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立

姜堰,歷史上先後有過姜堰、羅塘、三水等名字,又有過羅塘港、姜堰鎮、羅塘鎮、姜堰鎮壩、三水鎮、泰縣、姜堰市等稱謂,最為人們熟悉的是姜堰。

姜堰的由來

姜氏父子抗洪築堰

姜堰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我國正史的典籍,是《宋史·河渠志》,曰:“紹興四年(1134),詔燒燬揚州灣頭港口閘、泰州姜堰、通州白蒲堰,其餘諸堰,並令守臣開決焚燬,務要不通敵船。”

明《(崇禎)泰州志》卷一,有3處提到姜堰:一是“姜堰鎮壩,州治東南四十五里”;二是“羅塘港,州治東四十五里”;三是“姜堰,州治東四十五里,天目山前,瀦運河水,北至西溪,通運鹽以達上河。嘉祐二年(1057)守王純臣移堰近南宋莊側,宣和二年(1120)大水,移於羅塘港,近運河口”。

1948年《泰縣日報》上發表了縣圖書館夏兆麐先生的《吳陵野紀》,其中“姜堰”列為正式條目。

姜堰的由來

夏先生提出了姜堰為北宋泰州姜氏所築的堰,說:“姜堰為城東巨鎮。其地姜氏,近不甚著,而堰乃以姜名,何歟?考趙宋時姜堰之姜,實為吾邑鉅富,宋姜諤墓誌雲:‘以雄於財聞東南。’姜堰實位於邑之東南。諤之夫人史氏,其母亦大族,為宋國戚。

墓誌中之史原,即其夫令族也。是則,姜氏在宋固大有聞於時者,此堰之所為姜名歟。《記本事竣》有一事項連類及書,為邑人告城西森孫莊為諤墓之所在。森孫莊原為諤之享堂,年久而後,姜氏子孫式微,居民改享堂為城隍廟。諤墓瀕河,半露於外,昔有人從墓中取得泥人幾許,置諸廟中者,今已不知所在。諤墓誌銘經敵偽之亂,碎於城東小學井邊,今祗餘一角,藏圖書館中,其夫人史氏之墓誌存東鄉,某氏雲。”

2006年出版的《泰州印記》上稱:“北宋年間,泰州富商姜仁惠有田若干在州治東天目山附近,當時大水為患,姜氏父子出錢出力,率領民眾抗洪築堰,保護農田,後來便將此稱做姜堰。”

可貴的是,近年來,姜堰與泰州不少學者,對姜堰的研究有了更深、更新的解讀,讓人獲益匪淺。筆者經過多年對姜堰的關注,擬就姜堰的由來,談談個人看法。

姜堰的由來

古名三水運鹽灌溉

先說說“堰”字。堰,形聲字,從土,匽聲。

《廣雅》:“堰,潛堰也,潛築土以壅水也。”

《辭海》:“堰,是較低的擋水並能溢流的建築物,橫截河中,用以抬高水位,以便引水灌溉或便利航運。”

《天下郡國利病書》:“以堰平水。”

百度百科:“堰,是指修築在內河上的既能蓄水又能排水的小型水利工程”;“堰,一般指較低的溢流壩”等等。

不難看出,堰與水有關,是個水利工程。那麼,姜堰到底與什麼水有關呢?

民國六年(1917年)《姜堰鄉土志》載:“姜堰市者,姜堰鎮之改稱也,古名三水,以江、淮、湖皆積於此,故名之。其水由西來至灣子口,一向東,一向北,相觸迴旋為羅紋而成塘,故又名羅塘。”

作者所說的姜堰古名三水,古在何時,未曾說明。而江、淮、湖三水中的湖,也沒有說什麼湖。從接下來的“其水由西來至灣子口,一向東,一向北……”可理解為這所謂的江、淮、湖三水,就是運鹽河裡長江水、淮河水以及邵伯湖、高郵湖水的簡稱。

運鹽河的水,從揚州茱萸灣經江都、泰州流到姜堰,至姜堰的灣子口,繼續向東流向海安。運鹽河是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前後,劉濞東開邗溝,鑿通茱萸灣(今揚州市灣頭鎮)向東經海陵倉(今泰州市海陵區),到蟠溪(今南通市如皋東陳家灣)的運河。目的是為了運鹽,人們習慣上將運鹽河稱為上河。

姜堰北面舊有於祈(溪)湖、雞雀湖、包老河、龍叉港、泰東河、姜溱河、單塘河等。這些河(湖)是在裡下河發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習慣上將這裡的河流稱之為下河。

姜堰南北水系不同,關乎上、下兩河,南面運鹽河及其南岸一帶是上河,主要功能是運鹽。北面是裡下河,主要作用是灌溉農田,而盛產海鹽的東臺西溪等鹽場,則位居於姜堰下河之左。

