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
"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文|Karakush

昨天,威馬的沈暉寫了一封“威馬家書”,主要講一講組織架構調整。但在最後一段,卻讓人感到一種大戰前的蕭肅:

“同學們,請保持我們的勇敢和堅毅,哪怕誤解重重,哪怕粉身碎骨,哪怕萬劫不復!我們都要堅持為用戶創造價值!”

"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文|Karakush

昨天,威馬的沈暉寫了一封“威馬家書”,主要講一講組織架構調整。但在最後一段,卻讓人感到一種大戰前的蕭肅:

“同學們,請保持我們的勇敢和堅毅,哪怕誤解重重,哪怕粉身碎骨,哪怕萬劫不復!我們都要堅持為用戶創造價值!”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直叫人震驚,現在造車已經到這個地步了麼?

恐怕也差不多。

上週車圈爆出一樁呆在臺面下許久的祕案。

在《2018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中,人們發現了吉利訴威馬侵害商業祕密的糾紛案,訴訟標的額21億元。案子正要進入高潮,將於9月17日開庭。

威馬家書裡,自然一個字都沒提這樁案子。

大家都挺來勁的,畢竟汽車圈內比較少見到知識產權案,標的還如此巨大。今年3月,捷豹路虎贏下了拉鋸三年的陸風X7抄襲官司,賠償金額是……150萬元,還不夠買三臺被抄的極光呢。

相比之下,吉利威馬的官司,無論在金額、由頭、還是涉事雙方本身,都要來得更性感些。

根據界面新聞的報道,吉利方面迴應稱,一切以法律判決為準,不做額外評論。而威馬方面也是非常硬氣,表示沒有任何侵權行為,對贏得這起訴訟非常有信心。

我們也從威馬相關人士處得到一個態度:科技公司之間,打知識產權官司常有的事,雙方都在秀肌肉。法院沒判之前,大家都很謹慎。也都堅信,自己會贏。

"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文|Karakush

昨天,威馬的沈暉寫了一封“威馬家書”,主要講一講組織架構調整。但在最後一段,卻讓人感到一種大戰前的蕭肅:

“同學們,請保持我們的勇敢和堅毅,哪怕誤解重重,哪怕粉身碎骨,哪怕萬劫不復!我們都要堅持為用戶創造價值!”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直叫人震驚,現在造車已經到這個地步了麼?

恐怕也差不多。

上週車圈爆出一樁呆在臺面下許久的祕案。

在《2018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中,人們發現了吉利訴威馬侵害商業祕密的糾紛案,訴訟標的額21億元。案子正要進入高潮,將於9月17日開庭。

威馬家書裡,自然一個字都沒提這樁案子。

大家都挺來勁的,畢竟汽車圈內比較少見到知識產權案,標的還如此巨大。今年3月,捷豹路虎贏下了拉鋸三年的陸風X7抄襲官司,賠償金額是……150萬元,還不夠買三臺被抄的極光呢。

相比之下,吉利威馬的官司,無論在金額、由頭、還是涉事雙方本身,都要來得更性感些。

根據界面新聞的報道,吉利方面迴應稱,一切以法律判決為準,不做額外評論。而威馬方面也是非常硬氣,表示沒有任何侵權行為,對贏得這起訴訟非常有信心。

我們也從威馬相關人士處得到一個態度:科技公司之間,打知識產權官司常有的事,雙方都在秀肌肉。法院沒判之前,大家都很謹慎。也都堅信,自己會贏。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儘管目前外界對具體是什麼“商業祕密”一無所知,但並不妨礙吃瓜熱議,尤其對於嫌疑中的侵害可能是如何產生的,有一些相似的猜測。比如,獵雲網在關於此事報道中曖昧地提到,“威馬汽車早期核心團隊與吉利的確有著很深的淵源”。

根據《汽車商業評論》在2016年的記載:

威馬團隊由沈暉一手搭建,沒有與任何獵頭公司合作,整條產業鏈,包括研發、採購、製造、銷售、市場、服務等位置的關鍵人員均已就位,約200名員工,主要由原博泰整車團隊,以及與沈暉“合作多年的朋友”組成。

包括杜立剛,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談判團隊成員,熟稔國內外企業財務管理、資本運作;徐煥新,大眾中國前研發部技術總監,也是沃爾沃新能源負責人;還有陸斌,成功主導吉利子品牌整合與經銷商網絡建設,等等等。

沈暉當時特別強調,這200人,不只是“將軍”,還有更多“忠臣和士兵”。

"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文|Karakush

昨天,威馬的沈暉寫了一封“威馬家書”,主要講一講組織架構調整。但在最後一段,卻讓人感到一種大戰前的蕭肅:

“同學們,請保持我們的勇敢和堅毅,哪怕誤解重重,哪怕粉身碎骨,哪怕萬劫不復!我們都要堅持為用戶創造價值!”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直叫人震驚,現在造車已經到這個地步了麼?

恐怕也差不多。

上週車圈爆出一樁呆在臺面下許久的祕案。

在《2018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中,人們發現了吉利訴威馬侵害商業祕密的糾紛案,訴訟標的額21億元。案子正要進入高潮,將於9月17日開庭。

威馬家書裡,自然一個字都沒提這樁案子。

大家都挺來勁的,畢竟汽車圈內比較少見到知識產權案,標的還如此巨大。今年3月,捷豹路虎贏下了拉鋸三年的陸風X7抄襲官司,賠償金額是……150萬元,還不夠買三臺被抄的極光呢。

相比之下,吉利威馬的官司,無論在金額、由頭、還是涉事雙方本身,都要來得更性感些。

根據界面新聞的報道,吉利方面迴應稱,一切以法律判決為準,不做額外評論。而威馬方面也是非常硬氣,表示沒有任何侵權行為,對贏得這起訴訟非常有信心。

我們也從威馬相關人士處得到一個態度:科技公司之間,打知識產權官司常有的事,雙方都在秀肌肉。法院沒判之前,大家都很謹慎。也都堅信,自己會贏。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儘管目前外界對具體是什麼“商業祕密”一無所知,但並不妨礙吃瓜熱議,尤其對於嫌疑中的侵害可能是如何產生的,有一些相似的猜測。比如,獵雲網在關於此事報道中曖昧地提到,“威馬汽車早期核心團隊與吉利的確有著很深的淵源”。

根據《汽車商業評論》在2016年的記載:

威馬團隊由沈暉一手搭建,沒有與任何獵頭公司合作,整條產業鏈,包括研發、採購、製造、銷售、市場、服務等位置的關鍵人員均已就位,約200名員工,主要由原博泰整車團隊,以及與沈暉“合作多年的朋友”組成。

包括杜立剛,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談判團隊成員,熟稔國內外企業財務管理、資本運作;徐煥新,大眾中國前研發部技術總監,也是沃爾沃新能源負責人;還有陸斌,成功主導吉利子品牌整合與經銷商網絡建設,等等等。

沈暉當時特別強調,這200人,不只是“將軍”,還有更多“忠臣和士兵”。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由於威馬的情況毫不明朗,咱且按下不表。

但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值得關注:因為人員流動而產生的商業祕密糾紛——這種科技圈的日常狗血,正隨著汽車和科技的跨界交叉越來越深,而開始在汽車圈流行起來。

