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15課,講《說文解字》“止”部的五個漢字,其中重點漢字是第5字“歬(前)”字,所以,標題中將“前”字作為重點,其餘四字基本屬生僻字,無興趣內容可自行忽略,直接跳過前4字去讀第5字“歬”即可。今天五個字的詳情如下:

1、歱。讀zhǒ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歱,跟也。從止,重聲。”吳大澂的《古籀補》:“古歱字從止從童,今經典通作踵。”古文字中多從童聲,重,童音同,金文中“鐘”便或從重聲,或同時從重從童兩個聲符。形聲字。本義是腳後跟。後來寫作“踵”。《釋名·釋形體》:“足後曰跟,又謂之踵。”《玉篇·止部》:“歱,今作踵。”

"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15課,講《說文解字》“止”部的五個漢字,其中重點漢字是第5字“歬(前)”字,所以,標題中將“前”字作為重點,其餘四字基本屬生僻字,無興趣內容可自行忽略,直接跳過前4字去讀第5字“歬”即可。今天五個字的詳情如下:

1、歱。讀zhǒ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歱,跟也。從止,重聲。”吳大澂的《古籀補》:“古歱字從止從童,今經典通作踵。”古文字中多從童聲,重,童音同,金文中“鐘”便或從重聲,或同時從重從童兩個聲符。形聲字。本義是腳後跟。後來寫作“踵”。《釋名·釋形體》:“足後曰跟,又謂之踵。”《玉篇·止部》:“歱,今作踵。”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腳後跟)

清代賙濟《晉略·國傳四·燕慕容氏》:“石虎殘暴,死未暝目,子孫乖爭,民困塗炭,延頸企歱,以待振拔。”百姓們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後跟等待救助。

本義之外,歱也同時用踵的字義,指追隨,跟著走。《廣雅·釋詁三》:“歱,跡也。”王念孫《廣雅疏證》:“歱者,《說文》:‘踵,追也。’徐鍇傳雲:‘猶言繼踵也。’《左傳·昭二十四年》雲:‘吳踵楚’踵與歱同。“

歱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15課,講《說文解字》“止”部的五個漢字,其中重點漢字是第5字“歬(前)”字,所以,標題中將“前”字作為重點,其餘四字基本屬生僻字,無興趣內容可自行忽略,直接跳過前4字去讀第5字“歬”即可。今天五個字的詳情如下:

1、歱。讀zhǒ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歱,跟也。從止,重聲。”吳大澂的《古籀補》:“古歱字從止從童,今經典通作踵。”古文字中多從童聲,重,童音同,金文中“鐘”便或從重聲,或同時從重從童兩個聲符。形聲字。本義是腳後跟。後來寫作“踵”。《釋名·釋形體》:“足後曰跟,又謂之踵。”《玉篇·止部》:“歱,今作踵。”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腳後跟)

清代賙濟《晉略·國傳四·燕慕容氏》:“石虎殘暴,死未暝目,子孫乖爭,民困塗炭,延頸企歱,以待振拔。”百姓們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後跟等待救助。

本義之外,歱也同時用踵的字義,指追隨,跟著走。《廣雅·釋詁三》:“歱,跡也。”王念孫《廣雅疏證》:“歱者,《說文》:‘踵,追也。’徐鍇傳雲:‘猶言繼踵也。’《左傳·昭二十四年》雲:‘吳踵楚’踵與歱同。“

歱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歱字的小篆寫法)

2、<上尚下止>(這個字GBK字庫沒有,字形結構是<上尚+下止>)。讀作chē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也。從止,尚聲。”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大鄭曰:堂讀如掌距之牚(chēng,同“撐”)。牚距即<上尚下止>歫之變體。”形聲字。本義是支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俗字<上尚下止>作撐。”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漢書·匈奴傳》‘(陳)遵與相<上尚下止>距’注:‘謂支柱也。’”《周禮·考工記·弓人》:“維角<上尚下止>之。”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15課,講《說文解字》“止”部的五個漢字,其中重點漢字是第5字“歬(前)”字,所以,標題中將“前”字作為重點,其餘四字基本屬生僻字,無興趣內容可自行忽略,直接跳過前4字去讀第5字“歬”即可。今天五個字的詳情如下:

1、歱。讀zhǒ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歱,跟也。從止,重聲。”吳大澂的《古籀補》:“古歱字從止從童,今經典通作踵。”古文字中多從童聲,重,童音同,金文中“鐘”便或從重聲,或同時從重從童兩個聲符。形聲字。本義是腳後跟。後來寫作“踵”。《釋名·釋形體》:“足後曰跟,又謂之踵。”《玉篇·止部》:“歱,今作踵。”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腳後跟)

清代賙濟《晉略·國傳四·燕慕容氏》:“石虎殘暴,死未暝目,子孫乖爭,民困塗炭,延頸企歱,以待振拔。”百姓們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後跟等待救助。

本義之外,歱也同時用踵的字義,指追隨,跟著走。《廣雅·釋詁三》:“歱,跡也。”王念孫《廣雅疏證》:“歱者,《說文》:‘踵,追也。’徐鍇傳雲:‘猶言繼踵也。’《左傳·昭二十四年》雲:‘吳踵楚’踵與歱同。“

歱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歱字的小篆寫法)

2、<上尚下止>(這個字GBK字庫沒有,字形結構是<上尚+下止>)。讀作chē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也。從止,尚聲。”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大鄭曰:堂讀如掌距之牚(chēng,同“撐”)。牚距即<上尚下止>歫之變體。”形聲字。本義是支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俗字<上尚下止>作撐。”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漢書·匈奴傳》‘(陳)遵與相<上尚下止>距’注:‘謂支柱也。’”《周禮·考工記·弓人》:“維角<上尚下止>之。”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

3、歭。讀音有兩個:

(一)chí。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歭,䠧也。從止,寺聲。”王筠的《說文釋例》:“歭下當雲:歭䠧不前也。”邵瑛《群經正字》:“今經典作踟躕……正字當作歭䠧。”形聲字。組成詞組歭䠧。同“踟躕”,本義是徘徊不前的樣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䠧為雙聲字,此以䠧歭者,雙聲互訓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歭䠧雙聲連語也,不前也。亦作踟躕。“比如三國曹丕《代劉勳出妻王氏作二首》之二:“遠望未為遙,歭䠧不得共。”

(二)zhì。讀音出自《廣韻》。通“偫(zhì,積儲;儲備)”。儲備。《爾雅·釋詁下》:“歭,具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假借以歭為偫。”

歭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15課,講《說文解字》“止”部的五個漢字,其中重點漢字是第5字“歬(前)”字,所以,標題中將“前”字作為重點,其餘四字基本屬生僻字,無興趣內容可自行忽略,直接跳過前4字去讀第5字“歬”即可。今天五個字的詳情如下:

1、歱。讀zhǒ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歱,跟也。從止,重聲。”吳大澂的《古籀補》:“古歱字從止從童,今經典通作踵。”古文字中多從童聲,重,童音同,金文中“鐘”便或從重聲,或同時從重從童兩個聲符。形聲字。本義是腳後跟。後來寫作“踵”。《釋名·釋形體》:“足後曰跟,又謂之踵。”《玉篇·止部》:“歱,今作踵。”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腳後跟)

清代賙濟《晉略·國傳四·燕慕容氏》:“石虎殘暴,死未暝目,子孫乖爭,民困塗炭,延頸企歱,以待振拔。”百姓們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後跟等待救助。