姜堰的由來

西溪鹽運以堰平水

漢初以來,泰州是淮南鹽的重要產地。北宋初,設立泰州海陵鹽監,管理淮鹽生產、收購乃至支發等。泰州鹽倉場一年內曾支發客請鹽,及四十萬袋,創下一倉支鹽一億兩千萬斤的最高紀錄。

據《中國鹽業史》記載,在宋代實行的“官辦官賣”以外的運銷體制下,官府鹽利的獲得,須藉助於鹽商之力,對鹽商的待遇最優,包括有免收鹽船的商船稅,運輸途中對商船優先放行,甚至官員座船一時也迴避讓路。越來越多的商賈、富豪紛紛轉向鹽的專賣,千艘萬檣一齊湧向淮東鹽場。

泰州所屬鹽場生產的鹽,從鹽場的水路運出,銷往江湖襄漢,國家獲得了鉅額的鹽稅收入,於是境內運鹽河道的便捷暢通,顯得最為重要。

明《(崇禎)泰州志》中說:“姜堰,州治東四十五里,天目山前,瀦運河水,北至西溪,通運鹽以達上河。嘉祐二年(1057)守王純臣移堰近南宋莊側。宣和二年(1120)大水,移於羅塘港,近運河口。”

這段記載,為我們瞭解姜堰的由來,提供了重要信息。特別是“瀦運河水,北至西溪,通運鹽以達上河”,是讀釋姜堰的關鍵詞。“瀦”,水停聚、積聚的地方。瀦運河水,就是停聚或積聚運鹽河的水,讓這裡的水到達西溪,西溪的鹽經姜堰到達上河。不難看出,在姜堰出現之前,上、下河水不通。

西溪位於東臺西南,是原泰州境內淮鹽生產與管理的重要場所,位於姜堰西北。北宋年間,東臺西溪設立了鹽倉監。西溪鹽業生產進入了最為繁榮的時期,當時的著名文人晏殊、呂夷簡、范仲淹相繼被派到西溪擔任鹽倉監的鹽官,使得西溪名聲大振。西溪鹽倉監的鹽,早期外運航線,一是向東南沿串場河至海安境內,進入運鹽河西運;一是向西沿蚌蜒河入滷汀河,再向南至泰州進運鹽河西運。

從西溪鹽運的航線看,無論是向東南沿串場河至海安境內,進入運鹽河再西運,還是向西沿蚌蜒河入滷汀河,再向南至泰州進運鹽河西運,都要繞行不少航程。如果西溪的鹽運,既不向東南經海安境內進入運鹽河,也不向西沿蚌蜒河再向南經泰州進入運鹽河,而是由西溪斜向西南的姜堰,直接從姜堰進入運鹽河,就會變繞行為直行,縮短很多鹽運行程,成為一條便捷的運鹽航線。

要讓西溪鹽運從姜堰下河到達上河,上、下河水必須溝通。但上下河溝通有個重要的難題,就是上下河間,歷來有1米左右的水位差,如果直接溝通,上河的水就會統統從這裡流往下河,運鹽河就會乾枯,淮南鹽就無法運出,這對國家來說,是絕對不允許的。

實現姜堰上下河貫通,又不使上河水全部流失,最好的辦法,是在上下河間築“堰”。“堰”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千百年治水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水工程。明代《天下郡國利病書》中說:“以塘瀦水,以壩止水,以澳歸水,以堰平水,以洞洩水,以閘時其縱閉,使水深廣可容舟,有餘則用浸灌。”

所謂以堰平水,意思是用堰來保持水面一定的平衡。水位高時,可以從堰上漫過溢出,水位低時,將水蓄住,不讓外流,達到既能蓄水又能溢水的目的,姜堰因此得以形成。

前人沒有明確告訴我們姜堰的“堰”是什麼樣子。我們理解就是在運鹽河北,通往下河的河上,用竹木之類的材料,建成一座橫截河水,類壩而又非壩的水工程。壩是為了阻止水流,一般用土石築實就行。堰既要能堵住水,又要能讓水從上面溢出,不能全用土石堵塞,而是要用既能過水又能止水的竹木蘆葦之類的材料。築壩用土石,毀壩就挖去土石。築堰用竹木,毀堰用“開決焚燬”的辦法。後來宋金戰爭中,皇帝下詔,就是要燒燬揚州灣頭港口閘、泰州姜堰……

姜堰南面上河運鹽河的水,流到姜堰後,仍會繼續向東流去,其中一部分因為築了堰,會積聚向堰北流向下河西溪,補充到西溪到姜堰的水系中,形成西溪通姜堰的水上通道,西溪的鹽就能運到姜堰。

西溪鹽運到姜堰後,不是停在姜堰,而是要達上河,再從運鹽河西運。通常,鹽船是不能直接從堰上越過直達上河,而是要在這裡將船上的鹽包翻堰。

姜堰的構建,開闢了西溪的鹽直接運至姜堰進入上河(運鹽河)的通道,這是建堰的根本原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