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的不是手機,是寂寞空虛冷

"

刷的不是手機,是寂寞空虛冷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對於單身的人來說,工作累了一天,最期盼的就是早點回去,吃了飯,什麼也不想做,直接往沙發上一窩。電視機開著,演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家裡多個響聲。

自己就躺在那裡,不斷地刷著手機,看著各種小視頻,樂呵著別人的故事,傷痛著自己的孤獨。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獨行者的生活,不是我不想出去,而是和別人聊不到一塊兒去。

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晚上回來忙活著做飯,陪孩子寫作業,讀書,有的還要看著孩子練習彈鋼琴,一不留神,已經夜裡11點了。

終於都安頓好了,可以上床休息了。身體躺下了,內心依然很活躍。手機,變成了精神食糧,哪怕眼睛累得睜不開了,還是不願意放下。

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緊張的情緒無處安放,只有深夜的手機,可以暫時忘卻煩惱。

"

刷的不是手機,是寂寞空虛冷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對於單身的人來說,工作累了一天,最期盼的就是早點回去,吃了飯,什麼也不想做,直接往沙發上一窩。電視機開著,演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家裡多個響聲。

自己就躺在那裡,不斷地刷著手機,看著各種小視頻,樂呵著別人的故事,傷痛著自己的孤獨。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獨行者的生活,不是我不想出去,而是和別人聊不到一塊兒去。

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晚上回來忙活著做飯,陪孩子寫作業,讀書,有的還要看著孩子練習彈鋼琴,一不留神,已經夜裡11點了。

終於都安頓好了,可以上床休息了。身體躺下了,內心依然很活躍。手機,變成了精神食糧,哪怕眼睛累得睜不開了,還是不願意放下。

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緊張的情緒無處安放,只有深夜的手機,可以暫時忘卻煩惱。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為什麼,不管單身的,還是成家的,都這麼喜歡玩手機,不斷地刷著各種流量內容。

手機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了,甚至已經超越了親情。寧可面對那個電子屏幕,也不會和身邊的家人多聊兩句。

即使這樣,也未必人人都有一顆快樂的心。那麼,華夏5000年的文明歷史,古代人是如何度過這寂寞空虛冷的夜晚呢?

古代人,這樣打發閒暇的時間

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是否有閒暇的時間來打發。比如,一直忙活著生計的事情,也就不存在打發時間了。

南宋文學家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這樣記載的: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

刷的不是手機,是寂寞空虛冷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對於單身的人來說,工作累了一天,最期盼的就是早點回去,吃了飯,什麼也不想做,直接往沙發上一窩。電視機開著,演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家裡多個響聲。

自己就躺在那裡,不斷地刷著手機,看著各種小視頻,樂呵著別人的故事,傷痛著自己的孤獨。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獨行者的生活,不是我不想出去,而是和別人聊不到一塊兒去。

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晚上回來忙活著做飯,陪孩子寫作業,讀書,有的還要看著孩子練習彈鋼琴,一不留神,已經夜裡11點了。

終於都安頓好了,可以上床休息了。身體躺下了,內心依然很活躍。手機,變成了精神食糧,哪怕眼睛累得睜不開了,還是不願意放下。

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緊張的情緒無處安放,只有深夜的手機,可以暫時忘卻煩惱。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為什麼,不管單身的,還是成家的,都這麼喜歡玩手機,不斷地刷著各種流量內容。

手機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了,甚至已經超越了親情。寧可面對那個電子屏幕,也不會和身邊的家人多聊兩句。

即使這樣,也未必人人都有一顆快樂的心。那麼,華夏5000年的文明歷史,古代人是如何度過這寂寞空虛冷的夜晚呢?

古代人,這樣打發閒暇的時間

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是否有閒暇的時間來打發。比如,一直忙活著生計的事情,也就不存在打發時間了。

南宋文學家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這樣記載的: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意思是:白天人們出去耕田,到了夜晚才回來搓麻繩,農家男女都有分工,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擔。雖然小孩子還不懂怎麼耕耘的方法,但也在桑樹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簡單的一首詩,卻說明了古代人的真實生活。也許,正是這份所謂的“單調”,才讓他們的內心不那麼浮躁吧。

"

刷的不是手機,是寂寞空虛冷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對於單身的人來說,工作累了一天,最期盼的就是早點回去,吃了飯,什麼也不想做,直接往沙發上一窩。電視機開著,演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家裡多個響聲。

自己就躺在那裡,不斷地刷著手機,看著各種小視頻,樂呵著別人的故事,傷痛著自己的孤獨。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獨行者的生活,不是我不想出去,而是和別人聊不到一塊兒去。

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晚上回來忙活著做飯,陪孩子寫作業,讀書,有的還要看著孩子練習彈鋼琴,一不留神,已經夜裡11點了。

終於都安頓好了,可以上床休息了。身體躺下了,內心依然很活躍。手機,變成了精神食糧,哪怕眼睛累得睜不開了,還是不願意放下。

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緊張的情緒無處安放,只有深夜的手機,可以暫時忘卻煩惱。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為什麼,不管單身的,還是成家的,都這麼喜歡玩手機,不斷地刷著各種流量內容。

手機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了,甚至已經超越了親情。寧可面對那個電子屏幕,也不會和身邊的家人多聊兩句。

即使這樣,也未必人人都有一顆快樂的心。那麼,華夏5000年的文明歷史,古代人是如何度過這寂寞空虛冷的夜晚呢?

古代人,這樣打發閒暇的時間

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是否有閒暇的時間來打發。比如,一直忙活著生計的事情,也就不存在打發時間了。

南宋文學家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這樣記載的: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意思是:白天人們出去耕田,到了夜晚才回來搓麻繩,農家男女都有分工,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擔。雖然小孩子還不懂怎麼耕耘的方法,但也在桑樹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簡單的一首詩,卻說明了古代人的真實生活。也許,正是這份所謂的“單調”,才讓他們的內心不那麼浮躁吧。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寵物之樂,樂於其養性

說到養寵物,從古到今都有,並不只是現代人喜歡在家裡養小貓小狗。古代人,也喜歡養這些,並且種類遠比現在多。

最普通的是養貓養狗,其外經常見到記載的就是鬥雞、蛐蛐、白鵝、大象等等。

這其中,關於養大白鵝作為寵物的,歷史上有一個名人,他是王羲之。他喜好養白鵝的故事,記載在《晉書·王羲之傳》中。

"

刷的不是手機,是寂寞空虛冷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對於單身的人來說,工作累了一天,最期盼的就是早點回去,吃了飯,什麼也不想做,直接往沙發上一窩。電視機開著,演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家裡多個響聲。

自己就躺在那裡,不斷地刷著手機,看著各種小視頻,樂呵著別人的故事,傷痛著自己的孤獨。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獨行者的生活,不是我不想出去,而是和別人聊不到一塊兒去。

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晚上回來忙活著做飯,陪孩子寫作業,讀書,有的還要看著孩子練習彈鋼琴,一不留神,已經夜裡11點了。

終於都安頓好了,可以上床休息了。身體躺下了,內心依然很活躍。手機,變成了精神食糧,哪怕眼睛累得睜不開了,還是不願意放下。

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緊張的情緒無處安放,只有深夜的手機,可以暫時忘卻煩惱。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為什麼,不管單身的,還是成家的,都這麼喜歡玩手機,不斷地刷著各種流量內容。

手機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了,甚至已經超越了親情。寧可面對那個電子屏幕,也不會和身邊的家人多聊兩句。

即使這樣,也未必人人都有一顆快樂的心。那麼,華夏5000年的文明歷史,古代人是如何度過這寂寞空虛冷的夜晚呢?

