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什麼樣的湯,讓康熙皇帝斯文掃地?丨豫記

牛肉湯 羊湯 烙餅 康熙 豫記 2017-04-11

食物最能喚起人的鄉愁,因為味覺是最忠貞不二的。能讓洛陽人食指大動的,莫過於一碗熱氣騰騰、撒著蔥花兒的湯。

洛陽什麼樣的湯,讓康熙皇帝斯文掃地?丨豫記

李當斌丨圖

中原人凡事都講究一個“時令”,比如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比如一月茵陳二月蒿。但有時也會破例,比如洛陽人看到湯。大街上倆人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喝湯喵?”,洛陽話習慣把“沒有”二字連讀,讀得快了,就成了“喵”。

正宗的洛陽人,生活離不開“三皮一線五湯”。“三皮”是米皮、涼皮、擀麵皮,“線”是米線,“五湯”是豆腐湯、牛肉湯、羊肉湯、驢肉湯和不翻湯。“三皮一線”可以不吃,唯獨那一碗湯,一年四季都不能少。

洛陽什麼樣的湯,讓康熙皇帝斯文掃地?丨豫記

真正的老喝家往往雞叫前就守候在湯館門口,為的就是喝上頭三碗湯。七點鐘喝湯(原汁原味),八點鐘喝油(靠油出味),九點鐘喝水(清湯寡水)。

牛肉湯、羊肉湯不難見到,唯獨不翻湯,可能只有去了洛陽才能喝到。

洛陽正宗的不翻湯是用綠豆做成的,因為烙餅的過程不用翻,所以名為“不翻”,不翻其實就是指薄餅。用小勺舀一些稀綠豆麵糊往平底鍋裡一倒,即成一張類似春捲的薄片。把兩張晶瑩翠綠的“不翻”疊著放在碗裡,舀些滾燙的豬骨頭湯澆在上面,再放上些粉條、黃花、木耳等,還要捨得放些醋、胡椒粉,於是一碗不翻湯就做好。不要小看了這張小小的薄餅,據說是大有來頭。

洛陽什麼樣的湯,讓康熙皇帝斯文掃地?丨豫記

一碗美味的不翻湯,蝦米、肉丸、黃花菜……總之,食材豐富且選材講究

相傳,“不翻湯”的得名與康熙皇帝有關。有一年,康熙下地方暗訪民情,途經洛陽欒川大青溝,由於長途跋涉飢腸轆轆,忽聞一陣奇香,原來一戶人家的老太正在烙餅做湯準備吃飯,便上前討要,老太說:“餅還沒翻不熟”,康熙皇帝飢不擇食說:“不翻、不翻。”

救命要緊,他抓起個烙了一面的餅便放到湯碗裡,大吃起來,吃完後頓覺美味異常,味道純正,鮮香酸辣、胃口大開,再夾起不翻餅嘗一口,入口即化,有若無物,嚥下肚去,脣齒間便有了綠豆的清香,回到宮中,便冊封此湯為“不翻湯”。

洛陽什麼樣的湯,讓康熙皇帝斯文掃地?丨豫記

拋開“皇帝讚不絕口”的說法,我更願意相信,不翻湯是洛陽人改造出來的。黃河北岸70裡開外的濟源,有一種美食叫“雞蛋不翻兒”,因在製作過程中不需反煎而得名。愛喝湯的洛陽人,用綠豆麵做成“不翻兒”,在加上幾勺湯,撒上蔥花、香菜、辣椒。像極了自帶王氣又酣暢淋漓的洛陽人。

洛陽什麼樣的湯,讓康熙皇帝斯文掃地?丨豫記

做不翻湯用的鍋也很有意思:一口黃銅兩層大鍋,下面翻滾著香氣四溢的高湯,上面分佈著扇形格子的銅隔斷,每個小格子底下鋪著銅製箅子,箅子上碼放著配菜和小料。高湯的熱氣不斷透過銅製箅子的小孔,溫熱著上方的各種食材,紅的、綠的、黃的、白的,雲煙氤氳,煞是好看。

為了保證銅鍋上層食材的口感,店家需每隔一會就用鍋裡的高湯澆灌食材,同時,食材的營養成分也會通過箅子上的小孔漏到下方高湯。

洛陽什麼樣的湯,讓康熙皇帝斯文掃地?丨豫記

洛陽什麼樣的湯,讓康熙皇帝斯文掃地?丨豫記

有客來,將兩張“不翻”疊著鋪在放好調料的碗裡,再澆一勺滾燙的豬骨湯,一碗酸乎乎、辣乎乎、熱乎乎的“不翻湯”就做好了。

用筷子往碗裡一挑,韭菜的香和胡椒的辛,便一陣陣撲鼻而來。湯中的“不翻”已被泡得鬆軟,入口嚼之,綿韌而不失筋道,加上綠豆特有的清新醇香,餘味悠長。

洛陽什麼樣的湯,讓康熙皇帝斯文掃地?丨豫記

就這口帶著獅子頭圖案的大銅鍋,據主人講已有近百年曆史,現在很少見了。一碗不翻湯下肚,從心窩暖到腳底。

洛陽什麼樣的湯,讓康熙皇帝斯文掃地?丨豫記

洛陽什麼樣的湯,讓康熙皇帝斯文掃地?丨豫記

現在,也有人做不翻湯用鋁鍋或鐵鍋,反正各有各的滋味。食材也大同小異,根據食客的需求,放置不同的配菜。也有的家在食材選配上增加了大棗、黃芪、當歸、熟地黃等中藥材。

洛陽什麼樣的湯,讓康熙皇帝斯文掃地?丨豫記

十塊一碗的不翻湯,是洛陽不可錯過的一碗名湯。早上喝牛肉湯、羊肉湯、驢肉湯,晚上喝豆腐湯、不翻湯、丸子湯、疙瘩湯、麵湯等等。湯的美食文化,使這個古城人的一日三餐有滋有味。

作者簡介

李當斌,退休教師,攝影愛好者,執迷於中國古建築和即將失傳的手工業,邊挖掘,邊整理,現居洛陽。

豫記版權作品,轉載請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記”,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