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從娃娃抓起樹立終身養生理念

養生 葛洪 中醫 中藥 廣東惠州惠陽 2017-06-13

第三屆國際養生大會昨舉行健康養生論壇,專家學者圍繞5大主題作精彩論述

養生從娃娃抓起樹立終身養生理念

2017中國(惠州)第三屆國際養生大會會場外景。 本報記者黃俊琦 攝

養生從娃娃抓起樹立終身養生理念

與會者在體驗體質測試。 本報記者鍾暢新 攝

養生從娃娃抓起樹立終身養生理念

大會吸引了眾多媒體記者採訪。 本報記者鍾暢新 攝

“腎氣盛衰影響著人類性命的長短,所以要長壽,就得從幼兒時期開始,建立終身呵護腎氣的養生理念。”“要長壽,需要注意生活大環境的治理與維護,注意自身微環境的調理,注意調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昨日下午,2017中國(惠州)第三屆國際養生大會舉行健康養生論壇,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副祕書長姚重璞、陝西中醫藥大學教授張登本、香港大學教授陳建萍等知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長壽”“膏方”“治未病”“食品”以及“葛洪文化”等5大主題作了精彩論述。

專家妙論

■地理位置對人體的影響顯而易見,它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同時還是塑造人類、影響人類生理、病理和生命的重要條件

■羅浮山的自然環境宜人,空氣質量優異,適合人類養生居住

■要從幼兒時期開始建立終身維護腎氣的養生觀念,把養生理念貫穿於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情之中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又有一定的症狀差異,膏方調養用藥不能千篇一律;應一人一方,隨病加減

■葛洪許多養生思想直到今天仍是養生界的“聖典”

■葛洪在《肘後備急方》和《抱朴子》這兩本書中,在科學養生方面做出了嘗試,率先提出了人可通過多方面的修煉等實現延年益壽,堪稱養生學一代宗師

養生益方

●慢性病患者、亞健康人群以及有意提高免疫力功能、延年益壽者都可服用膏方;冬季服用膏方為宜,一般以冬至日起四十五天左右為最佳時間

●飲食應以穀類為主,要適當食用粗糧。每天1份蔬菜水果,患冠心病的風險可降低4%。保持健康的飲食,還要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堅果,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礦物質

●要多喝兩種飲品,一是白開水,二是茶

●健康還離不開吃動平衡。在運動方面,健康成年人的標準是6000步/天,條件允許的話,每天可進行中強度運動

長壽論壇

要建立終身維護腎氣養生觀念

養生是指人的生命過程中,堅持科學的生活觀,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及生活方式,以提高生活狀態和生命狀態,達到身心健康長壽目的

人類自古至今一直都在尋找延年益壽的祕訣,對於長壽的渴望,在當下人們物質需求得到較多滿足的情況下變得更加強烈。

在長壽論壇上,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副祕書長姚重璞說,養生是指人的生命過程中,堅持科學的生活觀,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及生活方式,以提高生活狀態和生命狀態,達到身心健康長壽目的。其中,良好的生態環境則是養生的必需條件。

這一觀點與陝西中醫藥大學教授張登本不謀而合。“地理位置對人體的影響顯而易見,它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同時還是塑造人類、影響人類生理、病理和生命的重要條件。”張登本說,羅浮山的自然環境宜人,空氣質量優異,適合人類養生居住。

許多人認為養生是老人的事,年輕時無需養生。其實,養生要從小抓起,否則等老了再養生,為時已晚。“既然腎氣盛衰影響著人類性命的長短,所以要長壽就要從幼兒時期開始建立終生維護腎氣的養生觀念,才能達到最佳的養生效果。”張登本認為,想長壽就要建立終生養生的理念,把養生理念貫穿於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情之中。姚重璞也提出,養生要從嬰幼兒抓起,醫藥只是一個方面,養生涉及多行業多方面,希望更多人能參與其中。

“香港男士平均壽命已突破80歲,而香港女性的壽命更長。香港百歲老人已由2011年的1900人,增至2015年9800人,5年間百歲老人增長約5倍。”香港大學教授陳建萍說,經過多年研究,她發現香港居民普遍長壽,這和他們的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香港以前是漁村,人們的主要食物是自己種植的蔬菜和魚,較少吃肉類,而香港的水源水質也十分不錯。

同時,中醫文化在香港影響較深,具有很雄厚的社會基礎、群眾基礎。陳建萍介紹,在香港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看中醫調理身體,固本強基。

膏方論壇

膏方調養用藥不能千篇一律

中醫進補,四季皆宜,但服用膏滋藥,則以冬季為宜

近年來,隨著百姓健康意識的提高,中醫養生保健、“治未病”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作為藥食精華的中藥膏方無疑是固本培元、防病祛病、養生健體的“無上妙品”。在膏方論壇上,專家們建議冬季服用膏方為宜,一般以冬至日起四十五天左右為最佳時間。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副主任醫師王佑華博士解釋,膏方又稱膏劑或膏滋藥,膏劑分外用和內服等種類。膏方功效是以調陰陽、補五臟、益氣血、助正氣為主兼顧祛邪治病,體現寓攻於補、攻補兼施的特色。

