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

太極拳 體育 陳鑫 陳王廷 正雷太極書院 2019-09-17
"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又叫“纏絲功”,是陳式太極拳運動內纏外繞相結合的總稱,也是陳式太極拳的靈魂所在。 陳式太極拳“纏繞”一詞,是由陳式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在《拳經總歌》中首次提到;其中“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一句,集中體現了陳式太極拳運用纏繞運動的特點。 後來陳鑫在其所著的《陳氏太極拳圖說》中,站在一個新的理論高度闡述說:“吾讀諸子太極圖而悟打太極拳,須明纏絲精(勁)。纏絲者,運中氣之法門也,不明此即不明拳。”概括了“太極中分一氣旋”的太極拳理論精髓。

“纏絲勁”的本質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即是指“中氣”潛轉達於肌膚纏繞運行的外形體現,也是“以形導氣”的必然途徑。而“中氣”則是“纏絲勁”的靈魂與主宰,是“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動力所在。所以理解和掌握“中氣”的凝聚與潛轉,是練好陳式太極拳的必備條件。 “中氣”居人體正中央,上通百會穴,下通會陰穴,一線貫串。“中氣”之中,即是正中,中庸也,即不偏、不倚、不滯、不息、無過不及。“中氣”之氣,就是指以心意為主體行陰陽五行之氣。但氣又分先天與後天之氣,先天之氣即是人生的先天元氣,秉受於父母,居人體正中央;後天之氣則是指大自然之氣與水谷生化之氣,納進 人體內扶助元氣壯大充盈。其氣出入於命門,聽令於心神,驅使軀幹和四肢各依其“中”纏繞運行,形成了以“中氣”潛轉為軸線、形體運動走螺旋的“纏絲勁”運動網絡。

"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又叫“纏絲功”,是陳式太極拳運動內纏外繞相結合的總稱,也是陳式太極拳的靈魂所在。 陳式太極拳“纏繞”一詞,是由陳式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在《拳經總歌》中首次提到;其中“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一句,集中體現了陳式太極拳運用纏繞運動的特點。 後來陳鑫在其所著的《陳氏太極拳圖說》中,站在一個新的理論高度闡述說:“吾讀諸子太極圖而悟打太極拳,須明纏絲精(勁)。纏絲者,運中氣之法門也,不明此即不明拳。”概括了“太極中分一氣旋”的太極拳理論精髓。

“纏絲勁”的本質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即是指“中氣”潛轉達於肌膚纏繞運行的外形體現,也是“以形導氣”的必然途徑。而“中氣”則是“纏絲勁”的靈魂與主宰,是“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動力所在。所以理解和掌握“中氣”的凝聚與潛轉,是練好陳式太極拳的必備條件。 “中氣”居人體正中央,上通百會穴,下通會陰穴,一線貫串。“中氣”之中,即是正中,中庸也,即不偏、不倚、不滯、不息、無過不及。“中氣”之氣,就是指以心意為主體行陰陽五行之氣。但氣又分先天與後天之氣,先天之氣即是人生的先天元氣,秉受於父母,居人體正中央;後天之氣則是指大自然之氣與水谷生化之氣,納進 人體內扶助元氣壯大充盈。其氣出入於命門,聽令於心神,驅使軀幹和四肢各依其“中”纏繞運行,形成了以“中氣”潛轉為軸線、形體運動走螺旋的“纏絲勁”運動網絡。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

“纏絲勁”在河南方言中又稱為“麻花勁”,取其纏繞象形之意,說明多股陰陽勁像麻花形狀擰繞在一起,它的運動模式則是根梢(節)擰轉,中節隨動。運動時類似“麻花鑽”原理,鑽頭工作時,沿其中 軸線螺旋下降,物屑卻反方向沿著鑽頭紋線軌跡同步螺旋上升;身體同時螺旋下沉,手臂旋轉上升的動作,在陳式太極拳盤架與推手較技中尤為多見,這就是在其中氣貫串中,身軀與四肢纏絲結合的一種具體表現。

“纏絲勁”俗稱太極拳內功,講究“氣功、勁功、意功”三者合為一體。尤其在陳式太極拳運動中,自始至終都貫穿著“纏絲勁”的訓練法則,在其訓練的不同功夫層次中,纏絲勁則有著不同的含義。 其主要階段是:“練精化氣,練氣化勁,練勁合神,練神還虛。”通過長期的“以意導形、以形導氣、以氣導體、以意導氣”的不同階段層次的鍛鍊,其勁萌生於體內,潛藏於丹田內入骨縫循經走脈,外達肌膚螺旋運行,收放皆聽命於心神,達到驚、顫、彈、抖皆隨意,擒、拿、化、發於有意無意之間。與此相對應的“大圈”“中圈”“小圈”以及“無圈形寓圈意”的功夫會循序漸進。 “纏絲勁”的類別 陳鑫在《陳氏太極圖說》中講到“太極拳纏絲法也。進纏、退纏、左右纏、上下纏、裡外纏、大小纏、順逆纏”。雖然陳鑫總結有六對纏絲法,但主要歸納起來卻是順纏和逆纏,其餘五對都是方位性纏法, 都是以順纏和逆纏相結合而形成的。所以,只要掌握了順逆纏法的練法,也就找到了練習纏絲功的捷徑了。

"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又叫“纏絲功”,是陳式太極拳運動內纏外繞相結合的總稱,也是陳式太極拳的靈魂所在。 陳式太極拳“纏繞”一詞,是由陳式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在《拳經總歌》中首次提到;其中“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一句,集中體現了陳式太極拳運用纏繞運動的特點。 後來陳鑫在其所著的《陳氏太極拳圖說》中,站在一個新的理論高度闡述說:“吾讀諸子太極圖而悟打太極拳,須明纏絲精(勁)。纏絲者,運中氣之法門也,不明此即不明拳。”概括了“太極中分一氣旋”的太極拳理論精髓。