本義之外,歱也同時用踵的字義,指追隨,跟著走。《廣雅·釋詁三》:“歱,跡也。”王念孫《廣雅疏證》:“歱者,《說文》:‘踵,追也。’徐鍇傳雲:‘猶言繼踵也。’《左傳·昭二十四年》雲:‘吳踵楚’踵與歱同。“

歱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歱字的小篆寫法)

2、<上尚下止>(這個字GBK字庫沒有,字形結構是<上尚+下止>)。讀作chē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也。從止,尚聲。”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大鄭曰:堂讀如掌距之牚(chēng,同“撐”)。牚距即<上尚下止>歫之變體。”形聲字。本義是支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俗字<上尚下止>作撐。”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漢書·匈奴傳》‘(陳)遵與相<上尚下止>距’注:‘謂支柱也。’”《周禮·考工記·弓人》:“維角<上尚下止>之。”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

3、歭。讀音有兩個:

(一)chí。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歭,䠧也。從止,寺聲。”王筠的《說文釋例》:“歭下當雲:歭䠧不前也。”邵瑛《群經正字》:“今經典作踟躕……正字當作歭䠧。”形聲字。組成詞組歭䠧。同“踟躕”,本義是徘徊不前的樣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䠧為雙聲字,此以䠧歭者,雙聲互訓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歭䠧雙聲連語也,不前也。亦作踟躕。“比如三國曹丕《代劉勳出妻王氏作二首》之二:“遠望未為遙,歭䠧不得共。”

(二)zhì。讀音出自《廣韻》。通“偫(zhì,積儲;儲備)”。儲備。《爾雅·釋詁下》:“歭,具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假借以歭為偫。”

歭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歭字的小篆寫法)

4、歫。讀jù。《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止也。從止,巨聲。一曰搶也。一曰超歫。”形聲字。本義是止。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許無拒字,歫即拒也。此與彼相抵為拒,相抵則止矣。”許慎的《說文解字》沒有收拒字,歫就是拒。我們看,此物與彼物相抵就是拒,而拒的效果,就是讓對方停止。

"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15課,講《說文解字》“止”部的五個漢字,其中重點漢字是第5字“歬(前)”字,所以,標題中將“前”字作為重點,其餘四字基本屬生僻字,無興趣內容可自行忽略,直接跳過前4字去讀第5字“歬”即可。今天五個字的詳情如下:

1、歱。讀zhǒ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歱,跟也。從止,重聲。”吳大澂的《古籀補》:“古歱字從止從童,今經典通作踵。”古文字中多從童聲,重,童音同,金文中“鐘”便或從重聲,或同時從重從童兩個聲符。形聲字。本義是腳後跟。後來寫作“踵”。《釋名·釋形體》:“足後曰跟,又謂之踵。”《玉篇·止部》:“歱,今作踵。”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腳後跟)

清代賙濟《晉略·國傳四·燕慕容氏》:“石虎殘暴,死未暝目,子孫乖爭,民困塗炭,延頸企歱,以待振拔。”百姓們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後跟等待救助。

本義之外,歱也同時用踵的字義,指追隨,跟著走。《廣雅·釋詁三》:“歱,跡也。”王念孫《廣雅疏證》:“歱者,《說文》:‘踵,追也。’徐鍇傳雲:‘猶言繼踵也。’《左傳·昭二十四年》雲:‘吳踵楚’踵與歱同。“

歱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歱字的小篆寫法)

2、<上尚下止>(這個字GBK字庫沒有,字形結構是<上尚+下止>)。讀作chē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也。從止,尚聲。”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大鄭曰:堂讀如掌距之牚(chēng,同“撐”)。牚距即<上尚下止>歫之變體。”形聲字。本義是支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俗字<上尚下止>作撐。”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漢書·匈奴傳》‘(陳)遵與相<上尚下止>距’注:‘謂支柱也。’”《周禮·考工記·弓人》:“維角<上尚下止>之。”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

3、歭。讀音有兩個:

(一)chí。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歭,䠧也。從止,寺聲。”王筠的《說文釋例》:“歭下當雲:歭䠧不前也。”邵瑛《群經正字》:“今經典作踟躕……正字當作歭䠧。”形聲字。組成詞組歭䠧。同“踟躕”,本義是徘徊不前的樣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䠧為雙聲字,此以䠧歭者,雙聲互訓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歭䠧雙聲連語也,不前也。亦作踟躕。“比如三國曹丕《代劉勳出妻王氏作二首》之二:“遠望未為遙,歭䠧不得共。”

(二)zhì。讀音出自《廣韻》。通“偫(zhì,積儲;儲備)”。儲備。《爾雅·釋詁下》:“歭,具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假借以歭為偫。”

歭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歭字的小篆寫法)

4、歫。讀jù。《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止也。從止,巨聲。一曰搶也。一曰超歫。”形聲字。本義是止。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許無拒字,歫即拒也。此與彼相抵為拒,相抵則止矣。”許慎的《說文解字》沒有收拒字,歫就是拒。我們看,此物與彼物相抵就是拒,而拒的效果,就是讓對方停止。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停止)

本義之外,顯然它又有抵拒;抗拒;乖違之義。《玉篇·止部》“歫,違也;戾也。”清代賙濟《晉略·熊遠傳》:“王敦之亂,沈充應敦吳興。(敦)加遠將軍,歫而不受。”在此意義上,歫、拒構成異體字關係。此義即許慎所說,“一曰搶也。”

"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15課,講《說文解字》“止”部的五個漢字,其中重點漢字是第5字“歬(前)”字,所以,標題中將“前”字作為重點,其餘四字基本屬生僻字,無興趣內容可自行忽略,直接跳過前4字去讀第5字“歬”即可。今天五個字的詳情如下:

1、歱。讀zhǒ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歱,跟也。從止,重聲。”吳大澂的《古籀補》:“古歱字從止從童,今經典通作踵。”古文字中多從童聲,重,童音同,金文中“鐘”便或從重聲,或同時從重從童兩個聲符。形聲字。本義是腳後跟。後來寫作“踵”。《釋名·釋形體》:“足後曰跟,又謂之踵。”《玉篇·止部》:“歱,今作踵。”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腳後跟)

清代賙濟《晉略·國傳四·燕慕容氏》:“石虎殘暴,死未暝目,子孫乖爭,民困塗炭,延頸企歱,以待振拔。”百姓們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後跟等待救助。

本義之外,歱也同時用踵的字義,指追隨,跟著走。《廣雅·釋詁三》:“歱,跡也。”王念孫《廣雅疏證》:“歱者,《說文》:‘踵,追也。’徐鍇傳雲:‘猶言繼踵也。’《左傳·昭二十四年》雲:‘吳踵楚’踵與歱同。“

歱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歱字的小篆寫法)

2、<上尚下止>(這個字GBK字庫沒有,字形結構是<上尚+下止>)。讀作chē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也。從止,尚聲。”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大鄭曰:堂讀如掌距之牚(chēng,同“撐”)。牚距即<上尚下止>歫之變體。”形聲字。本義是支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俗字<上尚下止>作撐。”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漢書·匈奴傳》‘(陳)遵與相<上尚下止>距’注:‘謂支柱也。’”《周禮·考工記·弓人》:“維角<上尚下止>之。”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

3、歭。讀音有兩個:

(一)chí。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歭,䠧也。從止,寺聲。”王筠的《說文釋例》:“歭下當雲:歭䠧不前也。”邵瑛《群經正字》:“今經典作踟躕……正字當作歭䠧。”形聲字。組成詞組歭䠧。同“踟躕”,本義是徘徊不前的樣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䠧為雙聲字,此以䠧歭者,雙聲互訓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歭䠧雙聲連語也,不前也。亦作踟躕。“比如三國曹丕《代劉勳出妻王氏作二首》之二:“遠望未為遙,歭䠧不得共。”

(二)zhì。讀音出自《廣韻》。通“偫(zhì,積儲;儲備)”。儲備。《爾雅·釋詁下》:“歭,具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假借以歭為偫。”

歭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歭字的小篆寫法)

4、歫。讀jù。《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止也。從止,巨聲。一曰搶也。一曰超歫。”形聲字。本義是止。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許無拒字,歫即拒也。此與彼相抵為拒,相抵則止矣。”許慎的《說文解字》沒有收拒字,歫就是拒。我們看,此物與彼物相抵就是拒,而拒的效果,就是讓對方停止。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停止)

本義之外,顯然它又有抵拒;抗拒;乖違之義。《玉篇·止部》“歫,違也;戾也。”清代賙濟《晉略·熊遠傳》:“王敦之亂,沈充應敦吳興。(敦)加遠將軍,歫而不受。”在此意義上,歫、拒構成異體字關係。此義即許慎所說,“一曰搶也。”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拒絕)

此外,歫又通“距”。《正字通·止部》:“歫,與距通。”有兩個意義:(1)至,到;距離。《玉篇·止部》:“岠,至也。”比如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屈露多國》:“依巖據嶺,石室相歫,或羅漢所居,或仙人所止。”(2)跳躍。就是許慎所說的“一曰超岠”。桂馥的《說文義證》:“《史記·王剪傳》‘投石超距’《索隱》:‘超距,猶跳躍也。’”

"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15課,講《說文解字》“止”部的五個漢字,其中重點漢字是第5字“歬(前)”字,所以,標題中將“前”字作為重點,其餘四字基本屬生僻字,無興趣內容可自行忽略,直接跳過前4字去讀第5字“歬”即可。今天五個字的詳情如下:

1、歱。讀zhǒ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歱,跟也。從止,重聲。”吳大澂的《古籀補》:“古歱字從止從童,今經典通作踵。”古文字中多從童聲,重,童音同,金文中“鐘”便或從重聲,或同時從重從童兩個聲符。形聲字。本義是腳後跟。後來寫作“踵”。《釋名·釋形體》:“足後曰跟,又謂之踵。”《玉篇·止部》:“歱,今作踵。”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腳後跟)

清代賙濟《晉略·國傳四·燕慕容氏》:“石虎殘暴,死未暝目,子孫乖爭,民困塗炭,延頸企歱,以待振拔。”百姓們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後跟等待救助。

本義之外,歱也同時用踵的字義,指追隨,跟著走。《廣雅·釋詁三》:“歱,跡也。”王念孫《廣雅疏證》:“歱者,《說文》:‘踵,追也。’徐鍇傳雲:‘猶言繼踵也。’《左傳·昭二十四年》雲:‘吳踵楚’踵與歱同。“

歱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歱字的小篆寫法)

2、<上尚下止>(這個字GBK字庫沒有,字形結構是<上尚+下止>)。讀作chē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也。從止,尚聲。”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大鄭曰:堂讀如掌距之牚(chēng,同“撐”)。牚距即<上尚下止>歫之變體。”形聲字。本義是支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俗字<上尚下止>作撐。”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漢書·匈奴傳》‘(陳)遵與相<上尚下止>距’注:‘謂支柱也。’”《周禮·考工記·弓人》:“維角<上尚下止>之。”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

3、歭。讀音有兩個:

(一)chí。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歭,䠧也。從止,寺聲。”王筠的《說文釋例》:“歭下當雲:歭䠧不前也。”邵瑛《群經正字》:“今經典作踟躕……正字當作歭䠧。”形聲字。組成詞組歭䠧。同“踟躕”,本義是徘徊不前的樣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䠧為雙聲字,此以䠧歭者,雙聲互訓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歭䠧雙聲連語也,不前也。亦作踟躕。“比如三國曹丕《代劉勳出妻王氏作二首》之二:“遠望未為遙,歭䠧不得共。”

(二)zhì。讀音出自《廣韻》。通“偫(zhì,積儲;儲備)”。儲備。《爾雅·釋詁下》:“歭,具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假借以歭為偫。”

歭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歭字的小篆寫法)

4、歫。讀jù。《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止也。從止,巨聲。一曰搶也。一曰超歫。”形聲字。本義是止。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許無拒字,歫即拒也。此與彼相抵為拒,相抵則止矣。”許慎的《說文解字》沒有收拒字,歫就是拒。我們看,此物與彼物相抵就是拒,而拒的效果,就是讓對方停止。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停止)

本義之外,顯然它又有抵拒;抗拒;乖違之義。《玉篇·止部》“歫,違也;戾也。”清代賙濟《晉略·熊遠傳》:“王敦之亂,沈充應敦吳興。(敦)加遠將軍,歫而不受。”在此意義上,歫、拒構成異體字關係。此義即許慎所說,“一曰搶也。”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拒絕)

此外,歫又通“距”。《正字通·止部》:“歫,與距通。”有兩個意義:(1)至,到;距離。《玉篇·止部》:“岠,至也。”比如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屈露多國》:“依巖據嶺,石室相歫,或羅漢所居,或仙人所止。”(2)跳躍。就是許慎所說的“一曰超岠”。桂馥的《說文義證》:“《史記·王剪傳》‘投石超距’《索隱》:‘超距,猶跳躍也。’”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跳躍)

岠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15課,講《說文解字》“止”部的五個漢字,其中重點漢字是第5字“歬(前)”字,所以,標題中將“前”字作為重點,其餘四字基本屬生僻字,無興趣內容可自行忽略,直接跳過前4字去讀第5字“歬”即可。今天五個字的詳情如下:

1、歱。讀zhǒ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歱,跟也。從止,重聲。”吳大澂的《古籀補》:“古歱字從止從童,今經典通作踵。”古文字中多從童聲,重,童音同,金文中“鐘”便或從重聲,或同時從重從童兩個聲符。形聲字。本義是腳後跟。後來寫作“踵”。《釋名·釋形體》:“足後曰跟,又謂之踵。”《玉篇·止部》:“歱,今作踵。”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腳後跟)

清代賙濟《晉略·國傳四·燕慕容氏》:“石虎殘暴,死未暝目,子孫乖爭,民困塗炭,延頸企歱,以待振拔。”百姓們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後跟等待救助。

本義之外,歱也同時用踵的字義,指追隨,跟著走。《廣雅·釋詁三》:“歱,跡也。”王念孫《廣雅疏證》:“歱者,《說文》:‘踵,追也。’徐鍇傳雲:‘猶言繼踵也。’《左傳·昭二十四年》雲:‘吳踵楚’踵與歱同。“

歱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歱字的小篆寫法)

2、<上尚下止>(這個字GBK字庫沒有,字形結構是<上尚+下止>)。讀作chē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也。從止,尚聲。”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大鄭曰:堂讀如掌距之牚(chēng,同“撐”)。牚距即<上尚下止>歫之變體。”形聲字。本義是支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俗字<上尚下止>作撐。”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漢書·匈奴傳》‘(陳)遵與相<上尚下止>距’注:‘謂支柱也。’”《周禮·考工記·弓人》:“維角<上尚下止>之。”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

