行其水溼。

注意補充蛋白質

四季養生!

夏季的營養消耗較大,而天氣炎熱又影響人的食慾。除注意飲食清潔和清淡為主外,還要注意補充適量的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都是較佳的優質蛋白。

不可暴飲暴食

夏季飲食要注意節制,按時進餐,不能想吃就吃、不吃就不吃。這樣會打亂即不能過飽,尤其是晚餐更不應飽食。諺語說“晚飯少一口,活到九十九”。《皇帝內徑.素問》也指出“飲食有節”“無使過之”。

注意補水、鹽、維生素

四季養生!

春季人體水分和鹽丟失較多,應多喝水,並適量飲些淡鹽水。但切忌飲水過多,以免增加心臟和消化系統的負擔,甚至引起“水中毒”,故應採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鉀現象會引起倦怠無力、頭昏頭疼、食慾不振等症狀。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可以適當多食。

炎熱環境下汗液排出的水溶性維生素增多,尤其是維生素C,故極易造成人體維生素含量的不足。有人測定,每毫升汗液中維生素C可達10微克,如果排汗5毫升將損失50微克維生素C,因此,夏天人體維生素的需求比普通標準要高1倍以上。新鮮蔬菜和成熟水果維生素C含量較為豐富,食之有益。

忌過多吃生冷食物

四季養生!

炎炎夏日,適當進食一些冷飲或飲料,能起到一定祛暑降溫作用,但貪涼飲冷,易助生內寒。生冷食物屬寒性,寒與溼互結於脾胃易引發胃腸疾病。飲料品種較多,大都營養價值不高,多飲會損傷脾胃,影響消化,引起噁心、嘔吐等還是少飲為好。大量冷飲進入腸胃後,特別是碳酸飲料,需要體內水分稀釋,這會使人體更易受暑熱侵襲。

同時,冷飲進入體內,體內溫度驟降,暑熱積聚體內某些部位無法散發,則會使中暑的概率加倍。

因此渴勿暴飲,飲勿過寒。要少進食生冷食物和冷飲,特別是冰。否則貪涼飲,雖然一時舒坦,但會造成汗出不暢,引發中暑,甚至引起體內寒邪侵襲,導致腹痛、腹瀉。

宜多食苦味食物

四季養生!

入夏後,由於氣溫升高,有的人身體與氣候不相適應,造成自主神經紊亂,出現頭昏腦漲、疲乏無力。四肢痠痛倦怠嗜睡、胸悶氣短、精神不振、體重減輕、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低熱不退(體溫在37-37.4℃之間波動),並且伴有口淡無味、食慾不佳等症狀。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苦夏”。中醫稱為“署傷氣”。

引起“苦夏”的原因基本有兩種:

一種是體質因素,平時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較虛弱,如果飲食失節,飢飽失宜,偏嗜生冷,損害腸胃,以致抵抗力減弱,就很容易患“苦夏”;

二是氣候因素,夏季天氣炎熱,空氣中溼度較高,暑溼邪氣易趁虛而入,人們白天身處炎日之下,夜晚納涼露宿或吹風扇,開空調過度,署因寒發,容易患“苦夏”。

“苦夏”雖然不是一種疾病,但對工作、生活和學習都會造成不良影響。清淡飲食,少吃油膩食物有利於減輕症狀。苦味食物具有解熱去溼、抗菌消炎、增進食慾、清心除煩、醒腦提神、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多吃苦味食物有利於調節身體陰陽平衡,幫助人們度過“苦夏”。

另外,夏季高溫多雨,人體容易出現陽熱過盛、暑溼困脾、津液損傷等病症。中醫認為,“夏屬火,主心”,夏天天氣炎熱,影響人體陰陽平衡,導致人火氣大,出現煩躁、激動、失眠等症狀,即中醫所謂的“上火”。苦味食物是“火”的天敵,宜適當進補,有助於祛火除煩。

夏季養生經

四季養生!

宜食斂汗止瀉的酸味食物。如西紅柿、檸檬、草莓、杏、葡萄、山楂、芒果、楊梅、菠蘿、櫻桃等。

宜食含水分多的食物。如冬瓜、黃瓜、絲瓜、扶手瓜、南瓜、甜瓜、西瓜等。

宜食清熱祛溼的食物。如小麥、蕎麥、綠豆、四季豆、茄子、蓮藕、荸薺、茭白、芥菜、蕹菜、茼蒿、橙子、羅漢果、甘蔗、黑魚、鯽魚、河蚌、海帶、海藻、鴨肉、鴨蛋等。

夏季調理常用中藥。如藿香、佩蘭、蒲公英、荷葉、西洋參、香薷、竹葉、絲瓜皮、天冬、麥冬、玄蔘、連翹、金銀花、菊花、山楂湯、玉竹鷓鴣湯、神草燉鱔魚、黑豆陳皮鯉魚湯、百合薏米燉綠豆等。

▲03

秋季養生

秋季養生以養肺為主

秋季飲食要遵循“少辛增酸”的原則,當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多吃清潤甘酸的食物。所謂少辛,就是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這就是因為肺屬金,通氣於秋,肺氣盛於秋,肺主辛,肝主酸,辛能勝酸,秋季要減辛以平肺氣,增酸以助肝氣,以防肺氣太過勝肝,使肝氣鬱結。多吃含酸較多的食物,可以增強肝功能,抵禦過盛肺氣的侵入。

吃當季蔬果以滋陰潤燥

四季養生!

