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叮嚀萬囑咐不要給孩子用這個,婆婆就是不聽!孩子兩歲了還……

玩具 摔跤 三農 家有歡樂娃 家有歡樂娃 2017-10-14

兒子六個月就被放在老家留守了,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我也知道農村老人什麼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但是知識匱乏一些,有些東西其實是花錢買教訓的。

“三翻六坐,七拿八爬,週會走”。孩子送回去的時候正是學爬學走路的時候,我知道孩子使用學步車的危害,特意跟婆婆交代了別給孩子用學步車,這個東西百害無一利。孩子多練習爬行,對身體協調性大腦發育都有好處,一定要讓孩子有足夠的爬行時間。晚一點走路不要緊,千萬彆著急。千叮嚀萬囑咐不要給孩子用這個,婆婆就是不聽!孩子兩歲了還……

婆婆當時也滿口答應了,記著呢。可是隔段時間當我回老家看孩子的時候發現孩子走路一直用腳尖著地,踉踉蹌蹌的往前走,開始以為孩子小剛學走路走不穩,仔細觀察才發現問題所在,孩子一定是在學步車裡呆慣了。

可是家裡沒看到學步車啊,我就問婆婆是不是給孩子用了學步車,開始還說,沒有啊。後來在別的放東西的小屋看到了才知道是騙我的。

我一下子氣就來了,千叮嚀萬囑咐的事都做不到,這是要影響孩子一輩子啊。奶奶是親奶奶,怎麼就不能為孩子想想呢。再埋怨能怎麼樣呢?除了無數個“唉!唉!唉!……”還能怎麼樣呢?千叮嚀萬囑咐不要給孩子用這個,婆婆就是不聽!孩子兩歲了還……

據我觀察,這個走路問題一直延續到孩子三歲,因為走路姿勢問題,根基不穩,腳尖點地,孩子經常摔跤。還有就是孩子沒有像別的同齡小朋友一樣安安靜靜地站在大人身邊過,每次都是腳一落地就竄出去好遠。走路身子前傾很嚴重,踉踉蹌蹌的感覺。

因為孩子走路的問題,後面變的很難帶。直到三歲以後才逐漸好轉,能站定在一個地方停一會兒。剛會走路的孩子最難帶,我家這個生生把難帶的時間延長到了三歲。出去玩的時候是最讓人擔心的,孩子一直在跑動沒有一刻消停,轉眼間就無影無蹤。

其實孩子的學步期也就三四個月的時間,過了這段時間就能站穩腳跟,穩穩的走路了,千萬不要圖一時輕鬆,耽誤孩子以後的發育。

後來我仔細研究了一下學步車,主要有下圖這樣兩種:

千叮嚀萬囑咐不要給孩子用這個,婆婆就是不聽!孩子兩歲了還……

如圖:一種小推車形式的,一種是座椅形式的。

前一種小推車形式的,是中國傳統的學步車。以前的老人家裡有小孩學步,會找村裡的木匠給做一個(如下圖),方便孩子推著玩,一方面學步一方面當個玩具。這種學步車在使用過程中只是起到輔助站立的作用,行動力主要還是取決於孩子自身的行動能力。

後一種座椅式學步車就是我深惡痛絕的那種。這學步車孩子很輕鬆,但是孩子再裡面比較被動。有了多輪支撐讓本來只能緩慢移動孩子瞬間擁有了“飛速”行動的能力,增加了孩子遇到危險的可能性。

千叮嚀萬囑咐不要給孩子用這個,婆婆就是不聽!孩子兩歲了還…… 圖片來源於網絡

希望廠家不要再製造座椅式學步車;

希望商家們不要再銷售座椅式學步車;

希望家長們擦亮慧眼不要花冤枉錢;

希望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走路一步一個腳印。

歡迎關注--家有歡樂娃。一起探討育兒知識,為社會為家庭培養一個健康快樂積極向上的好孩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