3、歭。讀音有兩個:

(一)chí。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歭,䠧也。從止,寺聲。”王筠的《說文釋例》:“歭下當雲:歭䠧不前也。”邵瑛《群經正字》:“今經典作踟躕……正字當作歭䠧。”形聲字。組成詞組歭䠧。同“踟躕”,本義是徘徊不前的樣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䠧為雙聲字,此以䠧歭者,雙聲互訓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歭䠧雙聲連語也,不前也。亦作踟躕。“比如三國曹丕《代劉勳出妻王氏作二首》之二:“遠望未為遙,歭䠧不得共。”

(二)zhì。讀音出自《廣韻》。通“偫(zhì,積儲;儲備)”。儲備。《爾雅·釋詁下》:“歭,具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假借以歭為偫。”

歭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歭字的小篆寫法)

4、歫。讀jù。《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止也。從止,巨聲。一曰搶也。一曰超歫。”形聲字。本義是止。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許無拒字,歫即拒也。此與彼相抵為拒,相抵則止矣。”許慎的《說文解字》沒有收拒字,歫就是拒。我們看,此物與彼物相抵就是拒,而拒的效果,就是讓對方停止。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停止)

本義之外,顯然它又有抵拒;抗拒;乖違之義。《玉篇·止部》“歫,違也;戾也。”清代賙濟《晉略·熊遠傳》:“王敦之亂,沈充應敦吳興。(敦)加遠將軍,歫而不受。”在此意義上,歫、拒構成異體字關係。此義即許慎所說,“一曰搶也。”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拒絕)

此外,歫又通“距”。《正字通·止部》:“歫,與距通。”有兩個意義:(1)至,到;距離。《玉篇·止部》:“岠,至也。”比如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屈露多國》:“依巖據嶺,石室相歫,或羅漢所居,或仙人所止。”(2)跳躍。就是許慎所說的“一曰超岠”。桂馥的《說文義證》:“《史記·王剪傳》‘投石超距’《索隱》:‘超距,猶跳躍也。’”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跳躍)

岠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岠字的小篆寫法)

5、歬。讀qián。即“前”。《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前,不行而進謂之歬。從止在舟上。”會意字。從止,從舟,止,就是足,像人足在舟上,會前進之義。我們想,人在舟上,自然是不用行走就會前進的。既是會意字,就要看看字形了,“歬”字的字形發展如圖:

"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15課,講《說文解字》“止”部的五個漢字,其中重點漢字是第5字“歬(前)”字,所以,標題中將“前”字作為重點,其餘四字基本屬生僻字,無興趣內容可自行忽略,直接跳過前4字去讀第5字“歬”即可。今天五個字的詳情如下:

1、歱。讀zhǒ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歱,跟也。從止,重聲。”吳大澂的《古籀補》:“古歱字從止從童,今經典通作踵。”古文字中多從童聲,重,童音同,金文中“鐘”便或從重聲,或同時從重從童兩個聲符。形聲字。本義是腳後跟。後來寫作“踵”。《釋名·釋形體》:“足後曰跟,又謂之踵。”《玉篇·止部》:“歱,今作踵。”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腳後跟)

清代賙濟《晉略·國傳四·燕慕容氏》:“石虎殘暴,死未暝目,子孫乖爭,民困塗炭,延頸企歱,以待振拔。”百姓們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後跟等待救助。

本義之外,歱也同時用踵的字義,指追隨,跟著走。《廣雅·釋詁三》:“歱,跡也。”王念孫《廣雅疏證》:“歱者,《說文》:‘踵,追也。’徐鍇傳雲:‘猶言繼踵也。’《左傳·昭二十四年》雲:‘吳踵楚’踵與歱同。“

歱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歱字的小篆寫法)

2、<上尚下止>(這個字GBK字庫沒有,字形結構是<上尚+下止>)。讀作chē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也。從止,尚聲。”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大鄭曰:堂讀如掌距之牚(chēng,同“撐”)。牚距即<上尚下止>歫之變體。”形聲字。本義是支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俗字<上尚下止>作撐。”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漢書·匈奴傳》‘(陳)遵與相<上尚下止>距’注:‘謂支柱也。’”《周禮·考工記·弓人》:“維角<上尚下止>之。”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

3、歭。讀音有兩個:

(一)chí。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歭,䠧也。從止,寺聲。”王筠的《說文釋例》:“歭下當雲:歭䠧不前也。”邵瑛《群經正字》:“今經典作踟躕……正字當作歭䠧。”形聲字。組成詞組歭䠧。同“踟躕”,本義是徘徊不前的樣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䠧為雙聲字,此以䠧歭者,雙聲互訓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歭䠧雙聲連語也,不前也。亦作踟躕。“比如三國曹丕《代劉勳出妻王氏作二首》之二:“遠望未為遙,歭䠧不得共。”

(二)zhì。讀音出自《廣韻》。通“偫(zhì,積儲;儲備)”。儲備。《爾雅·釋詁下》:“歭,具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假借以歭為偫。”

歭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歭字的小篆寫法)

4、歫。讀jù。《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止也。從止,巨聲。一曰搶也。一曰超歫。”形聲字。本義是止。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許無拒字,歫即拒也。此與彼相抵為拒,相抵則止矣。”許慎的《說文解字》沒有收拒字,歫就是拒。我們看,此物與彼物相抵就是拒,而拒的效果,就是讓對方停止。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停止)

本義之外,顯然它又有抵拒;抗拒;乖違之義。《玉篇·止部》“歫,違也;戾也。”清代賙濟《晉略·熊遠傳》:“王敦之亂,沈充應敦吳興。(敦)加遠將軍,歫而不受。”在此意義上,歫、拒構成異體字關係。此義即許慎所說,“一曰搶也。”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拒絕)

此外,歫又通“距”。《正字通·止部》:“歫,與距通。”有兩個意義:(1)至,到;距離。《玉篇·止部》:“岠,至也。”比如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屈露多國》:“依巖據嶺,石室相歫,或羅漢所居,或仙人所止。”(2)跳躍。就是許慎所說的“一曰超岠”。桂馥的《說文義證》:“《史記·王剪傳》‘投石超距’《索隱》:‘超距,猶跳躍也。’”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跳躍)

岠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岠字的小篆寫法)

5、歬。讀qián。即“前”。《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前,不行而進謂之歬。從止在舟上。”會意字。從止,從舟,止,就是足,像人足在舟上,會前進之義。我們想,人在舟上,自然是不用行走就會前進的。既是會意字,就要看看字形了,“歬”字的字形發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歬字的字形發展)

甲骨文的“歬”本從凡(盤之初文),到西周時金文訛從舟,為小篆所本。典籍借“前”為“歬”。“前”本為齊斷義,字後作“剪”,從二刀屬繁化。引申指時間上的從前、以前和方位上的前面、前後之前。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後人以齊斷之前為歬後字,又以羽生之翦為前齊字。”通“剪”和“翦”時,讀jiǎn。

"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15課,講《說文解字》“止”部的五個漢字,其中重點漢字是第5字“歬(前)”字,所以,標題中將“前”字作為重點,其餘四字基本屬生僻字,無興趣內容可自行忽略,直接跳過前4字去讀第5字“歬”即可。今天五個字的詳情如下:

1、歱。讀zhǒ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歱,跟也。從止,重聲。”吳大澂的《古籀補》:“古歱字從止從童,今經典通作踵。”古文字中多從童聲,重,童音同,金文中“鐘”便或從重聲,或同時從重從童兩個聲符。形聲字。本義是腳後跟。後來寫作“踵”。《釋名·釋形體》:“足後曰跟,又謂之踵。”《玉篇·止部》:“歱,今作踵。”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腳後跟)

清代賙濟《晉略·國傳四·燕慕容氏》:“石虎殘暴,死未暝目,子孫乖爭,民困塗炭,延頸企歱,以待振拔。”百姓們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後跟等待救助。

本義之外,歱也同時用踵的字義,指追隨,跟著走。《廣雅·釋詁三》:“歱,跡也。”王念孫《廣雅疏證》:“歱者,《說文》:‘踵,追也。’徐鍇傳雲:‘猶言繼踵也。’《左傳·昭二十四年》雲:‘吳踵楚’踵與歱同。“

歱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歱字的小篆寫法)

2、<上尚下止>(這個字GBK字庫沒有,字形結構是<上尚+下止>)。讀作chē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也。從止,尚聲。”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大鄭曰:堂讀如掌距之牚(chēng,同“撐”)。牚距即<上尚下止>歫之變體。”形聲字。本義是支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俗字<上尚下止>作撐。”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漢書·匈奴傳》‘(陳)遵與相<上尚下止>距’注:‘謂支柱也。’”《周禮·考工記·弓人》:“維角<上尚下止>之。”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

3、歭。讀音有兩個:

(一)chí。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歭,䠧也。從止,寺聲。”王筠的《說文釋例》:“歭下當雲:歭䠧不前也。”邵瑛《群經正字》:“今經典作踟躕……正字當作歭䠧。”形聲字。組成詞組歭䠧。同“踟躕”,本義是徘徊不前的樣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䠧為雙聲字,此以䠧歭者,雙聲互訓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歭䠧雙聲連語也,不前也。亦作踟躕。“比如三國曹丕《代劉勳出妻王氏作二首》之二:“遠望未為遙,歭䠧不得共。”

(二)zhì。讀音出自《廣韻》。通“偫(zhì,積儲;儲備)”。儲備。《爾雅·釋詁下》:“歭,具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假借以歭為偫。”

歭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歭字的小篆寫法)

4、歫。讀jù。《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止也。從止,巨聲。一曰搶也。一曰超歫。”形聲字。本義是止。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許無拒字,歫即拒也。此與彼相抵為拒,相抵則止矣。”許慎的《說文解字》沒有收拒字,歫就是拒。我們看,此物與彼物相抵就是拒,而拒的效果,就是讓對方停止。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停止)

本義之外,顯然它又有抵拒;抗拒;乖違之義。《玉篇·止部》“歫,違也;戾也。”清代賙濟《晉略·熊遠傳》:“王敦之亂,沈充應敦吳興。(敦)加遠將軍,歫而不受。”在此意義上,歫、拒構成異體字關係。此義即許慎所說,“一曰搶也。”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拒絕)

此外,歫又通“距”。《正字通·止部》:“歫,與距通。”有兩個意義:(1)至,到;距離。《玉篇·止部》:“岠,至也。”比如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屈露多國》:“依巖據嶺,石室相歫,或羅漢所居,或仙人所止。”(2)跳躍。就是許慎所說的“一曰超岠”。桂馥的《說文義證》:“《史記·王剪傳》‘投石超距’《索隱》:‘超距,猶跳躍也。’”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跳躍)

岠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岠字的小篆寫法)

5、歬。讀qián。即“前”。《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前,不行而進謂之歬。從止在舟上。”會意字。從止,從舟,止,就是足,像人足在舟上,會前進之義。我們想,人在舟上,自然是不用行走就會前進的。既是會意字,就要看看字形了,“歬”字的字形發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歬字的字形發展)

甲骨文的“歬”本從凡(盤之初文),到西周時金文訛從舟,為小篆所本。典籍借“前”為“歬”。“前”本為齊斷義,字後作“剪”,從二刀屬繁化。引申指時間上的從前、以前和方位上的前面、前後之前。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後人以齊斷之前為歬後字,又以羽生之翦為前齊字。”通“剪”和“翦”時,讀jiǎn。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止在舟上)

《說文解字》沒有“前”字,歬即“前”字。前在現代漢語中一部分字典歸“八(丷)”部,一部分字典歸在“刂”部,與《說文》歸部不同,檢字時要注意。

歬的本義即“前進,往前走”。比如,勇往直前;畏縮不前。《廣雅·釋詁二》:“前,進也。:《吳子·治兵》:“前卻有節,左右應麾。”《史記·項羽本紀》:“斯羽如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其中的前,用的都是本義。

本義之外,前還有其他意義,比如:(1)引導。《易·繫辭上》:“是興神物,以前民用。”《儀禮·士虞禮》:“祝前屍出戶,踴如初。”鄭玄注:“前,道(導)也。”《莊子·徐無鬼》:“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張若、謵朋前馬,昆閽、滑稽後車。黃帝將要去茨山訪問大隗。張若和謵朋作馬前先行,昆閽和滑稽作馬後隨從。

"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15課,講《說文解字》“止”部的五個漢字,其中重點漢字是第5字“歬(前)”字,所以,標題中將“前”字作為重點,其餘四字基本屬生僻字,無興趣內容可自行忽略,直接跳過前4字去讀第5字“歬”即可。今天五個字的詳情如下:

1、歱。讀zhǒ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歱,跟也。從止,重聲。”吳大澂的《古籀補》:“古歱字從止從童,今經典通作踵。”古文字中多從童聲,重,童音同,金文中“鐘”便或從重聲,或同時從重從童兩個聲符。形聲字。本義是腳後跟。後來寫作“踵”。《釋名·釋形體》:“足後曰跟,又謂之踵。”《玉篇·止部》:“歱,今作踵。”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腳後跟)

清代賙濟《晉略·國傳四·燕慕容氏》:“石虎殘暴,死未暝目,子孫乖爭,民困塗炭,延頸企歱,以待振拔。”百姓們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後跟等待救助。

本義之外,歱也同時用踵的字義,指追隨,跟著走。《廣雅·釋詁三》:“歱,跡也。”王念孫《廣雅疏證》:“歱者,《說文》:‘踵,追也。’徐鍇傳雲:‘猶言繼踵也。’《左傳·昭二十四年》雲:‘吳踵楚’踵與歱同。“

歱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歱字的小篆寫法)

2、<上尚下止>(這個字GBK字庫沒有,字形結構是<上尚+下止>)。讀作chē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也。從止,尚聲。”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大鄭曰:堂讀如掌距之牚(chēng,同“撐”)。牚距即<上尚下止>歫之變體。”形聲字。本義是支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俗字<上尚下止>作撐。”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漢書·匈奴傳》‘(陳)遵與相<上尚下止>距’注:‘謂支柱也。’”《周禮·考工記·弓人》:“維角<上尚下止>之。”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

3、歭。讀音有兩個:

(一)chí。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歭,䠧也。從止,寺聲。”王筠的《說文釋例》:“歭下當雲:歭䠧不前也。”邵瑛《群經正字》:“今經典作踟躕……正字當作歭䠧。”形聲字。組成詞組歭䠧。同“踟躕”,本義是徘徊不前的樣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䠧為雙聲字,此以䠧歭者,雙聲互訓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歭䠧雙聲連語也,不前也。亦作踟躕。“比如三國曹丕《代劉勳出妻王氏作二首》之二:“遠望未為遙,歭䠧不得共。”

