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不完美媽媽 玩具 幼兒園 春花育兒 2019-09-19
"

給孩子建立規矩是教育他們是非觀最基礎的事情,立規矩越早越好,建議4歲之前,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可以與家長進進行溝通,而且能夠有抽象思維。

從心理髮展的角度來說,過了4歲可能很多習慣就已經定型了,孩子即使有心要改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孩子在4歲之前如果沒有能建立以下幾個規矩的話,將來教育起來就會比較困難了。

1. 培養同理心

如果孩子從小有同理心,那麼他理解別人的能力也就更強,失去同理心的孩子就像一個孤島,他們會冒犯別人而不自知。

而且在自己對別人造成傷害之後會沒有愧疚感,將來在人際交往上也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

而有同理心的孩子更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在自己行動前都會考慮自己的行為對其他人會有什麼影響。

比如在公共場合不會隨便喧譁吵鬧,注意禮節禮貌,他們喜歡一樣東西但是卻不會獨佔,讓孩子建立同理心的前提是父母的情商要夠高,知道如何共情。

家長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平時也多會和孩子進行交流,關心他們是怎麼想的,而且引導孩子去思考別人是怎麼想的,如果孩子能夠養成嘗試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之後,孩子的同理心就會開始慢慢建立。

"

給孩子建立規矩是教育他們是非觀最基礎的事情,立規矩越早越好,建議4歲之前,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可以與家長進進行溝通,而且能夠有抽象思維。

從心理髮展的角度來說,過了4歲可能很多習慣就已經定型了,孩子即使有心要改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孩子在4歲之前如果沒有能建立以下幾個規矩的話,將來教育起來就會比較困難了。

1. 培養同理心

如果孩子從小有同理心,那麼他理解別人的能力也就更強,失去同理心的孩子就像一個孤島,他們會冒犯別人而不自知。

而且在自己對別人造成傷害之後會沒有愧疚感,將來在人際交往上也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

而有同理心的孩子更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在自己行動前都會考慮自己的行為對其他人會有什麼影響。

比如在公共場合不會隨便喧譁吵鬧,注意禮節禮貌,他們喜歡一樣東西但是卻不會獨佔,讓孩子建立同理心的前提是父母的情商要夠高,知道如何共情。

家長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平時也多會和孩子進行交流,關心他們是怎麼想的,而且引導孩子去思考別人是怎麼想的,如果孩子能夠養成嘗試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之後,孩子的同理心就會開始慢慢建立。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2. 控制攻擊

不得不說孩子在年紀小的時候都會有一些攻擊性,孩子喜歡打人,或者是用暴力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一言不合就上手,這種情況在孩子不會說話前是比較多的。

因為此時的孩子還不能夠用其他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一著急就會用打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是4歲之前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控制自己這種行為,在他們上了幼兒園之後就有可能出現很多問題。有攻擊性的孩子不利於之後的社會交往,而最適合的方法是,當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之後,大人要及時阻止並提醒,要明確告訴孩子“打人不對”。

通過擁抱或者說話,告訴孩子應該怎麼表達自己此刻的心情或者是與他人溝通的方式,這樣孩子學會了之後就不會用暴力手段來表達自己了。

"

給孩子建立規矩是教育他們是非觀最基礎的事情,立規矩越早越好,建議4歲之前,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可以與家長進進行溝通,而且能夠有抽象思維。

從心理髮展的角度來說,過了4歲可能很多習慣就已經定型了,孩子即使有心要改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孩子在4歲之前如果沒有能建立以下幾個規矩的話,將來教育起來就會比較困難了。

1. 培養同理心

如果孩子從小有同理心,那麼他理解別人的能力也就更強,失去同理心的孩子就像一個孤島,他們會冒犯別人而不自知。

而且在自己對別人造成傷害之後會沒有愧疚感,將來在人際交往上也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

而有同理心的孩子更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在自己行動前都會考慮自己的行為對其他人會有什麼影響。

