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講:從“鬥分吃”到“AA制”,溫州人聚餐怎麼結賬?

溫州人

自古熱情、好客

一場聚餐即將結束時

親們爭先恐後埋單

這個傳統

民間到現在還有

甚至,兩個阿婆乘公交車

擠在打卡的車門通道上

推搡著,大聲嚷嚷,“我付”、“我付”!

音量大

置影響車輛啟動,影響行車安全於不顧

如今朋友間聚餐明顯增多

同學會、工友會、同事會、戰友會~

不可能誰闊氣誰一直買單

誰小氣誰就不用出分子

合理的結賬辦法是AA制

散講:從“鬥分吃”到“AA制”,溫州人聚餐怎麼結賬?


AA制隨改革開放而來

之前溫州有個相類似的方式:鬥分吃

年齡大的人對鬥分吃回憶滿滿

鬥分吃源遠流長

《金瓶梅.第一回》寫道:「都鬥分子,來與武松人情,武大又安排了回席。」可見,宋代就流行鬥分吃了

記憶裡的鬥分吃是在計劃經濟年代

那時市區酒店菜館沒有幾家:

華大利、溫州酒家、海天樓~

那時工資低

來一個五元和

十元和

高檔一點

花哈海蜇燒鵝牛肉

加個魚丸湯

炒粉幹

30和

溫州酒店菜品的價格一直緊緊盯住各單位工資冊

當你月工資20

一桌豐盛一點的和菜是20

當你月工資200

一桌菜差不多也是200

無限逼近你的月工資水平

無奈啊,一個人付不起呀

還是想吃啊

於是鬥分吃悄然而至

或者叫搭份吃(搭上一個勇敢者)

再有叫抖份吃

窮衫袖抖光了也吃

“吃光用光身體健康”

散講:從“鬥分吃”到“AA制”,溫州人聚餐怎麼結賬?


究竟是鬥分吃,搭份吃,還是抖份吃?

哪個貼切?

提出來討論

散講:從“鬥分吃”到“AA制”,溫州人聚餐怎麼結賬?


最實惠,當然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菜場買來自家煤球爐裡燒

大廚嘛,哥們隊伍裡自告奮勇

活的雞,鮮的魚,還有熟食

雞沒有本地雞的叫法

有白洛克,其他

費用是平均分擔滴

或者乾脆每人家裡自帶一樣菜

其樂也融融

菜,溫州話叫“派”

全是菜場買的

有個問題

叫菜場了,為什麼又叫菜市場?

還叫農貿市場?

不能簡單點嗎?

秦始皇統一中國

我們“菜場”、“菜市場”、“農貿市場”都統一不了嗎?

幹嘛要麻煩市民呢?

老外也納悶

嘴上叫菜場

紙上寫菜市場

掛在菜場門口是農貿市場

不累嗎?

(走題了)

鬥分吃年代還興猜拳

“個、個、個,雙個雙~”

典型的噪音

如今絕跡了

酒是黃酒、生啤、白眼燒

葡萄酒來得晚

白眼燒這個名字過去沒聽見

叫燒酒、高汗

誰知道為什麼後來叫上“白眼燒”了?知道的請留言

(散講繼續)

AA制

簡稱AA

初來乍到溫州人對這個共同結賬方式不適應

AA算個什麼?

溫州大學教師曾平汪說:AA是狗屁

狗屁生命力強

漸漸地普及開來

“AA”是“Algebraic Average”的縮寫,意為“代數平均”。

古代荷蘭人先行先試AA

英國人罵他狗屁,小氣

後來,英國人自己也AA

知恥而後勇

可見,狗屁有生命力

如今世界上越是開明的地方,就越時興AA

寵物流行

狗屁就多

科技也青睞AA

紙幣遇到零頭

數來數去多“滴滷”?

紅包、掃碼,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數

AA這個狗屁愈演愈烈

不少年輕夫婦家庭開支中

小兩口工資各管各的,債務各自負擔

狗屁到家了

散講:從“鬥分吃”到“AA制”,溫州人聚餐怎麼結賬?


畫外音:我付?

當然您呀,你媽生日啊

臥槽

本期散講主持:丁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