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名“石河”和“白馬宕”的演變妄談縣城“大洪水巷”之由來'

"
"
從地名“石河”和“白馬宕”的演變妄談縣城“大洪水巷”之由來

舒城縣城大黌水巷(吳道良拍)


承載著豐富歷史文化信息的地名,往往是隨著社會發展而有所變化,或者說,很多地名都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地名的變化,大體有三種情況,一是字變過程,二是音變過程,三是二者兼有。

桃溪鎮有個“石河村”,大致經歷了“字變”過程。安徽天地圖或者是最新的舒城縣行政區劃圖(2019版),現在都叫“石河”,嘉慶和光緒《舒城縣誌》的“縣境全圖”則標識為“石塘河”,但在敘述巴羊河、界河(杭埠河、豐樂河)源流時,嘉慶志稱為“石塘河”,光緒志又稱為“石灘河”。 上個世紀80年代,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時,《舒城地名錄》標註為“石灘河村”。不過,現在此地雖叫“石河”,但是周邊群眾卻仍然習慣發音為“石蕩河”。此地名演變的過程是這樣的:“石塘河—石灘河---石蕩河—石河”。

"
從地名“石河”和“白馬宕”的演變妄談縣城“大洪水巷”之由來

舒城縣城大黌水巷(吳道良拍)


承載著豐富歷史文化信息的地名,往往是隨著社會發展而有所變化,或者說,很多地名都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地名的變化,大體有三種情況,一是字變過程,二是音變過程,三是二者兼有。

桃溪鎮有個“石河村”,大致經歷了“字變”過程。安徽天地圖或者是最新的舒城縣行政區劃圖(2019版),現在都叫“石河”,嘉慶和光緒《舒城縣誌》的“縣境全圖”則標識為“石塘河”,但在敘述巴羊河、界河(杭埠河、豐樂河)源流時,嘉慶志稱為“石塘河”,光緒志又稱為“石灘河”。 上個世紀80年代,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時,《舒城地名錄》標註為“石灘河村”。不過,現在此地雖叫“石河”,但是周邊群眾卻仍然習慣發音為“石蕩河”。此地名演變的過程是這樣的:“石塘河—石灘河---石蕩河—石河”。

從地名“石河”和“白馬宕”的演變妄談縣城“大洪水巷”之由來

桃溪鎮石河村公交站牌(吳道良拍)

百神廟鎮的“白馬宕”。這個地名主要經歷“音變”過程,稱之為“諧音”或者“走音”。嘉慶、光緒《舒城縣誌》將此地記載為“柏毛蕩”,後“毛”的讀音逐步演變成“馬”的讀音,到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時,《舒城地名錄》標註為 “白馬壋”,如“白馬壋公社”、“白馬壋鄉”。當然,現在的地圖或者行政區劃圖,已經習慣標註為“白馬宕”了,如“白馬宕初級中學”等。

"
從地名“石河”和“白馬宕”的演變妄談縣城“大洪水巷”之由來

舒城縣城大黌水巷(吳道良拍)


承載著豐富歷史文化信息的地名,往往是隨著社會發展而有所變化,或者說,很多地名都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地名的變化,大體有三種情況,一是字變過程,二是音變過程,三是二者兼有。

桃溪鎮有個“石河村”,大致經歷了“字變”過程。安徽天地圖或者是最新的舒城縣行政區劃圖(2019版),現在都叫“石河”,嘉慶和光緒《舒城縣誌》的“縣境全圖”則標識為“石塘河”,但在敘述巴羊河、界河(杭埠河、豐樂河)源流時,嘉慶志稱為“石塘河”,光緒志又稱為“石灘河”。 上個世紀80年代,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時,《舒城地名錄》標註為“石灘河村”。不過,現在此地雖叫“石河”,但是周邊群眾卻仍然習慣發音為“石蕩河”。此地名演變的過程是這樣的:“石塘河—石灘河---石蕩河—石河”。

從地名“石河”和“白馬宕”的演變妄談縣城“大洪水巷”之由來

桃溪鎮石河村公交站牌(吳道良拍)