比如在公共場合不會隨便喧譁吵鬧,注意禮節禮貌,他們喜歡一樣東西但是卻不會獨佔,讓孩子建立同理心的前提是父母的情商要夠高,知道如何共情。

家長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平時也多會和孩子進行交流,關心他們是怎麼想的,而且引導孩子去思考別人是怎麼想的,如果孩子能夠養成嘗試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之後,孩子的同理心就會開始慢慢建立。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2. 控制攻擊

不得不說孩子在年紀小的時候都會有一些攻擊性,孩子喜歡打人,或者是用暴力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一言不合就上手,這種情況在孩子不會說話前是比較多的。

因為此時的孩子還不能夠用其他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一著急就會用打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是4歲之前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控制自己這種行為,在他們上了幼兒園之後就有可能出現很多問題。有攻擊性的孩子不利於之後的社會交往,而最適合的方法是,當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之後,大人要及時阻止並提醒,要明確告訴孩子“打人不對”。

通過擁抱或者說話,告訴孩子應該怎麼表達自己此刻的心情或者是與他人溝通的方式,這樣孩子學會了之後就不會用暴力手段來表達自己了。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3. 友好待人

當遇到熟人或者是有客人來訪的時候,孩子要懂得和他們打招呼,與同齡小夥伴玩耍的時候友好相處,即使發生了矛盾也能很快用溫和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將衝突升級。

孩子不記仇,不自私,有好教養,這些習慣都是需要大人引導的,比如和別人如何打招呼,有人來家裡怎麼招呼客人,當自己被別人冒犯的時候應該怎麼面對,生氣發怒的時候如何表達自己,調整心理狀態。

這些都可以在孩子4歲左右的時候開始教導,時間長了孩子就能養成友好的待人待物的習慣,也會及時疏導自己的心理狀態,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耿耿於懷,肚量小,自私。

"

給孩子建立規矩是教育他們是非觀最基礎的事情,立規矩越早越好,建議4歲之前,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可以與家長進進行溝通,而且能夠有抽象思維。

從心理髮展的角度來說,過了4歲可能很多習慣就已經定型了,孩子即使有心要改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孩子在4歲之前如果沒有能建立以下幾個規矩的話,將來教育起來就會比較困難了。

1. 培養同理心

如果孩子從小有同理心,那麼他理解別人的能力也就更強,失去同理心的孩子就像一個孤島,他們會冒犯別人而不自知。

而且在自己對別人造成傷害之後會沒有愧疚感,將來在人際交往上也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

而有同理心的孩子更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在自己行動前都會考慮自己的行為對其他人會有什麼影響。

比如在公共場合不會隨便喧譁吵鬧,注意禮節禮貌,他們喜歡一樣東西但是卻不會獨佔,讓孩子建立同理心的前提是父母的情商要夠高,知道如何共情。

家長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平時也多會和孩子進行交流,關心他們是怎麼想的,而且引導孩子去思考別人是怎麼想的,如果孩子能夠養成嘗試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之後,孩子的同理心就會開始慢慢建立。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2. 控制攻擊

不得不說孩子在年紀小的時候都會有一些攻擊性,孩子喜歡打人,或者是用暴力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一言不合就上手,這種情況在孩子不會說話前是比較多的。

因為此時的孩子還不能夠用其他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一著急就會用打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是4歲之前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控制自己這種行為,在他們上了幼兒園之後就有可能出現很多問題。有攻擊性的孩子不利於之後的社會交往,而最適合的方法是,當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之後,大人要及時阻止並提醒,要明確告訴孩子“打人不對”。

通過擁抱或者說話,告訴孩子應該怎麼表達自己此刻的心情或者是與他人溝通的方式,這樣孩子學會了之後就不會用暴力手段來表達自己了。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3. 友好待人

當遇到熟人或者是有客人來訪的時候,孩子要懂得和他們打招呼,與同齡小夥伴玩耍的時候友好相處,即使發生了矛盾也能很快用溫和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將衝突升級。

