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耳的形成

文玩 養生 健康 無錫海之聲興源店 無錫海之聲興源店 2017-08-28

“油耳”又名溼型耵聹、溼耳朵、軟耵聹、油狀耵聹等。有的人耵聹腺和皮脂腺分泌特多,排出的呈棕黃色、油性粘稠物質,在尚未乾燥後就已積滿在外道眼裡,有的甚至流出耳外,有的凝聚成團,這些統稱為軟耳屎,俗稱“油耳”,醫學上叫油性耵聹。

這是由耳道皮膚裡的耵聹腺分泌物與外耳道脫落的上皮混合而成的。皮脂腺排洩油狀皮脂,有潤滑皮膚和對外來異物,如昆蟲等有粘著作用。

  • 中文名

  • 油耳

  • 別 名

  • 溼型耵聹

  • 作 用

  • 排洩油狀皮脂

  • 形 狀

  • 油性粘稠團塊

形成原因

通常人們的耳道分泌物——耳屎(醫學上稱為“耵聹”)是乾燥成屑狀或略呈淡黃色的痂塊,叫幹型耵聹。這是由耳道皮膚裡的耵聹腺分泌物與外耳道脫落的上皮混合而成的。皮脂腺排洩油狀皮脂,有潤滑皮膚和對外來異物,如昆蟲等有粘著作用。

油耳屎是基因決定的,有的人耵聹腺和皮脂腺分泌特多,排出的呈棕黃色、油性粘稠物質,在尚未乾燥後就已積滿在外道眼裡,有的甚至流出耳外,有的凝聚成團,這些統稱為軟耳屎,俗稱“油耳”,醫學上叫油性耵聹。

“油耳”的發生與人種和民族有關,有人統計,蝦夷族佔100%,白人和高加索人佔90%。蒙古人為20%,日本人在20%以下,而我國漢族的發生率最低,在5~7%。

油耳的形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