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這口出自王莽時期的“琉璃井”發掘出來了'

"
"
大名這口出自王莽時期的“琉璃井”發掘出來了

北沙窩廟村位於城東北45華里,村南有邯大高速和金奉公路,村東、村北與山東省接壤。全村836人,耕地1386畝,沙壤土質,適宜種植小麥、花生、玉米等作物。特色產業是大棚蔬菜。因村址位於古沙麓山北端,俗稱沙窩,又有一座古廟,取名沙窩廟。村南20裡處有一同名村莊,為示區別,稱作北沙窩廟。

"
大名這口出自王莽時期的“琉璃井”發掘出來了

北沙窩廟村位於城東北45華里,村南有邯大高速和金奉公路,村東、村北與山東省接壤。全村836人,耕地1386畝,沙壤土質,適宜種植小麥、花生、玉米等作物。特色產業是大棚蔬菜。因村址位於古沙麓山北端,俗稱沙窩,又有一座古廟,取名沙窩廟。村南20裡處有一同名村莊,為示區別,稱作北沙窩廟。

大名這口出自王莽時期的“琉璃井”發掘出來了

村中居民有趙、王、賈、劉、張、嶽、馬等家族姓氏。趙姓與中龍化趙姓系從南莊遷來。

村莊中間高,兩頭翹,俗稱元寶村。

有民諺:沙窩廟兩頭翹,村中有個奶奶廟。北沙窩廟村的民間笑話、歇後語較多,是聞名遐邇的民俗文化村。

北沙窩廟原名委粟裡,是王莽的家鄉。王莽祖籍山東平陵城,今濟南章丘。他的曾祖父王賀為朝廷抓捕盜賊來到沙麓山,發現這些所謂的盜賊都是餓肚子的老百姓,於是心發善念,不再追究。當地百姓非常感恩於他,留他在沙麓山委粟里居住。

"
大名這口出自王莽時期的“琉璃井”發掘出來了

北沙窩廟村位於城東北45華里,村南有邯大高速和金奉公路,村東、村北與山東省接壤。全村836人,耕地1386畝,沙壤土質,適宜種植小麥、花生、玉米等作物。特色產業是大棚蔬菜。因村址位於古沙麓山北端,俗稱沙窩,又有一座古廟,取名沙窩廟。村南20裡處有一同名村莊,為示區別,稱作北沙窩廟。

大名這口出自王莽時期的“琉璃井”發掘出來了

村中居民有趙、王、賈、劉、張、嶽、馬等家族姓氏。趙姓與中龍化趙姓系從南莊遷來。

村莊中間高,兩頭翹,俗稱元寶村。

有民諺:沙窩廟兩頭翹,村中有個奶奶廟。北沙窩廟村的民間笑話、歇後語較多,是聞名遐邇的民俗文化村。

北沙窩廟原名委粟裡,是王莽的家鄉。王莽祖籍山東平陵城,今濟南章丘。他的曾祖父王賀為朝廷抓捕盜賊來到沙麓山,發現這些所謂的盜賊都是餓肚子的老百姓,於是心發善念,不再追究。當地百姓非常感恩於他,留他在沙麓山委粟里居住。

大名這口出自王莽時期的“琉璃井”發掘出來了

早在數百年前,沙麓山崩塌的時候,有人占卜,說646後這裡要出女貴人。正好應在了王賀的曾孫女王政君身上。王禁的二女兒王政君連續剋死兩個男人,後來應徵入宮,做了漢成帝的皇后。王政君的兒子繼承帝位,王政君拉攏王家弟兄輔政,王氏家族有九侯五大司馬、一位皇帝和兩個皇后,後人稱委粟裡是“貴人的家鄉”。

