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頓——勤勉冷靜的湖南騾子

文學 寧靜 靜靜的頓河 文化 光明網頭條號 2017-06-07
何頓——勤勉冷靜的湖南騾子

聶茂近照

他不會因疲勞而讓步,更不會因成功而停頓。仰望星空、腳踩大地的硬派作家,這就是何頓。他像一頭“湖南騾子”,執迷地朝著故事迭出的沙漠挺進,他的目的是尋找綠洲,哪怕臉上劃出口子來、哪怕血流了一地,他在所不辭。

作為一個有抱負的作家,他從來不為自己的寫作感到迷茫,也從來沒有感覺到創作源泉的枯竭,他的身上,彷彿有一種使命在召喚他,作為他打撈生活和走進歷史的實錄,他用充滿聲音、色彩、味道和鏡像的生動描述,展示了一個作家的勞動之美,這不僅是他個人生活的見證,更是他的思想、精神朝向大地、朝向歷史的一次次映射,他的創作為卑微的人、大寫的歷史和血性的土地找到了詮釋的新路徑。他是一位有著超常毅力和耐力的高產作家,“作家勞模”是他最好的寫照。

立足於湖南本土,幾十年如一日,他難能可貴地開掘出黃家鎮這片真實與虛構的原始礦藏。粗獷是他的風格,粗糲是他的品質,他的敘事帶著泥土的黏性和人性的腥味,有著野獸般的活力。從《生活無罪》開始,他自覺地堅持地域性寫作,用地域性語言進行個性化敘事,由地域抵達整體,提升了中國經驗的敘事美學。

而在以《黃埔四期》為代表的抗日系列作品中,他將戰爭的殘酷與血腥異常尖銳、清晰地呈現出來,表明了他文學上的勃勃野心和史詩情懷,這類作品的精神氣質更接近《靜靜的頓河》,充斥著大地的野性呼喚、捍衛正義的沉重代價和生命旺盛的粗鄙。他試圖告訴人們和平的活著要懂得感恩,看似理所當然的一切其實並沒有預先的邏輯——必然如此,如果沒有先輩的付出就不會有平淡但寧靜的今天。他同時試圖告訴人們,歷史的宏大話語都是由一大批微不足道卻生生不息的卑賤故事構成,那個卑賤故事的主人公也許是你的鄰居,也許就是你的祖父,他們沒有像英雄一樣出現在紅色經典的文本中,但並不表示他們不勇敢、不偉大。歷史只記錄下極少的發光者,而大多數的沉默者需要人們以溫情的方式去銘記和尊敬。

文學的價值與意義在於不斷地提醒,它不僅僅表達痛苦,不僅僅是將痛苦置於個人良知和生命的最高處,更是將痛苦置於國家、民族的記憶深處,讓忘記歷史的人感覺到背叛的恥辱感。正因為此,何頓的個人書寫不僅是為歷史正名,更是極其豐沛地填補了國家敘事長期以來被忽略甚至是被遺忘的一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