古代人,這樣打發閒暇的時間

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是否有閒暇的時間來打發。比如,一直忙活著生計的事情,也就不存在打發時間了。

南宋文學家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這樣記載的: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意思是:白天人們出去耕田,到了夜晚才回來搓麻繩,農家男女都有分工,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擔。雖然小孩子還不懂怎麼耕耘的方法,但也在桑樹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簡單的一首詩,卻說明了古代人的真實生活。也許,正是這份所謂的“單調”,才讓他們的內心不那麼浮躁吧。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寵物之樂,樂於其養性

說到養寵物,從古到今都有,並不只是現代人喜歡在家裡養小貓小狗。古代人,也喜歡養這些,並且種類遠比現在多。

最普通的是養貓養狗,其外經常見到記載的就是鬥雞、蛐蛐、白鵝、大象等等。

這其中,關於養大白鵝作為寵物的,歷史上有一個名人,他是王羲之。他喜好養白鵝的故事,記載在《晉書·王羲之傳》中。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山陰有一道士好養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

這裡是王羲之用書法換大白鵝的典故。說山陰縣玉皇觀有個老道士,特別希望得到一本王羲之手書的《道德經》。但是想象右軍大人(王羲之)名滿天下,又怎會賣一個老道士的人情?幸好他得悉王羲之愛鵝,於是精心調養一批良種白鵝,每日於王羲之與友人郊遊處放養。

王羲之終於"偶然"碰見了這群白鵝,十分驚喜,便想要買下白鵝,道士說:"你只要給我寫一篇《道德經》,我就將這些鵝悉數相贈。"王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歡喜異常。

想想看,如果是我們,得知自己的書法很值錢,會有多少人能夠放得下眼中的名和利,去換幾隻普通的大白鵝呢?

有人可能說,玩物喪志。或許也對。不過在王羲之看來,或許大白鵝給予了他更多的書法靈感。

"

刷的不是手機,是寂寞空虛冷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對於單身的人來說,工作累了一天,最期盼的就是早點回去,吃了飯,什麼也不想做,直接往沙發上一窩。電視機開著,演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家裡多個響聲。

自己就躺在那裡,不斷地刷著手機,看著各種小視頻,樂呵著別人的故事,傷痛著自己的孤獨。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獨行者的生活,不是我不想出去,而是和別人聊不到一塊兒去。

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晚上回來忙活著做飯,陪孩子寫作業,讀書,有的還要看著孩子練習彈鋼琴,一不留神,已經夜裡11點了。

終於都安頓好了,可以上床休息了。身體躺下了,內心依然很活躍。手機,變成了精神食糧,哪怕眼睛累得睜不開了,還是不願意放下。

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緊張的情緒無處安放,只有深夜的手機,可以暫時忘卻煩惱。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為什麼,不管單身的,還是成家的,都這麼喜歡玩手機,不斷地刷著各種流量內容。

手機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了,甚至已經超越了親情。寧可面對那個電子屏幕,也不會和身邊的家人多聊兩句。

即使這樣,也未必人人都有一顆快樂的心。那麼,華夏5000年的文明歷史,古代人是如何度過這寂寞空虛冷的夜晚呢?

古代人,這樣打發閒暇的時間

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是否有閒暇的時間來打發。比如,一直忙活著生計的事情,也就不存在打發時間了。

南宋文學家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這樣記載的: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意思是:白天人們出去耕田,到了夜晚才回來搓麻繩,農家男女都有分工,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擔。雖然小孩子還不懂怎麼耕耘的方法,但也在桑樹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簡單的一首詩,卻說明了古代人的真實生活。也許,正是這份所謂的“單調”,才讓他們的內心不那麼浮躁吧。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寵物之樂,樂於其養性

說到養寵物,從古到今都有,並不只是現代人喜歡在家裡養小貓小狗。古代人,也喜歡養這些,並且種類遠比現在多。

最普通的是養貓養狗,其外經常見到記載的就是鬥雞、蛐蛐、白鵝、大象等等。

這其中,關於養大白鵝作為寵物的,歷史上有一個名人,他是王羲之。他喜好養白鵝的故事,記載在《晉書·王羲之傳》中。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山陰有一道士好養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

這裡是王羲之用書法換大白鵝的典故。說山陰縣玉皇觀有個老道士,特別希望得到一本王羲之手書的《道德經》。但是想象右軍大人(王羲之)名滿天下,又怎會賣一個老道士的人情?幸好他得悉王羲之愛鵝,於是精心調養一批良種白鵝,每日於王羲之與友人郊遊處放養。

王羲之終於"偶然"碰見了這群白鵝,十分驚喜,便想要買下白鵝,道士說:"你只要給我寫一篇《道德經》,我就將這些鵝悉數相贈。"王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歡喜異常。

想想看,如果是我們,得知自己的書法很值錢,會有多少人能夠放得下眼中的名和利,去換幾隻普通的大白鵝呢?

有人可能說,玩物喪志。或許也對。不過在王羲之看來,或許大白鵝給予了他更多的書法靈感。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清代書法家包世臣曾經在《藝舟雙楫》中說道:

其要在執筆,食指須高鉤,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間,使食指如鵝頭昂曲者。中指內鉤,小指貼(無)名指外距,如鵝之兩掌拔水者。故右軍愛鵝,玩其兩掌行水之勢也。

包世臣從執筆的角度闡發了王羲之愛鵝的緣由,認為王羲之從鵝的體態、步態、撥水的姿勢悟出了用筆的技巧,從而書法別具一格,執筆之手就當如鵝的形狀。

同樣看起來是玩,好像是荒廢時光,王羲之卻是用喜好來修身養性。

"

刷的不是手機,是寂寞空虛冷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對於單身的人來說,工作累了一天,最期盼的就是早點回去,吃了飯,什麼也不想做,直接往沙發上一窩。電視機開著,演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家裡多個響聲。

自己就躺在那裡,不斷地刷著手機,看著各種小視頻,樂呵著別人的故事,傷痛著自己的孤獨。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獨行者的生活,不是我不想出去,而是和別人聊不到一塊兒去。

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晚上回來忙活著做飯,陪孩子寫作業,讀書,有的還要看著孩子練習彈鋼琴,一不留神,已經夜裡11點了。

終於都安頓好了,可以上床休息了。身體躺下了,內心依然很活躍。手機,變成了精神食糧,哪怕眼睛累得睜不開了,還是不願意放下。

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緊張的情緒無處安放,只有深夜的手機,可以暫時忘卻煩惱。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為什麼,不管單身的,還是成家的,都這麼喜歡玩手機,不斷地刷著各種流量內容。

手機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了,甚至已經超越了親情。寧可面對那個電子屏幕,也不會和身邊的家人多聊兩句。

即使這樣,也未必人人都有一顆快樂的心。那麼,華夏5000年的文明歷史,古代人是如何度過這寂寞空虛冷的夜晚呢?

