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島在歷史上早就納入中國版圖,自明代開始開發經營,是南海諸島開發歷史中最早的一個。清朝末年曾被日本商人西澤吉次率領民眾佔領,擅自改名為西澤島,其後又經二次大戰期間日本的軍管,抗日戰爭勝利後,由中華民國政府派遣海軍軍艦於民國35 年9月12 日(1946)光復收回,重新豎立國碑,隸屬於高雄市政府管轄,並有國軍駐守,歷經五十餘年之艱苦建設及整備,已經成為中國捍衛南疆最重要的堡壘。

自東漢以來,中國先民即縱橫南海,揚帆於南海諸島間,然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即垂涎於南海諸島豐富的海洋資源及日益重要的戰略價值。首遭日人非法佔據的南海諸島,即為先民俗稱月牙島的東沙島。

東沙島:已經成為中國捍衛南疆最重要的堡壘

由來

1901年(日本明治34年)夏,基隆日商西澤吉次在海上遇颱風漂至月牙島,發現島上覆蓋厚實的鳥糞層。西澤在逃返臺灣的同時也攜回鳥糞樣品化驗,證明是質優磷肥,也是上等的農用肥料。西澤氏遂首度竊占東沙島,並率臺灣籍勞工百餘人由高雄乘輪赴月牙島大肆開挖鳥糞,不但在島上毀中國先民之房舍、棧橋,更搗毀漁民奉祠的天后廟,還在島上插杆升上太陽旗,擅自將之更名為西澤島,東沙群島所在的珊瑚環礁也改名為西澤礁。

直到清宣統元年(1909年),清朝始派南洋水師軍艦巡弋,付款贖回月牙島,才將東洋人趕走,東沙島始二度易手重歸中國。過不了幾年後,東洋人又捲土重來。1917年(日本大正6年),日本高雄海產商會會長石丸莊助又僱臺勞百餘人乘漁輪登島,盜採鳥糞及海人草,東沙三度易手,直到中國海軍於1925年進駐將其驅離,日本人對東沙島的非法霸佔才告平息。

1925年,當時中國政府令海軍部海岸巡防處江寶容中校率兵登陸東沙島驅離日本浪人,並興築雙層氣象大樓、無線電臺及淡水製造廠房,更重修東洋人搗毀中國先民在島上的天后廟,使東沙四度易手再度重返中國懷抱。

1926年3月19日,東沙氣象臺及電臺竣工,加入中國海軍東南沿海的氣象預報及艦岸通聯以確保航安。為防止東洋人登島盜採磷礦、騷擾中國作業漁民,中國海軍於1928年北伐完成後即派兵長駐東沙。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軍當即對中國沿海執行海上封鎖,企圖截斷中國外援軍品輸入的通道。9月3日,日本輕巡洋艦“夕張”號及二等驅逐艦“朝顏”號駛近東沙,發炮轟擊,掩護3艘登陸艇上的百餘日軍於晨間登陸。

太平洋戰爭初期,東沙島不但是日軍進出南洋的前哨,更是日軍護衛南海航道的基地。太平洋戰爭末期,美軍亦飽和濫炸東沙。1945年5月29日,美軍潛艇逼近東沙,先以艦上艦炮及機炮對島岸轟,隨後由2位澳大利亞軍官率領12名突擊隊員涉水登岸與日本守軍殘部激戰,短暫交火後,突擊隊搗毀了日軍氣象測候站,並焚燬2000加侖的航空燃油槽,並在東沙鳴槍立碑,升起美國國旗,宣告攻克東沙,致使東沙六度易手。

抗日勝利後,東沙島上的日本殘部及日僑、臺灣勞工自行設法返航高雄靜待遣返。中國當局則因缺乏船艦,調度不及,遲至隔年始由中國海軍第一軍區汕頭巡防處第六炮艇隊,派炮艇載送駐粵第二方面軍整編64師159旅之接收部隊,自廣州航向東沙。

1946年6月26日,中國國民黨陸軍接收部隊(含步兵加強排1及通訊組1)涉水登島接收,七度易手的東沙從此迴歸中國,並不再遭外軍的踐踏,但是海軍炮艇返航時卻在東沙群島遇風觸礁擱淺。