(二)zhì。讀音出自《廣韻》。通“偫(zhì,積儲;儲備)”。儲備。《爾雅·釋詁下》:“歭,具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假借以歭為偫。”

歭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歭字的小篆寫法)

4、歫。讀jù。《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止也。從止,巨聲。一曰搶也。一曰超歫。”形聲字。本義是止。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許無拒字,歫即拒也。此與彼相抵為拒,相抵則止矣。”許慎的《說文解字》沒有收拒字,歫就是拒。我們看,此物與彼物相抵就是拒,而拒的效果,就是讓對方停止。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停止)

本義之外,顯然它又有抵拒;抗拒;乖違之義。《玉篇·止部》“歫,違也;戾也。”清代賙濟《晉略·熊遠傳》:“王敦之亂,沈充應敦吳興。(敦)加遠將軍,歫而不受。”在此意義上,歫、拒構成異體字關係。此義即許慎所說,“一曰搶也。”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拒絕)

此外,歫又通“距”。《正字通·止部》:“歫,與距通。”有兩個意義:(1)至,到;距離。《玉篇·止部》:“岠,至也。”比如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屈露多國》:“依巖據嶺,石室相歫,或羅漢所居,或仙人所止。”(2)跳躍。就是許慎所說的“一曰超岠”。桂馥的《說文義證》:“《史記·王剪傳》‘投石超距’《索隱》:‘超距,猶跳躍也。’”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跳躍)

岠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岠字的小篆寫法)

5、歬。讀qián。即“前”。《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前,不行而進謂之歬。從止在舟上。”會意字。從止,從舟,止,就是足,像人足在舟上,會前進之義。我們想,人在舟上,自然是不用行走就會前進的。既是會意字,就要看看字形了,“歬”字的字形發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歬字的字形發展)

甲骨文的“歬”本從凡(盤之初文),到西周時金文訛從舟,為小篆所本。典籍借“前”為“歬”。“前”本為齊斷義,字後作“剪”,從二刀屬繁化。引申指時間上的從前、以前和方位上的前面、前後之前。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後人以齊斷之前為歬後字,又以羽生之翦為前齊字。”通“剪”和“翦”時,讀jiǎn。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止在舟上)

《說文解字》沒有“前”字,歬即“前”字。前在現代漢語中一部分字典歸“八(丷)”部,一部分字典歸在“刂”部,與《說文》歸部不同,檢字時要注意。

歬的本義即“前進,往前走”。比如,勇往直前;畏縮不前。《廣雅·釋詁二》:“前,進也。:《吳子·治兵》:“前卻有節,左右應麾。”《史記·項羽本紀》:“斯羽如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其中的前,用的都是本義。

本義之外,前還有其他意義,比如:(1)引導。《易·繫辭上》:“是興神物,以前民用。”《儀禮·士虞禮》:“祝前屍出戶,踴如初。”鄭玄注:“前,道(導)也。”《莊子·徐無鬼》:“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張若、謵朋前馬,昆閽、滑稽後車。黃帝將要去茨山訪問大隗。張若和謵朋作馬前先行,昆閽和滑稽作馬後隨從。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帝王出行,前後有侍)

(2)表示方位,與“後”相對。如:前門,房前屋後。《論語·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李白《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都指表示方位的前後。

"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15課,講《說文解字》“止”部的五個漢字,其中重點漢字是第5字“歬(前)”字,所以,標題中將“前”字作為重點,其餘四字基本屬生僻字,無興趣內容可自行忽略,直接跳過前4字去讀第5字“歬”即可。今天五個字的詳情如下:

1、歱。讀zhǒ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歱,跟也。從止,重聲。”吳大澂的《古籀補》:“古歱字從止從童,今經典通作踵。”古文字中多從童聲,重,童音同,金文中“鐘”便或從重聲,或同時從重從童兩個聲符。形聲字。本義是腳後跟。後來寫作“踵”。《釋名·釋形體》:“足後曰跟,又謂之踵。”《玉篇·止部》:“歱,今作踵。”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腳後跟)

清代賙濟《晉略·國傳四·燕慕容氏》:“石虎殘暴,死未暝目,子孫乖爭,民困塗炭,延頸企歱,以待振拔。”百姓們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後跟等待救助。

本義之外,歱也同時用踵的字義,指追隨,跟著走。《廣雅·釋詁三》:“歱,跡也。”王念孫《廣雅疏證》:“歱者,《說文》:‘踵,追也。’徐鍇傳雲:‘猶言繼踵也。’《左傳·昭二十四年》雲:‘吳踵楚’踵與歱同。“

歱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歱字的小篆寫法)

2、<上尚下止>(這個字GBK字庫沒有,字形結構是<上尚+下止>)。讀作chē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也。從止,尚聲。”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大鄭曰:堂讀如掌距之牚(chēng,同“撐”)。牚距即<上尚下止>歫之變體。”形聲字。本義是支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俗字<上尚下止>作撐。”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漢書·匈奴傳》‘(陳)遵與相<上尚下止>距’注:‘謂支柱也。’”《周禮·考工記·弓人》:“維角<上尚下止>之。”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

3、歭。讀音有兩個:

(一)chí。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歭,䠧也。從止,寺聲。”王筠的《說文釋例》:“歭下當雲:歭䠧不前也。”邵瑛《群經正字》:“今經典作踟躕……正字當作歭䠧。”形聲字。組成詞組歭䠧。同“踟躕”,本義是徘徊不前的樣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䠧為雙聲字,此以䠧歭者,雙聲互訓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歭䠧雙聲連語也,不前也。亦作踟躕。“比如三國曹丕《代劉勳出妻王氏作二首》之二:“遠望未為遙,歭䠧不得共。”

(二)zhì。讀音出自《廣韻》。通“偫(zhì,積儲;儲備)”。儲備。《爾雅·釋詁下》:“歭,具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假借以歭為偫。”

歭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歭字的小篆寫法)

4、歫。讀jù。《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止也。從止,巨聲。一曰搶也。一曰超歫。”形聲字。本義是止。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許無拒字,歫即拒也。此與彼相抵為拒,相抵則止矣。”許慎的《說文解字》沒有收拒字,歫就是拒。我們看,此物與彼物相抵就是拒,而拒的效果,就是讓對方停止。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停止)

本義之外,顯然它又有抵拒;抗拒;乖違之義。《玉篇·止部》“歫,違也;戾也。”清代賙濟《晉略·熊遠傳》:“王敦之亂,沈充應敦吳興。(敦)加遠將軍,歫而不受。”在此意義上,歫、拒構成異體字關係。此義即許慎所說,“一曰搶也。”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拒絕)

此外,歫又通“距”。《正字通·止部》:“歫,與距通。”有兩個意義:(1)至,到;距離。《玉篇·止部》:“岠,至也。”比如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屈露多國》:“依巖據嶺,石室相歫,或羅漢所居,或仙人所止。”(2)跳躍。就是許慎所說的“一曰超岠”。桂馥的《說文義證》:“《史記·王剪傳》‘投石超距’《索隱》:‘超距,猶跳躍也。’”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跳躍)

岠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岠字的小篆寫法)

5、歬。讀qián。即“前”。《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前,不行而進謂之歬。從止在舟上。”會意字。從止,從舟,止,就是足,像人足在舟上,會前進之義。我們想,人在舟上,自然是不用行走就會前進的。既是會意字,就要看看字形了,“歬”字的字形發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歬字的字形發展)