古代人,這樣打發閒暇的時間

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是否有閒暇的時間來打發。比如,一直忙活著生計的事情,也就不存在打發時間了。

南宋文學家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這樣記載的: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意思是:白天人們出去耕田,到了夜晚才回來搓麻繩,農家男女都有分工,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擔。雖然小孩子還不懂怎麼耕耘的方法,但也在桑樹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簡單的一首詩,卻說明了古代人的真實生活。也許,正是這份所謂的“單調”,才讓他們的內心不那麼浮躁吧。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寵物之樂,樂於其養性

說到養寵物,從古到今都有,並不只是現代人喜歡在家裡養小貓小狗。古代人,也喜歡養這些,並且種類遠比現在多。

最普通的是養貓養狗,其外經常見到記載的就是鬥雞、蛐蛐、白鵝、大象等等。

這其中,關於養大白鵝作為寵物的,歷史上有一個名人,他是王羲之。他喜好養白鵝的故事,記載在《晉書·王羲之傳》中。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山陰有一道士好養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

這裡是王羲之用書法換大白鵝的典故。說山陰縣玉皇觀有個老道士,特別希望得到一本王羲之手書的《道德經》。但是想象右軍大人(王羲之)名滿天下,又怎會賣一個老道士的人情?幸好他得悉王羲之愛鵝,於是精心調養一批良種白鵝,每日於王羲之與友人郊遊處放養。

王羲之終於"偶然"碰見了這群白鵝,十分驚喜,便想要買下白鵝,道士說:"你只要給我寫一篇《道德經》,我就將這些鵝悉數相贈。"王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歡喜異常。

想想看,如果是我們,得知自己的書法很值錢,會有多少人能夠放得下眼中的名和利,去換幾隻普通的大白鵝呢?

有人可能說,玩物喪志。或許也對。不過在王羲之看來,或許大白鵝給予了他更多的書法靈感。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清代書法家包世臣曾經在《藝舟雙楫》中說道:

其要在執筆,食指須高鉤,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間,使食指如鵝頭昂曲者。中指內鉤,小指貼(無)名指外距,如鵝之兩掌拔水者。故右軍愛鵝,玩其兩掌行水之勢也。

包世臣從執筆的角度闡發了王羲之愛鵝的緣由,認為王羲之從鵝的體態、步態、撥水的姿勢悟出了用筆的技巧,從而書法別具一格,執筆之手就當如鵝的形狀。

同樣看起來是玩,好像是荒廢時光,王羲之卻是用喜好來修身養性。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吟詩作賦,品酒話人生

我們經常在各種影視劇中,看到一個場景,就是古人站在樹下,望著當空的月亮,吟詩作賦,感慨自己的人生與生活。

就像大家所熟悉的,唐代有著“詩仙”之稱的李白所寫《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短短的四句話,描述了當時李白思念故鄉的感受。朗朗上口,成為名作。

"

刷的不是手機,是寂寞空虛冷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對於單身的人來說,工作累了一天,最期盼的就是早點回去,吃了飯,什麼也不想做,直接往沙發上一窩。電視機開著,演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家裡多個響聲。

自己就躺在那裡,不斷地刷著手機,看著各種小視頻,樂呵著別人的故事,傷痛著自己的孤獨。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獨行者的生活,不是我不想出去,而是和別人聊不到一塊兒去。

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晚上回來忙活著做飯,陪孩子寫作業,讀書,有的還要看著孩子練習彈鋼琴,一不留神,已經夜裡11點了。

終於都安頓好了,可以上床休息了。身體躺下了,內心依然很活躍。手機,變成了精神食糧,哪怕眼睛累得睜不開了,還是不願意放下。

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緊張的情緒無處安放,只有深夜的手機,可以暫時忘卻煩惱。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為什麼,不管單身的,還是成家的,都這麼喜歡玩手機,不斷地刷著各種流量內容。

手機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了,甚至已經超越了親情。寧可面對那個電子屏幕,也不會和身邊的家人多聊兩句。

即使這樣,也未必人人都有一顆快樂的心。那麼,華夏5000年的文明歷史,古代人是如何度過這寂寞空虛冷的夜晚呢?

古代人,這樣打發閒暇的時間

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是否有閒暇的時間來打發。比如,一直忙活著生計的事情,也就不存在打發時間了。

南宋文學家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這樣記載的: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意思是:白天人們出去耕田,到了夜晚才回來搓麻繩,農家男女都有分工,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擔。雖然小孩子還不懂怎麼耕耘的方法,但也在桑樹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簡單的一首詩,卻說明了古代人的真實生活。也許,正是這份所謂的“單調”,才讓他們的內心不那麼浮躁吧。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寵物之樂,樂於其養性

說到養寵物,從古到今都有,並不只是現代人喜歡在家裡養小貓小狗。古代人,也喜歡養這些,並且種類遠比現在多。

最普通的是養貓養狗,其外經常見到記載的就是鬥雞、蛐蛐、白鵝、大象等等。

這其中,關於養大白鵝作為寵物的,歷史上有一個名人,他是王羲之。他喜好養白鵝的故事,記載在《晉書·王羲之傳》中。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山陰有一道士好養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

這裡是王羲之用書法換大白鵝的典故。說山陰縣玉皇觀有個老道士,特別希望得到一本王羲之手書的《道德經》。但是想象右軍大人(王羲之)名滿天下,又怎會賣一個老道士的人情?幸好他得悉王羲之愛鵝,於是精心調養一批良種白鵝,每日於王羲之與友人郊遊處放養。

王羲之終於"偶然"碰見了這群白鵝,十分驚喜,便想要買下白鵝,道士說:"你只要給我寫一篇《道德經》,我就將這些鵝悉數相贈。"王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歡喜異常。

想想看,如果是我們,得知自己的書法很值錢,會有多少人能夠放得下眼中的名和利,去換幾隻普通的大白鵝呢?

