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的時候有兩個壞習慣,會增加食物的致癌物

我們每天都在做飯炒菜,但是有一些細微的習慣可能你根本就沒注意過。這些小習慣可能會在潛移默化中增加家人的患癌風險。今天給大家介紹兩個壞習慣,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重視。 壞習慣一:炒菜後不刷鍋接著炒 很多人在炒菜的過程中都有這樣的經歷:剛炒過雞蛋,鍋裡還有一些底油,沒事,再放點油接著炒其他的菜,這樣既省錢也省油。剛炒過青菜,沒啥油,鍋也是乾淨的,那就繼續用唄!然而營養學家指出,看似乾淨的鍋表面會附著油脂和食物殘渣,當再次高溫加熱時,可能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而且在不刷鍋再接著炒菜的時候,你會發現原本在鍋裡殘餘的菜很容易燒焦,這也存在一定的致癌隱患。 壞習慣二:剩下油炸的油仍用來炒菜 很多人不捨得倒掉油炸過的油,還會用來高溫炒菜或油炸,其實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營養學家認為,使用多次用過的油,油裡面會有殘留致癌物,主要是苯並芘的成分,還有些醛類和雜環化合物等。因此,食物油最好只用一次,在控制好油溫情況下,最多2-3次。 不正確的炒菜方式會使菜的營養大打折扣,甚至還可能產生致癌物。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炒菜習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