孩子不記仇,不自私,有好教養,這些習慣都是需要大人引導的,比如和別人如何打招呼,有人來家裡怎麼招呼客人,當自己被別人冒犯的時候應該怎麼面對,生氣發怒的時候如何表達自己,調整心理狀態。

這些都可以在孩子4歲左右的時候開始教導,時間長了孩子就能養成友好的待人待物的習慣,也會及時疏導自己的心理狀態,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耿耿於懷,肚量小,自私。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4. 懂得分享

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分享,要引導他們主動分享,告訴他們分享是美德,也是孩子人際交往的潤滑劑,和別人分享快樂會加倍,用自己的玩具和零食來建立與其他小夥伴的關係,將會獲得更好的友誼。

孩子天生是不會分享的,需要大人的教導才行,當孩子做出了任何分享的舉動,大人可以馬上稱讚或者鼓勵他們,這樣孩子才能加強自己的正向行為,引導孩子接受分享,認可分享。

5. 懂的道歉

道歉不僅僅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修養,敢於承認自己錯誤的人是勇敢的人。能夠將謝謝和對不起掛在嘴邊的人是很容易受到別人歡迎的。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道歉不是什麼丟人的事,而是一種對生命的從容和反省,父母可以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出榜樣,告訴孩子在犯錯之後應該怎麼做。

"

給孩子建立規矩是教育他們是非觀最基礎的事情,立規矩越早越好,建議4歲之前,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可以與家長進進行溝通,而且能夠有抽象思維。

從心理髮展的角度來說,過了4歲可能很多習慣就已經定型了,孩子即使有心要改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孩子在4歲之前如果沒有能建立以下幾個規矩的話,將來教育起來就會比較困難了。

1. 培養同理心

如果孩子從小有同理心,那麼他理解別人的能力也就更強,失去同理心的孩子就像一個孤島,他們會冒犯別人而不自知。

而且在自己對別人造成傷害之後會沒有愧疚感,將來在人際交往上也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

而有同理心的孩子更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在自己行動前都會考慮自己的行為對其他人會有什麼影響。

比如在公共場合不會隨便喧譁吵鬧,注意禮節禮貌,他們喜歡一樣東西但是卻不會獨佔,讓孩子建立同理心的前提是父母的情商要夠高,知道如何共情。

家長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平時也多會和孩子進行交流,關心他們是怎麼想的,而且引導孩子去思考別人是怎麼想的,如果孩子能夠養成嘗試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之後,孩子的同理心就會開始慢慢建立。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2. 控制攻擊

不得不說孩子在年紀小的時候都會有一些攻擊性,孩子喜歡打人,或者是用暴力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一言不合就上手,這種情況在孩子不會說話前是比較多的。

因為此時的孩子還不能夠用其他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一著急就會用打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是4歲之前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控制自己這種行為,在他們上了幼兒園之後就有可能出現很多問題。有攻擊性的孩子不利於之後的社會交往,而最適合的方法是,當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之後,大人要及時阻止並提醒,要明確告訴孩子“打人不對”。

通過擁抱或者說話,告訴孩子應該怎麼表達自己此刻的心情或者是與他人溝通的方式,這樣孩子學會了之後就不會用暴力手段來表達自己了。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3. 友好待人

當遇到熟人或者是有客人來訪的時候,孩子要懂得和他們打招呼,與同齡小夥伴玩耍的時候友好相處,即使發生了矛盾也能很快用溫和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將衝突升級。

孩子不記仇,不自私,有好教養,這些習慣都是需要大人引導的,比如和別人如何打招呼,有人來家裡怎麼招呼客人,當自己被別人冒犯的時候應該怎麼面對,生氣發怒的時候如何表達自己,調整心理狀態。

這些都可以在孩子4歲左右的時候開始教導,時間長了孩子就能養成友好的待人待物的習慣,也會及時疏導自己的心理狀態,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耿耿於懷,肚量小,自私。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4. 懂得分享

