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豐十一年(1861年)冬,剛剛從熱河避暑山莊回到北京的兩宮皇太后,與在北京等候多時的恭親王奕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聯合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將咸豐皇帝任命的八大“贊襄政務大臣”趕下了臺,並斬決了為首的肅順,賜死了載垣、端華。因這場政變發生在北京,所以史稱“北京政變”,又因發生在農曆辛酉年,也叫“辛酉政變”。政變後,小皇帝載淳的年號由“祺祥”改為“同治”,所以人們還稱這次政變為“祺祥政變”。政變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尤其是其中的慈禧太后,開始由一個普通的後宮女人,變成了掌握中國前途和命運的最高統治者,前後達47年之久。這無論是對清代歷史,還是對中國歷史,都是一次影響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

"

咸豐十一年(1861年)冬,剛剛從熱河避暑山莊回到北京的兩宮皇太后,與在北京等候多時的恭親王奕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聯合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將咸豐皇帝任命的八大“贊襄政務大臣”趕下了臺,並斬決了為首的肅順,賜死了載垣、端華。因這場政變發生在北京,所以史稱“北京政變”,又因發生在農曆辛酉年,也叫“辛酉政變”。政變後,小皇帝載淳的年號由“祺祥”改為“同治”,所以人們還稱這次政變為“祺祥政變”。政變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尤其是其中的慈禧太后,開始由一個普通的後宮女人,變成了掌握中國前途和命運的最高統治者,前後達47年之久。這無論是對清代歷史,還是對中國歷史,都是一次影響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承德避暑山莊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逼近北京,京城震動。八月初七日,清軍與英法聯軍在通州八里橋展開了激戰。戰鬥異常慘烈,清軍精銳在八里橋幾乎全軍覆沒,北京門戶洞開。第二天,咸豐以北狩為名,攜帶皇后、懿貴妃等人,出圓明園後門,逃往避暑山莊。不久,英法聯軍佔據圓明園,並一把火燒掉了這座“萬園之園”。九月十一、十二日,奉命“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訢與英法代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之後英法聯軍退出北京。

"

咸豐十一年(1861年)冬,剛剛從熱河避暑山莊回到北京的兩宮皇太后,與在北京等候多時的恭親王奕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聯合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將咸豐皇帝任命的八大“贊襄政務大臣”趕下了臺,並斬決了為首的肅順,賜死了載垣、端華。因這場政變發生在北京,所以史稱“北京政變”,又因發生在農曆辛酉年,也叫“辛酉政變”。政變後,小皇帝載淳的年號由“祺祥”改為“同治”,所以人們還稱這次政變為“祺祥政變”。政變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尤其是其中的慈禧太后,開始由一個普通的後宮女人,變成了掌握中國前途和命運的最高統治者,前後達47年之久。這無論是對清代歷史,還是對中國歷史,都是一次影響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承德避暑山莊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逼近北京,京城震動。八月初七日,清軍與英法聯軍在通州八里橋展開了激戰。戰鬥異常慘烈,清軍精銳在八里橋幾乎全軍覆沒,北京門戶洞開。第二天,咸豐以北狩為名,攜帶皇后、懿貴妃等人,出圓明園後門,逃往避暑山莊。不久,英法聯軍佔據圓明園,並一把火燒掉了這座“萬園之園”。九月十一、十二日,奉命“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訢與英法代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之後英法聯軍退出北京。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火燒後的圓明園

英法聯軍退出北京後,奕訢多次懇請咸豐立即起駕回京,但咸豐以“夷務未定”為由,拒絕回京,準備過了這個冬天再說。可轉年春天,身體本來就不好的咸豐卻病倒了。拖到夏天,病越來越重,終於於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賓天”了。

在病逝前,咸豐對自己的身後事做了一番自以為穩妥的安排:一,立唯一的皇子載淳為皇太子;二,命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大學士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皇太子;三,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載淳“同道堂”印章(由載淳生母懿貴妃掌管),規定“贊襄政務大臣”擬定的諭旨必須加蓋“御賞”和“同道堂”兩枚印章才可生效。

"

咸豐十一年(1861年)冬,剛剛從熱河避暑山莊回到北京的兩宮皇太后,與在北京等候多時的恭親王奕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聯合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將咸豐皇帝任命的八大“贊襄政務大臣”趕下了臺,並斬決了為首的肅順,賜死了載垣、端華。因這場政變發生在北京,所以史稱“北京政變”,又因發生在農曆辛酉年,也叫“辛酉政變”。政變後,小皇帝載淳的年號由“祺祥”改為“同治”,所以人們還稱這次政變為“祺祥政變”。政變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尤其是其中的慈禧太后,開始由一個普通的後宮女人,變成了掌握中國前途和命運的最高統治者,前後達47年之久。這無論是對清代歷史,還是對中國歷史,都是一次影響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承德避暑山莊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逼近北京,京城震動。八月初七日,清軍與英法聯軍在通州八里橋展開了激戰。戰鬥異常慘烈,清軍精銳在八里橋幾乎全軍覆沒,北京門戶洞開。第二天,咸豐以北狩為名,攜帶皇后、懿貴妃等人,出圓明園後門,逃往避暑山莊。不久,英法聯軍佔據圓明園,並一把火燒掉了這座“萬園之園”。九月十一、十二日,奉命“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訢與英法代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之後英法聯軍退出北京。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火燒後的圓明園

英法聯軍退出北京後,奕訢多次懇請咸豐立即起駕回京,但咸豐以“夷務未定”為由,拒絕回京,準備過了這個冬天再說。可轉年春天,身體本來就不好的咸豐卻病倒了。拖到夏天,病越來越重,終於於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賓天”了。

在病逝前,咸豐對自己的身後事做了一番自以為穩妥的安排:一,立唯一的皇子載淳為皇太子;二,命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大學士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皇太子;三,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載淳“同道堂”印章(由載淳生母懿貴妃掌管),規定“贊襄政務大臣”擬定的諭旨必須加蓋“御賞”和“同道堂”兩枚印章才可生效。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咸豐託孤蠟像

咸豐的這一套安排,可以概括為八個字,“垂簾輔政,益兼有之”,可謂用心良苦。先說八大臣的核心人物——肅順,是咸豐最信任的大臣,確實也很有工作能力,不過咸豐也知道肅順為人跋扈,如果給他太大的權利,怕他將來會欺負“孤兒寡婦”。用兩宮皇太后牽制“八大臣”,可以避免他們專權。兩宮皇太后,能幹的是慈禧太后,也就是載淳的生母懿貴妃。要避免肅順專權,利用精明的懿貴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懿貴妃和肅順一樣喜歡攬權,單獨讓二者面對面,有可能會出現正面衝突。而兩宮皇太后中的慈安太后,也就是咸豐的正皇后鈕祜祿氏,人比較老實,也沒有治國才能,但是她是正室,肅順對她很尊重,一旦肅順和懿貴妃發生爭執,皇后就可以在中間起到緩衝作用。何況,要抑制懿貴妃專權,皇后這位“正宮娘娘”也是很重要的。總之,“垂簾輔政,兼而有之”的這種類似於三角形的權力體制,從制衡的角度來說還是有其優勢的。

"

咸豐十一年(1861年)冬,剛剛從熱河避暑山莊回到北京的兩宮皇太后,與在北京等候多時的恭親王奕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聯合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將咸豐皇帝任命的八大“贊襄政務大臣”趕下了臺,並斬決了為首的肅順,賜死了載垣、端華。因這場政變發生在北京,所以史稱“北京政變”,又因發生在農曆辛酉年,也叫“辛酉政變”。政變後,小皇帝載淳的年號由“祺祥”改為“同治”,所以人們還稱這次政變為“祺祥政變”。政變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尤其是其中的慈禧太后,開始由一個普通的後宮女人,變成了掌握中國前途和命運的最高統治者,前後達47年之久。這無論是對清代歷史,還是對中國歷史,都是一次影響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承德避暑山莊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逼近北京,京城震動。八月初七日,清軍與英法聯軍在通州八里橋展開了激戰。戰鬥異常慘烈,清軍精銳在八里橋幾乎全軍覆沒,北京門戶洞開。第二天,咸豐以北狩為名,攜帶皇后、懿貴妃等人,出圓明園後門,逃往避暑山莊。不久,英法聯軍佔據圓明園,並一把火燒掉了這座“萬園之園”。九月十一、十二日,奉命“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訢與英法代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之後英法聯軍退出北京。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火燒後的圓明園

英法聯軍退出北京後,奕訢多次懇請咸豐立即起駕回京,但咸豐以“夷務未定”為由,拒絕回京,準備過了這個冬天再說。可轉年春天,身體本來就不好的咸豐卻病倒了。拖到夏天,病越來越重,終於於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賓天”了。

在病逝前,咸豐對自己的身後事做了一番自以為穩妥的安排:一,立唯一的皇子載淳為皇太子;二,命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大學士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皇太子;三,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載淳“同道堂”印章(由載淳生母懿貴妃掌管),規定“贊襄政務大臣”擬定的諭旨必須加蓋“御賞”和“同道堂”兩枚印章才可生效。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咸豐託孤蠟像

