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對孩子說“不要……”,他們總是不聽?'

不完美媽媽 北極熊 幼兒園 玩具 光明網 2019-09-17
"

很多家長會頭疼:每次讓孩子不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孩子總是不聽,或者越說不要去做什麼事情,他們就更加想要做。

"

很多家長會頭疼:每次讓孩子不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孩子總是不聽,或者越說不要去做什麼事情,他們就更加想要做。

為什麼我們對孩子說“不要……”,他們總是不聽?

圖源:pixabay

這是為什麼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請大家現在來做一個小實驗:請大家閉上眼睛,放鬆心情,可以想任何事情,但是一定不要想白色的北極熊。

結果如何?

這是實驗心理學領域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是由哈佛大學的韋格納教授1987年首次進行的。

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參與人員試著用言語來描述他們大腦中的想法,但是建議他們不要去想“白色的北極熊”。

如果他們還是忍不住想到了白色的北極熊,就請他們搖一下鈴鐺。結果發現,這些實驗參與人員無一例外,總是會忍不住在腦海裡想起“白色的北極熊”。

韋格納教授也算是“思維抑制研究之父”了,他在這個領域進行了將近30年的研究。

後來這個研究也被教育心理學所採用,有些養育書籍也借用了這個發現。比如《正面管教》裡就用“粉紅色大象替代了白色的北極熊”。

"

很多家長會頭疼:每次讓孩子不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孩子總是不聽,或者越說不要去做什麼事情,他們就更加想要做。

為什麼我們對孩子說“不要……”,他們總是不聽?

圖源:pixabay

這是為什麼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請大家現在來做一個小實驗:請大家閉上眼睛,放鬆心情,可以想任何事情,但是一定不要想白色的北極熊。

結果如何?

這是實驗心理學領域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是由哈佛大學的韋格納教授1987年首次進行的。

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參與人員試著用言語來描述他們大腦中的想法,但是建議他們不要去想“白色的北極熊”。

如果他們還是忍不住想到了白色的北極熊,就請他們搖一下鈴鐺。結果發現,這些實驗參與人員無一例外,總是會忍不住在腦海裡想起“白色的北極熊”。

韋格納教授也算是“思維抑制研究之父”了,他在這個領域進行了將近30年的研究。

後來這個研究也被教育心理學所採用,有些養育書籍也借用了這個發現。比如《正面管教》裡就用“粉紅色大象替代了白色的北極熊”。

為什麼我們對孩子說“不要……”,他們總是不聽?

如果我們對孩子說“不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反而會提醒和強化孩子那件事情;而且我們的大腦對於抽象式的否定詞語會更容易採取忽略跳過的方式,而更容易注意可以形象化的內容。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老師提醒孩子們:“keep your hands to yourself”(讓你的雙手和你自己待在一起),而不是說“Do not hit”(不要打人)。

我們來對比看看下面表格左右兩邊不同的說法,如果你是孩子,你會更容易理解哪邊?更可能選擇做哪邊的?

不要說話

保持安靜/將嘴巴的拉鍊拉上(zip your lips)

不要亂扔玩具

玩了以後把玩具送回家

走路的時候不要和前面的小朋友太近

走路的時候,我們和前面的小朋友要間隔我們胳膊那麼長的距離

坐在椅子上,不要亂動

讓我們的小屁屁挨著小凳子

我們都能看到右邊的表達更容易理解,也更有趣。而且,右邊的方式也更加不容易引起孩子和我們的對抗。

"

很多家長會頭疼:每次讓孩子不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孩子總是不聽,或者越說不要去做什麼事情,他們就更加想要做。

為什麼我們對孩子說“不要……”,他們總是不聽?

圖源:pixabay

這是為什麼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請大家現在來做一個小實驗:請大家閉上眼睛,放鬆心情,可以想任何事情,但是一定不要想白色的北極熊。

結果如何?

這是實驗心理學領域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是由哈佛大學的韋格納教授1987年首次進行的。

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參與人員試著用言語來描述他們大腦中的想法,但是建議他們不要去想“白色的北極熊”。

如果他們還是忍不住想到了白色的北極熊,就請他們搖一下鈴鐺。結果發現,這些實驗參與人員無一例外,總是會忍不住在腦海裡想起“白色的北極熊”。

韋格納教授也算是“思維抑制研究之父”了,他在這個領域進行了將近30年的研究。

後來這個研究也被教育心理學所採用,有些養育書籍也借用了這個發現。比如《正面管教》裡就用“粉紅色大象替代了白色的北極熊”。

為什麼我們對孩子說“不要……”,他們總是不聽?

如果我們對孩子說“不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反而會提醒和強化孩子那件事情;而且我們的大腦對於抽象式的否定詞語會更容易採取忽略跳過的方式,而更容易注意可以形象化的內容。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老師提醒孩子們:“keep your hands to yourself”(讓你的雙手和你自己待在一起),而不是說“Do not hit”(不要打人)。

我們來對比看看下面表格左右兩邊不同的說法,如果你是孩子,你會更容易理解哪邊?更可能選擇做哪邊的?