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分享,要引導他們主動分享,告訴他們分享是美德,也是孩子人際交往的潤滑劑,和別人分享快樂會加倍,用自己的玩具和零食來建立與其他小夥伴的關係,將會獲得更好的友誼。

孩子天生是不會分享的,需要大人的教導才行,當孩子做出了任何分享的舉動,大人可以馬上稱讚或者鼓勵他們,這樣孩子才能加強自己的正向行為,引導孩子接受分享,認可分享。

5. 懂的道歉

道歉不僅僅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修養,敢於承認自己錯誤的人是勇敢的人。能夠將謝謝和對不起掛在嘴邊的人是很容易受到別人歡迎的。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道歉不是什麼丟人的事,而是一種對生命的從容和反省,父母可以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出榜樣,告訴孩子在犯錯之後應該怎麼做。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孩子犯錯之後,家長應該怎麼批評往往也決定了孩子今後的習慣養成,年紀越小的孩子自控力就越差,總是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比如打人,膽小,動不動就大哭,任性,自私等等。

這個時候,恰當的批評是家長應該做的,只有通過家長管教才能讓孩子糾正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修養,同時也體現出了家長的素質。

但是父母有的時候不清楚自己應該是用什麼方式來批評或者教育孩子,力度小了孩子不聽,力度大了會起反作用。該說的道理家長都和孩子說了,但是他們就像沒有聽見一樣依然我行我素,打罵都不管用的話,就說明家長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批評這兩個字,批是評的前提,所以批評孩子需要掌握的第一個分寸是:先要弄清楚要批評孩子的錯誤是什麼,有些父母其實在孩子犯錯之後下意識的就是教育,但是根本不會考慮孩子為什麼會犯錯。

父母有的時候會帶著很深的成見去批評孩子的錯誤,發怒也是因為自己的情緒激動,如果批評的不再點子上其實是會失去孩子的信任感,逐漸對家長的話就聽而不聞了。

在孩子犯錯之後,不應該只看表面現象,家長先要弄清楚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現在的行為,也就是弄清楚為什麼犯錯,先冷靜下來聽聽孩子是怎麼說的。

弄清楚孩子犯錯的根本原因再批評也不遲,這樣也更容易掂量孩子的犯錯性質,為下一步的教育展開定向和定位。同時也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有利於接下來的教育內容讓孩子能夠更順利的接受。

"

給孩子建立規矩是教育他們是非觀最基礎的事情,立規矩越早越好,建議4歲之前,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可以與家長進進行溝通,而且能夠有抽象思維。

從心理髮展的角度來說,過了4歲可能很多習慣就已經定型了,孩子即使有心要改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孩子在4歲之前如果沒有能建立以下幾個規矩的話,將來教育起來就會比較困難了。

1. 培養同理心

如果孩子從小有同理心,那麼他理解別人的能力也就更強,失去同理心的孩子就像一個孤島,他們會冒犯別人而不自知。

而且在自己對別人造成傷害之後會沒有愧疚感,將來在人際交往上也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

而有同理心的孩子更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在自己行動前都會考慮自己的行為對其他人會有什麼影響。

比如在公共場合不會隨便喧譁吵鬧,注意禮節禮貌,他們喜歡一樣東西但是卻不會獨佔,讓孩子建立同理心的前提是父母的情商要夠高,知道如何共情。

家長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平時也多會和孩子進行交流,關心他們是怎麼想的,而且引導孩子去思考別人是怎麼想的,如果孩子能夠養成嘗試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之後,孩子的同理心就會開始慢慢建立。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2. 控制攻擊

不得不說孩子在年紀小的時候都會有一些攻擊性,孩子喜歡打人,或者是用暴力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一言不合就上手,這種情況在孩子不會說話前是比較多的。

因為此時的孩子還不能夠用其他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一著急就會用打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是4歲之前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控制自己這種行為,在他們上了幼兒園之後就有可能出現很多問題。有攻擊性的孩子不利於之後的社會交往,而最適合的方法是,當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之後,大人要及時阻止並提醒,要明確告訴孩子“打人不對”。