有人可能說,玩物喪志。或許也對。不過在王羲之看來,或許大白鵝給予了他更多的書法靈感。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清代書法家包世臣曾經在《藝舟雙楫》中說道:

其要在執筆,食指須高鉤,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間,使食指如鵝頭昂曲者。中指內鉤,小指貼(無)名指外距,如鵝之兩掌拔水者。故右軍愛鵝,玩其兩掌行水之勢也。

包世臣從執筆的角度闡發了王羲之愛鵝的緣由,認為王羲之從鵝的體態、步態、撥水的姿勢悟出了用筆的技巧,從而書法別具一格,執筆之手就當如鵝的形狀。

同樣看起來是玩,好像是荒廢時光,王羲之卻是用喜好來修身養性。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吟詩作賦,品酒話人生

我們經常在各種影視劇中,看到一個場景,就是古人站在樹下,望著當空的月亮,吟詩作賦,感慨自己的人生與生活。

就像大家所熟悉的,唐代有著“詩仙”之稱的李白所寫《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短短的四句話,描述了當時李白思念故鄉的感受。朗朗上口,成為名作。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身為現代生活的我們,如果晚上和朋友約在一起吃飯聊天,喝得“爛醉”之後,恐怕只能回家一夜抱著馬桶睡了。

宋代的女詞人李清照,同樣是喝醉了,卻有了名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所以,都是喝醉了。一種可能是第二天都“斷片兒”了,不知道自己昨天做過什麼。另一種可能是傳世名作的素材。

"

刷的不是手機,是寂寞空虛冷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對於單身的人來說,工作累了一天,最期盼的就是早點回去,吃了飯,什麼也不想做,直接往沙發上一窩。電視機開著,演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家裡多個響聲。

自己就躺在那裡,不斷地刷著手機,看著各種小視頻,樂呵著別人的故事,傷痛著自己的孤獨。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獨行者的生活,不是我不想出去,而是和別人聊不到一塊兒去。

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晚上回來忙活著做飯,陪孩子寫作業,讀書,有的還要看著孩子練習彈鋼琴,一不留神,已經夜裡11點了。

終於都安頓好了,可以上床休息了。身體躺下了,內心依然很活躍。手機,變成了精神食糧,哪怕眼睛累得睜不開了,還是不願意放下。

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緊張的情緒無處安放,只有深夜的手機,可以暫時忘卻煩惱。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為什麼,不管單身的,還是成家的,都這麼喜歡玩手機,不斷地刷著各種流量內容。

手機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了,甚至已經超越了親情。寧可面對那個電子屏幕,也不會和身邊的家人多聊兩句。

即使這樣,也未必人人都有一顆快樂的心。那麼,華夏5000年的文明歷史,古代人是如何度過這寂寞空虛冷的夜晚呢?

古代人,這樣打發閒暇的時間

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是否有閒暇的時間來打發。比如,一直忙活著生計的事情,也就不存在打發時間了。

南宋文學家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這樣記載的: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意思是:白天人們出去耕田,到了夜晚才回來搓麻繩,農家男女都有分工,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擔。雖然小孩子還不懂怎麼耕耘的方法,但也在桑樹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簡單的一首詩,卻說明了古代人的真實生活。也許,正是這份所謂的“單調”,才讓他們的內心不那麼浮躁吧。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寵物之樂,樂於其養性

說到養寵物,從古到今都有,並不只是現代人喜歡在家裡養小貓小狗。古代人,也喜歡養這些,並且種類遠比現在多。

最普通的是養貓養狗,其外經常見到記載的就是鬥雞、蛐蛐、白鵝、大象等等。

這其中,關於養大白鵝作為寵物的,歷史上有一個名人,他是王羲之。他喜好養白鵝的故事,記載在《晉書·王羲之傳》中。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山陰有一道士好養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

這裡是王羲之用書法換大白鵝的典故。說山陰縣玉皇觀有個老道士,特別希望得到一本王羲之手書的《道德經》。但是想象右軍大人(王羲之)名滿天下,又怎會賣一個老道士的人情?幸好他得悉王羲之愛鵝,於是精心調養一批良種白鵝,每日於王羲之與友人郊遊處放養。

王羲之終於"偶然"碰見了這群白鵝,十分驚喜,便想要買下白鵝,道士說:"你只要給我寫一篇《道德經》,我就將這些鵝悉數相贈。"王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歡喜異常。

想想看,如果是我們,得知自己的書法很值錢,會有多少人能夠放得下眼中的名和利,去換幾隻普通的大白鵝呢?

有人可能說,玩物喪志。或許也對。不過在王羲之看來,或許大白鵝給予了他更多的書法靈感。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清代書法家包世臣曾經在《藝舟雙楫》中說道:

其要在執筆,食指須高鉤,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間,使食指如鵝頭昂曲者。中指內鉤,小指貼(無)名指外距,如鵝之兩掌拔水者。故右軍愛鵝,玩其兩掌行水之勢也。

包世臣從執筆的角度闡發了王羲之愛鵝的緣由,認為王羲之從鵝的體態、步態、撥水的姿勢悟出了用筆的技巧,從而書法別具一格,執筆之手就當如鵝的形狀。

同樣看起來是玩,好像是荒廢時光,王羲之卻是用喜好來修身養性。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吟詩作賦,品酒話人生

我們經常在各種影視劇中,看到一個場景,就是古人站在樹下,望著當空的月亮,吟詩作賦,感慨自己的人生與生活。

就像大家所熟悉的,唐代有著“詩仙”之稱的李白所寫《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短短的四句話,描述了當時李白思念故鄉的感受。朗朗上口,成為名作。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身為現代生活的我們,如果晚上和朋友約在一起吃飯聊天,喝得“爛醉”之後,恐怕只能回家一夜抱著馬桶睡了。

宋代的女詞人李清照,同樣是喝醉了,卻有了名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所以,都是喝醉了。一種可能是第二天都“斷片兒”了,不知道自己昨天做過什麼。另一種可能是傳世名作的素材。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耳聞曲中意,心生不了情

我國戲曲源於原始歌舞,有著非常悠久歷史的綜合舞臺藝術表現形式。在經過漢朝、唐朝到宋朝後,終於形成了完整的戲曲藝術。戲曲囊括類別眾多,包括文學、舞蹈、美術、雜技等藝術。

古代稱唱戲的劇團為“梨園”,因此看戲的也就自詡為“梨友”。幾個人聚在一起,聽戲聊天,也就類似於現代的歌友會一樣。

因為少了現在玄幻的舞臺和多元化的電子合成音,聽戲的現場,更多的是聽和看錶演的那個人,看舞臺上面演繹的內容。

"

刷的不是手機,是寂寞空虛冷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對於單身的人來說,工作累了一天,最期盼的就是早點回去,吃了飯,什麼也不想做,直接往沙發上一窩。電視機開著,演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家裡多個響聲。

自己就躺在那裡,不斷地刷著手機,看著各種小視頻,樂呵著別人的故事,傷痛著自己的孤獨。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獨行者的生活,不是我不想出去,而是和別人聊不到一塊兒去。

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晚上回來忙活著做飯,陪孩子寫作業,讀書,有的還要看著孩子練習彈鋼琴,一不留神,已經夜裡11點了。

終於都安頓好了,可以上床休息了。身體躺下了,內心依然很活躍。手機,變成了精神食糧,哪怕眼睛累得睜不開了,還是不願意放下。

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緊張的情緒無處安放,只有深夜的手機,可以暫時忘卻煩惱。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為什麼,不管單身的,還是成家的,都這麼喜歡玩手機,不斷地刷著各種流量內容。

手機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了,甚至已經超越了親情。寧可面對那個電子屏幕,也不會和身邊的家人多聊兩句。

即使這樣,也未必人人都有一顆快樂的心。那麼,華夏5000年的文明歷史,古代人是如何度過這寂寞空虛冷的夜晚呢?

