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寶幫,是對一部分喜歡收藏卻“劍走偏鋒”的人的稱呼,這些人對收藏國寶級文物有狂熱的追求,而且極其缺乏最基本的文物知識,同時也對如何鑑定文物一無所知,經常會把極為低劣的贗品當成國寶炫耀,為了牟取暴利不擇手段……

以下故事,是我一位河北朋友的真實故事:

2016年9月12日,福建省的“藏家”老樑珍藏的2對4只明朝成化鬥彩雞缸杯被盜,老樑火急火燎的跑到公安局報案,自稱丟失的4只雞缸杯價值6億元,嚇得民警一激靈。按照我國刑法規定,盜竊公私財物3萬至10萬元,已經屬於“情節特別嚴重”,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


6個億!總夠判個幾千年的了吧。要知道,如來佛祖把孫猴子壓在五行山也就不過500年。


很快公安局將案件定性,並迅速組織警力破案。結果沒幾天,警方遠赴江西,就將犯罪嫌疑人成功抓獲,追回了珍寶雞缸杯。正當老樑將錦旗送到公安局的時候,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四隻雞缸杯全部被認定為贗品。老樑當時什麼表情,新聞裡沒有描述,但我猜八成是暴跳如雷把街罵。


雞缸杯的底部畫著一隻大公雞,並且在口沿寫著“宮廷御器憲宗皇帝御用”的古怪款識。“憲宗”是成化皇帝的廟號,就是當皇帝死之後,才被追封的名號,敢在皇帝生前御用的杯子上寫廟號也確實是病得不輕。這裡的破綻,很多朋友已經解釋過,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這種雞缸杯我在江西景德鎮的樊家井造假一條街見過,50元一個,多買還可以再便宜。據說,土豪劉益謙看了這條新聞,揶揄一笑,用手搓了搓自己花2.8億港幣買來的那件真品雞缸杯,然後說了句:“一摞雞缸杯6個億,便宜了。”

"

國寶幫,是對一部分喜歡收藏卻“劍走偏鋒”的人的稱呼,這些人對收藏國寶級文物有狂熱的追求,而且極其缺乏最基本的文物知識,同時也對如何鑑定文物一無所知,經常會把極為低劣的贗品當成國寶炫耀,為了牟取暴利不擇手段……

以下故事,是我一位河北朋友的真實故事:

2016年9月12日,福建省的“藏家”老樑珍藏的2對4只明朝成化鬥彩雞缸杯被盜,老樑火急火燎的跑到公安局報案,自稱丟失的4只雞缸杯價值6億元,嚇得民警一激靈。按照我國刑法規定,盜竊公私財物3萬至10萬元,已經屬於“情節特別嚴重”,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


6個億!總夠判個幾千年的了吧。要知道,如來佛祖把孫猴子壓在五行山也就不過500年。


很快公安局將案件定性,並迅速組織警力破案。結果沒幾天,警方遠赴江西,就將犯罪嫌疑人成功抓獲,追回了珍寶雞缸杯。正當老樑將錦旗送到公安局的時候,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四隻雞缸杯全部被認定為贗品。老樑當時什麼表情,新聞裡沒有描述,但我猜八成是暴跳如雷把街罵。


雞缸杯的底部畫著一隻大公雞,並且在口沿寫著“宮廷御器憲宗皇帝御用”的古怪款識。“憲宗”是成化皇帝的廟號,就是當皇帝死之後,才被追封的名號,敢在皇帝生前御用的杯子上寫廟號也確實是病得不輕。這裡的破綻,很多朋友已經解釋過,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這種雞缸杯我在江西景德鎮的樊家井造假一條街見過,50元一個,多買還可以再便宜。據說,土豪劉益謙看了這條新聞,揶揄一笑,用手搓了搓自己花2.8億港幣買來的那件真品雞缸杯,然後說了句:“一摞雞缸杯6個億,便宜了。”

“國寶幫”的面子,留還是不留?