明確的案例也是不少的。

比如特斯拉和小鵬之間越說越多的故事。

今年3月,特斯拉在舊金山聯邦法院提告,指控其自動駕駛團隊的前工程師曹光植竊取商業機密。特斯拉稱,曹將超過30萬個文件和目錄,包括“特斯拉自動駕駛相關源代碼的完整副本”上傳到自己的iCloud帳戶,並在1月離職,之後加盟小鵬。曹在小鵬主要就負責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特斯拉懷疑,他可能將源代碼文件“提供”給了小鵬。

最新的進展在7月,據The Verge報道,曹承認了曾上傳過源代碼,但同時否認竊取了特斯拉的敏感信息。他的律師稱,在從特斯拉離職之前,他已經認真刪除了與特斯拉相關的資料。

"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文|Karakush

昨天,威馬的沈暉寫了一封“威馬家書”,主要講一講組織架構調整。但在最後一段,卻讓人感到一種大戰前的蕭肅:

“同學們,請保持我們的勇敢和堅毅,哪怕誤解重重,哪怕粉身碎骨,哪怕萬劫不復!我們都要堅持為用戶創造價值!”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直叫人震驚,現在造車已經到這個地步了麼?

恐怕也差不多。

上週車圈爆出一樁呆在臺面下許久的祕案。

在《2018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中,人們發現了吉利訴威馬侵害商業祕密的糾紛案,訴訟標的額21億元。案子正要進入高潮,將於9月17日開庭。

威馬家書裡,自然一個字都沒提這樁案子。

大家都挺來勁的,畢竟汽車圈內比較少見到知識產權案,標的還如此巨大。今年3月,捷豹路虎贏下了拉鋸三年的陸風X7抄襲官司,賠償金額是……150萬元,還不夠買三臺被抄的極光呢。

相比之下,吉利威馬的官司,無論在金額、由頭、還是涉事雙方本身,都要來得更性感些。

根據界面新聞的報道,吉利方面迴應稱,一切以法律判決為準,不做額外評論。而威馬方面也是非常硬氣,表示沒有任何侵權行為,對贏得這起訴訟非常有信心。

我們也從威馬相關人士處得到一個態度:科技公司之間,打知識產權官司常有的事,雙方都在秀肌肉。法院沒判之前,大家都很謹慎。也都堅信,自己會贏。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儘管目前外界對具體是什麼“商業祕密”一無所知,但並不妨礙吃瓜熱議,尤其對於嫌疑中的侵害可能是如何產生的,有一些相似的猜測。比如,獵雲網在關於此事報道中曖昧地提到,“威馬汽車早期核心團隊與吉利的確有著很深的淵源”。

根據《汽車商業評論》在2016年的記載:

威馬團隊由沈暉一手搭建,沒有與任何獵頭公司合作,整條產業鏈,包括研發、採購、製造、銷售、市場、服務等位置的關鍵人員均已就位,約200名員工,主要由原博泰整車團隊,以及與沈暉“合作多年的朋友”組成。

包括杜立剛,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談判團隊成員,熟稔國內外企業財務管理、資本運作;徐煥新,大眾中國前研發部技術總監,也是沃爾沃新能源負責人;還有陸斌,成功主導吉利子品牌整合與經銷商網絡建設,等等等。

沈暉當時特別強調,這200人,不只是“將軍”,還有更多“忠臣和士兵”。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由於威馬的情況毫不明朗,咱且按下不表。

但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值得關注:因為人員流動而產生的商業祕密糾紛——這種科技圈的日常狗血,正隨著汽車和科技的跨界交叉越來越深,而開始在汽車圈流行起來。

明確的案例也是不少的。

比如特斯拉和小鵬之間越說越多的故事。

今年3月,特斯拉在舊金山聯邦法院提告,指控其自動駕駛團隊的前工程師曹光植竊取商業機密。特斯拉稱,曹將超過30萬個文件和目錄,包括“特斯拉自動駕駛相關源代碼的完整副本”上傳到自己的iCloud帳戶,並在1月離職,之後加盟小鵬。曹在小鵬主要就負責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特斯拉懷疑,他可能將源代碼文件“提供”給了小鵬。

最新的進展在7月,據The Verge報道,曹承認了曾上傳過源代碼,但同時否認竊取了特斯拉的敏感信息。他的律師稱,在從特斯拉離職之前,他已經認真刪除了與特斯拉相關的資料。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而在這樁事體之前,小鵬已經有過一次類似糾紛了。

去年,蘋果發現,曾參與自己無人駕駛汽車“泰坦”項目的工程師張曉朗,“帶資”走了,入職小鵬。蘋果於是把證據甩給FBI,drama的是,張在試圖回國時被FBI逮捕了。2018年7月,FBI以涉嫌竊取商業機密起訴了張。小鵬說,既不瞭解,也沒參與,但會全力配合調查。

"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文|Karakush

昨天,威馬的沈暉寫了一封“威馬家書”,主要講一講組織架構調整。但在最後一段,卻讓人感到一種大戰前的蕭肅:

“同學們,請保持我們的勇敢和堅毅,哪怕誤解重重,哪怕粉身碎骨,哪怕萬劫不復!我們都要堅持為用戶創造價值!”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直叫人震驚,現在造車已經到這個地步了麼?

恐怕也差不多。

上週車圈爆出一樁呆在臺面下許久的祕案。

在《2018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中,人們發現了吉利訴威馬侵害商業祕密的糾紛案,訴訟標的額21億元。案子正要進入高潮,將於9月17日開庭。

威馬家書裡,自然一個字都沒提這樁案子。

大家都挺來勁的,畢竟汽車圈內比較少見到知識產權案,標的還如此巨大。今年3月,捷豹路虎贏下了拉鋸三年的陸風X7抄襲官司,賠償金額是……150萬元,還不夠買三臺被抄的極光呢。

相比之下,吉利威馬的官司,無論在金額、由頭、還是涉事雙方本身,都要來得更性感些。

根據界面新聞的報道,吉利方面迴應稱,一切以法律判決為準,不做額外評論。而威馬方面也是非常硬氣,表示沒有任何侵權行為,對贏得這起訴訟非常有信心。

我們也從威馬相關人士處得到一個態度:科技公司之間,打知識產權官司常有的事,雙方都在秀肌肉。法院沒判之前,大家都很謹慎。也都堅信,自己會贏。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儘管目前外界對具體是什麼“商業祕密”一無所知,但並不妨礙吃瓜熱議,尤其對於嫌疑中的侵害可能是如何產生的,有一些相似的猜測。比如,獵雲網在關於此事報道中曖昧地提到,“威馬汽車早期核心團隊與吉利的確有著很深的淵源”。

根據《汽車商業評論》在2016年的記載:

威馬團隊由沈暉一手搭建,沒有與任何獵頭公司合作,整條產業鏈,包括研發、採購、製造、銷售、市場、服務等位置的關鍵人員均已就位,約200名員工,主要由原博泰整車團隊,以及與沈暉“合作多年的朋友”組成。

包括杜立剛,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談判團隊成員,熟稔國內外企業財務管理、資本運作;徐煥新,大眾中國前研發部技術總監,也是沃爾沃新能源負責人;還有陸斌,成功主導吉利子品牌整合與經銷商網絡建設,等等等。

沈暉當時特別強調,這200人,不只是“將軍”,還有更多“忠臣和士兵”。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由於威馬的情況毫不明朗,咱且按下不表。