“纏絲勁”的本質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即是指“中氣”潛轉達於肌膚纏繞運行的外形體現,也是“以形導氣”的必然途徑。而“中氣”則是“纏絲勁”的靈魂與主宰,是“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動力所在。所以理解和掌握“中氣”的凝聚與潛轉,是練好陳式太極拳的必備條件。 “中氣”居人體正中央,上通百會穴,下通會陰穴,一線貫串。“中氣”之中,即是正中,中庸也,即不偏、不倚、不滯、不息、無過不及。“中氣”之氣,就是指以心意為主體行陰陽五行之氣。但氣又分先天與後天之氣,先天之氣即是人生的先天元氣,秉受於父母,居人體正中央;後天之氣則是指大自然之氣與水谷生化之氣,納進 人體內扶助元氣壯大充盈。其氣出入於命門,聽令於心神,驅使軀幹和四肢各依其“中”纏繞運行,形成了以“中氣”潛轉為軸線、形體運動走螺旋的“纏絲勁”運動網絡。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

“纏絲勁”在河南方言中又稱為“麻花勁”,取其纏繞象形之意,說明多股陰陽勁像麻花形狀擰繞在一起,它的運動模式則是根梢(節)擰轉,中節隨動。運動時類似“麻花鑽”原理,鑽頭工作時,沿其中 軸線螺旋下降,物屑卻反方向沿著鑽頭紋線軌跡同步螺旋上升;身體同時螺旋下沉,手臂旋轉上升的動作,在陳式太極拳盤架與推手較技中尤為多見,這就是在其中氣貫串中,身軀與四肢纏絲結合的一種具體表現。

“纏絲勁”俗稱太極拳內功,講究“氣功、勁功、意功”三者合為一體。尤其在陳式太極拳運動中,自始至終都貫穿著“纏絲勁”的訓練法則,在其訓練的不同功夫層次中,纏絲勁則有著不同的含義。 其主要階段是:“練精化氣,練氣化勁,練勁合神,練神還虛。”通過長期的“以意導形、以形導氣、以氣導體、以意導氣”的不同階段層次的鍛鍊,其勁萌生於體內,潛藏於丹田內入骨縫循經走脈,外達肌膚螺旋運行,收放皆聽命於心神,達到驚、顫、彈、抖皆隨意,擒、拿、化、發於有意無意之間。與此相對應的“大圈”“中圈”“小圈”以及“無圈形寓圈意”的功夫會循序漸進。 “纏絲勁”的類別 陳鑫在《陳氏太極圖說》中講到“太極拳纏絲法也。進纏、退纏、左右纏、上下纏、裡外纏、大小纏、順逆纏”。雖然陳鑫總結有六對纏絲法,但主要歸納起來卻是順纏和逆纏,其餘五對都是方位性纏法, 都是以順纏和逆纏相結合而形成的。所以,只要掌握了順逆纏法的練法,也就找到了練習纏絲功的捷徑了。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

陳式太極拳要求以心運身,以身運手,以手領勁,足從手轉,身手合一,但不外乎順纏與逆纏,從內勁上來講,出勁為順纏,人勁為逆纏。從形體上來講,大致可分為上肢的出勁為“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以手領勁”;人勁為“以手領肘,以肘領肩,以腰為主宰”。下肢的出勁為“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足趾領功(出步時尤為多見)”;人勁為“以足領膝,以足領胯,以腰為主宰(收抬腿時尤為多見)”。腰勁的出入更為重要,注重兩腎氣滾動,催動兩腰眼(隙)互相傳遞,各領半身轉動。左腰眼出勁時右腰眼催,同時人勁,反之亦然。這就是陳鑫所論的“出腎人腎是真訣”。對內勁與外形動作總的要求是:明其陽而注其陰,知其前而注其後,梢節領,根節催,中節隨。如以第十四勢“掩手肱捶”動作的最後一動為例,在前腳把後腳蹬的同時,以腰擰為主,雙手同步以右(陰)手為主(運陽勁),以出勁(為陰中陽)的運動方式,向前猛然勃發;左(陽)手同時為賓(運陰勁),以入勁(為陽中陰)的運動方式,待勁力貫於肘尖時向後猛然一抖,以助右手的出勁。這就是說,其勁勃發的一瞬間,不要過多注意右手的發勁效果,必須注重後(左)手的人勁程度,促使其勁順著左大臂上串,通過左肩傳遞於右肩的“通背勁”以助右拳向前的發放動作。這即是注陰不注陽、注後不注前、注入不注出的典型拳勢和理法。 太極拳要求以手領勁,所以對手上的“纏絲勁”也不可忽視。手有五指,指含三節,而大指根節卻隱藏於掌內,像太極也,共十五節,雙手合數共三十節,又像每月三十日。手的靈活程度全憑手指配合運 用。大指雖然短粗,但可獨當一方,不可缺少,四指缺其一二,尚能持物,其相合之妙不假借、不強制,自有天然之妙。

陳式太極拳的手型,要求五指鬆直舒展,掌似瓦楞,氣貫指肚(以中指為主),對應於內五行。以人生先天五行指而論:中指主心,屬於火,為手掌指正中央;食指主肝,屬於木;無名指主肺,屬於金;小指主腎,屬於水;大拇指主脾,屬於土。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則必須遵循雙腰隙的虛實陰陽轉換規律及其“出腎人腎”的運動方針,驅使身體上肢利用雙肩旋轉·