劉益謙對古董是真愛嗎?

沒錯,老樑是位國寶幫,這是我喜愛古玩二十年,收藏古玩十五年,開古玩店三年,聽聞所見的第N個國寶幫。“國寶在民間,專家全去死”,是他們的口號。打著拯救國家珍寶,拯救世界經濟危機的旗號,以摧枯拉朽海枯石爛前赴後繼之力拼命收集爛貨瞎活的勇氣,實在讓局外人歎為觀止。他們是中國文物造假產業鏈的最終端,也是最不可或缺的一環。


我一直想研究國寶幫的心態,也想穿越歷史的迷霧,探尋是什麼讓他們在自己所執著為對的錯誤想法上,越走越遠,卻又一時語塞,不知應該從何說起。就在這時,一位客人進店了。


客人是位來自河北的大姐,一進店,便使勁打量櫃子裡擺放的各種盤盤碗碗。大姐指著我用北宋汝窯瓷片做的掛墜,說了句“這是汝窯。”


“您多知多懂”我客氣的答道。


大姐接著說:“我們家有宋徽宗御用的汝窯大瑞獸!


我一聽要瞎,想趕緊岔開話題,但為時已晚,大姐已經打了堪比潘多拉魔盒的話匣子,向我娓娓道來她的藏品。“你這小瓷片我都不要,我們家的北宋汝窯瓷器能湊齊一套餐具。你見過成化的天字罐嗎?”我木然的附和道,“見過,見過,在故宮的瓷器展廳。”“嗨!你費這事幹嘛?來我家看啊,我們家有三件。”


後來大姐還說過什麼話,我已經忘記,應該是大腦屏蔽了當時所聽所見的所有信息。最後大姐問我古玩城的房租貴嗎,我不解的問道:“您問這個幹嘛?”,大姐笑了笑說:“家裡寶貝太多,想在這裡開一間店鋪。人家拍賣公司賣的藏品都太貴,一件汝窯瓷器上億元,我的汝窯沒那麼貴,你給我30萬就賣。”


我心想這回可攤上大事兒了,剛想客客氣氣的將大姐請走。誰知大姐亮出了最後的殺手鐗。只見她神祕兮兮的從上書“河北某某藥品研究所”的手提布袋裡,掏出一件鈞窯。“你看看這個!!乾隆御題北宋鈞窯盤。”我眯著雙眼,悄悄往盤子上一瞥,只見乾隆御題的電腦楷書字體“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赫然刻在盤子中間。


總會有不明真相的群眾熱衷於購買這些稀奇古怪的文物臆造品,然後又信心滿滿的給自己冠以奪寶奇兵的稱號,聽不進其他人的任何意見。這些懷揣“國寶”的人,90%的人心態超好,無論怎麼給他講道理,就是九牛拉不回。剩下那些意志薄弱的人,一聽到是假,就大受打擊,從此退出收藏界。搞得小夥伴們都不知道怎麼和他們玩到一起。


其實,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只要有收藏,就必然會面對真與假的問題。連專家也無法避免這個問題。說實話,我本人吃藥也不少。但智慧的人,可以放下身段,虛心學習,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把一件東西真正研究透徹,然後儘量不再犯同樣的錯誤。而愚蠢的人,為了面子,寧願與異議者爭吵一整個下午,也不願買一本書籍,去一趟博物館,看看真品長得什麼樣子。


在年代悠久的藝術品面前,所有人都是小學生,面子更是一文不值。商周的青銅3000歲,是你精神的魂。秦漢的玉器2000歲,是你文化的根。明清的瓷器,多則600歲,少則100歲,你憑什麼就能把她們玩於掌股之間。一代人的生命只有區區幾十歲,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即使天天上一當,噹噹都能不一樣。