但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值得關注:因為人員流動而產生的商業祕密糾紛——這種科技圈的日常狗血,正隨著汽車和科技的跨界交叉越來越深,而開始在汽車圈流行起來。

明確的案例也是不少的。

比如特斯拉和小鵬之間越說越多的故事。

今年3月,特斯拉在舊金山聯邦法院提告,指控其自動駕駛團隊的前工程師曹光植竊取商業機密。特斯拉稱,曹將超過30萬個文件和目錄,包括“特斯拉自動駕駛相關源代碼的完整副本”上傳到自己的iCloud帳戶,並在1月離職,之後加盟小鵬。曹在小鵬主要就負責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特斯拉懷疑,他可能將源代碼文件“提供”給了小鵬。

最新的進展在7月,據The Verge報道,曹承認了曾上傳過源代碼,但同時否認竊取了特斯拉的敏感信息。他的律師稱,在從特斯拉離職之前,他已經認真刪除了與特斯拉相關的資料。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而在這樁事體之前,小鵬已經有過一次類似糾紛了。

去年,蘋果發現,曾參與自己無人駕駛汽車“泰坦”項目的工程師張曉朗,“帶資”走了,入職小鵬。蘋果於是把證據甩給FBI,drama的是,張在試圖回國時被FBI逮捕了。2018年7月,FBI以涉嫌竊取商業機密起訴了張。小鵬說,既不瞭解,也沒參與,但會全力配合調查。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再比如,被稱為“國內無人駕駛第一案”的百度和景馳,也是同一幅尿性。2017年,百度以“侵犯商業祕密”為由提告景馳科技,並索賠5000萬元。景馳的創始人,正是百度前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首任總經理王勁。這件事的結局是,王勁出局,一個月不到,景馳加入了百度Apollo開放平臺……

"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文|Karakush

昨天,威馬的沈暉寫了一封“威馬家書”,主要講一講組織架構調整。但在最後一段,卻讓人感到一種大戰前的蕭肅:

“同學們,請保持我們的勇敢和堅毅,哪怕誤解重重,哪怕粉身碎骨,哪怕萬劫不復!我們都要堅持為用戶創造價值!”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直叫人震驚,現在造車已經到這個地步了麼?

恐怕也差不多。

上週車圈爆出一樁呆在臺面下許久的祕案。

在《2018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中,人們發現了吉利訴威馬侵害商業祕密的糾紛案,訴訟標的額21億元。案子正要進入高潮,將於9月17日開庭。

威馬家書裡,自然一個字都沒提這樁案子。

大家都挺來勁的,畢竟汽車圈內比較少見到知識產權案,標的還如此巨大。今年3月,捷豹路虎贏下了拉鋸三年的陸風X7抄襲官司,賠償金額是……150萬元,還不夠買三臺被抄的極光呢。

相比之下,吉利威馬的官司,無論在金額、由頭、還是涉事雙方本身,都要來得更性感些。

根據界面新聞的報道,吉利方面迴應稱,一切以法律判決為準,不做額外評論。而威馬方面也是非常硬氣,表示沒有任何侵權行為,對贏得這起訴訟非常有信心。

我們也從威馬相關人士處得到一個態度:科技公司之間,打知識產權官司常有的事,雙方都在秀肌肉。法院沒判之前,大家都很謹慎。也都堅信,自己會贏。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儘管目前外界對具體是什麼“商業祕密”一無所知,但並不妨礙吃瓜熱議,尤其對於嫌疑中的侵害可能是如何產生的,有一些相似的猜測。比如,獵雲網在關於此事報道中曖昧地提到,“威馬汽車早期核心團隊與吉利的確有著很深的淵源”。

根據《汽車商業評論》在2016年的記載:

威馬團隊由沈暉一手搭建,沒有與任何獵頭公司合作,整條產業鏈,包括研發、採購、製造、銷售、市場、服務等位置的關鍵人員均已就位,約200名員工,主要由原博泰整車團隊,以及與沈暉“合作多年的朋友”組成。

包括杜立剛,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談判團隊成員,熟稔國內外企業財務管理、資本運作;徐煥新,大眾中國前研發部技術總監,也是沃爾沃新能源負責人;還有陸斌,成功主導吉利子品牌整合與經銷商網絡建設,等等等。

沈暉當時特別強調,這200人,不只是“將軍”,還有更多“忠臣和士兵”。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由於威馬的情況毫不明朗,咱且按下不表。

但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值得關注:因為人員流動而產生的商業祕密糾紛——這種科技圈的日常狗血,正隨著汽車和科技的跨界交叉越來越深,而開始在汽車圈流行起來。

明確的案例也是不少的。

比如特斯拉和小鵬之間越說越多的故事。

今年3月,特斯拉在舊金山聯邦法院提告,指控其自動駕駛團隊的前工程師曹光植竊取商業機密。特斯拉稱,曹將超過30萬個文件和目錄,包括“特斯拉自動駕駛相關源代碼的完整副本”上傳到自己的iCloud帳戶,並在1月離職,之後加盟小鵬。曹在小鵬主要就負責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特斯拉懷疑,他可能將源代碼文件“提供”給了小鵬。

最新的進展在7月,據The Verge報道,曹承認了曾上傳過源代碼,但同時否認竊取了特斯拉的敏感信息。他的律師稱,在從特斯拉離職之前,他已經認真刪除了與特斯拉相關的資料。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而在這樁事體之前,小鵬已經有過一次類似糾紛了。

去年,蘋果發現,曾參與自己無人駕駛汽車“泰坦”項目的工程師張曉朗,“帶資”走了,入職小鵬。蘋果於是把證據甩給FBI,drama的是,張在試圖回國時被FBI逮捕了。2018年7月,FBI以涉嫌竊取商業機密起訴了張。小鵬說,既不瞭解,也沒參與,但會全力配合調查。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再比如,被稱為“國內無人駕駛第一案”的百度和景馳,也是同一幅尿性。2017年,百度以“侵犯商業祕密”為由提告景馳科技,並索賠5000萬元。景馳的創始人,正是百度前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首任總經理王勁。這件事的結局是,王勁出局,一個月不到,景馳加入了百度Apollo開放平臺……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故事都是相似的。老僱主總是在咆哮,沒什麼可以比前員工出走,造成更大的打擊了。他們不是去了一個競爭對手那裡,就是自己製造一個競爭對手出來。所以每一次離開,就意味著自己的生存環境惡劣一點,不只是因為人才流失,更是因為他們流失去哪裡。

攛點IP專利真的不容易,必須得用競業禁止武裝到牙齒才行。在盜版抄襲多年之後,我們終於建立起了初級的知識產權觀念。這很難得。但如果我們仔細審視科技發展史則會發現,其實創新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你偷偷我、我偷偷你的層疊之上。

"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文|Karakush

昨天,威馬的沈暉寫了一封“威馬家書”,主要講一講組織架構調整。但在最後一段,卻讓人感到一種大戰前的蕭肅:

“同學們,請保持我們的勇敢和堅毅,哪怕誤解重重,哪怕粉身碎骨,哪怕萬劫不復!我們都要堅持為用戶創造價值!”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直叫人震驚,現在造車已經到這個地步了麼?