咸豐的這一套安排,可以概括為八個字,“垂簾輔政,益兼有之”,可謂用心良苦。先說八大臣的核心人物——肅順,是咸豐最信任的大臣,確實也很有工作能力,不過咸豐也知道肅順為人跋扈,如果給他太大的權利,怕他將來會欺負“孤兒寡婦”。用兩宮皇太后牽制“八大臣”,可以避免他們專權。兩宮皇太后,能幹的是慈禧太后,也就是載淳的生母懿貴妃。要避免肅順專權,利用精明的懿貴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懿貴妃和肅順一樣喜歡攬權,單獨讓二者面對面,有可能會出現正面衝突。而兩宮皇太后中的慈安太后,也就是咸豐的正皇后鈕祜祿氏,人比較老實,也沒有治國才能,但是她是正室,肅順對她很尊重,一旦肅順和懿貴妃發生爭執,皇后就可以在中間起到緩衝作用。何況,要抑制懿貴妃專權,皇后這位“正宮娘娘”也是很重要的。總之,“垂簾輔政,兼而有之”的這種類似於三角形的權力體制,從制衡的角度來說還是有其優勢的。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御賞 同道堂

可惜的是,咸豐在安排這一切的時候,只因一點私心,將另外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從而使這一安排成了政變的導火索。

其實,兩宮皇太后雖在一些小事上有分歧,但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體的,而真正的權力三角形,還有一個舉足輕重的角,就是被咸豐排除在外的那個人,他的六弟,“留守”北京主持國事的恭親王奕訢。

"

咸豐十一年(1861年)冬,剛剛從熱河避暑山莊回到北京的兩宮皇太后,與在北京等候多時的恭親王奕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聯合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將咸豐皇帝任命的八大“贊襄政務大臣”趕下了臺,並斬決了為首的肅順,賜死了載垣、端華。因這場政變發生在北京,所以史稱“北京政變”,又因發生在農曆辛酉年,也叫“辛酉政變”。政變後,小皇帝載淳的年號由“祺祥”改為“同治”,所以人們還稱這次政變為“祺祥政變”。政變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尤其是其中的慈禧太后,開始由一個普通的後宮女人,變成了掌握中國前途和命運的最高統治者,前後達47年之久。這無論是對清代歷史,還是對中國歷史,都是一次影響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承德避暑山莊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逼近北京,京城震動。八月初七日,清軍與英法聯軍在通州八里橋展開了激戰。戰鬥異常慘烈,清軍精銳在八里橋幾乎全軍覆沒,北京門戶洞開。第二天,咸豐以北狩為名,攜帶皇后、懿貴妃等人,出圓明園後門,逃往避暑山莊。不久,英法聯軍佔據圓明園,並一把火燒掉了這座“萬園之園”。九月十一、十二日,奉命“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訢與英法代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之後英法聯軍退出北京。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火燒後的圓明園

英法聯軍退出北京後,奕訢多次懇請咸豐立即起駕回京,但咸豐以“夷務未定”為由,拒絕回京,準備過了這個冬天再說。可轉年春天,身體本來就不好的咸豐卻病倒了。拖到夏天,病越來越重,終於於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賓天”了。

在病逝前,咸豐對自己的身後事做了一番自以為穩妥的安排:一,立唯一的皇子載淳為皇太子;二,命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大學士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皇太子;三,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載淳“同道堂”印章(由載淳生母懿貴妃掌管),規定“贊襄政務大臣”擬定的諭旨必須加蓋“御賞”和“同道堂”兩枚印章才可生效。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咸豐託孤蠟像

咸豐的這一套安排,可以概括為八個字,“垂簾輔政,益兼有之”,可謂用心良苦。先說八大臣的核心人物——肅順,是咸豐最信任的大臣,確實也很有工作能力,不過咸豐也知道肅順為人跋扈,如果給他太大的權利,怕他將來會欺負“孤兒寡婦”。用兩宮皇太后牽制“八大臣”,可以避免他們專權。兩宮皇太后,能幹的是慈禧太后,也就是載淳的生母懿貴妃。要避免肅順專權,利用精明的懿貴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懿貴妃和肅順一樣喜歡攬權,單獨讓二者面對面,有可能會出現正面衝突。而兩宮皇太后中的慈安太后,也就是咸豐的正皇后鈕祜祿氏,人比較老實,也沒有治國才能,但是她是正室,肅順對她很尊重,一旦肅順和懿貴妃發生爭執,皇后就可以在中間起到緩衝作用。何況,要抑制懿貴妃專權,皇后這位“正宮娘娘”也是很重要的。總之,“垂簾輔政,兼而有之”的這種類似於三角形的權力體制,從制衡的角度來說還是有其優勢的。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御賞 同道堂

可惜的是,咸豐在安排這一切的時候,只因一點私心,將另外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從而使這一安排成了政變的導火索。

其實,兩宮皇太后雖在一些小事上有分歧,但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體的,而真正的權力三角形,還有一個舉足輕重的角,就是被咸豐排除在外的那個人,他的六弟,“留守”北京主持國事的恭親王奕訢。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奕

咸豐和奕訢這對兄弟的恩怨,早在他們爭奪帝位時就存在了。咸豐年幼喪母,由奕訢的母親、道光的靜貴妃教養成人,這對小兄弟從小可說是形影不離,感情很好。但是,一碰到皇位繼承這個敏感問題,兄弟情義就被放在一邊了。經過幾輪明裡暗裡的角逐,咸豐最後成了贏家,當上了皇帝。

咸豐剛繼位時,遵照道光的遺命,封奕訢為親王,也委派給他一些重要職務,表面看來是兄友弟恭、相安無事。但當奕訢的母親、也是咸豐的養母靜貴太妃(即原來的靜貴妃)病危時,二人的矛盾卻激化了。奕訢一再請求咸豐滿足母親最後的心願,封母親為太后,咸豐卻說什麼也不肯。最終,因為咸豐模稜兩可地答應了一聲,奕訢就匆匆忙忙地“傳旨”加封靜貴太妃為孝靜皇太后,咸豐異常惱怒。為了發洩怒氣,咸豐在上孝靜皇太后的尊號時不加道光帝的廟號——按照一般規矩,皇后的尊號中一定要有她皇帝丈夫的廟號,比如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成”就是道光的廟號。按理說,孝靜皇太后的尊號應該是“孝靜成皇后”,但是咸豐死活不給加這個“成”字!而奕訢,也因此而失去了一切“幹事”的機會,賦閒在家多年。

雖然後來,咸豐在關鍵時刻把奕訢留在北京與英法聯軍談判,體現出了他對這個弟弟的信任。但到臨終託孤的關鍵時刻,咸豐卻將這個和自己最親近、並且立下大功的弟弟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這足以證明在咸豐的心裡,在“八大臣”、兩宮皇太后和奕訢這三股勢力中,奕訢是“最危險的”,是最需要防範的。對此,奕訢當然非常憤怒:我是與皇帝血緣關係最近的親王之一,竟然不如外姓媳婦、遠支宗親和幾個軍機大臣,豈可忍下這口氣!

更何況,當時的奕訢年滿三十歲,處事漸趨穩健,實力也日趨雄厚,與早年只會逞一時意氣的“愣頭青”已經大為不同。咸豐在倉皇逃亡前重新起用奕訢,“留守”北京主持與英法議和,這對於奕訢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會。由於奕訢處理得當,不僅達到了議和的目的,使英法聯軍退出了北京,而且在處理外交事務的過程中,很快就撈足了政治資本,在自己的周圍形成了一股政治勢力。我們權且稱之為“北京派”,與“八大臣”為主的“熱河派”遙相對峙。咸豐遺命,不但把奕訢、也把整個“北京派”都排斥在了權力中心以外。頗具實力的他們,豈能善罷甘休!政變的發動,可謂是一種必然。那麼,“辛酉政變”到底是怎麼發生的?真如電影《垂簾聽政》中所說那樣嗎?