不要說話

保持安靜/將嘴巴的拉鍊拉上(zip your lips)

不要亂扔玩具

玩了以後把玩具送回家

走路的時候不要和前面的小朋友太近

走路的時候,我們和前面的小朋友要間隔我們胳膊那麼長的距離

坐在椅子上,不要亂動

讓我們的小屁屁挨著小凳子

我們都能看到右邊的表達更容易理解,也更有趣。而且,右邊的方式也更加不容易引起孩子和我們的對抗。

為什麼我們對孩子說“不要……”,他們總是不聽?

圖源:pixabay

大概兩個月前我曾經請一對父母做過這樣的觀察:趁著某一天對方不注意的時候,記錄一下對方在孩子的對話中使用了多少次“不要”,“不準”,或者命令式的語氣。

結果讓他們彼此都非常吃驚,一個週末的上午,媽媽反覆對孩子說了37次“不要”;而某個晚上,爸爸對孩子使用了10次的命令和6次大吼。

後來父母兩個人都說:他們總是覺得孩子老是對自己的話充耳不聞,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即使站在面前和他說道理,孩子也總是不停扭動身體,東張西望,心不在焉。卻從來沒有意識到,原來自己和孩子的說話模式,是那麼冷硬的。

"

很多家長會頭疼:每次讓孩子不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孩子總是不聽,或者越說不要去做什麼事情,他們就更加想要做。

為什麼我們對孩子說“不要……”,他們總是不聽?

圖源:pixabay

這是為什麼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請大家現在來做一個小實驗:請大家閉上眼睛,放鬆心情,可以想任何事情,但是一定不要想白色的北極熊。

結果如何?

這是實驗心理學領域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是由哈佛大學的韋格納教授1987年首次進行的。

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參與人員試著用言語來描述他們大腦中的想法,但是建議他們不要去想“白色的北極熊”。

如果他們還是忍不住想到了白色的北極熊,就請他們搖一下鈴鐺。結果發現,這些實驗參與人員無一例外,總是會忍不住在腦海裡想起“白色的北極熊”。

韋格納教授也算是“思維抑制研究之父”了,他在這個領域進行了將近30年的研究。

後來這個研究也被教育心理學所採用,有些養育書籍也借用了這個發現。比如《正面管教》裡就用“粉紅色大象替代了白色的北極熊”。

為什麼我們對孩子說“不要……”,他們總是不聽?

如果我們對孩子說“不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反而會提醒和強化孩子那件事情;而且我們的大腦對於抽象式的否定詞語會更容易採取忽略跳過的方式,而更容易注意可以形象化的內容。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老師提醒孩子們:“keep your hands to yourself”(讓你的雙手和你自己待在一起),而不是說“Do not hit”(不要打人)。

我們來對比看看下面表格左右兩邊不同的說法,如果你是孩子,你會更容易理解哪邊?更可能選擇做哪邊的?

不要說話

保持安靜/將嘴巴的拉鍊拉上(zip your lips)

不要亂扔玩具

玩了以後把玩具送回家

走路的時候不要和前面的小朋友太近

走路的時候,我們和前面的小朋友要間隔我們胳膊那麼長的距離

坐在椅子上,不要亂動

讓我們的小屁屁挨著小凳子

我們都能看到右邊的表達更容易理解,也更有趣。而且,右邊的方式也更加不容易引起孩子和我們的對抗。

為什麼我們對孩子說“不要……”,他們總是不聽?

圖源:pixabay

大概兩個月前我曾經請一對父母做過這樣的觀察:趁著某一天對方不注意的時候,記錄一下對方在孩子的對話中使用了多少次“不要”,“不準”,或者命令式的語氣。

結果讓他們彼此都非常吃驚,一個週末的上午,媽媽反覆對孩子說了37次“不要”;而某個晚上,爸爸對孩子使用了10次的命令和6次大吼。

後來父母兩個人都說:他們總是覺得孩子老是對自己的話充耳不聞,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即使站在面前和他說道理,孩子也總是不停扭動身體,東張西望,心不在焉。卻從來沒有意識到,原來自己和孩子的說話模式,是那麼冷硬的。

為什麼我們對孩子說“不要……”,他們總是不聽?

圖源:pixabay

當然,孩子的衝動抑制和邏輯後果的思考能力確實不那麼成熟,作為家長,在一些時候及時提醒也確實是有必要的。

比如即使提前約定了,孩子也還是很有可能因為興奮忘記了,然後在圖書館跑來跑去。這個時候,父母去及時提醒就很重要。

但是,與其訓斥孩子“說了多少次,不要跑了!”我們還可以做的是,告訴孩子“我們在圖書館都是這樣走的”,然後牽著孩子的手示範一下。

甚至我們也可以提前和孩子做好約定:我們都努力記得在圖書館要輕輕走。並問問他,如果他忘記了,他希望媽媽用什麼方式來提醒他?是手指放在脣邊做出“噓”的動作,還是輕輕拍拍他的肩膀?

最後,我們需要知道: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形成,需要不斷的練習和反饋。我們不能以為只要告訴過他教過他,他們就會一直記得。

所以,通常在新學期開始的第一週,幼兒園和學前班的老師會花很多的時間來和孩子熟悉和複習教室規則。除了教室牆上的照片提醒,我也經常看到老師在開始一兩週裡牽著孩子的手,示範在教室“慢慢走”是什麼樣的。

我們經常抱怨說話孩子不聽,很多時候,可能是我們需要改變我們和孩子的說話和溝通方式。

文:怡禾心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