前燕建熙元年,從元城縣分出一部分土地和村莊,設立了貴鄉縣。

如今的北沙窩廟村,有琉璃井、太后嶺、浴龍池、王墳、沙麓山公園等地名、景點及“龍不伺莽”的典故。

浴龍池說的是王莽年輕的時候,在家裡賣豆腐為生,洗豆子的水流進一個大坑裡,他經常在坑裡洗澡,洗去了蟒鱗,才“化蟒為龍”。

"
大名這口出自王莽時期的“琉璃井”發掘出來了

北沙窩廟村位於城東北45華里,村南有邯大高速和金奉公路,村東、村北與山東省接壤。全村836人,耕地1386畝,沙壤土質,適宜種植小麥、花生、玉米等作物。特色產業是大棚蔬菜。因村址位於古沙麓山北端,俗稱沙窩,又有一座古廟,取名沙窩廟。村南20裡處有一同名村莊,為示區別,稱作北沙窩廟。

大名這口出自王莽時期的“琉璃井”發掘出來了

村中居民有趙、王、賈、劉、張、嶽、馬等家族姓氏。趙姓與中龍化趙姓系從南莊遷來。

村莊中間高,兩頭翹,俗稱元寶村。

有民諺:沙窩廟兩頭翹,村中有個奶奶廟。北沙窩廟村的民間笑話、歇後語較多,是聞名遐邇的民俗文化村。

北沙窩廟原名委粟裡,是王莽的家鄉。王莽祖籍山東平陵城,今濟南章丘。他的曾祖父王賀為朝廷抓捕盜賊來到沙麓山,發現這些所謂的盜賊都是餓肚子的老百姓,於是心發善念,不再追究。當地百姓非常感恩於他,留他在沙麓山委粟里居住。

大名這口出自王莽時期的“琉璃井”發掘出來了

早在數百年前,沙麓山崩塌的時候,有人占卜,說646後這裡要出女貴人。正好應在了王賀的曾孫女王政君身上。王禁的二女兒王政君連續剋死兩個男人,後來應徵入宮,做了漢成帝的皇后。王政君的兒子繼承帝位,王政君拉攏王家弟兄輔政,王氏家族有九侯五大司馬、一位皇帝和兩個皇后,後人稱委粟裡是“貴人的家鄉”。

前燕建熙元年,從元城縣分出一部分土地和村莊,設立了貴鄉縣。

如今的北沙窩廟村,有琉璃井、太后嶺、浴龍池、王墳、沙麓山公園等地名、景點及“龍不伺莽”的典故。

浴龍池說的是王莽年輕的時候,在家裡賣豆腐為生,洗豆子的水流進一個大坑裡,他經常在坑裡洗澡,洗去了蟒鱗,才“化蟒為龍”。

大名這口出自王莽時期的“琉璃井”發掘出來了

琉璃井是說王莽讓井水洇5裡,可老家是沙土,挖不成井,總是坍塌,王莽委派一隻金蟾吐火,把井壁燒成琉璃。金蟾正在吐火燒井壁,被一個老漢發現,大聲呼喊,嚇跑了金蟾,留下燒了一半的琉璃井,至今猶存。

太后嶺是說王政君年輕的時候連續剋死兩個丈夫,心中鬱悶,常常到一個土嶺後的槐樹下哭泣。後來這個土嶺被稱作太后嶺。

王墳,指的是王莽家族的墳冢。

龍不伺蟒,相傳王莽用藥酒毒死漢平帝,自己篡位做了皇帝,老天爺譴責於他,三年不給王莽的家鄉降雨,讓父老鄉親怨恨王莽。不降雨,莊稼不能生長。王莽說,天不伺候,蟒伺候,白天河水洇十里,晚上井水洇五里,黎明的露水涾四指。有了他這句話,儘管不下雨,當時的元城縣(大名縣)依然五穀豐登,年年豐收,有“王莽在位18年,痛收18年”之說。

"
大名這口出自王莽時期的“琉璃井”發掘出來了

北沙窩廟村位於城東北45華里,村南有邯大高速和金奉公路,村東、村北與山東省接壤。全村836人,耕地1386畝,沙壤土質,適宜種植小麥、花生、玉米等作物。特色產業是大棚蔬菜。因村址位於古沙麓山北端,俗稱沙窩,又有一座古廟,取名沙窩廟。村南20裡處有一同名村莊,為示區別,稱作北沙窩廟。