"

咸豐十一年(1861年)冬,剛剛從熱河避暑山莊回到北京的兩宮皇太后,與在北京等候多時的恭親王奕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聯合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將咸豐皇帝任命的八大“贊襄政務大臣”趕下了臺,並斬決了為首的肅順,賜死了載垣、端華。因這場政變發生在北京,所以史稱“北京政變”,又因發生在農曆辛酉年,也叫“辛酉政變”。政變後,小皇帝載淳的年號由“祺祥”改為“同治”,所以人們還稱這次政變為“祺祥政變”。政變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尤其是其中的慈禧太后,開始由一個普通的後宮女人,變成了掌握中國前途和命運的最高統治者,前後達47年之久。這無論是對清代歷史,還是對中國歷史,都是一次影響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承德避暑山莊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逼近北京,京城震動。八月初七日,清軍與英法聯軍在通州八里橋展開了激戰。戰鬥異常慘烈,清軍精銳在八里橋幾乎全軍覆沒,北京門戶洞開。第二天,咸豐以北狩為名,攜帶皇后、懿貴妃等人,出圓明園後門,逃往避暑山莊。不久,英法聯軍佔據圓明園,並一把火燒掉了這座“萬園之園”。九月十一、十二日,奉命“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訢與英法代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之後英法聯軍退出北京。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火燒後的圓明園

英法聯軍退出北京後,奕訢多次懇請咸豐立即起駕回京,但咸豐以“夷務未定”為由,拒絕回京,準備過了這個冬天再說。可轉年春天,身體本來就不好的咸豐卻病倒了。拖到夏天,病越來越重,終於於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賓天”了。

在病逝前,咸豐對自己的身後事做了一番自以為穩妥的安排:一,立唯一的皇子載淳為皇太子;二,命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大學士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皇太子;三,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載淳“同道堂”印章(由載淳生母懿貴妃掌管),規定“贊襄政務大臣”擬定的諭旨必須加蓋“御賞”和“同道堂”兩枚印章才可生效。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咸豐託孤蠟像

咸豐的這一套安排,可以概括為八個字,“垂簾輔政,益兼有之”,可謂用心良苦。先說八大臣的核心人物——肅順,是咸豐最信任的大臣,確實也很有工作能力,不過咸豐也知道肅順為人跋扈,如果給他太大的權利,怕他將來會欺負“孤兒寡婦”。用兩宮皇太后牽制“八大臣”,可以避免他們專權。兩宮皇太后,能幹的是慈禧太后,也就是載淳的生母懿貴妃。要避免肅順專權,利用精明的懿貴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懿貴妃和肅順一樣喜歡攬權,單獨讓二者面對面,有可能會出現正面衝突。而兩宮皇太后中的慈安太后,也就是咸豐的正皇后鈕祜祿氏,人比較老實,也沒有治國才能,但是她是正室,肅順對她很尊重,一旦肅順和懿貴妃發生爭執,皇后就可以在中間起到緩衝作用。何況,要抑制懿貴妃專權,皇后這位“正宮娘娘”也是很重要的。總之,“垂簾輔政,兼而有之”的這種類似於三角形的權力體制,從制衡的角度來說還是有其優勢的。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御賞 同道堂

可惜的是,咸豐在安排這一切的時候,只因一點私心,將另外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從而使這一安排成了政變的導火索。

其實,兩宮皇太后雖在一些小事上有分歧,但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體的,而真正的權力三角形,還有一個舉足輕重的角,就是被咸豐排除在外的那個人,他的六弟,“留守”北京主持國事的恭親王奕訢。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奕

咸豐和奕訢這對兄弟的恩怨,早在他們爭奪帝位時就存在了。咸豐年幼喪母,由奕訢的母親、道光的靜貴妃教養成人,這對小兄弟從小可說是形影不離,感情很好。但是,一碰到皇位繼承這個敏感問題,兄弟情義就被放在一邊了。經過幾輪明裡暗裡的角逐,咸豐最後成了贏家,當上了皇帝。

咸豐剛繼位時,遵照道光的遺命,封奕訢為親王,也委派給他一些重要職務,表面看來是兄友弟恭、相安無事。但當奕訢的母親、也是咸豐的養母靜貴太妃(即原來的靜貴妃)病危時,二人的矛盾卻激化了。奕訢一再請求咸豐滿足母親最後的心願,封母親為太后,咸豐卻說什麼也不肯。最終,因為咸豐模稜兩可地答應了一聲,奕訢就匆匆忙忙地“傳旨”加封靜貴太妃為孝靜皇太后,咸豐異常惱怒。為了發洩怒氣,咸豐在上孝靜皇太后的尊號時不加道光帝的廟號——按照一般規矩,皇后的尊號中一定要有她皇帝丈夫的廟號,比如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成”就是道光的廟號。按理說,孝靜皇太后的尊號應該是“孝靜成皇后”,但是咸豐死活不給加這個“成”字!而奕訢,也因此而失去了一切“幹事”的機會,賦閒在家多年。

雖然後來,咸豐在關鍵時刻把奕訢留在北京與英法聯軍談判,體現出了他對這個弟弟的信任。但到臨終託孤的關鍵時刻,咸豐卻將這個和自己最親近、並且立下大功的弟弟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這足以證明在咸豐的心裡,在“八大臣”、兩宮皇太后和奕訢這三股勢力中,奕訢是“最危險的”,是最需要防範的。對此,奕訢當然非常憤怒:我是與皇帝血緣關係最近的親王之一,竟然不如外姓媳婦、遠支宗親和幾個軍機大臣,豈可忍下這口氣!

更何況,當時的奕訢年滿三十歲,處事漸趨穩健,實力也日趨雄厚,與早年只會逞一時意氣的“愣頭青”已經大為不同。咸豐在倉皇逃亡前重新起用奕訢,“留守”北京主持與英法議和,這對於奕訢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會。由於奕訢處理得當,不僅達到了議和的目的,使英法聯軍退出了北京,而且在處理外交事務的過程中,很快就撈足了政治資本,在自己的周圍形成了一股政治勢力。我們權且稱之為“北京派”,與“八大臣”為主的“熱河派”遙相對峙。咸豐遺命,不但把奕訢、也把整個“北京派”都排斥在了權力中心以外。頗具實力的他們,豈能善罷甘休!政變的發動,可謂是一種必然。那麼,“辛酉政變”到底是怎麼發生的?真如電影《垂簾聽政》中所說那樣嗎?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年輕時的慈禧

在普通人印象裡,慈禧太后是祺祥政變的發動者。不過,學界比較認可的是另一種說法:“垂簾這一幕大戲,恭王(奕訢)是一個編劇、導演而兼主角的大人物,而那拉氏(慈禧太后)亦可說是主角之一,其餘如鈕祜祿氏、醇(郡)王,都不過是配角而已。”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先來看看祺祥政變的時間表: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豐皇帝病逝。

八月一日,奕訢到熱河拜謁咸豐皇帝的梓宮,並謁見了兩宮太后,“獨對”了一個多時辰。

八月六日,御史董元醇上請太后權理朝政、簡親王一、二人輔弼的奏摺。

八月七日,準兵部侍郎勝保到避暑山莊拜謁梓宮。

八月十一日,就御史董元醇奏摺所請,兩宮皇太后召見八大臣,並出現激烈辯論,直至把小皇帝載淳嚇哭尿了褲子。

"

咸豐十一年(1861年)冬,剛剛從熱河避暑山莊回到北京的兩宮皇太后,與在北京等候多時的恭親王奕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聯合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將咸豐皇帝任命的八大“贊襄政務大臣”趕下了臺,並斬決了為首的肅順,賜死了載垣、端華。因這場政變發生在北京,所以史稱“北京政變”,又因發生在農曆辛酉年,也叫“辛酉政變”。政變後,小皇帝載淳的年號由“祺祥”改為“同治”,所以人們還稱這次政變為“祺祥政變”。政變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尤其是其中的慈禧太后,開始由一個普通的後宮女人,變成了掌握中國前途和命運的最高統治者,前後達47年之久。這無論是對清代歷史,還是對中國歷史,都是一次影響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承德避暑山莊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逼近北京,京城震動。八月初七日,清軍與英法聯軍在通州八里橋展開了激戰。戰鬥異常慘烈,清軍精銳在八里橋幾乎全軍覆沒,北京門戶洞開。第二天,咸豐以北狩為名,攜帶皇后、懿貴妃等人,出圓明園後門,逃往避暑山莊。不久,英法聯軍佔據圓明園,並一把火燒掉了這座“萬園之園”。九月十一、十二日,奉命“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訢與英法代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之後英法聯軍退出北京。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火燒後的圓明園

英法聯軍退出北京後,奕訢多次懇請咸豐立即起駕回京,但咸豐以“夷務未定”為由,拒絕回京,準備過了這個冬天再說。可轉年春天,身體本來就不好的咸豐卻病倒了。拖到夏天,病越來越重,終於於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賓天”了。

在病逝前,咸豐對自己的身後事做了一番自以為穩妥的安排:一,立唯一的皇子載淳為皇太子;二,命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大學士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皇太子;三,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載淳“同道堂”印章(由載淳生母懿貴妃掌管),規定“贊襄政務大臣”擬定的諭旨必須加蓋“御賞”和“同道堂”兩枚印章才可生效。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咸豐託孤蠟像

咸豐的這一套安排,可以概括為八個字,“垂簾輔政,益兼有之”,可謂用心良苦。先說八大臣的核心人物——肅順,是咸豐最信任的大臣,確實也很有工作能力,不過咸豐也知道肅順為人跋扈,如果給他太大的權利,怕他將來會欺負“孤兒寡婦”。用兩宮皇太后牽制“八大臣”,可以避免他們專權。兩宮皇太后,能幹的是慈禧太后,也就是載淳的生母懿貴妃。要避免肅順專權,利用精明的懿貴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懿貴妃和肅順一樣喜歡攬權,單獨讓二者面對面,有可能會出現正面衝突。而兩宮皇太后中的慈安太后,也就是咸豐的正皇后鈕祜祿氏,人比較老實,也沒有治國才能,但是她是正室,肅順對她很尊重,一旦肅順和懿貴妃發生爭執,皇后就可以在中間起到緩衝作用。何況,要抑制懿貴妃專權,皇后這位“正宮娘娘”也是很重要的。總之,“垂簾輔政,兼而有之”的這種類似於三角形的權力體制,從制衡的角度來說還是有其優勢的。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御賞 同道堂