以我之論,收藏一定是從心出發,是一種鑽研,更是一種熱愛。萬物有靈,人與物之間,就像人與人之間,是講感情的。你愛她,你以擁有她為榮,你去博物館看她,你找來書籍研究她,你越熟悉她的氣息,她就越會對你報之以微笑。如果你只是想用她掙錢發大財,並且抱著100元把她買下來,100萬把她賣出去的撿漏心態去接觸收藏,我奉勸諸位國寶幫還是放棄這個念頭,拿錢去買點基金股票,即使賠了夫人又折兵,都比這個實際。

我讀田家青所寫的《和王世襄先生在一起的日子》,裡面記錄了許多關於收藏大家王世襄的故事,很多觀點特別發人深省。王世襄是老一輩的文物專家與鑑賞家,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明代傢俱的研究。他涉獵中國古代藝術品之廣,讓人驚歎。王世襄是一個愛玩的老爺子,住在北京的衚衕裡,愛做炸醬麵,愛玩鴿子,愛彈古琴。但他更是一個嚴謹的學者,把他玩的每一項東西都研究透。

"

國寶幫,是對一部分喜歡收藏卻“劍走偏鋒”的人的稱呼,這些人對收藏國寶級文物有狂熱的追求,而且極其缺乏最基本的文物知識,同時也對如何鑑定文物一無所知,經常會把極為低劣的贗品當成國寶炫耀,為了牟取暴利不擇手段……

以下故事,是我一位河北朋友的真實故事:

2016年9月12日,福建省的“藏家”老樑珍藏的2對4只明朝成化鬥彩雞缸杯被盜,老樑火急火燎的跑到公安局報案,自稱丟失的4只雞缸杯價值6億元,嚇得民警一激靈。按照我國刑法規定,盜竊公私財物3萬至10萬元,已經屬於“情節特別嚴重”,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


6個億!總夠判個幾千年的了吧。要知道,如來佛祖把孫猴子壓在五行山也就不過500年。


很快公安局將案件定性,並迅速組織警力破案。結果沒幾天,警方遠赴江西,就將犯罪嫌疑人成功抓獲,追回了珍寶雞缸杯。正當老樑將錦旗送到公安局的時候,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四隻雞缸杯全部被認定為贗品。老樑當時什麼表情,新聞裡沒有描述,但我猜八成是暴跳如雷把街罵。


雞缸杯的底部畫著一隻大公雞,並且在口沿寫著“宮廷御器憲宗皇帝御用”的古怪款識。“憲宗”是成化皇帝的廟號,就是當皇帝死之後,才被追封的名號,敢在皇帝生前御用的杯子上寫廟號也確實是病得不輕。這裡的破綻,很多朋友已經解釋過,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這種雞缸杯我在江西景德鎮的樊家井造假一條街見過,50元一個,多買還可以再便宜。據說,土豪劉益謙看了這條新聞,揶揄一笑,用手搓了搓自己花2.8億港幣買來的那件真品雞缸杯,然後說了句:“一摞雞缸杯6個億,便宜了。”

“國寶幫”的面子,留還是不留?

劉益謙對古董是真愛嗎?

沒錯,老樑是位國寶幫,這是我喜愛古玩二十年,收藏古玩十五年,開古玩店三年,聽聞所見的第N個國寶幫。“國寶在民間,專家全去死”,是他們的口號。打著拯救國家珍寶,拯救世界經濟危機的旗號,以摧枯拉朽海枯石爛前赴後繼之力拼命收集爛貨瞎活的勇氣,實在讓局外人歎為觀止。他們是中國文物造假產業鏈的最終端,也是最不可或缺的一環。


我一直想研究國寶幫的心態,也想穿越歷史的迷霧,探尋是什麼讓他們在自己所執著為對的錯誤想法上,越走越遠,卻又一時語塞,不知應該從何說起。就在這時,一位客人進店了。


客人是位來自河北的大姐,一進店,便使勁打量櫃子裡擺放的各種盤盤碗碗。大姐指著我用北宋汝窯瓷片做的掛墜,說了句“這是汝窯。”


“您多知多懂”我客氣的答道。


大姐接著說:“我們家有宋徽宗御用的汝窯大瑞獸!


