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佔率僅1.1%,這家圍海造地的企業能成功上市嗎?


市佔率僅1.1%,這家圍海造地的企業能成功上市嗎?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近日,香港海事建築工程商裕勤控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公司名頭不是很響亮,但其“填海造地”業務卻是讓很多人歎為觀止,現實版的“精衛填海”,讓三百六十行從此又多了一行。

那麼作為擁有“填海”一項特殊技能的裕勤控股近年發展得如何?

主營業務不穩定,輔業營收仍待觀察

裕勤控股是香港一家海事建築工程承建商,專門從事填海工程,並輔以船舶租賃服務及其他土木工程。

公司海事建築工程主要是填海、砂層調整及沉積以及海底管道工程。公司的誕生是有特定歷史背景的。開埠以來,香港主要依賴填海來擴展土地。

但填海造地是一項關係生態民生的大計,這種基建項目不是每年都有,且近年隨著人們對生態保護的呼聲日漸高漲,有所收縮。

為了彌補公司在填海業務的空缺,裕勤控股也向客戶提供船舶租賃服務,以及其他土木工程,包括地基工程、地盤平整工程及道路及渠務工程。

但從近兩個財年的業務收入佔比看,公司業務定位困難,主營業務量變化較大,未形成穩定業務格局。


市佔率僅1.1%,這家圍海造地的企業能成功上市嗎?


2017財年,海事建築工程還是公司主要營收來源,佔總收益的79.8%,而2018財年,船舶租賃服務爆發式增長30.5%,導致業務結構出現變化,形成以海事建築工程及船舶租賃服務為主營構成。

而從2019年2月28日止9個月的營收情況來看,船舶租賃服務又大幅下滑,公司主營業務發展不穩定。

公司員工僅44人,且65%為管理層

主營業務不突出,從目前看並未給裕勤控股營收帶來影響。2017財年公司營收約2.2億港元,2018財年提高到2.7億港元,截至2019年2月28日止9個月,營收就已經達2.4億港元。

但公司毛利率並不突出,上述財年同期毛利率分別為13.17%、15.85%及17.11%。增加主要由於船舶租賃服務貢獻由2017財年的60萬港元,激增至2018財年的200萬港元。

低毛利率背後是行業競爭困局。在香港,圍繞“填海造地”的建築商不止一家,截至2019年3月,認可公共工程承建商名冊中,海港工程類別丙組有26名承建商。

與同行相比,裕勤控股市佔比不高。根據益普索報告,按收益計算,公司佔2018年香港填海行業總產值約1.1%。

填海工程是非經常業務,在這塊“僧多粥少”的領域競爭激烈,行業頭部效應顯現,與勤控股或面臨市場份額下降風險。

此外,招股書顯示,裕勤控股二次分包成本驟增。在接到項目後,公司可能二次委聘分包商進行作業,這個成本在2017財年約為0.52億港元,佔總直接成本約27.9%,但在2018財年上升至0.68億港元,佔比29.8%,進而飆升至截至2019年2月28日止9個月的1.44億港元,佔比73.3%。

再加上勞工成本在2018財年增加260萬港元,導致直接成本從2017年度約1.9億港元增加至2018財年約2.3億港元。


市佔率僅1.1%,這家圍海造地的企業能成功上市嗎?


直接成本上升不能說是公司管控不力,比如勞工成本增加也是客觀原因,當代勞工年齡老化、缺失是這種基建行業都面臨的困難。

公司在人力方面的配置,不知是出於規模所限,還是資源多位租用,公司現在全職員工僅44人,且65%還為管理者。本次上市募集資金用途之一就為擴充37名全職員工。

“填海”為非經常性工程,公司或要另謀生路?

前文我們也提到過,“填海”即使在香港這片寸金寸土之地,也不是隨心所欲的,畢竟涉及生態保護千年大計。

填海工程導致的環境破壞長久以來一直是開展填海工程的反對理由,傳統填海工程還會揚起海床泥漿及汙染物。自2001年以來,填海工程數目一直在下降。

所以公司主營業務或將面臨規模收縮。且從行業競爭來看,公司也不佔優勢。裕勤控股開拓副業成擴大營收的重點。

從目前其最大輔業船舶租賃服務看,2017財年公司這塊業務收益約0.3億港元,僅相當於2017年香港本地船舶租賃行業總產值的0.8%。而香港本地船舶租賃行業從產值在2017年約為40.43億港元。

這意味著公司最有前途的輔業也面臨著市佔率不高、競爭激烈的問題,如何將這塊業務做強、做到可持續發展,才是公司第一考量的要務。

作者:李瑩

編輯:李雨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