互相催領傳遞,旋腕轉膀,令其骨轉,以達洗髓效果。引導肩井、雲門、極泉、曲池、曲澤、內關、勞宮等諸穴內氣機潛轉。促使雙手指在陰陽變化中隨勢做“順纏絲”與“逆纏絲”。其中小指領勁大指合,食指與無名指相吸相系,引導勞宮穴內氣機潛轉,手掌向身體內側旋轉纏繞為“順纏絲”,先天五行指稱它為“運水入土”。大指領勁小指合,食指與無名指相吸相系,引導勞宮穴氣機潛轉,手掌向身體外側旋轉纏繞為“逆纏絲”,先天五行指稱它為“運土入水”。 在太極拳訓練過程中,無論順纏絲或逆纏絲,都必須要求在纏到位的一瞬間,勁鬆於中指肚,意加停息,氣機一旋經勞宮穴纏回腰間與丹田。陳式太極拳對四肢運動總的要求是:腰為動力,以手領勁,手隨神往,足從手運。

"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又叫“纏絲功”,是陳式太極拳運動內纏外繞相結合的總稱,也是陳式太極拳的靈魂所在。 陳式太極拳“纏繞”一詞,是由陳式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在《拳經總歌》中首次提到;其中“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一句,集中體現了陳式太極拳運用纏繞運動的特點。 後來陳鑫在其所著的《陳氏太極拳圖說》中,站在一個新的理論高度闡述說:“吾讀諸子太極圖而悟打太極拳,須明纏絲精(勁)。纏絲者,運中氣之法門也,不明此即不明拳。”概括了“太極中分一氣旋”的太極拳理論精髓。

“纏絲勁”的本質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即是指“中氣”潛轉達於肌膚纏繞運行的外形體現,也是“以形導氣”的必然途徑。而“中氣”則是“纏絲勁”的靈魂與主宰,是“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動力所在。所以理解和掌握“中氣”的凝聚與潛轉,是練好陳式太極拳的必備條件。 “中氣”居人體正中央,上通百會穴,下通會陰穴,一線貫串。“中氣”之中,即是正中,中庸也,即不偏、不倚、不滯、不息、無過不及。“中氣”之氣,就是指以心意為主體行陰陽五行之氣。但氣又分先天與後天之氣,先天之氣即是人生的先天元氣,秉受於父母,居人體正中央;後天之氣則是指大自然之氣與水谷生化之氣,納進 人體內扶助元氣壯大充盈。其氣出入於命門,聽令於心神,驅使軀幹和四肢各依其“中”纏繞運行,形成了以“中氣”潛轉為軸線、形體運動走螺旋的“纏絲勁”運動網絡。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

“纏絲勁”在河南方言中又稱為“麻花勁”,取其纏繞象形之意,說明多股陰陽勁像麻花形狀擰繞在一起,它的運動模式則是根梢(節)擰轉,中節隨動。運動時類似“麻花鑽”原理,鑽頭工作時,沿其中 軸線螺旋下降,物屑卻反方向沿著鑽頭紋線軌跡同步螺旋上升;身體同時螺旋下沉,手臂旋轉上升的動作,在陳式太極拳盤架與推手較技中尤為多見,這就是在其中氣貫串中,身軀與四肢纏絲結合的一種具體表現。

“纏絲勁”俗稱太極拳內功,講究“氣功、勁功、意功”三者合為一體。尤其在陳式太極拳運動中,自始至終都貫穿著“纏絲勁”的訓練法則,在其訓練的不同功夫層次中,纏絲勁則有著不同的含義。 其主要階段是:“練精化氣,練氣化勁,練勁合神,練神還虛。”通過長期的“以意導形、以形導氣、以氣導體、以意導氣”的不同階段層次的鍛鍊,其勁萌生於體內,潛藏於丹田內入骨縫循經走脈,外達肌膚螺旋運行,收放皆聽命於心神,達到驚、顫、彈、抖皆隨意,擒、拿、化、發於有意無意之間。與此相對應的“大圈”“中圈”“小圈”以及“無圈形寓圈意”的功夫會循序漸進。 “纏絲勁”的類別 陳鑫在《陳氏太極圖說》中講到“太極拳纏絲法也。進纏、退纏、左右纏、上下纏、裡外纏、大小纏、順逆纏”。雖然陳鑫總結有六對纏絲法,但主要歸納起來卻是順纏和逆纏,其餘五對都是方位性纏法, 都是以順纏和逆纏相結合而形成的。所以,只要掌握了順逆纏法的練法,也就找到了練習纏絲功的捷徑了。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

陳式太極拳要求以心運身,以身運手,以手領勁,足從手轉,身手合一,但不外乎順纏與逆纏,從內勁上來講,出勁為順纏,人勁為逆纏。從形體上來講,大致可分為上肢的出勁為“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以手領勁”;人勁為“以手領肘,以肘領肩,以腰為主宰”。下肢的出勁為“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足趾領功(出步時尤為多見)”;人勁為“以足領膝,以足領胯,以腰為主宰(收抬腿時尤為多見)”。腰勁的出入更為重要,注重兩腎氣滾動,催動兩腰眼(隙)互相傳遞,各領半身轉動。左腰眼出勁時右腰眼催,同時人勁,反之亦然。這就是陳鑫所論的“出腎人腎是真訣”。對內勁與外形動作總的要求是:明其陽而注其陰,知其前而注其後,梢節領,根節催,中節隨。如以第十四勢“掩手肱捶”動作的最後一動為例,在前腳把後腳蹬的同時,以腰擰為主,雙手同步以右(陰)手為主(運陽勁),以出勁(為陰中陽)的運動方式,向前猛然勃發;左(陽)手同時為賓(運陰勁),以入勁(為陽中陰)的運動方式,待勁力貫於肘尖時向後猛然一抖,以助右手的出勁。這就是說,其勁勃發的一瞬間,不要過多注意右手的發勁效果,必須注重後(左)手的人勁程度,促使其勁順著左大臂上串,通過左肩傳遞於右肩的“通背勁”以助右拳向前的發放動作。這即是注陰不注陽、注後不注前、注入不注出的典型拳勢和理法。 太極拳要求以手領勁,所以對手上的“纏絲勁”也不可忽視。手有五指,指含三節,而大指根節卻隱藏於掌內,像太極也,共十五節,雙手合數共三十節,又像每月三十日。手的靈活程度全憑手指配合運 用。大指雖然短粗,但可獨當一方,不可缺少,四指缺其一二,尚能持物,其相合之妙不假借、不強制,自有天然之妙。