恐怕也差不多。

上週車圈爆出一樁呆在臺面下許久的祕案。

在《2018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中,人們發現了吉利訴威馬侵害商業祕密的糾紛案,訴訟標的額21億元。案子正要進入高潮,將於9月17日開庭。

威馬家書裡,自然一個字都沒提這樁案子。

大家都挺來勁的,畢竟汽車圈內比較少見到知識產權案,標的還如此巨大。今年3月,捷豹路虎贏下了拉鋸三年的陸風X7抄襲官司,賠償金額是……150萬元,還不夠買三臺被抄的極光呢。

相比之下,吉利威馬的官司,無論在金額、由頭、還是涉事雙方本身,都要來得更性感些。

根據界面新聞的報道,吉利方面迴應稱,一切以法律判決為準,不做額外評論。而威馬方面也是非常硬氣,表示沒有任何侵權行為,對贏得這起訴訟非常有信心。

我們也從威馬相關人士處得到一個態度:科技公司之間,打知識產權官司常有的事,雙方都在秀肌肉。法院沒判之前,大家都很謹慎。也都堅信,自己會贏。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儘管目前外界對具體是什麼“商業祕密”一無所知,但並不妨礙吃瓜熱議,尤其對於嫌疑中的侵害可能是如何產生的,有一些相似的猜測。比如,獵雲網在關於此事報道中曖昧地提到,“威馬汽車早期核心團隊與吉利的確有著很深的淵源”。

根據《汽車商業評論》在2016年的記載:

威馬團隊由沈暉一手搭建,沒有與任何獵頭公司合作,整條產業鏈,包括研發、採購、製造、銷售、市場、服務等位置的關鍵人員均已就位,約200名員工,主要由原博泰整車團隊,以及與沈暉“合作多年的朋友”組成。

包括杜立剛,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談判團隊成員,熟稔國內外企業財務管理、資本運作;徐煥新,大眾中國前研發部技術總監,也是沃爾沃新能源負責人;還有陸斌,成功主導吉利子品牌整合與經銷商網絡建設,等等等。

沈暉當時特別強調,這200人,不只是“將軍”,還有更多“忠臣和士兵”。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由於威馬的情況毫不明朗,咱且按下不表。

但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值得關注:因為人員流動而產生的商業祕密糾紛——這種科技圈的日常狗血,正隨著汽車和科技的跨界交叉越來越深,而開始在汽車圈流行起來。

明確的案例也是不少的。

比如特斯拉和小鵬之間越說越多的故事。

今年3月,特斯拉在舊金山聯邦法院提告,指控其自動駕駛團隊的前工程師曹光植竊取商業機密。特斯拉稱,曹將超過30萬個文件和目錄,包括“特斯拉自動駕駛相關源代碼的完整副本”上傳到自己的iCloud帳戶,並在1月離職,之後加盟小鵬。曹在小鵬主要就負責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特斯拉懷疑,他可能將源代碼文件“提供”給了小鵬。

最新的進展在7月,據The Verge報道,曹承認了曾上傳過源代碼,但同時否認竊取了特斯拉的敏感信息。他的律師稱,在從特斯拉離職之前,他已經認真刪除了與特斯拉相關的資料。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而在這樁事體之前,小鵬已經有過一次類似糾紛了。

去年,蘋果發現,曾參與自己無人駕駛汽車“泰坦”項目的工程師張曉朗,“帶資”走了,入職小鵬。蘋果於是把證據甩給FBI,drama的是,張在試圖回國時被FBI逮捕了。2018年7月,FBI以涉嫌竊取商業機密起訴了張。小鵬說,既不瞭解,也沒參與,但會全力配合調查。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再比如,被稱為“國內無人駕駛第一案”的百度和景馳,也是同一幅尿性。2017年,百度以“侵犯商業祕密”為由提告景馳科技,並索賠5000萬元。景馳的創始人,正是百度前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首任總經理王勁。這件事的結局是,王勁出局,一個月不到,景馳加入了百度Apollo開放平臺……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故事都是相似的。老僱主總是在咆哮,沒什麼可以比前員工出走,造成更大的打擊了。他們不是去了一個競爭對手那裡,就是自己製造一個競爭對手出來。所以每一次離開,就意味著自己的生存環境惡劣一點,不只是因為人才流失,更是因為他們流失去哪裡。

攛點IP專利真的不容易,必須得用競業禁止武裝到牙齒才行。在盜版抄襲多年之後,我們終於建立起了初級的知識產權觀念。這很難得。但如果我們仔細審視科技發展史則會發現,其實創新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你偷偷我、我偷偷你的層疊之上。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最近有一個事,可以反映這個觀點。

兩年前,谷歌的無人駕駛事業部Waymo和Uber之間也發生了一起商業祕密盜竊案。2017年2月,Waymo指控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在職期間竊取其1.4份Lidar技術的機密文件。後者帶著這些文件,創立了自己的自動駕駛公司Otto,後來被Uber收購,這些商業祕密也就被過繼給了Uber。

案件在一年後達成和解,Uber不僅解僱了萊萬,退還了1.4 萬份機密文件,還同意向Waymo出讓0.34%的股權,價值約2.45億美元。

但是,整件事到今天還沒完——

"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文|Karakush

昨天,威馬的沈暉寫了一封“威馬家書”,主要講一講組織架構調整。但在最後一段,卻讓人感到一種大戰前的蕭肅:

“同學們,請保持我們的勇敢和堅毅,哪怕誤解重重,哪怕粉身碎骨,哪怕萬劫不復!我們都要堅持為用戶創造價值!”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直叫人震驚,現在造車已經到這個地步了麼?

恐怕也差不多。

上週車圈爆出一樁呆在臺面下許久的祕案。

在《2018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中,人們發現了吉利訴威馬侵害商業祕密的糾紛案,訴訟標的額21億元。案子正要進入高潮,將於9月17日開庭。

威馬家書裡,自然一個字都沒提這樁案子。

大家都挺來勁的,畢竟汽車圈內比較少見到知識產權案,標的還如此巨大。今年3月,捷豹路虎贏下了拉鋸三年的陸風X7抄襲官司,賠償金額是……150萬元,還不夠買三臺被抄的極光呢。

相比之下,吉利威馬的官司,無論在金額、由頭、還是涉事雙方本身,都要來得更性感些。

根據界面新聞的報道,吉利方面迴應稱,一切以法律判決為準,不做額外評論。而威馬方面也是非常硬氣,表示沒有任何侵權行為,對贏得這起訴訟非常有信心。

我們也從威馬相關人士處得到一個態度:科技公司之間,打知識產權官司常有的事,雙方都在秀肌肉。法院沒判之前,大家都很謹慎。也都堅信,自己會贏。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儘管目前外界對具體是什麼“商業祕密”一無所知,但並不妨礙吃瓜熱議,尤其對於嫌疑中的侵害可能是如何產生的,有一些相似的猜測。比如,獵雲網在關於此事報道中曖昧地提到,“威馬汽車早期核心團隊與吉利的確有著很深的淵源”。

根據《汽車商業評論》在2016年的記載:

威馬團隊由沈暉一手搭建,沒有與任何獵頭公司合作,整條產業鏈,包括研發、採購、製造、銷售、市場、服務等位置的關鍵人員均已就位,約200名員工,主要由原博泰整車團隊,以及與沈暉“合作多年的朋友”組成。

包括杜立剛,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談判團隊成員,熟稔國內外企業財務管理、資本運作;徐煥新,大眾中國前研發部技術總監,也是沃爾沃新能源負責人;還有陸斌,成功主導吉利子品牌整合與經銷商網絡建設,等等等。

