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蛐蛐的進來看看,別讓人騙了

蟋蟀 清朝 葫蘆 宋朝 吃相優雅 吃相優雅 2017-08-29

鬥蟋蟀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清代時,活動益發講究,先蟋蟀要求無“四病”(仰頭、卷鬚、練牙、踢腿)外觀顏色也有尊卑之分,“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黃”。於是每隻蛐蛐少則數百元,多則上千元,一隻極品“紅牙”最高價賣到3萬。即便這樣,愛蟲者仍趨之若鶩。

但是近日在市場上發現不少無良商販,拿油葫蘆當蛐蛐在賣,這兩者長相極其相似,不留意就吃了虧!

玩蛐蛐的進來看看,別讓人騙了

蛐蛐尾巴是兩條左右各一支

玩蛐蛐的進來看看,別讓人騙了

蛐蛐的兩個門牙超級大,就如同鉗口

玩蛐蛐的進來看看,別讓人騙了

蛐蛐善鬥

玩蛐蛐的進來看看,別讓人騙了

油葫蘆的尾巴比較多,4支以上

玩蛐蛐的進來看看,別讓人騙了

油葫蘆性情懶惰,不善鬥

玩蛐蛐的進來看看,別讓人騙了

油葫蘆門牙很小,看上去就沒有力量

蛐蛐愛好者,初學者都要留心,其實這些細節還是很容易區分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