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說敦刻爾克是諾蘭十年最佳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本月Sir最期待的電影,無疑就是——

《敦刻爾克》

Dunkirk

為什麼我說敦刻爾克是諾蘭十年最佳

今天Sir二刷回來,必須再聊聊它。

技術上——

“實拍狂人”諾蘭如何動用飛機艦船把片場變成戰場,音效多麼震撼人心,膠片IMAX的觀影體驗……

你聽過太多次了。

來說點不一樣的。

這是一部神作嗎?

早在國產片保護月期間,《敦刻爾克》就在海外口碑爆棚。

爛番茄新鮮度93%,Metacritic評分94(創諾蘭生涯最高),上映兩週全球狂卷5億美元票房。

不過抱著超高的期待走進電影院,或許會有觀眾感覺……小失望。

感覺這部片子口碑會兩極分化@Soldier_J3

為什麼我說敦刻爾克是諾蘭十年最佳

其實,拋開神不神的爭論,《敦刻爾克》“不好看”了,很可能是影迷沒能跟上諾蘭實驗性的步伐。

雖然《敦》的豆瓣評分不如預期,但於Sir,卻是諾蘭十年最佳。

看爽它,需要一些門檻。

Sir這就來為你重新消化這部《敦刻爾克》。

先說諾蘭的“不變”。

三條時間線敘事,防波堤一週,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時,感覺會像《盜夢空間》一樣複雜

沒那麼誇張,“這樣拍攝是為了呈現出戰爭的多個角度”。(來自諾蘭)

在Sir看來,諾蘭還是那個對“時間著迷”的人。

縱觀他所有的電影,時間都是繞不過去的主題。

從第一部電影《追隨》開始,打亂正常時間線的非線性敘事就成了諾蘭的標誌。

《星際穿越》則是將時間相對性理論發揮到極致。馬修·麥康納在另一個星球停留一個小時,地球上已經過去二十三年。

到了《敦刻爾克》,時間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

電影中所有角色,都在和時間賽跑。

從頭到尾都沒有看到過對手德國士兵,英法士兵們甚至都沒有提到過德國,只用enemy(敵人)這樣籠統的稱呼代替。

時間,是最大的敵人。

陸地上的英法士兵們,要搶在德國空軍轟炸更猛烈之前登船,穿過海峽。

地點:防波堤;持續時間:1周。

在敦刻爾克的海岸線,年輕的英國陸軍士兵湯米(菲恩·懷特海德 飾)試圖撤退,過程中,分別結識剛剛埋葬隊友的士兵吉布森(阿紐林·巴納德 飾),從沉船出來的士兵艾利克斯(哈里·斯泰爾斯 飾)。

為什麼我說敦刻爾克是諾蘭十年最佳

三人想方設法登上救生船,逃離敦刻爾克,卻遭遇重重險境。

英國民用船們要在德國空襲的海面上搶救出更多的士兵

地點:海洋;持續時間:1天。

英國船主道森先生(馬克·裡朗斯 飾)與兒子彼得,年輕助手喬治,開著民用船隻,從英國前往敦刻爾克實施救援。

為什麼我說敦刻爾克是諾蘭十年最佳

英國空軍要搶在燃料燒完之前狙擊更多的敵人。

地點:天空;持續時間:1小時。

英國皇家空軍成員法瑞爾(湯姆·哈迪 飾),與兩名隊友帶著只能支撐一小時的燃料,前往敦刻爾克,援助撤退行動。

為什麼我說敦刻爾克是諾蘭十年最佳

飛行遭遇德國戰機襲擊,油表盤出現故障,法瑞爾必須冒著飛機隨時失去動力的危險,與敵機戰鬥,才能為地面士兵爭取一線生機。

從影片開場的第一秒開始,就聽見懷錶秒針滴答滴答快速向前行進的聲音。

對此不少人說,全片的配樂太滿了。

其實《敦刻爾克》裡的配樂,不是音樂性的,而更類似於音效

它幾乎從未停止過,像一個節拍器,標示出時間的刻度——

陸地、海洋、天空,三條線的時間依次加緊。

時間在電影裡並不容易混淆。

觀眾真正的困惑,或許是在於諾蘭的“”。

它太不像一部商業片了。

我們通常對“好看”的要求是,故事豐富精彩,人物生動感人。

而《敦刻爾克》,臺詞少,人物性格模糊,劇情一個字,逃。

這些,都是諾蘭有意的反套路

當初準備拍《敦刻爾克》時,他都沒有打算寫劇本,希望電影是非常簡單的。被老婆(製片人)拒絕之後,他很迅速地寫完了劇本,但也只有76頁。

《敦刻爾克》開場前十分鐘甚至都沒有一句臺詞。

四五個英國士兵走在空無一人的敦刻爾克大街,天上散佈著德軍的勸降傳單。周圍一片寂靜,一種真空的壓抑感。

像默片。

為什麼我說敦刻爾克是諾蘭十年最佳

戰爭片常見的猙獰的敵軍形象,他沒拍。

我方軍事將領運籌帷幄的畫面,他沒拍。

生離死別的烽火亂世情,他還是沒拍,“因為那樣太假了”。

諾蘭在很大程度上去除了故事性,他拍的是情境,讓你能設身處地地感受到——

坐在沙灘上感受這群士兵的絕望,坐在噴火戰機的駕駛艙內體驗飛行員帶著有限機油前往救援的緊迫感……

完完全全,從一個真實個體的視角出發。

以至於很多人沒有看到心滿意足的大場面。

四十萬人去哪了?