可惜的是,咸豐在安排這一切的時候,只因一點私心,將另外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從而使這一安排成了政變的導火索。

其實,兩宮皇太后雖在一些小事上有分歧,但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體的,而真正的權力三角形,還有一個舉足輕重的角,就是被咸豐排除在外的那個人,他的六弟,“留守”北京主持國事的恭親王奕訢。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奕

咸豐和奕訢這對兄弟的恩怨,早在他們爭奪帝位時就存在了。咸豐年幼喪母,由奕訢的母親、道光的靜貴妃教養成人,這對小兄弟從小可說是形影不離,感情很好。但是,一碰到皇位繼承這個敏感問題,兄弟情義就被放在一邊了。經過幾輪明裡暗裡的角逐,咸豐最後成了贏家,當上了皇帝。

咸豐剛繼位時,遵照道光的遺命,封奕訢為親王,也委派給他一些重要職務,表面看來是兄友弟恭、相安無事。但當奕訢的母親、也是咸豐的養母靜貴太妃(即原來的靜貴妃)病危時,二人的矛盾卻激化了。奕訢一再請求咸豐滿足母親最後的心願,封母親為太后,咸豐卻說什麼也不肯。最終,因為咸豐模稜兩可地答應了一聲,奕訢就匆匆忙忙地“傳旨”加封靜貴太妃為孝靜皇太后,咸豐異常惱怒。為了發洩怒氣,咸豐在上孝靜皇太后的尊號時不加道光帝的廟號——按照一般規矩,皇后的尊號中一定要有她皇帝丈夫的廟號,比如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成”就是道光的廟號。按理說,孝靜皇太后的尊號應該是“孝靜成皇后”,但是咸豐死活不給加這個“成”字!而奕訢,也因此而失去了一切“幹事”的機會,賦閒在家多年。

雖然後來,咸豐在關鍵時刻把奕訢留在北京與英法聯軍談判,體現出了他對這個弟弟的信任。但到臨終託孤的關鍵時刻,咸豐卻將這個和自己最親近、並且立下大功的弟弟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這足以證明在咸豐的心裡,在“八大臣”、兩宮皇太后和奕訢這三股勢力中,奕訢是“最危險的”,是最需要防範的。對此,奕訢當然非常憤怒:我是與皇帝血緣關係最近的親王之一,竟然不如外姓媳婦、遠支宗親和幾個軍機大臣,豈可忍下這口氣!

更何況,當時的奕訢年滿三十歲,處事漸趨穩健,實力也日趨雄厚,與早年只會逞一時意氣的“愣頭青”已經大為不同。咸豐在倉皇逃亡前重新起用奕訢,“留守”北京主持與英法議和,這對於奕訢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會。由於奕訢處理得當,不僅達到了議和的目的,使英法聯軍退出了北京,而且在處理外交事務的過程中,很快就撈足了政治資本,在自己的周圍形成了一股政治勢力。我們權且稱之為“北京派”,與“八大臣”為主的“熱河派”遙相對峙。咸豐遺命,不但把奕訢、也把整個“北京派”都排斥在了權力中心以外。頗具實力的他們,豈能善罷甘休!政變的發動,可謂是一種必然。那麼,“辛酉政變”到底是怎麼發生的?真如電影《垂簾聽政》中所說那樣嗎?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年輕時的慈禧

在普通人印象裡,慈禧太后是祺祥政變的發動者。不過,學界比較認可的是另一種說法:“垂簾這一幕大戲,恭王(奕訢)是一個編劇、導演而兼主角的大人物,而那拉氏(慈禧太后)亦可說是主角之一,其餘如鈕祜祿氏、醇(郡)王,都不過是配角而已。”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先來看看祺祥政變的時間表: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豐皇帝病逝。

八月一日,奕訢到熱河拜謁咸豐皇帝的梓宮,並謁見了兩宮太后,“獨對”了一個多時辰。

八月六日,御史董元醇上請太后權理朝政、簡親王一、二人輔弼的奏摺。

八月七日,準兵部侍郎勝保到避暑山莊拜謁梓宮。

八月十一日,就御史董元醇奏摺所請,兩宮皇太后召見八大臣,並出現激烈辯論,直至把小皇帝載淳嚇哭尿了褲子。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電影《垂簾聽政》:肅順

九月四日,鄭親王端華署理行在步軍統領,醇郡王奕譞任步軍統領。

九月二十三日,大行皇帝梓宮由避暑山莊啟駕。兩宮太后和同治皇帝只陪了靈駕一天,就以皇帝年齡小、兩太后為年輕婦道人家為藉口,命肅順單獨護送靈駕,卻帶著其他七位大臣從小道先行趕往北京。

九月二十九日,同治皇帝奉兩宮太后回到北京皇宮,比靈駕提前四天到京。兩宮皇太后抵京後,立即在大內召見恭親王奕訢,軍機大臣文祥等。

九月三十日,發動政變。宣佈解除了肅順等人的職務,當場逮捕了載垣、端華,並派醇郡王奕譞在京郊密雲逮捕了護送梓宮回京的肅順。

十月六日,詔賜載垣、端華在宗人府空室自盡,肅順處斬,褫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職,穆蔭發往軍臺效力。

十月九日,載淳在太和殿即皇帝位,改年號“祺祥”為“同治”。

十一月一日,同治皇帝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

政變前後的3個月時間裡發生了很多事,不過稍加梳理,線索還是明確的。

第一,“八大臣”與兩宮太后、奕訢都存在矛盾,並促進了後二者的聯合。

咸豐去世後將近半個月,他最親近的弟弟奕訢,才獲准到熱河拜謁咸豐梓宮。這是因為,“八大臣”想把他排斥在權力中心以外,因此一直阻撓他來熱河。阻撓不成,又試圖阻撓奕訢與兩位皇太后見面。據說“八大臣”之一的杜翰在大庭廣眾之下以“叔嫂當避嫌,且先帝賓天,皇太后居喪,尤不宜召見親王”來搪塞,肅順鼓掌稱妙。機靈的奕訢轉身問端華說:“要麼您陪我一起進去見皇太后?”端華一時被搞得很尷尬,只好說:“老六,汝與兩宮叔嫂耳,何必我輩陪哉!”這樣,奕訢才得以同兩位寡嫂見面,“獨對一時許”。

奕訢離開熱河不久,御史董元醇就奏請太后“權理朝政”、並“簡親王一、二人輔弼”。有人認為這是慈禧太后指使董元醇乾的。實際上,時任山東道監察御史的董元醇只是一個小官,身在深宮的慈禧太后根本就沒可能認識他,斷難對他有什麼指使。最有可能指使董元醇的是奕訢的同黨、大學士周祖培(周祖培是董元醇會試時的閱卷老師,按當時官場的規矩,董元醇是周祖培的門生)。周祖培在咸豐九年的“鈔票舞弊案”中受過肅順等人的打擊,與肅順水火不相容。值得注意的是,董元醇的奏疏中還有“簡親王一、二人輔弼”這樣的話,使人強烈感到,這些奏疏的背後,晃動著恭親王奕訢的影子。最有合理的解釋是,“董元醇上書”,實際上是“北京派”對“熱河派”的一種試探,結果發現,“熱河派”在這件事上是絕沒有商量餘地的。

此時的“八大臣”,看似很強勢,卻不想他們的強勢,反而推進了“北京派”與兩宮太后的聯合。此外,雖然董元醇的奏章被駁斥了,但事情鬧得不小,“垂簾”之說也從此為人所知,也算是一種輿論準備吧。

第二,軍事準備。

政變是必須要有軍事實力的,儘管這些軍事實力未必直接派上用場,但至少有威懾作用,“祺祥政變”也不例外,在這點上,首先要注意八月七日,勝保來拜謁大行皇帝梓宮一事。

熟悉中國近代史的人對勝保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在與太平天國軍隊打仗時是個“常敗將軍”,被人戲稱為“敗保”。咸豐十年抵抗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他率所部配合僧格林沁的主力部隊,倒是打得很勇敢。勝保本人的面頰與左腿被彈片擊傷,血流戰袍,翻身落馬,昏迷不省。養好傷後,朝廷令他收攏散佈在京畿一帶的殘兵敗將,共得一萬餘人,整軍督練,以備調用。勝保雖然是常敗將軍,但畢竟是手裡擁有槍桿子的軍人,而且離京師很近,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奕訢極力拉攏勝保。咸豐“賓天”後不久,勝保不顧熱河方面“各路統兵大臣等毋庸奏請叩謁梓宮”的禁令,徑自前往熱河“叩謁梓宮”,路過北京時與剛從熱河回京的奕訢見了一面,對奕訢的政變計劃“盡悉”底裡。而兩宮皇太后既沒有認識、接觸勝保這一赳赳武夫的機會,更不可能指使、策動他做什麼。如果有人指使、策動的話,只能是奕訢。至於“八大臣”,倒也並非沒有軍事支持,為了與南方的太平軍作戰,肅順等人大力向咸豐帝建議啟用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漢臣,這些地方大員手握重兵,當時對肅順等人,應該也是有感激之心的,可惜他們都遠在湖北湖南江蘇一帶,遠水解不了近渴,不如駐兵京畿的勝保,一旦有變,調動起來很是方便。