通過擁抱或者說話,告訴孩子應該怎麼表達自己此刻的心情或者是與他人溝通的方式,這樣孩子學會了之後就不會用暴力手段來表達自己了。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3. 友好待人

當遇到熟人或者是有客人來訪的時候,孩子要懂得和他們打招呼,與同齡小夥伴玩耍的時候友好相處,即使發生了矛盾也能很快用溫和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將衝突升級。

孩子不記仇,不自私,有好教養,這些習慣都是需要大人引導的,比如和別人如何打招呼,有人來家裡怎麼招呼客人,當自己被別人冒犯的時候應該怎麼面對,生氣發怒的時候如何表達自己,調整心理狀態。

這些都可以在孩子4歲左右的時候開始教導,時間長了孩子就能養成友好的待人待物的習慣,也會及時疏導自己的心理狀態,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耿耿於懷,肚量小,自私。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4. 懂得分享

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分享,要引導他們主動分享,告訴他們分享是美德,也是孩子人際交往的潤滑劑,和別人分享快樂會加倍,用自己的玩具和零食來建立與其他小夥伴的關係,將會獲得更好的友誼。

孩子天生是不會分享的,需要大人的教導才行,當孩子做出了任何分享的舉動,大人可以馬上稱讚或者鼓勵他們,這樣孩子才能加強自己的正向行為,引導孩子接受分享,認可分享。

5. 懂的道歉

道歉不僅僅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修養,敢於承認自己錯誤的人是勇敢的人。能夠將謝謝和對不起掛在嘴邊的人是很容易受到別人歡迎的。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道歉不是什麼丟人的事,而是一種對生命的從容和反省,父母可以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出榜樣,告訴孩子在犯錯之後應該怎麼做。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孩子犯錯之後,家長應該怎麼批評往往也決定了孩子今後的習慣養成,年紀越小的孩子自控力就越差,總是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比如打人,膽小,動不動就大哭,任性,自私等等。

這個時候,恰當的批評是家長應該做的,只有通過家長管教才能讓孩子糾正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修養,同時也體現出了家長的素質。

但是父母有的時候不清楚自己應該是用什麼方式來批評或者教育孩子,力度小了孩子不聽,力度大了會起反作用。該說的道理家長都和孩子說了,但是他們就像沒有聽見一樣依然我行我素,打罵都不管用的話,就說明家長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批評這兩個字,批是評的前提,所以批評孩子需要掌握的第一個分寸是:先要弄清楚要批評孩子的錯誤是什麼,有些父母其實在孩子犯錯之後下意識的就是教育,但是根本不會考慮孩子為什麼會犯錯。

父母有的時候會帶著很深的成見去批評孩子的錯誤,發怒也是因為自己的情緒激動,如果批評的不再點子上其實是會失去孩子的信任感,逐漸對家長的話就聽而不聞了。

在孩子犯錯之後,不應該只看表面現象,家長先要弄清楚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現在的行為,也就是弄清楚為什麼犯錯,先冷靜下來聽聽孩子是怎麼說的。

弄清楚孩子犯錯的根本原因再批評也不遲,這樣也更容易掂量孩子的犯錯性質,為下一步的教育展開定向和定位。同時也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有利於接下來的教育內容讓孩子能夠更順利的接受。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有效的批評方式應該是這樣的:

1. 注意場合

在發現孩子做錯事之後,不要在公共場合大聲批評孩子,孩子其實從很小時開始就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如果父母總是在人多的地方批評孩子,會讓孩子覺得很羞恥,自尊心受到傷害,批評最好是在家裡或者是隻有家長和孩子在的地方進行。

家長可以用嚴肅的神情,但是語速和語調要保持平和,有理不在聲高,大聲責罵只會讓孩子更害怕並不會起到好的教育效果,更別提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

2. 家長自我情緒調節

孩子犯錯,家長第一時間生氣是正常的,而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暫時迴避,因為在很多時候人的憤怒伴隨的都是不冷靜,其實有的時候惹家長生氣的並非孩子犯錯本身,而是自己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遷怒於孩子。

