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六來了,為什麼天然氣車不需要那麼複雜的後處理?

作者 l 小軌 「圖文原創」

來源 l 大神修卡車


提及即將實施的國六排放標準,一直是非常受商用車行業關注的熱門話題。

對於國六柴油車而言,諸如DOC、DPF顆粒捕捉器、SCR可選擇催化還原技術、氨逃逸等後處理技術幾乎都會應用到車上,並且國六也不是單純加了後處理,同時也會扯到一系列發動機技術的升級。

之前很多人稱一套進口的國六後處理要數十萬元,簡直是聳人聽聞,但這也證明了技術升級對於車企技術以及服務水平將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國六來了,為什麼天然氣車不需要那麼複雜的後處理?

在年前幾乎大多有企業都展出了搭載國六系統的新產品,除了柴油車外,其中也有一些國六LNG動力的產品,不過兩種車型的後處理結構相對比來看,國六LNG遠沒有國六柴油發動機看起來那麼複雜。

DPF和SCR後處理根本就不需要,那麼國六LNG都是採用了什麼技術呢?

當量燃燒+三元催化

從目前的車型中來看,基本上國內國六主流的重型LNG發動機都採用了當量燃燒+EGR+三元催化的技術路線。


國六來了,為什麼天然氣車不需要那麼複雜的後處理?

例如中國重汽展出的中國重汽豪瀚N7G國六牽引車,這款發動機通過當量燃燒+冷卻EGR+高效三元催化器技術線路達到了國六排放標準,同時再加上國際領先的CFV連續流燃氣供給系統,使得這款發動機具有超強的節氣性能。

在去年車展上,康明斯L9N天然氣發動機,也是採用了該技術路線,宣稱排放接近0排放,斯堪尼亞的城市作業底盤車的發動機採用的就是該路線。


國六來了,為什麼天然氣車不需要那麼複雜的後處理?

據資料查詢國內濰柴、玉柴的國六重型氣體發動機也都採用了當量燃燒+EGR+三元催化的技術,那麼這套技術有什麼好處呢?

三元催化這套技術,現在大家應該都會不陌生。

該技術在汽油車上應用非常早,三元催化是通過其載體塗層上的Pt/Pd/Rh等貴重金屬元素,對尾氣中的HC、NOx、CO等進行催化反應,通過前後氧傳感器等實現OBD閉環監控。

國六來了,為什麼天然氣車不需要那麼複雜的後處理?

國六來了,為什麼天然氣車不需要那麼複雜的後處理?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到了國六時代,LNG動力會比柴油車更加有優勢呢?

國五排放的LNG車大多采用稀薄燃燒+氧化催化的技術,但是面對國六排放標準就必須加上SCR技術了,但是加裝套系統價格可不便宜。

所以從後處理這塊來看,目前三元催化技術成熟,相比較SCR系統其結構簡單成本也較低,同時也不用考慮車輛尿素堵塞問題。但隨著排放標準的不斷升級,後處理轉換效率也要進行相應提升,這就意味著三元催化劑中貴金屬的用量要大幅增加。

國六來了,為什麼天然氣車不需要那麼複雜的後處理?


從燃燒控制角度來看,採用當量燃燒的氣體發動機在動力性表現會更好,瞬態響應快,低速扭矩表現更好。這也很好解釋了為什麼一些氣體發動機升級國六後,動力更強了。

不過,改變後的燃燒方式會使發動機產生很高的熱負荷,面對更高的熱負荷問題,所以發動機整機、冷卻、燃燒、排氣等系統都會需要強化,如果只能使用進口耐高溫材料的話,這就意味著發動機成本會大大提升。

國六來了,為什麼天然氣車不需要那麼複雜的後處理?

據悉,京津冀地區2020年之前將有100萬輛柴油車被淘汰,珠三角地區和成渝地區也有大量柴油車將被替換,屆時,國六LNG重卡的市場前景會十分廣闊。

可預見的是,在國家號召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背景下,天然氣這種清潔能源的應用範圍將會越來越廣。居民採暖煤改氣、工業窯爐煤改氣,整個社會會有大量的用氣需求,最後分到汽車領域中的天然氣究竟還能有多少?

國六來了,為什麼天然氣車不需要那麼複雜的後處理?

氣源短缺必然造成氣價上漲,“氣荒”帶來的恐懼仍是LNG車主心中揮之不去的陰霾。雖然我國在加緊天然氣的進口,但據媒體報道,俄羅斯到中國的運氣管道在2025年才能正式啟用。

以西安為例,一入冬,西安的天然氣出租車就會被限制加氣,出租車司機被逼無奈,只能將汽油的管路打開,當做雙燃料車來運行。

國六來了,為什麼天然氣車不需要那麼複雜的後處理?


燃氣車採購成本會比柴油車貴5萬~10萬元,之前燃氣車經濟性優勢較大,運行8-9個月就能彌補採購差額,但如果燃料成本優勢不再明顯,燃氣車對於用戶的吸引力就會大降。

不過去年在部分區域市場LNG天然氣車型市場表現搶眼,冬季LNG價格也並沒有出之前猛漲的情況,市場表現較為穩定。伴隨著國六排放標準的到來,你覺得天然氣的發展會怎麼樣呢?

點擊“瞭解更多”下載共軌之家APP,學習更多,解決疑難故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