甲骨文的“歬”本從凡(盤之初文),到西周時金文訛從舟,為小篆所本。典籍借“前”為“歬”。“前”本為齊斷義,字後作“剪”,從二刀屬繁化。引申指時間上的從前、以前和方位上的前面、前後之前。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後人以齊斷之前為歬後字,又以羽生之翦為前齊字。”通“剪”和“翦”時,讀jiǎn。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止在舟上)

《說文解字》沒有“前”字,歬即“前”字。前在現代漢語中一部分字典歸“八(丷)”部,一部分字典歸在“刂”部,與《說文》歸部不同,檢字時要注意。

歬的本義即“前進,往前走”。比如,勇往直前;畏縮不前。《廣雅·釋詁二》:“前,進也。:《吳子·治兵》:“前卻有節,左右應麾。”《史記·項羽本紀》:“斯羽如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其中的前,用的都是本義。

本義之外,前還有其他意義,比如:(1)引導。《易·繫辭上》:“是興神物,以前民用。”《儀禮·士虞禮》:“祝前屍出戶,踴如初。”鄭玄注:“前,道(導)也。”《莊子·徐無鬼》:“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張若、謵朋前馬,昆閽、滑稽後車。黃帝將要去茨山訪問大隗。張若和謵朋作馬前先行,昆閽和滑稽作馬後隨從。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帝王出行,前後有侍)

(2)表示方位,與“後”相對。如:前門,房前屋後。《論語·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李白《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都指表示方位的前後。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望廬山瀑布)

(3)表示切近,面前;跟前。《孟子·梁惠王上》:“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還是為了身邊伺候的人不夠使喚呢?

(4)表時間,與“後”相對,指過去的或較早的。如:前天;從前;前功盡棄。比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知來者。”

"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15課,講《說文解字》“止”部的五個漢字,其中重點漢字是第5字“歬(前)”字,所以,標題中將“前”字作為重點,其餘四字基本屬生僻字,無興趣內容可自行忽略,直接跳過前4字去讀第5字“歬”即可。今天五個字的詳情如下:

1、歱。讀zhǒ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歱,跟也。從止,重聲。”吳大澂的《古籀補》:“古歱字從止從童,今經典通作踵。”古文字中多從童聲,重,童音同,金文中“鐘”便或從重聲,或同時從重從童兩個聲符。形聲字。本義是腳後跟。後來寫作“踵”。《釋名·釋形體》:“足後曰跟,又謂之踵。”《玉篇·止部》:“歱,今作踵。”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腳後跟)

清代賙濟《晉略·國傳四·燕慕容氏》:“石虎殘暴,死未暝目,子孫乖爭,民困塗炭,延頸企歱,以待振拔。”百姓們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後跟等待救助。

本義之外,歱也同時用踵的字義,指追隨,跟著走。《廣雅·釋詁三》:“歱,跡也。”王念孫《廣雅疏證》:“歱者,《說文》:‘踵,追也。’徐鍇傳雲:‘猶言繼踵也。’《左傳·昭二十四年》雲:‘吳踵楚’踵與歱同。“

歱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歱字的小篆寫法)

2、<上尚下止>(這個字GBK字庫沒有,字形結構是<上尚+下止>)。讀作chē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也。從止,尚聲。”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大鄭曰:堂讀如掌距之牚(chēng,同“撐”)。牚距即<上尚下止>歫之變體。”形聲字。本義是支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俗字<上尚下止>作撐。”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漢書·匈奴傳》‘(陳)遵與相<上尚下止>距’注:‘謂支柱也。’”《周禮·考工記·弓人》:“維角<上尚下止>之。”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

3、歭。讀音有兩個:

(一)chí。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歭,䠧也。從止,寺聲。”王筠的《說文釋例》:“歭下當雲:歭䠧不前也。”邵瑛《群經正字》:“今經典作踟躕……正字當作歭䠧。”形聲字。組成詞組歭䠧。同“踟躕”,本義是徘徊不前的樣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䠧為雙聲字,此以䠧歭者,雙聲互訓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歭䠧雙聲連語也,不前也。亦作踟躕。“比如三國曹丕《代劉勳出妻王氏作二首》之二:“遠望未為遙,歭䠧不得共。”

(二)zhì。讀音出自《廣韻》。通“偫(zhì,積儲;儲備)”。儲備。《爾雅·釋詁下》:“歭,具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假借以歭為偫。”

歭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歭字的小篆寫法)

4、歫。讀jù。《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止也。從止,巨聲。一曰搶也。一曰超歫。”形聲字。本義是止。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許無拒字,歫即拒也。此與彼相抵為拒,相抵則止矣。”許慎的《說文解字》沒有收拒字,歫就是拒。我們看,此物與彼物相抵就是拒,而拒的效果,就是讓對方停止。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停止)

本義之外,顯然它又有抵拒;抗拒;乖違之義。《玉篇·止部》“歫,違也;戾也。”清代賙濟《晉略·熊遠傳》:“王敦之亂,沈充應敦吳興。(敦)加遠將軍,歫而不受。”在此意義上,歫、拒構成異體字關係。此義即許慎所說,“一曰搶也。”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拒絕)

此外,歫又通“距”。《正字通·止部》:“歫,與距通。”有兩個意義:(1)至,到;距離。《玉篇·止部》:“岠,至也。”比如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屈露多國》:“依巖據嶺,石室相歫,或羅漢所居,或仙人所止。”(2)跳躍。就是許慎所說的“一曰超岠”。桂馥的《說文義證》:“《史記·王剪傳》‘投石超距’《索隱》:‘超距,猶跳躍也。’”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跳躍)

岠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岠字的小篆寫法)

5、歬。讀qián。即“前”。《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前,不行而進謂之歬。從止在舟上。”會意字。從止,從舟,止,就是足,像人足在舟上,會前進之義。我們想,人在舟上,自然是不用行走就會前進的。既是會意字,就要看看字形了,“歬”字的字形發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歬字的字形發展)

甲骨文的“歬”本從凡(盤之初文),到西周時金文訛從舟,為小篆所本。典籍借“前”為“歬”。“前”本為齊斷義,字後作“剪”,從二刀屬繁化。引申指時間上的從前、以前和方位上的前面、前後之前。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後人以齊斷之前為歬後字,又以羽生之翦為前齊字。”通“剪”和“翦”時,讀jiǎn。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止在舟上)

《說文解字》沒有“前”字,歬即“前”字。前在現代漢語中一部分字典歸“八(丷)”部,一部分字典歸在“刂”部,與《說文》歸部不同,檢字時要注意。

歬的本義即“前進,往前走”。比如,勇往直前;畏縮不前。《廣雅·釋詁二》:“前,進也。:《吳子·治兵》:“前卻有節,左右應麾。”《史記·項羽本紀》:“斯羽如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其中的前,用的都是本義。

本義之外,前還有其他意義,比如:(1)引導。《易·繫辭上》:“是興神物,以前民用。”《儀禮·士虞禮》:“祝前屍出戶,踴如初。”鄭玄注:“前,道(導)也。”《莊子·徐無鬼》:“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張若、謵朋前馬,昆閽、滑稽後車。黃帝將要去茨山訪問大隗。張若和謵朋作馬前先行,昆閽和滑稽作馬後隨從。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帝王出行,前後有侍)

(2)表示方位,與“後”相對。如:前門,房前屋後。《論語·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李白《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都指表示方位的前後。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望廬山瀑布)

(3)表示切近,面前;跟前。《孟子·梁惠王上》:“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還是為了身邊伺候的人不夠使喚呢?