古代人,這樣打發閒暇的時間

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是否有閒暇的時間來打發。比如,一直忙活著生計的事情,也就不存在打發時間了。

南宋文學家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這樣記載的: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意思是:白天人們出去耕田,到了夜晚才回來搓麻繩,農家男女都有分工,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擔。雖然小孩子還不懂怎麼耕耘的方法,但也在桑樹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簡單的一首詩,卻說明了古代人的真實生活。也許,正是這份所謂的“單調”,才讓他們的內心不那麼浮躁吧。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寵物之樂,樂於其養性

說到養寵物,從古到今都有,並不只是現代人喜歡在家裡養小貓小狗。古代人,也喜歡養這些,並且種類遠比現在多。

最普通的是養貓養狗,其外經常見到記載的就是鬥雞、蛐蛐、白鵝、大象等等。

這其中,關於養大白鵝作為寵物的,歷史上有一個名人,他是王羲之。他喜好養白鵝的故事,記載在《晉書·王羲之傳》中。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山陰有一道士好養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

這裡是王羲之用書法換大白鵝的典故。說山陰縣玉皇觀有個老道士,特別希望得到一本王羲之手書的《道德經》。但是想象右軍大人(王羲之)名滿天下,又怎會賣一個老道士的人情?幸好他得悉王羲之愛鵝,於是精心調養一批良種白鵝,每日於王羲之與友人郊遊處放養。

王羲之終於"偶然"碰見了這群白鵝,十分驚喜,便想要買下白鵝,道士說:"你只要給我寫一篇《道德經》,我就將這些鵝悉數相贈。"王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歡喜異常。

想想看,如果是我們,得知自己的書法很值錢,會有多少人能夠放得下眼中的名和利,去換幾隻普通的大白鵝呢?

有人可能說,玩物喪志。或許也對。不過在王羲之看來,或許大白鵝給予了他更多的書法靈感。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清代書法家包世臣曾經在《藝舟雙楫》中說道:

其要在執筆,食指須高鉤,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間,使食指如鵝頭昂曲者。中指內鉤,小指貼(無)名指外距,如鵝之兩掌拔水者。故右軍愛鵝,玩其兩掌行水之勢也。

包世臣從執筆的角度闡發了王羲之愛鵝的緣由,認為王羲之從鵝的體態、步態、撥水的姿勢悟出了用筆的技巧,從而書法別具一格,執筆之手就當如鵝的形狀。

同樣看起來是玩,好像是荒廢時光,王羲之卻是用喜好來修身養性。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吟詩作賦,品酒話人生

我們經常在各種影視劇中,看到一個場景,就是古人站在樹下,望著當空的月亮,吟詩作賦,感慨自己的人生與生活。

就像大家所熟悉的,唐代有著“詩仙”之稱的李白所寫《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短短的四句話,描述了當時李白思念故鄉的感受。朗朗上口,成為名作。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身為現代生活的我們,如果晚上和朋友約在一起吃飯聊天,喝得“爛醉”之後,恐怕只能回家一夜抱著馬桶睡了。

宋代的女詞人李清照,同樣是喝醉了,卻有了名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所以,都是喝醉了。一種可能是第二天都“斷片兒”了,不知道自己昨天做過什麼。另一種可能是傳世名作的素材。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耳聞曲中意,心生不了情

我國戲曲源於原始歌舞,有著非常悠久歷史的綜合舞臺藝術表現形式。在經過漢朝、唐朝到宋朝後,終於形成了完整的戲曲藝術。戲曲囊括類別眾多,包括文學、舞蹈、美術、雜技等藝術。

古代稱唱戲的劇團為“梨園”,因此看戲的也就自詡為“梨友”。幾個人聚在一起,聽戲聊天,也就類似於現代的歌友會一樣。

因為少了現在玄幻的舞臺和多元化的電子合成音,聽戲的現場,更多的是聽和看錶演的那個人,看舞臺上面演繹的內容。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做的《琵琶行》,也是有所感而生。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到九江當司馬。到湓浦口送一個朋友,聽見船中有人彈琵琶,那聲音,錚錚縱縱,很有京城裡的韻味。邀請到跟前,才知道原來是長安歌伎,年紀漸大,姿色衰退。

當女子彈奏幾曲完畢,十分憂傷。敘述了年輕時候的歡樂情景。可是如今,飄零憔悴。白居易想想自己從京城裡貶出來,已有兩年,這才感覺到被貶謫的味道,因而作了《琵琶行》。

有個問題,很有意思。古代有名的曲目就那麼些,因為地域信息的流通性低,很多地方更是所聽曲目較少,但是依然讓大家津津樂道。他們不會乏味麼?

相比現在我們的各種藝術非常多。歌曲、影視、綜藝等,卻很多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看什麼,就像電視機的遙控器,要麼沒人用,要麼不停地換臺。

"

刷的不是手機,是寂寞空虛冷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對於單身的人來說,工作累了一天,最期盼的就是早點回去,吃了飯,什麼也不想做,直接往沙發上一窩。電視機開著,演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家裡多個響聲。

自己就躺在那裡,不斷地刷著手機,看著各種小視頻,樂呵著別人的故事,傷痛著自己的孤獨。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獨行者的生活,不是我不想出去,而是和別人聊不到一塊兒去。

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晚上回來忙活著做飯,陪孩子寫作業,讀書,有的還要看著孩子練習彈鋼琴,一不留神,已經夜裡11點了。

終於都安頓好了,可以上床休息了。身體躺下了,內心依然很活躍。手機,變成了精神食糧,哪怕眼睛累得睜不開了,還是不願意放下。

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緊張的情緒無處安放,只有深夜的手機,可以暫時忘卻煩惱。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為什麼,不管單身的,還是成家的,都這麼喜歡玩手機,不斷地刷著各種流量內容。

手機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了,甚至已經超越了親情。寧可面對那個電子屏幕,也不會和身邊的家人多聊兩句。

即使這樣,也未必人人都有一顆快樂的心。那麼,華夏5000年的文明歷史,古代人是如何度過這寂寞空虛冷的夜晚呢?

