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小站稻”的檔案,告訴你幾個小祕密'

"

小站稻的發源地

天津東南的小站東臨渤海,位於大沽海防與天津城廂中間,原為退海之地,是明代鹽場轄的草蕩。清同治九年(1870)天津教案爆發後,李鴻章任直隸總督,調淮軍周盛傳率"盛字軍"屯衛京、津地區。次年移駐青縣馬廠練兵,同時負責修建新城炮臺。同治十二年(1873)周盛傳興建大沽北塘炮臺,以加強海防。盛字軍在馬廠至新城(今屬塘沽) 間修築了一條馬新大道,沿途設驛站,每40裡設一大站,每10 裡設一小站,共設大站4所,小站11所。光緒元年(1875), 盛字軍由馬廠移屯潦水套,這裡是大沽以西的第五個驛站,軍士習慣稱"小站",如今的小站鎮由此而得名。

百年小站,千年小站稻

"

小站稻的發源地

天津東南的小站東臨渤海,位於大沽海防與天津城廂中間,原為退海之地,是明代鹽場轄的草蕩。清同治九年(1870)天津教案爆發後,李鴻章任直隸總督,調淮軍周盛傳率"盛字軍"屯衛京、津地區。次年移駐青縣馬廠練兵,同時負責修建新城炮臺。同治十二年(1873)周盛傳興建大沽北塘炮臺,以加強海防。盛字軍在馬廠至新城(今屬塘沽) 間修築了一條馬新大道,沿途設驛站,每40裡設一大站,每10 裡設一小站,共設大站4所,小站11所。光緒元年(1875), 盛字軍由馬廠移屯潦水套,這裡是大沽以西的第五個驛站,軍士習慣稱"小站",如今的小站鎮由此而得名。

百年小站,千年小站稻

翻開“小站稻”的檔案,告訴你幾個小祕密

小站鎮坐落於本市津南區,是天津東南部的歷史名鎮之一,雖然小站開發只有120年的歷史,但是小站稻卻是自北宋以來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漫長進程。據記載,為了讓南方的水稻也能在北方安家,以減少"南糧北運"對各方面所造成的負擔,1600年,明朝保定巡撫汪應蛟在小站一帶墾種水稻5000畝,這是最早的小站稻。清朝,天津防軍提督周盛傳為補充軍餉,在小站駐地防區設立"營田墾務局", 興修水利、引進粳米稻種、墾荒種稻,由於用中含有較多的淤泥和腐植質的南運河水進行灌溉,所以小站稻米品質優良。經過南方稻種在北方種植的實踐,加之御河水的灌溉,小站稻品質優良、晶瑩剔透,蒸煮後飄香十里。清朝末年,光緒、慈禧太后到天津,除了吃狗不理包子,也喜歡吃小站稻米,所以小站稻米又是清朝貢米,聲名顯赫。20世紀30年代後,當地農民又引進南方優質稻種,並與日本、朝鮮的"銀坊"、"水源"等優良品種雜交,培養出產量高、 抗災害能力強、適合鹽鹼地生長、米粒潔白圓潤、香甜可口的小站稻。上世紀50至60年代,小站稻曾經美名遠揚,銷往日本、東歐、東南亞、古巴,換取外匯,支援國家建設;1956—1957年,小站稻被推廣到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如今,小站稻已成為中國優質水稻的代名詞、天津農業的一張名片……

好種、好水成就好米

小站稻米質絕佳,有"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一家煮飯,四鄰飄香"之譽。其米粒大而飽滿,半透明沒有粉白色的腹白。蒸乾飯,無論軟硬,不粘不連,猶如滿碗珍珠,油江發亮。煮稀飯,無論稀稠,都是湯汁濃郁,散發著清香。吃在嘴裡,細膩滑潤,有咬勁。小站稻,不僅好看好吃,而且營養成分豐富,含有較高的蛋白質、賴氨酸、澱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屬於營養型的天然食品。那麼,小站稻究竟為什麼這麼好?