我一聽要瞎,想趕緊岔開話題,但為時已晚,大姐已經打了堪比潘多拉魔盒的話匣子,向我娓娓道來她的藏品。“你這小瓷片我都不要,我們家的北宋汝窯瓷器能湊齊一套餐具。你見過成化的天字罐嗎?”我木然的附和道,“見過,見過,在故宮的瓷器展廳。”“嗨!你費這事幹嘛?來我家看啊,我們家有三件。”


後來大姐還說過什麼話,我已經忘記,應該是大腦屏蔽了當時所聽所見的所有信息。最後大姐問我古玩城的房租貴嗎,我不解的問道:“您問這個幹嘛?”,大姐笑了笑說:“家裡寶貝太多,想在這裡開一間店鋪。人家拍賣公司賣的藏品都太貴,一件汝窯瓷器上億元,我的汝窯沒那麼貴,你給我30萬就賣。”


我心想這回可攤上大事兒了,剛想客客氣氣的將大姐請走。誰知大姐亮出了最後的殺手鐗。只見她神祕兮兮的從上書“河北某某藥品研究所”的手提布袋裡,掏出一件鈞窯。“你看看這個!!乾隆御題北宋鈞窯盤。”我眯著雙眼,悄悄往盤子上一瞥,只見乾隆御題的電腦楷書字體“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赫然刻在盤子中間。


總會有不明真相的群眾熱衷於購買這些稀奇古怪的文物臆造品,然後又信心滿滿的給自己冠以奪寶奇兵的稱號,聽不進其他人的任何意見。這些懷揣“國寶”的人,90%的人心態超好,無論怎麼給他講道理,就是九牛拉不回。剩下那些意志薄弱的人,一聽到是假,就大受打擊,從此退出收藏界。搞得小夥伴們都不知道怎麼和他們玩到一起。


其實,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只要有收藏,就必然會面對真與假的問題。連專家也無法避免這個問題。說實話,我本人吃藥也不少。但智慧的人,可以放下身段,虛心學習,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把一件東西真正研究透徹,然後儘量不再犯同樣的錯誤。而愚蠢的人,為了面子,寧願與異議者爭吵一整個下午,也不願買一本書籍,去一趟博物館,看看真品長得什麼樣子。


在年代悠久的藝術品面前,所有人都是小學生,面子更是一文不值。商周的青銅3000歲,是你精神的魂。秦漢的玉器2000歲,是你文化的根。明清的瓷器,多則600歲,少則100歲,你憑什麼就能把她們玩於掌股之間。一代人的生命只有區區幾十歲,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即使天天上一當,噹噹都能不一樣。


以我之論,收藏一定是從心出發,是一種鑽研,更是一種熱愛。萬物有靈,人與物之間,就像人與人之間,是講感情的。你愛她,你以擁有她為榮,你去博物館看她,你找來書籍研究她,你越熟悉她的氣息,她就越會對你報之以微笑。如果你只是想用她掙錢發大財,並且抱著100元把她買下來,100萬把她賣出去的撿漏心態去接觸收藏,我奉勸諸位國寶幫還是放棄這個念頭,拿錢去買點基金股票,即使賠了夫人又折兵,都比這個實際。

我讀田家青所寫的《和王世襄先生在一起的日子》,裡面記錄了許多關於收藏大家王世襄的故事,很多觀點特別發人深省。王世襄是老一輩的文物專家與鑑賞家,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明代傢俱的研究。他涉獵中國古代藝術品之廣,讓人驚歎。王世襄是一個愛玩的老爺子,住在北京的衚衕裡,愛做炸醬麵,愛玩鴿子,愛彈古琴。但他更是一個嚴謹的學者,把他玩的每一項東西都研究透。

“國寶幫”的面子,留還是不留?