(4)表時間,與“後”相對,指過去的或較早的。如:前天;從前;前功盡棄。比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知來者。”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陳子昂棄琴)

(5)先,在……之先;預先。《正字通·刀部》:“前,先也。”《禮記·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大意是:凡事有預謀就會成功,沒有預謀就會失敗。說話事先想好就不會語塞,做事事先想好就不會感到困難。行動之前事先想好就不會內心不安,法則事先想好就不會陷入絕境。

(6)未來的。比如:“前景;向前看。比如《宋書·雷次宗傳》:“犬馬之齒,已踰知命;崦嵫將迫,前途幾何?”

此外,前還是姓氏。《萬姓統譜》有載。

“歬”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15課,講《說文解字》“止”部的五個漢字,其中重點漢字是第5字“歬(前)”字,所以,標題中將“前”字作為重點,其餘四字基本屬生僻字,無興趣內容可自行忽略,直接跳過前4字去讀第5字“歬”即可。今天五個字的詳情如下:

1、歱。讀zhǒ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歱,跟也。從止,重聲。”吳大澂的《古籀補》:“古歱字從止從童,今經典通作踵。”古文字中多從童聲,重,童音同,金文中“鐘”便或從重聲,或同時從重從童兩個聲符。形聲字。本義是腳後跟。後來寫作“踵”。《釋名·釋形體》:“足後曰跟,又謂之踵。”《玉篇·止部》:“歱,今作踵。”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腳後跟)

清代賙濟《晉略·國傳四·燕慕容氏》:“石虎殘暴,死未暝目,子孫乖爭,民困塗炭,延頸企歱,以待振拔。”百姓們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後跟等待救助。

本義之外,歱也同時用踵的字義,指追隨,跟著走。《廣雅·釋詁三》:“歱,跡也。”王念孫《廣雅疏證》:“歱者,《說文》:‘踵,追也。’徐鍇傳雲:‘猶言繼踵也。’《左傳·昭二十四年》雲:‘吳踵楚’踵與歱同。“

歱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歱字的小篆寫法)

2、<上尚下止>(這個字GBK字庫沒有,字形結構是<上尚+下止>)。讀作chē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也。從止,尚聲。”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大鄭曰:堂讀如掌距之牚(chēng,同“撐”)。牚距即<上尚下止>歫之變體。”形聲字。本義是支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俗字<上尚下止>作撐。”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漢書·匈奴傳》‘(陳)遵與相<上尚下止>距’注:‘謂支柱也。’”《周禮·考工記·弓人》:“維角<上尚下止>之。”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上尚下止>字的小篆寫法)

3、歭。讀音有兩個:

(一)chí。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歭,䠧也。從止,寺聲。”王筠的《說文釋例》:“歭下當雲:歭䠧不前也。”邵瑛《群經正字》:“今經典作踟躕……正字當作歭䠧。”形聲字。組成詞組歭䠧。同“踟躕”,本義是徘徊不前的樣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䠧為雙聲字,此以䠧歭者,雙聲互訓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歭䠧雙聲連語也,不前也。亦作踟躕。“比如三國曹丕《代劉勳出妻王氏作二首》之二:“遠望未為遙,歭䠧不得共。”

(二)zhì。讀音出自《廣韻》。通“偫(zhì,積儲;儲備)”。儲備。《爾雅·釋詁下》:“歭,具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歭,假借以歭為偫。”

歭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歭字的小篆寫法)

4、歫。讀jù。《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歫,止也。從止,巨聲。一曰搶也。一曰超歫。”形聲字。本義是止。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許無拒字,歫即拒也。此與彼相抵為拒,相抵則止矣。”許慎的《說文解字》沒有收拒字,歫就是拒。我們看,此物與彼物相抵就是拒,而拒的效果,就是讓對方停止。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停止)

本義之外,顯然它又有抵拒;抗拒;乖違之義。《玉篇·止部》“歫,違也;戾也。”清代賙濟《晉略·熊遠傳》:“王敦之亂,沈充應敦吳興。(敦)加遠將軍,歫而不受。”在此意義上,歫、拒構成異體字關係。此義即許慎所說,“一曰搶也。”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拒絕)

此外,歫又通“距”。《正字通·止部》:“歫,與距通。”有兩個意義:(1)至,到;距離。《玉篇·止部》:“岠,至也。”比如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屈露多國》:“依巖據嶺,石室相歫,或羅漢所居,或仙人所止。”(2)跳躍。就是許慎所說的“一曰超岠”。桂馥的《說文義證》:“《史記·王剪傳》‘投石超距’《索隱》:‘超距,猶跳躍也。’”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跳躍)

岠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岠字的小篆寫法)

5、歬。讀qián。即“前”。《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前,不行而進謂之歬。從止在舟上。”會意字。從止,從舟,止,就是足,像人足在舟上,會前進之義。我們想,人在舟上,自然是不用行走就會前進的。既是會意字,就要看看字形了,“歬”字的字形發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歬字的字形發展)

甲骨文的“歬”本從凡(盤之初文),到西周時金文訛從舟,為小篆所本。典籍借“前”為“歬”。“前”本為齊斷義,字後作“剪”,從二刀屬繁化。引申指時間上的從前、以前和方位上的前面、前後之前。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後人以齊斷之前為歬後字,又以羽生之翦為前齊字。”通“剪”和“翦”時,讀jiǎn。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止在舟上)

《說文解字》沒有“前”字,歬即“前”字。前在現代漢語中一部分字典歸“八(丷)”部,一部分字典歸在“刂”部,與《說文》歸部不同,檢字時要注意。

歬的本義即“前進,往前走”。比如,勇往直前;畏縮不前。《廣雅·釋詁二》:“前,進也。:《吳子·治兵》:“前卻有節,左右應麾。”《史記·項羽本紀》:“斯羽如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其中的前,用的都是本義。

本義之外,前還有其他意義,比如:(1)引導。《易·繫辭上》:“是興神物,以前民用。”《儀禮·士虞禮》:“祝前屍出戶,踴如初。”鄭玄注:“前,道(導)也。”《莊子·徐無鬼》:“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張若、謵朋前馬,昆閽、滑稽後車。黃帝將要去茨山訪問大隗。張若和謵朋作馬前先行,昆閽和滑稽作馬後隨從。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帝王出行,前後有侍)

(2)表示方位,與“後”相對。如:前門,房前屋後。《論語·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李白《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都指表示方位的前後。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望廬山瀑布)

(3)表示切近,面前;跟前。《孟子·梁惠王上》:“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還是為了身邊伺候的人不夠使喚呢?

(4)表時間,與“後”相對,指過去的或較早的。如:前天;從前;前功盡棄。比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知來者。”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陳子昂棄琴)

(5)先,在……之先;預先。《正字通·刀部》:“前,先也。”《禮記·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大意是:凡事有預謀就會成功,沒有預謀就會失敗。說話事先想好就不會語塞,做事事先想好就不會感到困難。行動之前事先想好就不會內心不安,法則事先想好就不會陷入絕境。

(6)未來的。比如:“前景;向前看。比如《宋書·雷次宗傳》:“犬馬之齒,已踰知命;崦嵫將迫,前途幾何?”

此外,前還是姓氏。《萬姓統譜》有載。

“歬”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咬文嚼字:古人為什麼把“前”字寫作“止在舟上”?

(“歬”字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215,部分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