百神廟鎮的“白馬宕”。這個地名主要經歷“音變”過程,稱之為“諧音”或者“走音”。嘉慶、光緒《舒城縣誌》將此地記載為“柏毛蕩”,後“毛”的讀音逐步演變成“馬”的讀音,到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時,《舒城地名錄》標註為 “白馬壋”,如“白馬壋公社”、“白馬壋鄉”。當然,現在的地圖或者行政區劃圖,已經習慣標註為“白馬宕”了,如“白馬宕初級中學”等。

從地名“石河”和“白馬宕”的演變妄談縣城“大洪水巷”之由來

百神廟鎮白馬宕中學開展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講座(圖片來源舒城縣教育信息網)

類似這樣的地名變化的例子,不勝枚舉。縣城有個“大洪水巷”,眾所周知,家喻戶曉。關於這個巷子,清嘉慶和光緒《舒城縣誌》都有記載,字也是這幾個字,但是對於巷名的真正來歷,不得而知。《舒城縣地名錄》是這麼記載的,“大洪水巷,傳說:17世紀農民軍張獻忠部隊,途徑舒城,在此巷內殺人,血流成河,後諧音大洪水巷。”對於這個說法,我始終覺得有點牽強附會,不是其真正的來歷。在此,我妄加推測:“大洪水巷”原名可能叫“大黌序巷”,是由“大黌序巷”逐步演變而來,與逆賊張獻忠沒有半毛錢關係。理由如下:

一是根據古人命名習慣來推測。用殺(死)人場景來命名地名,是不符合我國傳統命名習慣的,本來殺人死人就是非常忌諱的事,怎麼可能用來對人來人往,居家住實的街巷來命名呢?!再說,明清時期的縣城,除了有“大洪水巷”外,還有一個巷子叫“小洪水巷”,又如何解釋呢?

二是從《縣誌》記載的縣城內巷名來推測。有人不完全統計,縣城內過去有大小72巷。嘉慶志和光緒志裡也記載了很多巷名。這些巷子,有的是因人(姓)命名,如祝謝巷、胡知縣巷、蕭家巷、薛家巷等。有的是因物命名,如梅花巷、獅子巷、椿樹巷、雙鬆巷等。有的是因巷形命名,如一人巷等。有的是因店鋪命名,如當鋪巷、王鐵(匠鋪)巷等。有的是因建築物命名,如三皇廟巷、觀音寺巷、羅漢巷、小東門巷、南閘巷等。還有縣衙(署)兩邊的巷子叫“東衙巷”和“西衙巷”。類似這樣的命名規則和慣例,現在也很普遍,如火車站前面的路就叫“站前路”,高等學府邊上的路街,就有可能被稱作“學府路”或者“學府東路、學府西路”等等。

"
從地名“石河”和“白馬宕”的演變妄談縣城“大洪水巷”之由來

舒城縣城大黌水巷(吳道良拍)


承載著豐富歷史文化信息的地名,往往是隨著社會發展而有所變化,或者說,很多地名都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地名的變化,大體有三種情況,一是字變過程,二是音變過程,三是二者兼有。

桃溪鎮有個“石河村”,大致經歷了“字變”過程。安徽天地圖或者是最新的舒城縣行政區劃圖(2019版),現在都叫“石河”,嘉慶和光緒《舒城縣誌》的“縣境全圖”則標識為“石塘河”,但在敘述巴羊河、界河(杭埠河、豐樂河)源流時,嘉慶志稱為“石塘河”,光緒志又稱為“石灘河”。 上個世紀80年代,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時,《舒城地名錄》標註為“石灘河村”。不過,現在此地雖叫“石河”,但是周邊群眾卻仍然習慣發音為“石蕩河”。此地名演變的過程是這樣的:“石塘河—石灘河---石蕩河—石河”。

從地名“石河”和“白馬宕”的演變妄談縣城“大洪水巷”之由來

桃溪鎮石河村公交站牌(吳道良拍)