沈暉當時特別強調,這200人,不只是“將軍”,還有更多“忠臣和士兵”。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由於威馬的情況毫不明朗,咱且按下不表。

但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值得關注:因為人員流動而產生的商業祕密糾紛——這種科技圈的日常狗血,正隨著汽車和科技的跨界交叉越來越深,而開始在汽車圈流行起來。

明確的案例也是不少的。

比如特斯拉和小鵬之間越說越多的故事。

今年3月,特斯拉在舊金山聯邦法院提告,指控其自動駕駛團隊的前工程師曹光植竊取商業機密。特斯拉稱,曹將超過30萬個文件和目錄,包括“特斯拉自動駕駛相關源代碼的完整副本”上傳到自己的iCloud帳戶,並在1月離職,之後加盟小鵬。曹在小鵬主要就負責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特斯拉懷疑,他可能將源代碼文件“提供”給了小鵬。

最新的進展在7月,據The Verge報道,曹承認了曾上傳過源代碼,但同時否認竊取了特斯拉的敏感信息。他的律師稱,在從特斯拉離職之前,他已經認真刪除了與特斯拉相關的資料。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而在這樁事體之前,小鵬已經有過一次類似糾紛了。

去年,蘋果發現,曾參與自己無人駕駛汽車“泰坦”項目的工程師張曉朗,“帶資”走了,入職小鵬。蘋果於是把證據甩給FBI,drama的是,張在試圖回國時被FBI逮捕了。2018年7月,FBI以涉嫌竊取商業機密起訴了張。小鵬說,既不瞭解,也沒參與,但會全力配合調查。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再比如,被稱為“國內無人駕駛第一案”的百度和景馳,也是同一幅尿性。2017年,百度以“侵犯商業祕密”為由提告景馳科技,並索賠5000萬元。景馳的創始人,正是百度前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首任總經理王勁。這件事的結局是,王勁出局,一個月不到,景馳加入了百度Apollo開放平臺……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故事都是相似的。老僱主總是在咆哮,沒什麼可以比前員工出走,造成更大的打擊了。他們不是去了一個競爭對手那裡,就是自己製造一個競爭對手出來。所以每一次離開,就意味著自己的生存環境惡劣一點,不只是因為人才流失,更是因為他們流失去哪裡。

攛點IP專利真的不容易,必須得用競業禁止武裝到牙齒才行。在盜版抄襲多年之後,我們終於建立起了初級的知識產權觀念。這很難得。但如果我們仔細審視科技發展史則會發現,其實創新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你偷偷我、我偷偷你的層疊之上。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最近有一個事,可以反映這個觀點。

兩年前,谷歌的無人駕駛事業部Waymo和Uber之間也發生了一起商業祕密盜竊案。2017年2月,Waymo指控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在職期間竊取其1.4份Lidar技術的機密文件。後者帶著這些文件,創立了自己的自動駕駛公司Otto,後來被Uber收購,這些商業祕密也就被過繼給了Uber。

案件在一年後達成和解,Uber不僅解僱了萊萬,退還了1.4 萬份機密文件,還同意向Waymo出讓0.34%的股權,價值約2.45億美元。

但是,整件事到今天還沒完——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就在上週,聯邦檢察官對萊萬個人提起33項盜竊和試圖盜竊商業祕密的指控。他的保釋金被標到200萬美元,他被戴上了電子腳鐐,謹防偷跑。如果罪名成立,這位灣區昔日明星將面臨最高10年監禁,每項罪名罰款25萬美元。

負責的FBI警探說,“灣區有最頂尖最聰明的工程師,他們冒著極大的風險。但是硅谷並不是狂野的西部世界。高速競爭的環境並不意味著聯邦法律就不能管了。”

按照我們的道德感,得為這種執法力度喝彩。工程師犯法,與庶民同罪啊。但是讓人詫異的是,輿論並不是剛直地倒向“正義”的一邊。

不少人認為,政府對此事的執著追訴,很有可能對科技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如果萊萬被定罪,這樣的判例可能會產生寒蟬效應,將不利於日後灣區員工擇優而棲,從而影響市場流動性,並最終有害創新。

"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文|Karakush

昨天,威馬的沈暉寫了一封“威馬家書”,主要講一講組織架構調整。但在最後一段,卻讓人感到一種大戰前的蕭肅:

“同學們,請保持我們的勇敢和堅毅,哪怕誤解重重,哪怕粉身碎骨,哪怕萬劫不復!我們都要堅持為用戶創造價值!”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直叫人震驚,現在造車已經到這個地步了麼?

恐怕也差不多。

上週車圈爆出一樁呆在臺面下許久的祕案。

在《2018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中,人們發現了吉利訴威馬侵害商業祕密的糾紛案,訴訟標的額21億元。案子正要進入高潮,將於9月17日開庭。

威馬家書裡,自然一個字都沒提這樁案子。

大家都挺來勁的,畢竟汽車圈內比較少見到知識產權案,標的還如此巨大。今年3月,捷豹路虎贏下了拉鋸三年的陸風X7抄襲官司,賠償金額是……150萬元,還不夠買三臺被抄的極光呢。

相比之下,吉利威馬的官司,無論在金額、由頭、還是涉事雙方本身,都要來得更性感些。

根據界面新聞的報道,吉利方面迴應稱,一切以法律判決為準,不做額外評論。而威馬方面也是非常硬氣,表示沒有任何侵權行為,對贏得這起訴訟非常有信心。

我們也從威馬相關人士處得到一個態度:科技公司之間,打知識產權官司常有的事,雙方都在秀肌肉。法院沒判之前,大家都很謹慎。也都堅信,自己會贏。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儘管目前外界對具體是什麼“商業祕密”一無所知,但並不妨礙吃瓜熱議,尤其對於嫌疑中的侵害可能是如何產生的,有一些相似的猜測。比如,獵雲網在關於此事報道中曖昧地提到,“威馬汽車早期核心團隊與吉利的確有著很深的淵源”。

根據《汽車商業評論》在2016年的記載:

威馬團隊由沈暉一手搭建,沒有與任何獵頭公司合作,整條產業鏈,包括研發、採購、製造、銷售、市場、服務等位置的關鍵人員均已就位,約200名員工,主要由原博泰整車團隊,以及與沈暉“合作多年的朋友”組成。

包括杜立剛,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談判團隊成員,熟稔國內外企業財務管理、資本運作;徐煥新,大眾中國前研發部技術總監,也是沃爾沃新能源負責人;還有陸斌,成功主導吉利子品牌整合與經銷商網絡建設,等等等。

沈暉當時特別強調,這200人,不只是“將軍”,還有更多“忠臣和士兵”。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由於威馬的情況毫不明朗,咱且按下不表。

但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值得關注:因為人員流動而產生的商業祕密糾紛——這種科技圈的日常狗血,正隨著汽車和科技的跨界交叉越來越深,而開始在汽車圈流行起來。

明確的案例也是不少的。

比如特斯拉和小鵬之間越說越多的故事。

今年3月,特斯拉在舊金山聯邦法院提告,指控其自動駕駛團隊的前工程師曹光植竊取商業機密。特斯拉稱,曹將超過30萬個文件和目錄,包括“特斯拉自動駕駛相關源代碼的完整副本”上傳到自己的iCloud帳戶,並在1月離職,之後加盟小鵬。曹在小鵬主要就負責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特斯拉懷疑,他可能將源代碼文件“提供”給了小鵬。