"

小站稻的發源地

天津東南的小站東臨渤海,位於大沽海防與天津城廂中間,原為退海之地,是明代鹽場轄的草蕩。清同治九年(1870)天津教案爆發後,李鴻章任直隸總督,調淮軍周盛傳率"盛字軍"屯衛京、津地區。次年移駐青縣馬廠練兵,同時負責修建新城炮臺。同治十二年(1873)周盛傳興建大沽北塘炮臺,以加強海防。盛字軍在馬廠至新城(今屬塘沽) 間修築了一條馬新大道,沿途設驛站,每40裡設一大站,每10 裡設一小站,共設大站4所,小站11所。光緒元年(1875), 盛字軍由馬廠移屯潦水套,這裡是大沽以西的第五個驛站,軍士習慣稱"小站",如今的小站鎮由此而得名。

百年小站,千年小站稻

翻開“小站稻”的檔案,告訴你幾個小祕密

小站鎮坐落於本市津南區,是天津東南部的歷史名鎮之一,雖然小站開發只有120年的歷史,但是小站稻卻是自北宋以來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漫長進程。據記載,為了讓南方的水稻也能在北方安家,以減少"南糧北運"對各方面所造成的負擔,1600年,明朝保定巡撫汪應蛟在小站一帶墾種水稻5000畝,這是最早的小站稻。清朝,天津防軍提督周盛傳為補充軍餉,在小站駐地防區設立"營田墾務局", 興修水利、引進粳米稻種、墾荒種稻,由於用中含有較多的淤泥和腐植質的南運河水進行灌溉,所以小站稻米品質優良。經過南方稻種在北方種植的實踐,加之御河水的灌溉,小站稻品質優良、晶瑩剔透,蒸煮後飄香十里。清朝末年,光緒、慈禧太后到天津,除了吃狗不理包子,也喜歡吃小站稻米,所以小站稻米又是清朝貢米,聲名顯赫。20世紀30年代後,當地農民又引進南方優質稻種,並與日本、朝鮮的"銀坊"、"水源"等優良品種雜交,培養出產量高、 抗災害能力強、適合鹽鹼地生長、米粒潔白圓潤、香甜可口的小站稻。上世紀50至60年代,小站稻曾經美名遠揚,銷往日本、東歐、東南亞、古巴,換取外匯,支援國家建設;1956—1957年,小站稻被推廣到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如今,小站稻已成為中國優質水稻的代名詞、天津農業的一張名片……

好種、好水成就好米

小站稻米質絕佳,有"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一家煮飯,四鄰飄香"之譽。其米粒大而飽滿,半透明沒有粉白色的腹白。蒸乾飯,無論軟硬,不粘不連,猶如滿碗珍珠,油江發亮。煮稀飯,無論稀稠,都是湯汁濃郁,散發著清香。吃在嘴裡,細膩滑潤,有咬勁。小站稻,不僅好看好吃,而且營養成分豐富,含有較高的蛋白質、賴氨酸、澱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屬於營養型的天然食品。那麼,小站稻究竟為什麼這麼好?

翻開“小站稻”的檔案,告訴你幾個小祕密


首先,小站稻作為一種雜交稻,優質基因來源廣泛。北宋時曾以江淮粳稻為母本,津南地區種植較多的屬紅蓮稻。曾以朝鮮、日本的稻種為籽種,引入中生銀坊主(簡稱銀坊)、愛國(又名金鋼稻)等品種。當地農民用"一穗傳"法從水源系統中選育出水源300粒品種。小站稻被人讚譽"銀坊香稻傳千里,水源三百是珠璣"。

"