陳式太極拳的手型,要求五指鬆直舒展,掌似瓦楞,氣貫指肚(以中指為主),對應於內五行。以人生先天五行指而論:中指主心,屬於火,為手掌指正中央;食指主肝,屬於木;無名指主肺,屬於金;小指主腎,屬於水;大拇指主脾,屬於土。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則必須遵循雙腰隙的虛實陰陽轉換規律及其“出腎人腎”的運動方針,驅使身體上肢利用雙肩旋轉·

互相催領傳遞,旋腕轉膀,令其骨轉,以達洗髓效果。引導肩井、雲門、極泉、曲池、曲澤、內關、勞宮等諸穴內氣機潛轉。促使雙手指在陰陽變化中隨勢做“順纏絲”與“逆纏絲”。其中小指領勁大指合,食指與無名指相吸相系,引導勞宮穴內氣機潛轉,手掌向身體內側旋轉纏繞為“順纏絲”,先天五行指稱它為“運水入土”。大指領勁小指合,食指與無名指相吸相系,引導勞宮穴氣機潛轉,手掌向身體外側旋轉纏繞為“逆纏絲”,先天五行指稱它為“運土入水”。 在太極拳訓練過程中,無論順纏絲或逆纏絲,都必須要求在纏到位的一瞬間,勁鬆於中指肚,意加停息,氣機一旋經勞宮穴纏回腰間與丹田。陳式太極拳對四肢運動總的要求是:腰為動力,以手領勁,手隨神往,足從手運。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

“纏絲勁”的訓練

(一)纏絲勁的形體訓練

“纏絲勁”的形體訓練,是指肢體各部位在太極拳運動中得以“螺旋形”地纏繞鍛鍊。正如拳諺所云:“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腰似蛇形腿似鑽,周身運動走螺旋。”同時也說明了太極拳的“以形導氣”階段必須藉助肢體外形的螺旋纏繞,來帶動身體內部氣機的運行與聚合。如此,才能漸悟“纏絲勁”的意義和內涵。軀體纏絲運動規律,可分三種表現形式。

1.軀幹部位:以身軀正中為軸線(上通百會穴,下至會陰穴一線貫串,即中氣之通道),腰為主要動力,以“套腰勁、花腰勁、螺旋腰勁”為訓練方法,同時旋脊轉腰,胸腰摺疊蛹動和以胸腰運化。

2.上肢部位:以胳膊正中為軸線(以中氣貫串),雙肩對拉拔長,鬆開似脫,互為催領,互相傳遞。同時旋腕轉膀,促使肱骨旋動,尺橈二骨擰擦翻轉,雙手做順纏與逆纏,雙肘鬆垂隨之同步旋轉。

3.下肢部位:以腿正中(以中氣貫串)為軸線,雙胯同時鬆開,爭橫前綣裡合,襠勁撐圓,開膝合臏,雙腿裡纏,雙足纏絲法,有了體會後再練兩手足和兩臂腿的同步纏法,及其身體一側的同步纏法, 逐步掌握身體各部和整體的纏法。在其纏繞的運動中,必須細心地體會揣摩“筋骨的對拉拔長,關節的接骨鬥榫”,促使周身在鬆活柔順而又敏捷的狀態下,進行自然的纏繞旋轉。在一動無有不動之中,一動即纏,一運即纏。

對形體纏絲的總要求是:從腰部纏至四梢,再從四梢纏繞回腰間,循環往復。其緊要者在於腰、肩、胯必須旋轉一致,互為傳遞並相合相隨。

"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又叫“纏絲功”,是陳式太極拳運動內纏外繞相結合的總稱,也是陳式太極拳的靈魂所在。 陳式太極拳“纏繞”一詞,是由陳式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在《拳經總歌》中首次提到;其中“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一句,集中體現了陳式太極拳運用纏繞運動的特點。 後來陳鑫在其所著的《陳氏太極拳圖說》中,站在一個新的理論高度闡述說:“吾讀諸子太極圖而悟打太極拳,須明纏絲精(勁)。纏絲者,運中氣之法門也,不明此即不明拳。”概括了“太極中分一氣旋”的太極拳理論精髓。

“纏絲勁”的本質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即是指“中氣”潛轉達於肌膚纏繞運行的外形體現,也是“以形導氣”的必然途徑。而“中氣”則是“纏絲勁”的靈魂與主宰,是“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動力所在。所以理解和掌握“中氣”的凝聚與潛轉,是練好陳式太極拳的必備條件。 “中氣”居人體正中央,上通百會穴,下通會陰穴,一線貫串。“中氣”之中,即是正中,中庸也,即不偏、不倚、不滯、不息、無過不及。“中氣”之氣,就是指以心意為主體行陰陽五行之氣。但氣又分先天與後天之氣,先天之氣即是人生的先天元氣,秉受於父母,居人體正中央;後天之氣則是指大自然之氣與水谷生化之氣,納進 人體內扶助元氣壯大充盈。其氣出入於命門,聽令於心神,驅使軀幹和四肢各依其“中”纏繞運行,形成了以“中氣”潛轉為軸線、形體運動走螺旋的“纏絲勁”運動網絡。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