一般來說,慢性病患者、亞健康人群以及有意提高免疫力功能、延年益壽者都可服用膏方。而像孕婦、嬰幼兒以及肝炎、結核等活動期患者,各類疾病發作期患者則不適宜。“中醫進補,四季皆宜,但服用膏滋藥,則以冬季為宜。”王佑華提醒,膏滋藥比較滋膩,熱天服用,不易消化吸收。同時膏滋藥一般要服6至7周,在氣溫較高時,容易變質。一般以冬至日起四十五天左右為最佳時間。在儲藏方面,膏滋藥應存在瓷罐中,亦可在搪瓷燒鍋中存放。

中華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張曉天也提醒,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又有一定的症狀差異,膏方調養用藥不能千篇一律;應一人一方,隨病加減。

治未病論壇

“治未病”主戰場應在社區衛生中心

社區衛生服務是居民健康的“守門員”,其目的就是保護和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而非單純地治療疾病。“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模式與中醫“治未病”的思想不謀而合,應大力推廣應用

“治未病”的主戰場應在社區衛生中心。“上醫治未病”最早源自《黃帝內經》所說“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治未病”即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發展。在本次論壇上,“治未病”也是熱議話題之一。

廣東省中醫院主任醫師、教授林闠釗說,中醫“治未病”干預的特點之一與傳統的疾病診療模式區別在於,它是人們在真實世界中的綜合性養生保健和疾病預防行為。

“‘治未病’干預的目標人群主要指處於無病期、欲病期、既病防變期和愈後防復期的個體和群體。以保持生命活力、提高生存質量和預防疾病發展為目標。”林闠釗提出,要以“健康狀態”為中心對目標人群進行多維度特徵界定,對干預動機、目標人群屬性分類、執行主體和執行場所、實屬要求等內容建立雙重關注模型,對內容篩選和方案評估建立備選干預技術目錄,結合可操作性雙重關注模型進行評估篩選形成技術方案。

浙江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湯軍教授、上海市長寧區天山中醫醫院副院長朱吉教授,結合實際分享了各自研究“治未病”方面的探索。他們認為,“治未病”的主戰場應在社區衛生中心。社區衛生服務是居民健康的“守門員”,其目的就是保護和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而非單純地治療疾病。“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模式與中醫“治未病”的思想不謀而合,應大力推廣應用。

食品論壇

健康飲食離不開食物多樣化

健康的飲食,離不開食物的多樣化。飲食應以穀類為主,要適當食用粗糧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趙謀明從生物活性肽概述、研究進展及研究成果等方面,闡述了食源性生物活性肽的研究進展及應用現狀。

趙謀明說,生物活性肽的應用在生活中也很廣泛,涉及醫藥、食品、化妝品、養殖畜牧等行業。同時,生物活性肽對人的健康也有巨大的作用。目前,全球獲准上市的多肽藥物有68個,其中51個為治療藥物。

80多歲高齡、國家農業部黑色功能食品重點實驗室首任主任賴來展教授談到養生食品時說,過分強調味覺細胞的感覺來發展健康食品或鑑定品質,那就有失全面,本末倒置。

賴來展提倡“五色”食材,認為食以黑為首,合理搭配營養,優先選用具抗氧化功能的富硒黑色食品。

對此,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教授蔣卓勤持相同觀點。他說,健康的飲食,離不開食物的多樣化。飲食應以穀類為主,要適當食用粗糧。每天1份蔬菜水果,患冠心病的風險可降低4%。保持健康的飲食,還要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堅果,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礦物質。此外,要多喝兩種飲品,一是白開水,二是茶。“健康還離不開吃動平衡。”他建議,在運動方面,健康成年人的標準是6000步/天,條件允許的話,每天可進行中強度運動。

葛洪文化論壇

葛洪堪稱養生學一代宗師

葛洪的養生保健思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重視“治未病”;其二,重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其三,避免邪氣的侵害

千百年來,因葛洪留下的歷史足跡和動人故事,“羅浮仙山”仙氣更足。

在葛洪文化論壇上,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中山中醫院教授、主任中藥師梅全喜,博羅縣葛洪文化研究會會長劉俊發分別以“葛洪《肘後備急方》養生保健思想與方法的探討”、“養生聖地和養生聖人”為主題,詳細介紹了葛洪倡導的養生保健思想。梅全喜表示,葛洪許多養生思想直到今天仍是養生界的“聖典”。

梅全喜說,葛洪的養生保健思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重視“治未病”;其二,重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其三,避免邪氣的侵害。葛洪在《抱朴子內篇·地真》中指出:“至人上士,乃施藥於未病之前,不追修於既敗之後。”其意是在疾病出現之前就採用導引、行氣、藥物預防等方法,提高人體健康素質,起到防病、保健、養生和長壽的作用。

同時,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介紹的養生保健方法也非常多,其中又以中藥燻蒸與薰洗療法、中藥艾葉及艾灸療法、中藥香佩療法這三種的影響最為深遠。

劉俊發介紹了葛洪在羅浮山留下的養生故事,以及他所倡導的養生理念。劉俊發說,葛洪在《肘後備急方》和《抱朴子》這兩本書中,在科學養生方面做出了嘗試,率先提出了人可通過多方面的修煉等實現延年益壽的觀點,堪稱養生學一代宗師。

本組文字 統籌 本報記者田鐵流採寫 本報記者譚 琳 張 斐 劉煒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