小站稻的發源地

天津東南的小站東臨渤海,位於大沽海防與天津城廂中間,原為退海之地,是明代鹽場轄的草蕩。清同治九年(1870)天津教案爆發後,李鴻章任直隸總督,調淮軍周盛傳率"盛字軍"屯衛京、津地區。次年移駐青縣馬廠練兵,同時負責修建新城炮臺。同治十二年(1873)周盛傳興建大沽北塘炮臺,以加強海防。盛字軍在馬廠至新城(今屬塘沽) 間修築了一條馬新大道,沿途設驛站,每40裡設一大站,每10 裡設一小站,共設大站4所,小站11所。光緒元年(1875), 盛字軍由馬廠移屯潦水套,這裡是大沽以西的第五個驛站,軍士習慣稱"小站",如今的小站鎮由此而得名。

百年小站,千年小站稻

翻開“小站稻”的檔案,告訴你幾個小祕密

小站鎮坐落於本市津南區,是天津東南部的歷史名鎮之一,雖然小站開發只有120年的歷史,但是小站稻卻是自北宋以來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漫長進程。據記載,為了讓南方的水稻也能在北方安家,以減少"南糧北運"對各方面所造成的負擔,1600年,明朝保定巡撫汪應蛟在小站一帶墾種水稻5000畝,這是最早的小站稻。清朝,天津防軍提督周盛傳為補充軍餉,在小站駐地防區設立"營田墾務局", 興修水利、引進粳米稻種、墾荒種稻,由於用中含有較多的淤泥和腐植質的南運河水進行灌溉,所以小站稻米品質優良。經過南方稻種在北方種植的實踐,加之御河水的灌溉,小站稻品質優良、晶瑩剔透,蒸煮後飄香十里。清朝末年,光緒、慈禧太后到天津,除了吃狗不理包子,也喜歡吃小站稻米,所以小站稻米又是清朝貢米,聲名顯赫。20世紀30年代後,當地農民又引進南方優質稻種,並與日本、朝鮮的"銀坊"、"水源"等優良品種雜交,培養出產量高、 抗災害能力強、適合鹽鹼地生長、米粒潔白圓潤、香甜可口的小站稻。上世紀50至60年代,小站稻曾經美名遠揚,銷往日本、東歐、東南亞、古巴,換取外匯,支援國家建設;1956—1957年,小站稻被推廣到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如今,小站稻已成為中國優質水稻的代名詞、天津農業的一張名片……

好種、好水成就好米

小站稻米質絕佳,有"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一家煮飯,四鄰飄香"之譽。其米粒大而飽滿,半透明沒有粉白色的腹白。蒸乾飯,無論軟硬,不粘不連,猶如滿碗珍珠,油江發亮。煮稀飯,無論稀稠,都是湯汁濃郁,散發著清香。吃在嘴裡,細膩滑潤,有咬勁。小站稻,不僅好看好吃,而且營養成分豐富,含有較高的蛋白質、賴氨酸、澱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屬於營養型的天然食品。那麼,小站稻究竟為什麼這麼好?

翻開“小站稻”的檔案,告訴你幾個小祕密


首先,小站稻作為一種雜交稻,優質基因來源廣泛。北宋時曾以江淮粳稻為母本,津南地區種植較多的屬紅蓮稻。曾以朝鮮、日本的稻種為籽種,引入中生銀坊主(簡稱銀坊)、愛國(又名金鋼稻)等品種。當地農民用"一穗傳"法從水源系統中選育出水源300粒品種。小站稻被人讚譽"銀坊香稻傳千里,水源三百是珠璣"。

翻開“小站稻”的檔案,告訴你幾個小祕密


小站稻

其次,馬廠減河兩岸小站稻作區使用南運河水與海河水灌溉水田。漳河流經黃土高原,帶大量泥沙匯入南運河。據有關部門測定,每噸黃土含氮0.8~1.5公斤,磷1.5公斤,鉀20公斤,大量沉積的有機肥料,注入了小站的土地,以甜刷鹹,化鹼成腴,構成了獨特的優質稻生長條件。

來源:天津農產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