百神廟鎮的“白馬宕”。這個地名主要經歷“音變”過程,稱之為“諧音”或者“走音”。嘉慶、光緒《舒城縣誌》將此地記載為“柏毛蕩”,後“毛”的讀音逐步演變成“馬”的讀音,到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時,《舒城地名錄》標註為 “白馬壋”,如“白馬壋公社”、“白馬壋鄉”。當然,現在的地圖或者行政區劃圖,已經習慣標註為“白馬宕”了,如“白馬宕初級中學”等。

從地名“石河”和“白馬宕”的演變妄談縣城“大洪水巷”之由來

百神廟鎮白馬宕中學開展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講座(圖片來源舒城縣教育信息網)

類似這樣的地名變化的例子,不勝枚舉。縣城有個“大洪水巷”,眾所周知,家喻戶曉。關於這個巷子,清嘉慶和光緒《舒城縣誌》都有記載,字也是這幾個字,但是對於巷名的真正來歷,不得而知。《舒城縣地名錄》是這麼記載的,“大洪水巷,傳說:17世紀農民軍張獻忠部隊,途徑舒城,在此巷內殺人,血流成河,後諧音大洪水巷。”對於這個說法,我始終覺得有點牽強附會,不是其真正的來歷。在此,我妄加推測:“大洪水巷”原名可能叫“大黌序巷”,是由“大黌序巷”逐步演變而來,與逆賊張獻忠沒有半毛錢關係。理由如下:

一是根據古人命名習慣來推測。用殺(死)人場景來命名地名,是不符合我國傳統命名習慣的,本來殺人死人就是非常忌諱的事,怎麼可能用來對人來人往,居家住實的街巷來命名呢?!再說,明清時期的縣城,除了有“大洪水巷”外,還有一個巷子叫“小洪水巷”,又如何解釋呢?

二是從《縣誌》記載的縣城內巷名來推測。有人不完全統計,縣城內過去有大小72巷。嘉慶志和光緒志裡也記載了很多巷名。這些巷子,有的是因人(姓)命名,如祝謝巷、胡知縣巷、蕭家巷、薛家巷等。有的是因物命名,如梅花巷、獅子巷、椿樹巷、雙鬆巷等。有的是因巷形命名,如一人巷等。有的是因店鋪命名,如當鋪巷、王鐵(匠鋪)巷等。有的是因建築物命名,如三皇廟巷、觀音寺巷、羅漢巷、小東門巷、南閘巷等。還有縣衙(署)兩邊的巷子叫“東衙巷”和“西衙巷”。類似這樣的命名規則和慣例,現在也很普遍,如火車站前面的路就叫“站前路”,高等學府邊上的路街,就有可能被稱作“學府路”或者“學府東路、學府西路”等等。

從地名“石河”和“白馬宕”的演變妄談縣城“大洪水巷”之由來

縣城肖家巷(吳道良拍)

三是從“黌序”本身含義來推測。“黌序”為古時學校代稱。縣誌裡記載人物時,說到此人在學校裡學習成績優異,一般都用“有聲黌序”來形容。現在大洪水巷以西區域,過去一直就是文廟學宮書院試院考棚等教化場所,所以,根據前面所說的巷子命名規律來分析,黌序邊上的巷子,很有可能就叫“大黌序巷”、“小黌序巷”。 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中的“序”音慢慢地走音成“水”音,被叫成“大黌水巷”、“小黌水巷”。因為這個“黌”字不常見,不好認,不好寫,逐漸地就被寫成“大洪水巷”、“小洪水巷”了。

以上關於大洪水巷的來歷,只是對《舒城縣地名錄》那個傳說(既是傳說,也不是定論)存疑罷了,無任何文字證據,為自己妄談,信不信由你。唯一遺憾的是,明萬曆《舒城縣誌》現在只存殘本,正好缺“城池志”部分內容,要是那裡能有“大洪水巷”的記載就好了,將會給此巷名來源於張獻忠殺人之說,是一個有力地駁斥。好在,現在縣城此巷又被標識為“大黌水巷”,我覺得這是正本清源,黌邊有水,水到渠成,預示著舒城科甲鼎盛,文風綿延,這是還原了這一地名的真正文化內涵。也不知提出這一改名的是哪位高人,此人一定是富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素養,對舒城文史肯定有較為深刻的研究,值得敬佩學習。(本次發文文字略加修改。吳道良整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