1946年9月12日,東沙群島劃歸中國國民黨海軍管理,國民黨海軍即設東沙管理處,改派中程軍艦運載陸戰隊換防。1953年冬,國民黨“海南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部曾在東沙島設聯絡組,對大陸東南沿海進行滲透。越戰期間,美軍更在東沙指導國民黨當局的空軍工程聯隊整建協修跑道,作為臺中清泉崗至越南峴港航線的緊急備降機場。

1999年11月,臺灣軍方駐防東沙島之“海軍陸戰隊”東沙守備區指揮部(以陸戰99師658團414營為守備部隊骨幹,兵力537人),將防務移交軍管部與海巡部所屬南巡部,併成立東沙指揮部;2000年2月1日,該部移編至行政院海巡署岸總局所屬之南巡局東沙指揮部以迄今。[6]

經歷

另一方面,從晚清(公元1907年)起,南沙首度易手,大批日商漁民即擁入南沙,掠奪資源。由於南沙群島距離遙遠,中國政府始終無力照護南疆,亦從未派艦驅離據島的日本人。

另一方面,盤踞中南半島的法國殖民軍自1927年起即派軍入侵南沙群島。1933年4月10日,法軍佔領太平島,趕走島上日商與臺灣勞工,致太平島二度易手。同一時期,日本海軍派遣測量艦駐泊南沙,探測航道及水文資料並收集法軍活動之情報。

日軍對南沙群島之佔領,在登陸海南島的同時亦表面化。1939年3月起,日軍逐島登陸西沙,3月30日佔領南沙太平島,並於4月9日悉數驅離多年來盤踞部分島礁的法國殖民軍及越南漁民,致使太平島三度易手。4月28日,日本臺灣總督府發佈告示122號,宣佈西沙、南沙群島各島更改島名,統稱新南群島,屬高雄州高雄市管理,併入日本版圖。緊接著,日本馬公要港部亦派出陸戰隊、氣象情報隊及通信派遣隊分頭進駐西沙永興島及南沙太平島(日軍稱為長島)。

1941年8月,日軍派出屏東東港之海軍21戰隊水偵機,駐泊太平島,並由此轉場出海赴南洋偵巡,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

抗日一勝利,法國殖民軍又捲土重來,分頭佔領日軍離去後之南海諸島,導致南沙太平島四度易手。

1946年10月底,中國海軍由“太平”艦與“中業”艦遠赴南沙武力巡邏,幾經波折,於12月12日泊於太平島外,島上法軍已先一日自行離去。中國海軍即於該日登島接收,太平島終在五度易手後重返中國懷抱,並由內政部以軍艦艦名將之命名為太平島。中國海軍遂於島上成立“南沙管理處”,由陸戰隊官兵59人留駐島上,並設有無線電臺與氣象臺,由管理處下設警衛組、通信組、氣象組經營太平島。

1950年,在國民黨軍隊撤出海南島後,國民黨海軍南沙管理處全體官兵亦於5月1日由“中勝”艦返裝載,並將太平島上之人員物資裝備撤回左營。

而菲律賓早於1946年即欲乘亂佔領南沙,隨即由菲律賓民間人士在國民黨守軍撤守後進佔南沙太平島及其它諸島大肆盜採磷礦,致使太平島六度易手。

其後事態擴大,演變成中國臺灣當局與菲律賓的領土之爭。臺灣海軍於1956年6月6日先派“立威”支隊開赴南沙巡邏並驅逐菲律賓軍民,復於7月11日再派“威遠”支隊接替,並由陸戰隊重返太平島戍守。

至此,太平島於七度易手後終告重歸中國,由臺灣當局繼續經營迄今。1999年12月10日,駐防太平島之臺灣海軍陸戰隊南沙守備區指揮部(以陸戰99師658團414營第1連為守備骨幹,兵力103人),將防務移交軍方軍管部與海巡部所屬南巡部,併成立南沙指揮部;2000年2月1日,該部移編至行政院海巡署岸總局所屬之南巡局南沙指揮部以迄今。

相關推薦

推薦中...