“纏絲勁”在河南方言中又稱為“麻花勁”,取其纏繞象形之意,說明多股陰陽勁像麻花形狀擰繞在一起,它的運動模式則是根梢(節)擰轉,中節隨動。運動時類似“麻花鑽”原理,鑽頭工作時,沿其中 軸線螺旋下降,物屑卻反方向沿著鑽頭紋線軌跡同步螺旋上升;身體同時螺旋下沉,手臂旋轉上升的動作,在陳式太極拳盤架與推手較技中尤為多見,這就是在其中氣貫串中,身軀與四肢纏絲結合的一種具體表現。

“纏絲勁”俗稱太極拳內功,講究“氣功、勁功、意功”三者合為一體。尤其在陳式太極拳運動中,自始至終都貫穿著“纏絲勁”的訓練法則,在其訓練的不同功夫層次中,纏絲勁則有著不同的含義。 其主要階段是:“練精化氣,練氣化勁,練勁合神,練神還虛。”通過長期的“以意導形、以形導氣、以氣導體、以意導氣”的不同階段層次的鍛鍊,其勁萌生於體內,潛藏於丹田內入骨縫循經走脈,外達肌膚螺旋運行,收放皆聽命於心神,達到驚、顫、彈、抖皆隨意,擒、拿、化、發於有意無意之間。與此相對應的“大圈”“中圈”“小圈”以及“無圈形寓圈意”的功夫會循序漸進。 “纏絲勁”的類別 陳鑫在《陳氏太極圖說》中講到“太極拳纏絲法也。進纏、退纏、左右纏、上下纏、裡外纏、大小纏、順逆纏”。雖然陳鑫總結有六對纏絲法,但主要歸納起來卻是順纏和逆纏,其餘五對都是方位性纏法, 都是以順纏和逆纏相結合而形成的。所以,只要掌握了順逆纏法的練法,也就找到了練習纏絲功的捷徑了。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

陳式太極拳要求以心運身,以身運手,以手領勁,足從手轉,身手合一,但不外乎順纏與逆纏,從內勁上來講,出勁為順纏,人勁為逆纏。從形體上來講,大致可分為上肢的出勁為“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以手領勁”;人勁為“以手領肘,以肘領肩,以腰為主宰”。下肢的出勁為“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足趾領功(出步時尤為多見)”;人勁為“以足領膝,以足領胯,以腰為主宰(收抬腿時尤為多見)”。腰勁的出入更為重要,注重兩腎氣滾動,催動兩腰眼(隙)互相傳遞,各領半身轉動。左腰眼出勁時右腰眼催,同時人勁,反之亦然。這就是陳鑫所論的“出腎人腎是真訣”。對內勁與外形動作總的要求是:明其陽而注其陰,知其前而注其後,梢節領,根節催,中節隨。如以第十四勢“掩手肱捶”動作的最後一動為例,在前腳把後腳蹬的同時,以腰擰為主,雙手同步以右(陰)手為主(運陽勁),以出勁(為陰中陽)的運動方式,向前猛然勃發;左(陽)手同時為賓(運陰勁),以入勁(為陽中陰)的運動方式,待勁力貫於肘尖時向後猛然一抖,以助右手的出勁。這就是說,其勁勃發的一瞬間,不要過多注意右手的發勁效果,必須注重後(左)手的人勁程度,促使其勁順著左大臂上串,通過左肩傳遞於右肩的“通背勁”以助右拳向前的發放動作。這即是注陰不注陽、注後不注前、注入不注出的典型拳勢和理法。 太極拳要求以手領勁,所以對手上的“纏絲勁”也不可忽視。手有五指,指含三節,而大指根節卻隱藏於掌內,像太極也,共十五節,雙手合數共三十節,又像每月三十日。手的靈活程度全憑手指配合運 用。大指雖然短粗,但可獨當一方,不可缺少,四指缺其一二,尚能持物,其相合之妙不假借、不強制,自有天然之妙。

陳式太極拳的手型,要求五指鬆直舒展,掌似瓦楞,氣貫指肚(以中指為主),對應於內五行。以人生先天五行指而論:中指主心,屬於火,為手掌指正中央;食指主肝,屬於木;無名指主肺,屬於金;小指主腎,屬於水;大拇指主脾,屬於土。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則必須遵循雙腰隙的虛實陰陽轉換規律及其“出腎人腎”的運動方針,驅使身體上肢利用雙肩旋轉·

互相催領傳遞,旋腕轉膀,令其骨轉,以達洗髓效果。引導肩井、雲門、極泉、曲池、曲澤、內關、勞宮等諸穴內氣機潛轉。促使雙手指在陰陽變化中隨勢做“順纏絲”與“逆纏絲”。其中小指領勁大指合,食指與無名指相吸相系,引導勞宮穴內氣機潛轉,手掌向身體內側旋轉纏繞為“順纏絲”,先天五行指稱它為“運水入土”。大指領勁小指合,食指與無名指相吸相系,引導勞宮穴氣機潛轉,手掌向身體外側旋轉纏繞為“逆纏絲”,先天五行指稱它為“運土入水”。 在太極拳訓練過程中,無論順纏絲或逆纏絲,都必須要求在纏到位的一瞬間,勁鬆於中指肚,意加停息,氣機一旋經勞宮穴纏回腰間與丹田。陳式太極拳對四肢運動總的要求是:腰為動力,以手領勁,手隨神往,足從手運。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

“纏絲勁”的訓練

(一)纏絲勁的形體訓練

“纏絲勁”的形體訓練,是指肢體各部位在太極拳運動中得以“螺旋形”地纏繞鍛鍊。正如拳諺所云:“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腰似蛇形腿似鑽,周身運動走螺旋。”同時也說明了太極拳的“以形導氣”階段必須藉助肢體外形的螺旋纏繞,來帶動身體內部氣機的運行與聚合。如此,才能漸悟“纏絲勁”的意義和內涵。軀體纏絲運動規律,可分三種表現形式。