古代人,這樣打發閒暇的時間

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是否有閒暇的時間來打發。比如,一直忙活著生計的事情,也就不存在打發時間了。

南宋文學家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這樣記載的: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意思是:白天人們出去耕田,到了夜晚才回來搓麻繩,農家男女都有分工,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擔。雖然小孩子還不懂怎麼耕耘的方法,但也在桑樹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簡單的一首詩,卻說明了古代人的真實生活。也許,正是這份所謂的“單調”,才讓他們的內心不那麼浮躁吧。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寵物之樂,樂於其養性

說到養寵物,從古到今都有,並不只是現代人喜歡在家裡養小貓小狗。古代人,也喜歡養這些,並且種類遠比現在多。

最普通的是養貓養狗,其外經常見到記載的就是鬥雞、蛐蛐、白鵝、大象等等。

這其中,關於養大白鵝作為寵物的,歷史上有一個名人,他是王羲之。他喜好養白鵝的故事,記載在《晉書·王羲之傳》中。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山陰有一道士好養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

這裡是王羲之用書法換大白鵝的典故。說山陰縣玉皇觀有個老道士,特別希望得到一本王羲之手書的《道德經》。但是想象右軍大人(王羲之)名滿天下,又怎會賣一個老道士的人情?幸好他得悉王羲之愛鵝,於是精心調養一批良種白鵝,每日於王羲之與友人郊遊處放養。

王羲之終於"偶然"碰見了這群白鵝,十分驚喜,便想要買下白鵝,道士說:"你只要給我寫一篇《道德經》,我就將這些鵝悉數相贈。"王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歡喜異常。

想想看,如果是我們,得知自己的書法很值錢,會有多少人能夠放得下眼中的名和利,去換幾隻普通的大白鵝呢?

有人可能說,玩物喪志。或許也對。不過在王羲之看來,或許大白鵝給予了他更多的書法靈感。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清代書法家包世臣曾經在《藝舟雙楫》中說道:

其要在執筆,食指須高鉤,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間,使食指如鵝頭昂曲者。中指內鉤,小指貼(無)名指外距,如鵝之兩掌拔水者。故右軍愛鵝,玩其兩掌行水之勢也。

包世臣從執筆的角度闡發了王羲之愛鵝的緣由,認為王羲之從鵝的體態、步態、撥水的姿勢悟出了用筆的技巧,從而書法別具一格,執筆之手就當如鵝的形狀。

同樣看起來是玩,好像是荒廢時光,王羲之卻是用喜好來修身養性。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吟詩作賦,品酒話人生

我們經常在各種影視劇中,看到一個場景,就是古人站在樹下,望著當空的月亮,吟詩作賦,感慨自己的人生與生活。

就像大家所熟悉的,唐代有著“詩仙”之稱的李白所寫《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短短的四句話,描述了當時李白思念故鄉的感受。朗朗上口,成為名作。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身為現代生活的我們,如果晚上和朋友約在一起吃飯聊天,喝得“爛醉”之後,恐怕只能回家一夜抱著馬桶睡了。

宋代的女詞人李清照,同樣是喝醉了,卻有了名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所以,都是喝醉了。一種可能是第二天都“斷片兒”了,不知道自己昨天做過什麼。另一種可能是傳世名作的素材。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耳聞曲中意,心生不了情

我國戲曲源於原始歌舞,有著非常悠久歷史的綜合舞臺藝術表現形式。在經過漢朝、唐朝到宋朝後,終於形成了完整的戲曲藝術。戲曲囊括類別眾多,包括文學、舞蹈、美術、雜技等藝術。

古代稱唱戲的劇團為“梨園”,因此看戲的也就自詡為“梨友”。幾個人聚在一起,聽戲聊天,也就類似於現代的歌友會一樣。

因為少了現在玄幻的舞臺和多元化的電子合成音,聽戲的現場,更多的是聽和看錶演的那個人,看舞臺上面演繹的內容。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做的《琵琶行》,也是有所感而生。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到九江當司馬。到湓浦口送一個朋友,聽見船中有人彈琵琶,那聲音,錚錚縱縱,很有京城裡的韻味。邀請到跟前,才知道原來是長安歌伎,年紀漸大,姿色衰退。

當女子彈奏幾曲完畢,十分憂傷。敘述了年輕時候的歡樂情景。可是如今,飄零憔悴。白居易想想自己從京城裡貶出來,已有兩年,這才感覺到被貶謫的味道,因而作了《琵琶行》。

有個問題,很有意思。古代有名的曲目就那麼些,因為地域信息的流通性低,很多地方更是所聽曲目較少,但是依然讓大家津津樂道。他們不會乏味麼?

相比現在我們的各種藝術非常多。歌曲、影視、綜藝等,卻很多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看什麼,就像電視機的遙控器,要麼沒人用,要麼不停地換臺。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讀書千卷,心裡無塵

我們都知道一個成語“開卷有益”。說的是,要多讀點書,能夠增長自己的見識,豐富自己的人生。

這一方面,在古代尤為暢行。不要說私塾學堂裡面的讀書聲,即便是在夜裡,也曾經有過匡衡“鑿壁偷光”的典故。

也許讀書是為了考取功名,也許就是單純的喜歡讀書。不管是哪一種,在艱苦的條件下,還要努力的讀書,就應該得到讚賞。

我們比較熟悉的兩個讀書小故事,就是出自《晉書·車胤傳》“囊螢映雪”

晉孫康家貧,冬夜映雪光讀書;

晉車胤家貧,夏夜練囊盛螢, 借螢火蟲的微光讀書。

"

刷的不是手機,是寂寞空虛冷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對於單身的人來說,工作累了一天,最期盼的就是早點回去,吃了飯,什麼也不想做,直接往沙發上一窩。電視機開著,演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家裡多個響聲。

自己就躺在那裡,不斷地刷著手機,看著各種小視頻,樂呵著別人的故事,傷痛著自己的孤獨。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獨行者的生活,不是我不想出去,而是和別人聊不到一塊兒去。

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晚上回來忙活著做飯,陪孩子寫作業,讀書,有的還要看著孩子練習彈鋼琴,一不留神,已經夜裡11點了。

終於都安頓好了,可以上床休息了。身體躺下了,內心依然很活躍。手機,變成了精神食糧,哪怕眼睛累得睜不開了,還是不願意放下。

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緊張的情緒無處安放,只有深夜的手機,可以暫時忘卻煩惱。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為什麼,不管單身的,還是成家的,都這麼喜歡玩手機,不斷地刷著各種流量內容。

手機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了,甚至已經超越了親情。寧可面對那個電子屏幕,也不會和身邊的家人多聊兩句。

即使這樣,也未必人人都有一顆快樂的心。那麼,華夏5000年的文明歷史,古代人是如何度過這寂寞空虛冷的夜晚呢?