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

王世襄先生曾說:“研究古代藝術品,想要有所成就,需實物考察、文獻調研和工藝技法三方面結合,缺一不可。”意思便是,既要懂一件器物的文化歷史背景,還要長於器物真偽的鑑定,更要將自己變成歷史的匠人,懂得器物製作的技法與過程,只有這樣,才能成為文物的主人。


老爺子每日五點起床,便在案頭研究這些古物,或是翻閱書籍,查閱資料,或是自己拿起錛鑿斧鋸,按照明代傢俱的樣式,親手打製一件條案,將古代工藝的細節全部搞清。這種鑽研的狠勁,正是我們當代這群狂傲自大的國寶幫所缺少的精神。


記得有一本名叫《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書的作者是英特爾公司的創始人安迪•格魯夫。主要講述了安迪先生帶領英特爾公司在歷史大轉折時期,乘風破浪的故事。書作者認為在商業社會中,作為一名追隨者,是沒有任何前途的,只有性格略帶偏執,才能險中求勝。這部書問世之後,曾經在一段時間內,被奉為人生通往成功的指南。但我認為,並不是所有人都適用偏執的性格。


那些擁有假國寶卻又自以為是的人,越偏執,便越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迷失自己。非但成不了文物的主人,反而做了文物的奴隸。我看到過許多人,花費巨資買了假貨,卻不願承認這個錯誤,便塞錢給見錢眼開的專家,讓專家對自己的藏品大加讚揚。或者永遠活在籠中,因為害怕失去面子,而不去面對真相。


久而久之,這種買到假貨又不願意去面對的人多了,他們便抱團取暖湊在了一起,相互吹捧彼此的藏品,在拯救國寶的迷幻旗幟下,最終成為國寶幫的一員。


國寶幫,國寶幫,你看他們多可悲,他們看你多可笑。為了生存,文物造假者不願揭開他們的面具。為了生意,古玩商人不願揭開他們的面具。為了錢財,專家不願揭開他們的面具。為了面子,他們更不願揭開自己的面具。


但問題是,真相卻只有一個。


有人問他,你為什麼做了一名古董商人?他說,因為我喜歡。有人問他,能掙錢嗎?他說,湊活活著。有人問他,為什麼要揭穿這些國寶幫?老舍在《茶館》裡寫,我愛大清國,我怕她完了。郭德綱在《論中國相聲五十年之現狀》裡說,我愛相聲,我怕她完了。他說,我愛這些寶貴的中國古代藝術品,我怕她們也就這麼完了,在金錢的利誘,面子的虛榮下,假做真來,真當假。


人生在世,最容易陷入我執的境地。我執,便是對自己身體的執著,對自己喜愛之物的執著,對自己觀點的執著。我們認為是對的事情,其實換一個角度未必是對。而收藏一件歷史之物,更應該摒棄對自己某些觀點的偏執,博取眾家之長,去真正接近她,把玩她,鑽研她。開放、包容、鑽研的良好心態,一定會破除歷史的迷霧,讓真貨顯身,假貨退散。


王世襄先生判斷一件器物的真偽,往往只在一瞥眼之間。老爺子稱之為“望氣”。掌握古物的氣韻,捕捉相應器物之間內在相應的聯繫和時代之精神,透過器物的表象看到時代特質與藝術水準兩個品質。而不是傻呵呵的拿著放大鏡盯著某個細節局部看一個鐘頭。


我希望,在文物面前,我們應該謙虛,再謙虛一些。拋棄不切實際的虛妄與自滿。在欣賞古物的同時,與古人精神相往來,從而明白怎樣面對生活。這種快樂,遠非自己在餐桌上向朋友們炫耀收藏到價值6個億的雞缸杯,花100元就撿漏湊齊一套北宋汝窯餐具能比。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還藝術品市場一個清淨之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