1.軀幹部位:以身軀正中為軸線(上通百會穴,下至會陰穴一線貫串,即中氣之通道),腰為主要動力,以“套腰勁、花腰勁、螺旋腰勁”為訓練方法,同時旋脊轉腰,胸腰摺疊蛹動和以胸腰運化。

2.上肢部位:以胳膊正中為軸線(以中氣貫串),雙肩對拉拔長,鬆開似脫,互為催領,互相傳遞。同時旋腕轉膀,促使肱骨旋動,尺橈二骨擰擦翻轉,雙手做順纏與逆纏,雙肘鬆垂隨之同步旋轉。

3.下肢部位:以腿正中(以中氣貫串)為軸線,雙胯同時鬆開,爭橫前綣裡合,襠勁撐圓,開膝合臏,雙腿裡纏,雙足纏絲法,有了體會後再練兩手足和兩臂腿的同步纏法,及其身體一側的同步纏法, 逐步掌握身體各部和整體的纏法。在其纏繞的運動中,必須細心地體會揣摩“筋骨的對拉拔長,關節的接骨鬥榫”,促使周身在鬆活柔順而又敏捷的狀態下,進行自然的纏繞旋轉。在一動無有不動之中,一動即纏,一運即纏。

對形體纏絲的總要求是:從腰部纏至四梢,再從四梢纏繞回腰間,循環往復。其緊要者在於腰、肩、胯必須旋轉一致,互為傳遞並相合相隨。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

(二)內纏外繞 互為裡表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較為難練,難就難在功夫,猶難者,長久功夫。陳式太極拳有一個大原則,講究處處皆有陰陽開合,隨處皆有圈。可見,周身纏絲運動應當始終在“中氣”貫串下協調一致、和諧完整。尤其要注意的是,氣由精變,由弱而壯,生於腎,養于丹田,發於丹田,出入於命門,順脊而行,循經走脈,充於肌膚纏繞運行,復歸丹田之中。正如馮志強老師說:“心為一身之主,腹為內氣之源,腰為發勁之機,胸為運化之府,脊為督氣之徑,肢為運動之道。其主要者,即氣不離丹田。”為此,在纏絲勁訓練中要加強內氣的凝聚能力,注意氣息的潛轉與運行。其氣由腎而發,自後而前,由襠中過來,衝長強(穴)順脊而直上,注意腧口納氣,必須鬆胯圓襠,下閉穀道,氣方不往下洩。氣升於頂,由百會穴進入泥丸下降,隨著兩肩一鬆,雙肘一垂,膻中穴微內涵,兩肋一束,乘其合腹,氣歸於丹田。同時腰勁向下鬆串,內勁除頭頂懸外,渾身之勁要全部鬆人腳底,以助腳底之勁上翻傳導。由於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使陰陽開合之機,消息盈虛之數,都寓於心腹之內,使氣勢開之則其大無處,合之則退藏隱密,其根本要義在於“氣由精生,勁由氣化,勁與神合,潛藏於丹田深處,變化於瞬息無形之間。不使用時浩然長存,靜若處女,一旦運用,抖然勃發,神形並茂,隨心所欲”。 “纏絲勁”的運用 通過纏絲勁的內纏外繞,體內氣息與肢體上起到了相應的變化,最主要的是身體內部氣機潛轉與運聚能力增強,促進肢體生長出一種靈活而又沉穩、沾粘性極強的掤勁。其勁不但韌性極佳而且彈性極強,尤其是運用推手較技中,即可權衡彼來勁之大小與長短,準確把握對方勁力之方向,角度,任憑對方變化神奇,皆能隨人所動乘勢而纏,纏得人揹人不能不背,使對方雙腳如踩在球上而站立不穩。另外,纏絲勁在運用中能使自身由背轉順,我守我疆,觸處成圓,容易找敵方的邊沿與背勢,在無意中形成不拿而自拿和反拿敵方之效果。

"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又叫“纏絲功”,是陳式太極拳運動內纏外繞相結合的總稱,也是陳式太極拳的靈魂所在。 陳式太極拳“纏繞”一詞,是由陳式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在《拳經總歌》中首次提到;其中“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一句,集中體現了陳式太極拳運用纏繞運動的特點。 後來陳鑫在其所著的《陳氏太極拳圖說》中,站在一個新的理論高度闡述說:“吾讀諸子太極圖而悟打太極拳,須明纏絲精(勁)。纏絲者,運中氣之法門也,不明此即不明拳。”概括了“太極中分一氣旋”的太極拳理論精髓。

“纏絲勁”的本質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即是指“中氣”潛轉達於肌膚纏繞運行的外形體現,也是“以形導氣”的必然途徑。而“中氣”則是“纏絲勁”的靈魂與主宰,是“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動力所在。所以理解和掌握“中氣”的凝聚與潛轉,是練好陳式太極拳的必備條件。 “中氣”居人體正中央,上通百會穴,下通會陰穴,一線貫串。“中氣”之中,即是正中,中庸也,即不偏、不倚、不滯、不息、無過不及。“中氣”之氣,就是指以心意為主體行陰陽五行之氣。但氣又分先天與後天之氣,先天之氣即是人生的先天元氣,秉受於父母,居人體正中央;後天之氣則是指大自然之氣與水谷生化之氣,納進 人體內扶助元氣壯大充盈。其氣出入於命門,聽令於心神,驅使軀幹和四肢各依其“中”纏繞運行,形成了以“中氣”潛轉為軸線、形體運動走螺旋的“纏絲勁”運動網絡。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