最新的進展在7月,據The Verge報道,曹承認了曾上傳過源代碼,但同時否認竊取了特斯拉的敏感信息。他的律師稱,在從特斯拉離職之前,他已經認真刪除了與特斯拉相關的資料。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而在這樁事體之前,小鵬已經有過一次類似糾紛了。

去年,蘋果發現,曾參與自己無人駕駛汽車“泰坦”項目的工程師張曉朗,“帶資”走了,入職小鵬。蘋果於是把證據甩給FBI,drama的是,張在試圖回國時被FBI逮捕了。2018年7月,FBI以涉嫌竊取商業機密起訴了張。小鵬說,既不瞭解,也沒參與,但會全力配合調查。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再比如,被稱為“國內無人駕駛第一案”的百度和景馳,也是同一幅尿性。2017年,百度以“侵犯商業祕密”為由提告景馳科技,並索賠5000萬元。景馳的創始人,正是百度前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首任總經理王勁。這件事的結局是,王勁出局,一個月不到,景馳加入了百度Apollo開放平臺……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故事都是相似的。老僱主總是在咆哮,沒什麼可以比前員工出走,造成更大的打擊了。他們不是去了一個競爭對手那裡,就是自己製造一個競爭對手出來。所以每一次離開,就意味著自己的生存環境惡劣一點,不只是因為人才流失,更是因為他們流失去哪裡。

攛點IP專利真的不容易,必須得用競業禁止武裝到牙齒才行。在盜版抄襲多年之後,我們終於建立起了初級的知識產權觀念。這很難得。但如果我們仔細審視科技發展史則會發現,其實創新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你偷偷我、我偷偷你的層疊之上。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最近有一個事,可以反映這個觀點。

兩年前,谷歌的無人駕駛事業部Waymo和Uber之間也發生了一起商業祕密盜竊案。2017年2月,Waymo指控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在職期間竊取其1.4份Lidar技術的機密文件。後者帶著這些文件,創立了自己的自動駕駛公司Otto,後來被Uber收購,這些商業祕密也就被過繼給了Uber。

案件在一年後達成和解,Uber不僅解僱了萊萬,退還了1.4 萬份機密文件,還同意向Waymo出讓0.34%的股權,價值約2.45億美元。

但是,整件事到今天還沒完——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就在上週,聯邦檢察官對萊萬個人提起33項盜竊和試圖盜竊商業祕密的指控。他的保釋金被標到200萬美元,他被戴上了電子腳鐐,謹防偷跑。如果罪名成立,這位灣區昔日明星將面臨最高10年監禁,每項罪名罰款25萬美元。

負責的FBI警探說,“灣區有最頂尖最聰明的工程師,他們冒著極大的風險。但是硅谷並不是狂野的西部世界。高速競爭的環境並不意味著聯邦法律就不能管了。”

按照我們的道德感,得為這種執法力度喝彩。工程師犯法,與庶民同罪啊。但是讓人詫異的是,輿論並不是剛直地倒向“正義”的一邊。

不少人認為,政府對此事的執著追訴,很有可能對科技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如果萊萬被定罪,這樣的判例可能會產生寒蟬效應,將不利於日後灣區員工擇優而棲,從而影響市場流動性,並最終有害創新。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這個邏輯,得建立在灣區歷史上去理解。

比如普利策得主Charles Duhigg在《紐約客》上寫道,創新史很大一部分就是盜竊史。微軟從蘋果那裡盜取的圖像UI理念,其實也是蘋果從施樂那裡偷到的,而施樂很可能又是從別的什麼人那裡倒過來的。

很多時候,創新不是憑空創造一個新物體,而是在前人的創造上進行迭代。

同時,創新史也是背叛史。從硅谷的起源開始,就是一場華麗的背叛。1957年,八位年輕的工程師一起離開了“晶體管之父”威廉·肖克利(William Bradford Shockley)的半導體實驗室,建立了一家競品公司——仙童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現在正式名稱是飛兆半導體)。

"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文|Karakush

昨天,威馬的沈暉寫了一封“威馬家書”,主要講一講組織架構調整。但在最後一段,卻讓人感到一種大戰前的蕭肅:

“同學們,請保持我們的勇敢和堅毅,哪怕誤解重重,哪怕粉身碎骨,哪怕萬劫不復!我們都要堅持為用戶創造價值!”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直叫人震驚,現在造車已經到這個地步了麼?

恐怕也差不多。

上週車圈爆出一樁呆在臺面下許久的祕案。

在《2018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中,人們發現了吉利訴威馬侵害商業祕密的糾紛案,訴訟標的額21億元。案子正要進入高潮,將於9月17日開庭。

威馬家書裡,自然一個字都沒提這樁案子。

大家都挺來勁的,畢竟汽車圈內比較少見到知識產權案,標的還如此巨大。今年3月,捷豹路虎贏下了拉鋸三年的陸風X7抄襲官司,賠償金額是……150萬元,還不夠買三臺被抄的極光呢。

相比之下,吉利威馬的官司,無論在金額、由頭、還是涉事雙方本身,都要來得更性感些。

根據界面新聞的報道,吉利方面迴應稱,一切以法律判決為準,不做額外評論。而威馬方面也是非常硬氣,表示沒有任何侵權行為,對贏得這起訴訟非常有信心。

我們也從威馬相關人士處得到一個態度:科技公司之間,打知識產權官司常有的事,雙方都在秀肌肉。法院沒判之前,大家都很謹慎。也都堅信,自己會贏。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儘管目前外界對具體是什麼“商業祕密”一無所知,但並不妨礙吃瓜熱議,尤其對於嫌疑中的侵害可能是如何產生的,有一些相似的猜測。比如,獵雲網在關於此事報道中曖昧地提到,“威馬汽車早期核心團隊與吉利的確有著很深的淵源”。

根據《汽車商業評論》在2016年的記載:

威馬團隊由沈暉一手搭建,沒有與任何獵頭公司合作,整條產業鏈,包括研發、採購、製造、銷售、市場、服務等位置的關鍵人員均已就位,約200名員工,主要由原博泰整車團隊,以及與沈暉“合作多年的朋友”組成。

包括杜立剛,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談判團隊成員,熟稔國內外企業財務管理、資本運作;徐煥新,大眾中國前研發部技術總監,也是沃爾沃新能源負責人;還有陸斌,成功主導吉利子品牌整合與經銷商網絡建設,等等等。

沈暉當時特別強調,這200人,不只是“將軍”,還有更多“忠臣和士兵”。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由於威馬的情況毫不明朗,咱且按下不表。

但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值得關注:因為人員流動而產生的商業祕密糾紛——這種科技圈的日常狗血,正隨著汽車和科技的跨界交叉越來越深,而開始在汽車圈流行起來。

明確的案例也是不少的。

比如特斯拉和小鵬之間越說越多的故事。

今年3月,特斯拉在舊金山聯邦法院提告,指控其自動駕駛團隊的前工程師曹光植竊取商業機密。特斯拉稱,曹將超過30萬個文件和目錄,包括“特斯拉自動駕駛相關源代碼的完整副本”上傳到自己的iCloud帳戶,並在1月離職,之後加盟小鵬。曹在小鵬主要就負責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特斯拉懷疑,他可能將源代碼文件“提供”給了小鵬。