此外,“九月四日,任命醇郡王奕譞為步軍統領”一事也值得注意。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奕訢的異母弟,也是慈禧太后的“妹夫”(他也是光緒帝的父親,宣統帝的祖父)。而步軍統領這一差事,是絕不能等閒視之的。步軍統領俗稱“九門提督”,是當時北京軍區衛戍司令,掌握著京畿武裝部隊的大權。康熙末年,胤禛就是因為得到了當時的步軍統領隆科多的支持,才得以順利繼位為雍正皇帝的。不過,如此重要的職位,為什麼會輕易落到與奕訢關係密切的奕譞手裡呢?原來,慈禧太后一次召見“八大臣”的時候閒閒地提到,端華的差事太多了點,讓他去掉一兩個,比如步軍統領。端華說他只做“行在”的步軍統領(也就說,只在熱河行宮負責保衛工作),慈禧順勢提出,那就讓奕譞做(北京的)步軍統領吧。“八大臣”也表示同意。至於同意的原因,除了礙於慈禧的情面(以為她只是想給“妹夫”謀點福利),可能也覺得奕譞年紀太小,幹不了什麼事——奕譞比咸豐帝和奕訢年輕得多,當時還不到21歲,在“八大臣”的眼裡,是毛頭小子一個,因此沒有像提防奕訢那樣加以重視。可他們卻沒想到,奕譞的這份“福利”,後來給他們造成了致命的麻煩——政變發動後,帶兵到密雲逮捕肅順的,正是奕譞。

"

咸豐十一年(1861年)冬,剛剛從熱河避暑山莊回到北京的兩宮皇太后,與在北京等候多時的恭親王奕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聯合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將咸豐皇帝任命的八大“贊襄政務大臣”趕下了臺,並斬決了為首的肅順,賜死了載垣、端華。因這場政變發生在北京,所以史稱“北京政變”,又因發生在農曆辛酉年,也叫“辛酉政變”。政變後,小皇帝載淳的年號由“祺祥”改為“同治”,所以人們還稱這次政變為“祺祥政變”。政變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尤其是其中的慈禧太后,開始由一個普通的後宮女人,變成了掌握中國前途和命運的最高統治者,前後達47年之久。這無論是對清代歷史,還是對中國歷史,都是一次影響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承德避暑山莊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逼近北京,京城震動。八月初七日,清軍與英法聯軍在通州八里橋展開了激戰。戰鬥異常慘烈,清軍精銳在八里橋幾乎全軍覆沒,北京門戶洞開。第二天,咸豐以北狩為名,攜帶皇后、懿貴妃等人,出圓明園後門,逃往避暑山莊。不久,英法聯軍佔據圓明園,並一把火燒掉了這座“萬園之園”。九月十一、十二日,奉命“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訢與英法代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之後英法聯軍退出北京。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火燒後的圓明園

英法聯軍退出北京後,奕訢多次懇請咸豐立即起駕回京,但咸豐以“夷務未定”為由,拒絕回京,準備過了這個冬天再說。可轉年春天,身體本來就不好的咸豐卻病倒了。拖到夏天,病越來越重,終於於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賓天”了。

在病逝前,咸豐對自己的身後事做了一番自以為穩妥的安排:一,立唯一的皇子載淳為皇太子;二,命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大學士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皇太子;三,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載淳“同道堂”印章(由載淳生母懿貴妃掌管),規定“贊襄政務大臣”擬定的諭旨必須加蓋“御賞”和“同道堂”兩枚印章才可生效。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咸豐託孤蠟像

咸豐的這一套安排,可以概括為八個字,“垂簾輔政,益兼有之”,可謂用心良苦。先說八大臣的核心人物——肅順,是咸豐最信任的大臣,確實也很有工作能力,不過咸豐也知道肅順為人跋扈,如果給他太大的權利,怕他將來會欺負“孤兒寡婦”。用兩宮皇太后牽制“八大臣”,可以避免他們專權。兩宮皇太后,能幹的是慈禧太后,也就是載淳的生母懿貴妃。要避免肅順專權,利用精明的懿貴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懿貴妃和肅順一樣喜歡攬權,單獨讓二者面對面,有可能會出現正面衝突。而兩宮皇太后中的慈安太后,也就是咸豐的正皇后鈕祜祿氏,人比較老實,也沒有治國才能,但是她是正室,肅順對她很尊重,一旦肅順和懿貴妃發生爭執,皇后就可以在中間起到緩衝作用。何況,要抑制懿貴妃專權,皇后這位“正宮娘娘”也是很重要的。總之,“垂簾輔政,兼而有之”的這種類似於三角形的權力體制,從制衡的角度來說還是有其優勢的。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御賞 同道堂

可惜的是,咸豐在安排這一切的時候,只因一點私心,將另外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從而使這一安排成了政變的導火索。

其實,兩宮皇太后雖在一些小事上有分歧,但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體的,而真正的權力三角形,還有一個舉足輕重的角,就是被咸豐排除在外的那個人,他的六弟,“留守”北京主持國事的恭親王奕訢。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奕

咸豐和奕訢這對兄弟的恩怨,早在他們爭奪帝位時就存在了。咸豐年幼喪母,由奕訢的母親、道光的靜貴妃教養成人,這對小兄弟從小可說是形影不離,感情很好。但是,一碰到皇位繼承這個敏感問題,兄弟情義就被放在一邊了。經過幾輪明裡暗裡的角逐,咸豐最後成了贏家,當上了皇帝。

咸豐剛繼位時,遵照道光的遺命,封奕訢為親王,也委派給他一些重要職務,表面看來是兄友弟恭、相安無事。但當奕訢的母親、也是咸豐的養母靜貴太妃(即原來的靜貴妃)病危時,二人的矛盾卻激化了。奕訢一再請求咸豐滿足母親最後的心願,封母親為太后,咸豐卻說什麼也不肯。最終,因為咸豐模稜兩可地答應了一聲,奕訢就匆匆忙忙地“傳旨”加封靜貴太妃為孝靜皇太后,咸豐異常惱怒。為了發洩怒氣,咸豐在上孝靜皇太后的尊號時不加道光帝的廟號——按照一般規矩,皇后的尊號中一定要有她皇帝丈夫的廟號,比如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成”就是道光的廟號。按理說,孝靜皇太后的尊號應該是“孝靜成皇后”,但是咸豐死活不給加這個“成”字!而奕訢,也因此而失去了一切“幹事”的機會,賦閒在家多年。

雖然後來,咸豐在關鍵時刻把奕訢留在北京與英法聯軍談判,體現出了他對這個弟弟的信任。但到臨終託孤的關鍵時刻,咸豐卻將這個和自己最親近、並且立下大功的弟弟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這足以證明在咸豐的心裡,在“八大臣”、兩宮皇太后和奕訢這三股勢力中,奕訢是“最危險的”,是最需要防範的。對此,奕訢當然非常憤怒:我是與皇帝血緣關係最近的親王之一,竟然不如外姓媳婦、遠支宗親和幾個軍機大臣,豈可忍下這口氣!

更何況,當時的奕訢年滿三十歲,處事漸趨穩健,實力也日趨雄厚,與早年只會逞一時意氣的“愣頭青”已經大為不同。咸豐在倉皇逃亡前重新起用奕訢,“留守”北京主持與英法議和,這對於奕訢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會。由於奕訢處理得當,不僅達到了議和的目的,使英法聯軍退出了北京,而且在處理外交事務的過程中,很快就撈足了政治資本,在自己的周圍形成了一股政治勢力。我們權且稱之為“北京派”,與“八大臣”為主的“熱河派”遙相對峙。咸豐遺命,不但把奕訢、也把整個“北京派”都排斥在了權力中心以外。頗具實力的他們,豈能善罷甘休!政變的發動,可謂是一種必然。那麼,“辛酉政變”到底是怎麼發生的?真如電影《垂簾聽政》中所說那樣嗎?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年輕時的慈禧

在普通人印象裡,慈禧太后是祺祥政變的發動者。不過,學界比較認可的是另一種說法:“垂簾這一幕大戲,恭王(奕訢)是一個編劇、導演而兼主角的大人物,而那拉氏(慈禧太后)亦可說是主角之一,其餘如鈕祜祿氏、醇(郡)王,都不過是配角而已。”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先來看看祺祥政變的時間表: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豐皇帝病逝。