秋季從立秋至立冬3個月的時間,天氣由熱轉寒、陽消陰長。中醫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燥是秋季的主氣,這個時節的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秋燥又可分為“溫燥”和“涼燥”,前者見於深秋天氣轉冷之時。

但無論溫燥還涼燥,其結果都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失衡等症狀,並傷及人體肺部,常表現為口乾、脣裂、鼻塞、咽痛、陣發性乾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帶血的痰等一系列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乾燥症”。

肺主皮毛,肺的功能受到抑制,機體可能出現供氧不足,出現皮膚瘙癢、毛髮枯萎、甚至便祕等症狀。

肺主一身之氣,因此要防治乾燥症,關鍵在於養肺。飲食上要柔潤溫養,儘量選擇水分多且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來源潤五臟六腑。多食滋養潤燥、益中補氣的食品,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補益作用。秋天盛產的蔬果不但新鮮,也正是秋季保養得最佳食品。

秋季是排毒的最佳時節

四季養生!

秋季是彌補由於夏季氣候炎熱造成營養不足的好季節,適當的食補能量更有助於禦寒。但人們在經歷夏季炎熱和冷飲的“冰火兩重天”後,脾胃功能往往會減弱。

如果此時貿然進補,會驟然加重脾胃負擔,使長期處於疲弱狀態的消化系統不堪重負,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出現胸悶、腹脹、厭食、腹瀉等症狀。而且,秋季進補的飲食往往髙油高脂,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害物質不及時排出,滯留在體內會傷害到身體。

因此,秋季進補前要先排排毒。胡蘿蔔、大蒜、葡萄、無花果等有助於排肝毒;黃瓜、櫻桃、等有助於排腎毒;魔芋、黑木耳、海帶、蘋果、草莓等有助於排腸毒,以上都可以適當多吃。

多吃蔬果愉悅心情

四季養生!

中醫認為,秋天內應於肺,悲傷最易傷肺;肺氣脾氣一虛,機體對外界病邪的抵抗力就下降,使秋天多變的氣象諸要素(氣溫、氣壓和溼度等)更易侵襲人體而致病。

因此,秋日應多食一些有助於改善情緒的食物,幫助緩解“秋愁”。適當多吃甜食,尤其是陰雨天時,可以提高血糖水平,保障腦部的能量供應,從而增加活力,減輕憂鬱。如果覺得過多吃甜食不利健康,可以多吃水果。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葉酸,有助於改善因葉酸缺乏使血清素降低引起的失眠、健忘、焦慮等症狀。

此外,肉、魚、蛋、奶和豆類食品中含有的色氨酸能提高身體中5-羥色胺的含量,使我們的大腦產生滿足感,有助於產生愉悅心情。

“四不”“四宜”秋季養生經

四季養生!

不要暴飲暴食:到了秋季,人們剛剛經歷過苦夏的煎熬,胃口大開,食慾大增。一般人往往進食過多,俗話稱“長秋膘”,但是,這個時候也要注意飲食適當的量,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不要多吃刺激性食物:秋天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物,如尖辣椒、胡椒等,應當多吃蔬菜水果,如冬瓜、蘿蔔、蘋果、香蕉等。另外,為避免各種溼熱之氣積蓄,提倡吃一些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

不要過於生冷:秋季天氣由熱轉涼,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特別注意不要過於生冷,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發生各種消化疾病。

不能胡亂進補:秋天是適合進補的季節,但不可亂補,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

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

四季養生!

宜食富含營養、生津養陰的食物。如全麥面、小麥仁、豆芽、豆漿、花生、芝麻、紅薯、南瓜、蘿蔔、白菜、黑木耳、梨、蘋果、葡萄、甜杏仁、白扁豆、蓮藕、黃鱔、螃蟹、海藻、荸薺、海蜇、胡蘿蔔、銀耳平、菇海、帶等。

宜食增強體質的食物。如魚、肉類、豆製品、奶製品、紅棗、栗子、燕窩、雞蛋、蜂蜜等。

適宜秋季調理的中藥。如黃芪、人蔘、白朮、北沙蔘、百合、蓮子、淮山藥、女貞子、火麻仁、乾地、黃玄蔘、黃精、玉竹、天冬、麥冬、桑葉、桑白皮、蘇葉、太子參、西洋參、瓜蔞皮、甘草、杏仁、批把葉、紫菀、款冬花、陳皮、浙貝母、川貝母、黃芥子、蘇子、石斛等。