大名這口出自王莽時期的“琉璃井”發掘出來了

村中居民有趙、王、賈、劉、張、嶽、馬等家族姓氏。趙姓與中龍化趙姓系從南莊遷來。

村莊中間高,兩頭翹,俗稱元寶村。

有民諺:沙窩廟兩頭翹,村中有個奶奶廟。北沙窩廟村的民間笑話、歇後語較多,是聞名遐邇的民俗文化村。

北沙窩廟原名委粟裡,是王莽的家鄉。王莽祖籍山東平陵城,今濟南章丘。他的曾祖父王賀為朝廷抓捕盜賊來到沙麓山,發現這些所謂的盜賊都是餓肚子的老百姓,於是心發善念,不再追究。當地百姓非常感恩於他,留他在沙麓山委粟里居住。

大名這口出自王莽時期的“琉璃井”發掘出來了

早在數百年前,沙麓山崩塌的時候,有人占卜,說646後這裡要出女貴人。正好應在了王賀的曾孫女王政君身上。王禁的二女兒王政君連續剋死兩個男人,後來應徵入宮,做了漢成帝的皇后。王政君的兒子繼承帝位,王政君拉攏王家弟兄輔政,王氏家族有九侯五大司馬、一位皇帝和兩個皇后,後人稱委粟裡是“貴人的家鄉”。

前燕建熙元年,從元城縣分出一部分土地和村莊,設立了貴鄉縣。

如今的北沙窩廟村,有琉璃井、太后嶺、浴龍池、王墳、沙麓山公園等地名、景點及“龍不伺莽”的典故。

浴龍池說的是王莽年輕的時候,在家裡賣豆腐為生,洗豆子的水流進一個大坑裡,他經常在坑裡洗澡,洗去了蟒鱗,才“化蟒為龍”。

大名這口出自王莽時期的“琉璃井”發掘出來了

琉璃井是說王莽讓井水洇5裡,可老家是沙土,挖不成井,總是坍塌,王莽委派一隻金蟾吐火,把井壁燒成琉璃。金蟾正在吐火燒井壁,被一個老漢發現,大聲呼喊,嚇跑了金蟾,留下燒了一半的琉璃井,至今猶存。

太后嶺是說王政君年輕的時候連續剋死兩個丈夫,心中鬱悶,常常到一個土嶺後的槐樹下哭泣。後來這個土嶺被稱作太后嶺。

王墳,指的是王莽家族的墳冢。

龍不伺蟒,相傳王莽用藥酒毒死漢平帝,自己篡位做了皇帝,老天爺譴責於他,三年不給王莽的家鄉降雨,讓父老鄉親怨恨王莽。不降雨,莊稼不能生長。王莽說,天不伺候,蟒伺候,白天河水洇十里,晚上井水洇五里,黎明的露水涾四指。有了他這句話,儘管不下雨,當時的元城縣(大名縣)依然五穀豐登,年年豐收,有“王莽在位18年,痛收18年”之說。

大名這口出自王莽時期的“琉璃井”發掘出來了

委粟裡原有供奉王政君、王嬿的廟宇,後來被飛沙掩埋,逐漸破落, 稱作沙窩廟。王嬿的廟宇搬遷到了下馬頭,就是現在娘娘廟村。

北沙窩廟地處古沙麓山主峰,如今夷為平原,沙質土壤,富含多種有機元素,盛夏熱敷能治癒多年的腿疾和骨關節病疼。而沙窩廟的水質甘甜,含有礦物質。優質的水土和充足的日照適宜紅薯和甜瓜生長。沙窩廟的紅薯塊莖光滑,口感甜膩,保存到第二年春天,可與水果媲美。所產甜瓜或脆或面,優於外地,汁水充盈,色澤誘人。成熟的甜瓜放在居室則滿屋飄香,品後令人叫絕,戀戀難忘。

2018年2月,北沙窩廟村舉行“委粟裡碑”落成儀式,並請示縣政府批准,更名為“委粟裡村”,打造王莽故里漢文化園,為大名旅遊又添新景區。

來源:魏州書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