八月一日,奕訢到熱河拜謁咸豐皇帝的梓宮,並謁見了兩宮太后,“獨對”了一個多時辰。

八月六日,御史董元醇上請太后權理朝政、簡親王一、二人輔弼的奏摺。

八月七日,準兵部侍郎勝保到避暑山莊拜謁梓宮。

八月十一日,就御史董元醇奏摺所請,兩宮皇太后召見八大臣,並出現激烈辯論,直至把小皇帝載淳嚇哭尿了褲子。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電影《垂簾聽政》:肅順

九月四日,鄭親王端華署理行在步軍統領,醇郡王奕譞任步軍統領。

九月二十三日,大行皇帝梓宮由避暑山莊啟駕。兩宮太后和同治皇帝只陪了靈駕一天,就以皇帝年齡小、兩太后為年輕婦道人家為藉口,命肅順單獨護送靈駕,卻帶著其他七位大臣從小道先行趕往北京。

九月二十九日,同治皇帝奉兩宮太后回到北京皇宮,比靈駕提前四天到京。兩宮皇太后抵京後,立即在大內召見恭親王奕訢,軍機大臣文祥等。

九月三十日,發動政變。宣佈解除了肅順等人的職務,當場逮捕了載垣、端華,並派醇郡王奕譞在京郊密雲逮捕了護送梓宮回京的肅順。

十月六日,詔賜載垣、端華在宗人府空室自盡,肅順處斬,褫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職,穆蔭發往軍臺效力。

十月九日,載淳在太和殿即皇帝位,改年號“祺祥”為“同治”。

十一月一日,同治皇帝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

政變前後的3個月時間裡發生了很多事,不過稍加梳理,線索還是明確的。

第一,“八大臣”與兩宮太后、奕訢都存在矛盾,並促進了後二者的聯合。

咸豐去世後將近半個月,他最親近的弟弟奕訢,才獲准到熱河拜謁咸豐梓宮。這是因為,“八大臣”想把他排斥在權力中心以外,因此一直阻撓他來熱河。阻撓不成,又試圖阻撓奕訢與兩位皇太后見面。據說“八大臣”之一的杜翰在大庭廣眾之下以“叔嫂當避嫌,且先帝賓天,皇太后居喪,尤不宜召見親王”來搪塞,肅順鼓掌稱妙。機靈的奕訢轉身問端華說:“要麼您陪我一起進去見皇太后?”端華一時被搞得很尷尬,只好說:“老六,汝與兩宮叔嫂耳,何必我輩陪哉!”這樣,奕訢才得以同兩位寡嫂見面,“獨對一時許”。

奕訢離開熱河不久,御史董元醇就奏請太后“權理朝政”、並“簡親王一、二人輔弼”。有人認為這是慈禧太后指使董元醇乾的。實際上,時任山東道監察御史的董元醇只是一個小官,身在深宮的慈禧太后根本就沒可能認識他,斷難對他有什麼指使。最有可能指使董元醇的是奕訢的同黨、大學士周祖培(周祖培是董元醇會試時的閱卷老師,按當時官場的規矩,董元醇是周祖培的門生)。周祖培在咸豐九年的“鈔票舞弊案”中受過肅順等人的打擊,與肅順水火不相容。值得注意的是,董元醇的奏疏中還有“簡親王一、二人輔弼”這樣的話,使人強烈感到,這些奏疏的背後,晃動著恭親王奕訢的影子。最有合理的解釋是,“董元醇上書”,實際上是“北京派”對“熱河派”的一種試探,結果發現,“熱河派”在這件事上是絕沒有商量餘地的。

此時的“八大臣”,看似很強勢,卻不想他們的強勢,反而推進了“北京派”與兩宮太后的聯合。此外,雖然董元醇的奏章被駁斥了,但事情鬧得不小,“垂簾”之說也從此為人所知,也算是一種輿論準備吧。

第二,軍事準備。

政變是必須要有軍事實力的,儘管這些軍事實力未必直接派上用場,但至少有威懾作用,“祺祥政變”也不例外,在這點上,首先要注意八月七日,勝保來拜謁大行皇帝梓宮一事。

熟悉中國近代史的人對勝保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在與太平天國軍隊打仗時是個“常敗將軍”,被人戲稱為“敗保”。咸豐十年抵抗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他率所部配合僧格林沁的主力部隊,倒是打得很勇敢。勝保本人的面頰與左腿被彈片擊傷,血流戰袍,翻身落馬,昏迷不省。養好傷後,朝廷令他收攏散佈在京畿一帶的殘兵敗將,共得一萬餘人,整軍督練,以備調用。勝保雖然是常敗將軍,但畢竟是手裡擁有槍桿子的軍人,而且離京師很近,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奕訢極力拉攏勝保。咸豐“賓天”後不久,勝保不顧熱河方面“各路統兵大臣等毋庸奏請叩謁梓宮”的禁令,徑自前往熱河“叩謁梓宮”,路過北京時與剛從熱河回京的奕訢見了一面,對奕訢的政變計劃“盡悉”底裡。而兩宮皇太后既沒有認識、接觸勝保這一赳赳武夫的機會,更不可能指使、策動他做什麼。如果有人指使、策動的話,只能是奕訢。至於“八大臣”,倒也並非沒有軍事支持,為了與南方的太平軍作戰,肅順等人大力向咸豐帝建議啟用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漢臣,這些地方大員手握重兵,當時對肅順等人,應該也是有感激之心的,可惜他們都遠在湖北湖南江蘇一帶,遠水解不了近渴,不如駐兵京畿的勝保,一旦有變,調動起來很是方便。

此外,“九月四日,任命醇郡王奕譞為步軍統領”一事也值得注意。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奕訢的異母弟,也是慈禧太后的“妹夫”(他也是光緒帝的父親,宣統帝的祖父)。而步軍統領這一差事,是絕不能等閒視之的。步軍統領俗稱“九門提督”,是當時北京軍區衛戍司令,掌握著京畿武裝部隊的大權。康熙末年,胤禛就是因為得到了當時的步軍統領隆科多的支持,才得以順利繼位為雍正皇帝的。不過,如此重要的職位,為什麼會輕易落到與奕訢關係密切的奕譞手裡呢?原來,慈禧太后一次召見“八大臣”的時候閒閒地提到,端華的差事太多了點,讓他去掉一兩個,比如步軍統領。端華說他只做“行在”的步軍統領(也就說,只在熱河行宮負責保衛工作),慈禧順勢提出,那就讓奕譞做(北京的)步軍統領吧。“八大臣”也表示同意。至於同意的原因,除了礙於慈禧的情面(以為她只是想給“妹夫”謀點福利),可能也覺得奕譞年紀太小,幹不了什麼事——奕譞比咸豐帝和奕訢年輕得多,當時還不到21歲,在“八大臣”的眼裡,是毛頭小子一個,因此沒有像提防奕訢那樣加以重視。可他們卻沒想到,奕譞的這份“福利”,後來給他們造成了致命的麻煩——政變發動後,帶兵到密雲逮捕肅順的,正是奕譞。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奕譞

第三,政變細節,多為奕訢集團策劃。

據說為了聯絡奕訢,慈禧太后曾對自己的心腹安德海施“苦肉計”,將他從熱河趕回北京,以便與奕訢商量政變的細節;也有說慈禧太后利用親信榮祿或通過自己的妹夫奕譞來與奕訢傳達消息的;甚至還有說奕訢曾扮作“薩滿”,偷偷地從北京潛到熱河,與兩宮太后密商一切的。但這些都是“小說家言”,基本沒有可能。唯一比較確定的是奕訢到熱河奔喪時曾與太后“獨對一時許”。在這“一時許”裡可能商量了什麼,是整個政變的重要時間點。但政變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其間千變萬化,這麼一點時間,怎麼可能把所有的細節都想到呢?如果說這次“獨對”是在密謀政變的話,也不過是商量了一個非常粗略的計劃,而大量的具體步驟,慈禧雖也有參與,比如任命奕譞,再比如找理由提前返京等,但更多的細節還得由奕訢來實施。最重要的一點是,逮捕了肅順等人之後,如何定他們的罪。實事求是地說,肅順是一個頗有政務能力的高手,其飛揚跋扈雖然惹得北京派、慈禧太后不滿,但是並沒有什麼實際的過錯,而要“羅織”出“八大臣”的罪名,就非得“北京派”中的政治老手出手了。

以同治詔書形式公佈的載垣等人的罪狀主要有兩條:(1)將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圓明園被焚掠、皇都百姓受驚、咸豐皇帝出巡的政治責任全扣到載垣等八大臣頭上。(2)擅改諭旨、力阻垂簾。這兩條“罪名”,其實“扣”得非常巧妙。將英法聯軍入侵而引起的生靈塗炭等責任都加諸“八大臣”,實際上是利用了民心。據說肅順被處斬時,一路圍觀的百姓向他丟棄石塊等物,並罵他“賣國賊”。北京城在戰爭中受到的破壞很大,人心悽苦,而對八大臣的處置,特別是處斬肅順,給了普通百姓一個很好的發洩機會。另一方面,百姓自然就會對達成和議、促使英法聯軍退兵、並懲處“賣國賊”的“北京派”表示支持。至於第二條,“擅改諭旨”顯然是莫須有的,不過更重要的是達到了北京派和兩宮皇太后的目的——垂簾聽政。慈禧太后此時雖然有政治野心,但是文化水平不高,也沒有真正地經過什麼“歷練”,如此巧妙的主意,自然不會是她想出來的,而應是奕訢指使本派的文案“高手”們所為。