“纏絲勁”在河南方言中又稱為“麻花勁”,取其纏繞象形之意,說明多股陰陽勁像麻花形狀擰繞在一起,它的運動模式則是根梢(節)擰轉,中節隨動。運動時類似“麻花鑽”原理,鑽頭工作時,沿其中 軸線螺旋下降,物屑卻反方向沿著鑽頭紋線軌跡同步螺旋上升;身體同時螺旋下沉,手臂旋轉上升的動作,在陳式太極拳盤架與推手較技中尤為多見,這就是在其中氣貫串中,身軀與四肢纏絲結合的一種具體表現。

“纏絲勁”俗稱太極拳內功,講究“氣功、勁功、意功”三者合為一體。尤其在陳式太極拳運動中,自始至終都貫穿著“纏絲勁”的訓練法則,在其訓練的不同功夫層次中,纏絲勁則有著不同的含義。 其主要階段是:“練精化氣,練氣化勁,練勁合神,練神還虛。”通過長期的“以意導形、以形導氣、以氣導體、以意導氣”的不同階段層次的鍛鍊,其勁萌生於體內,潛藏於丹田內入骨縫循經走脈,外達肌膚螺旋運行,收放皆聽命於心神,達到驚、顫、彈、抖皆隨意,擒、拿、化、發於有意無意之間。與此相對應的“大圈”“中圈”“小圈”以及“無圈形寓圈意”的功夫會循序漸進。 “纏絲勁”的類別 陳鑫在《陳氏太極圖說》中講到“太極拳纏絲法也。進纏、退纏、左右纏、上下纏、裡外纏、大小纏、順逆纏”。雖然陳鑫總結有六對纏絲法,但主要歸納起來卻是順纏和逆纏,其餘五對都是方位性纏法, 都是以順纏和逆纏相結合而形成的。所以,只要掌握了順逆纏法的練法,也就找到了練習纏絲功的捷徑了。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

陳式太極拳要求以心運身,以身運手,以手領勁,足從手轉,身手合一,但不外乎順纏與逆纏,從內勁上來講,出勁為順纏,人勁為逆纏。從形體上來講,大致可分為上肢的出勁為“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以手領勁”;人勁為“以手領肘,以肘領肩,以腰為主宰”。下肢的出勁為“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足趾領功(出步時尤為多見)”;人勁為“以足領膝,以足領胯,以腰為主宰(收抬腿時尤為多見)”。腰勁的出入更為重要,注重兩腎氣滾動,催動兩腰眼(隙)互相傳遞,各領半身轉動。左腰眼出勁時右腰眼催,同時人勁,反之亦然。這就是陳鑫所論的“出腎人腎是真訣”。對內勁與外形動作總的要求是:明其陽而注其陰,知其前而注其後,梢節領,根節催,中節隨。如以第十四勢“掩手肱捶”動作的最後一動為例,在前腳把後腳蹬的同時,以腰擰為主,雙手同步以右(陰)手為主(運陽勁),以出勁(為陰中陽)的運動方式,向前猛然勃發;左(陽)手同時為賓(運陰勁),以入勁(為陽中陰)的運動方式,待勁力貫於肘尖時向後猛然一抖,以助右手的出勁。這就是說,其勁勃發的一瞬間,不要過多注意右手的發勁效果,必須注重後(左)手的人勁程度,促使其勁順著左大臂上串,通過左肩傳遞於右肩的“通背勁”以助右拳向前的發放動作。這即是注陰不注陽、注後不注前、注入不注出的典型拳勢和理法。 太極拳要求以手領勁,所以對手上的“纏絲勁”也不可忽視。手有五指,指含三節,而大指根節卻隱藏於掌內,像太極也,共十五節,雙手合數共三十節,又像每月三十日。手的靈活程度全憑手指配合運 用。大指雖然短粗,但可獨當一方,不可缺少,四指缺其一二,尚能持物,其相合之妙不假借、不強制,自有天然之妙。

陳式太極拳的手型,要求五指鬆直舒展,掌似瓦楞,氣貫指肚(以中指為主),對應於內五行。以人生先天五行指而論:中指主心,屬於火,為手掌指正中央;食指主肝,屬於木;無名指主肺,屬於金;小指主腎,屬於水;大拇指主脾,屬於土。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則必須遵循雙腰隙的虛實陰陽轉換規律及其“出腎人腎”的運動方針,驅使身體上肢利用雙肩旋轉·

互相催領傳遞,旋腕轉膀,令其骨轉,以達洗髓效果。引導肩井、雲門、極泉、曲池、曲澤、內關、勞宮等諸穴內氣機潛轉。促使雙手指在陰陽變化中隨勢做“順纏絲”與“逆纏絲”。其中小指領勁大指合,食指與無名指相吸相系,引導勞宮穴內氣機潛轉,手掌向身體內側旋轉纏繞為“順纏絲”,先天五行指稱它為“運水入土”。大指領勁小指合,食指與無名指相吸相系,引導勞宮穴氣機潛轉,手掌向身體外側旋轉纏繞為“逆纏絲”,先天五行指稱它為“運土入水”。 在太極拳訓練過程中,無論順纏絲或逆纏絲,都必須要求在纏到位的一瞬間,勁鬆於中指肚,意加停息,氣機一旋經勞宮穴纏回腰間與丹田。陳式太極拳對四肢運動總的要求是:腰為動力,以手領勁,手隨神往,足從手運。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

“纏絲勁”的訓練

(一)纏絲勁的形體訓練

“纏絲勁”的形體訓練,是指肢體各部位在太極拳運動中得以“螺旋形”地纏繞鍛鍊。正如拳諺所云:“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腰似蛇形腿似鑽,周身運動走螺旋。”同時也說明了太極拳的“以形導氣”階段必須藉助肢體外形的螺旋纏繞,來帶動身體內部氣機的運行與聚合。如此,才能漸悟“纏絲勁”的意義和內涵。軀體纏絲運動規律,可分三種表現形式。