孩子的心思細膩而脆弱,當沒有弄清楚事情真相之前,先告訴自己深呼吸,平靜一下心態,不然狂風暴雨般的批評,很快就會變成以大欺小的發洩。

"

給孩子建立規矩是教育他們是非觀最基礎的事情,立規矩越早越好,建議4歲之前,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可以與家長進進行溝通,而且能夠有抽象思維。

從心理髮展的角度來說,過了4歲可能很多習慣就已經定型了,孩子即使有心要改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孩子在4歲之前如果沒有能建立以下幾個規矩的話,將來教育起來就會比較困難了。

1. 培養同理心

如果孩子從小有同理心,那麼他理解別人的能力也就更強,失去同理心的孩子就像一個孤島,他們會冒犯別人而不自知。

而且在自己對別人造成傷害之後會沒有愧疚感,將來在人際交往上也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

而有同理心的孩子更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在自己行動前都會考慮自己的行為對其他人會有什麼影響。

比如在公共場合不會隨便喧譁吵鬧,注意禮節禮貌,他們喜歡一樣東西但是卻不會獨佔,讓孩子建立同理心的前提是父母的情商要夠高,知道如何共情。

家長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平時也多會和孩子進行交流,關心他們是怎麼想的,而且引導孩子去思考別人是怎麼想的,如果孩子能夠養成嘗試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之後,孩子的同理心就會開始慢慢建立。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2. 控制攻擊

不得不說孩子在年紀小的時候都會有一些攻擊性,孩子喜歡打人,或者是用暴力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一言不合就上手,這種情況在孩子不會說話前是比較多的。

因為此時的孩子還不能夠用其他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一著急就會用打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是4歲之前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控制自己這種行為,在他們上了幼兒園之後就有可能出現很多問題。有攻擊性的孩子不利於之後的社會交往,而最適合的方法是,當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之後,大人要及時阻止並提醒,要明確告訴孩子“打人不對”。

通過擁抱或者說話,告訴孩子應該怎麼表達自己此刻的心情或者是與他人溝通的方式,這樣孩子學會了之後就不會用暴力手段來表達自己了。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3. 友好待人

當遇到熟人或者是有客人來訪的時候,孩子要懂得和他們打招呼,與同齡小夥伴玩耍的時候友好相處,即使發生了矛盾也能很快用溫和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將衝突升級。

孩子不記仇,不自私,有好教養,這些習慣都是需要大人引導的,比如和別人如何打招呼,有人來家裡怎麼招呼客人,當自己被別人冒犯的時候應該怎麼面對,生氣發怒的時候如何表達自己,調整心理狀態。

這些都可以在孩子4歲左右的時候開始教導,時間長了孩子就能養成友好的待人待物的習慣,也會及時疏導自己的心理狀態,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耿耿於懷,肚量小,自私。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4. 懂得分享

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分享,要引導他們主動分享,告訴他們分享是美德,也是孩子人際交往的潤滑劑,和別人分享快樂會加倍,用自己的玩具和零食來建立與其他小夥伴的關係,將會獲得更好的友誼。

孩子天生是不會分享的,需要大人的教導才行,當孩子做出了任何分享的舉動,大人可以馬上稱讚或者鼓勵他們,這樣孩子才能加強自己的正向行為,引導孩子接受分享,認可分享。

5. 懂的道歉

道歉不僅僅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修養,敢於承認自己錯誤的人是勇敢的人。能夠將謝謝和對不起掛在嘴邊的人是很容易受到別人歡迎的。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道歉不是什麼丟人的事,而是一種對生命的從容和反省,父母可以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出榜樣,告訴孩子在犯錯之後應該怎麼做。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孩子犯錯之後,家長應該怎麼批評往往也決定了孩子今後的習慣養成,年紀越小的孩子自控力就越差,總是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比如打人,膽小,動不動就大哭,任性,自私等等。