政變的結果是完滿的,這更多地要歸功於奕訢的精密謀劃。因此說,奕訢才是這次政變的總導演。

"

咸豐十一年(1861年)冬,剛剛從熱河避暑山莊回到北京的兩宮皇太后,與在北京等候多時的恭親王奕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聯合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將咸豐皇帝任命的八大“贊襄政務大臣”趕下了臺,並斬決了為首的肅順,賜死了載垣、端華。因這場政變發生在北京,所以史稱“北京政變”,又因發生在農曆辛酉年,也叫“辛酉政變”。政變後,小皇帝載淳的年號由“祺祥”改為“同治”,所以人們還稱這次政變為“祺祥政變”。政變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尤其是其中的慈禧太后,開始由一個普通的後宮女人,變成了掌握中國前途和命運的最高統治者,前後達47年之久。這無論是對清代歷史,還是對中國歷史,都是一次影響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承德避暑山莊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逼近北京,京城震動。八月初七日,清軍與英法聯軍在通州八里橋展開了激戰。戰鬥異常慘烈,清軍精銳在八里橋幾乎全軍覆沒,北京門戶洞開。第二天,咸豐以北狩為名,攜帶皇后、懿貴妃等人,出圓明園後門,逃往避暑山莊。不久,英法聯軍佔據圓明園,並一把火燒掉了這座“萬園之園”。九月十一、十二日,奉命“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訢與英法代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之後英法聯軍退出北京。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火燒後的圓明園

英法聯軍退出北京後,奕訢多次懇請咸豐立即起駕回京,但咸豐以“夷務未定”為由,拒絕回京,準備過了這個冬天再說。可轉年春天,身體本來就不好的咸豐卻病倒了。拖到夏天,病越來越重,終於於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賓天”了。

在病逝前,咸豐對自己的身後事做了一番自以為穩妥的安排:一,立唯一的皇子載淳為皇太子;二,命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大學士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皇太子;三,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載淳“同道堂”印章(由載淳生母懿貴妃掌管),規定“贊襄政務大臣”擬定的諭旨必須加蓋“御賞”和“同道堂”兩枚印章才可生效。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咸豐託孤蠟像

咸豐的這一套安排,可以概括為八個字,“垂簾輔政,益兼有之”,可謂用心良苦。先說八大臣的核心人物——肅順,是咸豐最信任的大臣,確實也很有工作能力,不過咸豐也知道肅順為人跋扈,如果給他太大的權利,怕他將來會欺負“孤兒寡婦”。用兩宮皇太后牽制“八大臣”,可以避免他們專權。兩宮皇太后,能幹的是慈禧太后,也就是載淳的生母懿貴妃。要避免肅順專權,利用精明的懿貴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懿貴妃和肅順一樣喜歡攬權,單獨讓二者面對面,有可能會出現正面衝突。而兩宮皇太后中的慈安太后,也就是咸豐的正皇后鈕祜祿氏,人比較老實,也沒有治國才能,但是她是正室,肅順對她很尊重,一旦肅順和懿貴妃發生爭執,皇后就可以在中間起到緩衝作用。何況,要抑制懿貴妃專權,皇后這位“正宮娘娘”也是很重要的。總之,“垂簾輔政,兼而有之”的這種類似於三角形的權力體制,從制衡的角度來說還是有其優勢的。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御賞 同道堂

可惜的是,咸豐在安排這一切的時候,只因一點私心,將另外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從而使這一安排成了政變的導火索。

其實,兩宮皇太后雖在一些小事上有分歧,但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體的,而真正的權力三角形,還有一個舉足輕重的角,就是被咸豐排除在外的那個人,他的六弟,“留守”北京主持國事的恭親王奕訢。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奕

咸豐和奕訢這對兄弟的恩怨,早在他們爭奪帝位時就存在了。咸豐年幼喪母,由奕訢的母親、道光的靜貴妃教養成人,這對小兄弟從小可說是形影不離,感情很好。但是,一碰到皇位繼承這個敏感問題,兄弟情義就被放在一邊了。經過幾輪明裡暗裡的角逐,咸豐最後成了贏家,當上了皇帝。

咸豐剛繼位時,遵照道光的遺命,封奕訢為親王,也委派給他一些重要職務,表面看來是兄友弟恭、相安無事。但當奕訢的母親、也是咸豐的養母靜貴太妃(即原來的靜貴妃)病危時,二人的矛盾卻激化了。奕訢一再請求咸豐滿足母親最後的心願,封母親為太后,咸豐卻說什麼也不肯。最終,因為咸豐模稜兩可地答應了一聲,奕訢就匆匆忙忙地“傳旨”加封靜貴太妃為孝靜皇太后,咸豐異常惱怒。為了發洩怒氣,咸豐在上孝靜皇太后的尊號時不加道光帝的廟號——按照一般規矩,皇后的尊號中一定要有她皇帝丈夫的廟號,比如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成”就是道光的廟號。按理說,孝靜皇太后的尊號應該是“孝靜成皇后”,但是咸豐死活不給加這個“成”字!而奕訢,也因此而失去了一切“幹事”的機會,賦閒在家多年。

雖然後來,咸豐在關鍵時刻把奕訢留在北京與英法聯軍談判,體現出了他對這個弟弟的信任。但到臨終託孤的關鍵時刻,咸豐卻將這個和自己最親近、並且立下大功的弟弟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這足以證明在咸豐的心裡,在“八大臣”、兩宮皇太后和奕訢這三股勢力中,奕訢是“最危險的”,是最需要防範的。對此,奕訢當然非常憤怒:我是與皇帝血緣關係最近的親王之一,竟然不如外姓媳婦、遠支宗親和幾個軍機大臣,豈可忍下這口氣!

更何況,當時的奕訢年滿三十歲,處事漸趨穩健,實力也日趨雄厚,與早年只會逞一時意氣的“愣頭青”已經大為不同。咸豐在倉皇逃亡前重新起用奕訢,“留守”北京主持與英法議和,這對於奕訢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會。由於奕訢處理得當,不僅達到了議和的目的,使英法聯軍退出了北京,而且在處理外交事務的過程中,很快就撈足了政治資本,在自己的周圍形成了一股政治勢力。我們權且稱之為“北京派”,與“八大臣”為主的“熱河派”遙相對峙。咸豐遺命,不但把奕訢、也把整個“北京派”都排斥在了權力中心以外。頗具實力的他們,豈能善罷甘休!政變的發動,可謂是一種必然。那麼,“辛酉政變”到底是怎麼發生的?真如電影《垂簾聽政》中所說那樣嗎?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年輕時的慈禧

在普通人印象裡,慈禧太后是祺祥政變的發動者。不過,學界比較認可的是另一種說法:“垂簾這一幕大戲,恭王(奕訢)是一個編劇、導演而兼主角的大人物,而那拉氏(慈禧太后)亦可說是主角之一,其餘如鈕祜祿氏、醇(郡)王,都不過是配角而已。”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先來看看祺祥政變的時間表: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豐皇帝病逝。

八月一日,奕訢到熱河拜謁咸豐皇帝的梓宮,並謁見了兩宮太后,“獨對”了一個多時辰。

八月六日,御史董元醇上請太后權理朝政、簡親王一、二人輔弼的奏摺。

八月七日,準兵部侍郎勝保到避暑山莊拜謁梓宮。

八月十一日,就御史董元醇奏摺所請,兩宮皇太后召見八大臣,並出現激烈辯論,直至把小皇帝載淳嚇哭尿了褲子。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電影《垂簾聽政》:肅順

九月四日,鄭親王端華署理行在步軍統領,醇郡王奕譞任步軍統領。

九月二十三日,大行皇帝梓宮由避暑山莊啟駕。兩宮太后和同治皇帝只陪了靈駕一天,就以皇帝年齡小、兩太后為年輕婦道人家為藉口,命肅順單獨護送靈駕,卻帶著其他七位大臣從小道先行趕往北京。

九月二十九日,同治皇帝奉兩宮太后回到北京皇宮,比靈駕提前四天到京。兩宮皇太后抵京後,立即在大內召見恭親王奕訢,軍機大臣文祥等。

九月三十日,發動政變。宣佈解除了肅順等人的職務,當場逮捕了載垣、端華,並派醇郡王奕譞在京郊密雲逮捕了護送梓宮回京的肅順。

十月六日,詔賜載垣、端華在宗人府空室自盡,肅順處斬,褫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職,穆蔭發往軍臺效力。