為什麼我說敦刻爾克是諾蘭十年最佳

然而,“四十萬人”看得到嗎?

這是上帝視角,是歷史的眼光。

對於一個身處敦刻爾克海灘的士兵來說,絕對看不到。電影結尾,士兵在英國火車上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張報紙,才讀到了敦刻爾克撤退成功的報道。

有經歷過戰爭的老兵告訴諾蘭:

戰爭電影中的所有人,從將軍到士兵,好像都很明白自己在做什麼,都事先知道了戰爭的結果和自己所處的位置。

而在真正的戰爭中,你並不知道那麼多背景,你只是盡全力殺敵倖存,到了最後,時常是輸是贏都不清楚,還得靠指揮官或者廣播來告訴你戰鬥的結果。

事件的親歷者,不可能看清全局。

電影所有的懸念,無一不是從有限視角出發的。

炮彈在你的前方爆炸,一顆顆靠近,你不知道會在什麼地方停下來。

為什麼我說敦刻爾克是諾蘭十年最佳

Sir印象最深刻的,是船壁被射穿的彈孔。

你不知道下一個孔會出現在什麼位置;而你對外界的瞭解,也僅限於一孔微光。

為什麼我說敦刻爾克是諾蘭十年最佳

對於《敦刻爾克》的一個誤解是:結局已知,沒懸念。

事實上,跟隨諾蘭的鏡頭回到“現場”,就會感受到那種被命運扼住咽喉的窒息感——

歷史不會在當時,許諾你一個勝利。

最後,Sir要說《敦刻爾克》的“主旋律”。

沒錯,當指揮官博爾頓從望遠鏡裡看到,海面上密密麻麻的小船從對岸的祖國駛來,全都懸掛著英國國旗,你就知道,《敦刻爾克》的主旋律奏響了。

但它又極為不同。

無論是我們的中國式主旋律,還是好萊塢大片的主旋律,都習慣了塑造英雄。

區別只在於,一個必須在五指山裡翻跟斗,一個可以反叛、不容於體制。

而《敦刻爾克》,你第一眼看不到英雄。

電影中的兩個主角,更換軍裝利用傷員逃命。

為什麼我說敦刻爾克是諾蘭十年最佳

被救起的士兵,拒絕隨民船重回戰區。

為什麼我說敦刻爾克是諾蘭十年最佳

Sir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海灘,為了能夠讓船浮起來,一群英國士兵要把一個法國人扔出去;然後,一個英國士兵也被要求扔出去,因為他維護法國人,而且和其他人不是一個團的。

你看,在危險面前,“我們”的範圍一次次縮小

諾蘭這樣說:

最終在戰爭當中發生的事情是非常隨機性的,不是有邏輯的,它不是有詩意的,我會尊重這種人類尋求生存的本能,而不是說真正的英雄主義。

這種本能一部分來自於自私,另一部分是來自於求生存的慾望。

這就是諾蘭的主旋律。

他承認平凡的弱點,也讚揚接受平凡的勇氣。

年輕男孩喬治,出師未捷身先死,他似乎什麼也沒做。可是報紙會刊登他的事蹟,他是英雄。

船主道森的兒子彼得,他敲破機艙蓋,救出飛行員。這不是全部,在導演看來,他的英雄事蹟還在於,拿出道德勇氣,原諒了“殺害”喬治的士兵——

我們不能要求一個平凡人,在經受了那麼大的戰爭創傷後,仍然保持正常。

彼得對他說謊:喬治沒死。

父親聽到,向他點頭。

敦刻爾克的奇蹟在於,誰也不知道自己能勝利,每個人都那麼渺小和無助。

但最後,一群平凡的人創造了奇蹟。

歷史上,敦刻爾克大撤退之後,丘吉爾在下議院發表演講《我們將戰鬥到底》,將一場“倉皇潰敗”形容為“永不言棄的奮戰精神”。

《敦刻爾克》正是以此結尾。

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

我們絕不投降……

聽起來,真是又官僚、又雞血——“下面有請領導為我們做總結”。

但你再想想,一直在反套路的諾蘭,怎麼可能最後掉進了最俗的套路里?

還記得之前軍官的議論吧——

“丘吉爾希望能撤退3萬人”。

為什麼我說敦刻爾克是諾蘭十年最佳

你看,他也沒料到結局。

與其說丘吉爾的講話,是高屋建瓴、統領全片,不如說他只是在首相的位置上,也做著自己平凡的事——鼓舞士氣,安撫民心。

敦刻爾克撤退之後,英國保存了大部分軍事力量,德國佔領歐洲的計劃失敗,二戰迎來轉折點,也改變了當今歷史格局。

一方面,在電影院,我們像士兵一樣,體會到戰爭帶來的倉皇恐懼。

另一方面,我們像局外人,看著人類歷史上這一重大時刻,回過神來——

創造了歷史的,就是這群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

為什麼我說敦刻爾克是諾蘭十年最佳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漢尼拔不出來、吃下水的美人魚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注:Sir電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