適宜秋季調理的藥膳。如泥鰍豆腐煲、雞茸苦瓜煲、貝母秋梨、生地粥、雪梨木瓜糖水等。

▲04

冬季養生

冬季養生以養腎為主

冬季天氣寒冷,人體代謝水平降低,容易受寒氣侵襲,致使抵抗力下降,陰陽失衡,易出現怕冷、手腳冰涼、腎虛者腰痠腿疼或體虛力乏等症狀。中醫認為,寒為邪,易傷陽氣。由於人身之陽氣根源於腎,所以寒邪易中傷腎陽。數九嚴冬,若欲禦寒,首當養腎。合理地補腎養腎,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季養生!

動物腎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及某些微量元素,具有補腎益精、滋補強壯的功效。海蔘和蝦亦可補腎益精、滋陰壯陽。

另外,肉類、雞蛋、動物骨髓、黑芝麻、山藥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補腎功效。適當多食高熱量食物增強抗寒能力

多吃溫陽益氣的食物

四季養生!

冬季應適當增加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三類產熱營養素的攝入,如主食和含少量糖分的甜食,尤其是魚類、奶類等優質蛋白質及脂肪的攝入。中醫認為,羊肉、桂圓、韭菜、核桃、小米等食物具有溫陽益氣的作用,多吃可以提高禦寒能力。

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四季養生!

寒冷的氣候使人體氧化功能加強,消耗維生素多,飲食中應及時補充。維生素A能增強人體耐寒能力,維生素C可以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因此,冬季可多食動物肝臟、胡蘿蔔、南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以及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多吃含碘豐富的食物

四季養生!

甲狀腺激素是人體內的熱激素。甲狀腺激素主要由碘和酪氨酸組成,酪氨酸可由體內合成,但是碘卻必須依靠“外援”。因此,冬季應多吃點海帶、紫菜、貝殼類等含碘豐富的食物。

多吃含蛋氨酸豐富的食物

四季養生!

蛋氨酸是人體必須的八種氨基酸之一,它通過轉移作用可提供一系列機體耐寒所必須的甲基。寒冷氣候使得人體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謝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酸在線粒體內氧化釋放熱量都需要甲基。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酵母、乳製品、葉類蔬菜等。對於老人來說,不妨多吃點豬血。豬血中氨基酸 比例與人體非常接近,易吸收,適合消化功能減退的老人食用。

冬季飲食宜溫熱、少鹽

四季養生!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熟陰,冬季吃這類食物易損傷脾胃。而食物過熱易損傷食道,進入腸胃後,又容易引起體內積熱而致病;食物過寒,容易刺激脾胃部血管,是血流不暢,而血量減少將嚴重地影響其他臟腑的血液循環,有損人體健康。因此,冬季飲食宜溫熱鬆軟。

冬天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鹹味食品,會助長腎氣,從而很大程度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專家建議,在冬天裡,要少食用鹹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

適當吃涼有益健康

四季養生!

冬天外界氣候雖冷,但人們穿得厚、住的暖、活動少,以致體內積熱不能有效散發,再加上冬季飲食所含熱量較高,很容易導致胃肺火盛。由於天冷,人們戶外活動少,因此易發胖,尤其是胸、腹部和臀部。

除了注意體育鍛煉外,適當多吃些涼菜,能促進身體自我取暖,多消耗一些體內蓄積的熱量,有助於減肥,有利於健康。

多吃黑色食物,益腎強腎

四季養生!

根據中醫學“五行學說”和“天人相應”觀點,冬天最能發揮保健功效的莫過於“黑色食品”,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烏雞、烏賊魚、海帶、紫菜等。中醫學認為,腎主藏精,腎中精氣為生命之源,黑色獨入腎經,食用黑色食品,能夠益腎強腎,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延緩衰老。

冬季養生經

四季養生!

宜食黃色蔬菜類。如胡蘿蔔、黃花菜、土豆、山藥、南瓜等

冬季宜食具有補氣填精、滋養強壯作用的食物。如羊肉、牛肉、豬肚、雞肉、羊肚、紅棗、帶魚、鯧魚、鱸魚、刀魚、鯉魚、草魚、黃鱔、蝦、海蔘、糯米、高粱、小米、燕麥、薏米、韭菜、辣椒、圓白菜、香菜、蔥、大蒜、生薑、核桃、栗子等。

冬季調理常用的中藥。如蓮子、人蔘、肉桂、黃芪、當歸、百合、黨蔘、枸杞子、西洋參、地黃等。’

冬季調理常用藥膳。當歸生薑羊肉湯、蟲草團魚煲、烏雞歸黃、歸地燒羊肉、苓歸烏雞盅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