十月九日,載淳在太和殿即皇帝位,改年號“祺祥”為“同治”。

十一月一日,同治皇帝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

政變前後的3個月時間裡發生了很多事,不過稍加梳理,線索還是明確的。

第一,“八大臣”與兩宮太后、奕訢都存在矛盾,並促進了後二者的聯合。

咸豐去世後將近半個月,他最親近的弟弟奕訢,才獲准到熱河拜謁咸豐梓宮。這是因為,“八大臣”想把他排斥在權力中心以外,因此一直阻撓他來熱河。阻撓不成,又試圖阻撓奕訢與兩位皇太后見面。據說“八大臣”之一的杜翰在大庭廣眾之下以“叔嫂當避嫌,且先帝賓天,皇太后居喪,尤不宜召見親王”來搪塞,肅順鼓掌稱妙。機靈的奕訢轉身問端華說:“要麼您陪我一起進去見皇太后?”端華一時被搞得很尷尬,只好說:“老六,汝與兩宮叔嫂耳,何必我輩陪哉!”這樣,奕訢才得以同兩位寡嫂見面,“獨對一時許”。

奕訢離開熱河不久,御史董元醇就奏請太后“權理朝政”、並“簡親王一、二人輔弼”。有人認為這是慈禧太后指使董元醇乾的。實際上,時任山東道監察御史的董元醇只是一個小官,身在深宮的慈禧太后根本就沒可能認識他,斷難對他有什麼指使。最有可能指使董元醇的是奕訢的同黨、大學士周祖培(周祖培是董元醇會試時的閱卷老師,按當時官場的規矩,董元醇是周祖培的門生)。周祖培在咸豐九年的“鈔票舞弊案”中受過肅順等人的打擊,與肅順水火不相容。值得注意的是,董元醇的奏疏中還有“簡親王一、二人輔弼”這樣的話,使人強烈感到,這些奏疏的背後,晃動著恭親王奕訢的影子。最有合理的解釋是,“董元醇上書”,實際上是“北京派”對“熱河派”的一種試探,結果發現,“熱河派”在這件事上是絕沒有商量餘地的。

此時的“八大臣”,看似很強勢,卻不想他們的強勢,反而推進了“北京派”與兩宮太后的聯合。此外,雖然董元醇的奏章被駁斥了,但事情鬧得不小,“垂簾”之說也從此為人所知,也算是一種輿論準備吧。

第二,軍事準備。

政變是必須要有軍事實力的,儘管這些軍事實力未必直接派上用場,但至少有威懾作用,“祺祥政變”也不例外,在這點上,首先要注意八月七日,勝保來拜謁大行皇帝梓宮一事。

熟悉中國近代史的人對勝保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在與太平天國軍隊打仗時是個“常敗將軍”,被人戲稱為“敗保”。咸豐十年抵抗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他率所部配合僧格林沁的主力部隊,倒是打得很勇敢。勝保本人的面頰與左腿被彈片擊傷,血流戰袍,翻身落馬,昏迷不省。養好傷後,朝廷令他收攏散佈在京畿一帶的殘兵敗將,共得一萬餘人,整軍督練,以備調用。勝保雖然是常敗將軍,但畢竟是手裡擁有槍桿子的軍人,而且離京師很近,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奕訢極力拉攏勝保。咸豐“賓天”後不久,勝保不顧熱河方面“各路統兵大臣等毋庸奏請叩謁梓宮”的禁令,徑自前往熱河“叩謁梓宮”,路過北京時與剛從熱河回京的奕訢見了一面,對奕訢的政變計劃“盡悉”底裡。而兩宮皇太后既沒有認識、接觸勝保這一赳赳武夫的機會,更不可能指使、策動他做什麼。如果有人指使、策動的話,只能是奕訢。至於“八大臣”,倒也並非沒有軍事支持,為了與南方的太平軍作戰,肅順等人大力向咸豐帝建議啟用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漢臣,這些地方大員手握重兵,當時對肅順等人,應該也是有感激之心的,可惜他們都遠在湖北湖南江蘇一帶,遠水解不了近渴,不如駐兵京畿的勝保,一旦有變,調動起來很是方便。

此外,“九月四日,任命醇郡王奕譞為步軍統領”一事也值得注意。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奕訢的異母弟,也是慈禧太后的“妹夫”(他也是光緒帝的父親,宣統帝的祖父)。而步軍統領這一差事,是絕不能等閒視之的。步軍統領俗稱“九門提督”,是當時北京軍區衛戍司令,掌握著京畿武裝部隊的大權。康熙末年,胤禛就是因為得到了當時的步軍統領隆科多的支持,才得以順利繼位為雍正皇帝的。不過,如此重要的職位,為什麼會輕易落到與奕訢關係密切的奕譞手裡呢?原來,慈禧太后一次召見“八大臣”的時候閒閒地提到,端華的差事太多了點,讓他去掉一兩個,比如步軍統領。端華說他只做“行在”的步軍統領(也就說,只在熱河行宮負責保衛工作),慈禧順勢提出,那就讓奕譞做(北京的)步軍統領吧。“八大臣”也表示同意。至於同意的原因,除了礙於慈禧的情面(以為她只是想給“妹夫”謀點福利),可能也覺得奕譞年紀太小,幹不了什麼事——奕譞比咸豐帝和奕訢年輕得多,當時還不到21歲,在“八大臣”的眼裡,是毛頭小子一個,因此沒有像提防奕訢那樣加以重視。可他們卻沒想到,奕譞的這份“福利”,後來給他們造成了致命的麻煩——政變發動後,帶兵到密雲逮捕肅順的,正是奕譞。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奕譞

第三,政變細節,多為奕訢集團策劃。

據說為了聯絡奕訢,慈禧太后曾對自己的心腹安德海施“苦肉計”,將他從熱河趕回北京,以便與奕訢商量政變的細節;也有說慈禧太后利用親信榮祿或通過自己的妹夫奕譞來與奕訢傳達消息的;甚至還有說奕訢曾扮作“薩滿”,偷偷地從北京潛到熱河,與兩宮太后密商一切的。但這些都是“小說家言”,基本沒有可能。唯一比較確定的是奕訢到熱河奔喪時曾與太后“獨對一時許”。在這“一時許”裡可能商量了什麼,是整個政變的重要時間點。但政變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其間千變萬化,這麼一點時間,怎麼可能把所有的細節都想到呢?如果說這次“獨對”是在密謀政變的話,也不過是商量了一個非常粗略的計劃,而大量的具體步驟,慈禧雖也有參與,比如任命奕譞,再比如找理由提前返京等,但更多的細節還得由奕訢來實施。最重要的一點是,逮捕了肅順等人之後,如何定他們的罪。實事求是地說,肅順是一個頗有政務能力的高手,其飛揚跋扈雖然惹得北京派、慈禧太后不滿,但是並沒有什麼實際的過錯,而要“羅織”出“八大臣”的罪名,就非得“北京派”中的政治老手出手了。

以同治詔書形式公佈的載垣等人的罪狀主要有兩條:(1)將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圓明園被焚掠、皇都百姓受驚、咸豐皇帝出巡的政治責任全扣到載垣等八大臣頭上。(2)擅改諭旨、力阻垂簾。這兩條“罪名”,其實“扣”得非常巧妙。將英法聯軍入侵而引起的生靈塗炭等責任都加諸“八大臣”,實際上是利用了民心。據說肅順被處斬時,一路圍觀的百姓向他丟棄石塊等物,並罵他“賣國賊”。北京城在戰爭中受到的破壞很大,人心悽苦,而對八大臣的處置,特別是處斬肅順,給了普通百姓一個很好的發洩機會。另一方面,百姓自然就會對達成和議、促使英法聯軍退兵、並懲處“賣國賊”的“北京派”表示支持。至於第二條,“擅改諭旨”顯然是莫須有的,不過更重要的是達到了北京派和兩宮皇太后的目的——垂簾聽政。慈禧太后此時雖然有政治野心,但是文化水平不高,也沒有真正地經過什麼“歷練”,如此巧妙的主意,自然不會是她想出來的,而應是奕訢指使本派的文案“高手”們所為。

政變的結果是完滿的,這更多地要歸功於奕訢的精密謀劃。因此說,奕訢才是這次政變的總導演。

咸豐駕崩前設置的“鐵三角”為什麼沒有維持多久

老年慈禧

祺祥政變開啟了慈禧太后統治中國長達47年的局面。這位葉赫那拉氏,一向被描述成心狠手辣的政治高手,奕訢、慈安、她自己的兒子同治皇帝、養子光緒皇帝,都是她的“手下敗將”,而且大多數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不過,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當祺祥政變發生、慈禧太后端坐養心殿珠簾之後的時候,她還僅僅是一個有著極強的權力慾、卻還稍顯稚嫩的新手。這一年,她27歲(虛歲)。雖然此前病弱的咸豐帝曾讓她代為批閱一些奏章,瞭解一些為政之道,但是一個文化水平不高、經常寫錯別字的深宮婦人和政務嫻熟的“八大臣”相比,實在不在一個重量級上。不過她很機警,利用肅順集團不把孤兒寡婦放在眼裡的疏忽,快速抓住了奕訢這根救命稻草,成就了政變。“垂簾”一開始,奕訢顯然處於強勢地位。但在此後的二十幾年時間裡,變得越來越老辣的慈禧太后,則在與奕訢之間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中,逐漸勝出,收回了全部的權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