這個時候,恰當的批評是家長應該做的,只有通過家長管教才能讓孩子糾正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修養,同時也體現出了家長的素質。

但是父母有的時候不清楚自己應該是用什麼方式來批評或者教育孩子,力度小了孩子不聽,力度大了會起反作用。該說的道理家長都和孩子說了,但是他們就像沒有聽見一樣依然我行我素,打罵都不管用的話,就說明家長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批評這兩個字,批是評的前提,所以批評孩子需要掌握的第一個分寸是:先要弄清楚要批評孩子的錯誤是什麼,有些父母其實在孩子犯錯之後下意識的就是教育,但是根本不會考慮孩子為什麼會犯錯。

父母有的時候會帶著很深的成見去批評孩子的錯誤,發怒也是因為自己的情緒激動,如果批評的不再點子上其實是會失去孩子的信任感,逐漸對家長的話就聽而不聞了。

在孩子犯錯之後,不應該只看表面現象,家長先要弄清楚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現在的行為,也就是弄清楚為什麼犯錯,先冷靜下來聽聽孩子是怎麼說的。

弄清楚孩子犯錯的根本原因再批評也不遲,這樣也更容易掂量孩子的犯錯性質,為下一步的教育展開定向和定位。同時也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有利於接下來的教育內容讓孩子能夠更順利的接受。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有效的批評方式應該是這樣的:

1. 注意場合

在發現孩子做錯事之後,不要在公共場合大聲批評孩子,孩子其實從很小時開始就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如果父母總是在人多的地方批評孩子,會讓孩子覺得很羞恥,自尊心受到傷害,批評最好是在家裡或者是隻有家長和孩子在的地方進行。

家長可以用嚴肅的神情,但是語速和語調要保持平和,有理不在聲高,大聲責罵只會讓孩子更害怕並不會起到好的教育效果,更別提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

2. 家長自我情緒調節

孩子犯錯,家長第一時間生氣是正常的,而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暫時迴避,因為在很多時候人的憤怒伴隨的都是不冷靜,其實有的時候惹家長生氣的並非孩子犯錯本身,而是自己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遷怒於孩子。

孩子的心思細膩而脆弱,當沒有弄清楚事情真相之前,先告訴自己深呼吸,平靜一下心態,不然狂風暴雨般的批評,很快就會變成以大欺小的發洩。

孩子油鹽不進?可能是用錯了批評方式,試試這4招讓孩子更聽話

3. 告訴孩子錯在哪裡

在批評之前首先了解錯誤的原因,問清楚孩子事情的經過,給孩子一個陳述的機會,不要還沒問清楚緣由就一統指責,家長先對孩子犯錯有全面的認識,然後才能對症下藥,告訴孩子錯在哪。

這樣對孩子的批評也能更有針對性,能讓孩子更加心悅臣服的接受家長的批評,孩子犯錯,要第一時間指出來並且幫助孩子改正,不能因為自己今天心情好就從寬處理,今天心情不好就嚴厲教育。

不一致的批評標準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犯的錯不嚴重,因為一切都要看家長的心情而不是自己犯錯的嚴厲程度,會把家長的舉動看成是故意刁難自己。

批評是為了讓孩子明白自己錯了,而不是應該成為家長髮洩自己不滿情緒,所以要解釋給孩子聽,告訴孩子錯在哪裡,只有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孩子才能真正成長。

4. 調整批評態度

要尊重孩子,批評是為了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所以家長要抱著幫助的姿態去和孩子就事論事進行溝通,批評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也不要忘了肯定孩子。

雖然這一次做錯了,但是之前的表現還是很好的,在其他方面也有優點,犯一次錯不代表就變成壞孩子了,改了就是一種進步。

家長不要一下子就給孩子定性,就事論事不貼標籤,更不能對孩子的人格做出攻擊或者是侮辱。

不要誇大孩子的錯誤,批評孩子也需要技巧,只有家長掌握了技巧之後才能夠更有效的對孩子做出教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