古代人,這樣打發閒暇的時間

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是否有閒暇的時間來打發。比如,一直忙活著生計的事情,也就不存在打發時間了。

南宋文學家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這樣記載的: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意思是:白天人們出去耕田,到了夜晚才回來搓麻繩,農家男女都有分工,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擔。雖然小孩子還不懂怎麼耕耘的方法,但也在桑樹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簡單的一首詩,卻說明了古代人的真實生活。也許,正是這份所謂的“單調”,才讓他們的內心不那麼浮躁吧。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寵物之樂,樂於其養性

說到養寵物,從古到今都有,並不只是現代人喜歡在家裡養小貓小狗。古代人,也喜歡養這些,並且種類遠比現在多。

最普通的是養貓養狗,其外經常見到記載的就是鬥雞、蛐蛐、白鵝、大象等等。

這其中,關於養大白鵝作為寵物的,歷史上有一個名人,他是王羲之。他喜好養白鵝的故事,記載在《晉書·王羲之傳》中。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山陰有一道士好養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

這裡是王羲之用書法換大白鵝的典故。說山陰縣玉皇觀有個老道士,特別希望得到一本王羲之手書的《道德經》。但是想象右軍大人(王羲之)名滿天下,又怎會賣一個老道士的人情?幸好他得悉王羲之愛鵝,於是精心調養一批良種白鵝,每日於王羲之與友人郊遊處放養。

王羲之終於"偶然"碰見了這群白鵝,十分驚喜,便想要買下白鵝,道士說:"你只要給我寫一篇《道德經》,我就將這些鵝悉數相贈。"王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歡喜異常。

想想看,如果是我們,得知自己的書法很值錢,會有多少人能夠放得下眼中的名和利,去換幾隻普通的大白鵝呢?

有人可能說,玩物喪志。或許也對。不過在王羲之看來,或許大白鵝給予了他更多的書法靈感。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清代書法家包世臣曾經在《藝舟雙楫》中說道:

其要在執筆,食指須高鉤,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間,使食指如鵝頭昂曲者。中指內鉤,小指貼(無)名指外距,如鵝之兩掌拔水者。故右軍愛鵝,玩其兩掌行水之勢也。

包世臣從執筆的角度闡發了王羲之愛鵝的緣由,認為王羲之從鵝的體態、步態、撥水的姿勢悟出了用筆的技巧,從而書法別具一格,執筆之手就當如鵝的形狀。

同樣看起來是玩,好像是荒廢時光,王羲之卻是用喜好來修身養性。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吟詩作賦,品酒話人生

我們經常在各種影視劇中,看到一個場景,就是古人站在樹下,望著當空的月亮,吟詩作賦,感慨自己的人生與生活。

就像大家所熟悉的,唐代有著“詩仙”之稱的李白所寫《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短短的四句話,描述了當時李白思念故鄉的感受。朗朗上口,成為名作。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身為現代生活的我們,如果晚上和朋友約在一起吃飯聊天,喝得“爛醉”之後,恐怕只能回家一夜抱著馬桶睡了。

宋代的女詞人李清照,同樣是喝醉了,卻有了名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所以,都是喝醉了。一種可能是第二天都“斷片兒”了,不知道自己昨天做過什麼。另一種可能是傳世名作的素材。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耳聞曲中意,心生不了情

我國戲曲源於原始歌舞,有著非常悠久歷史的綜合舞臺藝術表現形式。在經過漢朝、唐朝到宋朝後,終於形成了完整的戲曲藝術。戲曲囊括類別眾多,包括文學、舞蹈、美術、雜技等藝術。

古代稱唱戲的劇團為“梨園”,因此看戲的也就自詡為“梨友”。幾個人聚在一起,聽戲聊天,也就類似於現代的歌友會一樣。

因為少了現在玄幻的舞臺和多元化的電子合成音,聽戲的現場,更多的是聽和看錶演的那個人,看舞臺上面演繹的內容。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做的《琵琶行》,也是有所感而生。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到九江當司馬。到湓浦口送一個朋友,聽見船中有人彈琵琶,那聲音,錚錚縱縱,很有京城裡的韻味。邀請到跟前,才知道原來是長安歌伎,年紀漸大,姿色衰退。

當女子彈奏幾曲完畢,十分憂傷。敘述了年輕時候的歡樂情景。可是如今,飄零憔悴。白居易想想自己從京城裡貶出來,已有兩年,這才感覺到被貶謫的味道,因而作了《琵琶行》。

有個問題,很有意思。古代有名的曲目就那麼些,因為地域信息的流通性低,很多地方更是所聽曲目較少,但是依然讓大家津津樂道。他們不會乏味麼?

相比現在我們的各種藝術非常多。歌曲、影視、綜藝等,卻很多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看什麼,就像電視機的遙控器,要麼沒人用,要麼不停地換臺。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讀書千卷,心裡無塵

我們都知道一個成語“開卷有益”。說的是,要多讀點書,能夠增長自己的見識,豐富自己的人生。

這一方面,在古代尤為暢行。不要說私塾學堂裡面的讀書聲,即便是在夜裡,也曾經有過匡衡“鑿壁偷光”的典故。

也許讀書是為了考取功名,也許就是單純的喜歡讀書。不管是哪一種,在艱苦的條件下,還要努力的讀書,就應該得到讚賞。

我們比較熟悉的兩個讀書小故事,就是出自《晉書·車胤傳》“囊螢映雪”

晉孫康家貧,冬夜映雪光讀書;

晉車胤家貧,夏夜練囊盛螢, 借螢火蟲的微光讀書。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孫康家裡很貧窮,買不起燈油。一天半夜,孫康從睡夢中醒來,發現窗縫裡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光。他發現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孜孜不倦地讀書,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當了一個御史大夫。

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裡背文章,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他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做成燈籠照明讀書。由於他勤學好問,後來官至吏部尚書。

讓你寂寞的不是生活,而是內心

當多媒體還沒有發展起來,手機的功能只限於電話信息溝通時,我們閒暇的時光基本上鎖定在電視和讀書上面。

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看一個電視節目,看一部電視劇,評論一下其中的“功過是非”,是每天晚上茶餘飯後最好的時光。

那個時候,晚上11點還沒有睡,家裡人就會催著你趕緊休息,明天還要上班。所以,基本生活作息時間還是可以控制的。

而現在夜裡玩手機,玩到凌晨1點、2點,甚至3、4點也是常有的事。

"

刷的不是手機,是寂寞空虛冷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對於單身的人來說,工作累了一天,最期盼的就是早點回去,吃了飯,什麼也不想做,直接往沙發上一窩。電視機開著,演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家裡多個響聲。

自己就躺在那裡,不斷地刷著手機,看著各種小視頻,樂呵著別人的故事,傷痛著自己的孤獨。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獨行者的生活,不是我不想出去,而是和別人聊不到一塊兒去。

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晚上回來忙活著做飯,陪孩子寫作業,讀書,有的還要看著孩子練習彈鋼琴,一不留神,已經夜裡11點了。

終於都安頓好了,可以上床休息了。身體躺下了,內心依然很活躍。手機,變成了精神食糧,哪怕眼睛累得睜不開了,還是不願意放下。

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緊張的情緒無處安放,只有深夜的手機,可以暫時忘卻煩惱。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為什麼,不管單身的,還是成家的,都這麼喜歡玩手機,不斷地刷著各種流量內容。

手機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了,甚至已經超越了親情。寧可面對那個電子屏幕,也不會和身邊的家人多聊兩句。

即使這樣,也未必人人都有一顆快樂的心。那麼,華夏5000年的文明歷史,古代人是如何度過這寂寞空虛冷的夜晚呢?