最新的進展在7月,據The Verge報道,曹承認了曾上傳過源代碼,但同時否認竊取了特斯拉的敏感信息。他的律師稱,在從特斯拉離職之前,他已經認真刪除了與特斯拉相關的資料。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而在這樁事體之前,小鵬已經有過一次類似糾紛了。

去年,蘋果發現,曾參與自己無人駕駛汽車“泰坦”項目的工程師張曉朗,“帶資”走了,入職小鵬。蘋果於是把證據甩給FBI,drama的是,張在試圖回國時被FBI逮捕了。2018年7月,FBI以涉嫌竊取商業機密起訴了張。小鵬說,既不瞭解,也沒參與,但會全力配合調查。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再比如,被稱為“國內無人駕駛第一案”的百度和景馳,也是同一幅尿性。2017年,百度以“侵犯商業祕密”為由提告景馳科技,並索賠5000萬元。景馳的創始人,正是百度前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首任總經理王勁。這件事的結局是,王勁出局,一個月不到,景馳加入了百度Apollo開放平臺……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故事都是相似的。老僱主總是在咆哮,沒什麼可以比前員工出走,造成更大的打擊了。他們不是去了一個競爭對手那裡,就是自己製造一個競爭對手出來。所以每一次離開,就意味著自己的生存環境惡劣一點,不只是因為人才流失,更是因為他們流失去哪裡。

攛點IP專利真的不容易,必須得用競業禁止武裝到牙齒才行。在盜版抄襲多年之後,我們終於建立起了初級的知識產權觀念。這很難得。但如果我們仔細審視科技發展史則會發現,其實創新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你偷偷我、我偷偷你的層疊之上。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最近有一個事,可以反映這個觀點。

兩年前,谷歌的無人駕駛事業部Waymo和Uber之間也發生了一起商業祕密盜竊案。2017年2月,Waymo指控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在職期間竊取其1.4份Lidar技術的機密文件。後者帶著這些文件,創立了自己的自動駕駛公司Otto,後來被Uber收購,這些商業祕密也就被過繼給了Uber。

案件在一年後達成和解,Uber不僅解僱了萊萬,退還了1.4 萬份機密文件,還同意向Waymo出讓0.34%的股權,價值約2.45億美元。

但是,整件事到今天還沒完——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就在上週,聯邦檢察官對萊萬個人提起33項盜竊和試圖盜竊商業祕密的指控。他的保釋金被標到200萬美元,他被戴上了電子腳鐐,謹防偷跑。如果罪名成立,這位灣區昔日明星將面臨最高10年監禁,每項罪名罰款25萬美元。

負責的FBI警探說,“灣區有最頂尖最聰明的工程師,他們冒著極大的風險。但是硅谷並不是狂野的西部世界。高速競爭的環境並不意味著聯邦法律就不能管了。”

按照我們的道德感,得為這種執法力度喝彩。工程師犯法,與庶民同罪啊。但是讓人詫異的是,輿論並不是剛直地倒向“正義”的一邊。

不少人認為,政府對此事的執著追訴,很有可能對科技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如果萊萬被定罪,這樣的判例可能會產生寒蟬效應,將不利於日後灣區員工擇優而棲,從而影響市場流動性,並最終有害創新。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這個邏輯,得建立在灣區歷史上去理解。

比如普利策得主Charles Duhigg在《紐約客》上寫道,創新史很大一部分就是盜竊史。微軟從蘋果那裡盜取的圖像UI理念,其實也是蘋果從施樂那裡偷到的,而施樂很可能又是從別的什麼人那裡倒過來的。

很多時候,創新不是憑空創造一個新物體,而是在前人的創造上進行迭代。

同時,創新史也是背叛史。從硅谷的起源開始,就是一場華麗的背叛。1957年,八位年輕的工程師一起離開了“晶體管之父”威廉·肖克利(William Bradford Shockley)的半導體實驗室,建立了一家競品公司——仙童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現在正式名稱是飛兆半導體)。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這八個人被合稱為“八叛逆”(Traitorous Eight),而仙童則是現代科技硅谷的開端。從1960年開始,它就是孵化器,直接或間接參與創造了十幾家重要的公司,包括英特爾和AMD。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科技產業之所以可以在硅谷蓬勃發展,原因在於加州對這種背叛和盜竊的縱容。比如,加州的創始商業法,就禁止公司採用“非競爭條款”限制其員工跳槽。因此,在加州的大部分歷史中,員工可以從一家公司跳到另一家公司,想跳幾次跳幾次,他們顱內夾帶著各種商業祕密,像小蜜蜂一樣在數字版圖上進行跨區的交叉授粉。

這才造就了今日硅谷的繁榮。

逐漸走歪的是,當一堆科技巨鱷成長起來,他們之中的一部分,在成為“機密盜竊”的既得利益者之後,開始擔心自己或許會到鏈條的另一邊,成為“被侮辱和被損害的”對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大佬們操碎了心。很多大公司會威脅員工,如果你離開公司並加入競爭對手公司,會被追訴偷盜機密。2013年還爆出,蘋果、谷歌、英特爾等巨頭私下有“互不挖人”的祕密協議,同意相互不積極挖角,如果招了還要向原東家發通知。

"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文|Karakush

昨天,威馬的沈暉寫了一封“威馬家書”,主要講一講組織架構調整。但在最後一段,卻讓人感到一種大戰前的蕭肅:

“同學們,請保持我們的勇敢和堅毅,哪怕誤解重重,哪怕粉身碎骨,哪怕萬劫不復!我們都要堅持為用戶創造價值!”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直叫人震驚,現在造車已經到這個地步了麼?

恐怕也差不多。

上週車圈爆出一樁呆在臺面下許久的祕案。

在《2018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中,人們發現了吉利訴威馬侵害商業祕密的糾紛案,訴訟標的額21億元。案子正要進入高潮,將於9月17日開庭。

威馬家書裡,自然一個字都沒提這樁案子。

大家都挺來勁的,畢竟汽車圈內比較少見到知識產權案,標的還如此巨大。今年3月,捷豹路虎贏下了拉鋸三年的陸風X7抄襲官司,賠償金額是……150萬元,還不夠買三臺被抄的極光呢。

相比之下,吉利威馬的官司,無論在金額、由頭、還是涉事雙方本身,都要來得更性感些。

根據界面新聞的報道,吉利方面迴應稱,一切以法律判決為準,不做額外評論。而威馬方面也是非常硬氣,表示沒有任何侵權行為,對贏得這起訴訟非常有信心。

我們也從威馬相關人士處得到一個態度:科技公司之間,打知識產權官司常有的事,雙方都在秀肌肉。法院沒判之前,大家都很謹慎。也都堅信,自己會贏。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儘管目前外界對具體是什麼“商業祕密”一無所知,但並不妨礙吃瓜熱議,尤其對於嫌疑中的侵害可能是如何產生的,有一些相似的猜測。比如,獵雲網在關於此事報道中曖昧地提到,“威馬汽車早期核心團隊與吉利的確有著很深的淵源”。

根據《汽車商業評論》在2016年的記載:

威馬團隊由沈暉一手搭建,沒有與任何獵頭公司合作,整條產業鏈,包括研發、採購、製造、銷售、市場、服務等位置的關鍵人員均已就位,約200名員工,主要由原博泰整車團隊,以及與沈暉“合作多年的朋友”組成。