1.軀幹部位:以身軀正中為軸線(上通百會穴,下至會陰穴一線貫串,即中氣之通道),腰為主要動力,以“套腰勁、花腰勁、螺旋腰勁”為訓練方法,同時旋脊轉腰,胸腰摺疊蛹動和以胸腰運化。

2.上肢部位:以胳膊正中為軸線(以中氣貫串),雙肩對拉拔長,鬆開似脫,互為催領,互相傳遞。同時旋腕轉膀,促使肱骨旋動,尺橈二骨擰擦翻轉,雙手做順纏與逆纏,雙肘鬆垂隨之同步旋轉。

3.下肢部位:以腿正中(以中氣貫串)為軸線,雙胯同時鬆開,爭橫前綣裡合,襠勁撐圓,開膝合臏,雙腿裡纏,雙足纏絲法,有了體會後再練兩手足和兩臂腿的同步纏法,及其身體一側的同步纏法, 逐步掌握身體各部和整體的纏法。在其纏繞的運動中,必須細心地體會揣摩“筋骨的對拉拔長,關節的接骨鬥榫”,促使周身在鬆活柔順而又敏捷的狀態下,進行自然的纏繞旋轉。在一動無有不動之中,一動即纏,一運即纏。

對形體纏絲的總要求是:從腰部纏至四梢,再從四梢纏繞回腰間,循環往復。其緊要者在於腰、肩、胯必須旋轉一致,互為傳遞並相合相隨。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

(二)內纏外繞 互為裡表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較為難練,難就難在功夫,猶難者,長久功夫。陳式太極拳有一個大原則,講究處處皆有陰陽開合,隨處皆有圈。可見,周身纏絲運動應當始終在“中氣”貫串下協調一致、和諧完整。尤其要注意的是,氣由精變,由弱而壯,生於腎,養于丹田,發於丹田,出入於命門,順脊而行,循經走脈,充於肌膚纏繞運行,復歸丹田之中。正如馮志強老師說:“心為一身之主,腹為內氣之源,腰為發勁之機,胸為運化之府,脊為督氣之徑,肢為運動之道。其主要者,即氣不離丹田。”為此,在纏絲勁訓練中要加強內氣的凝聚能力,注意氣息的潛轉與運行。其氣由腎而發,自後而前,由襠中過來,衝長強(穴)順脊而直上,注意腧口納氣,必須鬆胯圓襠,下閉穀道,氣方不往下洩。氣升於頂,由百會穴進入泥丸下降,隨著兩肩一鬆,雙肘一垂,膻中穴微內涵,兩肋一束,乘其合腹,氣歸於丹田。同時腰勁向下鬆串,內勁除頭頂懸外,渾身之勁要全部鬆人腳底,以助腳底之勁上翻傳導。由於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使陰陽開合之機,消息盈虛之數,都寓於心腹之內,使氣勢開之則其大無處,合之則退藏隱密,其根本要義在於“氣由精生,勁由氣化,勁與神合,潛藏於丹田深處,變化於瞬息無形之間。不使用時浩然長存,靜若處女,一旦運用,抖然勃發,神形並茂,隨心所欲”。 “纏絲勁”的運用 通過纏絲勁的內纏外繞,體內氣息與肢體上起到了相應的變化,最主要的是身體內部氣機潛轉與運聚能力增強,促進肢體生長出一種靈活而又沉穩、沾粘性極強的掤勁。其勁不但韌性極佳而且彈性極強,尤其是運用推手較技中,即可權衡彼來勁之大小與長短,準確把握對方勁力之方向,角度,任憑對方變化神奇,皆能隨人所動乘勢而纏,纏得人揹人不能不背,使對方雙腳如踩在球上而站立不穩。另外,纏絲勁在運用中能使自身由背轉順,我守我疆,觸處成圓,容易找敵方的邊沿與背勢,在無意中形成不拿而自拿和反拿敵方之效果。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

陳式太極拳在推手較技中講究:上肢虛攏,下盤穩固,中間靈活。為此,借敵方來勁,虛攏詐誘,引入陣內,運用纏法,纏其梢節,制其中節,摧其根節。換句話來說,把握敵方舊勁已去新勁未生之機,隨招就勢制敵方肩部,令其出勁從手返回肩部,使肩部順其背串下,把腰勁串死,再令其腰勁經後腿部串至腳跟,使敵方重心腿加重不得轉換,胸腰不得運化,內勁受阻發滯,前腿空虛,令敵欲退不可,欲進不能,只得俯首聽命。在推手較技中稱此勁為“拿勁”,屬於慢勁之範疇,不是功夫深厚者很難做到。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講,在制住敵方根節的同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施用彈抖之勢,擊得敵方頭暈目眩,陰陽倒轉,精神失調,前(陰)勁升,後(陽)勁降的速度加快(陳式太極拳要求前降後升),令敵莫名其妙,拔根騰空跌出。 拳論中講:“氣洪濃,勢崢嶸,團團聚聚在中宮,隱而不發節節靈,忽然身依氣,氣依形,劈雷交加心火動,上下左右辨體形。”為此,必須細心揣摩,體會時機,使纏絲勁諸法隨心意而動,利用自身優勢,意在人先,後發先至,乘勢所纏,隨動所纏,即引即纏,即進即纏,身挨何處何處合勁,用驚顫彈抖螺旋勁,驚空敵方心意,令其心悸。 綜上所論,即陳式太極拳“纏絲勁”的奧妙所在。所以前人所論“不明纏絲勁即不明拳”即是此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