古代人,這樣打發閒暇的時間

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是否有閒暇的時間來打發。比如,一直忙活著生計的事情,也就不存在打發時間了。

南宋文學家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這樣記載的: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意思是:白天人們出去耕田,到了夜晚才回來搓麻繩,農家男女都有分工,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擔。雖然小孩子還不懂怎麼耕耘的方法,但也在桑樹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簡單的一首詩,卻說明了古代人的真實生活。也許,正是這份所謂的“單調”,才讓他們的內心不那麼浮躁吧。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寵物之樂,樂於其養性

說到養寵物,從古到今都有,並不只是現代人喜歡在家裡養小貓小狗。古代人,也喜歡養這些,並且種類遠比現在多。

最普通的是養貓養狗,其外經常見到記載的就是鬥雞、蛐蛐、白鵝、大象等等。

這其中,關於養大白鵝作為寵物的,歷史上有一個名人,他是王羲之。他喜好養白鵝的故事,記載在《晉書·王羲之傳》中。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山陰有一道士好養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

這裡是王羲之用書法換大白鵝的典故。說山陰縣玉皇觀有個老道士,特別希望得到一本王羲之手書的《道德經》。但是想象右軍大人(王羲之)名滿天下,又怎會賣一個老道士的人情?幸好他得悉王羲之愛鵝,於是精心調養一批良種白鵝,每日於王羲之與友人郊遊處放養。

王羲之終於"偶然"碰見了這群白鵝,十分驚喜,便想要買下白鵝,道士說:"你只要給我寫一篇《道德經》,我就將這些鵝悉數相贈。"王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歡喜異常。

想想看,如果是我們,得知自己的書法很值錢,會有多少人能夠放得下眼中的名和利,去換幾隻普通的大白鵝呢?

有人可能說,玩物喪志。或許也對。不過在王羲之看來,或許大白鵝給予了他更多的書法靈感。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清代書法家包世臣曾經在《藝舟雙楫》中說道:

其要在執筆,食指須高鉤,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間,使食指如鵝頭昂曲者。中指內鉤,小指貼(無)名指外距,如鵝之兩掌拔水者。故右軍愛鵝,玩其兩掌行水之勢也。

包世臣從執筆的角度闡發了王羲之愛鵝的緣由,認為王羲之從鵝的體態、步態、撥水的姿勢悟出了用筆的技巧,從而書法別具一格,執筆之手就當如鵝的形狀。

同樣看起來是玩,好像是荒廢時光,王羲之卻是用喜好來修身養性。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吟詩作賦,品酒話人生

我們經常在各種影視劇中,看到一個場景,就是古人站在樹下,望著當空的月亮,吟詩作賦,感慨自己的人生與生活。

就像大家所熟悉的,唐代有著“詩仙”之稱的李白所寫《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短短的四句話,描述了當時李白思念故鄉的感受。朗朗上口,成為名作。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身為現代生活的我們,如果晚上和朋友約在一起吃飯聊天,喝得“爛醉”之後,恐怕只能回家一夜抱著馬桶睡了。

宋代的女詞人李清照,同樣是喝醉了,卻有了名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所以,都是喝醉了。一種可能是第二天都“斷片兒”了,不知道自己昨天做過什麼。另一種可能是傳世名作的素材。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耳聞曲中意,心生不了情

我國戲曲源於原始歌舞,有著非常悠久歷史的綜合舞臺藝術表現形式。在經過漢朝、唐朝到宋朝後,終於形成了完整的戲曲藝術。戲曲囊括類別眾多,包括文學、舞蹈、美術、雜技等藝術。

古代稱唱戲的劇團為“梨園”,因此看戲的也就自詡為“梨友”。幾個人聚在一起,聽戲聊天,也就類似於現代的歌友會一樣。

因為少了現在玄幻的舞臺和多元化的電子合成音,聽戲的現場,更多的是聽和看錶演的那個人,看舞臺上面演繹的內容。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做的《琵琶行》,也是有所感而生。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到九江當司馬。到湓浦口送一個朋友,聽見船中有人彈琵琶,那聲音,錚錚縱縱,很有京城裡的韻味。邀請到跟前,才知道原來是長安歌伎,年紀漸大,姿色衰退。

當女子彈奏幾曲完畢,十分憂傷。敘述了年輕時候的歡樂情景。可是如今,飄零憔悴。白居易想想自己從京城裡貶出來,已有兩年,這才感覺到被貶謫的味道,因而作了《琵琶行》。

有個問題,很有意思。古代有名的曲目就那麼些,因為地域信息的流通性低,很多地方更是所聽曲目較少,但是依然讓大家津津樂道。他們不會乏味麼?

相比現在我們的各種藝術非常多。歌曲、影視、綜藝等,卻很多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看什麼,就像電視機的遙控器,要麼沒人用,要麼不停地換臺。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讀書千卷,心裡無塵

我們都知道一個成語“開卷有益”。說的是,要多讀點書,能夠增長自己的見識,豐富自己的人生。

這一方面,在古代尤為暢行。不要說私塾學堂裡面的讀書聲,即便是在夜裡,也曾經有過匡衡“鑿壁偷光”的典故。

也許讀書是為了考取功名,也許就是單純的喜歡讀書。不管是哪一種,在艱苦的條件下,還要努力的讀書,就應該得到讚賞。

我們比較熟悉的兩個讀書小故事,就是出自《晉書·車胤傳》“囊螢映雪”

晉孫康家貧,冬夜映雪光讀書;

晉車胤家貧,夏夜練囊盛螢, 借螢火蟲的微光讀書。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孫康家裡很貧窮,買不起燈油。一天半夜,孫康從睡夢中醒來,發現窗縫裡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光。他發現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孜孜不倦地讀書,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當了一個御史大夫。

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裡背文章,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他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做成燈籠照明讀書。由於他勤學好問,後來官至吏部尚書。

讓你寂寞的不是生活,而是內心

當多媒體還沒有發展起來,手機的功能只限於電話信息溝通時,我們閒暇的時光基本上鎖定在電視和讀書上面。

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看一個電視節目,看一部電視劇,評論一下其中的“功過是非”,是每天晚上茶餘飯後最好的時光。

那個時候,晚上11點還沒有睡,家裡人就會催著你趕緊休息,明天還要上班。所以,基本生活作息時間還是可以控制的。

而現在夜裡玩手機,玩到凌晨1點、2點,甚至3、4點也是常有的事。

追劇追到1點不想睡?乏困卻內心迷茫,古人告訴你4種快樂法

科技發達了,生活豐富多彩了,但是我們的內心卻空泛了,總是躺在床上刷著流量,看著各種各樣的視頻。

即便如此,也無法真正滿足內心的空虛。因為情感不是人和機器之間,而是人與人之間。

當你選擇了親近手機的時候,你的愛人、親人都已經被你排除在心門之外了。你的情感也就多了一個特性-孤獨

就像網上前幾年流行著的夫妻內心對話,“我在看《來自星星的你》哭得一塌糊塗,而你在邊上卻看著《鄉村愛情》笑得前仰後合”。

失去了情感的溝通,夫妻之間的生活,逐漸變成了“貌合神離”的婚姻。

(EN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