包括杜立剛,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談判團隊成員,熟稔國內外企業財務管理、資本運作;徐煥新,大眾中國前研發部技術總監,也是沃爾沃新能源負責人;還有陸斌,成功主導吉利子品牌整合與經銷商網絡建設,等等等。

沈暉當時特別強調,這200人,不只是“將軍”,還有更多“忠臣和士兵”。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由於威馬的情況毫不明朗,咱且按下不表。

但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值得關注:因為人員流動而產生的商業祕密糾紛——這種科技圈的日常狗血,正隨著汽車和科技的跨界交叉越來越深,而開始在汽車圈流行起來。

明確的案例也是不少的。

比如特斯拉和小鵬之間越說越多的故事。

今年3月,特斯拉在舊金山聯邦法院提告,指控其自動駕駛團隊的前工程師曹光植竊取商業機密。特斯拉稱,曹將超過30萬個文件和目錄,包括“特斯拉自動駕駛相關源代碼的完整副本”上傳到自己的iCloud帳戶,並在1月離職,之後加盟小鵬。曹在小鵬主要就負責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特斯拉懷疑,他可能將源代碼文件“提供”給了小鵬。

最新的進展在7月,據The Verge報道,曹承認了曾上傳過源代碼,但同時否認竊取了特斯拉的敏感信息。他的律師稱,在從特斯拉離職之前,他已經認真刪除了與特斯拉相關的資料。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而在這樁事體之前,小鵬已經有過一次類似糾紛了。

去年,蘋果發現,曾參與自己無人駕駛汽車“泰坦”項目的工程師張曉朗,“帶資”走了,入職小鵬。蘋果於是把證據甩給FBI,drama的是,張在試圖回國時被FBI逮捕了。2018年7月,FBI以涉嫌竊取商業機密起訴了張。小鵬說,既不瞭解,也沒參與,但會全力配合調查。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再比如,被稱為“國內無人駕駛第一案”的百度和景馳,也是同一幅尿性。2017年,百度以“侵犯商業祕密”為由提告景馳科技,並索賠5000萬元。景馳的創始人,正是百度前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首任總經理王勁。這件事的結局是,王勁出局,一個月不到,景馳加入了百度Apollo開放平臺……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故事都是相似的。老僱主總是在咆哮,沒什麼可以比前員工出走,造成更大的打擊了。他們不是去了一個競爭對手那裡,就是自己製造一個競爭對手出來。所以每一次離開,就意味著自己的生存環境惡劣一點,不只是因為人才流失,更是因為他們流失去哪裡。

攛點IP專利真的不容易,必須得用競業禁止武裝到牙齒才行。在盜版抄襲多年之後,我們終於建立起了初級的知識產權觀念。這很難得。但如果我們仔細審視科技發展史則會發現,其實創新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你偷偷我、我偷偷你的層疊之上。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最近有一個事,可以反映這個觀點。

兩年前,谷歌的無人駕駛事業部Waymo和Uber之間也發生了一起商業祕密盜竊案。2017年2月,Waymo指控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在職期間竊取其1.4份Lidar技術的機密文件。後者帶著這些文件,創立了自己的自動駕駛公司Otto,後來被Uber收購,這些商業祕密也就被過繼給了Uber。

案件在一年後達成和解,Uber不僅解僱了萊萬,退還了1.4 萬份機密文件,還同意向Waymo出讓0.34%的股權,價值約2.45億美元。

但是,整件事到今天還沒完——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就在上週,聯邦檢察官對萊萬個人提起33項盜竊和試圖盜竊商業祕密的指控。他的保釋金被標到200萬美元,他被戴上了電子腳鐐,謹防偷跑。如果罪名成立,這位灣區昔日明星將面臨最高10年監禁,每項罪名罰款25萬美元。

負責的FBI警探說,“灣區有最頂尖最聰明的工程師,他們冒著極大的風險。但是硅谷並不是狂野的西部世界。高速競爭的環境並不意味著聯邦法律就不能管了。”

按照我們的道德感,得為這種執法力度喝彩。工程師犯法,與庶民同罪啊。但是讓人詫異的是,輿論並不是剛直地倒向“正義”的一邊。

不少人認為,政府對此事的執著追訴,很有可能對科技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如果萊萬被定罪,這樣的判例可能會產生寒蟬效應,將不利於日後灣區員工擇優而棲,從而影響市場流動性,並最終有害創新。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這個邏輯,得建立在灣區歷史上去理解。

比如普利策得主Charles Duhigg在《紐約客》上寫道,創新史很大一部分就是盜竊史。微軟從蘋果那裡盜取的圖像UI理念,其實也是蘋果從施樂那裡偷到的,而施樂很可能又是從別的什麼人那裡倒過來的。

很多時候,創新不是憑空創造一個新物體,而是在前人的創造上進行迭代。

同時,創新史也是背叛史。從硅谷的起源開始,就是一場華麗的背叛。1957年,八位年輕的工程師一起離開了“晶體管之父”威廉·肖克利(William Bradford Shockley)的半導體實驗室,建立了一家競品公司——仙童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現在正式名稱是飛兆半導體)。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這八個人被合稱為“八叛逆”(Traitorous Eight),而仙童則是現代科技硅谷的開端。從1960年開始,它就是孵化器,直接或間接參與創造了十幾家重要的公司,包括英特爾和AMD。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科技產業之所以可以在硅谷蓬勃發展,原因在於加州對這種背叛和盜竊的縱容。比如,加州的創始商業法,就禁止公司採用“非競爭條款”限制其員工跳槽。因此,在加州的大部分歷史中,員工可以從一家公司跳到另一家公司,想跳幾次跳幾次,他們顱內夾帶著各種商業祕密,像小蜜蜂一樣在數字版圖上進行跨區的交叉授粉。

這才造就了今日硅谷的繁榮。

逐漸走歪的是,當一堆科技巨鱷成長起來,他們之中的一部分,在成為“機密盜竊”的既得利益者之後,開始擔心自己或許會到鏈條的另一邊,成為“被侮辱和被損害的”對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大佬們操碎了心。很多大公司會威脅員工,如果你離開公司並加入競爭對手公司,會被追訴偷盜機密。2013年還爆出,蘋果、谷歌、英特爾等巨頭私下有“互不挖人”的祕密協議,同意相互不積極挖角,如果招了還要向原東家發通知。

吉利起訴威馬,潛臺詞是沈暉乾的還不錯嗎?

猛如狗血的操作已經到可以直接拍成電視劇的程度了。HBO的《硅谷》裡還有這樣的情節,一個科技大公司,從一家創業公司挖了一名前員工, 複製了人家的技術,然後還起訴小公司偷代碼。

大公司正在忘記,自由開放的人員流動,或許帶有不可避免的原罪,從道德上經不起推敲,並絕對可能會讓老僱主陷入麻煩,但從硅谷的發展結果來說,其實加速了所有人的創新。

當然,對他們來說,捍衛革命成果無可厚非;那麼同樣地,小公司在野蠻生長期竊取革命果實,無論從人類科技文明進步的角度,還是自身商業成敗的角度,也都算不上是bug。最終你是否能夠創造價值,才是一切的評斷標準。

當你也長成為一個巨人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一邊講規矩一邊吃人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